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心得體會(通用6篇)
袁隆平心得體會(通用6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袁隆平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袁隆平心得體會1
20世紀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遺傳學說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視野開闊,通讀外文資料,瞭解到了孟德爾、摩爾根現代遺傳學理論研究的新動向,於是透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打開了雜交水稻王國的大門。他為我們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立人,學一生,愛一行,鑽一行,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職崗位上百折不撓,鍥而不捨。並弘揚時代精神,樂於服務,甘於奉獻,振興我國電力環保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第三要學習袁隆平院士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的協作精神。自從事雜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從大處著眼,從難處著手,從全域性著想,所以每次課題的啟動總能帶動不同地區和單位的合作攻關。
20世紀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組發現的野敗材料毫無保留地分送給全國18個研究單位,從而加快了協作攻關的步伐,使得後續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實現。從這點上,我想作為一名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更應該需具備這種精神,團結協作,承上啟下,傾聽大家的呼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工作的預見性。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錦上添花,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務員,圍繞公司整體和部門全域性決策,加強協調,開拓創新,全力以赴為工程專案服好務。努力加強自身素質修養以樹環保產業龍頭形象。最後還要學習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謙遜豁達,不以自居;他作風純樸,關心他人;他熱愛生活,健康樂觀。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當代優秀知識分子憂國憂民、造福人類的宏大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奮鬥意志、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思想境界。袁隆平院士對事業的執著和奉獻深深地激勵了我,作為普通的企業員工,我們的名聲不算顯赫、我們的地位不算尊貴、我們的收入不算豐厚,但是我們所從事的事業卻是極為崇高的,我要儘自己全力來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可以說,袁隆平院士的這種精神不僅鼓舞了我們,更淨化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貫徹各級領導的工作佈署,積極開展部門各項工作,認真學習節能環保專業新技術和新知識,努力掌握全球環保領域的新動向,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以適應現代化生產和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提高環保裝置質量,做到建一個專案,樹一座豐碑。同時更好地組織部門員工參加政治學習和業務培訓,開展好員工的文體活動,關心員工的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從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進事蹟為榜樣和標準來不斷鞭策並提高自己,以爭取更大的進步。
袁隆平心得體會2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看到老百姓因糧食不足而深為飢餓所困時,他便悄悄埋下了消滅饑荒的夢想種子。袁隆平院士曾言:“作為新中國培育出來的第一代學農大學生,我下定決心要解決糧食增產問題,不讓老百姓捱餓。”1956年,袁隆平帶著學生們開始了農學實驗。幾年時間便發現水稻中有一些雜交組合有優勢,並認定這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途徑。1966年,袁隆平發表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也拉開了袁隆平追逐“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的序幕。
十年田壟勇突破,袁隆平院士的追夢路坎坷而持久。1973年,他正式宣佈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雜交優勢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1981年,國務院將“國家技術發明特等獎”授予以袁隆平為代表的全國秈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5年後,袁隆平正式提出雜交水稻育種戰略:由三系法向兩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式上朝著由繁到簡且效率更高的方向發展。經過9年努力,兩系法獲得成功,它保證了我國在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1979年4月,雜交水稻國際學術會議上,袁隆平宣讀了自己的論文《中國雜交水稻育種》,中國第一次將雜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經驗傳遞給世界。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正處於艱難的探索時期,國際形勢緊張、國內科研條件遠遠落後於西方、衝擊、百姓們生活困苦,但儘管形勢如此嚴峻,袁隆平卻堅守住了自己戰鬥的陣地,一步一步的推動著我國雜交水稻研究事業邁向世界。
夢想之路無止境,2019年6月3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掛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親筆簽名的“告示”,他給團隊定下了“三大新目標”:超高產衝刺、耐鹽鹼水稻及第三代雜交水稻。而事實也證明袁老的辛苦研究並沒有白費,就在今年七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畝產1500公斤目標達成!袁老終身奮鬥的事業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學習。
淡泊名利守初心,袁隆平院士的傑出貢獻讓我們肅然起敬,國家也給予了至高榮譽但他的生活依舊樸實無華。他曾言道“倘若對錢看得太重,被金錢矇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為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漠不關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錢的奴隸,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呀。”作為蜚聲中外的大科學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許多來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雙目失明的小朋友的來信,信中除了表達對他的崇敬以外,還道出了這位小朋友對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讀著小朋友真摯的來信,他也給出最真摯的建議與指點。他慷慨解囊支援教育事業,卻騎著摩托車去試驗田,他喜歡呼吸田野的氣息,喜歡與稻田親近。他,平實而偉大!
袁隆平心得體會3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那位永遠不服老、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國家功勳獲得者的“90後”袁隆平老院士永遠離開了我們。斯人已去,精神長存。緬懷先生,踏著他奮鬥的方向努力前行。
傳承追求實踐出真知的科學精神。袁隆平院士生前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隆平院士是親力親為的,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到田裡檢查,他對所帶的研究生說“培養研究生,因為是搞水稻的,我第一個要求你要下田,不下田,我就不培養”。正是有著異於常人的科學精神,吃苦奮鬥精神,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最高產量達到了畝產1500公斤,在江蘇南通的海水稻試驗田,最高畝產802.9公斤。打贏種業攻堅戰、端好中國人自己的飯碗,才有保障。袁隆平未竟的事業,將由中國水稻科學家們奮鬥實現,他所弘揚和代表的雜交水稻精神,將永遠成為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動力。
學習他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人格品質。袁隆平院士從來不關注金錢的多少,即便獲得各方面的獎金,他也把這些獎金用在雜交水稻的研究經費中。穿幾十元的襯衫,戴十幾元的領帶。即便榮譽無數,他仍然能夠撲下身子,兩腳沾滿泥土來到水稻中研究水稻長勢。淡泊名利,才能矢志於畢生致力的事業。他已經把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鍾南山院士對袁老的評語真摯和簡約。這是袁隆平院士的人生寫照,也應是每一位中國人腳踏實地幹事創業的精神標杆。
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安全。袁老的夢想是解決吃飯問題,但另一方面,浪費無度問題又從另一方向抵消著增產的努力。就在不久前,《反食品浪費法》剛剛獲得透過。在袁老去世後,有網友稱“今天他好好吃飯了,一粒米也沒剩”。確實如此,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牢牢記住“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以珍惜每一粒糧食來永遠緬懷這位不知疲倦的老院士。
如今,天問一號已經著陸火星,祝融號已經開始巡視火星。天宮一號飛翔太空,更多的成就正在創造,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業,將在每一位中國人身上延續,將在每一位自強國人的奮鬥中實現。
國士無雙,彪炳千秋。袁隆平院士逝世後,無數湖南人,億萬中國人紛紛深切緬懷袁隆平,聯合國官微高度讚譽。榮譽無數,難抵億萬民眾的口碑,這就是袁隆平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處。
袁隆平心得體會4
袁隆平生於1930年9月,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世界級農業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曾成功選育了第一個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強化高產雜交水稻組合——南優2號;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國際上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此外,他還先後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糧農組織等多次國際獎勵。
他培育的雜交水稻被稱為“東方魔稻”,確保了我國以僅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產的稻穀相當於每年解決6000萬人的吃飯問題。有人說,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礦,怎麼挖掘都有收穫,他還是一個多面體,每個側面都值得大家學習。是啊,如今,全國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學習,學習他為國為民為事業不畏艱難、勇於付出的獻身精神,學習他勇於追求真理、不迷信權威、不因循守舊、不斷探索的創新精神,學習他注重理論聯絡實際、勤奮進取的務實精神,學習他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的協作精神,學習他謙遜淳樸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精神不是隨便說說的,翻開那本中國感動世界,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立體真切的展現在腦海裡的,就是真實的袁隆平。袁隆平早在考大學之前,他就立志做一個農業科學家,西南農學院正是我們這位現今的農業科學家的誕生之地。也許是童年及青少年時期經歷的戰火與生活的艱辛讓他能夠立下這樣的志向吧。大學畢業後,他響應國家的號召,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懷大志,目標堅定的人,才會不畏懼苦,不害怕難!在20世紀60年代,在那饑荒的年代裡,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慘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歷史成為袁隆平前進道路上的動力。從此,他立志使我國農民擺脫貧困,立志向飢餓挑戰。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可以說袁隆平在青年時期就知道了,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業,更造福了億萬的人民。
所以,要做怎樣的人?我想應該就是要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會有崇高的人格。所以,當我們今天學習袁隆平那麼的美好的品質的時候,我們知道,那個汗霜滿衣,皮膚黝黑,真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的人,展示給我們的卻是人格的光芒。
袁隆平心得體會5
人民大會堂小禮堂的報告廳裡,同事和弟子都表現出了明顯的緊張和興奮,而袁隆平卻依然故我,明亮的眼睛,頑皮的笑容,與兩個月前活躍在氣排球場上氣定神閒的神態並無兩樣,薄薄一頁紙的演講稿握在手裡,幾乎不怎麼看。
這不禁讓記者想起5月份的長沙記者見面會時,他把演講稿丟到一邊的情形。對於開會發言,袁隆平顯示出了他的“大師風範”。
“我有兩個雄心壯志”
“請這麼多領導和高層人士來聽報告,我感到很不安,我並沒有大家讚揚的那麼好,我聽之有愧。我覺得光榮應該屬於國家,屬於從事雜交水稻工作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幹部。”對於同事們的誇讚,袁隆平表現出的是一個科學家的謙遜。
對於自己的功績一帶而過的袁隆平,在談到超級水稻時卻顯得興致勃勃:“今生,我還有兩個心願,也可以說是我的兩個雄心壯志。”
擁有老驥伏櫪精神的袁隆平說,他的第一個心願就是爭取在2010年實現第三期超級雜交稻大面積示範畝產900公斤的目標。
“計劃到2011年在全國推廣6000萬畝,產出現有8000萬畝所產的糧食,也就是說,等於增加了2000萬畝耕地,可多養活3000萬人!”說到這兒,站在演講臺前的袁隆平抬起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個心願,是在國外進一步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現在,全世界有22億畝水稻,如果其中一半種雜交水稻的話,所增加的糧食可多養活4—5億人。”
袁隆平不到10分鐘的報告,被全場一次又一次熱烈的掌聲打斷。
“這一天早該來了”
在人頭攢動的會場中,記者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在前排忙碌,照相機、攝像機全副武裝,時而對準講臺,時而對準細心聆聽報告的領導和觀眾,她就是袁隆平身邊的秘書辛業芸,記者與她在長沙曾有一面之緣。
在她休息的空當,記者抓住了這個大忙人。
“今天我太激動了,就像過年一樣。”辛業芸眼眶微微發紅。
“袁老師對於祖國、人民和全人類的貢獻太大了,我以前也曾陪他到過很多地方作報告,甚至去過美國,但是,在人民大會堂的報告,這是第一次。我覺得袁老師為人類做出的貢獻太大了,我始終覺得袁老師應該有一場這樣的報告會,他早就該站到今天這樣的演講臺上。”辛業芸激動得語調微微發顫。
一轉身,又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了記者的眼簾,袁隆平的兒媳,也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的段美娟,也手舉相機對準了演講臺,準備將這歷史性的一刻記錄下來。
“爸爸這次過來穿的還是2001年來北京領取國家最高科技獎時買的那套降價西服,這麼多年,這套西服就是他每次出席重要會議的禮服。”看到臺上的袁隆平,兒媳段美娟說:“平常很少能看到爸爸穿得這麼正式,都是方便下田的休閒裝。”
爺爺的夢
在報告會進行到尾聲時,演講臺上出現了8個身穿白色小紗裙、頭扎羊角辮的可愛娃娃,她們是來自湖南第一師範附小的小學生們。稚嫩的孩子們用她們甜美可愛的童聲,將一首《爺爺的夢》獻給了她們心中可愛可敬的科學家爺爺——袁隆平。
親愛的爺爺請允許我,一個吃著您發明的稻米長大的孩子來告訴您我內心的秘密和夢想——長大了我也要做科學家接過您手裡的接力棒心懷世界,正直善良讓所有的人都遠離饑荒我也要成為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就緊挨在您的身旁我也要讓世界的夜空因為我們中國人的存在變得更加美好,更加閃亮!
站在一旁的袁隆平看著孩子們可愛的模樣,滿臉的笑意,這位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的人民科學家望向孩子們的笑眼裡,也蘊含了對這些科學“種子”們的殷殷希望。
袁隆平心得體會6
袁隆平一生紮根在稻田之間,實現了千百年來人民心中最樸素的願望,攻克了曾經絆倒半個地球的難題,讓上億人口擺脫飢餓。袁老如同夜空中最閃亮的那顆星,照亮了後來者繼續前行的路,他給世人留下的不僅是豐富的食糧,還有無盡的精神財富。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緬懷他仰望星空的精神。袁老的兩個夢想耳熟能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夢想試驗田的水稻像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保障國家和世界的糧食安全。
耄耋之年,袁隆平又提出研發“海水稻”的宏大構想。袁老說,“海水稻”研發成功以後,在我國內陸和鹹水湖周邊進行產業化推廣潛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廣兩億畝,畝產200-300公斤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兩億人!
夢想總是屬於敢想敢為的先行者——2020年,袁隆平團隊在十地啟動“海水稻”萬畝種植示範,10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產穩定超過400公斤。中國人再次牢牢端穩了飯碗!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緬懷他腳踏實地的品格。袁隆平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長期奮戰在農業第一線,把自己在一生浸潤在稻田裡。他堅信:“電腦里長不出水稻,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他立下收徒“土味門規”——“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帶!”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袁隆平曾說:“我會鼓起勇氣繼續幹下去,從‘90後’一直搞到‘百零後’”。隱沒於鄉間水田的袁老,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為“禾下乘涼夢”和“覆蓋全球夢”奔忙,還在努力帶給中國和世界驚喜。多一些腳踏實地的科學家,多一些鍥而不捨的追夢者,中國的廣袤大地上,就會孕育出更多希望。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對英雄的呼喚和尊重。國士無雙,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國民英雄,在他的心裡,國家利益重,科學事業重,名利卻最輕。“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特等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世人也給了袁隆平的榮譽和禮讚。
時代需要榜樣,時代呼喚英雄。英雄人物用自己的行動,引領時代的方向,他們的精神影響著後來人,是為祖國乃至全人類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他們展現出的精神是一個時代的音。我們看到,在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的今天,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的追求和內心的富足。全社會對抗疫英雄的愛戴,對航空專家的敬仰,從國家層面對袁隆平、鍾南山一個個國民英雄的崇高禮遇,也在向社會昭示:人生價值的實現,靠的是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和艱苦奮鬥的作風精神。
我們紀念袁隆平,也是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一次反思。你我都是芸芸眾生中一個渺小的存在,我們大多不會成為袁隆平那樣的國民英雄,甚至我們也成不了整天操心經濟走勢的商業大佬,也不是時時關心國家大事的政界領導,但我們每個奮鬥的個體,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我們可以像袁隆平那樣,做一個對自己有要求,堅定目標就能夠堅持下去的人。那麼我們便是自己的英雄——願你我既能做那個為英雄鼓掌的人,也能成為那個被鼓掌的人。
最後借用鍾南山團隊的悼文,向袁老致敬,也向每一個堅持夢想的人致敬:感念我們在這個時空相遇的每分每秒,我們的星空因為有了每個不同的你而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