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範文(精選14篇)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範文(精選14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1

  這次培訓會旨在“最佳化課程體系,提升課程品質,促進師生髮展”。課程改革在我區已進行了一些年月,已經取得了一些有效的經驗,這次培訓會就是學習這些我區已經取得優秀的經驗。

  這次培訓會由周老師帶領我們一起學習的。周老師告訴我們“要站在課程的角度去教授每一門學科”,課程的建設要立足在校本之上。課程的領導力歸根到底是“人的能力,人的課程能力”。

  課程並非是一個嚴謹的定義,它的實際包含意義更加的寬泛,課程就像是一個“學生”,我們在不斷的學習它,同時也是在不斷的瞭解它,發現它,瞭解它。課程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為幾類:

  一、從管理的視角:三級課程

  國家的課程:也稱為“國家統一課程”,它是指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負責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

  國家課程是一切課程的基礎,它是所有其他課程的根本依據,只有在完全理解和掌握了國家課程的基礎上才能順利的開展其他課程。

  地方課程:又稱地方本位課程,是指地方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國家課程政策,以國家課程標準為基礎,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課程觀念的指導下,根據地方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水平及其對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課程資源而開發,設計,實施的課程。

  校本課程,立足於學校,從學校出發所建設的課程,它是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延伸,同時而卻別於兩者,它更加具有自己的獨立個性,更加適合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和各種能力。

  二、層級視角

  國家課程層級關係:最高一層:理想中的課程,是我們在設計課程是的目標。第二層:正式課程,根據理想課程然後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下來的正式的課程。第三層:教師理解的課程,每個教育對於課程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每個教師對根據正式課程將課程解讀為自己所理解的課程。第四層:課堂運作的課程,教師在課堂實施過程中所呈現出現的課程。第五層:學生體會的課程,課程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理解。

  三、結構視角

  顯性課程:顯性課程就是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們學習的課程,它是可見的。

  隱性課程:這種課程更多的不是依靠言語,肢體的教授,它更多的像是一種氛圍,例如學校的環境,學校的各種人際關係,學校的管理行為,這些就是隱性課程,它對學生的影響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長久改變。

  空無課程:該有而未有,該教而未教的課程。

  四、內容組成視角

  分科課程,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就是分科課程,它教授給學生們各種生活中需要的知識技能。

  綜合課程:品德與生活,科學這些學科綜合的教授學生一些生活知識。

  課程的開發基於:政策,學校,研究,和對話。根據國家和地方的政策,立足於學校,透過學校內部研究,透過學校領導和骨幹教師的不斷對話,完成對校本課程的規劃,開發和建設。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2

  啟蒙教育好壞直接關係著幼兒的成長方向以及智力水平,以往在幼兒參與遊戲活動的過程中忽略了幼兒主動思考的能力,降低了遊戲開設的有效性,為此,幼兒教師就需要結合幼兒思考能力以及在遊戲活動中包含的內容,採取適合的方法,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主動思考。

  為了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的通知》有關檔案精神,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真正做到把自由自主的遊戲活動還給孩子,以提升保教質量。近日,我園教師參加了兩天半的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專題培訓活動。

  教師如何在幼兒的遊戲化課程中進行合理指導,是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大問題,那就要求我們老師要進一步加強對《綱要》和《指南》的認識,把裡面的觀念統一到、融入到當前的課程遊戲化實踐中來。教師要從三個層面去理解課程遊戲化:一是幼兒園課程應遊戲化,充滿遊戲精神。所謂遊戲精神應是自由的、自主的、創造的、愉悅的。不是個別環節要有遊戲,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滿這種遊戲精神,將這種遊戲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二是自由遊戲時間要保證。孩子應有自由遊戲時間,這種遊戲時間不能被“教學”及其他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動環節,尤其像集體教學活動環節儘可能採用遊戲方式。一節課某一環節就是遊戲,或整節課本身就設計成遊戲。

  我們明白目前課程遊戲化建設有明確的目標,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會努力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前往目標的道路,真正做到“兒童在前,教師在後”,讓遊戲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3

  今天上午我和園裡其他幾位老師參加了區裡組織的青年教師培訓,培訓的課題是幼兒園課程再認識,培訓的主講人是秦皇島市教育局的骨幹教師李老師,參加這次培訓的新老師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整個培訓過程的學習氣氛十分濃厚,參加培訓的每位老師都在專心致志、認真地聆聽和記錄,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

  此次精彩的培訓學習主要心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認識教師的含義及教師成長的三條通道,不斷進取,做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從前作為一名學生,對教師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畢業後自己也加入了教師的隊伍,任教雖然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對如何才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還是缺乏認識的。今天李老師在講座中向我們詳細的介紹了教師的含義及教師專業成長的三條通道,自我反思是基礎,同伴互助是關鍵,專業引領是先導,講座中李老師還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每個人一個蘋果交換後還是一個蘋果,但如果每個人一種思想交流後就會有更多更新穎的思路出現”,所以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多與其他教師交流,共同成長,一起進步。

  二、讓自己更加了解幼兒園的課程內容與目的,瞭解具體的幼兒園一日活動安排。

  雖然自己此前已經做了一段時間的教師,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但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對其中許多的規範和制度還是有些陌生的,李老師這次講座中也給我們詳細介紹和講解了幼兒園課程與幼兒的一日活動安排。

  幼兒園課程包括三方面,生活課程、遊戲課程與活動課程,透過各種課程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堅持體為首位、健康第一的原則,引用知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話,“全部的課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生活中時時有教育,處處皆教育,事事是教育,身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時時在生活中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言傳身教。

  三、深入瞭解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原因、目的以及怎樣開展。

  在園裡工作也有一段時間了,對幼兒園區域活動也算有一定的認識,而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可以系統深入地跟李老師深學習一下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區域活動一是要轉變教育小學化傾向,二是凸顯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特點,三來區域活動有著集體教育不能替代的教育作用,開展區域活動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開展區域活動有利於幼兒個體充分的發展,開展區域活動有利於教師對幼兒因材施教。圍繞怎樣開展區域活動,李老師講了以下五點:1.明確認識幼兒園常見的活動區。2.依據教學目標擬定活動區目標。3.圍繞目標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4.促進幼兒充足的入區活動時間。5.關注幼兒活動狀況及指導策略。

  四、進一步增強了對幼兒常見的活動區域的認識。

  李老師講座的後半部分重點介紹了幼兒的活動區域,幼兒常見的活動區域有八個,分別是建構區、語言區、益智區、科學區、美工區、表演區、角和生活區,李老師還一一講解了每個區的設定目的,並在課件中向大家展示了許多對應不同的活動區域製作的優秀玩教具,對我以後製作玩教具有很大的啟迪。

  總之,透過一天短暫的培訓學習,我收穫頗多,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在理論素質、工作水平、思想觀念中存在的差距與不足,今後,我要把握各種學習的機會,還要透過多種途徑來豐富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後面,要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靈活運用今天學到的幼兒園課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學習,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孩子創設一個快樂的童年成長氛圍。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4

  近期,我一直在網路上學習《幼兒園音樂遊戲課程》的一些內容,我深刻地知道了音樂教育其實不僅僅是讓孩子掌握一些音樂技能,更重要的是透過音樂活動讓孩子獲得身體、智力、情感、個性、社會性的全面和諧的發展。本次的課程學習中,它既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又有課堂的教學活動影片,以及專家的講座等,這些可以說給我帶來了視覺與聽覺的享受。那麼,到底何為”遊戲化“?“遊戲化”為何?“遊戲化”何為?本次網路培訓它就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我們做了生動的闡述,使我們深受啟發,受益頗深。

  一、在幼兒遊戲化音樂教學中,我們最注重的是什麼?

  孩子在學習音樂活動時我們一般只注重他們的結果,只要孩子最終學會了這首歌、這個舞蹈就行了。而忽略了過程,那什麼是過程?就是應用舊知識建構新知識,會做人,做學問,做事情,追求並獲取的成長快樂。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的教學應與幼兒的遊戲結合起來。平時,我們只注重了傳授,而且傳授的是沒有創新的老遊戲,我想,在平時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創設遊戲情境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創設時要如何把握好“重心”也很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在音樂教學中,要不斷應用舊知識建構新知識,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獲取知識,幫助他們與音樂進行溝通,提高、鞏固對歌曲或樂曲的理解,加深他們情感上的共鳴。

  二、幼兒遊戲化音樂中的遊戲如何來創編?

  如何來創編幼兒音樂遊戲?這一直是我們工作中的困惑,我們以前在遊戲創編上存在諸多問題,在選音樂遊戲時,侷限性太強,總想孩子應該運用兒歌音樂較好,其實,節奏感較強,幽默風趣的流行音樂仍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創編遊戲動作時易忽略孩子的年齡特點,動作較難,只注重了動作的優美,而缺少來源於孩子生活中的動作。例如孩子的拍臉、撓頭、說話交流等都可以成為遊戲中的動作,這些動作幽默風趣,孩子易做,他們就會特別感興趣,特別對年齡較小的幼兒,我們可以運用適當的重複動作來降低難度,使他們很快掌握,提高對遊戲的興趣。

  總之,音樂教育活動對幼兒具有重要意義,設計和上好每一節音樂活動是每位幼兒園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在今後的音樂教育活動中,我們要努力成為幼兒的“高階玩伴”,做到循序漸進的“逗你玩”,讓幼兒始終能夠“我要玩、我要玩,我還要玩”。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5

  20xx年x月x日,我參加了沿河縣教育局組織的新課程改革培訓。一天的培訓時間,讓我回想起了母親經常給我嘮的一件家常:小時候家裡窮,一年到頭就只能喂兩頭豬,一頭賣了用來貼補家用,另一頭用來過年改善生活。生活的捉襟見肘讓母親把這兩頭豬當做寶貝一樣看待。有一年運氣不好,養的豬病了,食兒吃得少,少了股歡騰勁。請來的獸醫讓父親母親把豬捉住好打針,結果這畜生呼一下來了精神,幾個人愣是捉不住它。獸醫換了個方法,找了點豬草餵它,順便給它撓撓癢,等它舒服了,沒留神,一針就紮了進去。

  就這個故事的教育功能而言,它對我有如下啟迪:

  1、目前的沿河教育,至少是我們實驗小學的教育,是生了病的教育。課改已然進行了十多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雖然是每個教師知道甚至明瞭的教學價值取向,但是無論是我們進行培訓還是推行繼續教育,教師們的教育觀仍然被家長的要求乃至社會的輿論綁架著,仍然習慣以學生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自己的教學成就,分數、排名成了衡量學生素質高低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一把標尺,學校的辦學理念無法在課堂上予以體現。課堂教學改革在沿河就像是水土不服的柑橘,無法開花結果,教師甚至是學校都沒有魄力對自己進行改變;

  2、作為課改的主要實施者,教師觀念上的改變才能讓課改實施下去。我們學校集中的是全縣最優秀的教師,擁有的是全縣最好的教學設施。單純從教學資源而言,至少在沿河,我們的教師不但具有上好課的能力,還具有推進課改、切實踐行新課標的能力。可一旦走進我們的課堂,你會發現我們從事的依然是最原始、最落後的“機械勞動”,作為實驗小學的校長,我從不願苛責我的教師,我知道我的教師們對工作的兢兢業業,不過這根治不了新課堂教學改革推行不力的病根。教師觀念上不更新,不接受變革,素質教育、優質教育、公平教育如何在現實課堂中生根發芽?

  3、無論是因循守舊,還是推陳出新,我們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那學生的感受和獲得應該是檢驗課改是否成功的試金石,課堂教學改革是否是有效的,學生的評價擁有最直接的話語權。言歸正傳,今天聽了中國報刊社專家的培訓,讓我對學校管理下了決心:實驗小學的課堂教學要革命,我們就要敢於在課改中打翻我們一直顧忌的那些罈罈罐罐(所謂的“教學質量”、對學生教師過於單一的評價、學校統考排名)。在這場革命中,教師觀念的轉變無疑是我們這場攻堅戰最關鍵的一環。以下兩點是我就課改中的兩大主體談的一點初淺的想法:

  1、學校的規劃是學校辦學的導向,對課改的理解更應透徹。在育人還是單一地認可知識傳授的選擇上,我們要摒棄以應試為目的、以知識目標為唯一目標、以講授為主要手段的教育教學觀念,必須要有接受課改就必須接受陣痛的勇氣。

  新課程目標倡導“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求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往,我們走了許多彎路,並不是我們不知道大的方向,只是在抉擇時我們還在猶豫,教育局甚至上級教育部門潛意識裡都會以期末考試、期末考核的結果來衡量學校的工作,這種一葉障目的做法左右了我們的思想,左右了教師們的思想:一方面,覺得“以學生為本”是一種先進的理念,另一方面,又擔心“以學生為本”下的課堂教不了學生知識,教師們的責任心讓我們不忍再去苛責教師不把課堂還給學生,不去踐行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與其說是教師的瞻前顧後,不如說是我們教學評價機制上的猶豫:學校的工作評價雖不僅限於結果,卻忽視了過程的重視。我們對教師常規教學活動的監督,往往只能“程式化”地只評價到教師的完成情況,對過程缺乏質的雕琢,久而久之,形成積弊。

  倡導課改,我們就要倡導、甚至是規範我們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課堂教學要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與主體意識的培育,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育以及對學生人格的完善。只有這樣,教師們才會在教學中貫穿發展的理念,才會有指導自己教學的根本性綱領要求。

  2、教師是課改的主體,只有教師真正在課堂踐行“學生為主體”的教育,不僅“授業”,更要“傳道”,課堂才可能實實在在地還給學生。

  作為課改主體的教師,在課改中我更擔心是教師的理念而不是能力,實驗小學的教師,從教工齡大多在xx年以上,歲月不僅沉澱出了經驗,也容易讓教師偏信於自己的經驗。甚至在長期的教學中,滋生出疲憊睏乏乃至厭倦的心理,工作只是由“慣性”來進行,從而忽視了教育工作的藝術性及創新性,這對於課改而言是致命的。

  課改的第一步就必須解決教師的教師的心態,教師要悅納自己,悅納自己的工作,理性地分析職業存在的使命感,正確認識職業帶來的種種壓力,增強處理問題的自信心,這就要求我們在教改時注重策略:

  (1)促進教師觀念上的改變首先需要學校為其創造寬鬆的育人環境,提供其展示自身價值的交流平臺,杜威曾說:教學猶如做買賣,只有教師積極地賣,沒有學生主動地買,買賣沒有做成,也不會有真正的教學與教育。我對這句話倒有這樣的理解,要想讓“教師要積極地賣”,必定得讓教師認為這“買賣”是他喜歡的職業,是能體現他自身價值的職業,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感受到自身工作的價值所在,會一定程度地消除消除教師的倦怠情緒。

  (2)透過名師課堂示範及課改專家組的培訓,要求教師在課堂貫徹“以學生為本”的人文理念,教學評價及常規考核要重視教師對學生的備課。新課改所貫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學是一個平等交往和對話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從傳授知識的核心角色中解脫出來,充當起教學活動中組織者、引導者。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教學觀念的變化必然導致教師、學生角色的變化,這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實質性地適應這一改變。

  (2)從教研活動看,教師本身就是教科研者。教師在教學中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對教材不斷拓展、補充與創新,深入探究適應學生的教學模式。這一過程是教師由教書匠角色逐漸轉化為教科研者角色的過程。

  我知道課堂教學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堅持不懈地在新課改的道路上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新,才能真正構建出完全符合新課改所需要的創新教學模式。我堅信,只要我們實驗小學的廣大教師能夠積極投入、大膽探索,各方齊心協力,新課程改革一定能夠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6

  在《幼兒園整合活動課程》培訓前,我有困惑、有錯解,但經過這次的培訓,我對這套課程有了新的認識與思考,當我們接觸到這套課程時,首先要對這套課程中的“整合”這個概念進行界定,如果連什麼叫整合都沒認識清楚,我想就無法去實施這套課程。當然存在此想法有它的根源性,長期以來,我一直將幼兒學習的內容分為六科,課程觀是以知識為中心,導致了只重幼兒的知識與智力的發展,忽視了直接經驗,因而也不利於幼兒情感的陶冶和個性的全面發展。

  當我們能科學地認識課程整合觀後,我對課程整合有了正確的方向,在實踐中我會多角度、多層面地對整合課程進行反思,整合課程主題活動內容的選擇、設定應依據孩子們的興、生活,在孩子們已有的經驗上來安延伸。孩子們認識世界有其獨特的方式,因此,我鼓勵孩子透過自己的探索、實踐來獲得多方面的經驗,從而使課程內容自然的整合。那麼,課程內容的整合有領域內的整合,也有領域間的整合。相對於以往的分科教育而言,領域已經對教育內容進行了一定的整合。因此,領域的內容必然比學科內容整合程度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領域的內容已不需要整合。要使領域真正成為領域,必須加強對領域內容的整合。在實施這套課程中,我們應努力使這些內容之間儘可能地相互聯絡,有機整合。

  《幼兒園整合活動課程》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形成與方法上的整合需要教育實踐的經驗,需要對幼兒活動水平的洞察能力、組織活動的應變能力。幼兒園活動的整合課程提倡融生活、遊戲、學習為一體。幼兒的學習是在遊戲和生活中實現的,教師要充分挖掘過去被大家忽視的其他方面的教育價值。

  在課程整合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一個供生活、遊戲、學習為一體的課程。 生活活動是幼兒園課程設計和實施的現實背景,是幼兒在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晨間活動、用餐、午睡、日常勞動等,都是孩子們在園的生活活動。如果課程脫離了幼兒生活,就難以產生教育。幼兒的生活能力與習慣的養成均是在生活活動中逐漸形成,慢慢積累的。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學習能力決定了幼兒園的課程必須是與幼兒生活相關聯絡,我們應將課程儘可能納入幼兒的生活之中。在實施主題活動中要求教師善於捕捉幼兒生活中的教育契機,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透過這次《幼兒園整合活動課程》培訓,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整合課程”是一種課程模式,它倡導課程綜合,是強調課程內容的有機聯絡,把課程的各個部分要素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課程,注重教育影響的整體性,它更能讓幼兒全面和諧的在自主的活動中發展,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較多成為主動、積極有效的學習者。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7

  這兩天,我們參加了“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培訓。聆聽了省教育專家張暉老師的講座《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內涵與實施途徑》和陳海青園長的講座《對課程遊戲化的理解》以及張紅儉園長的講座《幼兒遊戲的觀察記錄與分析》,豐富詳實的講座內容,鮮活的案例分析,讓我對課程遊戲化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和全新的解讀。

  作為一線老師,我們常常疑惑於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難題。我們通常只是植單一的插入一些遊戲。為什麼在教學活動中孩子的興趣缺缺,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學。透過培訓我瞭解到,課程遊戲化是要站在質量的高度去考慮,幼兒動用多種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現的機會更多一些,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更充分一些。

  結合講座來反思自身發現,在以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年也能注重體現遊戲化,但是在活動中並不能體現幼兒為主體的自主性遊戲,由於害怕孩子“不會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險”通常在玩的過程中沒能體現孩子的自主,所以往往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沒有自我的意識,孩子游戲中的自由自主和創造就會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導遊戲,應該融入課程文化,形成習慣。 課程遊戲化的關鍵在教師,焦點在幼兒,幼兒行為總能折射教師的思想和作為。課程遊戲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兒積極投入活動過程並充分探索、交往與表現,是幼兒不斷豐富和發展新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師說什麼和做什麼,而是幼兒說什麼和做什麼。

  這次的培訓活動,給了我啟發和思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學習先進的理念,與幼兒共成長。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8

  網路研修為教師開啟一個敞開、明亮的世界,讓教師暢談教育的心得體會,議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思考讓教學更有效的對策。從這裡,我學到了很多。

  對於踏上幼教崗位的我,各方面的實戰經驗還很缺乏,需要不斷地學習與反思,不足之處總會給工作帶來困惑,會走很多彎路。當孩子之間發生衝突時,我不知道該怎樣處理才是對他們的一個正確引領,對於各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還很模糊。然而網路研修,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學習、交流很好的平臺,開闢了一條與知名教育專家零距離接觸的通道,在這裡,感受著這些名師、專家們的精彩的同時,我也會被一些不知名的一線教師們的真實、鮮活的反思案例所感動,課程改革的酸甜苦辣在那裡都可以品嚐到。

  透過學習,我知道了:孩子雖小,卻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他們自己的願望、要求興趣和愛好。我們要學會洞察他們內心世界,要用商量、引導、激勵的語氣與孩子交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而不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不能因為孩子小,而隨意斥責、批評,要尊重他們。然而“要尊重孩子”這句話經常掛在我們的嘴邊,但有時我們卻沒能很好地做到。在這方面,我還得不斷地學習與進步,提高自身的素質與修養,不斷修正工作中的不足。老師給孩子的影響是無可厚非的,老師就是幼兒學習的榜樣,是仰慕和崇拜的物件,教師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真誠對待孩子的同時,真誠對待每位家長,加強家園溝通,教師與家長互動效果直接影響班級經營的成效,家園溝通,教師與家長協力解決教育問題,提升對幼兒的關懷,共同分擔教育責任。然而在這方面,我還需要作很多的努力,目前我只能單純地給家長說說孩子在園類似吃飯睡覺這類的問題,涉及到專業的孩子教育問題上,我還是全然不知,當然這跟我自身專業水平有限的水平是分不開的,分析事情的思維角度我可能還很欠缺。

  總之,在這裡,我成長了很多,收穫了很多,有很多與孩子一起的幸福畫面,這些很寶貴,同時我也會慢慢地補充自身的不足,爭取以後在組織孩子們活動時,我的語言能夠很好的吸引他們;在孩子發生衝突時,我還能以正確合理的方法引領他們,與家長的溝通以及論壇裡的回帖,我能抓住事物的多方位角度去解決,學習到的很多理論知識以及教育方法儘可能多地去實踐,這些,都是我在以後的工作道路上需要努力的地方,一點點的積累,一點點的渉取,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幼兒教師!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9

  透過理論學習和與同事們的研討、交流、思維的碰撞及對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反思,發現了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不足,也找到了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和自己努力的方向。教師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參與孩子的獲得。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同時,教師要"解放孩子的雙手,解放孩子的大腦,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空間",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孩子充分思考,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幼兒放開說,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孩子說。這樣,孩子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進一步突出了讓幼兒主動學習的思想。為了保證和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角色定位,擔負起《綱要》所要求的新角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勝任這一新角色的重要前提,就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素質;尊重幼兒的人格,瞭解幼兒的學習特點,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使幼兒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透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教師教育教學與幼兒之間真正的關係。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還將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以幼兒學習興趣為目標,正確引導幼兒學習。

  二、善於觀察,做好幼兒的支持者。

  三、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做幼兒的合作者。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10

  金秋十月,我們長豐縣六十多名園長在基教科領導的帶領下,來到寒意漸濃的首都,參加由北京師範大學承辦的為期四天的培訓學習。在這短暫而精彩的幾天裡,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各位專家和帶班老師的專業精神和熱情指導,所有參訓的園長們似乎又回到了學生時代,認真學習、積極參與互動,在快樂中完成了此次學習。

  每一次的培訓學習都可以瞭解到最新的教育理念,這對我們日後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最有價值的是能夠將先進的理念與本園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北京哈佛搖籃的陳亞男園長在最後一天給我們介紹了國內外教育發展的現狀,在對比中指出了國內教育存在的弊端讓我感觸很深,其實作為教育工作者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然而在當今急功近利的社會背景下,幼兒教育似乎陷入了一種僵局。結合2010年國家頒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到2020年是學前教育發展的黃金時期,而對於我們則是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面對這樣的前景,我們要做的:一是改變以往陳舊的管理模式,二是探索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課程模式。

  10月27日,學習的第二天,我們認識了北京師範大學“四大名嘴”之一的楚江亭教授。楚教授以《特色幼兒園建立與園長領導力》為主題進行“參與、互動、多步式SIDR模式”演練,讓我們在真切的互動環節和輕鬆幽默的授課風格中收穫頗豐。

  楚教授認為幼兒園發展的步調應先做到規範化,這是做好幼兒園的基礎,其中包括各項規章制度的確立,教學課程目標設定及教師專業成長等。落到實處其實就是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就要圍繞幼兒的一日活動展開,而教師工作的表現要靠園長的管理及對其專業素養的打造。只有先做到規範,才能探求特色化,最後才能創辦出具有品牌效益的精品幼兒園。

  結合自己幼兒園的現狀,我發現我們的管理仍處於一種粗放型的原生狀態,離規範化似乎還有一定的距離。面對我們的困惑,楚教授詳細介紹了SIDR(思德)模式。所謂SIDR模式,就是透過制定和實施學校發展戰略(發展規劃)的過程,促進學校管理方式更新、特色形成,可以運用園本管理、社群參與、技術採用、專家引領來提高幼兒園的自治能力和綜合辦學水平。

  其中,楚教授就技術採用介紹了“SWOT分析”,這四個字母分別代表著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楚教授告訴我們,用“SWOT分析法”科學地分析自我,在充分自知的基礎上,可以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自我發展規劃,促進專業成長;對幼兒園進行科學的“SWOT分析”,可以制定出科學的幼兒園發展規劃。這個方法可以運用到園長本人及教師隊伍的自我評價工作中,幫助老師們更好的認識自我。另外還有一種非常新鮮的方法,就是畫“社群資源圖”。楚教授要求我們每個人回去都繪製一份以幼兒園為中心方圓500m內的“社群資源圖”,包括周邊的中小學、商場、醫院、派出所、馬路等,並標記出一級資源、二級資源和三級資源。結合“SWOT分析”和“社群資源圖”,我對我園的情況又有了新的認識:我園地處縣鎮老區,周圍公共資源如醫院、學校集中,但環境衛生方面欠缺;另外,老區面臨改建,周圍住戶減少速度較快,這些不利因素對我們是有一定影響的。優勢是我園建園已有十五年,園內有一批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在鎮內具有一定影響。大致的分析,讓我對幼兒園的優、劣勢和周圍環境有了新的概念,接下來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抓住機遇和挑戰,利用周邊有利資源。

  改變以往的管理模式的同時,在以保育教育為主的幼兒教育中,探索出一套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教學理念也是至關重要。視情教育張巨河專家和北京哈佛搖籃陳亞男園長都向我們介紹了現國內外流行的幼兒園課程模式,例如蒙臺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加德納的多元智慧學說等。

  蒙氏教育在國內實行已近二十年了,合肥也有很多以蒙氏課程為主的幼兒園,她以兒童為中心、用豐富的教材與教具以誘發兒童自我學習的樂趣的理念深得人心。來自北京交通大學附屬幼兒園的兩位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很多教具的圖片以及幼兒在操作教具的影片,我特別喜歡幼兒在操作教具時專注的眼神和探索的精神,作為老師都羨慕起幼兒能夠接受到這麼好的教育。但是,如果應用到我們的幼兒園就有一定的困難了,例如我們能否擁有一批高素養的教師隊伍?我們的資金能否承受得起大量的教具開支?縣鎮地區的家長是否能接受這樣的教學方法等等。於是,我認為結合目前的條件和背景,我們應該學習蒙氏教育中以兒童為中心的觀念,在教學活動中開展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讓幼兒在快樂中專注於活動,抓住幼兒發展敏感期發展幼兒肢體、語言、感覺等能力。

  加德納的多元智慧理論符合我國的新課程改革,現廣泛應用在中小學的學科課程中。對於幼兒的發展,我們需要改變以往的學生觀和學科觀,也就是要善於去觀察幼兒,記錄幼兒的點點滴滴。因為每個孩子都在不同方面有著不同程度的智慧,或者說是天賦。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幼兒,更不能由此要求幼兒。然而,現實中有為數不少的家長存在期許過高的現象,甚至要求年幼的兒童要像小學生一樣,集中表現在重視數學和語言智慧,忽略身體運動、音樂、自然觀察等智慧,或者簡單的將其歸結為參加才藝興趣班。對於這些我們老師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家長的溝通工作我們還需努力。

  經過幾天的學習我獲得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最後,我還是要感謝上級部門領導對我們民辦幼兒園的關心和重視,將在京學習的行程安排的充實且妥當。希望類似的學習活動以後能夠多多組織,幫助我們做出規範、精品的幼兒園,為當地的學前教育增添微薄之力。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11

  轉眼間,這次的幼兒園教師培訓已經結束,很榮幸自己能夠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這次的培訓充實而富有意義,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養,此次培訓理論與例項結合,課程豐富多樣,從全方位地精心詮釋了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經過四天的學習,收穫頗多,談談自己的一點學習體會。

  一、 幼兒教師要培養終身學習的理念

  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為了適應孩子的求知需求,我們要不斷學習,隨時補充自己的能量,給自己充電。如果只靠原來在學校學的那點東西,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日積月累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對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負責任的事。 過去,我們是領著孩子在學習,現在我們是和孩子一起學習,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知識的海洋裝滿,怎麼才能滿足孩子那一條條求知慾旺盛的小河?教師的業務素質很重要,現在的教育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很高,琴棋書畫,歌舞情樂,只有高素質的人才能更適用這個崗位。所以,我們每天至少學習一篇教學方面的文章,每天練練基本功,讓自己在幼教領域不至於落後。

  二、 幼兒教師加強道德素質的培養

  講到了幼兒教師道德素質的重要性,他說“人才分四種:一是有德有才;二是有德無才;三是無才無德;四是有才無德”為什麼有才無德還趕不上無才無德,那是因為有才無德的人更容易對社會造成傷害,是潛在的定時炸彈。所以幼兒園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品德,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如果老師沒有責任心,品質惡劣是不能更好的照顧幼兒,培養不出好孩子的。才能可以培養,而一個人的品德出了問題是很難糾正和改進的。說到品德,我又想到責任心,幼兒教師沒有責任心,是不能很好的照顧幼兒的,保教質量就會下降,何談更好的教育?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遇事多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以誠待人,平時照顧幼兒的時候多注意細節,不讓任何潛在的危險傷害到孩子。

  三、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師德和職業道德

  德高為師,身正是範,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精神。熱愛、尊重、理解幼兒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核心。

  愛是兒童正常成長的必要條件,我們要學會理解、關愛幼兒。

  四、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

  要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業務素質:

  (1)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基本保證。

  (2)有較高的管理藝術。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班級的整體管理,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指導。

  (3)有豐富的情感。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熱情洋溢的讚賞以及在與學生接觸時的儀態、表情和舉止所表現出的積極情感能隨時地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教”,變苦學為樂學,單純的知識傳授變成了雙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樂、學者亦樂。

  總之,經過此次培訓,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學到很多知識,認識了很多朋友。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斷努力,學以致用為孩子上好課,成為孩子的好朋友。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12

  環境是幼兒成長的依託,環境是幼兒的第三位老師,《綱要》中同樣指出環境即教育資源,所以針對如何進行換環境創設,張婷老師為我們進行了培訓講座,我個人從中受益匪淺。

  首先張婷老師對環境創設提出的問題帶給我很深的思考並給予我很大的啟發。你如何看待牆面佈置?牆面用於裝飾還是服務於教育?如何反應幼兒學習與生活的過程?這些問題讓我有了深刻的反思,並在環境創設的道路上給了我一些明確的目標,即以幼兒為主體。接下來張婷老師依次為我們培訓了環境創設的原則、環境創設的策略、區域的設定與規則。這些內容都讓我對環境創設有了新的認知,在之前的工作中自己是否做了許多無用功,是否只考慮到環境創設的美觀性而忽略教育性與實用性,是否全是教師包辦而沒有以幼兒為主體,沒有幼兒的自主選擇等等很多思考。在就培訓講座的過程中,張婷老師展示了許多直觀且豐富的幼兒園環境創設照片,讓人眼前一亮,原來環境創設還可以這麼做,它可以貼近生活,可以更具藝術性,還可以多次重複且變換使用,最值得我注意的是,環境的創設可以預示事情的發生,提供什麼樣的環境就會預示什麼樣的事情發生,這些內容不僅拓提高了我對環境創設的認知,拓寬了我對環境創設思路,更引發我對環境創設更深的思考。很感謝董老師為我們爭取的這次學習的機會,感謝張婷老師有關環境創設的專業知識。我也會將本次學到的理論知識用到班級環境創設的實踐當中。以幼兒為主體,師幼共同參與,提供給幼兒更多的自主選擇。總之,環境創設我們任重而道遠。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13

  透過培訓活動,有效地增強了我的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我認為要把幼兒園安全管理作為當前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科學、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不斷提高認識,更新觀念,用知識理論指導實踐,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的思想,有效建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全力抓好幼兒園安全工作,確保全園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培訓結束後,我們要從以下幾點把安全落實到位:

  一是要充分認識幼兒園安全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切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我園安全事故發生。

  二是要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小學生安全責任手冊》,把校園安全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制定校園安全管理應急預案,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妥善處置與師生切身利益的問題,切實維護幼兒園安全穩定。

  三是要配合公安機關迅速落實幼兒園安全防範各項工作,發現異常情況,要迅速處置,確保師生安全,努力為廣大幼兒的成長、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生活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幼兒園安全重於泰山,我園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狠抓校園安全工作:

  一是安全教育經常化。我們利用報告會、黑板報等形式,採取公共安全進課堂等措施,對師生進行安全常識教育。

  二是安全演練制度化。定期對學生進行疏散演練、滅火演練及防震演練。

  三是安全措施規範化。我們從制度制定、隱患排查、問題整改、責任追究、保安巡邏等方面實行規範化管理。透過以上措施,我們努力打造和諧幼兒園,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環境。

  幼兒園課程審議培訓心得 篇14

  3月x日虎門鎮教育辦在虎門國際公館幼兒園舉行了體育教研活動,本次活動的主講老師是王老師,她講解得非常的深入和透徹,從她的培訓中我吸收到很多新的知識。培訓的形式是也小組競賽的形式組織,很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我們不僅能學到專業知識,還讓我們樂在其中。

  這次培訓主要內容是晨間體育活動,其中包括了:

  一、晨間器械活動開展的目標

  晨間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是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開

  端,而“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應重視每個晨間的黃金時段對幼兒健康的教育,每天合理科學有效地組織晨間的戶外活動,可以使孩子擁有健康強壯的體質,更有陽光、開朗活潑的個性。

  二、晨間小器械的材料型別

  晨間小器械非常多,在我們日常的晨間組織中紙棒、沙包、拼泡沫積木和用家中最最常見的皮鞋盒、牛奶箱挖出兩個孔製作成“箱子鞋”等器械,供幼兒晨間、和自由活動所用.我們在晨間活動也會利用得比較多的費舊材料。

  三、晨間小器械的設計與製作

  王老師在這一環節講述中,講得非常的詳細,而且這些晨間小器械製作也很有創意,題材豐富多樣。老師設計的這些小器械也花很多的心思,並且能夠廢舊物品利用,小朋友玩起遊戲來也很感興趣。從

  設計上看,也很合理,能夠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遊戲,利用的廢舊材料多樣化。

  四、晨間小器械的收集

  晨間小器械的材料收集可以透過購買和家園共同收集。我們比較提倡的是家園共同合作,收集各種各樣的材料。發出倡議書,提倡環保,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援。

  本次的培訓受益匪淺,透過這次的培訓我對體育活動的組織有更加深入的瞭解,把學習的東西利用到日常的教學組織中,讓孩子得到更加好的鍛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