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的實踐心得體會

養老院的實踐心得體會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養老院的實踐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養老院的實踐心得體會1

  週六我們去了養老院,養老院的環境不是很好。剛走進養老院,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裡面都是八、九十歲的老人,有的在輪椅上半躺著;有的坐在門口,呆呆地望著我們;也有一些身體硬朗的老人拄著柺棍正打算出來曬太陽……

  當我們走進他們,才發現,他們有的看不清楚東西,有的聽不清楚,有的說不清楚……但是我們都耐心的與他們交流,不管他們說的自己是否認同,也不管自己是否聽清,更不管他們一再重複同樣的話題……這一切,一切,只因他們是老人。其實,自己在攙扶有些老人的一剎那心頭掠過一絲猶豫,但很快就意識到,這是我們應有的一種責任,一種義務。我們在問及他們子女多長時間來看他們一次的時候,老人的眼神裡掠過一絲憂傷,但還是說自己在那過的很好,只要子女經常打電話就行了,還很開心的談及其孫女給他打電話的事,從頭到尾,老人都沒有正面回答我們的問題,我們也不好再提。

  我們把老人都攙扶到外面,曬曬太陽。院子裡,有的在給老人剪指甲,有的在給老人捶背,有的在按摩,看的出,許多老人都很開心。其實,我覺得老人的要求並不高,只要大家在一起,熱熱鬧鬧的,他們就會很開心,不管我們和他們談論了什麼,談論了多少。因為這讓他們覺得還有人關心著他們,他們並沒有被遺忘。其實,這些老人大部分是不喜歡看節目的。在外校的學生表演節目的時候,老人寧願和我們嘮嗑,在我們提到節目的時候,老人並沒有任何開心的表情,幾乎沒有看錶演的節目。因為這些節目大都是歌曲,有的是武術。但這都不是老人所喜歡的。他們有的看不清楚,有的聽不清楚,有的根本不能行動。這怎麼可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呢。我們中的一個女孩兒說大部分老人都喜歡戲,不喜歡歌,這個女孩兒還說到學校之後,就去學戲。她的這番話,挺讓我感動的。

  在我們臨走的時候,有些老人拉著我們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說著:下次還來啊,下次還來啊……還有些老人,一遍又一遍地說著自己的房間號,並且一再強調讓我們記得。從老人的臉上,我們看到了一絲幸福,還有,不捨……我們把老人送回各自的房間之後,就到了外面集合。

  是的,他們是一些孤獨的老人,想要親情,想要被人注意,被人尊重,被人關心。他們心疼自己的子女,理解自己的孩子們,寧願一個人承擔這像是被拋棄的苦澀和辛酸。當你看到這的時候,請想想:您有多長時間沒有回家看望自己的爸爸媽媽了......所以,當我們閒下來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可能也在無時無刻地想著自己,這也是給爸爸媽媽最好的禮物。願天下父母親健康長壽!

  最後,我希望,志願者活動能夠波及更廣闊的範圍,讓更多的老人感受到我們的關心和照顧。讓他們欣慰地知道,社會還有愛,至少,還有我們……

養老院的實踐心得體會2

  這次,我們策劃了敬老院志願者服務活動之行,前往北山樂融融敬老院,慰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讓他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給他們送去一份關愛。老子曾說到做人兒女的一境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做到這種境界不是那麼容易的,但是一些小小的關愛,我們確是可以做到;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社會經濟突飛發展,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卻有越來越多的老人被冷落,是敬老院讓這些需要幫助的人重新找到了家,得到了家的溫馨,愛的呵護。

  由於地點比較偏僻,在此次活動前,我提前走訪後做了活動線路圖片。活動當天,受到集合時間延遲影響,時間比較倉促,到達敬老院內直接整隊分組行動,一部分和老人交談一部分打掃衛生,為老人剪指甲,理髮,和擦玻璃。

  我們的到來讓他們欣喜萬分,我們和老人們談心,他們是那麼的健談,有些老人都80多歲了,因為年紀大了,他們的語言能力有些退化,他們說話時大部分我們是一邊仔細的聽一邊猜他們說了什麼,老人們很興奮,他們緊握著我們的手,彷彿我們就是他們的孩子,我們會問他們的年紀和在這裡的生活,他們會問我們今年多大啦,家裡是哪裡的,家裡有幾口人,雖然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但是我們儘量找些簡單的話題,引導老人多講述他們的往事。總之大家談得很開心,我們也由衷地希望能給他們帶來心靈上的慰藉。

  說到我所負責的環節——理髮。期間,老人們都十分活躍積極配合。比我預期的效果好得多了,雖說我們此行是為了給敬老院的老人們添些快樂,但是事實上,老人們也給我們帶來了快樂。

  考慮到老人的作息時間,活動一個小時就結束了。臨別時,全部義工合影後,老人們高興地唱起了歌,在歌聲中我們返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透過另一個視角,認識到生活在當下的世界裡,我們不能只為著自己的利益而做事,要學會關心別人,學會奉獻愛心。在與老人的交談當中,讓我瞭解到他們在老人院的生活是多麼的孤寞,他們需要更多人的關心與呵護,因此我們需要奉獻出我們自己的愛心,讓社會到處都可以看到愛的存在。我們志願者雖然能為老人們做的事情很少,但是意義卻很大。這不僅能夠溫暖老人的心,而且還能夠鍛鍊我們的能力,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微薄之力。

  這個社會太缺少對老人的關心了,讓我們多多的關心關心老人,時常可以去敬老院看看他們,即使只是聊聊天也好,他們現在正如同小孩子一般需要人們的.愛護,他們現在的樣子就是我們未來的影子,不要讓我們的未來在寂寞中度過,獻出我們的愛心,給老人院中的老人一絲溫暖吧!

  透過這次敬老院義工服務活動,我相信一起的夥伴們將會更加的關注老人,會在以後給他們更多歡樂,祝福,也會更加珍惜自己身邊的老人。我希望我們社會的每一個人都能關愛老人,關愛他人,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將“奉獻愛心,服務社會,鍛鍊自我”的義工服務宗旨貫徹到底;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目標共同努力!

  這次的活動大家配合的很不錯,即讓老人得到了歡樂,又讓我們知道如何與老人交流。遺憾的是時間比較倉促,沒能為老人們安排節目及慰問品。對此,我認為以後活動應進行更加周密的計劃,把更多問題考慮進去;多瞭解敬老愛老的相關知識及意義;多參加類似的活動,從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身對敬老院志願者服務活動的質量,讓老人們感受到更多的關懷。

養老院的實踐心得體會3

  這次學校組織了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活動,做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很多人都報名參加了這次活動,我們也是為了弘揚傳統美德,透過活動,促進大家共創和諧文明社會。

  一開始聽說才加這次活動可以拿到素質拓展學分,作為一個有上進心的大學生,又怎能錯過這次機會呢,再加上我也從來沒有去過敬老幫助過老人,在好奇和懷著幫助的心態來到了敬老院。

  我們到了敬老院之後,與其中照顧老人的阿姨共同對老人有了一些瞭解,知道了他們都是一些缺少關愛的老人,在他們的人生中,他們用自己平凡的一生,做著平凡的事情,默默的為祖國的發展盡一份力,隨著年齡的變大,他們已經不能夠走動了。

  誰都不願意獨自去承受孤獨,孤獨是可怕的,這是一份讓人難以承受的冷漠,年齡變大的老人們不在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獨自靜靜的留在了敬老院,以此消磨餘留的光陰,看到老人們那滄桑的面容,那從滿孤獨的背影讓人忍不住的想要去關懷他們去呵護他們,讓這些生活在敬老院中的老人們能夠享受到關愛與呵護。

  他們都是一群需要社會關注的群體,看到他們沒有子女來照顧,沒有其他親人來看望是挺可憐的。來到敬老院之後我們積極的幫助這些爺爺奶奶,給他們打掃房間衛生,給他們按摩捶背,給他們歡聲笑語,陪伴他們想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儘可能的幫助他們,讓他們綻放笑容,看到他們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爺爺奶奶,他們操勞一生卻不能夠得到我們的照顧就找找離去,留下的只是回憶,把我對自己爺爺奶奶的那份情用在了這些老人身上,希望他們能夠快快樂樂的度過有生之年。

  一開始我是衝著素質擴充套件學分取得,到了後來我想努力的幫助這些老人,作為大學生,我們學習了很多知識,也明白了很多道理。我希望所有的大學生都能能夠行動起來,幫助這些孤單的老人,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在社會上還有很大的一群人,他們都在敬老院,他們是一群弱勢群體,他們需要呵護,需要關懷,為社會上的老人奉獻自己的一份心意,一份關懷,讓老人們快樂,也讓自己快樂,把這份快樂與大家一起分享不是更好嗎,時間轉換,等到我們老的時候是否會如他們一般,也需要他人的呵護呢,為了他們也為了自己我們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共同建造一個幸福美好的社會,弘揚我國的優秀傳統,帶動更多的人和我們一起幫助這些老人去關心他們,哪怕是一聲問候,一次看望都會讓他們高興然他們快樂,這麼做也是我們大學生應該的。

養老院的實踐心得體會4

  今天很累,站在學校門口集合的時候也一直在冒冷汗,但最終還是成功地和青協的夥伴們一起去了福和敬老院。

  來到敬老院,尤其是走在住宿樓,有點讓我大失所望。我們走到哪裡,蚊子和蒼蠅就陪我們走哪裡,真的很熱情!而且裡面的空氣也並不是那麼的清新。走到盡頭,才看到原來很多老人在聽阿姨講聖經。剛開始的時候,我還在想:我應該怎樣和老人家交流?心裡有點緊張!但是婆婆見到我來了,很熱情地叫我坐在她的旁邊,並用手輕輕地撫摸我的背,向我微笑。那一刻,緊張不再屬於我。裡面的老人幾乎都是說客家話的,包括坐在我旁邊的婆婆也一樣,幸虧她還會聽白話,只是不會講。儘管她知道我聽不明白她的客家話,但她還是一樣帶著那幸福的笑容和我聊天。突然覺得自己很想去學客家話,那樣我也一樣可以和他們談心,聊天。那樣就不會只能以微笑來代替我的回答。陪婆婆看錶演,掰橙子給她吃,和她聊天,覺得真的很開心。送她會宿舍樓的時候,她不要我扶,而是要緊緊地牽著我的手,慢慢走回去。到那邊的時候,那些工作的阿姨都在笑我們,說我們很像婆孫倆。

  我們在門口集合的時候,婆婆還自己走出來,送我們上車。即使我們已經上到車了,她還是站在鐵門前,看著我們走。我告訴她:有時間我一定會再去看她的。

  敬老院這一活動的參加,讓我想起了很多。爺爺以前還不是一樣坐在門口等我們放學,每天他去放牛回來都會帶好吃的給我們吃,然而,在六年級的時候,我又去買東西給他吃的時候,卻傳來了他的死訊。回到家只能看到靜靜地躺著的他;也還記得,高三請假回家就是為了看外婆,可當我會回到學校開啟手機時,媽媽來了個電話告訴我:在我剛上車的時候,外婆走了。除了為她流下傷心的眼淚,我還能做什麼?只能回憶著過去,小時候總喜歡放學就去外婆家吃飯,每一次我去她家,已經不能走路的她都要拖著我的手,不給我走。同樣突然的是_x年_月聽到奶奶離開的訊息,本想做完兼職,順便買點東西回家看她,可是時間沒有等我。

  我記得,她抓著我的手,帶著眼淚和我說她要回家,不想住院。而我卻無能為力。也還記得上大學之前,她同樣拉著我的手,我告訴她,我會回去看她的,然而最終我失信了。其實老人都很容易滿足,就像以前我放假回家就看到奶奶很開心,吃飯的時候,和她聊天,聽她說話,她們都覺得很開心。其實一直習慣奶奶在家等我放假,換成了媽媽,還是覺得有點不習慣。沒有了她,我晚上出去玩完時,再也沒有奶奶為我開門;

  有時候在想,以後我老了,會不會同樣成為敬老院的一名會員?今天的活動,我還懂得了主動溝通是打破代溝的最好辦法。人總是希望被關懷,被關注。

  希望那些公公、婆婆們健康快樂長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