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區域遊戲講座心得體會(通用10篇)

幼兒園區域遊戲講座心得體會(通用10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區域遊戲講座心得體會(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區域遊戲講座心得體會1

  “遊戲就是幼兒園的全部,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6月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xx兒園我見到了“角色遊戲”研究專家——xx老師。見到林老師,我們心中充滿著無限的感激與感動之情!感激:這位年近八旬的老前輩,不惜冒著大雨來給我們這些青年老師們進行遊戲的指導及講座。感動:林老師依然熱愛著她的幼教事業,愛著那些可愛的孩子們,依然為幼教事業默默地付出著。

  林老師的講座《遊戲觀察與指導》告訴我們“觀察是指導的基礎”。林老師問:“什麼是觀察?什麼是觀?什麼是察?是否清楚呢?”林老師的開場白,讓我們清楚又糊塗。在我們的眼裡,遊戲並不是很難,老師的觀察也是簡單的,指導自認為也是比較有針對性。但是在林老師看來,我們的觀察都是“違觀察”,我們的觀察都是停留在內容上。

  林老師的講座生動,又非常有指導性。在她的講座中,例項是一個接著一個,看到出林老師總是出現在教學的第一線。在一個“地震“的案例上,林老師向我們講述了案例情況。我們也進行了分析,感覺孩子的行為可能是破壞了整個活動的場面,應於治止。可是卻沒有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去考慮孩子。一個偶發的情況,卻引發了孩子們集體進行逃生演習,多麼有生活經驗的一群孩子們呀!雖然孩子們沒有接觸過地震的情況,或許他們是透過電視、故事、大人的講述等多方面知道了這方面的知識。因此林老師瞭解孩子們,她當時就阻止園長介入遊戲,她想看看孩子接著還會發生什麼情況?沒想到孩子叫著林老師一起逃,要地震了!

  這樣一個案例就非常值得我們去觀察,去反思、去判斷,去想該如何解決,以行動來設計。林老師教我們觀察和記錄時要記關鍵的事情,要體現價值型。我想這個案例就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資訊。值得老師們去思考。

  “把遊戲還給孩子”,是呀,孩子是在遊戲中生活、學習、成長的。孩子對什麼感興趣、都是她生活經驗的表現,孩子的一切都會在遊戲中告知你的一切。我們先從觀察著手,學會觀察也是一門學問,去捕捉有價值的資訊,才能更好地去指導。

  我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林老師的講座為我們一線教師上了一堂非常有意義的課,為我們在今後如何在遊戲中進行觀察與指導指明瞭方向。

  幼兒園區域遊戲講座心得體會2

  遊戲是幼兒掌握知識的最佳途徑,是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的最有效方法。

  從孩子從一出生到上早教中心、幼兒園,小到手指遊戲、大到需要與人合作的遊戲,在生活中、課堂上,遊戲無處不在。下面我就以遊戲的幾種形式,談談自己對遊戲的粗淺認識:

  一、安排自由分散的戶外遊戲

  我班的幼兒均處在2歲半至3歲左右,根據其年齡的發展特徵,幼兒動作已經慢慢穩健,他們需要嘗試自己的力量,擴大自己的視野,加強與同伴的交往。安排自由分散的戶外遊戲可以充分滿足幼兒的需要和願望。如:讓幼兒一人一個花皮球在戶外自由的拍打、玩耍。給幼兒每人一個沙包,讓他們自由的嬉戲;在這裡幼兒的童心得到了充分的顯露,他們毫無拘束,毫無顧忌,自由自在。充分滿足幼兒戶外活動的需要,為了保證幼兒的安全,使體力小、體質弱的幼兒有充分的休息時間。教師在遊戲開始前要交代遊戲的規則和注意事項。在遊戲進行中,都要來會走動,不斷巡視,隨時制止幼兒的危險舉動,保證幼兒的安全。同時還要指導不會玩的幼兒,帶領膽小的幼兒。經過教師的教育、幫助和鍛鍊,使幼兒的動作、膽量、能力、彼此間的關係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將糾紛和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

  二、組織好幼兒參加集體的教學遊戲

  集體參加的教學遊戲是根據教養大綱,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教育的一種手段,教學遊戲是和發展幼兒語言、認識、動作等緊密相連的,它的內容非常廣泛。透過集體參加教學遊戲的組織,使每個幼兒都有鍛鍊的機會,從而培養他們對集體活動與學習的興趣。集體遊戲是多門類,多角度,多方位進行的,有利於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集體遊戲又是有一定的.規則和要求的,有利於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和交往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區域遊戲講座心得體會3

  一、從“遊戲中的教師”到“遊戲中的玩伴”

  “遊戲中的教師”強調的是“教師”的角色。不管是玩“娃娃家”,還是到“醫院”看病,還是飯前洗手,我都要幼兒照著我說一樣做才覺塵埃落定。然而幼兒不會把老師當成是自己的夥伴,而變的整個過程是由老師控制的,外面應該要改變自己的教師身份,應該是把自己想成我只是幼兒遊戲中的那個年齡稍長一些的玩伴。從教師到玩伴,應該跟著小朋友一起走進遊戲,他們想做什麼事讓他們儘量自己動手,不要按照自己的計劃指手畫腳。但同時我也會給他們一些適當的提示與回應來幫助他們完成遊戲,能更好的幫助幼兒。

  二、從“手把手教”到“讓幼兒自主”

  以往的幼兒一起做遊戲,我們總是煞費苦心的去創設各種遊戲。很多遊戲幼兒從來沒玩過也不會玩,我們常常會手把手的去教他們,讓幼兒知道這是什麼,怎麼玩。這些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幼兒在遊戲過程中教師不想看到幼兒缺乏經驗而變得“慘不忍睹”的畫面。於是,就出現了教師在遊戲前的示範。在遊戲過程中,透過觀察,沒有教師的指導的幼兒遊戲照樣玩得很精彩,所以我要放棄手把手教的`方法,,說不定收穫的真是我們最期望的讓幼兒在遊戲中"想所想,做想做"。

  三、遊戲與教學從分離到融合

  長期以來在遊戲與教學之間存在著興趣脫節內容脫節的現象。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學習之後,我們開始反思思索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如何發現幼兒的興趣點,挖掘其中的教學內容,並將其轉化為適合的教學內容,能有更好的收穫。

  我們學習到了在遊戲中生成的教學活動不僅順應了幼兒的需要,更提高了幼兒學習積極性。

  幼兒園區域遊戲講座心得體會4

  如果你問我孩子們什麼時候是最開心的,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會告訴你孩子們在玩遊戲時最開心。每當看到孩子們玩遊戲時臉上露出的可愛笑臉,我也會被他們的快樂所感染。活潑好動、愛玩遊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就是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一天天長大的。

  今天,我們和張學毅老師一起學習了《角色遊戲與結構遊戲》的相關知識,內容中所涉及到的內容都是日常工作中我們所碰及到的,並且對我們日常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內容中特別強調了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們就談談怎樣讓幼兒在這些遊戲中健康的成長。

  一、角色遊戲

  角色遊戲是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願望,以模仿和想象,透過扮演角色,創造性地表現其生活體驗的一種遊戲。“孩子是遊戲中的主體”,老師在角色遊戲的指導過程中要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尊重幼兒的意願,遊戲才能變為孩子們自己的遊戲。“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遊戲。”由此在遊戲中讓幼兒獲得知識,對孩子來說應該學得安閒;對老師來說也應該教得自然。

  二、結構遊遊

  結構遊戲又叫“建築遊戲”,是創造性遊戲的一種,它透過幼兒的意願構思,動手造型,構造物體等一系列活動,豐富而生動地再現了現實社會生活中人們的建築勞動,建築物以及各種物品。教師在對幼兒進行結構遊戲時要激發幼兒遊戲的興趣,逐步培養幼兒獨立構造。並且要重視在遊戲過程中不斷激起幼兒的新需要,豐富遊戲內容,深化遊戲主題。最後,結構遊戲作為獨立的遊戲,又與各科教學和各類遊戲相互聯絡,互相滲透。促進了孩子的思維和想象的發展,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讓我們一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我們的心去感受他們幼小的心靈,這樣,我們會明白,遊戲活動是幼兒所渴望的,而我們能做的就是適當的帶幼兒進行遊戲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成長!

  幼兒園區域遊戲講座心得體會5

  喜歡遊戲是孩子天性,也是幼兒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遊戲能給幼兒帶來歡樂和滿足,促進幼兒認知和人際交往能力以及情感發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從幼兒個體發展的歷程來看,與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相關,同時遊戲也代表著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需求。

  音樂是一門知識性、技術性很強的藝術,它是透過聲音直接、生動、形象地表現某種事物、情感和思想,但它的表現形式和表現內容之間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那麼怎樣在“難”的音樂和幼稚的孩子之間架一座橋樑呢?怎樣將音樂和孩子溝通起來呢?

  音樂遊戲恰恰能夠做到這一點。幼兒園音樂教學遊戲化能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幼兒創新能力,激發幼兒創造性和探索精神。幼兒園音樂課程遊戲化,是對幼兒品德教育、審美教育、提高想象力、認知能力、豐富音樂知識的才能、發展智力的良好手段。用這種手段讓幼兒用肢體去感知音樂,用心靈去觸控音樂,在遊戲的過程中去體會音樂。把遊戲這種自由、自發的自然活動引入音樂教學,使幼兒快樂的在遊戲中感知音樂,充分體驗學音樂的快樂。幼兒好動、好玩,思維具體形象,一切從興趣出發這是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所以將音樂教育用遊戲的方法,同幼兒的學習、生活、玩耍融為一體。從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出發,所有的音樂活動都需要以遊戲的方式來開展,但必須能真正吸引幼兒參與,激勵幼兒不斷提升參與音樂活動和享受音樂樂趣的水平。從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現狀來看,幼兒園音樂教學遊戲化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幼兒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歷史的角度演繹我國幼兒音樂教育教學的發展演變,國家頒佈的相關政策法規的對教學行為中強調了遊戲作為幼兒基本活動,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手段,音樂教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當前幼兒園音樂教育教學現狀中存在問題一些問題:教育觀念重技能、功利;教育目標刻板、結果;教育內容無趣、超齡;教學形式單一。從而提出遊戲化的方式進行音樂教育的實踐意義。從西方理論中音樂與遊戲的緊密關係作為遊戲化的音樂教學理論基礎,透過對幼兒園音樂遊戲的特點、分類和運用進行理論分析,闡明遊戲化的音樂教學更有助於幼兒掌握音樂知識,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強調音樂教學要能激發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與衝動,遊戲化是最好的方式;在音樂遊戲運用中注意選擇適宜、創造良好環境、找準接入時機,對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建議。

  透過運用遊戲化的策略進行幼兒園歌唱教學、欣賞教學、打擊樂教學、韻律教學的案例分析,遊戲化的加入身體動作表演、角色扮演、情境設定、歌詞韻律、傳統遊戲、圖譜、故事、聲勢、舞蹈等方式,將豐富的教育內容以有趣的形式表現出來。透過遊戲化教學促進幼兒在音樂知識技能、學習品質和人格品質三方面和諧發展。而幼兒園音樂教學遊戲化重點在於“化”,即“轉變”,如何將這些“遊戲形式”轉變成能夠讓幼兒樂此不疲、流連忘返的“遊戲形態”。凡是能夠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好勝心、愛美之心,吸引幼兒主動投入學習活動的手段都應該成為使幼兒活動“遊戲化”的手段,關鍵在於幼兒認知欣喜、審美感動和社交溫情的獲得。這些音樂教學遊戲化具體的教學案例為幼兒音樂教師的具體教學實踐提供借鑑與指導。

  幼兒園區域遊戲講座心得體會6

  啟蒙教育好壞直接關係著幼兒的成長方向以及智力水平,以往在幼兒參與遊戲活動的過程中忽略了幼兒主動思考的能力,降低了遊戲開設的有效性,為此,幼兒教師就需要結合幼兒思考能力以及在遊戲活動中包含的內容,採取適合的方法,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主動思考。

  為了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的通知》有關檔案精神,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真正做到把自由自主的遊戲活動還給孩子,以提升保教質量。近日,我園教師參加了兩天半的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專題培訓活動。

  教師如何在幼兒的遊戲化課程中進行合理指導,是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大問題,那就要求我們老師要進一步加強對《綱要》和《指南》的認識,把裡面的觀念統一到、融入到當前的課程遊戲化實踐中來。教師要從三個層面去理解課程遊戲化:一是幼兒園課程應遊戲化,充滿遊戲精神。所謂遊戲精神應是自由的、自主的、創造的、愉悅的。不是個別環節要有遊戲,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滿這種遊戲精神,將這種遊戲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二是自由遊戲時間要保證。孩子應有自由遊戲時間,這種遊戲時間不能被“教學”及其他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動環節,尤其像集體教學活動環節儘可能採用遊戲方式。一節課某一環節就是遊戲,或整節課本身就設計成遊戲。

  我們明白目前課程遊戲化建設有明確的目標,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會努力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前往目標的道路,真正做到“兒童在前,教師在後”,讓遊戲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幼兒園區域遊戲講座心得體會7

  幼兒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不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幼兒教師卻是非常不易的,透過本次的培訓,我更進一步的瞭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八個字對於幼兒教師的重要性。我們教育的物件是幼兒,對於幼兒來說幼兒園就是他們接觸社會的第一步。身教重於言教,幼兒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幼兒幼小心靈的健康和成長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所以幼兒教師要加強師德修養,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風範去感染幼兒和教育幼兒,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給予他們正面,積極的教育,使幼兒從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

  幼兒在園一日常規活動也是家長與老師共同關心的問題。《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組織與實施》就針對此問題展開的深入的研究。學習以後覺得幼兒園保育工作是整個幼兒教育期間的重中之重。在我國。實行保教結合的政策,在通常情況下是做好幼兒教育的同時,儘可能完善幼兒的保育工作。幼兒教育與保育應該是相互滲透,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整體。再有在教育和保育二者有機結合的情況下,才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也就是說教育中要滲透保育,保育中也離不開教育。

  幼兒正處於身心迅速生長髮育和發展的時期,身心各方面的機能尚不成熟,對外界的適應力比較差,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弱。因此,做好幼兒的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兒的健康水平,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關係到一代人的身體素質。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做好衛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於幼兒生長髮育的各種因素,為幼兒提供適應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本次學習中張老師講的家園溝通的策略也讓我懂得了一些溝通技巧,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幼稚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在與家長的溝透過程中,必須瞭解家長的心理,需要根據溝通物件不同的情況,以真誠的態度,運用靈活的溝通技巧,採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種溝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充滿愛心,家園合作,運用多種溝通策略,透過靈活的溝通方式,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家園協作更密切,教育環境更和諧,孩子的成長更健康,讓溝通成為多贏。與家長的溝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溝通更有效,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摸索、不斷。

  培訓時間已經結束了,但是老師們學習的興致很高,每天大家都在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以後積極討論,交流。透過這次的學習,我也學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觀點,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從事幼兒教育,服務基礎教育的信念。希望自己能學以致用,把這次學習的知識積極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做一名積極向上的幼兒教師。

  幼兒園區域遊戲講座心得體會8

  xx年8月8日—22日,我非常有幸地參加了《幼兒教育國家級培訓計劃(2xx)—xx幼兒園骨幹教師短期培訓集中培訓專案》,這次國培收穫最大的是前輩們對我思想上的衝擊,聆聽每一位專家對現在教育的看法,對新教材的解讀,每天都有不同的收穫,聽完課有和其他的老師討論,討論自己是如何教的以及他們的教學經驗,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使自己在專業道路上不斷成長,要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學習與創新。面對不斷更新的教育觀念,面對變化的孩子及高素質的家長,只有不斷研究教育教學的問題,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提升自身教育教學素養。

  人生有涯,而學無涯,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也是人生崇高的精神享受。在培訓中,解決了一些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困惑與經驗,在聽完李教授的《幼兒園遊戲的開展與指導》的講座,知道了遊戲的含義,並且眾所周知“幼兒期是遊戲期”,學齡前的兒童對於模仿成人活動、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圍生活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這就使得幼兒園遊戲的產生成為一種必然。而作為一個幼兒園老師在遊戲中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並予以指導教育這便是最重要的任務。

  下面我就談談幼兒園遊戲開展過程中的一些體會。我們都承認“孩子是遊戲中的主體”,那麼孩子在遊戲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在什麼地方呢;我們縱觀幼兒遊戲的全過程不難發現老師在遊戲的指導過程中要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尊重幼兒的意願,真正實現五個自由,即:尊重幼兒選擇主題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情節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角色的自由、同時還要尊重幼兒自由地講評自己的遊戲、我認為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兒這五個“自由”,遊戲才能變為孩子們自己的遊戲。我們都知道孩子們在角色遊戲中情緒是積極的、高漲的,他們對主題、情節、玩具、角色以及講評上都有他們發自內心的理解和主張。當你問起他們為什麼沒這樣而不是那樣時,他們常常會頭頭是道地向你訴說一大堆理由。然而在遊戲中孩子們也需要老師,他們需要老師成為他們共同遊戲的朋友。

  總之,這十五天的國培學習,是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透過這次的研修學習,為自己的專業發展汲取了更多的營養,為自己的生活納入了更多的知心朋友,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豐富經歷。是我在今後更加重視這份工作,同時也感受到了壓力,我要將壓力變成動力,在今後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理論水平、課堂教學能力等。及時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每天回到家以後都想一下今天的教學有效嗎,孩子的一日生活安排合理嗎,家長工作處理的得當嗎?不斷總結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斷修正自己的策略,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教學工作中,使自己在原有的水平上更上一層樓。透過這次的研修學習,為自己的專業發展汲取了更多的營養,為自己的生活納入了更多的知心朋友,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豐富經歷。

  幼兒園區域遊戲講座心得體會9

  20xx年5月日,我有幸聽吳老師的專題講座《幼兒與遊戲》的相關知識,內容中所涉及到的內容都是日常工作中我們所碰及到的,並且對我們日常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內容中特別強調了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就談談在這次培訓學習中我獲得收穫。

  在這次培訓中,吳老師讓我們記住三句話:

  一、兒童從一出生開始就是主動的,有能力和自信的學習者;

  兒童的學習方式就是玩,喜歡自由自主的玩,我們老師能給孩子自由玩嗎?我們是不是無形中限制了孩子?其實我們要把遊戲的空間還給孩子,呵護孩子而不是控制。

  其實想想,不讓幼兒自由自在的玩根本原因是“我不相信他”真的就像吳老師說的那樣:不要以為你什麼都教,請相信他,給他空間解決,他會想出辦法來的。我深深的反思我自己,是啊,如果我把他當一個學習者,支援他、相信他、回應他、推動他,那肯定會發現他的學習是那麼的精彩。要知道兒童的各種能力是在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吳老師給我們講個例子: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學會用筷子,那他的手部的能力得到發展,腦部也跟著發展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特點。

  二、在我眼中的兒童形象,和我們童年的經驗,深刻影響著我們的課程觀、兒童觀、教育觀;

  在區域材料的投放上,吳老師丟擲了一個問題:怎麼樣才能站在兒童的角度去想問題?她告訴我們,在你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想想你的在小時候,你喜歡玩些什麼?你最喜歡怎樣玩?你就能知道材料怎麼來了。

  在遊戲中的材料是如何跟進的呢?一是我們要明白材料的尋找過程本身就是遊戲;二是材料的多種使用就是遊戲水平高低的體現,它包括想像替代、開放性的材料、材料的使用方法不限定。

  總之,我記住了這句話:請與你的童年遊戲經驗連結。

  三、教學就是傾聽,教學就是回應

  我們要傾聽兒童的心聲,孩子們在玩遊戲時,在一邊站上一會兒,給學習留出空間,仔細觀察孩子在作什麼?然後,用心感受,如果能夠很好的理解他,那我們的教育就會和以前不一樣了。

  在傾聽孩子的同時追隨孩子的學習方向,他需要幫助,遇到困難時我們及時回應他,關注孩子們的學習品質是我應該做和改變的。

  幼兒園區域遊戲講座心得體會10

  8月19日—8月21日,我有幸參加了xx縣20xx年暑期幼兒園園長、骨幹教師培訓班,為期三天的培訓,給我帶來了不小收穫,xx等三位專家教師的精彩報告,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不但將自己工作中成功的經驗與我們分享,還給我們帶來了鮮活的案例,並在案例中加上自己的見解,加以剖析,讓我們對照自身的教學,從中找出不足,吸取案例中的先進經驗,引導我們多方位、多角度的去考慮問題。下面就這次培訓來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教育理念

  1、幼兒園教育教學

  董教授給我們講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要面對兩方面的發展需要。一是個體,就是要讓幼兒健康、快樂、感覺有趣味,學得輕鬆,教師要順應幼兒的天性,因為幼兒都是好遊戲、好模仿、好奇、喜歡成功、喜歡野外生活、喜歡合群,而且還喜歡稱讚的。二是社會,老師的教育要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既要體現德、能、勤、績,德、智、體、美、勞,還要讓他們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總之,教師的教育既要對照社會的發展需要,還要對照個體的發展需要。

  2、幼兒的學習特點

  幼兒天生就好奇、好動、敏感,同時幼兒還熱情、天真、自我中心、還有情緒主導。讓幼兒去“自我中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遊戲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的重要途徑,幼兒思維靈活,學習過程也是創造的過程,人際交往過程也是幼兒重要的學習過程,幼兒的學習和物質操作是密不可分的,幼兒的學習不僅是獲得知識,還有情感、態度、能力等方面,一個好的活動應該能看見幼兒真實的一面,看見幼兒真實的發展。

  3、教學活動

  一個好的教學活動源於好的活動素材和內容,優良的活動設計、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經驗,還要有教師的精心準備。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幼兒的關注,良好的師幼互動,適宜的組織實施策略,還要教師靈活的調整,課後還要及時反思,做出科學的評價。

  二、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

  董教授列舉了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幾個問題:第一點是素材和內容沒有意義,沒有意思,不能吸引幼兒;第二點是對素材價值的挖掘不到位;第三點是目標定位不準確,過高或過低,過於籠統、空洞,表述不一;第四點是缺乏情境性、活動性、操作性和趣味性等環節。比如,教師在教幼兒學習“數字寶寶”時,不僅要讓幼兒知道很多物品上有數字,而且應引導幼兒觀察數字數量的多少及其排列的不同。教師要知道物品並不是羅列的越多越好,要選取與生活密切關聯的典型的幾種即可。董教授邊舉例,邊講解,使我避免在以後教學中出現類似問題。

  三、環境創設

  在這次的報告中,董教授和丁鵬主任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給我們講解了幼兒園室外、室內主題環境與區域環境創設,透過學習,使我對室外、室內的環境創設要求更加明確。室外要綠化、美化、兒童化、教育化、遊戲化綜合考慮,要巧妙的利用自然元素和空間。室內要合理擬定區域的種類和數量,根據不同班級,不同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區域投放材料,投放的材料要便於幼兒操作,數量要適宜、安全、有教育性、趣味性,材料的擺放要有條理性,層次性,並讓幼兒參與區域佈置,因為佈置的過程也是幼兒學習的過程。

  四、寫作方面

  魯燕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寫作的要領,透過學習知道,要寫出一篇好的文章,非一日之功,首先要有正確的理念,平時要多讀書,多學習,多觀察,勤記錄,就像魯燕老師說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身邊的“人”和“事”要多觀察,關鍵是要選好題,寫別人沒寫過的,組織好材料,用好語言文字,抓住主題和核心,主題和核心要與文章的論述內容保持一致。

  總之,三天的培訓下來,雖然有點累,但我還是從幾位專家教師的精彩報告中,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所以,自己認為還是值得的。今後,我一定要以這次的培訓為動力,不斷的充實自己,把專家們拋下的“石頭”變成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