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8篇)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8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2月6日我和同事們一行來到玉溪二幼,參加了有關“課程遊戲化”的培訓活動。在這半天的學習過程中,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透過玉溪二幼史老師的講座、培訓,讓我在今後教學活動中如何教學得到了啟發。其實,我們的孩子應該回歸到遊戲中,在遊戲中成長、學習。針對我園的教學實際情況,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1、關於遊戲的時間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幼兒自由遊戲時間不夠,但沒有時間可增加了。這種現象顯然是不正常的,因為按照教師的要求玩和按照自己的意願玩對幼兒發展的意義是不同的。保證一次連續遊戲時間,有助於提高幼兒的遊戲水平。

  2、關於主題活動與遊戲的關係

  大部分幼兒園都是以主題的形式來實施課程的。然而,如何透過有內在聯絡的各類活動來展開主題,可以反映教師對主題活動的不同理解,從而決定遊戲在主題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幼兒園開展主題活動的形式差異很大,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的分科教學,那麼遊戲至多就是服務於某種特定教學目標的手段;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的探索活動,那麼具有遊戲意義的自主探索和自發表現就會滲透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與主題名稱相關的系列活動,那麼教師就會根據這些活動的需要組織不同形式的遊戲;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的環境創設,那麼幼兒的美工建構活動就會佔據主題活動的主要過程。

  無論我們怎麼理解遊戲,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遊戲是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開展的活動,因此教師只需為幼兒提供遊戲的時間、空間與主題相關的某些材料。在幼兒園課程中體現“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理念,可以有兩種做法,一是模糊教學與遊戲的界限,是兩者融合互為生成;二是分清遊戲與教學的界限,是兩者並列,相對獨立。

  3、讓區域活動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讓教學活動為遊戲服務。

  以前,我們簡單地將幼兒園區域活動定位在“形式自由、室內有間隔,操作有材料”的層面上,其實說白了就類似於分組的桌面遊戲或是自由活動。透過探索我們對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內涵和操作終於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區域活動同是幼兒園課程內容的其中一個部分,它也是為幼兒園課程目標服務的;區域活動的內容應當與課程的內容相結合相一致;我們的課程不應當僅僅停留在集體教育活動上,更應該拓展到區域活動、小組活動乃至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4、活動形式豐富起來,為幼兒創造活動的空間。

  例如,在開展體育活動的時候,需要鍛鍊他們跑的技能。這時,我就會帶他們玩“小孩小孩真愛玩”遊戲,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做好跑的準備。幼兒對整個遊戲相當感興趣,在遊戲中幼兒自然而然學會了跑的技能,發展了追逐能力,同時還滿足了他們遊戲的需要。

  遊戲化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幼兒學習知識、體驗快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探索的路上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讓教育迴歸生活,讓生活與遊戲真正的融入到幼兒園的課程和老師的教學活動中去,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的身心的健康發展。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2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區域遊戲是在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指導下,使幼兒的認識水平、個性品質、社會化能力得到積極主動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因此區域遊戲活動的開展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一種教育形式、途徑。

  一、開展區域遊戲活動的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要為幼兒創設一個主動學習的環境。

  從區域的佈置、材料的提供到活動的安排,都需要我們精心地設計和安排。區域設定要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要從幼兒的需要出發,從有利於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和發展來考慮和安排,每一個區域設定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能夠促進幼兒某些方面的發展。區域設定要具有相對穩定性,保證在一定時間內能夠讓幼兒掌握有規律的活動安排。要避免在短時間內頻繁更換區域設定,或者因一次特殊活動一時興起而設定區域。區域活動的設定要能成為幼兒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且提供給幼兒機會來自主地決定和操作,培養他們的責任感。

  我遵循《綱要》精神,從幼兒的實際和興趣出發,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主題活動內容有目的的創設遊戲活動環境,開設了“美工區、科學區、建構區、閱讀區、塗鴉區、娃娃家,音樂區”等,並給這些區域起了幼兒易懂的名字,如;“玩具吧、動動手、淘寶屋、想一想、試一試、小舞臺”等。創設的這些區域都有相對穩定的活動區,投入了相應的材料,且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與教育目標相適應,保證每天遊戲活動時間,並隨著活動的開展根據幼兒活動的效果不斷去補充或更新內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區域是自選活動,幼兒自由地進出各個區域,他們可以輕鬆地投入到自己所喜歡的活動中去,幼兒的意願、興趣可以獲得最大的滿足。寬鬆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極大調動了幼兒的活動興趣,活動中我引導幼兒自主學習、自由操作擺弄、動手、動腦。精心設計、安排佈置的區域為幼兒創設了主動學習的環境,在極大的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需要的同時更為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二、開展區域遊戲活動材料投放並非越多越好,而是要以其對幼兒發展的有效性而定。

  各個區域中材料的選擇與提供,要與其特點、範圍以及目標相符合,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和發展。要避免材料投放的隨意性、盲目性或無目的性。我班幼兒年齡小、動手能力、注意力差。活動開展中我發現我班大多數幼兒對美工區很感興趣,他們在裡面任意塗鴉、玩橡皮泥、貼上等等,但是也發現他們永續性差、手眼不能協調一致;小肌肉群發展緩慢、社會知識經驗欠缺等等,而美工活動對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堅持力則是一種良好的教育途徑。因此我也將美工區作為一個重點區域來設定安排,在設定面積上相對其他區域要大一些,重點對美工區進行觀察----記錄---反思---實踐---總結,從而使我在區域遊戲活動經驗方面得到了不少的啟示。

  美工區的教育功能是由美工區活動材料來承載的。這樣,美工區的材料的選擇與使用的教育價值性,直接影響到幼兒對美工活動的興趣及幼兒動手能力的發展。在美工區活動開展初期我為區域投放了大量的材料,我想豐富的材料可以滿足幼兒的多種需要,因此在投放了美工區基礎材料如:鉛筆、水彩筆、油畫棒、剪刀、橡皮泥、各種彩色紙、膠水、透明膠、雙面膠等的基礎上,又大量的投放了各種動物、水果小模型(塑膠)、畫板、畫夾、勾線筆、畫紙、小印章、花紙、各種即時貼;還有各種半成品如“用於幼兒連線、塗色的模擬畫”、“用各種硬紙板做的水果圖形”、“裙子、衣服”、“自制玩具”等等,盡我所能的為區域增添材料。每次活動幼兒看到花花綠綠的這些材料高興得不得了蜂擁而至,由於平時我們對幼兒的常規訓練比較重視,雖然材料多、人相對也多,但幼兒活動秩序還是很好的,玩過後材料整理的也較好。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確發現“材料投放並非越多越好”,一般來講為區域活動提供的材料大都是我精心準備的,當然希望幼兒多玩、充分地玩,以使這一材料儘可能多地被利用。同時我也知道要善於深入發掘、利用現有材料的潛在價值,但的確有的時候,按著常規的玩法,幼兒玩了幾次後,便對這一材料不再感興趣了。如:活動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新投放的材料剛開始時幼兒很是喜歡,都爭搶著來擺弄它,可慢慢的來的幼兒少了,僅擺弄幾下就不願意再碰了,我就隨時忙著準備新材料。頻繁地更換材料,抱怨幼兒的注意轉換太快,操作活動持續的時間短。對此我顯得很是無奈,有些不知所措。我也知道這並非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這除了會增加我的工作量外,還反映了教育資源的低效率利用。

  為此我進行認真觀察、分析、反思、思考、總結,如果材料本身沒什麼問題的話,應採取正確的處理策略。

  如:我設計了一個串珠子游戲,在剛剛投放的時候有很多孩子去玩過,過了幾天就沒有多少人去了。於是我注意觀察到他們串珠子長短不一樣,為了提高他們的興趣我就問:“為什麼長短不一樣”?引導他們去觀察,他們發現有的穿的緊,有的松,當他們發現這個秘密之後,馬上興奮地跑來告訴我。我又問:“除了這個原因還會不會有其他的原因呢?”接著又有人去串珠子了,他們又有了新的發現,說因為有的珠子大、有的小、有的穿珠子的線長、有的短等。透過這樣的引導提高了玩法的難度,或變換引發新的玩法,重新喚起了幼兒的注意。

  如:阿峰很認真地在穿木珠。由於他手上的線有一個頭掉了,軟軟的的線怎麼也穿不進去。我在一旁看著沒說什麼,只是朝他笑笑。他試了四五次,似乎想到了什麼,他把線的另一頭提起來看,繼續穿,終於成功了……;還有的幼兒珠子穿了很長當他高興地把它提起來時珠子卻全掉了下來,原來有的線的尾巴上沒打結,有的打了結可結很小,而珠子孔卻很大,這時我就問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引導他自己去發現原因。吸取教訓,當他穿了一大串,就及時鼓勵“你穿了這麼多呀!真象一條項鍊。來,借給代老師戴一下好嗎。”當珠子戴在我的的脖子上時,孩子心裡別提有多高興,多得意了!當看到幼兒的操作失敗時,我沒有馬上去糾正,而是耐心地等待,用微笑去鼓勵他們自己去嘗試。最後,當他的成果掛在脖子上與其共享成功的快樂,這對幼兒又是一次莫大的鼓舞。透過以上由材料的玩法引導到對材料特徵的認識探究上所採取的方法,不僅可使幼兒學會掌握材料的一般玩法,而且能深入認識與玩法相關的一些材料特性,使幼兒對有關該材料的知識有更多的體驗認識,從而較充分地發掘、利用了現有材料的教育價值。也使材料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再如:幼兒對塗色很感興趣,可對水彩筆的運用方法掌握不好,當他們發現用水彩筆塗色時紙很容易破,就不再選用水彩筆塗色了。還有我為他們準備了很多半成品的硬紙板水果圖形,本意是想讓他們描外形、塗色,可是他們控制不好硬板紙,描圖對他們來說有難度,因此對此也失去興趣,對那些連線拼圖畫畫等更是如此。由於年齡特點他們對小印章、粘膠貼、撕紙、油畫棒、彩色紙、橡皮泥、花紙等這些材料卻很感興趣,他們用油畫棒塗色、用粘膠貼粘畫、用小印章印畫、用小手撕彩色麵條、撕花紙上的棒棒糖、小熊、用橡皮泥團、揉、捏包子、餃子,再用模具印餅乾、動物等等。發現這些問題後我及時進行了調整,材料投放並非越多越好,而是要適合幼兒的才行,因此不再只注意把眼光放在“物”的投入上、放在可見的空間環境變換上,而是避免材料的簡單重複,缺乏層次和難易程度的區分。材料、玩具本身會給幼兒某些線索,暗示玩具的完法,幼兒自身能力及對材料玩具的理解會產生不同層次的遊戲行為。因此我們要使材料具有層次性,增強幼兒參與遊戲的積極性。在本學期對材料的投放上我遵循了以下原則:

  1、活動的材料應與幼兒的年齡特點相符,能引起幼兒遊戲的興趣。

  2、提供具有啟發性、操作性、探索性、層次性的材料。

  3、要結合近期的主題活動內容、教育目標來創設環境、投放材料。

  以上原則充分尊重了幼兒的特點和實際情況,更多的是關注幼兒活動時的興趣、活動的持續性、是否掌握了材料的運用方法、在遊戲中注意力是否集中等具體的一些問題,這對幼兒的發展有著實效性,能夠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

  再如:葉江浩取了一小塊橡皮泥,拿出泥工板玩了起來。他先把泥擲了一會兒,使勁地把泥擲了幾下後,覺得不是很粘手,就取出了一塊泥防在了手心裡搓圓,搓了幾下他覺得滿意了,於是放在泥工板上搓長條,他兩隻小手的手心使勁來回搓了幾下,覺得一邊有點粗,並在粗的這邊再搓了幾下,覺得滿意後就給它團起來,然後豎著給它站立起來,在我們成人的眼裡可能他做的什麼都不像,可孩子們卻說出了它像許多什麼什麼的。在這樣的活動中,我的關注點不再僅僅是落在孩子“做得怎麼樣”、“像什麼…”上,而更多地是再關注孩子“是怎麼做”的,他是否掌握了材料的運用方法才對。

  因此材料的選擇與使用的教育價值性,直接影響到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及幼兒動手能力的發展,在活動區的創設中,我還考慮到軟硬材料的搭配。如:軟材料,在美工區、建築區都鋪上了地墊,當幼兒進入到這些區域時有一種舒服的感覺。硬材料的投放科學,美觀、合理,富有教育意義。另外我從本班幼兒整體的年齡特點、生理、心理特點、幼兒個體的個性發展,個體差異上出發,我個人總結出從“低起點、慢速度、多落實、高效率”著手,“不求“物”多,只選擇那些適合幼兒的、幼兒感興趣的、對幼兒發展有實效性的材料及活動形式,“低慢多高”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開展區域遊戲活動要使活動取得實效必須師生都參與其中,且進行有效的互動。

  要使區域活動真正取得實效,我們就必須積極地參與其中,且師幼相互要進行有效的互動。區域活動開展時,幼兒可以主動學習和建構他們自己的知識,幼兒可以從與他人的相互交流中、從對目標和事件的直接體驗中,以及從對經驗的邏輯思維中獲得知識。教師則是提供有助於幼兒獲得經驗的環境,透過觀察瞭解幼兒的行為過程,聆聽幼兒的想法,幫助並引發幼兒思考,透過提出適當的、更具挑戰性的問題去激發幼兒活動興趣,提問是以觀察和了解幼兒的所做所想為前提的,而非生硬地主觀地介入,所提問題一定是從幼兒正在進行的活動中產生出來的。儘量避免用下達任務的方式發問,如“按照顏色來分”“用數字來表示”等,最好是以啟發式方式來提問,如“發生了什麼?”“你是怎麼做的?”“給我演示一下好嗎?”等。在區域裡我們充當的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積極的參與者,是和幼兒平等的交流物件。另外要觀察幼兒如何與同伴互動,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必要時教師要加入到幼兒的活動中,激勵、擴充套件活動。設定一些問題情境與幼兒交流。只有這樣,才可能與幼兒產生積極且有益的互動。

  如:活動時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小班幼兒年齡小,活動時以自我為中心,很少和他人交流,玩橡皮泥自己一個人玩,一個人在那粘貼上貼,可是不一會就不想玩了,活動持續時間很短,針對這些具體情況我會適時介入,“你的包子、餃子做的真好,教教我好嗎?”幼兒興趣會被再次調動起來。或在他們做了很多包子、餃子時我會引導“我們把這些東西送到娃娃餐廳去好嗎?”還有做的漂亮的裙子、衣服、帽子、腰鼓、沙錘等也鼓勵幼兒送到表演區去表演,自制的玩具也放到了玩具吧裡…..。這樣幼兒、區域間都互動了起來,幼兒再也不是獨立遊戲,而是相互交流配合、互相幫助。區域之間再也不是獨立的,而是有機結合,使得活動區域內容更加豐富,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在培養幼兒語言交流能力、堅持力、觀察力、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創造力等方面發揮了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透過活動我班幼兒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

  四、開展區域遊戲活動評價和肯定要儘可能具體;常規培養是活動的前提和保證。

  教師在區域活動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引導幫助一些幼兒選擇活動內容外,還注意觀察每個幼兒的活動。在照顧全體幼兒的基礎上進行重要、個別指導。給每個幼兒以表現自己的機會,尤注意對活動進行有效的總結評價,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評價主要以區域活動之後的討論或談話方式進行,要留出一部分時間與幼兒一起進行總結和反思。我引導幼兒回憶剛進行的活動,讓幼兒以各種方法再現相應的活動經驗。也可以根據幼兒的描述來總結幼兒獲得的關鍵性的經驗,並選取典型的事件和經驗,結合幼兒的實際問題來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幫助幼兒學習和體會如何更好地使用物品和材料,如何更有效地選擇活動和解決問題。要儘可能給每個幼兒提供展示自己作品或表現自我的機會,並對幼兒的表現給予積極的評價,而且對幼兒的評價和肯定要儘可能具體,而不單單是說一些“很好、很棒”等簡單的語句。

  如:只要幼兒一動手畫畫,我就認真地對其欣賞,給予真心的稱讚,於是幼兒一畫起畫來渾身是勁,樂此不疲。我還在活動室的一角設立了一個展示板,隆重的推薦幼兒的作品,及時地介紹有創意、有特色,有進步的幼兒作品,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同時在每次幼兒完成作品後,都把幼兒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幼兒互相觀賞和介紹。在介紹自己的作品時提升自我感覺,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還經常開展一些繪畫比賽活動,並給予“帖笑臉”作為獎勵,每個孩子都有個獲獎的理由,如“顏色獎”、“圖形獎”、“塗色均勻獎”……這樣一來孩子們不僅興致盎然,繪畫技能也逐漸得到進步。再如:在畫太陽活動中,我提出問題“太陽都是紅色的嗎?我們以前吹泡泡時發現太陽光還有什麼顏色呢?”使幼兒瞭解太陽光有七種顏色;當幼兒瞭解了的時候,我及時的.加以肯定,結果就發現孩子們選用了不同的顏色畫出了不同的太陽。隨即我又提出問題:“太陽是圓圓的臉嗎?我們怎樣打扮太陽呢?”孩子們開始對太陽的外型進行裝飾:圓臉上面添畫上花邊就像花朵的花型臉、或加上長頭髮、短頭髮、卷頭髮等等他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並畫出了誇張、與眾不同的樣子。雖然他們畫的只是簡單的圖形但大多數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想象去做畫,而且畫得非常開心,還添畫了草地、花朵。在互相觀賞時,孩子們喜形於色,嘰嘰喳喳,七嘴八舌地互相評論著牆上的作品,我看在眼裡,喜在心頭,為孩子們的進步由衷的感到高興。

  另外我對每日區域活動的開展情況都有記錄,記錄所觀察到的幼兒的表現和反應,根據這些記錄再對照著預先設定的目標來評價區域活動的結果,評價幼兒的發展狀況。按領域或按幼兒發展的方面分成具體的內容或指標,相對應去評價幼兒的表現和發展情形。從平常區域活動的經驗中總結、探索一些其他的評價方法:如區域活動開展得是否有效?還存在什麼問題?以及今後如何改進?這些問題都是透過自我的評價和反思來解決。不管是什麼方法,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反思區域活動,找出在安排、組織、指導中存在的不足,從而在今後的區域活動中避免和改進。

  另外在開展區域活動開始時我便把“區域遊戲活動的常規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良好的常規是開展活動的前提和保證。每個孩子可以根據自己興趣來選擇遊戲,但一定要遵守遊戲的規則。此外,逐漸培養幼兒愛惜玩具材料,活動完了,會收起來放回原處。不僅做到整潔有序,而且學會合作、分享、輪流、等待不爭搶、……。雖然我班幼兒的區域遊戲活動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作品顯得很單一,幼兒間相互模仿,動腦、創新不夠;在遊戲中,孩子交往性的語言還欠缺;我們準備的材料還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等等,因此,在今後的活動過程中,我要對這些問題制訂出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幼兒在愉快的區域遊戲活動中提高自我,我相信隨著幼兒年齡的增加,隨著遊戲活動不斷的深入開展,也透過我們不斷的實踐探索,一定會使區域遊戲活動的開展落到實處,真正的能收到實效,使得我班幼兒的區域活動水平能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3年23日,非常感謝海口市教育局以及研訓學校給我們這次機會,讓我有幸參加這一次的觀摩學習活動。今天在海南省機關幼兒園觀摩了五節非常優秀的幼兒遊戲課程,在老師們的展示下,和老師們的精彩點評下,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課堂以及不一樣的精彩。以下是我對這次觀摩活動的一些感想、體會。

  我有幸觀摩這次精彩的活動,本次活動分為兩個環節:上午進行的是幼兒園優秀遊戲課例展示;下午進行的是幼兒學習故事分享。早上進行的五節遊戲公開課。鄭秋芳老師帶來的是音樂遊戲課《小傘兵》,李丹丹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音樂遊戲《孵小雞》,王姝娜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遊戲《紅燈、綠燈、馬上開燈》何啟亮老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遊戲《錘子、剪刀、布》、陳勇林師帶來的是大班體育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五位老師帶來的遊戲活動都是傳統的經典遊戲。聽老師們的遊戲課真是感慨萬千。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李丹丹老師帶來的音樂《孵小雞》,音樂選擇非常的好,符合這個遊戲。在遊戲時無需老師多講規則,學生一聽到音樂時就明白怎麼做,老師幾乎都不在強調規則,只說一遍幼兒聽音樂就明白,而且完成的很好。遊戲每個遊戲結束後,老師都進行點評以及給我們老師的建議與要求,使我們更加明瞭清楚何為規則性遊戲。真是受益匪淺啊!想想自己之前上的真是慚愧,觀看了五位老師帶來的課,才明白我們的課應該怎麼上,遊戲課要讓學生玩,在玩中學,音樂遊戲課,選擇音樂的重要性等等。

  下午,聆聽了5位教師的案例分享,每位老師帶來的學習故事都非常精彩。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來自省機關幼兒園王姝娜老師的學習故事《別怕,有我!》幼兒的天真善良很讓人感動,小小年紀的他就懂得如何去安慰同伴,有時候我們想盡辦法卻不如孩子們的一舉一動。所以認真觀察孩子的表現,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同時我也在反思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如何觀察孩子們的表現?孩子在區域活動時教師應怎麼去介入以及指導?如何去記錄孩子們的故事以及給予自己會有什麼樣的啟發?一直都覺得自己無論是在基本功還是在教學水平上都要繼續加強,參加了這次活動,更加明白自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強,今後一定要多多努力向優秀的教師學習,讓自己的專業水平得到發展。

  總而言之,在老師們的展示和老師們的精彩點評下,讓我感觸頗深,對於遊戲活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例如音樂遊戲,透過老師的展示下讓我明白,音樂遊戲該怎麼去組織,是讓他們一直唱還是透過遊戲讓幼兒在玩中學習。透過遊戲,讓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音樂。在遊戲過程中,師幼互動可以決定遊戲是否好玩,遊戲的所有環節都是在玩,遊戲的進場、過度等等都是在玩。透過老師們的展示課讓我再次認識和重視鐘鳴傳統的民間遊戲,透過民間的經典遊戲可以改善幼兒教育的小學化。遊戲的規則得一條一條的加且要層層遞進,遊戲示範和規則也要講解清楚。遊戲的準備要充足,要多給予幼兒充分的遊戲時間。透過這次的觀摩讓我對規則遊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重新審視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不足,對組織活動過程中的準備和實施有了新的認識,對於我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給予了一定的方向。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4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深刻地懂得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也不斷踐行《綱要》和《指南》精神,儘量讓我們的活動中滲入遊戲。但透過此次學習,我發現我做得還遠遠不夠,並對遊戲活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一、遊戲促進幼兒早期發展。

  xx月xx日,合肥淺草灣國際酒店。我早早地就起床匆匆吃過早餐,急急趕到報告廳為了搶到一個前面點的位置離專家近一點。北京師範大學的錢志亮教授為我們送來了教育大餐《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早期教育》,他向我們闡述了哲學層面的全面發展、心理學層面的全面發展、教育學層面的全面發展以及社會學層面的全面發展。接下來他從生理學的角度闡述了為什麼要及早全面發展,又從醫學、營養學的角度闡述瞭如何進行早期全面發展,正當我驚羨他知識淵博時,他示範用益智健腦手指遊戲促進幼兒早期發展的方法,將講座推向了高潮。

  如果說上午是形而上的理論問題,那麼下午的學習就是形而下的操作問題。錢教授從不同的方面列舉不同的遊戲進行幼小有效銜接:有推車遊戲、走迷宮遊戲、拼圖遊戲、猜謎遊戲、手指遊戲等等。他身體力行地示範了不同的手指遊戲,五十多歲的錢教授做起手指遊戲配上身體律動,儼然一名二十多歲青春活力的幼兒男教師。我們一起遊戲,不用教具,不用材料,就用自己的肢體,卻趣味十足。

  想想我們平時的工作中總是苦於沒有好的條件、資源,無法讓我們的教育活動在受幼兒歡迎的遊戲中進行,總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嘆。此時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而是我們沒有從根本上認識遊戲,它與教師的教育理念、行為引導密切相關,原來遊戲可以這樣做。

  二、遊戲促進幼兒學習素養與人格素養的培育。

  xx月xx日零距離地接觸了早聞大名的南京師大教科院的許卓婭教授,她是那樣的和藹可親,幽默風趣。她給我們帶來了《音樂教學遊戲化與幼兒學習素養人格素養培育》,讓我掌握了音樂遊戲中應該掌握的幾個重要問題以及五個漸進要素,配合遊戲一隻蚊子、牛仔很忙進行講解,在談到遊戲歌唱教學的流程中她和我們一起親切互動,做了猜音源遊戲:春天和我捉迷藏,我是一隻大野狼、狐狸和小雞等。她帶領我們邊唱歌曲邊遊戲,一群幼教工作者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學習起來興致勃勃。

  這使我對遊戲活動有了更深的認識,為什麼遊戲受幼兒歡迎呢?關鍵在於遊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音樂遊戲中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因此,不管組織哪一個教學活動,只要教師搭建起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臺階,孩子們一定能拾級而上,快樂成長。

  三、遊戲對幼兒品質的培養。

  xx月xx日報告廳內座無虛席,南京示範幼兒園的周潔園長首先帶給我們一節示範課,接下來他對這節課進行剖析,如何處理每一個小的細節,一節完整的教學活動要關注孩子所有的方面:如語言、良好習慣、禮貌等等。她帶給我們的講座是《遊戲要素在團體活動中的運用》,講解了團體律動活動的關鍵要素,在遊戲過程中培養幼兒各種各樣的品質。手把手,零距離地教會我們如何做團體遊戲我最牛、何家公雞何家猜、頂鍋蓋等,全場300多聽課者集體動手大家一起投入地遊戲,情緒高漲,場面極其壯觀,不時一片歡聲笑語。

  想到我們日常音樂教學中,遇到幼兒一時學不會,跟不上節奏,往往反覆訓練,枯燥無味,無快樂可言。但周園長教我們採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加大遊戲難度,拓展遊戲思路,挖掘出無限可能,不斷地激起參與者的興趣和挑戰的願望,並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學目標水到渠成。

  三天的學習因為遊戲而精彩,它讓我更深刻地認識了幼兒遊戲,讓我獲得啟示。它將改變我的教學方式,讓我的教育教學活動更加遊戲化,專業化。知識不是被用來被吸收的,知識是用來被應用的。我會把更多更好的遊戲方法帶回自己所在的幼兒園。

  最後以《幼兒教師常用資源包》封面上的一段話自勉:如果說孩子是蒲公英的種子,那麼你就是滋潤它的陽光雨露,在你的關注和陪伴下,他會成長為最美的花朵!蒲公英隨風飛揚,落地生根,只要你願意用心為孩子們做點事情,那麼,在任何有需要的地方都可以誕生蒲公英樂園!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5

  20xx年10月21—22日,樂東縣各個鄉鎮幼兒園進行了一次現場規則遊戲評比活動。每所鄉鎮幼兒園教師都帶來了精彩的遊戲組織活動。其中,我有幸觀摩到了兩位年輕執教老師組織的兩節遊戲活動,印象較為深刻,頗有體會。

  首先,由江北幼兒園的吉耐老師、林儷老師帶來的體育遊戲《揪尾巴》。遊戲中,吉老師的精神面貌好、精神有佳,老師表情豐富,肢體動作誇張,能夠很好的感染幼兒。遊戲過程中,富有激情,不斷激勵孩子,為孩子們加油,加上歡快的音樂,孩子們很快融入到遊戲中。

  優點:示範很完整,很清晰,輸贏分得很清楚;給遊戲中勝利的孩子表揚很明顯,師幼互動很好,建議:教師讓幼兒練習躲閃的肢體動作時間過多,幼兒正真的遊戲的短,遊戲設計較為單一,應該要層層遞進,先易後難。

  第二節,是抱由鎮中心幼兒園的李文紅老師、曾麗娜老師帶來的體育遊戲《揪尾巴》。進場環節設計的很好,直接調動了孩子們參與的熱情,激昂的音樂不斷將遊戲氛圍推向高潮。活動中老師的精神面貌好,很有感染力去帶動孩子們興趣。

  優點,遊戲中老師很沉得住氣,整個活動凸顯出了遊戲的精神,很好。

  建議:教師語言要精練,要考慮給幼兒穿的能量愛心衣是否適宜,交代不夠具體,孩子對遊戲的瞭解不多,經驗交流得也少,遊戲層次性不夠,未體現遊戲的難度遞進,不夠有挑戰性。以上兩個活動中,遊戲時間太少,老師說較多,老師要抓住關鍵問題來說,儘管遊戲進行了好幾次,但並未體現難度的增加,孩子的遊戲水平並未得到提升,遊戲設計較為單一,應該要層層遞進,先易後難。

  透過此次培訓,我明白了開展遊戲時要層層遞進,由易到難。每玩一次,提一個遊戲規則,遊戲的關鍵是師幼互動,玩遊戲時,還要給幼兒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規則遊戲不僅帶給孩子們無法言語的快樂,而且幼兒階段的學習主要透過遊戲中的體驗和學會遵守規則,我們老師在定遊戲規則時,尊重、平等、理解的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遊戲規則,才能使幼兒養成良好遵守規則遊戲的習慣。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6

  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幼兒教師,工作是最辛苦的、最繁瑣的,對孩子一生的影響也是最深的,同時也是孩子長大後最容易忘記的。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是我選擇了這份職業,我喜歡這份職業,我就可以為了這份職業而努力,為了這份職業奉獻自己的一生心血。

  透過學習、觀看了王穎園長組織的《遊戲化教學在幼兒園集體活動中的組織與實施》學習後,結合平時自己組織的遊戲活動過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老師在遊戲活動中與幼兒的交往。遊戲是幼兒喜歡的活動,在遊戲中幼兒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由選擇、自主開展、自由交流。我們老師應發揮在幼兒遊戲中的指導作用,而老師指導的關鍵則是建立良好的師幼關係,積極有效地與幼兒交往。

  經過平時遊戲活動的經驗,我發現了遊戲中師幼交往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遊戲材料的不足,環境創設不當,影響互動效果;老師過多的干涉、限制幼兒的活動與自由,使幼兒處於被動狀態;對幼兒個別差異分析不夠,關注性格開朗、行為積極的幼兒多,而對性格內向、不愛表現的幼兒關注少,導致個別幼兒常處在遊戲的外圍狀態等等。因此,我們為了提高遊戲中師幼互動的質量,首先得考慮遊戲的材料,幼兒的遊戲離不開材料,材料是引導幼兒展開多種多樣探索活動的支架,要做到有效的師幼互動,我們應該放手讓幼兒主動參與準備;同時,根據遊戲發展的需要,得及時補充和更新遊戲材料。隨著幼兒遊戲的深入開展,需要有意識地提供更多的遊戲材料,引導幼兒透過與新材料的互動,不斷深入開展遊戲,探究新發現、新玩法。下面我把平時組織的一箇中班的遊戲活動和大家分享一下,也總結一下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中班“娃娃家”遊戲開始時,我提供白色的廢紙讓孩子們撕紙。每個孩子一個小碗,一小張白紙,鼓勵他們撕成“米粒”,做飯給娃娃吃。提供的白紙不大,以免孩子活動時間過長沒有耐心繼續下去。撕紙後,他們開始把“米”放到“煤氣灶”上煮給其他人吃。由於每個孩子都有簡單的操作材料,能夠“客氣、友好地”進行平行遊戲。大家都有事情做,遊戲中都能獲得愉悅感。可是一段時間後孩子們就沒興趣了,我的活動預期效果沒達到。現在想來,如果當時我給幼兒及時補充和投放新材料的話,對幼兒來說肯定是一種新的吸引力。比如給孩子們提供一些綠色的皺紋紙做“青菜”、紅色的皺紋紙做“紅燒肉”、黃色的皺紋紙做“豆芽菜”等等,孩子們肯定會沉浸在快樂的“做飯”遊戲中,無論從技能、情感上,都能獲得很大的滿足。如果我還能從網上下載一些水果、蔬菜的小圖片讓孩子們撕下來,放到碗中,“改善伙食”的話,讓小寶寶們吃得“白白胖胖”的,效果將會更好,就能讓“娃娃家”遊戲獲得更深層次的發展。

  當然,除了上述部分,還要很多的感想,也有很多的收穫。不管怎樣,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把學到先進知識理念和技能運用到教學中,我也一定會用我的愛心、耐心、責任心去教育每一個孩子,讓他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祖國的下一代接班人。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7

  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尤其是戶外遊戲活動,不僅發展幼兒基本動作,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幼兒身體素質,還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為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利用寒假時間,閱讀了臨朐縣教育局所編著的《快樂遊戲健康成長――臨朐縣幼兒園戶外活動掃描》一書。透過閱讀這本書,我對戶外活動有了更深刻的反思與理解,現在我將這次讀書的收穫分享給大家。

  一、戶外活動兩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

  保證幼兒每天兩小時的戶外遊戲活動時間。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特點是在“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面對家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大肆鼓吹的超前教育,我們勇敢說不。並且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發展需要,為幼兒提供了生活化的遊戲環境和材料,開展適合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發展水平的戶外活動,創造一切條件讓孩子們在每天兩小時的戶外活動中,滿足身體健康發展的需要,讓運動成為一種習慣。

  二、混齡式幼兒自主性戶外活動

  以幼兒為本,立足於幼兒的實際水平和發展特點,從環境改造、材料投放及園本資源等方面不斷最佳化戶外活動,增強幼兒戶外體育鍛煉的實效性,開展“大帶小、小促大”的混齡式幼兒自主性的戶外體育活動。本活動以幼兒自主活動為目標,對幼兒戶外活動環境進行整體規劃改造,合理劃分區域,在園內建造小山丘、沙池水池、種樹、鋪草等,因地制宜地創設各區域,在這些區域中讓不同年齡的幼兒自由選擇,彼此聯絡,產生互動作用的活動,開展“大帶小、小促大”的混齡式幼兒自主活動,讓幼兒在良好的體育環境中充分的自由結伴、自選內容、自主活動。

  三、園本特色課程

  藝術是人們創造美和表現美的重要形式,其中美術是孩子的第二種語言,是孩子用心靈和世界對話的一種形式,幼兒感受美的方式雖然膚淺或幼稚,但是他們已經有了初步的審美意識。《指南》中對幼兒園美術教育作了全面的闡述,既要求幼兒園透過各種手段激發幼兒對美的感受美的體驗,豐富幼兒對美的想象美的創造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現美,創造美,這也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核心價值。比如說:石頭畫,石頭畫對於幼兒來說是一種較獨特且充滿吸引力的美術活動,對幼兒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四、弘揚民族遊戲,讓我們的文化繼續傳承

  跳皮筋、跳方格、老鷹捉小雞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民間遊戲,我們應該把民間遊戲引進幼兒園成為孩子們願玩、樂玩的遊戲,這樣既增加了同伴間的合作交流,又發展了孩子的社會性交往。使我們的孩子眼中不再只有玩具“同伴”。當然在選取民間遊戲時,並不是全部應用,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總之,開卷有益。孩子就是一顆具有強大生命力強大能量的種子,只要給它陽光雨露他們都會迸發出強大驚人的生命力、創造力,會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大大的驚喜。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8

  遊戲是幼兒掌握知識的最佳途徑,是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的最有效方法。

  從孩子從一出生到上早教中心、幼兒園,小到手指遊戲、大到需要與人合作的遊戲,在生活中、課堂上,遊戲無處不在。下面我就以遊戲的幾種形式,談談自己對遊戲的粗淺認識:

  一、安排自由分散的戶外遊戲

  我班的幼兒均處在2歲半至3歲左右,根據其年齡的發展特徵,幼兒動作已經慢慢穩健,他們需要嘗試自己的力量,擴大自己的視野,加強與同伴的交往。安排自由分散的戶外遊戲可以充分滿足幼兒的需要和願望。如:讓幼兒一人一個花皮球在戶外自由的拍打、玩耍。給幼兒每人一個沙包,讓他們自由的嬉戲;在這裡幼兒的童心得到了充分的顯露,他們毫無拘束,毫無顧忌,自由自在。充分滿足幼兒戶外活動的需要,為了保證幼兒的安全,使體力小、體質弱的幼兒有充分的休息時間。教師在遊戲開始前要交代遊戲的規則和注意事項。在遊戲進行中,都要來會走動,不斷巡視,隨時制止幼兒的危險舉動,保證幼兒的安全。同時還要指導不會玩的幼兒,帶領膽小的幼兒。經過教師的教育、幫助和鍛鍊,使幼兒的動作、膽量、能力、彼此間的關係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將糾紛和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

  二、桌面遊戲應注意

  (1)掌握好遊戲的時間。孩子到了歲半歲左右,自控能力增強了,手眼動作進一步協調,認識的能力逐步延長。桌面遊戲可以調整為15---20分鐘。這樣,使會的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玩出花樣來。玩出水平。對不會的幼兒,教師可引導他們觀察,模仿同伴的遊戲;在他們失去興趣,影響別人遊戲時,就讓他們到別的地方去玩別的玩具,使遊戲開展井然有序。

  (2)豐富遊戲內容。如桌面遊戲時供給幼兒一團橡皮泥,就玩捏泥、搓長、搓圓和壓偏;供給紙筆就學畫畫。供給串珠,訓練手眼協調;供給拼板,訓練目測;供給套盒,比較大小等等。以上這些遊戲材料不是在同一時間出現在幼兒面前,而是根據幼兒的年齡、人數、能力、需要和玩具的難易程度先後出現的。根據幼兒的人數,一般安排3---4種玩具,供給的數量要充足,保證每個幼兒都有玩具玩,玩過一段時間,幼兒興趣不濃了,再及時更換別的玩具,使幼兒覺得常玩常新。

  (3)幼兒可自選遊戲。組織遊戲時,儘量讓孩子自己選擇,以保證遊戲有興趣性和積極性。自選遊戲有多種形式小班的孩子一般是教師在桌面上放上3種左右的玩具。幼兒根據桌面上的玩具玩桌面上的玩具。教師透過與幼兒共同協商,徵得大多數幼兒的同意把內容確定下來。這樣做,既符合了幼兒的實踐需要,又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現了幼兒和主體地位。對動手能力強,肯動腦筋又搭到好的幼兒及時進行表揚、鼓勵、起到激勵作用。對在原有水平上有提高的幼兒給予充分肯定,樹立他們的信心。還可展覽幼兒的作品,供觀賞,起到示範作用,於利於整體的提高。

  三、組織好幼兒參加集體的教學遊戲

  集體參加的教學遊戲是根據教養大綱,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教育的一種手段,教學遊戲是和發展幼兒語言、認識、動作等緊密相連的,它的內容非常廣泛。透過集體參加教學遊戲的組織,使每個幼兒都有鍛鍊的機會,從而培養他們對集體活動與學習的興趣。集體遊戲是多門類,多角度,多方位進行的,有利於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集體遊戲又是有一定的規則和要求的,有利於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和交往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9

  結構遊戲是幼兒利用各種結構材料和與結構活動有關的各種動作來反映周圍生活的一種遊戲。它是創造性遊戲的一種,在這一動手活動中,即體現了幼兒對現實環境的單純機械的模仿與再現,又體現了幼兒對客觀生活的主觀想象及積極的加工創造。

  學校裡雖然學了關於結構遊戲的知識,而我實地接觸結構遊戲活動卻是在工作後。記得當時來到班級,看著教室裡各式各樣的積木我無從下手。而看著孩子們積極投入的用積木拼出各種東西,我感嘆不已,那時就結構遊戲而言孩子們是我的老師。隨著教齡的增長,透過不斷的學習實踐,我對結構遊戲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年有幸參加了唐老師的幼兒園結構遊戲課程,更是讓我對結構遊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透過自己的實踐,以及幾次到其他幼兒園的實地觀摩,我認為就大班結構遊戲的指導來說:老師既要讓幼兒學習結構的技能,又要保證幼兒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地發揮,還要注重幼兒之間協商、合作能力的培養,從而使遊戲的教育價值和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方法和技能是結構遊戲的支柱,需要老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獲得。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建構遊戲必須藉助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將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創造性再現出來。我認為大班幼兒要學會能使用輔助材料裝飾建築物並和同伴合作建造,所建造的物體結構更加複雜、精細、勻稱,並有一定的創造性,在主體建構活動中,對環境有一定的佈局能力,能參與同伴間的商量、分工與組合的合作過程。新添的遊戲材料老師可在幼兒探索的基礎上讓幼兒認識這種玩具的名稱、顏色、形狀、用途,並師幼互動進行交流、講解、示範這種玩具的插長、圍合、加高、整體連線、端點連線、交叉連線等技巧。幼兒學習基本的拼插技能同時,教師可拼插一些較形象、較精緻的範例安放在醒目處,引導幼兒欣賞,這其中蘊含著興趣的激發、結構技能的暗示、創造思路的誘發等,從而發揮環境刺激的作用,激發他們用這種玩具遊戲的興趣。

  結構遊戲蘊含著很多教育價值,所以需要我們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及足夠的重視程度,讓我們的孩子在這之中獲得更多的發展。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10

  透過這一天半的學習,我在城南實驗小學參加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專題培訓的學習已經結束了。在這次學習上幾位優秀園長的講座給了我一個新的視野,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幼兒在園一日常規活動也是家長與老師共同關心的問題。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教師要尊重幼兒,重視幼兒天真的夢想。

  放棄任何框框和本本,尊重孩子,讓他們盡情表露真性和夢想,然後教師進行觀察分析,再是順導性的教育,同時附上適當的強制和計劃,這就是自然的教育。當孩子們盡情地流露他們的本性,真的,善的,美的,於是,我們讓他們互融這種本性,這是一種巨大的能量,他能化解個別孩子的不良習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禦孩子們感染社會惡習。讓幼兒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幼兒教育是起步,起步是最關鍵的。

  二、教師要會寬容孩子。

  如果說,尊重、理解幼兒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素養的話,寬容幼兒則需要勇氣和更大的投入,這是針對幼兒認識的不穩定而言。允許幼兒的認識反覆的過程,需要我們有更大的耐性。寬容,不是放縱,更不是溺愛,它有著豐富的內涵。寬容,是理解的繼續,也是理解最真實。體的體現。寬容應該有多種形式,各種形式的確定必須根據“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寬容,還應為幼兒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擾,創造條件,指出實實在在的。讓幼兒“跳一跳”就可以達到的努力目標,同時要因勢利導,用愛心感染幼兒,尊重、理解、寬容有機地結合,提高與孩子交流的深度、廣度和質量,也使老師的愛心放大了更多倍。在與幼兒一起相處的日子,多一份愛心,少一點虛榮;多一份理解、幫助,少一點指責。批評;多一份寬容、耐心,少一點責難、懲罰!這樣會讓教師的職業道路更加美好。

  三、教師要學做會反思。

  應該說,反思對於激發教師的自我提高動機,調動教師積極的自我思考與實踐,使其以主體身分投入其中,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為和能力有本質性的提高來說,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作為骨幹教師首先在教育實踐中進行學習,並在實踐的不斷反思中二次學習。教師的自我思考、審視、反省、判斷、分析、概括、總結能使自己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更靈活的調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教師的專業素質在反思中不斷的,有效的提高和成長。

  四、要做終身學習型教師。

  只有與時俱進,努力做一名終身學習型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謂終身學習型教師,就是要堅持思考和學習,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儲備知識,摸索教學方法,尤其要加強學習並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要做終身學習的教師,只有具備櫛風沐雨,探幽發微的求索精神,才會厚積薄發,得心應手,才會不負歷史的重任。

  幼兒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不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幼兒教師卻是非常不易的,透過本次的培訓,我更進一步的瞭解“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八個字對於幼兒教師的重要性。我們自身就要做一個有“哲理性”教師,這樣教出來的幼兒才會愛思考、愛創造。身教重於言教,幼兒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幼兒幼小心靈的健康和成長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所以幼兒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去感染幼兒和教育幼兒,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給予他們正面,積極的教育,使幼兒從小身心就得到更好的健康發展。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11

  如果你問我孩子們什麼時候是最開心的,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會告訴你孩子們在玩遊戲時最開心。每當看到孩子們玩遊戲時臉上露出的可愛笑臉,我也會被他們的快樂所感染。活潑好動、愛玩遊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就是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一天天長大的。

  今天,在縣教育的安排下,我們有幸地又一次和吳老師一起學習了幼兒遊戲的相關知識,內容中所涉及到的內容都是日常工作中我們所碰及到的,並且對我們日常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吳老師的課真的很吸引人,內容層層梯進,讓人不知不覺中就學習了。吳老師從下面這幾個方面給我們特別強調了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尊重兒童,尊重兒童的學習方式。

  兒童最喜歡玩,而且是自由自在的玩。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思考的是:在幼兒園,我們的孩子可以自由的玩嗎?能自由的玩嗎?我們所投放的材料對幼兒有限制嗎?給幼兒足夠的空間嗎?

  二、兒童從一出生就是主動的有能力和自信的學習者

  如果你把他當孩子—擔憂、責備、溺愛就會出現,控制阻擋、反對的行為就會出現;如果你把他當成學習者—“哇”的時刻來了,這一刻有什麼學習發生,支援、回應、推動才能產生;而且兒童的自我保護能力是在遊戲中發展起來的;所以,請相信你的孩子,兒童從一出生就是主動的有能力和自信的學習者。

  老師們,我們眼中的兒童形象和我們的童年經驗,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課程觀、兒童觀、教育觀。所以,當我們在遊戲中不知道如何跟進材料時,請連結我們的童年,想想我們的童年時怎麼玩的?

  三、教學就是傾聽,教學就是回應(閉上嘴、張大眼、豎起耳朵,追隨兒童的學習方式,回應兒童的需求)

  當有人傾聽兒童的心聲時,力量的天平稱就會向兒童傾斜。幼兒在遊戲時,請在一邊站上一會兒,給學習留出空間,仔細觀察兒童在做什麼,然後,如果你能很好地理解他,可能你的教學就會和以前不一樣了。

  透過本次的培訓,讓我意識到了遊戲對幼兒的重要性,給予我今後在工作上,如何安排幼兒的遊戲提供了幫助,也轉變了自身的觀念。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12

  透過本次培訓我認識到以下幾點:

  第一、關於遊戲的時間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幼兒自由遊戲時間不夠,特別是大班的孩子。可我們不能以遊戲時間不夠來作為藉口,因為按照教師的要求玩和按照自己的意願玩對幼兒發展的意義是不同的。保證一次連續遊戲時間,有助於提高幼兒的遊戲水平。

  第二、關於區角活動的性質

  有了區角活動遊戲反而減少了,這是教師普遍意識到的問題。為什麼區角活動不是遊戲呢?因為區角活動中的大量材料都有教師預設了特定的目標,規定了玩法,而幼兒對很多內容並不感興趣,常常需要教師引導著去選擇。教師的困惑是區角活動究竟應當如何定位,它是自發性遊戲還是個別化學習?區角活動應該是遊戲性的還是個別化學習性的?我的觀點應該倡導遊戲性的區角活動。

  第三、關於主題活動與遊戲的關係

  大部分幼兒園都是以主題的形式來實施課程的。然而,如何透過有內在聯絡的各類活動來展開主題,可以反映教師對主題活動的不同理解,從而決定遊戲在主題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幼兒園開展主題活動的形式差異很大,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的分科教學,那麼遊戲至多就是服務於某種特定教學目標的手段;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的探索活動,那麼具有遊戲意義的自主探索和自發表現就會滲透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與主題名稱相關的系列活動,那麼教師就會根據這些活動的需要組織不同形式的遊戲;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的環境創設,那麼幼兒的美工建構活動就會佔據主題活動的主要過程。

  無論我們怎麼理解遊戲,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遊戲是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開展的活動,因此教師只需為幼兒提供遊戲的時間、空間與主題相關的某些材料。在幼兒園課程中體現“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理念,可以有兩種做法,一是模糊教學與遊戲的界限,是兩者融合互為生成;二是分清遊戲與教學的界限,是兩者並列,相對獨立。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13

  上週末,有幸聆聽了陳晏特級教師的講座——《幼兒園課程》,讓我對幼兒園的課程目標、內容選擇、實施評價等有了新的瞭解,以下淺談自己的體會。

  首先,此次培訓活動中,陳特多次舉了自己園的教育例項,讓我們見識了很多幼教同仁們的教育智慧,開拓了視野,及時的學習到了很多能現學現用的東西。更讓我經歷了一場深刻的教育思想觀念的洗禮,給我注入了新的動力。

  其次,在培訓學習過程中,使我真正瞭解了什麼是教師專業,什麼是教師專業發展,我們的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幾個問題,以及如何去進行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我們以後開展教師培養和自身培養方面指明瞭方向。

  再次,課程的培訓,更新了我們的教育觀念,我們學到了很多科學的教育方法,學會從生活、環境中找課程的材料,更科學的開展幼兒園的相關教育,使我們受益匪淺。使我們意識到幼兒園的發展與幼兒、教師的密切關係,就如何提高幼兒園的質量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明確的方法。

  講座指出:

  一、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

  教育的質量就體現在一日生活中,讓每個幼兒充實的度過每一天。

  我園也一直秉承這一原則,努力讓每個幼兒的一日幼兒園生活都能感受到幸福、自由、暢快。

  生活與環教育密切相關,千絲萬縷。杜威和陶行知也早有此論斷,但是無論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還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們的教育理論都是主張教育與生活的一致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學校管理的開放性,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生走出教室,置身社會,在生活中學習。給孩子的發展提供成長的肥田沃土。

  聯絡自身,在我們班,孩子有很高的自主性。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力所能及的做好各種事。例如:衣服脫下來折整齊再去放、喝完牛奶自己動手洗杯子、能自己添盛飯菜。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我們老師都很為他們開心,另外還經常看到孩子們互相幫助、合作共享。

  孩子們能做的,放手讓他們去做;孩子們做不好時,教他們一些方法、提供一些幫助。

  二、環境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環境

  所謂環境,大到幼兒園以及幼兒園周邊,小到每個班級區角的材料。或許孩子不會特意關注,但都在耳濡目染中影響著孩子。

  她指出——

  好的幼兒園環境能記錄和呈現兒童的學習和生活;

  好的班級環境具有美感,符合藝術審美的視角和要求;

  好的班級環境是立體的;

  好的班級環境是能多元呈現兒童不同領域的學習成果的;

  好的班級環境材料是豐富的,最好是自然物的;

  陳特也舉例了他們幼兒園極具有特色的活動——“小樹林的一天”,她說孩子們可以在這一天,自由的待在小樹林,想幹嘛就幹嘛,但是同樣的,你需要自己解決午飯問題。貼近生活的一天,同樣是難得的一次教育機會。孩子們會早早的打掃小樹林的衛生;餵飽小羊、小動物;為自己的午餐忙這忙那;一起搭起午睡的帳篷等等。這一天的收貨可比教室裡學到的多得多了。這一活動可是把幼兒園環境用到了極致。

  三、把成長的權利與責任還給孩子

  真正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老師要時刻謹記自己的角色——準備者、材料提供者、環境創設者、支援觀察互助者、反思型實踐者。還孩子自由、獨立、有選擇的成長!

  小小的天空,承載著大大的責任。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面對那些3~6歲的幼兒,必須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用真心搭建起和孩子們溝通的平臺,用愛去滋潤一粒粒稚嫩的種子,留給他們更多屬於他們自己的時間、空間,提供孩子們更多自由成長的機會,看著它們發芽開花,期待著它們結出豐碩的果實。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14

  20xx年x月x號,xx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促人反思的講座,xx老師不僅引領我們發現問題,為我們指引改進的方向,更激勵了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迫切心理。

  熱愛自己的工作,用心去工作。xx老師在關注幼兒園課程四大領域時,對生活方面提出了“品質意識”、“標誌意識”、“個別意識”和“水平意識”四個方面,從這四個方面,我們讀懂了什麼叫“細微處見真情”,我們熱愛我們的工作,熱愛我們的孩子們。

  xx老師的講座使我們懂得了怎樣去愛,怎樣用心去工作。與家長真心溝通,關注每一個孩子,每一個細節,採用各種方式,及時與家長交流相關資訊,哪怕只是一個溫馨的小提示,只有這樣老師與家長才能更好的彼此信任、相互體諒,共同促進孩子的發展;對孩子,細心呵護,一視同仁,關注孩子的點點滴滴,持之以恆,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x老師說“孩子的習慣是對生活活動的最好反應”,這句話促使我們每個人進行自我反省,為我們指明瞭方向,同時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斷思考,發現問題,正視存在的問題。x老師在談運動與遊戲的時候,給我們分析了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戶外自主遊戲增加的同時,孩子們高結構運動的減少,基本技能的欠缺等,提出要中低高遊戲的結合,孩子的運動要有“刺激性”、“挑戰性”、“野性”。發現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是學習的最有效途徑。怎樣發現問題、怎樣很好的解決問題、怎樣使我們的運動、遊戲富有“刺激性”、“挑戰性”、“野性”,這些都是我們要不斷摸索、不斷學習的東西。

  知識是進步的源泉。x老師從價值、目標、設計三個方面,更深一層的談了幼兒園的學習活動。x老師強調了錯誤知識與情感傷害對孩子的影響,引領我們更多關注易被忽視的東西;用孩子的最近發展去幫助我們正確理解一節課的價值所在;強帶課改後目標的可調性等。

  x老師的談話引導我們從新的視角來看待問題、思考問題的同時,更讓我看清了自己知識的缺乏,知識是進步的源泉,不吸取新的知識,我們就只是井底之蛙,不能及時發現問題,或是發現問題,但卻不能正確的解決問題,這樣我們怎能進步,又怎能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們呢?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15

  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回顧這個學期的點滴,酸甜苦辣,應有盡有。付出總有回報,我的收穫和我得到的東西也同樣為我所珍惜。為了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層樓,我參加了園組織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與藝術領域學習)》的理論學習。兩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其中教育建議部分對我的啟示最大。

  科學是什麼?是知識、是過程、是世界觀。兒童的科學是什麼?兒童科學不同於成人科學,是一種經驗層次的科學知識,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是以兒童的眼光對世界的獨特理解。學習了科學領域《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後,我發現在《指南》中,“激發好奇心、求知慾和興趣”“觀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思考”、“交流”多次出現,與《綱要》十分貼近。因此我認為:

  我們應該創設良好的科學教育環境,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還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科學活動。《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設寬鬆的環境”,因此我們應該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物質環境,為幼兒提供各種科學活動所需要的活動材料,能讓幼兒人人動手進行操作試驗,觀察試驗結果,記錄、表達、交流試驗的過程,讓幼兒體驗試驗的樂趣。另外,我們還應該創設平等、民主的環境和教育氛圍,也就是良好的精神環境。比如:在活動中經常給予幼兒“試試看”“你能行”等語言鼓勵,鼓勵幼兒自信、大膽,敢於提出各種問題、敢於嘗試不同探究、敢於發表自己見解,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得以呵護和培植,使孩子永遠保持探究和學習的熱情,獲得積極主動學習的動力。

  在藝術領域,同樣,《指南》也指出:“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由此可見,藝術的關鍵在於教師“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幼兒“感受和發現美”,以及“表現和創造美”。 《指南》中還指出,“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和創造美”,幼兒是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我們的。在美術活動中,孩子只是純粹地模仿,離開了樣本就無法下筆,只是被動地跟著書本和老師的思路走,造成沒有個性只有共性的毫無創造性的作品。在音樂教育中,很多時候注重的僅僅只是幾個簡單的舞蹈動作或者幾句歌詞的學習,片面強調技能的訓練,而不去調動幼兒的情感生活積累,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愉悅地體驗音樂藝術。種種現象難道是我們的孩子不會創造、不敢想象?責任不在幼兒,而在我們。

  總之,在學習《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和藝術領域之後,我會根據遊戲的的內容及指導原則,用主觀上的行動,努力改善客觀環境,讓家園配合起來,共同鼓勵、支援幼兒探索科學活動;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孩子的興趣需要。讓孩子在與同伴分享中成長,在分享中體驗快樂,在成長中擁有自信。不過有了《指南》的引領,在以後的工作中,力爭讓孩子們獲得科學、全面的發展!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16

  為進一步轉變廣大家長的教子觀念,提高家長的教子能力,幼兒園專門請來幼教專家為家長開設家教講座。

  20xx年10月21日晚7時,幼兒園600多位家長,圍坐在幼兒園的操場上,聆聽中國教育學會幼教專家蘇琳老師的《親子教育》家教講座,會前,黃三英園長致辭,代表全園師生和全體家長,對蘇琳老師等教育學會幼教專家蒞臨我園表示熱烈歡迎,對廣大家長在百忙中來園參加活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緊接著,蘇琳老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案例,向家長們介紹了親子教育的方式方法,多幅與學校、家庭教育有關的圖文並茂的漫畫,使家長受到了教育。

  蘇琳老師特別強調家庭作為孩子成長髮展的第一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而深刻的,其中,家長的正確教養觀念起著關鍵的作用,她將家長們關注的家教問題一一作了耐心解答,她最後的結尾語,相信能帶給有心的家長們很大的觸動: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天天向上。

  蘇琳老師的講座聯絡實際,具有科學性,可行性,更具說服力,讓在座的家長充滿了信心,確信自己的孩子透過努力也一樣可以成為天才,同時也為今後的家校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17

  x日,我園邀請了xx幼兒園xx老師和xx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講座,題目是“做個智慧型班主任”和“成長路上的多點兒和少點兒”,很榮幸自己能夠參加這次的學習,這次的學習富有意義,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養,此次講座理論與例項結合,從全方位地精心詮釋瞭如何成為一名有智慧的班主任。經過這次的學習,收穫頗多,談談自己的一點學習體會。

  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為了適應孩子的求知需求,我們要不斷學習,隨時補充自己的能量,給自己充電。如果只靠原來在學校學的那點東西,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日積月累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對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負責任的事。

  過去,我們是領著孩子在學習,現在我們是和孩子一起學習,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知識的海洋裝滿,怎麼才能滿足孩子那一條條求知慾旺盛的小河?教師的業務素質很重要,現在的教育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很高,琴棋書畫,歌舞情樂,只有高素質的人才能更適用這個崗位。所以,我們每天至少學習一篇教學方面的文章,每天練練基本功,讓自己在幼教領域不至於落後。

  幼兒正處於身心迅速生長髮育和發展的時期,身心各方面的機能尚不成熟,對外界的適應力比較差,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弱。因此,做好幼兒的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兒的健康水平,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關係到一代人的身體素質。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做好衛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於幼兒生長髮育的各種因素,為幼兒提供適應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本次學習中x老師和x老師講的家園溝通的策略也讓我懂得了一些溝通技巧,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幼稚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在與家長的溝透過程中,必須瞭解家長的心理,需要根據溝通物件不同的情況,以真誠的態度,運用靈活的溝通技巧,採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種溝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充滿愛心,家園合作,運用多種溝通策略,透過靈活的溝通方式,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家園協作更密切,教育環境更和諧,孩子的成長更健康,讓溝通成為多贏。與家長的溝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溝通更有效,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摸索、不斷總結。

  總之,經過此次學習,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學到很多知識。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斷努力,學以致用為孩子上好課,做一個有智慧的班主任,成為孩子的好朋友。

  幼兒園遊戲活動講座心得體會 篇18

  9月22日下午16時許,普雄路幼兒園開展了時刻把握孩子的需求,學習市學前教育專家徐則民老師的“讓遊戲更自主”講座影片活動。

  影片中,徐老師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擺事實講道理的講述方式,身臨其境般的把普雄路幼兒園的老師們話題點燃。講座圍繞著徐老師提出的幾大問題進行,如“我們應該有一個怎樣的材料觀?什麼是想怎麼就怎麼玩?教師的經驗會不會干擾孩子的遊戲?沒有成人的內容,孩子們為什麼能玩得如此淋漓盡致?孩子傻玩怎麼辦?遊戲為什麼總是一條街?遊戲預約,方便了誰?減少遊戲中的垃圾時間?如何看待教師沒事做了?”等當下一線教師的熱門話題進行著。徐老師一系列的圖示和案例生動形象的剖析了這些問題以及產生的原因,闡述了一些自己的經驗所得,總結了相應的有效方法,使得在座的給教師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講座結束後,在大教研組長韓老師的組織和園長鬍老師的引領下,各位老師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自己在帶班過程中遇到對自主遊戲的問題,大家群策群力,旨在讓普雄路幼兒園的孩子們插上奮飛的翅膀,獲得更自主的遊戲環境和空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