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思政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政教師培訓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思政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
20xxc年11月9日-11日,我參加了在常州舉行的《20xx江蘇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骨幹教師培訓》,為期3天的培訓中,我聽到了許多專家對教育方面的前沿思考,對工作、對學生獨特的感悟。10號上午在常州二中的課堂觀摩與學習讓我對教師課堂教學與改革有了更深的感悟。本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也感受頗深。下面是我的兩點感悟:
(一)繼續加強專業學習,提高專業素質,打造精品課堂
在高中教學第一線工作近10年的我,在工作中始終盡職盡責,熱愛學生,精心設計教學案、認真組織課堂教學,自認自己是一個稱職、優秀的教師。但在常州二中聽完這兩節課後我發現自己在課堂教學方面需要學習的還很多,尤其在以下兩點:
1、建立新型師生關係、創設寬鬆氛圍,營造創造性思維的環境。從張珩老師的課堂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課堂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女教師的親和力,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尊重學生愛好和人格、平等友善地對待學生,使學生願意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學中來,做學習的主人,形成良好和諧的教學環境。
2、創新設計教學案,注重課堂生成。戴老師的課堂讓我看到了教師紮實的教學功底、良好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尤其是教學案的精心編制、時政新聞的創新引用,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用有深度的語言、創設情境,激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勢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對複雜問題的判斷力、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又潛移默化地滲透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我要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更好地處理好課堂的預設與生成的關係、讓自己的課堂做到既“放得開”又“收得攏”。
(二)加強教科研學習,做學者型教師
這次培訓我聽了多位專家學者的報告,他們對於如何加強自身修養,如何推進新課改,如何做好教科研方面給了我很多指導。他們深厚的學術功底深深吸引了我,我真切地感受到“沒有理論支撐的教師不是一名優秀教師”。我也深切感受到自己在教科研方面的巨大不足。作為一個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身為老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理念的內涵、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
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
思政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
短短的10天培訓,各種場景歷歷在目,從火車站的接車,到xx老師細緻的安排,讓人感到倍感親切,透過不同專家的觀點和獨到視角,結合我自身工作實際及對教育的思考,我對於教育,對於教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透過學員們積極的交流,我發現在我和他們之間還有很大的距離,這也成為我要不斷學習的動力!
給我思考最深的還是黃老師的一堂講座《用思想提升你的教育品味》,黃老師透過三個設問展開話題,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幹什麼?然後透過《大宅門》中的季先生引發我們的思考,透過短片讓大家討論季先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是如何評價季先生的?其實現在回想起來來,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季先生的影子,只不過季先生是一個理想化的人物。
然後黃老師又提出我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首先強調的是要做一個有職業信仰的人,給我觸動最深的是黃老師指出作為一個教師,一生中能改變幾個孩子的命運,能儘可能多地為社會培養合格公民,這是對國家和社會的巨大貢獻。這是一個教師的責任和擔當。我覺得這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做到的,也是能夠做到的。對於每個教師,我們都是很平凡的一個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幹著平凡的事業,但正是我們的平時的言行,會影響到一個孩子的命運,我們可能會讓孩子的一生充滿感激,可能會讓一個孩子的心靈得到慰藉,也有可能讓一個孩子對我們產生仇恨,因為我們是和他們的心在交流!我們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者屬於我們自己的不平凡!
所以我們要堅信我們的職業對學生、對自己的價值,我們只是一個小小的老師,無法改變社會,無法改變整個教育,甚至改變一所學校都難,但可以改變自己,進而改變一群孩子及家庭,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讓孩子在教育的美麗遇見中開啟人生的幸福。有一個網友在他的留言中寫道:最喜歡初中的物理老師!一個特別耐心的老太太。板書利落,講課生動清晰,循循善誘,而且喜歡鼓勵學生。她的備課本扉頁上寫著:“為人師表,切莫誤人子弟。”她寫字檯玻璃板下壓著一張字條:“微笑沒有副作用!”多少知識已成往事、煙消雲散,可教師的德性卻歷久彌香。
我們要做迷戀孩子成長的教師,把每一個孩子放在心上。每個孩子不可能都是第一,但一定是唯一。要寬容的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長權。體驗、錯誤、改進都是孩子人生中必要的。
要對我們的孩子充滿敬畏,尊重和接受人的差異性,敬畏人的無限發展可能性。不能讓每個孩子都出色,但可以讓每個孩子都出彩!
我們也要成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師,之所以能與其他老師區分開來,因為有“你”的風格。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教出自己、總可能有“一美”,突出而顯示不一樣。我們試想,十年後我們的'學生對老師是如何評價的呢?他會不會記得你曾經給他們講過那個題目,肯定不會,他能記得的是你對他的愛!
接著黃老師又帶領大家對現在教師的職業狀態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現在很多教師都處在職業的高原期,但卻無法突破高原期。而要想突破高原期,必須要遇到關鍵的人和關鍵的書籍。最後,黃老師帶領我們討論了教育是什麼,學校是什麼的話題,教育是要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教育是上所施下所效,以靈魂喚醒靈魂。教師職業的特殊在於育人,不僅用自己的學識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用自己的靈魂去塑造學生的靈魂。黃老師指出:
教育是遵循規律的科學,教育是慢的藝術。人的成長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體驗,需經歷一些階段。要敬畏、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尊重規律,便是順應天性,激發智慧;違背規律,便是扼殺天性,毀掉智慧。黃老師和我們探討了學生為什麼越來越厭倦學習的問題,他提出一個觀點,教育質量有兩種:一種是以犧牲人的潛能和興趣為代價的質量,一種是不斷挖掘人的潛能,激發人學習興趣和慾望的質量。教師的作用是不斷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長,教師的作用在量上也就發生了相反的變化。最後是學生完全的獨立,教師作用告終。教育是師生的相互成全、共同成長!黃老師還引用了王老師的一句話:教育只是一座橋,經過這座橋,你只是回到了你自己。老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旅途當中,最後成就的其實是自己。真正的老師,沒有弟子,他們悟到整個宇宙只是一顆心的存在,弟子和老師並沒有什麼不同。最後黃老師以路遙的一句話結束了課題: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種事業。
是啊,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種事業。他會不顧一切的愛上教育這門藝術,並不顧一切的為他付出終生而無怨無悔!我們都是一個小小的人民教師,但我們都有可能成為學生生命中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