助力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心得
助力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心得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助力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助力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心得1
為紮實推進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建立工作,根據《“法治行”法治宣傳平臺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縣檔案局根據本單位業務實際,大力宣傳法治示範建立,助力鄉鎮振興,為全縣群眾提供及時、精準、普惠、高質的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現將該項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領導高度重視
按照相關檔案精神,我局充分認識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把建立法治示範建立與其他各項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做到兩促進、兩不誤。為確保建立工作紮實有效地開展,成立局長同志任組長,副局長同志任副組長,一般幹部為成員的建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綜合辦,由綜合辦負責全域性示範單位建立,助推鄉村振興工作的組織協調,並提供了相應的政策支援和資金投入,解決機構、人員、經費和裝置設施等存在的問題。為更好地開展此項工作,我局透過微信、微博、展覽館電子屏等多種形式宣傳法治示範建立工作。
二、具體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樹立大局意識,增強檔案服務大局的積極性。提升檔案人的服務能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動力。
(二)發揮檔案部門職能作用,主動作為,有效指導農業農村檔案工作。8月21日,我局深入縣進黨委、鎮進行工作指導,重點加強農村土地確權檔案、精準扶貧檔案、村級檔案管理業務指導,最大限度地提供檔案查閱利用服務。
(三)全面落實政策,有效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局駐村工作隊積極落實政策,開展入戶調查和精準識別,指導精準扶貧專卷更加有效規範。
(四)堅持“檔案姓黨”,確保檔案服務農業農村工作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樹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牢記“為黨管黨,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宗旨,深入開展機關幹部職工作風建設,提供更優質的檔案服務,為檔案更好服務農業農村營造良好的氛圍。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在享受黨的為民惠民政策時的獲得感、幸福感,為助推鄉村振興,打好脫貧攻堅戰做出應有貢獻。
三、存在的問題
鄉村管檔人員大多是村幹部擔任,流動性較強,人員不具穩定性,影響了部分檔案的交接工作,且參加檔案管理培訓人員流動性也較大,導致檔案管理工作的培訓力度上不去,加大了助推鄉村振興宣傳難度。
助力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心得2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一方面表明了“三農”問題在黨中央工作中佔據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瞭方向。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決勝期來看,可以說“鄉村振興”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黨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都有繼承和發展的關係。從生產發展到產業興旺,從村榮整潔到生態宜居,從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從生活寬裕到生活富裕,在內容、內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轉變。同時,鄉村文明的內涵要求也不一樣。
從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徵程這個角度來看。現代化建設新徵程,我們提出了新的戰略部署“鄉村振興”。這個戰略部署實際上是在我們開啟新徵程的時候新時期的“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它不僅是一場經濟社會的變革,而且是一次文化、生態的復興。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它的目標導向就是按照現代化的要求,讓農業成為有希望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希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美麗的家園,也就是“鄉村振興”戰略是面向現代化的戰略部署。
鄉村振興靠的是產業,而產業要興旺、要發展,首先依靠的是人才。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實現創新發展最強勁的動力。從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增強農民致富能力,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廣大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都迫切需要科技創新,需要創新的領頭人,需要有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創新人才隊伍。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生態宜居是關鍵,鄉風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礎,生活富裕是根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
助力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心得3
此次學習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知識量大,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讓我對xx的鄉村振興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下面我就此次學習的內容談談自己的收穫以及對xx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點思考。
一、此次培訓的主要收穫
本次培訓共包括8場專題講座:《鄉村旅遊發展的新趨勢與新業態》、《公共危機處理與輿論引導》、《鄉村旅遊與鄉村振興的浙江經驗》、《全域旅遊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理論與實踐》、《五水共治、美麗河湖、美麗鄉村:關鍵技術、教訓、對策及其全國意義》、《鄉村振興與鄉村旅遊》、《消費網際網路和產業網際網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現代農業創新發展與鄉村振興》;2場現場教學:《美麗鄉村建設成果xxxxx村(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xx魯家村(田園綜合體、田園黨建)》。經過這五天緊張的學習,感到收穫很多。
(一)要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現實擔當。
鄉村振興是個長遠工程、系統工程,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20xx年的中央一號檔案中就已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到20xx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xx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xx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三農”發展與國家現代化藍圖的時間節點是一致的。可以說,鄉村振興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一環。
目前中央已制定出臺了鄉村振興20xx年到20xx年的戰略規劃,我縣也正在制定鄉村振興的戰略規劃和“五個振興”工作方案。下步,關鍵是如何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地抓好落實。縱觀浙江省鄉村振興的經驗,從“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到“萬村景區化”再到“大花園”建設,無不是靠一任接著一任幹,才取得了今天的碩果。正如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旅遊管理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婉飛在介紹“千島湖”成功經驗時所講:“浙江省最大的經驗就是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久久為功,有足夠的歷史耐心和匠心。”
(二)要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此次培訓的第五天,我們前往美麗鄉村建設成果xxxxx村(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進行現場教學。
(三)要有“敢闖、敢幹”的創新精神。
浙大城鄉規劃院高階規劃師、浙大亞太休閒研究中心研究員曹毅在總結浙江的成功經驗時,在人的因素上用了“敢闖、敢幹”2個詞來形容。浙江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創新之花離不開培育她的土壤,這中間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援應該說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基層幹部“敢闖、敢幹”的精神,是浙江經濟繁榮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比如,在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上,浙江省探索的“抱團飛地”(將貧困村、薄弱村用地指標集約打包和城郊用地指標置換)模式,就很值得學習借鑑。比如,當年“淘寶大學”大學生創業的做法曾經受到非議,但是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援,在成就了一批年輕人的財富夢想的同時,也引領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風。比如,魯家村小火車的鐵軌就是修在機耕道上,引領了政策上的創新。
同時,授課老師充分肯定了目前的“大棚房”清理工作當中各級政府所取得的成就,但是也不乏一些識別不準確,以大棚房的名義遏制了當地經濟發展的事例。這就要求當地政府要有“敢闖、敢幹”的創新精神,敢於擔擔子,為當地經濟的騰飛掃除障礙。
(四)要有尊重城鄉發展規律的科學觀念。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遵循其內在的科學規律。比如,鄉村振興必須要有產業的振興作為基礎和前提,只有產業興旺才能壯大村集體經濟,才會實現生活富裕。而產業的興旺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作為代價,必須是生態宜居的,否則這樣的產業是不可持續的。“世界竹子看中國,中國竹子看xx”,xx竹企總數已經有1200多家,20xx年總產值225億元,全國第一。
浙江省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發展鄉村旅遊,在政策上要靈活,要在不違反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充分保障農民權益的基礎上,搞活經營權;要做好農民增收、市民良好體驗相結合的文章,做好旅遊開發和生態保護相結合的文章,政府在規劃、引導和規範上多做工作,充分發揮基礎群眾的創造力和市場的調節力,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三贏”。
二、對xx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點思考
(一)強化規劃引領。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農業農村發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鄉村居民住房條件極大改善,生活品質極大提升。農村的生活習慣、生產方式和居住環境發生了一系列改變。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規劃先行,針對鄉村資源要素的配置、土地開發利用、耕地保護及經濟、生態、社會的發展,制定好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規劃,既突出功能統籌、產業融合,又強調生態文明和城鄉共融發展,做好人與自然、資源與生態、發展與環境的融合,增強規劃的可行性和長遠性,讓規劃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為我縣農業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打下基礎。
(二)充分啟用主體。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一定要明白:鄉村振興是為了誰、該依靠誰?鄉村振興必須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一切為了農民、一切依靠農民。在出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政策檔案過程當中,必須充分蒐集民情、徵求民意,確保政策能夠落實落地。只有尊重農民的意願、維護農民的利益、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才能激發廣大農民振興鄉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才能真正達成。
(三)強調久久為功。
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鄉村振興按“三步走”戰略部署,20xx年全面建成,這一戰略設計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視為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在推進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我們的城鎮化程序還沒有結束,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趨勢並沒有發生轉變。要按照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和階段劃分,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一張藍圖繪到底,避免一哄而上,既要有戰略決心,又要有歷史耐心。
(四)完善鄉村振興工作的體制機制。
鄉村振興工作在中央、省、市級層面主要起綜合協調的作用,而具體的實施主體是縣鄉一級。建議縣實施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配齊相關人員,辦公室設常務副主任一名、副主任兩名,辦公室內設產業生態組、鄉風治理組、綜合組、督察組,每個小組配備兩名工作人員,總計11人。牽頭鄉村振興具體任務的縣直單位及16個鄉鎮(經開新區)必須明確由單位一把手負主責,確定一名分管領導,明確一位專職辦公室主任。同時完善鄉村振興工作的考核獎懲機制,建議參照縣脫貧攻堅模式。
(五)增加鄉村振興的投入。
一要整合財政資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理念,使公共資源配置優先向“三農”傾斜。要積極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作用,建議縣級成立涉農專案資金整合領導小組,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作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和政府投資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最佳化財政支農投入供給,加強財政支農政策頂層設計,理順涉農資金管理體系,創新涉農資金使用管理機制,改革和完善農村投融資體制,切實提升國家支農政策效果和支農資金使用效益。
二要創新農村金融。金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要完善我縣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強化金融服務方式創新,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要堅持農村金融改革正確方向,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需求,逐步擴大農村金融服務規模和覆蓋面,加快建立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競爭適度、風險可控的現代農村金融體系。
三要吸引工商資本下鄉。工商資本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他們中的大部分從農村走出來,天然的熟悉農業、親近農民,是鄉村振興的資源和機遇。同時,鄉村振興戰略也為他們返鄉幹事創業帶來了機會。當前工商資本下鄉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投資農業的風險較大,投資環境較為複雜,固定資產無保障,回本週期較長。政府應當出臺相關政策最佳化投資環境,遵循市場規律,在保障工商資本下鄉同時也要維護好農民的根本利益,讓更多的工商資本在鄉村振興中大有作為。
四要彙集全社會力量。要建立有效激勵機制,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支援企業家、黨政幹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技能人才等,透過各種方式回饋故里建設鄉村。
助力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心得4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個矛盾其實最主要的癥結就在於鄉村和城市發展不平衡,城市佔據了大量的發展資源,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走出農村,走向城市,鄉村成為了“養老集聚地”,導致了鄉村原本就落後的形勢更加嚴峻。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也不能少,在這發展的攻堅期,“鄉村振興”應運而生。我們作為一名人民警察,要樹立實幹精神、創新精神,艱苦奮鬥、不斷學習,確實在鄉村振興中保好駕護好航。
鄉村振興,勿自以為是,需維護核心。歷史程序的發展,眾多事例證明,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人民群眾必須牢牢團結在黨的身邊。從革命時期,我黨團結人民創造性的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到新社會主義初級探索階段的改革開放,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步伐,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這都是在我黨偉大領導下取得的卓越成果。面對新時代,新時代,新挑戰,我們依然圍繞團結在黨身邊,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是我們鄉村振興戰略的創造者、指導者。
鄉村振興,勿好高騖遠,需腳踏實地。我國農業人口之多,耕地面積之廣都印證著鄉村在我國的重要程度。鄉村在我們工作的第一線,振興鄉村要求我們腳踏實地、紮根基層,要求我們充滿鬥志、不畏艱苦,要求我們擔當作為、開拓進取。我們要切實發揚發揮“紅船精神”,要想作為、有作為、善作為,學習李保國、廖俊波紮根基層、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要做好把政策接地氣的踐行者,讓廣大農民群眾享受到黨的暖風,讓“鄉村振興”不是一句空話。
鄉村振興,勿固守陳規,需創新進取。振興鄉村,絕不是口號,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創新精神是鄉村發展的動力之源。從家庭聯產承包制、土地制度改革,到現在的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供給側改革,從歷史到現在,這些政策都是我黨創新精神的實際體現。有太多成功的先例,告訴我們,改革發展,需要創新來驅動,創新驅動農業,會使鄉村發展進入新的次元,鄉村發展不再依靠單一農產品生產,而會找到新的經濟增長方式,驅動鄉村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領域,佔據改革、鄉村振興的主動權。
我作為一名基層人民警察,鄉村振興,與我同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今後我國鄉村發展指明瞭方向和道路,是農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是黨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關心,體現了黨堅持為人民服務,堅持群眾路線。鄉村振興戰略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將切實做到維護核心、堅定信仰,腳踏實地、紮根基層,擔當作為、創新進取,牢記重擔和使命,“在基層保一方安寧,為人民守一片樂土”。
助力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心得5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魂,振興鄉村文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但是,長期以來,受制於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鄉村文化建設面臨諸多困境,農民不再珍惜傳統文化:無論是拜金主義盛行,傳統價值觀念扭曲,還是不良風氣的傳播賭博、天價禮金等惡習的侵染……現實的鄉村無法安頓農民的靈魂,進而也無法安放一個有五千年農耕文明傳統的中華民族的靈魂。因此,加強鄉村文化建設,要讓傳統文化延續下去、把綠水青山保護下來,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振興鄉村文化需開展文化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基層文化活動,才能讓鄉村文化真正活起來、火起來。當下,農村地區文化發展滯後,“好山好水好無聊”,是回鄉青年的調侃,無疑是對部分農村文化生活跟不上時代節奏的生動反映。在感慨農村春節“千家萬戶搓麻聲”時,其實更應多想想,如何更好地滿足農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為人們的精神需求多配一些可以安放的空間,無論是傳統廟會節慶活動,鼓勵開展秧歌、社火等異彩紛呈的文化活動;還是各鄉各鎮自導自演新潮“村晚”,結合地區實際,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才能驅動鄉村優秀文化精神的再現與重塑。
振興鄉村文化需豐富文化內容。不同年齡層次的農民對農村文化活動的認同和參與呈現顯著差異。當下,大多數農村地區老年文化活動比較紅火,卻忽視了青年文化活動。很多80後、90後不願意留在農村,不僅是因為城裡收入高,而且是因為城市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城市文明對他們有著巨大吸引力。如何針對不同群體開展相應的文化活動,是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的一個緊迫課題。農村文化建設不能搞“大鍋飯”,只有區分不同群體,增強農村文化建設的針對性,才能使優秀文化內化於農民心中,指導他們的行為和實踐。
振興鄉村文化需建設文化陣地。文化陣地是文化發展載體,是群眾文化生活開展的依。在當下紛繁複雜的思潮中愈發凸顯出文化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然而農村基層文化場所建設仍然十分滯後。在全國範圍實施的“農家書屋”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圖書、報刊來源有限,部分科技、法律書籍內容陳舊,書籍的種類比較單一,特別是貼近農民實際的種植、養殖等方面的書籍較少,而更值得關注的是,農家書屋已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為數不多的亮點所在。文化場所是鄉村文化發展的根基,是文化活動開展的依託。故而,應加強文化陣地建設,為鄉村文化發展築牢根基。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樣的願景,不僅僅是好山好水,鄉愁之中更應有文化的繁榮與發展。農村文化的根脈需要傳承,記憶需要留續,用文化振興,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家園。
助力鄉村振興專題培訓心得6
基層扶貧過程中,透過觀察分析瞭解,我認為,在普遍的發展熱潮中尤其需要冷靜的理性思考:鄉村振興需要的是高質量的、持久的振興,不能搞不切實際、不顧長遠的無序開發;要克服只顧當前、不顧長遠的短視,立足本地實際,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差異化上求突破,在發展增收上謀出路。按照當前三洲的實際,必須突出抓好“三頭”:
一.把握一個重頭:資源的保護和規劃
在當前三洲的發展中,三洲的優勢在於自然資源,三洲的特色在於生態宜居。要實現鄉村振興和融入三洲建設,就一定要牢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農村的優勢資源挖掘併發揮出來,只有把農村的生態資源保護好,才會將其變成金山銀山。一要對農村生態系統進行修復、保護。過去,我們對一些地方的農業資源過度開發消耗,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為此我們應開展河湖水系連通和農村河塘清淤整治。二要深化農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全力抓好舊危泥磚屋拆除、村道巷道和屋前屋後環境衛生整治,為廣大群眾營造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汙處理、廢棄農膜回收、病蟲害綠色防控等行動,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實施農村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三要抓好資源的利用規劃。針對鄉村資源要素的配置、土地開發利用、耕地保護及經濟、生態、社會的發展,制定好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規劃,既突出功能統籌、產業融合,又強調生態文明和城鄉共融發展,做好人與自然、資源與生態、發展與環境的融合,增強規劃的可行性和長遠性,讓規劃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
二.強化一個帶頭:幹部的引領和表率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鄉村振興要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組織,要靠千千萬萬個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法寶就在於支部是核心,書記是帶頭人,村幹部是服務員。發揮村幹部模範表率作用要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要守好基層組織主陣地。各基層組織要以抓好黨建為引領,建強班子、帶好隊伍,強化宣傳、善於引導,依法辦事、規範治理,整合資源、借力發展,進一步地摸門道、找竅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二是要爭當基層發展的“領頭雁”。作為村幹部,要想方設法幫群眾增收,讓群眾的錢包鼓起來,這樣才能透過發展來解決難題,凝聚人心。當前特別是要打好精準扶貧這場硬戰,村幹部作為“一線戰鬥員”、“一線指揮員”,必須守住自己的陣地,在推進脫貧攻堅中舉好旗、領好路,想方設法帶領村民發揮本村優勢,推進產業扶貧。三是要當好基層群眾的“貼心人”。作為村幹部,不僅要嚴格依法辦事、按規則辦事點才節,一碗水端平,而且要善於處理村務,集中民智把好事做好、實事辦實,成為治村有方、持家有道的當家人。同時,要做到胸有情懷願擔當,做到身真入、心真沉、情真融,幫助群眾解決好最盼最難最怨的事情,及時疏導和化解矛盾糾紛,培育文明道德風尚。
三.突出一個龍頭:企業的輻射和帶動
當前,三洲大部分農村青壯勞力大部分外出務工,造成部分農田丟荒,即使有耕作的也是一家一戶分散勞動居多,只能基本滿足自家日常生活,村莊空心化程度嚴重。鄉村要振興,必須引進和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成立各種各樣的農村合作社,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合作模式,將零散、分塊租賃給散戶的土地集中回收,引導農民透過土地入股、資金投入、投工投勞等形式參與進來,鼓勵農民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探索村委會以資產、資金、資源入股發展現代休閒農業,直接有效增加村民和村集體收入。有條件的鄉村,可以引進旅遊開發公司依託村內山水自然資源、人文民俗風貌條件,大力發展鄉村休閒觀光旅遊業;充分發揮鄉村節慶、創意紀念品、文創民俗等吸引遊客的特點,進一步整合業態、做大規模,使鄉村旅遊真正具有地方特色;要注重促銷,千方百計透過多種渠道擴大影響,吸引客源,透過鄉村旅遊帶動地方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農戶發展農家樂,鄉鎮和有關部門要給予全力幫助與指導,發展一家,鞏固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