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2篇)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2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2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1


  沒有教師的發展,難有學生的發展,沒有教師的解放,難有學生的解放;沒有教師的創造,難有學生的創造,沒有教師的轉型,難有學生的轉變。教師的價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知識技能的發展水平關係到教育質量。只有發展每一個教師,才能成就每一個孩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全面的發展,而且發展的更好,中國怎樣提高教育質量關係到一個的命運和前途,對於教育高質量發展也有自己的一點學習心得:

  第一,密切同孩子之間的感情。在培養快樂性格的過程中,友誼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玩耍,讓他們學會愉快融洽的人際交往。

  第二,給孩子提供決策的機會和權力。快樂性格的養成與指導和控制孩子的行為有著密切的聯絡。父母要設法給孩子提供機會,使孩子從小就知道怎樣使用自己的決策權。

  第三,教孩子調整心理狀態。應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樂,其秘訣在於有適應力很強的心理狀態,這使他們能很快地從失望中振作起來。在孩子受到某種挫折時,要讓他知道前途總是光明的,並教孩子注意調整心理狀態,使他恢復快樂的心情。

  第四、我們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而不是一味地拔苗助長。比如,現在的家長想看到的就是孩子認識了多少字,會唱多少的歌曲,經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做比較,根本沒有發現自己孩子身上的長處,而是用其他孩子的優點來埋怨自己的孩子哪裡不足。從而家長的攀比心理害的孩子有學不完的東西,孩子最珍貴的兒童時期就這樣在“學”中流失。

  第五,學習相關的知識與培訓,不僅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橫向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展開。而且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以及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這樣細緻地縱向深入,讓我們一線的老師在實施各領域教學時,有了比較系統的理論依據,《指南》的教育建議部分列舉了一些教育幼兒的具體辦法,對成年人提出了明確要求。讀《指南》,指導我們該做什麼,該怎麼做。其次,《指南》關注幼兒學習的可發展性。如果我們只注重知識目標,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控力、關愛他人、樂群於人、積極樂觀、獨立自理、興趣好奇心、積極認知風格、積極學習態度和謹慎行為風格等持續發展品格的培養。那麼這種幼兒教育就好有缺陷的。現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確了幼兒教師不僅“教書”更要“育人”。

  從教師的層面來說:

  一、加強思想文化修養,提升發展的動力

  一切語言活動都是思想、思維的表現形式。因此,教師的思想素質非常重要,要不斷提升個人的思想修養。閻學老師說的好,如果一個教師處於“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之中,那麼他就把自己看作了社會中的一分子,他所做的工作就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他更看重的是對整個社會的好處。這樣,他從事的教育工作,都變得具有意義。他為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為學生的成長感到快樂,在付出與給予中感到滿足。他往往首先是教育了自己,然後再來教育學生,或者他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在教育自己。這樣的教師,他懂得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義,並且是出於自覺去做。教育成了他的一種生活方式。當一個教師把教育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那麼他就完全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超越了自身的道德倫理價值,從而達到了一個與天地合一的境界。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因此,要真正當好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提高思想文化修養,態度謙虛謹慎,氣量大度容忍,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和合作精神,善於與他人溝通,擅長調整人際關係,自我調控和調節的能力較強,淡化得失,把教育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學會享受職業生活,增強職業的幸福感,從而為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尋找持久有效的動力。

  二、勤於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著名畫家張大千曾說:“作畫如欲脫俗氣、洗浮氣、除匠氣,第一是讀書,第二是多讀書,第三是有系統、有選擇地讀書。”教師何嘗不是如此?一個創新專業型的教師,必須要有廣闊的知識視野,認清形勢,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與書為伴,與書對話,與書同行,使讀書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特有的生存習慣。

  三、加強校本研修,提高專業素質。

  教學的個性與風格是教師教學工作獲得成功的根本條件。教師只有探索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獨特風格與個性,才能夠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習的動機與熱情。因此,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善於結合和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與愛好,在教學中不斷探索與積累,形成自己的個性和風格。

  四、致力於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物件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只有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才能進一步充實自己,最佳化教學,從而使自己逐漸走向專業成長的道路,最終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美國心理教育學家波斯納曾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由此可見反思對於教師成長的重要意義,可以說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路徑。因此我十分注重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反省和探究教學活動中各方面的問題,從“教前反思、教中反思、教後反思”三個層面入手,進行多種形式反思,如教學實錄反思、課後練習反思,每一次測驗結束後的反思,每學期撰寫學科總結時的反思,與身邊的教師討論交流,或透過網路等渠道與專家、同行進行交流討論時的反思等,在反思中實現自我超越和專業成長。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2

  開展教育整頓的根本目的,在於進一步最佳化政治生態、進一步錘勵紀律作風、進一步增強素質能力、進一步提升執法公信力,著力解決隊伍中存在的政治不忠誠、司法不廉潔、遇事不擔當、作風不過硬等問題,督促廣大公安民警更好地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職責使命。開展教育整頓,不僅是一次靈魂的洗禮,也是一次關鍵的考試,全國公安機關各地、各警種部門的領導幹部、民警、輔警,都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做出答卷。作為一名特警支隊的帶頭人,要以此次教育整頓活動為契機,教育引導全體民輔警,滌盪靈魂、錘勵作風、磨礪本領,將教育整頓成果,轉化成為鍛造“四個鐵一般”公安特警鐵軍的強大動能。

  堅持教育先行,強化思想引領。“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育警鑄魂、固本培元的戰略工程常抓不懈”。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肩負著打擊敵人、保護人民、懲治犯罪、服務群眾、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職責。使命的特殊性,決定了公安工作必須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全體公安民警、輔警必須堅決服從黨的領導,始終要做到絕對忠誠,絕對可靠。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不是說出來的、喊出來的,而是在一次次大仗、硬仗、惡仗中浴血奮戰出來的。近年來,特警支隊在斬邪除惡、打擊違法犯罪的戰場上,在直面危險、與歹徒生死搏鬥的考驗中,在抗洪搶險、解救危難群眾的行動中,衝鋒陷陣,勇挑重擔,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鑄就了忠誠警魂。作為一名公安特警,必須始終把忠誠於黨作為政治品格來歷練、作為政治信仰來追求,聚警心、鑄警魂,透過學黨史、學黨紀黨規、學英模精神,切實打牢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思想根基,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任何時候,都堅決做到“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對敵鬥爭面前,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堅決完成市局黨委交付的各項任務。

  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刮骨療毒。教育整頓是刮骨療毒、正風肅紀、鑄魂強警的非常之舉,是“治已病”“防未病”“壯筋骨”的綜合之策,也是考驗各級領導幹部政治覺悟、政治定力、政治擔當的一場攻堅戰。一支能打仗、能打勝仗的隊伍,必然“軍令如山、軍法如刀”。“治安必先治警,治警務必從嚴”。惟有嚴,才能帶出一支鐵打的隊伍,才能帶出一支攻堅克難、戰無不勝的隊伍,才能帶出一支黨和人民完全信賴的隊伍。

  堅持兩手齊抓,做好成果轉化。開展教育整頓的最終目的,在於更好錘鍊隊伍、推動工作。我們要堅持教育整頓與特警工作兩手齊抓,用教育整頓的活動效果,推動業務工作;用業務工作的優異成績,檢驗教育整頓的成果。要把教育整頓的成果,轉化成為“曲戟在頸,不移其心”的血性。什麼是特警的血性?面對極限的挑戰,咬碎鋼牙;面對群眾的危難,奮不顧身。這股血性,是我們攻堅克難、取得勝利的根基。要把教育整頓的成果,轉化成為“降龍伏虎,斬邪除惡”的本領。堅持從高、從嚴、從難,模擬實景、實情、實兵,不做“模特隊”、不擺花架子,強化針對性、對抗性、協同性極限訓練,確保特警隊伍在關鍵時刻能夠發揮一招制敵、一錘定音的特殊作用。要把教育整頓的成果,轉化成為“人不卸甲、枕戈待旦”的神經。在科學制定預案的基礎上,持續開展不同層次、不同規模、不同內容的警情模擬實戰拉動演練,敢於把隊伍拉到完全陌生的不同環境中,敢於設定各種險難條件和複雜情況,程度縮小訓練環境與實戰的差距,以常抓不懈促常備不懈。要把教育整頓的成果,轉化成為“打防並舉、維穩創安”的舉措。一方面,進一步理順與刑警、技偵、情報、屬地公安的合成打擊機制,各大隊繼續開展破案大競賽活動,看看哪個組用心、哪個組出彩,透過掀起打擊熱潮,達到“破小案、暖民心”的社會效果。另一方面,堅持“智慧警務”引領,力爭將特警作戰指揮室、街面警務站與市局指揮中心互聯互通,整合接入更多實戰實用的大資料資源,實現精準化佈防、智慧化查控和視覺化指揮,全面提升快反能力和巡控效能。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3

  透過學習,我感覺這次教育整頓要圍繞“三個環節”聚焦“四項任務”開展,透過強化自查自糾、組織查處、專項整治,深入開展政治教育、黨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突出抓好整改落實、總結評估、建章立制等工作。“三個環節”即學習教育、查糾整改、總結提升。“四項任務”築牢政治忠誠、清除害群之馬、整治頑瘴痼疾、弘揚英模精神。個人認為,要深入開展好這次教育整頓活動,取得實效,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務必在思想上高度認識這次教育整頓的'重要意義。這次教育整頓活動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都高度重視,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是黨中央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群眾的新期盼、政法戰線自我革命的新需要,是確保政法機關擔負起新時代職責使命的重要舉措。政法機關作為維護國家安全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第一線,與群眾聯絡的最直接、最緊密。作為一名政法幹警我們要自覺把這一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好,按照市局活動辦的要求,按部就班,認認真真、不折不扣地做好每個環節的規定動作,洗滌心靈。

  牢牢把握“三個環節”,聚焦“四項任務”認真組織學習。緊緊圍繞政治建設這個首要任務,堅持把學習教育貫穿始終,恰逢今年建黨一百週年,舉國上下已掀起學黨史的熱潮,以此為契機,把學黨史融入到這次教育整頓學習當中,堅強黨性修養,發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以理論武裝頭腦。增強永葆忠誠可靠本色的思想、政治、行動自覺,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教育活動中,經常對照黨的理論、對照黨章黨規黨紀、對照初心使命、對照黨中央部署要求,主動查詢、勇於改正自身的缺點和不足。自覺加強鬥爭歷練,在鬥爭中學會鬥爭,在鬥爭中成長提高,努力成為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勇士。增強底線思維,定期對風險因素進行全面排查。要善於經一事長一智,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練就鬥爭的真本領、真功夫。時刻警醒自己,培育積極健康的生活情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牢記服務宗旨,立足本職,開拓創新。這次教育整頓活動專門提到,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群眾滿意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開門搞教育整頓,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傾聽群眾的呼聲,讓群眾監督、請群眾參與、讓群眾評價。作為公安機關的視窗單位,戶政業務聯絡千萬家,牢固樹立群眾無小事的服務思想,牢記權為民所用的服務意識,認真查擺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把群眾的每一件小事都當做大事、當做自己家的事來辦。在活動中,深入到群眾去,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開門納諫,促進我們改進工作作風,開拓思路,創新舉措,更好地為群眾服務,解決群眾愁難急盼的具體問題,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4

  在這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我們財務處黨小組按照學院黨委統一部署和支部要求,透過學習,我對教師隊伍素質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自己也有了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深刻領會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

  隨著教育現代化和教育資訊化的深入發展,國家和社會,家長和學生都對教師素質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就像水院大講堂第九講主講人馮峰老師說得那樣,教師要成為“多面小能手”,要具備師德師風、資訊化教學、學術寫作、數學建模、資訊搜尋、計算機技術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我的理解是,在教師的綜合素質中,第一位的就是要有高尚的師德師風。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首要的是做好師德師風建設,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的第一標準。一個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組成的隊伍,一定會是一個優秀的隊伍,一個優秀的教師隊伍才能成就一個優秀的學校。作為教師,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也要盡力成為這樣的好老師,這彰顯著我們的教育初心和使命,也將是我們一生的從教成就的生動體現。

  二、從小處著手,夯實師德師風建設基礎

  這兩天我讀了於書記的《聽鄭和玉老師思政課的體會和思考》,還有鄭和玉老師的《書記來聽思政課》兩篇文章,我被一些細節所打動、感動。於書記在文中提到了鄭老師上課伊始用遊戲“暖場”、加強與趴在課桌上睡覺的學生互動,體現的是作為教育者“潤物於無聲,育人於無形”的教育情懷。由此,我想到準時按點上下課、課堂上的起立和問候,把手機調至靜音,上課期間不看手機、不接電話,這些看似很小很平常的“小事情”,體現的是對學生的尊重,以身示教,以身示範,具有了儀式感和含蓄的教育美感,印證著“一言一行皆教育”的價值追求,體現著“教育無小事,細節無小事”的育人要求。

  “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課堂上,同時發生在師生交流的任何時刻。教師的道德情操,彰顯出榜樣的力量,體現出生命對生命的灌溉,精神對精神的濡染。”

  三、接納尊重,喚醒生命,彰顯師德師風根本價值

  “以愛為源,多元發展”是我們學院的教風。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個性的多姿多彩的生命,不能用簡單的一個維度一個結果去評價,去判斷。我們已經接受了多元發展的理念,對學生的評價也趨於客觀。現在,更需要的,是要我們投入對學生更多的無私的關愛。“教育的本質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接納尊重每一個學生,不僅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還要客觀評價課堂外的表現,把課上課下都變成育人的時間和空間;不僅關注學生的專業學習,也要遵循成長規律,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發展。提醒不足,讚美優點,謳歌美好。“教師不僅是在塑造學生的心靈,塑造人的生命,其實也是在塑造未來社會的形象,創造未來社會的品質”。所以,像於書記在文中倡議的那樣,“若愛,請真愛,請深愛”。

  我想,讓我們都努力成為那個在學生畢業以後,還會充滿深情的說,“他/她就是那個好老師。”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5

  據資料顯示,我國目前有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達3.67億。每一個孩子的背後,都是一雙雙關注的眼睛。社會轉型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面臨著新挑戰、新問題,它們如同一個個巨大的問號和歎號,叩問著撞擊著我們的心靈,呼喚著期待著來自實踐的回答!關心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現在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而教師的師德問題,卻很少引起社會的重視。近期,我校下發了《師德警示錄》一書,我認真閱讀了每個案例,心中泛起了一陣陣疼痛,我不知這些口口聲聲說為了孩子們的老師為什麼會以“武力”方式進行教育,他們在踐踏著我們教師的尊嚴,他們在破壞著我們教師的聲譽。

  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長長的句子,艱辛是定語,耐心是狀語,熱情是補語,無私是謂語,奉獻是賓語;也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根號,那疊疊的作業為他的青春開無數次的平方。我想說:教師的生命應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我還想說教師的生命應如星辰,遠望像一盞燈,近看似一團火。教師在教育中享受生命,和學生一起成長,採摘一路的幸福體驗。

  大家是否還記得師德的“德”字的結構特點呢?那最不引人注目的恰恰是“心”字底啊,正是這顆默默堅守一隅的心字底鑄就了“德”的基石。這顆心是一顆甘於清貧的心,又是一顆甘於奉獻的心,更是一顆甘於淡泊的心。教師的路是用心鋪出來的,誠摯的心靈是學生心靈的鑰匙,而高尚的師德就是學生心靈的明鏡。

  教師的言行是構成對學生影響的最現實的因素之一,它不僅影響著學生學習狀況及其效果,而且影響著學生人格等心理品質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發展水平。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避免和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

  一、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規範自己的教育行為。

  我國《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教育行政處罰條例實施辦法》等法律都明確規定,禁止體罰學生。教師體罰學生,不僅有悖職業道德,違背教育規律,而且是違法侵權行為,違法行為必然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學生進行體罰並不能提高他的成績,反而會適得其反。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學會保護學生,更應該學會保護自己。

  二、注重師德修養,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學習。

  現代教育觀提倡以人為本,提倡教育服務意識。在教育過程中,不管遇到多調皮的學生,不管遇到多難處理的問題,我們都應該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僅要把學生當成人格平等的朋友,而且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要想到中小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他們不可能會沒有錯誤,教師應該寬容他們,給他們愛,要學會用自己美好的心靈去溫暖其心靈,用精神甘霖去洗滌他們思想上的汙垢。教師對待學生的方式,也將成為他們對待我們和別人的方式。所以,要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必須具備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道德。

  三、服務心態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燃燒著的蠟燭”等稱號,是社會對教師職業的高度評價,同時,也是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教師要像商口行業一樣,將“為顧客服務”溶進“為學生服務”之中去,並且要具備這種心態。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對學生指東點西,把他們當作指揮的工具來使喚。教師在教學中的服務心態,不應只少數優等生服務,而應該平等對待那些後進生,因為他們同樣也是“財富”的源泉。教師甚至要給予他們最優惠的服務,設法調動全心全意的積極性和上進心,善於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把他們培養成為合格且有特色的“產品”。此外,教師的課外輔導,上門家訪,以及與學生的抵足談心等,都可以看作是這種服務心態的具體表現。只有當我們的教師具備了這種心態,才會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竟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並使“太陽下最光輝的事業”更煥發光彩。

  四、為人師表

  教師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真正為人師表。”教師凡是要求學生做到地;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能做;要求學生不遲到,預備鈴一響,教師就提前到教室門口等待等等,看似區區小事,實則細微之處見精神做表率。為人師表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它爆發的內驅力不可估量。因此,為人師表是當好人民教師最基本的要求。

  在我從事教育生涯中,我深切地感悟到:

  沒有一個職業,如教師一般,面對的是鮮活的生命,你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種心靈的碰撞與匯聚!

  沒有一個職業,如教師一般,耕耘的是荒蕪的心靈,收穫的是心靈的成長!使心靈之樹枝繁葉茂!

  沒有一個職業,如教師一般,守望的是明天最燦爛的希望!

  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因為母愛容易出現溺寵,友愛重在禮尚往來,情愛少了幾多嚴謹。而師愛是嚴與愛的巧妙結合,是理智、科學的愛;是主動積極的愛。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我相信:我們的愛不會付之東流,我更相信:我們平淡的生活並不平凡。因為三尺講臺是我們思緒縱橫的絢麗舞臺,它面對的是將來的桃李滿天下;明淨課堂有我們燈火闌珊的徹悟境界,那裡寫滿了學生點點滴滴的成長與歡樂。

  師者為師亦為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6

  為期三天的全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政治輪訓班已經結束,但是餘音繞樑,三日不絕,頭腦中時常想起教授們授課輔導時的諄諄教誨;想起學習波瀾壯闊的新中國史時的澎湃激情。這次的學習給我們帶來了精神上的大餐,使我們思想上有了“定盤星”,政治上有了“壓倉石”,行動上有了“指南針”。下一步的整頓學習重點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拭亮心靈之鏡,掃除思想灰塵。無論在哪個時期,政治建設始終是黨管隊伍的核心舉措。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和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中西方文化思想在不斷碰撞,各種似是而非的觀點和聲音不斷湧現,對人們的思想認識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作為公安民警,我們的政治大局觀不能有絲毫動搖,深入學習黨史,重溫我們黨走過的光榮歷程,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和執行力,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學習政治理論和黨史務必要培養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濃郁的學習氛圍,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將學習成果落實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就是要堅決維護市局黨委的絕對領導權威,完成好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多為工作建言獻策,人人爭當主人翁,把隊伍建設的更加團結有力。

  二是長鳴警醒之鐘,規範行為界限。教育整頓就是要達到全面淨化政法隊伍,嚴明紀律規矩,提升履職能力的效果。隨著黨風廉政建設的不斷加強,公安機關的隊伍形象、紀律作風也在不斷向好的方面轉變。但是,大是大非能守住陣地,細微末節之處我們未必能做到一絲不苟。“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個別同志上下班沒有嚴格按照時間規定,著裝沒有按警務條例要求,在思想上沒有重視這些細節。這次的教育整頓明確告訴我們,這些細小的違規行為都是絕對禁止的,黨中央、上級黨組織的嚴格規定是對我們民警的關愛。“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我會不斷強化遵紀守規的意識,從細處著眼,從小處入手,培養健康向上的興趣愛好,多交良師益友,拒交狐朋狗友,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展示當代公安民警的優良作風。

  三是揚起奮進之帆,堅持砥礪前行。教育整頓與業務工作從來都不是割裂的,只有政治上統一思想、行為上嚴格規範,才能在業務工作中幹出業績。古人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篤行之。”透過學習黨史,為我們更好的服務人民群眾提供了寶貴經驗。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及跨境違法犯罪、妨害國邊境管理犯罪日益猖獗,公安人境工作的轉型升級已是大勢所趨,迫在眉睫,過去的管理服務部門要向“打控管”一體化的方向發展,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工作理念要及時更新,要把為民服務與規範管理緊密結合,在受理登記申請時同步進行嚴格審查,並且透過資訊收集研判更好的服務打擊管控。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堅信有市局黨委強有力的領導,有全體民輔警的團結協作和奮發努力,常德公安必定會在新時代的驚濤駭浪中揚帆起航,披荊斬棘,努力開創全市公安工作的嶄新局面。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7

  透過學習對如何提高有效教學受益匪。下面談談幾點自己的感悟:

  首先,透過有效教學的學習和培訓,我明白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堂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才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核心,“知識與技能”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只有“過程與方法”才是作為我們老師需要改革整頓、反思總結的部分。每節課我們教師都應該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收穫,它表現為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能到能的變化上。學習結果不僅表現在雙基上,而且表現在智慧上,特別是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維方式的發展。

  其次,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有效課堂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科學的機會。科學的學習過程,應當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性活動的過程,它應當包含豐富的過程性目標。我們老師在教學中,著重是引導學生在思考、交流和實踐等探究活動中感悟方法,進而有序而且有條理地思考,用心去體驗學習科學的過程,要相對重體驗輕結果,以利於學生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絡。

  再次,課堂教學環節設計要注重實用性。一堂高質量教學課,各個環節的設計都是非常重要的:匯入環節、問題與問題的過度環節、活動環節、總結環節、練習環節、作業環節等等。課堂教學環節設計不能流於形式,要落到實處。因此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要做到有的放矢:備課本,掌握重點難點,注意詳略得當;備學生,瞭解學生學習的難點、在作業、練習環節中可能會出現的錯誤等等。

  總之有效課堂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需要我們有一份持久的熱情,以及一份對教育、對孩子的熱愛。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8

  學校組織了《師德師風警示錄》的觀看,全校教職工進行了師德師風的學習,讓我感悟頗深,以前,我簡單的認為師德師風就是教師的道德作風,透過這次學習,才知道師德師風涵蓋了作為教師應該注意和遵守的各個方面。所以,這次學習對我這個新教師來說非常及時,非常必要,對於整個學校,社會的發展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隊伍是我國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主導力量和決定因素。要辦好教育,必須堅定不移地建設和造就一支師德優、業務精、作風正、能夠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教師提高師德水平是教書育人的需要,沒有良好的師德就談不上教書育人。教師的師德主要體現在平時工作之中。教師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良好的師德行為,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行為。教師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並認真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聽從組織、領導的安排,幹好本職工作。 首先,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有助於提高教師覺悟,促進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如果一個教師在工作中教書育人,循循善誘,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勤勤懇懇地為學生及家長服務,就會在學校中率先樹立起講究教師職業道德的榜樣,對全校師生員工產生深刻的感染作用。其他教師從這樣的教師身上看到了模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的品質,就會在心靈上受到啟迪,促使他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精心培育自己的學生。

  其次,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有助於在老百姓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尤其是現在教育“三亂”現象在老百姓中產生了及其壞的影響,加強師德師風的學習和建設,有利於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再次,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有利於培養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要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不僅要從思想上、業務上去努力,而且更應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這是加強教師隊伍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師德建設的重要任務是陶冶教師情操,轉變教師氣質,培養教師品德,提高教師素質。

  透過這次參加我們學校組織的的師德師風演講大會,我認為:要使教師轉變教育觀念,重德為師,愛崗敬業,依法治學,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要在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重視要加強師德的制度建設和教師的師德;要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千方百計地為教師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為教師教書育人創造更為良好的社會環境;要引導教師向優秀教師群體學習,學習他們站在時代前列、踐履篤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學習他們愛祖國、愛人民、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們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學習他們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以愛執教,刻苦鑽研教學業務,不畏艱難,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高尚師德。學習他們為教育事業默默耕耘,嘔心瀝血,無私奉獻,愛生如子精神。有一種愛,叫關懷;有一種愛,叫無私;有一種愛,叫高尚的品質。像他們那樣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想學生所想,憂學生所憂,像他們那樣嚴慈相濟,甘為人梯,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業務素質,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透過師德師風的教育學習,我對開展的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重要意義有了較明確的認識。師德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就決定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忠誠,決定了教師執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師德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成長,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因此,針對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人民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熱點或突出問題,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極有必要的,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我雖然以一個教師的師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但與先進教師比較,離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對照教師法等法規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我要加強學習和修養,不亂補課、亂收費、亂髮行。更好地擔負起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任。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9

  “一個人不可能完美,但團隊可以”,昌樂一中是成就我們完美的大團隊,我們每位教師都是團隊的建設者。打造一個高績效的團隊是每個企業都想要的,同樣也是我們昌樂一中這個大團隊所需要的,只有每位教師都明白了高績效團隊是如何打造的,是如何管理和運作的,這樣我們才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應該怎麼做,才能各司其職,更好的完成本職工作。讀罷此書,我有兩點收穫:

  一,個人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責任成就人生”,讓我明白學習不是為了知道而是為了做到。無論自己所做的是什麼樣的工作,只要盡職盡責地去把它做好,所做的事情就是充滿意義的,人生也如此。

  小到一個部門,大到一個企業,都是一個團隊或大或小的縮影,任何一個團隊都應該有自己的精神,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才能夠激勵員工忘我工作;才能引導團隊從一個臺階上升到另一個臺階;才能引領我們的學校克服各種困難,不斷髮展壯大。

  經常聽大家說:“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當時聽了只是笑笑而已。其實,這句話裡面,是存在一個負責任和不負責任的因果關係。只有辛辛苦苦的工作,才能舒舒服服的生活,同樣也在告訴我,要對你的工作負責,就是對你的人生負責。對於本職工作,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老師。

  二,一個團隊要有自主性

  團隊裡的每個人要有自動自發的精神,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如果每名教師都能把自己份內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情,每個人對待工作都追求一個最好的效果,那麼就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就沒有那麼多隨處可見的浪費與低效率。

  團隊的自主性體現在與組內成員之間的主動反饋、主動溝通、主動關切。我們除了每週兩次固定的集體備課活動溝通外,平日裡還不定時地溝通交流備課。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這一點,工作就不會有盲區和疏忽,就不會有溝通不了的問題,更不會有那麼多需要上級主管來出面解決的矛盾。俗話說: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一個人的能力、精力是有限的,而大家共同的智慧則是無窮的,主動反饋、互相溝通可以避免延誤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團隊是每個個體的總和,需要發揮集體中每個個體的智慧和長處,發展壯大團隊的力量,個體透過團隊校正自己的行為,提高工作能力,二者協調發展,相得益彰。如果將團隊比作一顆大樹的樹幹,個體是大樹的枝葉,只有樹幹營養充沛,生命力旺盛,枝葉才能有所依託,茁壯成長。

  透過學習《打造高績效團隊》使我深刻認識到每個人只有銳意進取,與時俱進,把自己融入團隊,奉獻自己,才能展現出自己的才華與精神風貌,從而為昌樂一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10

  落實“雙減”政策是深化素質教育改革、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舉措,對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學校作業減了,課堂效率更重要了;校外培訓減了,學校責任更重大了。歸根結底,是對老師的要求更高了。師範高校要發揮引領作用、服務功能和輻射效應,主動作為,為“雙減”持續推進作貢獻,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雙減”政策對教師專業素養提出新挑戰,師範教育更需“雙向強化”。高校既要透過教研、科研賦能師範教育,又要夯實學科基礎,培養有學科專業造詣的基礎教育教師。要著力建構基礎學科與教育素養“雙向強化”的高水平師範生培養體系。本科階段,依託各學科專業學院,以學科專業素養教育為重點,執行師範與非師範專業同一培養方案,融入教師教育相關課程模組,並擇優分流和分段考核。教師教育學院負責教育專業教學,學科專業學院負責學科專業教學,實現共同培養、共同負責、雙向強化。在加強專業教育的同時,要注重拓展師德融通“主渠道”,實現師範生師德情意養成的浸潤性和進階性。開展“課程育德”,推進“實踐育德”,創新“反思育德”,築強師德師風。

  “雙減”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必須協同各方、統籌推進,切實形成強大合力。作為師範高校,應充分發揮社會服務功能,推進開放融合與教育合作,搭建大平臺、開展大活動、研究大問題、擴大影響力,推動“雙減”政策諮詢與實踐研究。以南京師範大學為例,學校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為契機開展校校合作,深化師範高校與基礎教育領域戰略合作,加強對“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的研究、培訓、服務。發揮綜合學科優勢,為中小學提供非學科類課程和興趣特長教育支撐。依託小學教育、學前教育等專業,為中小學、幼兒園提供職後培訓、進修研修、合作培養、家校共建等方面的服務。邀請基礎教育骨幹教師、知名校長擔任兼職教授、實踐導師。開展校地合作,與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合作舉辦各類基礎教育學校,建設師範生實習實訓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探索構建師範生定向培養制度。落實“國培計劃”,支援中西部地區基礎教育,增加農村教師培訓機會。開展校所合作,與地方黨校、社科院、教育研究機構、智庫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圍繞“雙減”政策有效實施、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師範教育質量提升等開展政策研究。

  數字時代,隨著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等新技術加速迭代,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深刻改變,而教育也正經歷數字化轉型。在釋出“雙減”政策的同時,國家還大力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教育新基建”),計劃到2025年,基本形成結構最佳化、集約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礎設施體系。“雙減”政策意在引導建立科學、客觀的教育質量觀,而“教育新基建”的重點在於用資訊科技賦能教育,起到全面提質、減負增效的效果,透過個性化、高質量的教育支撐“雙減”落地。師範高校要積極響應受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技術促動的資訊化環境下的教師能力提升和教育教學方式改革,以全面育人為目標,面向新時代和資訊社會人才培養需求,以智慧技術推動教師隊伍現代化建設,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與教師隊伍治理能力,服務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構建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賦能教師隊伍管理、促進五育並舉的教師教育新生態。要充分運用數字資訊科技,透過打造“人工智慧+智慧教學場”為教師提供先進理念和智慧技術,建立“人工智慧+優質資源庫”為教師提供教學方法和優質資源,架構“人工智慧+研修共同體”為教師提供智慧診斷和精準評價,創新教師培養模式,助推教師教育改革。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11

  近年來,邢臺十中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銳意進取、務實創新,推動學校高質量快速發展。加強課堂質量監管

  推進“精講多學,教學高效”教學改革,透過每日巡課、集中聽課、課堂手冊、影片監控、主題教研等多個途徑,不斷加強課堂質量監管。

  對教師提出了“四化”要求,即課堂筆記具體化、課堂筆記內容精細化、課堂筆記與作業關聯化、檢查課堂筆記方式多樣化,努力以教學過程的精緻促成教學效果的優質,使教學成績實現不斷突破,得到社會各界和學生家長的普遍讚譽。

  “六育人”構建德育系統

  推進“六育人”教育,以“六育人”(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為抓手,深入探索開展責任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構建特色鮮明的德育系統,培養有責任擔當的優秀中學生。

  圍繞“責任教育”學科課程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責任教育》等校本教材。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組織“校長杯”校園足球聯賽,舉辦“傳唱紅色經典,弘揚愛國精神”愛國主義紅歌合唱比賽、“戲曲進校園”“書法進校園”活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

  學校有計劃開展學雷鋒主題活動、清明節祭英烈活動、少先隊啟航換巾儀式、每週一星評比、“千名法律人進千校”大型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交通安全知識講座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組織學生赴河北省博物院、一二·九司令部舊址、抗大紀念館等研學活動,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和紅色基因的認同感。開展“大班會課堂”活動,學校領導與年級主任擔任主講人,結合學生實際分階段對學生提出文明習慣養成的具體要求,引導學生爭做文明中學生,在學生養成教育方面效果顯著。

  以頒發責任教育“流動紅旗”為抓手,切實將責任教育落地生根。利用每週的升國旗儀式,舉行責任教育“流動紅旗”頒獎儀式,對班級管理成績優秀的班級進行表彰,強化學生維護班級形象和對自己成長負責的責任意識。調整班級量化評比方案,進一步提高教學成績在量化評比中所佔的比重,促進提高教學質量。

  推進學生社團建設落實“雙減”

  推進學生社團建設,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和創新能力。依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特長,開設了籃球、手工製作、閱讀、足球、機器人等30多門特色課程,全體學生都報名參加了不同的興趣小組。

  家校共建培育孩子未來

  推進家校共建,為了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機制,成立家長學校,聘請校內外教育專家擔任家長學校的特聘講師。每學期舉行全校性家庭教育培訓,深受廣大家長歡迎。每月第三週舉行家長聽課日活動,歡迎學生家長走進課堂。學校還廣泛徵求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形成家校協同教育的合力。學校在家長學校建設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贏得良好口碑。

  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12

  現在接受基礎教育的兒童與學生,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發揮關鍵作用,他們的精神面貌及綜合素質決定著我們國家在2035年和2050年的綜合實力。因此,關於基礎教育的展望與規劃絕不能僅停留在當下,而是要著眼於2035,甚至更遠的未來。

  2021年7月8日,“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交流會在山東舉辦。本次會議以“‘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建設發展”為主題,聚焦數字化、智慧化時代基礎教育改革創新需要,圍繞“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的規劃、建設與特色發展路徑等展開深入交流與分享,旨在匯聚發展力量,加快推動建設一批具有新場景、新課程、新學習、新技術、新流程“五新”屬性的實驗學校,為學校形態變革創新不斷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加快未來學校建設,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鄔國強在會上表示,要深刻認識“十四五”階段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時代背景,準確把握未來學校基本特徵,堅持將立德樹人貫穿整個教育的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有機融合。未來學校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我們重新審視和反思教育觀、知識觀和學習觀,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學校重構,堅持思想引領、科學規劃、綜合施策開展未來學校的建設工作。

  山東省教育廳機關黨委書記、二級巡視員張士瑞對會議成功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本次“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交流會的成功舉辦,既是山東省國家級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山東教育向未來教育轉型的又一重要契機。濱州市濱城區作為山東省首個未來學校實驗區,主動扛起了先行探索未來教育發展的區域責任。希望濱州市將濱城未來學校實驗區專案作為全市重點專案,推動濱城區儘快成長為全國新時代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先行地、教育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未來教育先行區和產教融合標杆區,為山東省教育高質量發展再添新成就。

  二、特色共建,“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開啟新篇章

  基於“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匯聚的創新探索成果, 以數智時代學校建設發展需求為出發點,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指導下,未來學校研究院聯合相關行業領先資源,推出一批“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特色學校。會議現場,舉行了“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系列釋出活動。

  中國教育智庫網總負責人、未來學校研究院執行院長鄭德林圍繞“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建設與發展作了主旨報告,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的建設方向與建設標準。

  “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規劃設計圖應該如何設計?山東建築大學副教授、山東建大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劉偉波指出:未來學校規劃建設應關注學生訴求,結合學校發展方向及地域特徵屬性、文化元素進行設計。未來學校應在學校功能區設計、校園色彩搭配、空間佈局上進行突破,遵循科學原則,堅持為教學服務,進一步擴大非正式教學空間,著眼學校長遠發展,加強開放設計與智慧元素的應用,應關注生態保護,建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宜居新校園。

  關於基礎教育階段如何開展創新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副主任、航天科技教育聯盟秘書長周岫彬從航天賦能教育的角度進行了分享,以航天精神為核心的航天文化,在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學校品牌建設方面有顯著作用,學校航天特色教育可為學校發展積極賦能。

  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副巡視員、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紀委書記、監事會主席徐雁龍認為科學教育工作有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應用,不是為了普及程式設計技巧與知識,其核心是幫助學生進行思維模式訓練,引導學生接觸科技前沿,培養其創新精神,幫助學生更好地面對世界、思考人生。

  南京師範大學朱雪梅教授就青少年科學素養的培養進行了分享,她認為0-18歲兒童的科學素養培養對孩子的全面發展十分重要,基礎教育階段可以“科學素養”為核心,以“課程載體”“活動探究”“評價反饋”為支點,在教師的主導下,應用專案制教學、探究式教學等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科學素養的培養應將科學精神培養放在首位,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科學、愛上科學、選擇科學。

  數智時代如何整體提升區域、學校教育及辦學水平?濱州市濱城區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徐雯指出,濱城區在學校創新過程中首先確立了“智者智城、智慧濱城”的教育建設目標,並擬定了“1239”工作思路。堅持立德樹人,以未來學校實驗區和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區建設為抓手,加強幹部、教師、班主任三支隊伍建設,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強基工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美麗學校建立全覆蓋工程、區域教育數智化建設工程等9項工程,形成全鏈條改革組合拳,一抓到底,將總體思路落到實處,取得了一定改革成績。

  浙江省金華市教育局教育技術和資訊中心副主任徐小勇從區域整體推進智慧教育發展的角度進行了分享,金華市緊跟國家和地方政策要求,融合教育技術推動智慧教育試點,提供覆蓋“教、學、考、評、管”等核心業務的開放融合的教育資訊化應用服務平臺。堅持因地制宜,以數字化轉型推動教學治理,透過對教學資料的精細化診斷,最佳化資源配置和教研教學場景創新。同時結合教師培訓、課程創新、學習場景構建、測量評價、學習生態融合等未來教育發展的五大方向,進一步最佳化辦學模式,激發辦學活力,在未來教育的道路上邁出了金華特色的步伐。

  關於新時代特色學校發展新路徑,濟南長清中學王守松校長分享了長清經驗:濟南長清中學以打造全國知名特色普通高中為目標,走出了一條航天+小語種+武術的特色辦學之路。學校獨有的特色與屬性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教師隊伍的建設有明顯作用,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新時代學校勞動教育體系如何建構與實施?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副校長、中國青年志願者聯合會職工委員會副主任劉麗紅指出,勞動教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中小學校在開展勞動教育過程中要堅持整體規劃,做好勞動安全風險防範與管理。在實際勞動教育中強化學生身體力行、規範意識、質量意識及專注品質。勞動過後應引導學生總結,促進學生形成反思交流習慣,並靈巧地使用同伴作用、榜樣激勵,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濱州市濱城區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成員、教學研究室主任王希軍就深化課程教學創新,促進教育質量提升的主題做了分享:濱城區結合全區情況綜合決策,把握區域教育內涵發展核心要素,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為突破口,透過三輪課程與教學創新,實施區域教育政策驅動、研訓專案驅動、合理引導驅動、創新發展驅動四條路徑,階梯實施教學創新行動,全面提升了區域教育教學質量。

  杭州市濱江區教育研究學院副院長馮祖揚分享了數智時代AI助力教師發展的杭州經驗。他指出:教師成長需要內因與外因驅動,其中關鍵外因是課堂教學能力與學情評估能力。杭州市濱江區透過應用大資料採集及分析技術,對課堂語言、行為、情感進行記錄分析,支援教師精準教研,顯著提高了教師學情評估能力。技術的應用使教師進行因材施教、個性輔導成為了可能,併為家校互聯、共同發展奠定了基礎。

  面對未來教育如何深化教學評價與改革,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中心方丹提出:評價要為教學服務,用超前的眼光進行規劃,為培養學生關鍵能力、創新能力護航。未來教學評價應降低教育焦慮並充分利用新技術,透過學生畫像的方式,因人施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面向未來,培育學前教育專業人才

  濱州市濱城區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許雯,濱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長張道祥,濱州市濱城區教育和體育局學前教育工作指導中心副主任劉鵬飛,青島實驗幼兒園原園長寧徵分別從區域發展、實際教學、教師培養與成長等角度出發闡述了對新型學前教育人才的期盼,就面向未來,我們應培養什麼樣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進行了分享。會議現場還舉行了“‘未來路線圖’實驗幼兒園配套科學教育課程”公益捐贈儀式。

  加快未來學校建設,對助力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本次交流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明確了“未來路線圖”實驗學校建設路徑與方向,為實驗學校建設發展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站在兩個100年的交匯點上,我們將滿懷激情、繼續奮鬥,與各方攜手共繪未來學校發展新篇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