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通用11篇)

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通用11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 篇1

  一、對當前經濟形勢總的看法

  “新常態”是我國新時期經濟發展的一個突出標誌。改革開放30年以來低成本擴張為主線的高速增長模式現在已無以為繼,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是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選擇,也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經濟發展的一個常態化結果。如果過去我們的企業是以做大為基本追求目標的話,新常態下我們企業應當以做強為根本宗旨,也就是要大力轉變增長方式,從過去簡單粗放的外延式發展轉變為精雕細琢的內涵式發展,加大科技投入,掌握核心科技,把產品做精做細,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競爭能力,提高全要素生產效率,只有這樣,我們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企業轉型升級的內涵

  企業轉型升級並不等於一定要轉產或轉行,企業轉型升級應當更多的是強調發展質量和效益,轉行、轉產與轉型並沒有直接的對等關係,產業升級的內容既包含了產業之間的升級,也包含了產業內的升級,轉型與升級之間是相互促進的,轉型的方向是升級,升級的目的是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三、企業轉型升級的目標

  企業轉型升級的目標最終是提升企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使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下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和競爭力,讓企業走的更遠、活得更久,企業社會地位更高、價值貢獻更大,企業員工更體面、更有尊嚴、更幸福地工作和生活,離開這個目標和最終落腳點來談論和謀劃轉型升級,無異於“黃梁一夢”。

  四、企業如何轉型升級

  任何一個企業或產業的轉型升級都必須要在現實和長遠當中準確的找到平衡點,這其中既有政策環境的影響,也有企業自身條件、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制約,既有整體行業能力水平、科學技術狀況的節制,也有企業自身優勢和企業管理者能力素質的牽引。轉型升級不僅要看得遠,還更要看得準、走得穩,走出更高的質量和效益,這才是企業真正意義上的轉型升級,盲目地、缺乏科學和非理性地轉產或轉行,一味地追求好上、快上或快速膨脹,對企業來說,都將形成十分不利的影響,都必將為之付出慘痛的代價。

  具體應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明確企業在行業和未來發展中的定位。轉型升級中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對自身的企業和產業定位、行業前景和未來發展趨勢要能夠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及準確的判斷,要對國家社會發展脈搏、產業政策傾向要能有一個精準的把握和研判,就是要清楚地知道企業現在所處的這個行業、從事的這個產業的未來空間和潛力,就是要清楚地知曉企業在整個產業價值鏈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當中的價值和地位。如若不然,企業的轉型升級就充滿了盲目性和隨機性,這樣的轉型升級必然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和不可持續性。

  二是企業轉型升級工作重點應當圍繞轉型升級的核心和本質來進行。企業是經濟主體、市場競爭主體,必然是以經濟效益和持續生存發展為中心,轉型升級的核心和本質脫離不了這個中心,就是要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生存力和發展力。 “一切支出皆成本、一切成本皆效益”,說到成本和效益問題,企業的轉型升級的核心、本質很少有不涉及到這個問題的。不論是抓公司管控轉型,還是抓資訊化建設、構建採購及電子商務平臺,本質上都是在最佳化成本構成和增加效益來源。因而,就抓企業轉型升級而言,如何佔領成本優勢至高點?如何拓寬效益增長點?應當成為企業立足自身實際、追求長遠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轉型升級領域和內容。

  三是轉型與升級同步實施。轉型與升級是個相輔相成互為依靠的過程,沒有互為獨立存在的轉型與升級。不論是管控轉型還是業務轉型,其本質上還是要實現管理模式、生產運營模式、營銷採購模式等方面的創新與升級,最終向公司管理與工業生產運營模式集約化、精細化、資訊化和智慧化等方向發展,努力實現管理上的高效能、成本效益上的最大化。正如前面所述,轉型的目的是為了升級,升級依賴於轉型並起始於轉型,升級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企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如果沒有企業的軟硬體、生產運營手段措施和思維意識、觀念的同步創新和升級,就如同一艘船沒有槳或發動機一般,再好的轉型也得不到有效的支撐和前進,再優的轉型也只能成為“空中樓閣”和“海市蜃樓”,最終實現不了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生存力和發展力依然是“原地打轉”。

  四是轉型升級工作應當是一個“量體裁衣”、統籌兼顧和穩步推進的系統組合。一個企業的轉型升級,很少存在單一模式的轉型升級,大多數是多種轉型升級模式的組合,力求在轉型中升級、升級中轉型,追求的是發展質量和效益,體現的是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思維觀念的創新。企業走轉型升級之路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應該是在轉型升級和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的佈置和落實上,要形成一條明晰的、具有自身特點特色、符合自身實際和切實可行的企業轉型升級思路,明確一個統一的轉型升級方向和目標,具體分解構建出一套有針對性的落地手段和措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否則再好的想法也如空中樓閣,最終淹沒在企業發展的慣性推動中,因循守舊、不知不覺中讓企業走向發展困境。

  五是轉型升級工作要從機制上注入更多的新鮮活力。如何把握好機遇、應對好挑戰?從根本上來講,還是需要企業本身就要有一副充滿激情與活力的肌體,如果在機遇和挑戰面前,企業本身就是一副“麻木不仁”、“暮氣沉沉”的樣子,那即便外部有再多的機遇、再好的環境,也都是把握不住、順應不了的,再小的挑戰和風險面前倒下去也未嘗不是不可能之事。因而,就公司的轉型升級工作而言,我們更應當練就一身能夠激發自身活力與潛能的“好身板”,透過機制、體制的創新帶動公司經營管控、生產運營、管理和技術、文化塑造等方面的創新,最大程度上釋放組織活力和個人活力,為公司轉型升級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連綿不絕的動力。

  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 篇2

  聽了梁寶林處長的報告感觸很深,他的報告主要暢述了五個方面,即一是目前開發區的狀況,二是經濟開發區為什麼要進行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三是經濟開發區存在問題,四是國內外經濟開發區典型成功經驗,五是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思路及措施。如何實現我們開發區的轉型升級,結合我們開發區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粗淺認識,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當前狀況

  一是產業結構原因。泗陽是新興紡都基地,普通工人資源緊缺,節能和減排壓力較大。二是少數招商引資專案把關不嚴。在前幾年招商引資中,未按規定程式辦理專案手續,盲目開工建設,致使少數小企業落戶。三是環保治理相對不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未能與工業企業快速發展同步。四是主導產業發展不協調。高新、高科技產業少,中介、峰頭企業偏少。

  二、相關措施

  一是理清發展轉型升級思路。繼續深化思想解放之風,走科學發展之路,引導幹部群眾在深化對泗陽開發區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的認識,在"比學趕超"中把握泗陽經濟開發區科學發展的大勢,把解放思想迸發出的激情與活力集結到思維方式轉變和發展理念創新上來,泗陽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科學崛起的思路更加清晰明朗:以生態建設為主旋律,突出"生態經濟、稅源企業、和諧發展、科學管理"的全新發展理念,以大力培育四大產業體系為重點,全面加快新型工業化程序;以著力提升城市形象品味為重點,全面加快城市現代化程序;力求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主動、加快發展、跨越爭先。

  二是建立發展轉型升級機制。在規劃機制上,按照"大力開展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全方位融入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的要求,認真修編開發區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協調佈局高科技產業、公益性事業、集中治汙等各類用地,實現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全覆蓋,切實強化規劃的統一管理,堅決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在招商機制上,實行嚴格的專案准入制度,注重源頭把關,嚴把環境保護關、資源消耗關、技術水平關,透過抬高專案引進門檻,吸引更多的大而優專案落戶開發區。在市場機制上,建好城東汙水處理廠及洋河產業園汙水處理站,運用價格槓桿逼迫企業汙染減排;嚴格執行上級節能減排政策,建立專項獎勵基金,鼓勵企業節能減排;大力推行"綠色信貸",對高汙染、高耗能專案實行"信貸封—殺"。在監管機制上,按照能力與任務匹配的原則,加強開發區環境執法隊伍建設,形成上級監察、地方監管、單位負責的節能減排監管體制。

  三是落實發展轉型升級措施。振奮精神,強化工作執行力,重抓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儘快走上一條科學健康持續發展之路。

  1、加快企業提質增效。加快洋河產業園建設,引導企業加大技改、環保、節能等投入,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支撐企業提檔升級。

  2、加快企業二次創業協調發展。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為開發區企業二次創業的協調發展進行"把脈"評定。以園區的大開發、快建設來提升承載能力,加快形成新興能源、紡織服裝、木材加工、電光源四大新型產業體系。

  3、大力推行"綠色"招商。按照"大專案—產業鏈—產業叢集—四大產業基地"的發展戰略要求,實施專業招商、規劃招商的新舉措,變大招商為招大商,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大力引進產業生態鏈長、產品關聯度大、資源能耗低、環境汙染小的重大高新技術專案和峰頭企業帶動型專案。

  4、加大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力度。充分發揮東方投資公司的職能作用,加大公司化融資力度,構建多元化投入機制,快速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承載和集聚能力;全力推進城東汙水處理廠及洋河產業園汙水站建設,在更高層次上推動開發區節能減排。

  我認為只有按照開發區"xx"發展目標,以爭建立國家級開發區目標為重點,實現蘇北領先,全省一流,注重和諧建設,永褒更好更快發展的活力,落實以上措施,使開區整體產業發展順利地實現轉型升級。

  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 篇3

  企業轉型其實就是員工個人轉型的集合,無論每一位員工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會直接影響企業轉型的進度甚至轉型能否成功。所以,擺在每一位電信員工面前最迫切的任務之一就是個人轉型。怎樣才能使個人轉型取得成功,併為企業的轉型添磚加瓦呢?筆者認為,不外乎以下三點:一、形成相容幷包、與時俱進的創新觀念。眾所周知,電信員工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技術員出身,長期從事技術作業,一方面會使人形成細緻嚴謹、精益求精的良好習慣,但另一方面又會使人形成固步自封、生搬硬套的思維定式。可以預見,電信企業轉型的最大障礙是如何轉變企業員工的思想觀念。轉型後,企業勢必會涉足文化、娛樂、系統整合等多個領域,而這些領域對人的思維觀念又有著極高的要求。試想,如果電信員工不瞭解80年代後年輕一代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又怎麼能緊緊抓住他們的需求,並向他們成功推介電信產品呢?所以,如果今天的你,還不知道超級女聲,還不知道PK,以及許許多多的新名詞,那就說明你已經遠遠落後於你所處的時代,也與這個社會的主導消費群體產生了深深的代溝。並且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逐步深入,以及和諧社會的持續建立,未來社會必然是一個多元化、個性化的社會,各種價值觀、消費觀將同時存在。

  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處在時代風口浪尖的你,可以不認同你身邊的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甚至嗤之以鼻,但如果你想把你的產品成功推銷給他們,你就必須瞭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消費觀念。“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句話對處在轉型階段的社會和企業很有啟發。請首先轉變你的觀念,這是電信員工轉型的首要任務。二、修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態。在電信企業上班時間稍長的人都比較清楚,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電信企業的改革就從來沒有間斷過,幾乎每年都有一次或大或小的改革。因此一些老員工對此次企業轉型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原有的認識層次上,認為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另外有一些新近來到企業的員工,卻對企業轉型或多或少有一些恐懼。其實,這兩種心態都是不正確的。因為以前的企業改革,多是在政府幹預下企業被動實施的,而此次企業轉型則主要是企業為了生存發展而引發的由內到外的、自發自願的變革,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的風險較之前的那些變革要更大一些,但它同時又會給企業帶來無限生機。所以,在企業轉型和人個轉型的過程中,既要樹立必然成功的信心但又不能盲目樂觀、不以為然;既要充分認識到轉型所帶來的必然風險但又不能患得患失、瞻前顧後。企業轉型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艱鉅的過程,這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的輪船,有到達波峰的時候,就有到達波谷的時候,一個個波峰和波谷緊密相連。如果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遇到一些困難就唉聲嘆氣,轉型又怎能取得成功呢?三、養成終生學習、學以致用的良好習慣。一個人存錢幹什麼?無非是為將來做一些打算。知識的生產過程其實與財富的生產過程極其相似,一個人有多少學識,就代表了他的知識銀行擁有多少“存款”。

  但處在資訊爆炸的當今社會,知識的折舊速度將越來越快,這就直接導致我們的“知識貨幣”加速貶值。所以,只有不斷學習、終生學習,才能將知識的“金幣”源源不斷地儲存到你的“知識銀行”。比方說:有一個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如果不好學上進,就好比一個有著萬貫家財的紈絝子弟在大肆揮霍著自己的財富,卻沒有一絲一毫新財富的注入,終有一天,他的知識資本必將空空如也;反之,一個學歷很低的人,就好比一個家境貧寒的人,卻在逆境中奮起直追,廢寢忘食地學習各類新知識,總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名知識的富翁。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今天的你可能學富五車,但如果沒有新知識的不斷填充,再大的知識寶藏也有枯竭的一天。我想,只要有了主動學習的良好願望和迫切心情,頭懸樑、錐刺股也好,鑿壁偷光也罷,終歸都能條條大路通羅馬。“既然選擇遠行,留給地平線的就只能是背影。”

  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 篇4

  一、數字化轉型需要系統性的創新變革。

  系統性的變革創新中,既有管理層觀念的轉變,也要有全體員工觀念和理念的轉變,大家都需要認識到變革的重要性,並積極推動變革。這個過程中,企業不光要有戰術上的準備,還要有數字化轉型的戰略規劃、數字化治理的頂層設計、企業數字化的架構規劃。

  二、數字化轉型需要精準性的角色定位。

  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依託供應鏈上下游的協同來倒逼,例如企業和供應商對接,和使用者對接,瞭解對方需要哪些數字化的銜接匹配,並藉助資訊科技服務商的服務,來完善企業各個環節數字化的保障。

  三、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全域性性的資料管理。

  數字流是企業生存的血脈,在數字化轉型中,企業需要把資料的產生和管理看成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一是構建企業大資料中心,二是構建敏捷高效安全的企業資訊系統,三是構建企業資料開發利用統一支撐平臺。

  四、企業數字化轉型也是一個持續的迭代創新過程。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在推進中不斷完善、不斷改革、不斷創新的過程。以適應社會消費需求的變化,以推動社會執行模式的變化,讓企業創新成為數字化轉型的動力。

  五、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靈活的機制保障。

  要構建適應數字化發展的企業管理執行新體制機制,讓企業上上下下都願意用數字化的手段,來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企業的不斷進步。

  六、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敏捷性的組織結構。

  對中小企業來說,可以借鑑一些大企業已經有的實踐。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形成的組織結構,更多強調的是流程型、平臺型和網路型,強調小團隊+大平臺,並且透過自組織、多角色實現快速變化。工業化時代強調的是分工,數字時代的組織效率,來自於分工基礎上的協同。

  七、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可靠性的安全屏障。

  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當中,客戶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關鍵的客戶資料是一個企業非常關鍵的業務資產,資訊化系統內外部資料的安全,必須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

  八、核心管理者的思想轉變。

  對於企業來說進行一次轉型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為企業進行轉型離不開企業內部員工的共同努力,如果企業管理者以及員工對於轉型的態度消極的話那麼轉型路就會走得很艱辛,所以企業組織人員和戰略層面的思維轉變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中之重應該被重視。

  九、技術的重要性。

  因為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需要有科學技術作為支撐,否則在生產、客戶服務等方面無法達到數字化轉型的要求。

  十、企業進行轉型具體方案的制定。

  這是實現企業轉型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企業不能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轉型方案轉型就無據可依,方案作為轉型的方向和目標能讓企業更快的實現轉型。當然我們在制定相關方案的時候一定要從企業實際出發,不管是現階段的發展、業務的範圍還是對於數字化的接受能力等等都要深入瞭解為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

  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可能業務場景都不一樣,所以更需要個性化實現。尤其是一些行業的特殊,更需要懂行業的技術服務公司,比如畜牧行業,更需要像多霖這樣在行業內的垂直網際網路深耕近20年的經驗來幫助企業一起梳理業務模式,制定數字化轉型方案,才能更簡單高效的落地。

  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 篇5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改革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把企業推向市場,增強企業活力,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中心環節。

  “人本”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靈魂。企業改革也是管理的改革,是為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改革與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管理是為改革創造條件,改革就有利於管理的進步。以人為本的管理思路,其核心就是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與經營者同心同德去奮鬥。這就需要企業管理者始終把握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一個企業如何形成團結、拼搏、奮發向上的氛圍,造就優良的企業精神,形成具有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離不開既科學又嚴格的管理,也離不開有效的激勵。

  嚴格管理應該是雙向管理。即:不僅是上級管理下級,而且在一定場合,下級也可以監督管理上級。因為管理者在不同場合中的當事人是不同的。在行政管理場合,上級、幹部是管理者;在民主管理場合,下級職工成了管理者。現代企業生產經營的高度集中統一,必須有科學的規章制度,同時必須實行嚴格的管理。科學管理是嚴格管理的前提,嚴格管理是落實科學管理的保證。要做到科學與嚴格,必須要求全體幹部職工以企業主人翁的身份去認識管理,關心管理,同時服從管理。這就要求各級領導既要站在管理者的地位,忠於職守,以鐵的紀律,按章執法,又要站在被管理者的地位以身作則,自覺帶頭遵紀守法,並自覺接受下級,接受職工群眾的監督。

  激勵必須是適度有效的激勵。激勵包括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大類。人們既有對物質需要的追求,也有對精神享受的渴望。由於文化水平、思想素質、家庭經濟基礎、個人性格愛好各有不同,需要的層次也各有不同。形成了對人生價值的取向和對事業追求的多層次、多元化。因此,在實施激勵中要掌握四個原則:一是以職工為主體;二是有具體明確的目的;三是依靠工會進行民主管理;四是公平合理的原則。透過適度有效的激勵去調動和激發大家的積極性和事業心。

  領導者自身形象是“人本”管理的嚮導。這裡應注意兩個方面的重要內容。一是正確引導個人追求;二是把握群眾思想脈搏,關心群眾生活。以穩定職工思想為前提,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關係。其中領導的自身形象對群眾起著很重要的導向作用。幹部的言傳身教,說明哪些追求是高尚的、正確的,哪些是低階庸俗的、錯誤的;抓緊幹部思想作風的建設。樹立良好的幹部形象是實現正確引導的關鍵。

  要實現雙向管理和有效激勵,這不僅是一個領導方法問題,而且是領導素質問題,包括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踏實的工作作風,科學辨證的分析頭腦和現代化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強學習和實踐,加速自身素質的提高,使得以人本管理為重點的現代化管理思想在改革的實踐中開花結果,為企業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

  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 篇6

  沒有一流的員工隊伍,便沒有國際一流的企業。在市場經濟已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知識就是力量已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知識已成為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的不竭動力。基於以上認識,赤壁晨鳴自20xx年2月開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教育培訓工作,很好地滿足了企業和員工共同進步與共同發展的需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培訓網路,確保全員教育培訓工作有序開展為使企業培訓工作卓有成效地開展,赤壁晨鳴把全員培訓教育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企業相繼成立了以董事長為組長的“員工教育培訓領導小組”和具體負責組織培訓的培訓處,建立健全了覆蓋全公司的培訓網路,成立了21個培訓學習小組。各部門主管成為本部門培訓工作第一責任人,生產車間另配備一名副職具體負責培訓工作,從而從組織上確保了企業培訓工作的全面有序開展。

  二、全面展開培訓需求調查,確保培訓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實效為貫徹執行“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培訓原則,培訓主管部門多次向各部門及員工發出徵求培訓內容、培訓形式意見的通知,從而不斷了解掌握不同部門、不同員工的培訓需求,並根據需求制訂相應的培訓計劃,實施有針對性的培訓,從而取得了較理想的實效。20xx年赤壁晨鳴整體經濟執行質量不斷提高,全年超額完成總部年初下達的各項經濟指標,受到了集團公司的肯定。20xx年以來,赤壁晨鳴各項工作順利進展,技術改造力度不斷加強、企業管理規範化水平不斷提高,員工素質不斷增強,從而為公司實現了時間過半利潤過半的良好成績,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應該說,以上成績的取得與赤壁晨鳴榮獲20xx年度各子公司培訓工作互評第一名是分不開的。

  三、制訂科學務實的培訓計劃,確保培訓工作有條不紊地實施到位自公司開展教育培訓工作以來,培訓主管部門不僅要根據員工培訓需求制訂年度培訓計劃,確定培訓目標,制訂培訓實施方案和考核措施,而且每月都有具體細化的分目標。為使培訓計劃切合企業實際,做到務實和可操作性強,首先由各培訓小組根據部門職能和特點向企業培訓處提報本部門月度培訓計劃,然後培訓處綜合各部門(培訓小組)月培訓計劃制訂公司月度培訓計劃。有了務實和可操作性強的培訓計劃,確保了各部門培訓工作的實施到位。

  四、創辦學習園地,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確保培訓成果有一個展示的視窗和平臺赤壁晨鳴自開展教育培訓工作以來,共創辦學習園地21個,創辦學習園地的出發點是:

  1、透過這個陣地,能較好地展示和反映員工學習成果和認識,並透過學習他人的心得體會達到交流思想、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2、透過這個“心靈視窗”,能基本瞭解員工對教育培訓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程度,從而利於有針對性地制訂和實施培訓計劃;

  3、從心得體會中能有效捕捉到員工對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需求和合理化建議,為我們不斷完善教育培訓提供參考;

  4、每個單位或學習小組都創辦學習園地,能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

  5、持續性地寫心得體會,便於隨時提醒幹部員工,學習已成為時尚,從而逐步形成學習和思考的習慣,有利於員工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觀念轉變。

  現在,各單位學習園地中頗具新意的標語或主題都能很好地體現赤壁晨鳴工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思考和感悟,以及對集團公司把員工教育培訓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這個意義的認同。如“全員學習、終身學習”、“樹立終身學習意識,打造一流員工隊伍”、“全力提高員工隊伍素質,為企業發展提供永恆活力”等旋律標語與打造“學習型企業”理念不謀而合;銷售處把晨鳴集團的服務宗旨——“使用者的滿意就是我們的工作標準”作為學習園地的主題就是典型的“學習工作化的”例子。還有一些學習園地把晨鳴企業文化大綱摘錄下來,把公司的工作目標等內容在學習園地中最顯目的位置以引起幹部員工的重視。讓人目不暇接的還有學習園地中張貼得整整齊齊的心得體會。現在,有的單位將學習園地與單位宣傳欄有機結合起來,成為企業文化、生產和培訓資訊的載體。可以說,不斷更新的學習園地中的心得體會和學習成果,正伴隨著企業健康成長和快速發展的步伐,逐漸成為赤壁晨鳴教育培訓工作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五、培訓形式多樣化,確保滿足不同層次培訓的需求在抓教育培訓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最適用的就是最好的原則,探索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可以說,到目前為止,赤壁晨鳴每個部門的培訓從內容到形式都不盡相同,培訓效果卻十分明顯,如透過實施“師徒制”的培訓方法,加速了新員工的成長,透過推行輪崗培訓,一專多能的人才多了,透過“一人領講,大家討論;共同學習,相互交流;及時宣講,全員消化;邊學邊用,學用結合”的原則,企業各部門均很好地發揮了職能作用。如財務處透過開展進出口業務中貨物流程的案例學習,保證了企業所需物資的及時到貨與結算;保衛科將培訓學習與提高工作效率緊密聯絡在一起,做到了學習和訓練相結合,工作學習兩不誤;原料場透過穿插學習《永興之路》讓員工進一步瞭解了晨鳴集團的創業史和發展史,從而增強了員工對晨鳴集團發展的決心和信心;企管辦透過收看“時代光華管理課程”,從中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管理技巧;物管科經常把培訓現場從辦公室“搬”到倉庫現場,並透過電腦培訓實現了盤存資料的資訊化管理等等。

  另外,我們還進行了以下形式的培訓工作:

  1、與ISO9001:20xx質量標準體系培訓要求接軌,使企業培訓工作按國際標準有計劃有步驟有評估有記錄地規範開展。

  2、內訓與外培相結合,滿足企業人力資源需要。赤壁晨鳴既有企業內部轟轟烈烈的各種培訓,同時又配合集團公司實施ERP,專門安排兩名大學生到集團公司接受一年多的ERP專業培訓,從而順利實現了公司辦公自動化和相關資訊工程的正常進展。

  3、將十幾名中層以上管理幹部送到武漢晨鳴對口部門參觀學習,從而快速提高了受訓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4、利用客戶資源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確保新材料新工藝的順利投用。赤壁晨鳴根據生產需要,為加快工藝技術更新和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共舉辦了8期各型別的技術速成班,每次都聘請供貨商的專家和技術人員授課,先後對A技術、西門子電器應用、水溶性膠帶的應用、輔料的效能及投用地點對成紙的影響、染料的配色、溼部化學等方面的技術和工藝進行了培訓、研討和現場指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透過舉辦這些速成班,我們深切體會到這類培訓不但成本低,見效快,便於迅速掌握,而且培訓師來自供貨廠家的專職技術人員,具有很高的專業水準,既能傳授理論知識,又能現場指導和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我們認為這是赤壁晨鳴最實用、最實惠、最權威、最切合生產實際的培訓形式之一。

  5、將全體中層以上管理幹部近60人分期分批送到武漢軍山地球村進行拓展培訓,透過這種體驗式的培訓學習,強化了受訓管理幹部的團隊協作精神,激發了個人潛能,更新了觀念。

  6、大規模開展觀看《贏在執行》、《職業經理人常犯的11個錯誤》和《製造型企業如何有效實施5S活動》等光碟講座活動,這種培訓形式的好處,就是能基本瞭解國內外大牌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知曉這些大牌企業成功背後的因素。這種方法與參觀學習法以及利用客戶資源培訓方法等都是一種有效而“短平快”的培訓路子。

  透過以上培訓,不但使員工素質和業務技能得到較大提高,而且員工對企業開展教育培訓有了普遍的認同,這應該是赤壁晨鳴建立學習型組織以來的最大收穫和成績。因為學習型組織的核心就是讓每個社會人都要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並養成自覺自主的學習習慣,樹立時時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髮展自己提高自己,從而帶動組織和社會向前發展。儘管在建立學習型企業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企業培訓學習工作還處在初級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我們現在的學習方法和效果距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型組織還存在一些差距。但我們仍有理由相信,有社會大環境的正確引導,有集團公司和赤壁晨鳴領導的支援和員工的配合,我們距離學習型組織的目標只會越來越近,從而透過建立學習型組織來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

  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 篇7

  當前世界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將取代自然資源和資本成為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最重要和最關鍵的要素。於是越來越多的國人取得了這樣的共識:大力發展科技,提高科技創新的能力與水平,是決勝21世紀經濟的關鍵。科技創新是時代的大趨勢。

  一、科技創新的主體是企業

  我國的一些企業已經具有了巨大的創新潛力。要想順利實現在新世紀的頭20年,使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確立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在發達國家,90%的跨國公司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戰略的主體內容,80%建立了研發中心,大多數企業至少把銷售額的5%投入到研究開發當中。而在中國,2.8萬家大中型企業中,擁有研發機構的僅佔25%,超過半數的中央企業科技投入不足主營收入的0.5%,許多企業的核心技術和裝備基本上依賴進口。另有資料顯示,20xx年,中國全部國有企業和有一定規模的非國有工業企業研究開發經費的總和,還不如一個福特汽車公司當年研究開發經費的一半多。

  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是不搞短期行為,不僅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且為滿足子孫後代的需求,留下充分的資源、空間和條件。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持續最佳化是基礎,經濟持續增長是條件,社會持續進步是目的。為三大持續的實現,都離不開科技創新。

  我國的科技研發和高技術產業發展之間存在一個很大的鴻溝——科技研究與開發遊離於企業: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遠離企業和市場,研究的許多專案目標不明確,甚至不符合市場需要;另一方面,企業缺乏強有力的研究開發機制。近20年,我國企業的進步非常大,但這個進步基本上是靠引進成果。引進是要受到限制的,靠引進推動中國的科技產業發展,不是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企業最強的生命力,就在於科技創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產業層次必須依靠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加快科技創新,增強競爭能力,必須以企業為主體,以企業家思想創新為先導,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構建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要引導企業不斷提高原始創新能力、整合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著力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知名品牌產品,實現企業發展由單純的技術引進、加工組裝向自主創新、自主製造轉變。例如,海信的生存與發展就得益於對科學的執著追求。“人才是本,技術是根,創新是魂”是海信的技術觀,以技術孵化產業是海信創新科技的特色。

  二、科技創新是企業最大的財富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對競爭而言,不創新,即失敗。因此企業經營必然表現為不斷地創新。

  聯合國人士間曾流傳一個論斷:“發達國家與落後國家的差距,實際是創造力的差距。”把這個論斷演繹到企業界,同樣可作這樣的論斷:“優秀企業與後進企業的差距,也在於創造力的差距,即科技創新的差距。”

  在市場經濟史上,凡是經受住時間考驗的優秀企業,都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的最大財富,時時處處致力於企業的科技創新。

  日本的索尼公司在剛起家時,僅20名員工、500美元資本,但在經營決策上堅決走自己的科技創新之路。在別的企業都大上普通電器時,索尼公司獨家開發出的錄音機;在電晶體剛剛誕生時,索尼公司又及時抓住機遇,迅速推出應用電晶體的袖珍收音機……這樣,平均每年推出上千種新產品,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創新,終於締造了一個“電器帝國”,在總結其成功的奧妙時,僅歸結為四個字“科技創新”。

  產品結構調整要注重科技創新來獲得更新換代的效果。北京建築五金實驗廠原先只生產傳統的老產品鑄鐵水龍頭,由於產品檔次低,市場競爭乏力,企業陷於虧損;1993年透過轉換產品創新機制,積極開發了換代產品陶瓷片水龍頭,在效能上做到了使用60萬次(約20年)不漏水,外形上更推出了銅鍍鉻、鍍鈦的流線型,企業立即取得了效益,走出了困境。實踐證明,只有疲軟的產品。沒有疲軟的市場,而企業的最大財富技術創新是使產品擺脫疲軟的根本手段。

  三、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

  從企業內部看,任何企業都有三大系統:經營系統、管理系統、技術系統。這三大系統之間,經營是企業的龍頭,管理是企業的基礎,技術是企業的工具及動力。我們必須強調,管理是企業的基礎,管理非常重要,但是管理不是目的,管理是為經營服務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十分明顯,不必多說。但是科技只是工具及動力,科技也不是目的。科技是為經營管理服務的。經營要前進,就要拿出升級換代、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離開技術進步、科技創新這是辦不到的。我們要搞電子商務,離開科技創新也辦不到。管理要前進,這要搞iso9000貫標、iso14000貫標,同樣離不開科技的創新;搞資訊管理,離開科技創新也不行。經營管理的前進,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是為管理服務的,管理是為經營服務的。如果科技創新出現問題,會出現什麼情況?

  高層次的競爭,高在內心,高在創新。大家都很熟悉海爾,因為它是搞家用電器的,家用電器在價格上打的這麼厲害,你看到過海爾降價嗎?基本上沒有。許多人要問,市場經濟不就是價格競爭嗎?應該說市場經濟價格競爭是永恆的,尤其是供大於求的時候,價格競爭不可避免。但是,價格競爭檔次並不高,比價格競爭檔次高的是特色競爭、設計競爭、創新競爭。海爾不搞低層次的價格競爭,而搞高層次的特色競爭,設計競爭。總而言之,科技創新,海爾不降價,海爾到處是老大。

  我們看一下海爾的商品經營:客戶的需求就是我的研發課題。20xx年海爾在開國際經理人大會的時候,海爾的美國經理針對學生公寓對冰櫃要求的資訊提出,應該開發出一種抽屜式的冰櫃。海爾總部一聽,很有道理,馬上下令開發抽屜式的冰櫃。結果怎麼樣?經過十七個小時,居然拿出了兩代經過改進的第二代抽屜式冰櫃的樣機,十七個小時拿出了兩代抽屜式冰櫃,第二天開會的時候就送到了會場上,這樣的快速反應就是科技創新,因此海爾的商品經營相當優秀。

  至於“市場疲軟”的觀點,是思想僵化者自我束縛。其實,市場是棵常青樹,市場是永遠不會疲軟的。市場是需求的反映,而人類的需求是不會終止的:許多需求都是永恆的,並且是發展的;數量需求會到質量需求;舊的需求會到新的需求;低層次的需求會到高層次的需求,永無止境。至於中國的市場,這是有12億人口支

  撐的最大、最肥的市場,又是極不成熟的市場,更是不可能疲軟的市場。那麼多的外商企業,都在盯著中國的市場眼紅,待踏上中國的土地後,更是驚呼:中國的'錢真好賺!不難發現,外商打入中國市場,,往往不選擇高科技、高精尖的專案,而最願意進入的,則是我們許多經營者口口聲聲在喊“疲軟”的量大面廣的低技術領域。然而他們的產品一旦打入我國市場,雖然總比我們的傳統產品賣得貴得多,但市場卻也立時不見“疲軟”,讓這些商品迅速取得了市場霸主的地位。他們都不喊“市場疲軟”。例如最簡單不過的牙刷,在質量與品牌的基礎上,外資企業的商品在每一區域性的形狀,表面防滑諸方面精心設計,刷毛則更是加上了波浪型的形狀設計,然後在電視廣告上一演示:這樣刷牙最乾淨。怪了,市場的大門馬上為其敞開,賣得決不便宜,但馬上成了市場上的“老大”。其實,真正的道理很簡單,這是設計與策劃的競爭,即科技創新的競爭,科技創新就是外資企業的財富,也是他們發展的動力。

  四、搭建科技創新平臺

  在一個競爭性的社會環境裡,圍繞全域性性的主題,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一個創新機構要根據條件和需要可以講對策,但更要講戰略。從科技層面上看,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戰略極為重要。戰略的落後或失敗,會導致可怕的、難以設想的後果。企業的情況也是類似,受成本和資源約束,企業更傾向於使用對策。由於資源有限,對策的實施常常排擠戰略資源,這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企業的創新戰略多是有頭無尾或虎頭蛇尾。既然技術創新是工具,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我們怎樣才能認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駕馭並保證科技創新使企業騰飛?

  1、管理創新是企業的基礎。企業是一支隊伍,這支隊伍是幹什麼的?在市場競爭中打仗,並且必須打勝仗。要打仗,要打勝仗,沒有秩序不行、沒有紀律不行、沒有積極性不行。管理創新就是解決企業的秩序、紀律和積極性的。管理創新是企業的基礎,管理非常重要,搞好企業離不開管理。但是,管理不是目的,管理是為經營服務的,而科技創新是為經營管理服務的,科技創新的原動力作用仍需經營管理創新作保障。

  2、具體措施保證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加上市場才等於科技創新。我們的企業裡也有科技人員,但是基本上只有科技工程師一類,科技工程師習慣於技術導向,不去研究市場,搞了半天還是技術進步,往往脫離市場,並非科技創新。我們企業裡的科技力量之所以發揮的作用不大,主要是因為沒有具體措施來保證市場導向、保證科技創新。

  3、建立企業科技創新的投入機制。投入是科技創新的重要保障,沒有投入就沒有創新,或者創新只是一種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而不能轉化為生產力。世界上評論:企業的科技投入如果只佔銷售額的1%,則無法生存;如果只佔銷售額2%,則勉強生存,如果佔銷售額5%,才可以有競爭力。僅國外很多優秀企業的科技投入都佔銷售額的5%甚至達到10%,我們在口頭上喊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是就不顧科技投入,根子在什麼地方?片面強調勤勞致富。舊的觀念不解決,新的觀念進不來。

  總之,只要存在競爭,存在優勝劣汰的制度,總有企業被淘汰,可又有更多的企業在崛起、在成長、在騰飛。這就是市場經濟中的新陳代謝。事關每個企業的生死存亡,企業當然都想知道:有沒有永葆青春的訣竅?歷史告訴我們確有永葆青春的訣竅,這就是不斷創新。尤其到了市場經濟的新時代,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創新經濟,企業的新陳代謝的速度要遠遠超過自然經濟與計劃經濟。面對全方位、多層次的國內國際市場競爭,企業要生存、要發展、要成長、要騰飛,始終離不開不斷創新。觀念的落後是最大的落後。因為,觀念決定行動,思路決定出路。面對wto,我國企業最薄弱的環節是經營,最差的能力是創新,最需要轉變的是觀念,最應當提高的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 篇8

  一、充分了解企業的員工

  每個人對自己都是如此簡單,而對他人卻是如此複雜。作為管理者,要能充分的認識你的員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管理者如果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員工,工作開展起來會順利得多。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一個能夠充分了解自己員工的管理者,無論在工作效率,還是人際關係上他都將會是個一流的管理者。

  瞭解員工,有一個從初級到高階階段的程度區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瞭解員工的出身、學歷、經驗、家庭環境以及背景、興趣、專長等。同時還要了解員工的思想,以及其幹勁、熱誠、誠意、正義感等。

  第二階段:當手下員工遇到困難,你能實現預料他的反應和行動。並能恰如其分的給員工雪裡送炭,這就表明你對員工的認識更進一步。

  第三階段:知人善任。能使每個員工在其工作崗位上發揮最大的潛能。給自己的員工足以考驗其能力的挑戰性工作,並且在其面臨此種困境時,給予恰當的引導。

  總之,管理者與員工彼此間要相互瞭解,在心靈上相互溝通和默契,這一點對一箇中小企業的管理者來說尤為重要。

  二、聆聽員工的心聲

  中小企業的管理者都有強烈的自我主張,這種傾向有助於果斷、迅速的解決問題,但另一方面也會使管理人員一意孤行,聽不進他人意見,導致決策失誤。

  在企業的管理中,聆聽員工的心聲,也是團結員工,調動積極性的重要途徑。一個員工的思想除了問題,會失去工作熱情,要他卓越的完成你交給他的任務是不可能的。這時,作為管理者,應耐心的得去聽取他的心聲,找出問題的癥結,解決他的問題或耐心開導,才能有助於你的管理目標的實現。

  對待犯錯誤的人員,也應當採取聆聽的辦法,不應一味責難它們,而應給他們解釋的機會。只有瞭解個別情況後,才能對他們對症下藥,妥善處理。

  三、管理方法經常創新

  管理員工就象開汽車,司機在開車時需小心的看著指示器和路面,路面有新的變化,指示器的指標有變化,他就應轉動方向盤,防止翻車撞人。管理員工也是如此,管理人員要讓其員工在制定的軌道上執行,就要仔細觀察、經常調整,以防止其出現偏誤。在穩定的大企業中,管理者要多注意員工的各種變化,在基本管理框架內靈活的運用各種技巧管理下屬。而對於活躍的中小企業管理者而言,他們的責任更加繁重。他們不僅不能墨守成規的管理下屬,也不能用哭定的模式去涉及企業的藍圖。

  管理者要不斷採用新的方法處理員工管理中的新情況,就必須要有超越陳規的一年和能力。70年代末80年代初,福特公司的經營思想日漸保守,公司業績步步下滑,最後滑到了虧損的邊緣。艾柯卡出任克萊斯勒總裁後,積極開拓創新,激發了員工的幹勁,不到兩年,終於使瀕臨波產的公司奇蹟般的起死回生了。

  四、德才兼備,量才使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在能力、性格、態度、知識、修養等方面各有長處和短處。用人的關鍵是適用性。為此,作為管理者在用人時,先要了解每個人的特點,是個員工十個樣,有的工作起來利落迅速;有的謹慎小心;有的擅長處理人際關係;有的卻喜歡獨資埋頭在統計資料裡默默工作。

  在許多企業的人事考核表上,都有一些關於處理事務的正確性、速度等評估專案,能夠取得滿分這才稱的上是優秀的職員。作為一個管理者,不僅要看到人士考核表上的評分,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觀察,結合每個員工的長處給於是當的工作。在從他們工作過程中觀察其處事態度、速度和準確性,從而真正測出其下屬的潛能。也只有如此,管理者才能靈活、有效、成功地管理他的員工、使事業蒸蒸日上。

  五、淡化權利,強化權威

  對員工的管理最終要落實到員工對管理者,或下屬對上司的服從。這種領導服從關係可以來自權利或權威兩個方面。管理者地位高,權力大,誰不服從就會受到制裁,這種服從來自權力。管理者的德行、氣質、智慧、知識和經驗等人格魅力,使員工資源服從其領導,這種服從來自一個企業的管理者要成功的管理自己的員工,特別是管理比自己更優秀的員工,人格魅力形成的權威比行政權力更重要。

  六、允許員工犯錯誤

  現實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中做事自然不可能事事成功,一個人能多做正確的事,少做錯誤的事情,他就是一個優秀的人。作為一個管理者,若要求下屬不犯任何錯誤,就會抑制冒險精神,使之縮手縮腳,使去可能成功的商機。

  冒險精神是一種寶貴的企業家素質,冒險需要勇氣和資本。若能從不確定的精神中,靠著某種靈感去冒險,才可能有成功的機會,但也有可能招致失敗。若管理者不允許員工失敗,冒險失敗會受到上司的嚴懲,則員工就回報著不做不錯的觀念,這樣企業便是去賴以發展的重要動力。

  因此,身為管理者,應鼓勵員工理性的去冒險、去創新、去抓住商機,應允許員工失敗。當下屬冒險犯了平常的小錯時,不應過多職責;當冒險成功時,務必多加讚賞,並給予相應的回報。

  七、引導員工合理競爭

  在中小型企業中,員工之間也是存在競爭性的,競爭有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的區別。正當競爭就是採取正當手段或積極方式正向攀比。不正當競爭就是採取不正當的手段制約、壓制或打擊競爭對手。作為一名管理者,關注員工心理的變化,適時採取措施,防止不正當競爭,促進正當競爭是其重要的職責。為此,人員管理有一套正確的業績評估機制,要以工作工作實績評估其能力,不要根據員工的意見或上級領導的偏好、人際關係來評價員工,從而使員工的考評儘可能公正客觀。同時,企業內部應建立正常的公開的資訊渠道,、讓員工多接觸、多交流、有意見正面溝通。

  八、激發員工的潛能

  每個人的潛能是不同的,對不同特質的人,採取不同的刺激手段才可能達到好的效果。

  醫學研究表明,人類的思維和行動軍來源於大腦皮層的活動,而大腦皮層又有內側與外側之分,這兩部分個又不同的功能。管理者應將這一原理運用到企業管理中來,根據不同人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激勵方法。

  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 篇9

  透過對企業文化的學習,我深受感動,倍受鼓舞。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企業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文化觀念,文化形式和行為模式以及與之相應的制度和組織結構,體現了企業及其成員的價值準則、經營哲學、行為規範、共同信念和凝聚力。因此,一個企業只要存在一天,企業文化就同時存在。xx公司的企業文化核心是“同心文化”,“心氣足、人氣旺、風氣正”是同心文化的基本特徵。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就是要用先進的觀念管理企業,使員工的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再先進的技術,如果沒有掌握再訓練有素而對工作充滿熱情的員工手上,也難以發揮作用。真正先進科學的企業文化,使能高讓每一位員工認同企業目標併為之奮鬥的文化。

  企業文化的樹立,不僅僅是一種公司的宣傳手段,最重要的是如何將其落實下去,讓公司裡面的每一名員工都能深刻的體會到企業文化對公司發展的重要性。只有當員工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符合企業文化要求的,處處以企業文化來嚴格要求自己,那麼企業文化才能真正的發揮其最終的效果。

  企業形成了優秀的企業文化,也就為企業打造了高素質的員工隊伍,而這支優秀企業文化武裝起來的員工才是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氣,陶冶情操,塑造知識型職工,培育奉獻精神,為提高基層的凝聚力,戰鬥力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而要實現這一功能,就必須不斷增強企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這是因為,文化的功能是能否發揮的程式最好,最終取決於文化是否能夠吸引人和感召人,能否為廣大職工所接受並轉化為強大的精神動力。增強企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須解決好文化建設以人為本、為職工服務的問題。我們發展企業文化的目的,就是要為廣大職工提供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產品,不斷滿足幹部職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企業文化建設,只有緊緊圍繞廣大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把他們凝聚到先進文化建設上來。

  xx公司的“以人為本、追求卓越、和諧發展、同心跨越”充分體現了xx文化的人文和諧可持續發展。而其中的核心價值觀“人為本、和為貴、效為先”更是對成長中xx公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透過學習《企業核心價值觀》,使我清楚了什麼是價值觀?企業價值觀的內涵是什麼?對企業核心價值觀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現代的企業價值觀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提供了衡量內聚力的尺度,沒有核心價值觀的企業無異於一盤散沙,沒有正確價值觀的企業就像大海中失去了航向的船隻。它為企業在樹立品牌、建立商譽、建立聲望中起著主導作用。我們要做大與做強xx企業,就應該確定有自己特色的企業價值觀,用不變的企業價值觀來迎接瞬息萬變的市場挑戰。面對廣大市場,我們要樹立能夠指導企業集體行為的獨特的價值觀。核心價值觀作用的最集中的體現便是當企業或者企業個人在企業運營過程中面臨矛盾,處於兩難選擇時應當如何做的時候,這樣做可以,那樣做也可以,但必須有個決定,支援這個決定的便是核心價值觀。我們的價值觀“人為本、和為貴、效為先”,並非是指成就,而是一種精神,一種動力,一種工作倫理。它掌握著一個人或一家企業的生命和靈魂,使之走向成功,使企業的一切工作都以卓越的成效完成,真正做到“更上一層樓”。總之,企業的建設,最終經營的是人的思想,最終的落腳點是武裝人,塑造人,鼓舞人,透過xx公司的企業核心來體現企業的價值,實現企業和諧,促進企業發展。

  以上是我一些個人的心得,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用xx公司的企業價值觀來提醒自己、激勵自己,把企業價值觀溶入到工作中,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企業文化的餞行者。

  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 篇10

  我時常在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企業的發展做好準備了嗎?”也許有人會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職員,在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崗位上工作,能做出什麼事情?在這裡我要說:“你錯了!”公司的發展需要大家團結起來共同奮鬥,企業的壯大離不開你我的共同努力。也許你我都在平凡的崗位上,猶如大海里的一滴水,而正是這無數水珠聚集在一起才彙集成浩瀚的大海。你我愛崗敬業的實際行動必將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堅實基礎。人們常說:人若生不逢時,沒趕上英雄輩出的時代,即便竭盡所能,終是難以揚名天下。是啊,生於和平年代,大多數人從事著極其一般的工作,我們真的很平凡。但我要說,為何偉大不能寓於平凡之中,平凡的我們一樣能高揚起頭,因為平凡中,我們一樣能夠奉獻。既然我選擇了把保安押運作為我終身的職業,選擇了指揮中心工作,做一隻公司的“眼睛”,那麼我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奉獻給這莊嚴的選擇,讓我們把對祖國的熱愛,對社會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對家庭的熱愛化為一種動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這種愛讓我們會義無反顧地選擇敬業。

  什麼是愛崗敬業呢?愛崗敬業就是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忠誠自己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指揮中心的值班人員敏銳的眼睛盯著xx路閉路電視,雙手熟練地切換著畫面,巡視著公司的各個角落。因為我們尊重工作,對工作盡職盡責,一絲不苟。因為我們忠誠於工作,把個人的利益與企業利益想統一,處處為工作著想,事事從企業利益出發,積極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們都知道對自己的親人要忠誠,企業的壯大也需要全體員工的忠誠。“創一流服務,保金融平安”是我們的宗旨。企業順利向前發展需要我們的忠誠,企業面臨困境時更需要我們的忠誠。正是這種對企業的忠誠,才有了今天不斷髮展壯大的公司。

  什麼是人生價值?在平凡的崗們上怎樣實現人生價值?相信許多人在思考,許多人在追求,也有許多人感到困惑迷惘。有句廣告語說得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一個人的價值取向決定人的奮鬥目標,也是人生進步的動力所在。我不想講空泛的理論,也沒有過高的奢望。我的價值觀其實很簡單:站好每一班崗,做好每一件事,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與企業的建設相融合。為企業的建設服務,紮根企業,忠於企業,做一個愛崗敬業的員工。公司是在押執行業中具有品牌影響力的企業,是一個不斷創新、追求卓越、前景十分美好的企業。這樣一個優秀的企業,這樣一個崇高的事業,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為之努力,不為之奮鬥呢?讓我們為企業的發展壯大而努力奮鬥吧!

  企業轉型發展心得體會 篇11

  “青年職工是青年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支柱。青年職工戰鬥在生產建設第一線,是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一支生力軍。如果把青年職工的創新熱情調動起來,創新的潛能挖掘出來,就會匯聚成推動創新的洪流。”當前,企業的發展需要高素質人才,人才中的技術人才更是不可或缺。然而,現階級,企業卻存在著技術人才青黃不接、青工“技術斷層”的現象,影響著企業快速發展。一方面,佔相當比例的青工對學技術熱情不高;另一方面,不想學技術,認為“搞技術過時了”的思想,在青工中佔居一定比重。究其原因,我認為:

  一是各種輿論對“技術工人也是人才”的宣傳重視程度不夠。技術工人的經濟地位相對比較低,從理論上講主人翁的地位在實際工作中難以體現。二是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文化素質不高、沒有技術的人,短時間內發了家。有技術無市場,不學技術照樣能發財的“拜金主義”思想在相當一部分青年工人中佔有一定市場。三是受官本位思潮的影響。企業中具有一定技術技能的人員在各種待遇上遠遠比不上中層幹部。四是技術培訓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五是企業體制的改革,導致技術成熟、經驗豐富的技術人才提前離崗退休。

  以上種種原因,對青年技術人才的健康成長產生了不良影響,使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技術含量普遍下降。為此,應制定以下對策:

  一、強化宣傳,營造重視尊重青年技術人才的濃厚氛圍。要充分利用報紙、刊物、廣播、電視等宣傳手段,鼓勵和引導青工鑽研技術,強調對學技術、練技能重要性的認識,形成比、學、趕、幫、超,刻苦學習技術的濃厚氛圍。要廣泛開展“技術比武”等活動,比武的成績直接和獎金、住房積分掛勾。要大力表彰優秀青年技術人員,對技術人才的培養、推薦、評比和表彰形成制度,增強廣大技術青工的榮譽感、自豪感和責任感,樹立“技術工人也是人才”的觀念。

  二、合理配置,建立健全青年技術人才的技能鑑定組織。要按行業的要求,制定出各工種技術等級標準和技術評定標準,建立有理論實際教學經驗和考核鑑定職業技能的權威機構,量化考核內容,定期對技術青工進行等級考核和評聘,使技術人才得到合理配置,減少技術人才資源浪費,讓青工走立足崗位成才的道路。

  三、完善機制,充分調動青年技術人才學技術的積極性。要完善青工教育執行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制定使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的具體措施,落實培訓、考核、使用以及待遇等方面配套的可操作性方案,堅持先培訓,後上崗,先鍛鍊實習,後擇優選拔的育才新路子。同時,要鼓勵青工樹立在本工種、本崗位的效率優先意識、市場意識,培養他們肯吃苦、勤鑽研的工作作風,打破年齡、學歷、資格的界限,對各行業的行家裡手破格使用,並制訂出科學的評定辦法,重點考核青工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能力,使有一定理論基礎的青工也能寫出較高水平的技術論文,展現他們的才華。在開展技術青工的評聘工作過程中,要使技術青工能夠與取得高學歷的人才相提並論,並將他們取得的成績作為破格晉升的考核依據。企業內部分配製度也要從分配方式上體現向有技能的技術型人才傾斜的政策,增強企業技術工種的吸引力、向心力,使他們感到學技術光榮,學技術有出路、有奔頭、有前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