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常規培訓心得體會(通用9篇)
教師教學常規培訓心得體會(通用9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教學常規培訓心得體會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教學常規培訓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2月廣安區思源小學召開了全體教師教學常規管理培訓會,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教育,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校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強化管理:
1、備課、上課
教師備課要一課一案,不準無教案上課,不準使用舊教案上課。教案應專案齊全,體現知識性、思想性和能力性的統一,精心進行“六設計”
(1)教學目標設計;
(2)教學重、難點設計;
(3)教學方法設計;
(4)教學板書設計;
(5)教學手段設計;
(6)師生活動、時間設計。
教師要按時上下課,組織教學嚴謹並貫穿課堂的始終,對學生嚴格要求,始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出現問題及時解決或課後與班主任溝通。認真按授課的基本環節去做:
(1)匯入與告知目標;
(2)回憶舊知識;
(3)呈現有組織的新知識或資訊;
(4)聯絡新舊知識;
(5)遷移與運用。教師要積極利用多種教學輔助手段,如題簽、多媒體等,積極創設環境,啟用學生思維。
2、作業的佈置和修改
教師佈置作業要適度、精選,不能隨心所欲,作業教師必須先做,作業提倡有層次性。教師佈置作業要向學生提出明確要求,並規定完成時間,要按時收作業,不得讓學生代批作業、試卷等。發現錯誤要及時在錯題集上記錄,並及時講解。
3、聽課、評課的開展
聽課堅持學校統一安排與領導隨堂聽課相結合的原則,每位教師每學期必須上一節公開課。教師聽課要求以本學科為主,校長不得少於40節,、業務主任不得少於20節,全體教師不得少於20節。組內研討課要求本組教師必須聽,各類校級公開課要求同組教師、一年教齡教師必須聽,其他沒有課的教師必須聽。每學年要求各教研組本組教師集體到其它學校聽課一次,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研討課、公開課、調研課等課上完後,各教研組要組織本組教師進行評課,評課要真正的指出缺點、發揚優點,切忌流於形式,並寫出相應的總結。
4、常規檢查的落實
教師教案、聽課記錄、政治學習筆記、業務學習筆記、校本培訓報告冊、錯題集及班主任手冊由教研組長每月檢查一次,教導處每學期抽查三次(開學初、期中、期末),並做好相應記錄和評價,同時,把檢查結果和教師績效考核結合在一起,真正做到獎優罰劣。
今後的教學之路還很漫長,我們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反思的還有很多。教學常規是學校教學工作的核心,是學校的立足之本。在檢查中總結,在總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下階段的教學中,我校將緊緊圍繞本次會議精神,按照中心學校的要求,紮實有效的開展各項工作,力爭把我校的教學常規管理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教師教學常規培訓心得體會 篇2
這次參加青年教師教學常規培訓會,我感到受益匪淺。
教育者湯勇曾說:“我們是幸福的行者,步履輕盈,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我們要用快樂的心情去做事,享受教育,享受這個過程。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正確地認識自己,把教育做成一項事業。那麼,如何把教育做成一項事業呢?我認為首先要懂得研究教學。如果把教學看做是一種簡單的重複工作,那必然會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失去積極性、主動性。我們應該把研究教材、研究教學當成提高自身素質的必走之路,精心做好備課、反思等每一項工作,把教學作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一個體現,然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成長,勇敢創新,尋找幸福,享受幸福,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其實幸福很簡單,我們要用教師特有的魅力,活出自己的精彩。對於教師來說,能否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著我們的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作為教師,如果沒有一個快樂的心情,就會感到生活枯燥而厭倦,也體會不到職業的幸福感。只有當你用快樂的心情去面對學生,你的積極樂觀才會感染到他們,繼而學生會因為你的快樂而快樂,在快樂的氛圍中健康成長。反過來,你又會從一個個活潑開朗,充滿朝氣的學生身上,感受到幸福。
那麼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首先,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最重要的舞臺。能夠學會管理,駕馭課堂,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歡樂,一起探索,我們就會少許多焦慮和煩惱。 其次,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來源一定是學生的成功以及他們對教師的真情回報。要讓學生感恩我們,我們就必須首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
教育是一項幸福的事業,我們要學會和學生一起享受其中的幸福!
教師教學常規培訓心得體會 篇3
5月27日我學校做了一次《教學常規》校本培訓。透過這次常規的培訓,我認識到了教學常規作為一項重要的規章制度,它的制定與執行,意義重大。它可以幫助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學生觀念,認識教師的角色和地位,認識教學常規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樹立常規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我對教學常規管理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首先在備課方面,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重要前提。按照要求,需要積極參加集體備課:根據學科課程標準要求和教科書特點,結合學情實際,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科學使用教學資源:根據教學需要,認真準備教具、學具,認真佈置活動場地,有效發揮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的輔助教學作用;編寫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設計方案要具體到每一節課、每一篇課文。
其次上課方面,認真做好課前準備。熟悉教案、瞭解學情,如要求學生預習的,要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強化課堂秩序管理。上課前要檢查學生出勤情況,上課時要維持正常教學秩序。講授新課不得超過全堂課的二分之一的時間。課堂上多讓學生動口、動筆、動手時間不少於10分鐘;課堂提問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
第三作業佈置及批改方面。認真佈置作業及時批改,作業的佈置要符合要求,不能佈置超大量的作業,搞題海戰術,加重學生負擔。同時也不能不安排作業,藉口逃避責任。作業的佈置與批改要同步進行,精批與抽查相結合,批改標準要明確,不能籠統的對與錯,同時要有鼓勵與批評,及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最後在考試與評價上,要發揮考試評價功能。強化評價的診斷功能、促進發展功能和激勵功能;要以鼓勵為主,不得挖苦、謾罵、汙辱學生,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規範考試評價方式,做好綜合素質評價,按照新課程關於學生成長記錄和綜合素質評價的相關規定,各負其責,適時做好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評價工作。提高考試命題水平,任課教師要能自己獨立命題,試題要科學編制、精選改創。試題難度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加強對考試命題的研究,加強命題反思,提高命題質量
教師教學常規培訓心得體會 篇4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面對如何教好學生,如何勝任這份使命?我深感責任之重大。透過江校幾次培訓之後,我覺得,要上好課就應該做好備課常規、上課常規、作業佈置與批改常規、評價常規,只有做好各項常規後,才能更好的勝任語文教師這個崗位。讓我最有深刻感受的是備課常規和上課常規。
在備課時,要先制定教學計劃,認真研究課文,根據大綱、編者意圖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去追蹤作者的思路,與作者產生共鳴。
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賴於“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次就是設計好教學過程。我認為,在制定教學過程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式。要根據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考慮學生學習的心理邏輯,設計適當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充分利用課文學語文。要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學習活動,根據學情確定重點指導內容,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積極利用資訊科技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展教學活動。特別是根據學習活動和過程和需要,合理安排課內外作業,並及時做好教學反思。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這堂課將會是一節非常不錯的課。
語文教學有人說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上課常規中,我更加體會到了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以我認為,首先應抓好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因為它是理解文章中心意思和寫作特色的基本途徑。語文教學不但是為了讀,而且是為了應用,但讀是基礎。由此可見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為重要的學習內容,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同時閱讀教學是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環節。所以作為語文老師,我一定要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課堂結構。同時《x市小學語文教學常規實施要求(試行)》中的作業佈置與批改常規,評價常規,同樣都要做好。
總而言之,課前,從點滴入手,瞭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詢資料,精心備課,課上努力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向40分鐘要效益。能紮紮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切實抓好單元過關及單項檢測,真正將考試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提高改進教學的手段。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教師教學常規培訓心得體會 篇5
今年學校新進了一批老師,為了讓新老師更好更快的融入到教學中,孫主任專門召開了教學常規培訓會。
在談到備課時候,強調“備課抓住重點”,其中談到“八突出”
1.突出三維目標設計的完善性
2.突出匯入設計的紐帶性
3.突出層次的邏輯性
4.突出提問的啟發性
5.突出結題的思路性
6.突出學生參與的過程性
7.突出媒體設計的時效性
8.突出作業設計的針對性
這八點突出,讓我們再次明白了備課的時候不僅要全面,更要有重點,不要“鬍子眉毛一把抓”。在常規備課要求方面,孫主任再次給我們明確了“四備”:備深教材,備透學生,備好教法和學法,備足教學資源。僅僅四個方面,讓全體老師從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教學媒體準備,教學過程,作業設計安排,板書設計,教後反思等方面進一步明確瞭如何入手。特別是在談到作業佈置及批註的時候,孫主任從“四留”“四不留”簡明扼要的闡述了佈置作業的合理性以及重要性。
四留:留適當作業,留自主性作業,留學習習慣養成作業,留實踐性作業
四不留:不留機械性,隨意性,重複性,懲罰性作業。
這次培訓資訊量很大,精華很多,值得我們每位老師會後再慢慢學習,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當中,不僅提高自己教學課堂的時效性,更讓學生享受到學習過程的快樂!
教師教學常規培訓心得體會 篇6
一、課堂上老師的主導地位不能丟
新課程強調發揮學生主體性,把課堂還給學生,多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但其實,新教材的內容更要求教師對教材理解得很透,抓住重難點,能很好地啟發學生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自己看書探究,尤其是我們農村初中學生,他們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教師更要講得精,更要善於引導,放手之前要先看學生的水平如何。比如現在我教的有兩個ab班的學生,a班的同學很活躍,設定問題就不能太放手否則課堂就會成為菜市場,毫無章法;而b班的學生比較安靜,我們得讓他們有話講,適當地設定幽默環節否則課堂就會成為一潭死水,毫無生機;比較理想的教法是老師一定要擔好引導者的“職責”,引導思維活躍的學生掌握正確的思考方式,而對於沉悶的課堂,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我經常採用各種提問方式去激發學生表現慾望。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成為一名教師,光有愛心還遠遠不夠,愛心只是是作好稱職老師教好書的前提。所謂“身正為範,學高為師”,要作一個好老師,不僅要能得學生心,還要在各方面都能在學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無論是工作還是學識上都應該讓學生佩服,這樣學生才會對你產生信任感,才會甘心聽從你的教導,才會喜歡上你的課。老師對學生的承諾一定要做到,比如學生那裡收繳到的一些小物品,一定要在承諾的時間內歸還,否則在學生心中的信任度就會大打折扣,學生對老師沒有信任感後,無論你實施的什麼制度和提出的建議,學生會容易產生抵抗情緒,管理和教學工作就很難開展。
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和課堂管理
備課既注重知識的落實,也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上課前儘可能地做好充分的準備,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去”,這樣在時間的支配和知識上的引導,我們都能盡在掌握。上課過程中重視啟發學生思維,我經常讓學生做到“三動”既多動腦、動口,動筆,拿著筆上課,改掉部分學生把手放在口袋裡上課的不良習慣,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了違紀,應親自參與管理,不能一味地推給班主任,否則威信只會建立在班主任那裡,次數多了,學生只會厭煩你。
四、學生的作業檢查要落實
除了每天上交的作業紙作業以外,對於練習冊和一些輔導作業,檢查任務就交給小組長和科代表,我在班上成立了數學興趣小組,確定小組長,由小組長來檢查,小組長的作業由科代表來檢查。
教師教學常規培訓心得體會 篇7
教學常規,首先是能規範我們的個人教學行為,它規定了我們計劃的制定、備課的撰寫、上課的要求、作業批改、幫助與輔導、教學評價、總結等方面要求,使我們的教學常規逐步轉化成教學習慣。
透過學習,我知道了學校教學常規包括制定教學計劃、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課外輔導、複習與考試等內容。特別是關於教材使用這方面的。“要正確使用教材和教學資料,變教教材為用教材,要根椐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靈活處理教材內容,創造性地理解和運用教科書,實現課程資源有機整合。實現對教材內容的再創造。”關於這點我最有感觸。如:平時我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新課的教學我會隨地取材,要是同學們參加了活動,我就及時引導他們把自己的見聞、感受等統統拿到課堂上來,在班內展開討論。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因此,部分同學的學習水平在漸漸提高。還有關於獲取資訊方面也說得很好,“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富有針對性的作業,佈置作業要有彈性,以適合不同發展程度的學生。”不是嗎?機械重複的作業能給學生帶來什麼?只有加重負擔,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也是在作業中形成,學習的畏難情緒也是在作業中產生,所以佈置作業一定要精心設計。教師批改作業時更要講究,對那些作業有出差錯的不要過早下結論。特別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他們會認為等級都定下來了,還訂正什麼?所以要留個機會給學生自主評價、自主訂正的,這樣才有實效性。
教師必須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學生,陶冶學生,成為學生的表率,讓學生欣賞你,羨慕你,教育才是成功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按照上面制定的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積極吸收其他學校在教學常規管理中的先進經驗,補充完善自己學校常規管理辦法,努力縮小與先進學校的差距,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透過學習和討論,我進一步領會了學校教學常規的內容對紮實推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規範教學行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大意義;明確了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課前準備”、“教學活動”、“作業與輔導”、“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新理念、新要求。在學習過程中,我認為《教學常規》不但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為教師指明瞭工作的方向,消除了教師們在新形勢下對教學常規工作的模糊認識;我們要聯絡實際,找出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與差距,並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實踐。在今後的工作中,只要認真遵循學校的教學常規去組織好課堂教學,教學效果會事半而功倍。
教師教學常規培訓心得體會 篇8
幼兒園一日常規不但是幼兒一日活動正常展開的保證,更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保證,良好的一日常規是實行一切教學活動的基礎。圍繞幼兒園一日活動八個環節——晨間活動,入廁、喝水活動,戶外活動,教學活動、室內遊戲活動,餐點活動,午睡活動,離園活動等幾個方面,每一個環節的培養要求與教師的指導策略透過圖文結合的形式實行了詳細、細緻的講解,讓我對於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對幼兒實行常規與良好習慣的培養有了更清楚的瞭解。
在貫徹《綱要》實施《綱要》的過程中,我們嘗試著充分利用和有目的地整合幼兒園的自然資源和本地文化,為孩子們創設了溫馨、寬鬆的學習、生活環境,有效地促動了幼兒全面發展。幼兒的成長起決定因素的三個方面是遺傳、環境、和教育。幼兒園教育僅佔一個方面,而與幼兒有著血緣關係的父母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每位幼兒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氛圍和教育直接影響著幼兒的成長。所以,幼兒園不但應創設良好的園內環境,搞好孩子在園教育,還應樹立大教育觀,積極開發利用園外資源,多方位、多渠道對幼兒產生影響,其中,唱重頭戲的就是家庭教育,這樣只有家園共同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促動幼兒身心發展。分析班上幼兒情況:我們班的孩子透過一個學期的學習生活,基本上都能適合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每個孩子都有進步,但進步的水準不一樣,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幼兒自身的特點也有家長的配合教育還有就是幼兒的出勤。我要說說本學期開學這兩週的情況,自己的標記找不到了,不會提褲子了、也不會飯菜分吃了等等,更多的孩子是不會坐著了,吃手、挖鼻子的也見多了。是常規習慣和自理水平像孩子自己說的會忘記嗎?行為習慣的建立不是忘記而是具有反覆性需要一貫的要求,對於三歲多的孩子僅憑在園的短短時間就能形成動型嗎?只有反覆強化才能建立起來。(幼兒是這樣,成人也如此)不必說家長既心疼孩子又嫌麻煩,於是孩子發展的權利都被剝奪。家長的想法是長大了就行了,再說孩子學東西是上學用的上的,(如:認字、做算數)上興趣班學幹活有什麼用?真的長大了就行了嗎?如:脫下的衣服該放哪?用玩的東西放回原處。又如“紳士風度”是長大了後學來的嗎?它需要文化的底蘊和生活的背景和良好的教育等等。父母對孩子放認不說,覺得孩子太小,等大了就自己懂道理和規則了。孩子不教行嗎?這個問題我想不用我多說,孩子正因為小,不懂,這才最需要我們教他學習規則,學懂道理,這才是愛的呵護,這才是對孩子一生的保護,試想一想,孩子什麼都不知道不明白,又怎麼保證他能健康的成長呢?
那麼,為什麼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和生活習慣?雖然,常規和生活習慣是幼兒非智力因素,但它卻直接影響著做人和做事的成敗,如:完成一個摺紙作品所需要的不但是反映水平還要具備學習的水平包括:有做事認真的態度,專注力、等,我們都知道細節決定成敗,聽起來很大,其實不然,一個孩子再聰明,如果缺少了對事物的興趣,不具備基本的自理水平、不自信、怕困難將來會成為出色的孩子嗎?
家長們瞭解了幼兒在園的常規培養,那麼在家裡您是採取的什麼教育策略呢?案例:幼兒早上不起,動作慢造成不能按時參加早鍛鍊。您分析其中的原因了嗎?您又是怎麼辦的呢?(家長的做法)針對情況先調整家長自己的作息時間,改變自己的思想意識和重視水準,然後再針對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制定相對應的策略如:比賽、讓幼兒自己挑一個小鬧鐘等總來說之,方法是從幼兒角度,讓幼兒樂於接受的。
作為家長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參與家務,充分發揮合作的功能;讓孩子在家中享有民主平等的地位,增強與孩子的交流。增強與幼兒園教師的聯絡,及與孩子同伴家長的交往,即時瞭解孩子的狀況。還有就是,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樣的作用。家長總是希望孩子改掉壞毛病,一旦發現孩子的問題,都免不了一通數落甚至責打。不過,家長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已經在孩子身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了。例如,家長的性格很隨意,對發生的事情不介意,得過且過,他想要求孩子事事嚴謹就很難。所以,孩子身上發現的問題,家長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行為不當之處。
相信透過的學習,能讓我更好的指導幼兒有序、快樂地度過在園的每一天,也能讓我的專業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
教師教學常規培訓心得體會 篇9
在這個暑假透過師德訓練,進一步瞭解了包括:和社會和諧在內的和諧教育。與教師職業的和諧教育物件的和諧與職業夥伴的和諧自我和諧我們的工作與其他勞動不同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我們的工作物件是“人”。在班主任的訓練時,資深周鴻禕博士也闡明瞭“把學生當人看”的教育本質。他們不僅讓我意識到生活中充滿了愛,還讓我成為一名知道如何成為高貴的人,如何照顧學生的教師。
第一,老師如何愛學生?
我認為教師應該正確把握“愛”的藝術,善用自己神聖的愛。
前面都做了,為什麼和以前一樣有始有終?愛情細膩,愛情細膩。我們要用心意識到,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我們愛他們。約翰肯尼迪。
第二,努力,誠實地賞識學生,努力找到學生的閃光點,不斷用學生的好的一面激勵學生,讓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
三是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班主任工作理念
我們知道有什麼樣的班主任就有什麼樣的學生。傳統教育是教師角色的更好體現。老師對學生要求什麼,學生要求做什麼,學生做的是強迫的,強迫的。這樣就能抑制學生的個性發展,無視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自己想法的人。現代教育觀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必要性,認為學生也是學校的主人,要求班主任的業務處以學生為中心工作,在選擇教育方法時必須考慮學生的特點,考慮學生想什麼、想什麼、惦記什麼,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因材施教,嚴格管理,正確引導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的主線。
意識到這一點後,我堅信在今後擔任班主任管理班的工作中,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班主任工作理念,再擁有學生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