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通用12篇)
2022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通用1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1
認真閱讀新課標讓我受益匪淺,我認識到初中生只有對自己、對歷史及其文化、對歷史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歷史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歷史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我們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透過教師與學生身份的轉變能更好的活躍課堂氣氛。學生也不再只是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自主者,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就是引導學生質疑、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學習,掌握學生方法。這樣使教學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變成教師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的過程;變成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的過程”。
傳統的教師把自己置於課堂的中心,以知識權威者的身份說教,而新課程把教學過程視為師生交往的過程,同時,新課程倡導的是一種不確定的、動態的課程。在這樣的課堂情境中,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以及評價都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這都有賴於教師結合具體的活動情境,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也對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教學語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努力把自己變為一個教學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透過課堂教學,完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自身發展的新途徑。對於學生而言,以學生“自主”、“探究”為特徵的新型學習方法逐漸進入課堂,新課程改革下初中歷史主要有三種新型的學習方法,一是材料學習法,學生透過材料的分析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探究歷史奧秘的一種途徑,透過這樣的學習活動活動,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歷史學家實事求是地求證歷史的方法;能夠形成有深度的歷史認識。
新的課程體系給教師留出了充分的駕馭教材的空間和餘地,而新課標的目的也在於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他們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人格。因此教師、學生在新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觀念、行為、角色都要隨之發生變化。
透過這次對新課標的學習,更加認識到歷史應該是不斷反思,更新觀念,腳踏實地才能做好的一門學科。要不斷地從新課程標準、歷史學科特點、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課改先驅的課堂案例和反思中汲取營養,使自己的課堂永遠讓學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特別感覺。
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2
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是:“以唯物史觀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透過精選歷史課程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進而使學生學會辯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世界的瞭解,從歷史中吸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人文素養,以應對新世紀的挑戰”。這一指導思想,首先闡明瞭初中歷史課程設計的目的一方面要求學生在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透過各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學會認識歷史的方法,養成正確的歷史思維習慣,為人格、個性的健康發展和學習潛力的發掘提供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樹立遠大理想。總之,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能獲得作為現代公民應具備的歷史基本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其次揭示了為達到課程設計目的必須遵循的原則必須體現科學性、時代性和適應性的統一。我透過學習《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初中歷史》之後,有如下的心得和收穫。
一、教學標準設計具備的新的教學觀念
1.要樹立讓學生樂學的觀念。樂學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有人說,樂學可以常使精神力量有餘,有人創造的“樂學法”可提高學習效率N倍。樂學靠教師的“激勵、喚醒、鼓舞”,靠教師巧妙的教學設計,這些設計包括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設計,融洽合作的師生關係的設計,課堂教學情境的設計,尤其應該特別重視歷史主題活動課的設計。
2.要樹立全面提高學生歷史素養的理念。具體的說,學生的基本素養應該包括對祖國的認同感,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崇尚科學精神的意識,民主法制意識,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意識,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等方面。歷史教學的設計要在提高學生的基本歷史素養上下苦工夫。
3.要樹立大歷史觀。歷史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歷史教學必須與生活相聯絡。要努力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歷史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科學、深刻地理解“學史明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等古訓的思想內涵。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4.要樹立“教是為了指導學生學”,指導學生主動發現、自主探究問題的觀念。歷史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自學、自求、自悟、自得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沒有學生自己的主動性,學生最終將什麼也學不到。課堂教學的著眼點應該是“指導學生學”,這樣學生才會學。那麼,教師要不要講?怎樣講?當然要講,但一般要少講、精講。
5.要樹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觀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歷史學習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學生是否主動、是否探究,主要表現在是否思考,是否思考主要表現在是否能提出問題或是否有自己的看法。在合作學習中,我們要十分關注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否互相依靠;是否面對面的學習交往;是否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學設計應有助於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
二、教學標準設計的基本流程
1教材的研讀。新《課標》要求:“教材是知識的載體,對它的價值和內涵的發掘,是進行教學設計的前提”。教材研讀的過程也是教師與教材對話的過程,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學生交流。教師對教材的研讀,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確定“靈魂”,正確理解文字的主旨;
2 、遷移處理重視教學創新,把握準訓練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個性化教學設計;
3 、新增“佐料”在不偏離主題的前提下,為教材新增佐料;
4 、史學觀點以文明史觀、現代史觀、全球史觀分析歷史現象;
5 、思維素質培養學生對歷史問題的分析、歸納、比較、綜合及運用辯證和歷史唯物史觀,分析歷史現象,闡述歷史發展規律等能力,並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可見,教師只有與教材拉近距離,與之親和,與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接近,產生共振共鳴,才能進行富有創意的教學設計。
2.學情的分析。奧蘇伯爾在《教育心理學認知觀》的扉頁上寫道:“影響學習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狀態、紀律、思維、參與程度情況是不同的,學生已有經驗和現有水平也不相同,我們要找出大部分學生已有知識、生活經驗與《課程目標》的差異,來制定我們的預期的教學策略。就幾個班裡的學情而言,也是不可能相同的,有的班級活躍,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有的班級學習紀律差一些。我們都要制定出各班的預期教學策略。我們在面向全體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個性化學習。給一些學生個性創造的機會。新課程要求教師充分發掘自己的知識教材學生的最佳結合,找到“授人以漁”的最佳方式。
3.目標的制定。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完成的任務。在以前我們一些教師為了省事,習慣於抄教學參考書上的,在新課程裡就不行了。教材只是一個載體,《課程標準》才是依據。對《課程標準》要求的一定要貫徹好,而且是教學設計的要點、重點。對《課程標準》要求以外的,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設計的需要,增補或刪節,重組教材,進行創造性教學。但是,制定教學目標要特別注意以下五點:一是目標適應學生特點、已有經驗和發展需求;二是符合學與教的原理,並體現一定層次性;三是以學生的興趣要求為指導,而非教師的要求;四是應涉及各個學習領域,儘可能培養學生的思維水平與技能;五是要反映學生學習結果。
4、情境的設定。歷史教學中的情境設定,是指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將生活情境與教學情境進行連結,從而創設一種能調動學生生活積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情境。這就要求教師設定現實的情境,汲取學生切身的生活體驗,與學生展開直接的、面對面的對話,這樣,學生才會習得富於真情實感的、能動的、有活力的知識,學生的人格才會真正得到陶冶。
5.活動課的設計。歷史《課程標準》中明確地指出:“歷史課程必須根據學生髮展和歷史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由此可見,活動課設計要站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高度,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歷史學習主題活動是活動設計的重點。葉聖陶先生說過:“教師當然需要,卻尤其宜致於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自求得之。”教師何時指導,何時參與,如何小結,學生如何分組學習,怎樣討論,學習彙報採用什麼形式等,都應該作出具體設計,充分體現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原則。
6.作業的設計。《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要有啟發性,針對性,分量要適當,不要讓學生機械抄寫,以利於減輕學生負擔。”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轉變觀念,不再將作業窄化為檢驗學生歷史知識掌握情況的惟一 手段,而應該細思量巧設計,探究內容的開放和整合,強調過程的合作和實踐,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形式的創新和趣味,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作業設計也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業的設計和佈置可以給學生留有自主選擇的空間,發揮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完成方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三、教學標準設計告訴我們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正確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與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應該是主體的“首席”,那麼“首席”的作用在於“主導”。主導表現在教材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制定、教學流程的安排、教學過程的點撥、突發事件的處理等。學生的主體表現在對問題的探究,對過程、方法的討論,對知識的積累,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表達等。在教學過程中,沒有了教師的主導,也體現不了學生的主體。那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放任自流的課堂要不得。因此教學設計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2.正確處理課內與拓展的關係。所謂“課內”指的是教材所呈現的教學內容,學生在解讀教材時,僅憑教材的內容,有的不能很好的理解,這就需要藉助課外知識加以彌補。另外教材中有價值的問題,也應該向課外延伸拓展。正所謂“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但是拓展不能遠離教學目標,拓展內容應該是有利對課內問題的解決和歷史素養的形成。那種偏離了歷史學習,而把拓展放在與歷史學習無關的其他方面都是不合適的。
總之,為了達到歷史課程的教學目的,科學合理的歷史課程設計,必須著眼科學性,立足時代性,注重適應性,努力使三者形成合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現代社會培養出思想敏銳,富有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對自然、歷史、社會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認識的創新型人才。
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3
我從20xx年下半年開始,我參加了歷史遠端教育培訓、在學習中,先後聽取了多位專家關於歷史課程改革的專題講座、透過學習和討論,讓我對初中歷史課程改革形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實施的初中課程結構和課程設定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同時對課程實施過程中許多具體環節進行著諸多思考、以下是我對歷史課程的體會和感悟:
1、要確立新觀念、轉化角色、更新觀念、轉化角色、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目的是最佳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已不適應素質教育的形勢發展、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發展為中心、以自主學習探索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要逐步形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的創新人才。
2、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藝術探究性學習活動,以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開展探究性學習,是改革和發展的一個新內容、新形式、新探索、無論如何,形式的多樣性都應以激發學習趣、拓展研究空間、開啟創新思維、營造民主氣氛、培養富有個性的學生為出發點、這一切都要取決於教師要更新觀念,敢於讓學生暢所欲言。
3、講授力求新穎,確立開放的師生關係、傳統的師生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妨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景交融的、全面開放的師生關係,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藝術興趣,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於開口,樂於實踐,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和表現慾望,充分發展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創造力、把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感覺到自己是班上的平等的一員,大膽地參與藝術教學活動、啟發式教學是透過引導學生自已動手、動腦、動口去獲取知識並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方法。
4、讓歷史更貼近生活,讓歷史更貼近自我,強調學生的社會實踐、將知識的構建和學生的個體世界緊密相連,將歷史知識和社會實際相連,提倡生活即課程、自我即課程、透過半年多的網上緊張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使我對歷史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學習,以更好的促進農村中學的歷史教學,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4
今年11月29日我有幸參加了濰坊市教科院在臨朐組織的學業水平研討會,這次研討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訓時間雖不長,但每天的感覺是充實的、在這裡,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學習,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擴充套件自己的舒展空間,突破自己
此次培訓中我發現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專業技術知識不足,上哪個年級看哪個年級的教材,現學現賣,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資訊、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要充實、
歷史課堂應該教給學生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給出的答案一定是:歷史知識、不錯,中學歷史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普及歷史知識、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學的歷史教育僅重視歷史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其他,這無疑是陷入了誤區、任何一種教育,其終極目標都應該指向人的發展,指向以能力和個性為中心的人的全面發展,歷史教育也不應例外、我們傳授歷史知識的根本目的不在於應付考試,而是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能力、一堂成功的歷史課,應該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方面都有所收穫、我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深刻的感受到來自歷史教師身上的壓力、每一位歷史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很精彩,讓自己的每節課都亮起來、然而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有一個衡量教學的標準——學生的成績、你的課是亮了,而你學生的成績卻暗了,你作為歷史教師的前途也迷茫了、有人會不理解,為什麼你的課亮了,而學生的成績會暗呢?這兩個不應該成正比嗎?非也!因為我們要向學校、要向家長、要向學生有個交代,
所以我們的歷史課就變得說者無味,聽者無趣,考前狂背的現象、這是學生的可悲,更是教師的可憐、我們到底應怎麼做?
就要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要把歷史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講來源,講用處,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同時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
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
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
三是由傳授知識向發展智慧"延伸"
透過培訓,我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並且有了日後工作的指南:
1、作為一名教師,要讓教育具有“親和力”、我們有責任找到一種方法,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並以一種積極的方式生活、讓他們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微笑面對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2、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博覽群書,不斷進取,善於總結反思、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工作,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用心上好每一節課。
透過這次培訓,我學會了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閱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我會時時警醒自己的素質和修養、今後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5
今天是集中培訓的第二天,一場夜雨帶來的清爽很快就被白天的悶熱所取代,就在這份浮躁中我們聆聽了幾個學校的工作展示,每個學校都是儘量把自己的精彩呈獻給大家,在此就不一一羅列了,但有兩位老師的發言卻讓我體會到了成功之道,浮躁的心也日漸沉靜,又充滿了繼續前行、追求成功的勇氣。
一位是來自龐家中學的老師,他的語言可謂樸實無華,開頭的故事卻引人深思,這個故事出自於俞敏洪在北大的演講,故事告訴我們:能夠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兩種動物,一是雄鷹,靠自己的天賦和翅膀飛了上去;另外一種動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頂端,那就是蝸牛、蝸牛隻能是爬上去,從低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一年、兩年、作為我們來說,雄鷹式的人物畢竟是少數,我們在羨慕他們的同時,所做的就要像蝸牛一樣,從點點滴滴開始,失敗了、跌倒了、爬起來、站起來、重新再來,最後到達勝利的彼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古訓這樣來教育我們,做好身邊的每件小事,用心工作,這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另一位是我身邊的同事張齊慶老師,他的語言充滿著睿智,他以淵博的知識贏得了滿場的喝彩、教研室魏老師在總結時提到:張老師的深厚功底來源於平時的積累,而積累就在於不間斷的讀書學習、可以說張老師的表現是成功的、過去我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師要具備淵博的知識,學生會的老師必須會,學生不知道的,老師也應該知道,只有這樣才會走向成功。
有人說成功的道路不盡相同,但成功的人永遠行進在路上!
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6
到華南師大參加學習培訓,儘管非常累,但是收穫多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給大家共同來分享。
一、提高了參加培訓的認識、
我們參加的此次培訓是一種脫崗培訓,而不同於以往我們所接受的傳統的教育培訓,它是在華南師大搭建了一個難得的教育空間,在這樣的學習環境裡,我們除了能接受相關理論知識的文字圖片資料外,還可以近距離的接觸到一些名師、專家的授課,觀摩各種型別的優質示範課,還可以透過論壇跟自己同專業的教師學員交流學習體會,共同學習,加強學員之間的聯絡和交流。
同時,參加培訓的學員不但可以集中學習,而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計劃隨時進行學習、這種全新的教育培訓方式給我們充分自由的同時,也需要我們充分了解自己所處的學習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掌握學習技巧、策略,最終學會學習、所以說透過培訓進行繼續教育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
二、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對一個教師來說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如果我們教師僵化了自己的思想,喪失了學習的熱情,就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更談不上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因此,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更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並且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讓自己的知識結構與時俱進地得到調整和改善、現代社會,各種知識更新換代快,舊知識迅速老化,新知識飛速生成、假如我們教師仍然堅持自己的傳統觀念,不願意學習,勢必跟不上形勢,因而隨著新一輪課改的進行,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三、落實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要求、
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的學校教育還是以傳統的傳授教學為主,這在我們農村中學中更為普遍,中學生採用的仍然是以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為基本特點的歷史學習方式、這種注重機械記憶的學習方法,嚴重製約了學生的思維主動性、新穎性、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不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這也是我們的課題研究中圍繞的中心話題。
四、轉變理念、勇於創新、
新課標下,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體現了教學的階段性和過渡性,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觀點、發揮歷史學科的特有功能、轉變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手段,培養創新型學生。
五、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
更新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培養學生的歷史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善於培養質疑意識,形成創新精神;適時運用討論法教學,提高創新能力、歷史新課標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突出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為學生進入和適應社會打下基礎,為學生進一步接受高一級學校教育打下基礎;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與技能,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六、提高專業能力,受益匪淺、
透過這次培訓對提高教師素質,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也使我獲益良多、同時,也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但我有想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一定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
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7
在暑假期間農墾總局組織我們歷史教師在農墾教育學院進行了集中培訓,我有幸參加,感覺受益匪淺。
透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升教師素質
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教育著學生、當我們的老師用自己的行動給學生作出表率時,也同時給學生指明瞭行動的方向、如果教師說得天花亂墜,而成為行動的矮子,那所說的也無異於對牛彈琴、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榜樣”意識,榜樣的行動,會讓我們坦然面對每一個學生,更會提升教師的自我形象。
二、拓展了視野,把握最新教學動態
這次培訓,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充電機會,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我的業務素質、還能夠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去,我堅信透過這次培訓,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於自己鍾愛的教育事業、因為每一天都能面對不同風格的教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型別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耳濡目染的東西很多、但要採他山之玉為我所用,納百家之長解我所困卻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這個過程也許很漫長,也許會走得很累,但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會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邊的路很長,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
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只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才會使自己重視終身受益。
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8
20XX年第一學期,我有幸的參加了在河南大學舉辦的“國培計劃”初中歷史班的學習,透過這次學習,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歷史文化底蘊、提高專業素養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提升了學習理念、豐富了專業理論、經過幾個月的培訓,不但使我提高了認識,而且使我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下面對此次學習總結如下:
一、透過學習,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
由於工作在農村中學,對於現在教育發展現狀和教師成長方面情況的瞭解,就像井底之蛙,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缺乏全面的瞭解、透過此次學習,對目前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清楚知道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廣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讓我對初中歷史學科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思考;透過參與學習、反思體會,幫助我準確地把握了歷史學科的主要教學內容及教學的重難點,幫助我認識並掌握了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並且能夠有效地運用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去、在“國培計劃”的學習中知名學者、專家講座、培訓學員同課異構、初中歷史新課程資源交流、教師自主研修等,讓學員多層面、全方位的得到提升、
二、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合理安排,收穫頗豐、
(1)專家學者強大的感染力、授課專家不是史學泰斗,便是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領軍人物、無論是年青還是年老,身上都有著這樣一些高尚的品質:刻苦鑽研、學識淵博、思想開放,實事求是、對教育事業充滿了務實求真、沉著冷靜、這些專家本身就是讓我們學習的典範。
(2)做一個講真話的歷史教師、做一個講真話的歷史教師、所有專家的講座,都體現一個“真”、作為歷史研究或是歷史教學,一定要儘可能追求和逼近歷史的真實、真實是歷史教學的生命,中學歷史教學必須以現代唯物史觀為指導,儘可能地蒐集史料,復原史實是歷史教師的責任、然而,教育有很強的選擇性和導向性,應選擇主流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並引領孩子看到社會光明的一面。
(3)做一個不斷學習的歷史教師、“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作為一名教師要敢於擔當責任,適應改革,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人文素養、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業發展方案,從立德、立行、立言發展自己。
(4)做一個開放性、研究型的教師、做一個開放型的、研究型的教師、教師要快速成長,必須開放自己、透過這次學習認識了來自全省各地的骨幹教師、名師,相信這將為學習成員帶來強大的最佳化資源,參加學習學員一定要利用這個平臺交流學習不斷提升、只有研究才能促使教師從教書匠轉化為能師,甚至是名師、所以學習結束後,我們應努力進行課題的研究,深入思想,提升能力。
三、透過培訓,教育教學水平有很大提高,體會深刻、
(1)提高教育思想,開闊改革視野、透過這次學習,發現教育的需要遠見卓識的、每位專家精彩的講座,讓我對新課程有了更高的認識、對歷史思想方法的探討,比較前沿的教育理論知識,以及如何開展課例研究有了明確的方向、從各位專家的親身體驗,從國內教育到國外理念,讓我猶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氣,為之振奮。
(2)透過學習理論,不斷應用實踐、透過這次學習,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論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今後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歷史教學工作。
(3)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做專業型教師、在學習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氛圍、在實踐過程中敢於迎接挑戰,便也敢於創新、可以說,是培訓激勵了我的意志,啟發了我的心智,讓我更加執著的撲在初中歷史教育教學上。
總之,在學習中,我又學到了不少新理念,反思了我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更明確了我今後的工作的方向,而我也將遵守新課程的精神,踏實、努力地做好我的工作,樹立新的學生觀和教學觀,轉變角色,重新熟悉師生關係,重視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情感,鼓勵學生的個性,以責任和愛心為學生的成長服務,要求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做到與學生共成長,不斷追求新的自我,使自己早日成為一名優秀教師!
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9
20xx年,我終於考上了齊河縣教師編制,正式進入教師行業、上崗之前,齊河縣教育局對我們新聘教師進行了為期3天的集中培訓,透過全面而深刻的培訓,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本次培訓的內容與形式豐富多樣,我們新聘教師與各位專家、名師積極互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培訓內容包括:如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教師專業素養髮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概述,教學常規問題等諸多方面的深入學習、現將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要想做一名好教師,首先要“做好人”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應當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我們承擔著國家下一代的希望,承載著祖國與人民的囑託,所以,我們要為學生樹立好榜樣,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在教育學生如何做人的時候,應當首先反思一下自己,如果自己都沒有做到的事情,談何再去要求自己的學生去做呢、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
二、要做一名有愛心的教師
把每個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來關心呵護,善於發現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積極引導鼓勵他們、同時也要把自己當成孩子,有顆童心,有一種陽光的心態,用以感染每個孩子、對於後進生要有耐心,要細心觀察他們,尋找他們身上的優點,並以此激勵後進生,增強他們的信心、同時也應當教育孩子們有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回報祖國。
三、要做一名正直的教師
作為一名教師,應當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要敢做當,而不是遇到問題選擇逃避責任、還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不是對領導溜鬚拍馬。
四、要勤學習、多讀書,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教師應當擁有淵博的知識,並不侷限於自己專業方面的知識,其他的學科也應當涉及到、
進入資訊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驚人,以往有些的知識放到現在已經沒有什麼說服力和意義了、作為教師,也應到順應時代,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把知識聯絡生活,聯絡實際,對所涉及的相關知識信手拈來,是多麼愜意的事情、所以,教師應勤學習,多讀書、讀書的時候,要做個有心人,多思考,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成功是與自己平時的積累是分不開的。
最後,要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10
在教學中,要善於動腦,記住每一位學生的名字,這樣就能讓師生間的距離拉近了許多、對待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方法,要善於觀察學生,對於學生犯下的過錯,不輕易下結論、對學生的愛,不是過分的遷就,而是善意的引導、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找到歸屬感,不偏袒優等生,不打擊後進生,給孩子們一個相對民主自由的氛圍。
雖然培訓只有短短的3天,對我們的影響是深遠的,讓我們每一位新教師對教育事業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對下一步走進課堂教學做好了鋪墊、最後我可以自信的對自己說一句:我能行!
歷史教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門必修課、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領域最為深刻的思想變革,也是歷史教學領域的重大任務、在歷史教學的嘗試與實踐中,我切實感受到我們都在不由自主地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從灌輸到探究的教學方法的轉變;從接受到合作的師生關係的轉變、對於如何落實課改,具體有如下心得:
(一)、教師在課堂中做一個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
要做好這些角色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師在課前、課中要做大量工作、
1、要精心背課、背學生、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精心設計每一個探究性的問題,設計每一個環節,力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歷史課堂充滿生機、要了解學生,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新的問題,既要做好可以預測的應對
2、關注學生和學生學習過程
教學中,教師真正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想想學生在做什麼,需要什麼,依據他們的學習情況,靈活地安排每一個教學環節,而不是機械地執行課前的課程設計、同時,還特別關注全體學生,注意學生間的學習差異,透過不斷調整教學程序,使盡可能多的學生捲入到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來、發現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
3、充分開發課程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啟迪學生的智力潛能,學起來也就覺得輕鬆愉悅、歷史教師要充分開發課程資源,突出歷史知識的趣味性、生動性,變抽象為形象,變無趣為有趣,使課堂對學生永遠都有一種魅力,感受課堂生活的快樂。
(二)、教師需進一步提高自己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不斷探究的學習理論、那麼,光憑一本書、一張嘴走進課堂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讓學生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說話,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透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資訊蒐集與處理表達與系統等探索活動,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這一切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
新課程改革浪潮猶如一縷春風吹遍了祖國神州大地,給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嶄新的活力、透過學習和實踐我知道,新課程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著重大的創新和突破,要求也更高了、接下來我會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將課改精神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11
對於一個定崗實習的學生來說,要很好的完成教育實習和把課程標準吃透有很大的關係。為了全面瞭解新課標和更好的完成歷史的教育實習,在來實習之初,我便認真閱讀了《新課標》和《新課標閱讀》透過學習,使我受益良多。
一,對歷史新課標的認識,原來的材料把知識目標放在教學的首位,“一直是傳承為主”,內容多,程度深,觀念陳舊等問題突出,而在新課標指導下的新教材,圍繞三維目標情感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即以學生的發展為主”。我從教材的使用情況認識到,新課標歷史教材確實把”以學生髮展為主“的教育理念為整套新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新教材和舊教材的主要區別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課文設計獨具特色,突出了以學生為主的主體的教育理念。這套教材在課文設計和編寫體例上獨具特色,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糾正了教材只是教師“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變成了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學術”。
(2)倡導探究性學習,這套教材切實貫徹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法。
(3)圖文並茂,有很強的可續性,在注意課程內容的改革的同時,本套教材在課文的呈現方式上,注意圖表的有效應用,圖文並茂,具有很強的可續性。適合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從而大幅度增加歷史知識的表述中的生動性和直觀性,使學生學習課文的同時,對遙遠的歷史有一種切實的感受。
(4)歷史主線清晰,學習主題明確,七年級的上冊內容,每個單元的題就是本單元朝代的典型特點;
二,使用新教材帶來的變化。新教材的課標體系給教師留出了充分的駕馭教材的空間和餘地。而新課標的目的在於幫助每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他們收到很好的教育,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人格。因此教師學生在新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觀念,行為,角色也都隨之發生變化。
(1)教師的變化從準備情況講,教師現在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緊迫感,使命感,不研究,不更新就適應了新的教學。從引導新課匯入看,引入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有問題引入,故事引入,圖片引入,甚至有影片引入等。從教學方法和方式來看,條件好的學校,可以利用上多媒體教學。
(2)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體系,決定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也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由於教學內容的時代性,生活性的增強,學生主體地位突出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體驗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體現在每一個:每一節歷史課教學中透過教學實踐,可以看出這些學習方式增強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經過了這三個月的學習實踐,我深刻感受到如上這麼多的變化,隨著教師教學行為角色的變化,學生們也變得敢於提問題,敢於主動回答問題,也願意學歷史了。這是新課標改革帶來的好處。同時,我也深刻認識到,新課標改革對老師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的要求都很高,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一邊使自己適應新課標改革下對教師的要求。
新課標初中歷史心得體會12
高中新課程改革已拉開帷幕,2021年版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也已經。看完之後既興奮又擔憂,興奮的是面對新時期的各種新變化、新問題、新成果,新課標都有了明確的解答與對策,讓歷史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擔憂的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何能高效地將這些變化反映在日常的教學中,如何認真落實核心素養這一關鍵任務。為此我們認為課堂教學必須緊緊圍繞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主線展開。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麼是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透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方面。透過諸素養的培育,達到立德樹人的要求。如何培養核心素養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解決的問題。
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設計教學目標——培養核心素養的出發點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出發點,而教學目標的設計則直接關係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深刻領會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仔細研讀歷史課程標準,把握好歷史核心素養的具體目標及其之間的內在聯絡,並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深化的過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養目標都能在一節課中完成的。衡量教學目標是否有效,一看它是否貼切,即目標是否準確,與實際的教學內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徵相契合,具有可檢測性;二看它是否具體,即目標闡述是否細化、多層,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適度,即目標是否符合學生的內在需求,是否適合學生已有的思維結構與能力層次;四看它是否落實到位,即目標是否落到了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去。
2.創設問題情境——培養核心素養的切入點
所謂“問題情境”是指在具體目標指引下,能夠透過、理解、歸納等策略達成目標的空間學習環境,它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啟發性、新穎性、趣味性、互動性。創設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思維活動,真正促進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學會”向“會學”的學習方式轉變,是實現培養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手段。
在教學中,教師要找準“問題情境”這個切入點,創設形式多樣的問題情境,挖掘學生的潛能,以提高學生對問題探究的內驅力,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精神。教師可用懸念創設問題情境以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和歷史解釋的能力。
3.倡導合作探究——培養核心素養的著力點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學生重要的核心素養。在教學中,教師應抓牢“合作探究”這個著力點。所謂“合作探究學習”就是從學科領域或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探究的情境,透過學生分工、合作、閱讀、思考、討論、交流等活動形式,獲得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這種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的專題探究活動,一方面,透過自己動手蒐集史料,促進學生帶著證據意識對歷史問題進行探究,既培養了學生掌握探究問題的方法和技能,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了史料實證的意識;另一方面,透過小組的分工與合作,尤其是對研究成果的不斷研磨,不僅提高了學生理解歷史與解釋歷史的素養,而且提升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4.實現情感體驗——培養核心素養的立足點
從學科教學的角度來看,歷史核心素養的形成不僅需要知識與技能的習得,更需要習得過程中的體驗和感悟,並內化為優秀的品格,外化為崇高的行為。可見,歷史教學過程是一個知識與情感相互交織的學習和體驗過程,但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間便可速成,而是一種“情動—體驗—理解—內化”的過程。
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運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無痕地滲透到歷史課堂教學中,陶冶學生的情操。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在感知、體驗和思考歷史的過程中,深化對史事的認識與判斷,進而生成鮮明的歷史價值觀。此外,還可以編演歷史劇,透過扮演歷史角色,讓學生穿越時空,與歷史人物“對話”,進行心靈的碰撞,進而對歷史做出價值評判;透過參觀博物館、紀念館等,觀“景”生“情”,讓學生在體驗歷史的基礎上,生成鮮明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5.構建多元評價——培養核心素養的支撐點
教學評價是課程改革的一大難點,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一個支撐點。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建構一種多元的評價模式:
評價目標的多元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和評價標準的多元化。
評價目標的多元化,是指在對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評價時,既要重視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與歷史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視對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更要重視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的評價;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指要充分重視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僅僅是教師評價學生,還應該有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甚至家長參評等;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是指要以過程性評價為主,既要看學生對歷史知識掌握的結果,更要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感悟歷史,進而體驗到一種歷史情懷。評價的手段也要靈活、多樣,除了紙筆測試外,還可以採用歷史劇表演、歷史小論文撰寫、歷史調查活動、歷史檔案等方式;評價標準的多元化,是指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的優劣勢與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尤其是對於缺乏信心學生的評價更要鼓勵和支援,以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和發展性作用。
總之,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須靠我們歷史教師在觀念上更新,在專業上提升,在教學中滲透,在日常中積累,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與創新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