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語文低年級新課標心得範文(精選6篇)
2022年語文低年級新課標心得範文(精選6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年語文低年級新課標心得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低年級新課標心得1
一、識字寫字教學
看了《新課標》之後,我對小學語文的識字寫字教學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同時也讓我明白我們所說的識字寫字教學不僅僅是識字教學,應該貫穿小學甚至初中、高中各年段語文教學的始終。在識字中、在閱讀中、在習作中體現著字詞教學。字詞教學體現的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教學。
識字寫字教學的第一步是識字教學,得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認讀字詞。
而識字寫字教學不僅僅是認讀,正確的理解也相當重要,對於字詞的理解的方法有很多,如:利用工具書理解字詞;根據具體的語境來理解詞語;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抓重點字理解詞語;聯絡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利用找近義詞或者反義詞來理解詞語;拆字、組詞法來理解詞語等等。
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字詞的教學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具有發散性。我們可以讓學生來做一個詞語遊戲——生字開花。即:根據生字的特點,鼓勵學生多組幾次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髮散思維,去思考由這個生字詞可以想到哪些成語、哪些古詩句、哪些俗語警句等等,這樣孩子們由一個生字可以積累好多新詞語,認識好多成語、俗語、古詩、名言、警句。這樣的字詞教學,大大豐富了孩子們的詞彙。
識字寫字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運用。所以,在字詞教學中,不僅應該讓學生正確認讀,正確理解,豐富積累,更重要的是能靈活運用,為了培養學生的運用意識,我們可以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如:能用一個詞說一句話;能連用兩個詞寫幾句話;能用更多的詞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甚至用給定的幾個意思毫不相干的詞語、句子等寫一篇小練筆等等。
二、閱讀教學
語文學科不同於其它學科,它不僅蘊涵著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蘊,還具有獨特的學科性質,即:工具性、綜合性、基礎性。所以,語文教學的本質任務就是讓學生透過閱讀,感知語言、理解語言、鑑賞語言、運用和發展語言,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
教學中我們應該重視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倡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重視透過課內的朗讀、默讀,逐漸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關鍵是讀出味道、讀出樂趣、讀出所得,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
而 “讀”是理解文章的一種有效手段,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更是體會語言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我認為閱讀教學的活動設計可
以採用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讀,達到訓練的目的。採取示範讀、試讀、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等多種方式,使學生從讀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讀”這種行為與課文的內容,語言表達、能力訓練結合在一起,不是為讀而讀,而是用讀的方法訓練學生經歷一個由“自己讀——學習讀——練習讀——個性讀”的提高過程。
所以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真正地把學生當作活動的主體,設定具有思維價值的問題情境,然後留給學生充足的自讀空間與時間,讓孩子去讀、去想、去悟,並引導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在自我閱讀的活動過程中,及時圈畫出重點詞句,在書中空白處記下自己在自讀中的感受及認識,用不同符號標記出自己的疑惑之處,達到自動探究、主動發現的目的。啟發學生讀讀、想想、劃劃、議議、多讀多想多體會。剔除與重點無關緊要或易讀懂的部分,突出重點的教學,突出自學方法的點撥,使學生不但學到知識,而且智慧也得到快速的發展。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擁有新的頭腦,新的思維,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為培養擁有新頭腦、新思維的個性學生而努力。
三、口語交際教學
學習和使用語言是一種能力,它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訓練。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無論是語文課程還是數學課程,甚至是音樂美術課程,處處都有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值得探討、交流的內容,這就為學生的語言鍛鍊提供了實踐平臺。以口語交際課程訓練為關鍵.從《聽說訓練》到《口語交際》,儘管形式與內容都有大角度的轉變,但它們的根本宗旨都是培養學生能聆聽他人表達、清晰表達自己想法的習慣。它要求教師要認真上好生動有趣的口語交際課,為培養學生的個性表達提供紮實有效的基礎。於是在語文課堂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有著它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語文教材訓練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是很有效的辦法。教材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提供了較廣泛的內容和多種形式。同時,教材在閱讀課文及基礎訓練題中,也都編排了人物對話交際的訓練內容。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儘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言表達實踐。所以我覺得我們應憑藉語文教材,加強語言表達訓練,以課堂教學為平臺,訓練學生規範表達。
除此之外,生動、逼真的情境創設極富感染性,能夠調動學生內在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表達的強烈慾望。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在課內外給學生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語言表達。這是語言表達訓練的一條重要途徑。課堂教學中,針對教材實際,透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引起學生語言交際的慾望,激發他們語言交際的熱情。以校園活動為平臺,創設交際情境,促進學生表達個性化,由於依託教材的口語交際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思想與見解造成一定的限制,致使學生的表達只能停留於一般的口齒清楚階段。因此,學校、班級、教師、學生之間應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形成學生個性表達的大舞臺。還可以開展讀書活動。由班委商議制定活動時間與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內容 。
四、教師的心理素養
其實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必須首先承認自己的身分,按照自己的身分進行專業活動。教師只有在思想上承認自己的職業身分,按教師的標準去要求自己,才能對教師工作充滿信心,才能約束自己,不參與有失教師身分的不良活動,自覺抵制外界對教師工作的不良刺激。
一個教師具有樂觀積極的自身心理環境,就會對教育工作充滿信心,對教育學生有興趣,以工作的勞苦為歡樂,教學效果會越來越好;反之,當一個教師的教育心理環境不良,有教育偏見,厭煩學生,他的情緒、教育行為都會有異常表現,對教育教學工作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要努力加強學習,改善自身心理環境,適應社會大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要求教師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鎮靜,能接受困難和挫折的考驗。如果教師毫無承受能力,一遇到困難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喪氣,那是無法搞好教學工作的。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縮手縮腳,不願管和不想管學生,怕引起麻煩,怕承擔責任;或者對學生方法簡單,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衝動,都是不利於教學的。所以,要主動承擔難度較大的教學工作、管理工作或擔任班主任工作等,透過大量的教育教學實踐,磨練自己的耐性。隨著一個個困難的克服,承受挫折的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總之,對工作、對生活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克服負性情緒對自己的困擾,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經常進行自我調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忠誠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積極樂觀地生活,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工作與生活。
語文低年級新課標心得2
暑假裡,我按照學校要求,仔細閱讀了20xx版新課標。相對於舊課標,新課標做了多處修改,說明國家對語文課程的定位更加準確,對課程認識更加科學。
第一,強調語文是一門運用性的課程。
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性質和任務做了如下定義:“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指的是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理解語言”是指“聽”和“讀”,“運用語言”是指“說”和“寫”。新版課程標準認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因此閱讀、寫作是語言文字運用的兩種不同方式。可見新課標提出的“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涵蓋語言文字的“表達”和“理解”兩個方面,並不意味著閱讀理解的旁落,而且有利於扭轉語文教學中一直存在的重理解分析、輕表達運用的不正常現象,對改善語文課程中閱讀與寫作的結構性失衡將起到積極作用。
第二,強調語文是一門實踐性課程。
新課標在“課程基本理念”部分特別提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強調語文課程的實踐性,一是說明語文課不是一門知識性課程,不能把語文知識教學作為主要目標;二是強調語文能力的習得性,闡明學生語文能力不能透過教師講解獲得,必須透過自己的語文實踐活動獲得。因此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文章分析解讀課。教師講解分析多,學生實踐活動時間少,已經成為當下語文課的一種常態。課堂中大量時間被教師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字的過度發揮所佔用,被表面熱鬧實質上低效甚至無效的問題討論所佔用,而真正用於學生讀、說、寫等實踐活動的時間被大量擠壓,嚴重降低了語文教學效率。我們必須認識到,“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對於語文知識的學習,也不應滿足於抽象的知識概念的灌輸,而應追求學生對所學語文知識的正確運用。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語文教學“不要給學生灌輸知識,要讓學生掌握技能……有了熟練的技能,是終身受益的事”。因此如何轉變教學觀念,凸顯語文課程實踐性特點,切實保證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時間,把語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課的主人,是語文教學必須直面的問題。
第三,細化了各階段語文能力評價的內容和重點。
以往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對語文能力的評價指標過於籠統,對各年級段語文教學重點的表述也不明晰。新課標在評價指標的具體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特別是在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的評價方面給出了相對具體的指示。比如對閱讀能力的評價,不僅給出了朗讀、默讀、誦讀、精讀、瀏覽古代詩詞、文言文、文學作品和課外閱讀內容等評價與要求,還努力區分出各學段評價重點。比如精讀課文的評價:(第四學段)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這些具體的評價指示,有助於克服閱讀評價長期存在的各年級段要求模糊不清、交叉重疊等不正常現象。認真領會各學段閱讀教學的目標和重點,對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有積極導向作用。
第四,重視書寫能力,增強寫字意識。
重視寫字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明代教育家呂坤把寫字與“正心”“有益於性靈”聯絡在一起,反映出古人對寫字教學功能的深刻認識。新課標明顯增加了對寫字教學的重視程度,在教學建議部分除了保留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等基本要求外,特別提出要“提高書寫質量”;並且強調“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新版課程標準重申寫字對學生素養形成的重要作用,必然會引起廣大語文教師對寫字教學的關切和重視。
總之,課標是指導語文教學的綱領,作為一線教師,我還要進一步研讀課標,深入理解其精神內涵,用於指導我的教學實踐。
語文低年級新課標心得3
透過六年短暫的小學生活,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也領悟了許多道理。在六年的小學生活中,我學到了漢語拼音、漢字、詞語、句子、標點符號等等的一些基礎知識,我現在終於體會到了它的重要性,後來,我們又漸漸地認識古詩文、百科知識,並會背、會默,古詩文成了有知識人的口頭語。閱讀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有許多的高考生都是在閱讀上失的分,寫作也是一個難點,難就難在審題立意上,只要你圍繞著一個事物的中心寫就行。在這六年的學習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學習拼音、漢字的那一段時光,是多麼的美好又是多麼的艱苦。
我又具備了寫字的能力,人人都會寫字,我也就不例外了。除此之外,我又具有了默讀的能力,默讀其實非常的簡單,人人都會,但是能一目十行的人就不多了。我還具有寫作的能力,因為我覺得作文特別好寫,很容易。我想到什麼我就寫什麼,始終不離題。這些能力,我想大部分的人好像都具有,我還應該具有口語交際這個能力,有了口語交際這個能力,也有利於我的寫作和朗讀。對了,我還具有聽課的能力,我認真聽老師講課,認真的做筆記,但是有時候沒有做筆記。我還受到了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薰陶,這些文化教育,對我真是終生受益無窮。
我學習語文有一些好的方法,如果要是讓背一些古詩文或課文的話,可以選擇晚上或早上來背,背的時候要一句一句的背,背課文可以把一個長句子中,一些重要的詞語記下來。也可以縮句,背會了之後,再擴句,這樣也比較好背一些。預習和複習,可以讓你在課堂上聽課時,不坐暈車,不迷糊。課後複習,可以讓你記的更牢,掌握了這兩點,再加上背古詩文,學習語文一定很輕鬆。寫作時,可以多看課外書或者多參考別的同學寫的例文,再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結合再一起,用上一些優美的詞語,作文也就好寫的多了。
我個人認為,語文教師不應該只做一個教書匠,而應該作為一個雜家。什麼都要知道一些,什麼都要懂一些,什麼都要關注一些。
只有這樣,才能在語文教學中,隨時給學生補充各種知識、隨時引導學生對事件的看法、隨時指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我當年上語文課的時候,學生都喜歡聽,原因之一就在於不止侷限於課文的內容,教師的心態和語言才是引導學生興趣的利器。
語文低年級新課標心得4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新課標更加註重保護學生的個性。學生是獨立的有思想、有主見的行為個體,我們語文教學務必要重視避免千篇一律的教育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和選擇,是課程改革倡導的新觀念。
新課標中,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膽量,只要敢於站起來發言,就給予肯定,至於發言內容是否精彩我們暫且不要求,把學生的膽量鍛煉出來了,發言內容是可以在不斷訓練中越來越切中要害的,說白了,有膽量的孩子,以後成功的機率都大許多。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我將採取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切實轉變觀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呈現出開放性。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語文教學的開放性是指開發和利用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語文教學的大課堂。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活動。教學的開放性應體現在:一是學習空間的開放。學生的學習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會生活、圖書館、因特網等也應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二是學習內容的開放。要打破封閉的學科知識體系,學生和教師都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利,對教材的內容可根據實際進行改換、增刪,使學生從豐富的教學資源中獲取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三是學習方式的開放。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傾向,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意圖和著力點。突出小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體驗性。體驗是伴隨著積極的心理活動,形成學習能力,喚起創造潛能的基本途徑。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展學生自由學習、思考、體驗的時空,崇尚個性化的理解,注重體現學生認知、思維等心理的活動過程。體驗性學習應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學生不僅要用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決定了其學習品質的差異性、因此,反映在學習結果上差異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學生的差異有多大,只要是積極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承認差異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4、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個人知識的獲取主要靠的是閱讀。語文教學一方面要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樂趣;二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兒童是否能培養起閱讀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第一學年的教學活動。如果老師能發現、獎勵和發展學生在閱讀中所表現出來的每一個優點,那麼他們就會以樂觀的態度去對待老師的教學活動,愛上這門課程。我想低年級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培養學生喜歡上語文課。教學應儘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動中、在遊戲中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應用語文,使學生品嚐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進行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透過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並透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朗讀的水平。
5、引導學生學會“讀書”。小學階段特別要加強朗讀和默讀的指導。要重視指導朗讀和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方法,用培養語感和感悟力的方法來理解課文。默讀,要指導學生學會一邊讀,一邊想,知道在什麼地方想,想什麼。怎麼想。學過的詩文,要提倡多背誦。背誦是語言和文化的儲存、積累,學生不僅得益於當前,而且受益於一生。
另外,我覺得把握新的課程評價標準,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於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現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一個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尋、處理資訊的能力。基於這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我會努力學習,適應潮流!
語文低年級新課標心得5
這次有幸參加了小學語文教師新課標的培訓活動,對於一名執教於農村小學教師的我來說真是受益匪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對我的教學和認識都有很大的提高,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朱老師以鮮活的例項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以下是我對這次學習活動的總結:
一、識字寫字教學
首先我們教師有三個方面要去解決,一是錯別字情況嚴重,二是書寫質量普遍偏低,三是有些地區小學低年級學生寫字負擔過重。在低段要讓學生認寫分開,多認少寫。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第一學段的重點,漢字書寫的教學應引起我們教師的重視。按照規範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養成的過程。
二、閱讀教學
低年級閱讀教學主要內容是識字、寫字、讀文、理解少量重點詞語和句子,積累語言,要用更多的時間識字寫字。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一定要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上下功夫,實現“理解閱讀”向“表達閱讀”華麗轉身。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不應代替學生分析閱讀,應該讓學生自己多讀。在理解課文上教師要提倡多角度有創意閱讀,利用閱讀期待,反思。除此以外,還要認真抓好讀書這根本環節,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三、寫作教學
一、二年級佈置作文不合適,經修訂後一、二年級的定位是“寫話”,三年級是“習作”,初中才是“作文”。在教學建議上引導學生要寫真話,不套話,不抄襲,不寫假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善於觀察與思考、表達和創新的能力,善於將讀與說,說與寫相結合,進一步突出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也可以合理的利用資訊科技與網路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讓學生能展示交流與相互評價的機會,互相促進。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裡,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語文低年級新課標心得6
透過學習《新課標》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認識到小學語文,首先姓“語”,其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其次,小學語文姓“小”,是兒童的語文教育,是兒童學習母語、運用母語為主的教育。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我們的語文課應上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體現“語文味”
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透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所謂的語文味即是語文的文學蘊味,包括語文、文學、形象、構思、意境、哲學、情趣等蘊味,也即是語文美。所以,語文課就要應有濃厚的語文味。而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悟語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語文教學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引領學生對語文作品反覆涵詠體味。給學生創造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師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大量閱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反覆涵詠體味,讓學生領會語言文字之美,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圍繞“語文字體”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甚至是有創意地去理解、欣賞作品,產生對文字的情感美、語言美、形象美、構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認同與讚賞,併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創作欲,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體現孩子味
小學的語文是兒童的語文。語文教師的任務,主要不是教導學生和控制學生,而是透過文字向學生提供一個更活躍、更開闊的語文實踐平臺。在“還”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自起至終、自覺自願地成為學生實踐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幫助者。激發學生的閱讀願望和激情;洞察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誘發學生作為一名讀者的發展和創見;帶領學生經由語文課走向一片新的語文天地。要在語文課體現“兒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現兒童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童趣在老師的喚醒、激勵和鼓舞中真實體現。在教學中兒童自有兒童的感動,兒童自有兒童的詮釋,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語文的主人是兒童,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原始表達,要體會語言的真意,要讓兒童真情流露,語文課就要尊重兒童的語文世界,上出孩子味來。
三、體現獨特的教學方式
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透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教學時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時也要研究學生,熟悉學生。突現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即突出“人無我有”,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程序裡,“有滋有味”的語文課,應能讓聽者如沐春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