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範文1500字(通用11篇)

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範文1500字(通用11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範文15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1

  xx年7月18日,我參加了學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為期九天的社會志願服務工作中,我收穫了很多,有心酸也有快樂,有憤怒也有無奈。

  一、在學校,收穫了很多

  7月18日,我們經過將近五個小時的“顛簸”,終於到達了此次志願服務的目的地——六枝特區梭戛鄉梭戛中學。這裡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學校比我曾經上過的任何一所學校都好,這裡的經濟狀況應該不會很差吧。但是後來發生的事卻讓我改變了自己最初的這種想法。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我們這次活動中的主要部分——教學,我們都知道,短短的九天,我們根本改變不了學生的成績狀況,但是我們每個隊員都很努力,爭取教會學生怎樣去提高學習成績、怎樣去改變生活現狀。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分到了一個很乖、很聽話的班級,我給他們當班主任,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對學習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

  我上的是歷史課和體育課。每次上課我們都很認真地備課,甚至在出發前我們就已經做好了九天的教案,為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我們所有的隊員都會在上課的時候很努力地把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傳授給學生們,每個隊員都很愛自己的學生。

  當我第一次走上講臺的時候,我心裡是很激動的。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走上那三尺講臺,那已經塵封了的曾經的當一名教師的夢想又在心裡澎湃著。站在講臺上,看到下面一雙雙對知識如此渴望的眼神,我知道自己的責任很重,我知道我必須得對得起學生們對我的信任。幾次課上下來,我發現自己似乎越來越喜歡教師這份職業,因為我覺得傳授學生知識真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那種和學生亦師亦友,那種從上課中學會更多東西的感覺深深地吸引著我;特別是知道我那些學生中最遠的每天早上都要走兩個多小時來上課時,我更是被這種堅持給深深震撼著。我對自己說,如果可以,我真的寧願選擇當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而不是穿梭於喧鬧的都市為生活四處奔波。

  其實,在下鄉的九天之中,我做得最多的是炒菜,我個人覺得這是一份很光榮的工作,如果不是還在上課的話,我都覺得自己像個廚師,不過每當看到隊友們吃著我做的飯菜讚不絕口時,我覺得很滿足。

  二、走訪,為誰歡喜為誰憂

  如果說這次三下鄉能夠有什麼東西讓我無法忘懷的話,那就是給學生做家訪了。

  7月23日,由我、何月、範琳琳、王廷昌、徐灝、龍廖健組成的家訪小隊開赴梭戛鄉平寨村對學生進行家訪。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跋涉,我們拖著沉重的腳步終於到達了平寨村——一個依山傍水的美麗村寨。

  我們走了一個一個的學生家,除了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外,我們還給學生帶去了一些學習用品。我們把自己對學生的期望和愛傳達給每個學生的家長,同時也表達我們希望家長支援學生認真唸書的美好願望。我們真的希望能夠看到他們走的更遠,甚至是超越我們。

  一個叫做汪海的學生,一個生活在大山深處的男孩子,一個與妹妹和爺爺相依為命的男孩,他用他的生活經歷、他對學習的堅持和對生活的不妥協,震撼著我們從每一個下去做家訪的隊友。

  我們踏著泥濘的小路,冒著漫天紛飛的額雨滴,翻過一座大山到達一個叫做“灣子頭”的地方,因為那裡有一個我們都很掛念、期待很高的學生——汪海。當我們在嚮導學生段菊的帶領下到達汪海家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副只能用慘淡來形容的景象:屋子裡一片冷清,房子後面的牆壁已被坍塌的土石壓垮,屋裡到處都是泥巴。我們在出發前就已經瞭解到了汪海家的困難,但當一切真實的擺在眼前時,我們的心很不是滋味。

  汪海的媽媽在他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了,父親也出門打工,基本上不回家看他們,從小家庭教育不是很到位的汪海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班上名列前茅。我們所有隊員都被他的事蹟深深的感動著,除了捐贈給他一些學習用品外,我們的個別隊員還自己拿出一點錢來算是對他的鼓勵。但是要改變生活現狀,只有靠他自己,我們能做的不是很多,我們只能讓他看到一種希望。

  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2

  科技在不斷髮展,時代在不斷進步。在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里,知識型人才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實際能力顯得越發重要。而由於中國的應試教育,讓學生一味待在校園學習理論知識,缺乏社會實踐經驗,為了改正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錯誤做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大學生,我們數學與統計學院舉辦三下鄉活動。希望透過三下鄉,讓同學們在實踐中鍛鍊自己,在實踐中肯定自己的價值,認識自己的不足,也讓同學們體驗農村生活,瞭解現如今農村的狀況,並結合現代發展,探究社會發展帶來的利弊,進行自我反思。

  7月11日——7月16日,在這短短的六天時間裡,我們有過感動,有過心酸,有過無奈;我們品嚐了酸甜苦辣;也讓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讓我懂得了組織紀律和團隊精神的重要性,讓我體會到了教育對一個村,一個家庭,一個孩子有多麼重要。

  以下是我此次三下鄉活動中的收穫和反思:

  2、團隊協作是團體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

  三下鄉活動是一個集體活動,服從隊長的安排,聽從隊長的指揮,隊員間互相協作,嚴格遵守組織紀律,這些都是每個隊員必須具備的素質。在調研過程中,我們會按時清點人數,任何行動都會向組長報告,絕不單獨行動,這保證了每個組員的人身安全;而且我們每組都會根據組員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工合作,這能有效地提高我們調研的效率。我們不止在調研工作有分工,我們在生活方面也有分工,我們以組為單位,一天一組輪流做飯,這不止提高我們獨立能力,也能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有較好的規律。

  但就我們個人而言,我覺得自己在團隊協作這方面還需要再努力。作為這次調研報告的主筆手,我很慚愧,我沒有做好自己的本職,我只是一味地自己寫報告,沒有與組員做到很好地溝通,導致自己寫了報告模板,組裡其他成員也寫了模板,使調研報告進展緩慢,而且由於報告模板不同,在協調過程中產生了小小的爭吵。雖然最終我們順利完成了報告,但從這件事情裡,可以反映出我自己的不足,在團隊裡我還缺乏溝通交流,而且我太個人主義了,當出現意見不統一的情形時,我無法很理智地考慮問題,這是我的很大的致命傷,我需要好好反思改正。

  3、收穫友誼:

  我們25個人在xx村這個貧困村莊生活了六天。在這六天裡,我們一起調研,一起寫報告,一起做飯,一起務農,你累了我們幫你,你病了我們照顧你,我們苦中作樂,陪伴著彼此,有飯一起吃,有活一起幹,共同進退,我們像一家人一樣,脫下我們的面具,不用擔心隔牆有耳,不用害怕暗箭傷人,我們表露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也許這就是農村的魅力,它讓我們獲得友誼,也給了我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回憶。

  4、增強回報社會的意識:

  7月13日,這一天早上是我們義教的時間。據我們瞭解,這裡的教師是沒有給孩子上文體課的,綜合各種因素,我們的義教開展分為三點:

  一是教孩子唱兩首歌,其中一首是國歌,因為我們瞭解到這裡的孩子都不會唱國歌。我們認為愛國情要從小開始培養,而且愛國不分貧富,身為中國人,他們更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是我們國家以後的希望,所以從小培養起他們的愛國意識是必須的;

  二是和學生一起吹乒乓球,活躍課堂氣氛,便於和孩子進一步交流;

  三是給孩子們講述基本的安全防範意識,希望他們能夠學點實用的東西,能夠好好保護自己。和別人,特別是在山裡,一些常用的安全意識會變得特別有用。

  在短短兩個小時的義教裡,我感受到當地孩子的淳樸、乖巧以及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卻也為他們的未來感到擔憂,我不禁想:在這樣的環境,孩子這樣的熱情可以持續多久?我本身也是農村的孩子,我知道要跨進大學的校門是相當不容易的。看著這些孩子,我覺得我應該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綜合能力,回報社會,希望我們國家能發展得更快、更好,讓每個孩子都有書可讀,讓這些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再因為上學難而無緣大學,無緣我們奇妙的書海。

  六天,是苦是甜都已經過去,不會過去的是我們在這次三下鄉中收穫的友誼和在這裡的所思所想;六天,有不足也有進步,這才是真正意義的三下鄉。三下鄉為我的大一生活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希望三下鄉活動能一如既往地開展下去。

  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3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透過這次下鄉活動,我受益匪淺,我明白到農村缺少的是教育與資訊,同時這也鍛鍊、提高了我的綜合素質。這雖說是我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但我認為將會對我以後的學習起到重大作用,我堅信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必須要有很好的實踐能力,同時也希望同齡人們珍惜青春,用無限的青春創造無限的美麗。

  “透過做事和與周圍的人比較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才知道怎樣去提高”“如果想做就用心地做好,我相信只要用心了你便有收穫!”這是我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感悟得到的。在支赴共青城實踐服務隊裡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們既然選擇來這裡就應當克服一切困難,這才能體現我們當代大學生在將來的競爭中更能適應社會的能力。這忙碌的七天“三下鄉”的實踐活動,覺得只是剎那間的轉瞬而逝心中真有些不捨。在這七天裡總有辛酸與歡笑。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受到了當地領導和村民們的熱情的款代和歡迎。我們隊伍也搞了一系列宣傳等方面的活動。給予當地村民深下了很好的一個大學生的形象。做為一名當代大學生的我們也一以個大學生的具體行動證明了我們的一切。我們都感到無比自豪。

  我們此次三下鄉隊伍有2位老師,十幾名學生。大家既明確分工,又必須緊密協作,每一個人都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能夠在這樣的一支營隊中,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同時也給我不小的壓力。總體上說,我認為是成功的。“成功”,不光是說活動開展的怎麼怎麼好,而是每位同學都多少知道了些現在的社會沒有知識、沒有社交主動權,是不能夠適應這個社會的。每位同學都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懂得了怎樣與人相處,切身體會到了“科學發展觀”的現實意義。參加三下鄉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在校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所以我們這個團隊非常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在這幾天能學多少就學多少,自己學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東西。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實現自己的成長,是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在下鄉的七天時間裡,我們做了許多,走訪、座談、參觀學習、交流體悟。這短短七天的實踐路途並非一帆風順,相反卻是坎坷前行。這其中最大的困難莫過於語言不通,難以交流。在問卷調查時我傻眼了,農戶表現出的熱情讓我們很開心,但他們無法使用普通話與我們交流讓我們的交談甚是艱難,複雜的方言著實讓人難以理解,集合歸隊的時候我們只做了全隊最少的2份問卷,與另外兩個小組差距很大,讓我們小組兩人心裡始終不是滋味。不過的失落並沒有挫敗我們對實踐的熱情,透過總結我們怎麼與村民交流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之後的活動開展和調查的繼續進行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實踐出真知,古人誠不欺我也。只有親身參與經歷實踐,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收穫,不斷完善自身。真正意義上的鍛鍊自己,以在將來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務他人。

  七天如白駒過隙般劃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 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說起我們這些大學生,空有書本知識,到基層鍛鍊的機會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層的確可以鍛鍊人,能將人的優秀品質充分展現。基層是苦,條件是差,可誰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況且基層是那麼需要那些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去貢獻力量。

  能參加這次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深感榮幸。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經受風雨,見識世面,增長才幹,以實際行動去實踐和諧社會宣講。七天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共青城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這一片富饒而美麗的土地,更是當地人的勤勞、豪爽、熱情的生活作風,在告別了當地的父老鄉親們,我們又將背上行囊,返回學校,走入一個新學期的開始。透過這次活動,我認識到: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也需要到基層去,基層的鍛鍊,可以不斷地增強我們的實踐能力,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4

  我們利用享受暑假的時間,背起行囊,和隊友踏上征程,去“三下鄉”,深入農村,體驗生活,這是次難得的機會,爭取在這短暫的時光中能成長起來,增多見識,學一些書本學不到的東西。

  我們卻肩負著不同的使命,擁有不同的感動。7月3日,在學院領導的關懷下,在院團委的支援和帶領下,我們資訊服務隊一行7人背上行囊,帶上我們的“裝備”,踏上“三下鄉”的征程,感覺任重道遠。但我相信,我們定能將xx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的道德風尚在此程中發揚光大。

  資訊服務隊的一行7人在學院黨委副書記xx老師和團委書記xx老師的帶領下順利到達xx市xx縣xx鎮,並且受到了xx鎮委鎮政府的熱烈歡迎。資訊服務隊青年志願者與鎮長xx在xx區xx鎮政府會議室舉行了座談會。會上,鎮長xx表示,資訊服務隊的到來將會給xx鎮帶來新知識、新資訊,送來新的科技技術。同時,黃鎮長希望,資訊服務隊的青年志願者們能夠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農村艱苦的環境中鍛鍊才幹、自我成學長。

  來到xx市xx縣xx鎮的短短三天時間裡,我們按照我們的原定計劃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此次活動期間,我們開展了“四個一”實踐活動,即做好一份調查問卷、開展一次主題團日活動、搞好一次科普宣傳、完成一次義務維修。在此期間,我校黨委書記曾崢教授和我院黨委書記以及學校領導一行到xx鎮慰問資訊服務隊隊員,並且給予了服務隊的工作高度的評習價。

  此次活動以“傳播it新資訊,服務和諧新xx”為主題,以科技下鄉、文化下鄉為主線,不僅向當地人民傳播了基本的計算機基本技能和網路知識,提高了他們對計算機網路的認識,而且體現了當代it學子欣欣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豐富的知識,達到了把科技之光帶到農村的目網的。

  計劃是死的,活動是活的。很多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個時候就需要體現我們團隊的應變能力,和大膽的決策。在開展各項活動中,我們遇到了不少問題,碰了不少的釘子。但是,這個就是我們此行的的目的之一,在服務新農村的同時,接受挫折教育。這樣能讓我們瞭解到基層工作是苦的,條件是差的,但是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也需要到基層去,誰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基層就是需要那些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去貢獻力量。

  我們資訊服務隊“三下鄉”隊伍有2位老師,7名學生。大家既明確分工,又必須緊密協作。在服務隊裡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此次活動總體上說,我認為尚算成功的。“成功”,不光是說活動開展的怎麼怎麼好,而是每位隊員都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服務和諧新xx的活動中去,把科技之光帶到xx鎮。資訊服務隊的每位隊員都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懂得了怎樣與人相處。在服務xx鎮的同時實現自我的成長。

  三天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我們經歷了,走過了,收穫了。這短短的幾天將成為我心底最美好的回憶。坐在這裡寫心得的時候,這次三下鄉已經結束了三天了,但發生過的情形卻不時地想起。我要感謝那些可愛的xx鎮人民,是他們給了我們成長的經歷;我要感謝陪我們下鄉的領導和老師,謝謝你們對我們的指導和幫助;但我更要感謝一起和我下鄉的資訊服務隊隊員們,是他們讓我看到了真正的互相照顧互相幫助的真情。同時也真誠地希望xx鎮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經濟發展的更好更快。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只要你願意去嘗試和經歷,並坦然的接受過程的酸甜苦辣和結果的成敗得失,人生就會很精彩。三下鄉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的服務隊伍將會繼續下去,不斷的去需要我們的地方。透過這次活動我也更加堅信:意氣奮發的我們經得住暴風雨的洗禮,象牙塔裡的我們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年輕的我們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仍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5

  山裡的溫度溼度和氧氣含量真的讓人起不來床啊。早上七點,大家如約來到了集合地點,天還下著雨還沒出發就都淋透了,可這也絲毫阻擋不了大家晨練的熱情,我們就在鄉衛生院的大院裡打上了太極和八段錦。沒想到,張老師居然是師承陳啟禮的專業太極高手呢,舉手投足之間都透著練家子的範兒,張老師耐心的指導著大家的一招一式並告訴我們欲學中醫就要先學習我們的國學和傳統文化,這樣才能領悟到中醫的真正內涵,身心兼修。

  今天我們要攻克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懸掛我們的宣傳橫幅和校旗。從懸掛地址,懸掛方式到具體實施,大家群策群力,著實費了一番功夫。搬桌子擺椅子拿診器,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專家也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的義診正式開始了。此刻,看著眼前的河南中醫學院校旗,我真正意識到了自己此行的意義,重重的責任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們的工作分為兩組,一部分同學跟隨輔導員老師去石板巖鄉下轄的村莊宣傳我們的義診工作並進行健康知識宣講,餘下的同學跟隨專家在鄉衛生院義診並在附近進行宣傳工作。

  經過挨家挨戶的走訪宣傳,前來義診的老鄉們漸漸多了起來,老師們在細緻耐心的為患者解決問題的同時,也不忘為同學們傳遞知識,張老師時不時的丟擲的問題,總能引起同學們的討論,大家彼此分享著各自的觀點,最後老師再為大家做出詳細的解答,透過老師的提問,我發現自己還存在著太多的不足,自己的知識儲存量還太少,這更加督促我要端正學習態度,努力學好文化課才是臨床的基礎。陳老師是一位極其認真負責的老師,他對待患者那種嚴謹的態度,真是讓我欽佩,他對每位患者的診斷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陳老師總是充滿耐心的細細詢問患者的各方面情況再加以詳細的推斷才會得出結論。

  更讓人欽佩的是陳老師知之為知之的精神,即便是義診,對於自己不擅長或不確定的狀況,陳老師都會直言說出,並且,他還會明確告訴患者疾病的愈後,他會直言,這種病,自己不能治好,只能延緩。就如他本身所說,做醫生就要實事求是,要謙虛,世界上有4000餘中疾病,而我們能治癒的不過百分之十,能包治百病的都是庸醫。透過今天上午的義診,我不僅在學術專業上有所提高,更是從醫德方面向兩位老師學習了很多。

  下午的行程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爬山!可是這次的爬山,是非比尋常的,首先我們的任務是看望當地一位80餘歲還在堅持行醫的老中醫,其次,我們不是走盤山公路,而是靠著自己的11號走未開發的山路,第一次當驢友的我心情當然十分激動。

  山路崎嶇蜿蜒,再加上淅淅瀝瀝的小雨,大家一腳深一腳淺的向上努力攀登著,不同於以往見識的未開發的山間處女地美得不像話,山泉,小溪,綠植,峭壁一應俱全,大家興致高漲,期間還來了首校歌大合唱,振奮精神,一鼓作氣爬了20餘里到了山頂。腦補出的老中醫是須發皆白仙風道骨的,沒想到老人家完全不像80多歲的樣子,頭髮不甚白,精氣神十足,身手矯健,讓人不禁想一探其養生之道。

  和劉老交流了一下午,大家紛紛提出了自己在學習中醫方面遇到的各種問題,從醫德和醫術方面劉老跟大家分享了自己行醫六十載的感悟和經驗,並對我們報以了殷切的希望,希望我們能繼承併發揚我們的傳統中醫精神,做一名合格的中醫大夫。從劉老身上我才真正讀懂了大醫精誠這段話,行醫60餘載,每天走40餘里山路去為患者解除病痛,不辭辛勞,而拿到的卻是微薄的報酬。而他卻依然樂觀的堅持繼續行醫,生命不停,行醫不止!正如他所說,正因為年輕時自己和家人承受過患病無醫之痛,所以他一定不能再讓其他病患體會這份痛苦。

  上山容易下山難,我想這不僅是對今天我們所走過山路的描述,更是對我們學醫之路的準確概括,一旦我們選擇了行醫之路,便不能回頭,只能愈來愈堅定,愈來愈執著的走下去,因為我們是健康所繫,生命相托。

  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6

  初識

  拖著行李箱,我們就這樣遇見了。踏進三下鄉的學校,我們從不認識到認識,如果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那我們前世肯定是好朋友才換來了現在的緣分。世間的人與人之間最開心是有緣分,最害怕是無緣無分,所以我幸慶我們有緣能夠遇見,更會珍惜我們的每一次遇見。謝謝時間,讓我們初識;謝謝緣分,讓我們遇見。

  瞭解

  隨著三下鄉工作的開展,我們逐步瞭解對方,原來我們都那麼愛笑,原來我們都是損友,原來我們都是向上的好青年,原來有太多原來,只是因為我們瞭解了彼此,所以才有了這麼多我們之前都不曾有的原來。有太多事,我們沒辦法做到,但有一件事誰都可以做到,那就是去認識去了解別人,也許你會說,這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其實沒有做不做不的到,只有想不想做而已。當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圈子裡,我們就不可避免的與別人存在某種聯絡,誰能掙脫這聯絡?既然我們無法阻斷這種人與人之間聯絡,我們只能去認識別人,瞭解別人。

  工作

  調研組的工作是累的,當我們一大早就揹著書包拿著筆記本搭著我們認為的最拉風的三摩出發,從三墩到包宅村再到龍泉,我們在烈日下問卷調查遊客和居民,我們在村莊裡跟大叔大媽聊天,我們在別人吃飯的時候仍在工作,我們在別人睡午覺的時候仍然在調研地點吃午飯,雖然辛苦,但我們學會了苦中作樂,我們一邊工作一邊遊玩,這不是不認真,而是工作的一部分,因為是調研旅遊文化,所以要了解就必須的親身體驗;我們面朝大海,看著海景,吃著午飯,還一邊吃一邊互相調侃對方,那時的我們歡聲笑語 ,在別人午休時,我們也在休息,不過是坐著石板凳,吹著熱海風,聊著彼此的各種所見所聞,就算是不能睡覺也覺得很開心。

  可是並不是每個調研地點都這麼有讓我們苦中作樂的條件,從學校到包宅村首先需要走15分鐘的路到達車站,因為沒有直達包宅村的車只好坐40分鐘的車程到達白沙,然後再走30分鐘的路才能到達。在這30分鐘的路程中,我們遇到了另一支嶺南師範學院的三下鄉隊伍,交流並留下彼此的電話號碼後我們繼續出發了。當來到包宅村的旅遊地點——青天灣時,藍天、碧雲、海在向我們招手,即使烈日炎炎,也無法阻止我們收起雨傘在,脫掉鞋子,拿上手機向沙灘海水衝去,在水裡嘻鬧、拍照,我們笑著,在烈日下笑著,那表情誇張,那笑聲張揚。

  玩鬧過後,我們採訪了當地村委會的負責人,瞭解相關情況後已經12:30了,因路途遠,今天就沒有後勤組的小夥伴們送飯過來了,在我們又渴又餓的時候,一家小賣部奇蹟般的出現在眼前,真是最幸福不過與在最需要什麼的時候就出現什麼。填飽肚子後發現還有好長一段路才到車站,在失望之時,來了一輛大卡車,經我們不停招手,最終停了下來,我們就這樣在顛簸中結束了包宅村之旅。

  在接下來的行程中,我們來到了龍泉,這一次是全體調研組一起出發,隊長還從新聞組拐來了一個負責拍照的小夥伴,就這樣,我們一邊考察一邊記錄一邊拍照一般遊玩一邊討論,終於在3個小時後結束了考察。但這不是真正的結束,最困難的還在後頭,在我們聯絡好車以後,要經過漫長的等待才能等來曙光。在曙光來臨之前,大家已經餓的前背貼後背了,特別是新聞組的小夥伴,相信下次隊長要拐其他小組的夥伴過來一起出發調研就難咯。後來因颱風的關係,我們提前結束了外出調研的工作安排,但更艱鉅的後期工作才剛剛開始……

  分別

  文藝匯演結束後,我們像來的時候那樣也是拖著行李箱,不過這一次是分別。正所謂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不是每一次相遇都會永恆,不是每一次相聚都可以避免離別,到了分別時就要揮手說再見。再見不是不見,所以傷心過後就是期待,期待我們的下一次再見,期待我們在某一天可以在街頭偶遇,期待某一天我們相擁並異口同聲的說:我想你了。

  謝謝緣分讓我們在各自最好的年華遇見彼此,謝謝讓我遇見了你們。這不是結束,這是開始。

  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7

  有些路,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怎樣去走,走著想著也就過來了;

  有些人,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怎樣去認識,陪著伴著也就熟悉了。後來才發現,路上有過的困惑、遲疑、疲倦,無非都是生活逼著我們在成長,讓我們在生活中懂得生活,在成長中理解成長。

  “苦”是所有下鄉實踐活動給人的第一印象。誠然,習慣了城市生活的繁華便捷,習慣了大學校園的閒適安逸,而行走在田間地頭,忍受著太陽暴曬造成的那種心理落差確實是一種苦;

  習慣了隨性生活,習慣了衣來伸手,而如今要接受團隊的利益高於一切的集體化管理造成的那種不適應確實也是一種苦。如果這就是“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所為我們帶來的“苦”的話,在適應這樣的“苦”之後,要讓我為這段經歷作出總結的話,我依然會毫不猶豫地說:“不虛此行”。

  是的,就是不虛此行,因為這段日子裡,成長是真真切切的,我們都見證了彼此從什麼都不懂到後來的'得心應手;

  感動是真真切切的,我們體會了不同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所帶來的快樂到後來的難捨難分;

  震撼是真真切切的,我們都親眼看見了當生活的不幸加註在一個人身上時他所回擊的那種堅毅與不屈。如果說在這段經歷之前我對於自己的生活還是迷茫不安的話,那麼現在,這些真真切切的感受教會了我,強者為自己,更強的人為別人,只有不斷強大,只有不斷成長,才有可能去幫助別人。存志高遠不止是一種心態,更應該是一種承諾,關於磨合理想與現實的承諾。

  初到浦席塘,帶著的是對下鄉生活的一腔熱情。第一天上課,學生們沒有想象中的調皮與不配合,他們的禮貌和懂事反倒第一次上課的我顯得有些侷促了,那時我意識到了,我們在為他們帶去“外面的世界”的同時,他們也讓我們領略了不一樣的世界。第一次當班主任,班級事情沒有我想象中的複雜繁瑣,學生們都有自己明確的分工。趣味運動會上,一張張稚嫩的面孔上滿是認真;

  文藝匯演上,即使只是二年級的他們,也嚴肅地對待著自己的節目,感動之餘不禁感概,如果他們能走出大山,他們也會和城市裡的孩子們一樣優秀。

  後來的日子,我們都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飯,手裡拿著菜刀手足無措;

  第一次洗碗,流水線的簡單分工讓我們明白了團隊工作的效率;

  第一次為集體買菜,精打細算已然成為了每個隊員的習慣;

  第一次睡桌子拼成的大床,一起奮鬥的經歷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

  下鄉的日子裡,調研也是我們重要的任務之一,一開始看到調研課題時,每個隊友都傻眼了,由於專業知識匱乏的侷限,由於對農業產業化並不瞭解的尷尬現狀,學習成為了我們前期準備的重頭戲。後來,對相關文獻資料的閱讀與學習,對實地考察時的認真瞭解與詢問,對每天所收集的及時整理與意見交換,都是一個學以致用的過程。每天晚上的總結會議上,各組意見交換時,思維與思維之間的碰撞儼然見證了每個人的成長變化。後來的日子裡,不論是吃飯還是休息,總是能在玩笑聲中聽見類似於“深加工”、“掛果”這樣的專業術語,捧腹大笑之際不禁思考,生活是不是又讓我們成長了?

  離開蒲席塘,帶著的是滿滿的不捨。開學時校長那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深刻教誨深深影響了學生們的言行舉止,見面九十度鞠躬和那句“老師好”,讓我們捨不得這一群懂事的學生。習慣了看著每天早晨六點的蒲席塘漸漸醒來;

  習慣了每天凌晨悄悄對她說聲晚安;

  習慣了課堂上和學生一起感悟生活;

  習慣了和隊友一起並肩作戰克服苦難,讓我們捨不得這一段神奇的日子。

  有些路,可能一輩子就那麼一次。同甘的時光很多,但共苦的日子裡,陪在身邊的人才會顯得更加珍貴。我不會忘記在蒲席塘的日子,不會忘記我們的那一群可愛的學生,不會忘記調研路上我們是怎樣成長的,不會忘記師哥師姐們對我們的照顧幫助,不會忘記離開的那個晚上,滿天繁星下說著過去說著未來的突擊隊……

  未來還很長,那麼,且行且珍惜。

  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8

  今年我沒有像往年一樣早早回家,而是參加了我們學院的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也就是所謂的“三下鄉”。我們在學院領導的關懷下,在院團委的支援下,我們“追尋紅色足跡”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的活動已經圓滿結束。

  回顧三下鄉那段難忘的日子,我們一起唱紅歌,一起沖涼水澡,一起吃那麼“可口”的飯菜,一起教導孩子們,一起的日子真的很難忘啊,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還有成長,經歷這一段日子,我感覺自己長大了,變得成熟、勇敢、自信。雖然我們在瓦埠鎮吃了不少苦,但是我們應該感到高興,因為我們付出的遠遠小於我們所得到的。這將是我們人生中一筆無比寶貴的財富,值得我們用一生來珍藏。

  能夠參加這次暑期三下鄉,我感到那麼的榮幸,短短的幾天,我們33個人,開展了那麼多活動,支教、宣講、電影、調研、舞蹈、歌曲,我們用心為大家服務著,這個過程的點點滴滴,仍然歷歷在目。在三下鄉中,我們在例會上激烈的討論,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忙碌,我們面對孩子的笑容......那一個個完美的瞬間,都是成長的鏡頭,在三下鄉的經歷中,我們不斷成長,而這種成長是如此的珍貴。

  這次三下鄉活動,不僅僅是一個好的學習的平臺,更是我們鍛鍊自己,接觸社會的一個很好的機會,每個人透過這次三下鄉都能收穫很多學校所不能接觸的,我在三下鄉中收穫了很多:

  此次三下鄉是由青年志願者聯合會和學生社團聯合會的骨幹組成的,來自學院兩大學生組織。起始,我們大家好像分開的,不過到了後來,我們在一起工作,休息,吃飯,逐漸的變為一個大集體,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團隊,33個人來自兩個組織,但是最後變為一個團隊,良好的團隊意思是一切活動成功的前提。我們是一個團隊,一個集體。一切都應該服從,不論做什麼工作,一切都應該為大家著想,為團隊著想。

  以前在學校裡開展活動大家在一起,結束後就走了。從來沒有說要一起很多天,在這次三下鄉中,我們的一個夥伴安平華,臨走的前一晚是他的生日,我們為他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生日。他後來告訴我非常的感動,我懂得關心他人原來也是交朋友的一種方式啊。

  我們加上指導老師共33人,有著海量的工作,如何高效的利用這些人力,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那就要合理的分配工作,落實到人,這樣才能有序,正常的開展工作,我們三下鄉能夠在短短的一週取得如此的成功,多虧了主席他們的合理安排人員,與仔細策劃工作,才保證了大家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吧工作完善到位。

  剛開始,大家都不怎麼熟悉對方,甚至連名字都叫不出來,這就要求我們溝通與交流。每個人不斷的都有新的想法和體會,也許是喜悅,也許是悲傷,經常和夥伴談心,聽聽大家的心聲,瞭解大家的思想,可以促進理解,同樣也可以集思廣益,或者分享彼此的喜悅。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會做錯事情。我們要學會理解與寬容,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我們不可以要求其他人像自己一樣做事情,更不能把自己的意願、想法強加給別人。學會理解,包容別人,那樣我們自己也會很快樂。

  三下鄉是我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在這裡我交到了知心的朋友,認識那麼多可愛的小朋友,為了我們共同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即使面對巨大的困難都用歡聲笑語來帶過。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依然在耳邊迴響,大家一起放聲歌唱紅歌是那麼的難以忘懷,早晨的麵條雖然並不好吃但是大家並沒有少吃,每天早上五點起來為我們燒水做飯的夥伴,被各種蟲子驚嚇的老師,與群蚊作伴我們依然談笑風生,生日派對我們瘋狂的追逐,滿臉的疲憊也會放聲高歌。因為我們覺得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它是我們的財富,需要用我們用一生來珍藏。

  短短一週的三下鄉就這樣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心中有些不捨,又有所期待。這次三下鄉也許有不足,但是正因為這樣,我們更有前進的動力,這樣我們的實踐活動才是真正的是實踐活動。

  總之,這次暑期三下鄉是非常豐富而有意義的,我在這次活動中收穫了好多,這將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財富。

  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9

  xx年x月xx日至xx日,xx中醫藥大學由李xx老師和張xx老師帶領隊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夢之翼”小分隊在xx市xx縣xx鄉xx村進行了為期五天的義診和支教活動。xx縣xx村是我校雙聯行動工作站之一,此次活動的開展大力促進了我校的雙聯工作,充分展示了我校的專業特色以及當代大學生無限的熱情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x月xx、xx日兩天,我們的實踐活動以義診為主,透過村幹部以及實踐小分隊隊員的大力宣傳,村民們紛紛前來就診,xx老師作為主治醫師本著醫者仁心、無私奉獻的精神為每一位村民患者細心診治,診治過程中耐心詢問村民病情、察色按脈以及特色針灸按摩;xx老師積極聯絡駐村幹部,大力宣傳此次實踐活動的目的及意義,我們的隊員們透過大隊廣播、走村串友等方式積極鼓勵村民進行健康諮詢和免費診治疾病,在兩天的義診活動中,許多村民不僅自己接受治療,而且向街坊鄰里推介宣傳我們的活動,我們的活動充分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和支援,這讓隊員們興奮自豪不已,幹勁十足。

  面對衣著樸素而破舊的村民,面對他們程度不一的病情,我們沒有嫌棄,也沒有放棄他們,師生齊心盡我們所能幫助他們解除病痛,這是驕陽似火的天氣中,吹來的讓人爽心的涼風。當然,我們的義診活動也傳播了中醫日常養生保健知識,以幫助村民們在平時生活勞作中注意保護身體不受病邪侵害,與此同時,也讓小分隊成員瞭解到當地的醫療狀況及民風民情,在弘揚中醫文化的基礎上也為我校雙聯活動的開展創造了有力的條件。

  當然,我們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也為村裡的孩子們帶來了福利,形式多樣的支教活動,使孩子們透過讀書、寫字、畫畫、唱歌、做遊戲等形式,豐富了他們的暑期生活,開拓了他們的視野,也讓留守在家的他們感受到了來自於親情以外的關愛。可以說,支教活動是最讓人懷念的記憶,孩子們一張張渴求知識、渴望瞭解村外大世界的臉龐,一雙雙靈動明亮的大眼睛,述說著他們對新事物的追求和期盼。

  看著孩子們高興地畫著畫兒唱著歌,我們的內心是快樂的,又是傷感的,快樂在於我們帶給了他們快樂,他們透過我們窺探到了些許外面世界的精彩,而傷感在於,我們帶給他們的只有這些,我們的力量綿薄,只能一次次地鼓勵他們,好好讀書,將來走出村子,走向精彩的大世界。孩子們親切地稱呼我們大哥哥大姐姐,或者老師,這其中,我們感到的,也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即在有限的時間裡,教給他們的東西,或許是一首歌,或許是一個故事,亦或許是一種信仰!

  臨行前,一些小朋友給我們寫了信,有的小朋友畫了畫兒送給我們,不究這些東西有多好,單是它飽含的情誼,就是無價的。

  在xx村的最後一晚,小分隊成員與老師以及xx村的小朋友們在xx村綜合服務中心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鄉村晚會。舞臺簡易而用心,節目豐富而多彩,晚會雖小,卻傳達出小分隊成員的熱情和小朋友們的積極態度。孩子們的歌聲稚嫩而甜美,在他們的歌聲中,我們彷彿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些天真爛漫的歲月;而小分隊成員的節目則新穎獨特,讓孩子們充滿對未來的憧憬和對大學生活的嚮往。也許,小分隊成員們是成功的築夢師,就像他們的隊名“夢之翼”一樣為孩子們築造美好的明天的夢,為他們的夢,插上輕盈的羽翼。

  美好的時光總是太匆匆,彷彿你才是昨日來到,今天就要離別。x月xx日,xx醫藥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團xx之行圓滿結束。在村民和小朋友們的揮手道別中,我們回到了自己的出發點,回到了自己的歸處。這次意義非凡的志願服務活動,定會在村民及村裡孩子們和我們小隊隊員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於孩子們,可能是希望和信仰,而對於我們的隊員,的則是作為一名醫學生和準醫生的責任與擔當,相信在未來的學習及行醫生涯中,這段記憶會深刻影響著我們,激勵著我們!

  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10

  我很幸運得以參加三下鄉之關愛留守兒童活動,讓我有機會深入山區,感覺留守兒童的喜怒哀樂,讓我有機會在那個暑假過得這樣故意義,讓我傳遞了愛心、收穫了感動,讓我更知道得珍惜擁有的幸福日子,把握如今的大學日子。

  我們在隆林德峨中心小學裡的留守兒童進行了諮詢卷調查,深入留守兒童家中與他們進行面對面交談,才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留守兒童中的不少父母基本上難以在自家門前掙鈔票養家,只好無奈的遠走他鄉打工掙鈔票。德峨是個人地矛盾尖銳的地點,它屬於雲貴高原餘峰,耕地面積少,玉米種在只要能種的任何地點,山上的石頭縫也別放過,種水稻的地點特別有限,一年四季吃的多數是玉米飯,他們的父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算是希翼經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一輩子活越來越好,讓孩子有更好的條件上學,日後有出息,別再走自己的路。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這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帶來許多的諮詢題。

  留守兒童多數是由年邁的爺爺奶奶照應、或者父親外出打工母親在家看管。他們普通偏於溺愛,文化水平比較低、關於孩子的學習基本沒有能力輔導和監督以導致留守兒童成績別理想的要緊因素、走訪過程中、我們發覺有百分之九十的留守兒童成績處於中等以下,百分之十的留守兒童成績比較好。

  從留守兒童年齡來看,他們的年齡比較小,百分之九十讀小學,百分之十讀初中,這都正處於心理成長的關鍵階段,父母又長期在外打工,長則幾年回來一次,短則逢年過節才回來,也別常打電話回家,他們別能常與父母在一起,更別說交流談心了,這會使他們缺乏父母的關愛、會產生孤獨感,心理失橫,性格內向等心理諮詢題。

  學校是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長的重要場所,學校教育會直接妨礙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但是學校受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理論等方面的制約,對每個學生的關注十分的有限,而且在校期間側重於教學治理、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關愛難以顧及,這些別但制約留守兒童的學習,而且會妨礙他們的心理健康發覺。

  農村留守兒童浮現的這些諮詢題,別僅會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且會給農村的教育以及社會進展產生較大的妨礙。它關係到社會的安定和團結。關係公民整體素養的提高,因此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個階層的共同參與解決。

  就家庭角度來說,在家看管孩子的爺爺奶奶和母親別但需要照應日子方面、而且要關懷學習,並且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才幹更好地幫助孩子的學習;外出打工的父母應該經常寫信給孩子、與孩子交流談心、與此並且也應經常與老師聯絡、瞭解孩子的基本事情並及時解決。父母也能夠給子女說述自己背井離鄉打工的奮鬥歷程、吃苦耐勞、拼搏向上的精神來教育孩子,讓他們以父母為模範,為驕傲、更自信勇敢地面對日子中學習上的困難。

  父母外出打工,教育留守兒童的重任便降在學校,我覺得學校應該建立留守兒童的擋案,對學生的家庭事情、心理狀況、成長變化時間關注以即使賦予幫助,並且常與家長聯絡即使彙報學生事情;班主任應多與他們交流、豐富課餘文化日子、知道他們參於活動,也能夠環繞留守兒童開展班會、請外出打工記憶豐富的家長參與。說述他們打工的奮鬥歷程和感人故事。讓家長和學生有直接的交流,進而使留守兒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確的日子觀、人一輩子觀。

  為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製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應該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幫助留守兒童、鄉鎮、村委會應做出相關留守兒童檔案,掌握他們的具體事情,針對各類留守兒童的具體事情采取有關措舍,解決他們實際事情;教育部門應該出臺相應的愛護政策與措施,加大農村中小學基礎建設投資的力度;強化學校對留守學生的監督和教育;還能夠組織志願者開展關愛活動,給留守兒童帶去關愛,使他們在缺少家庭關愛的時候,同樣可以感覺到社會大夥兒庭的溫暖。

  希翼經過社會各界的餓支援和幫助,使農村留守兒童的日子和學習得到有效的保障,解決留守兒童家庭的後顧之憂,相信在大夥兒的幫助下,別管是在怎麼樣環境下的留守兒童都能夠健康歡樂也成長,都能成為有自信有理想的祖國以後。

  個人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11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期間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歷。在我最初的理解中,三下鄉僅僅是一個普通社會實踐活動,我並沒有很在意,認為只是一種任務一種簡單的社會體驗。但是,當我加入這支隊伍,進入那個叫白石小學的學校,我就發覺,這並不是一次普通的實踐活動,這將會是我人生中最要的一次體驗。

  我也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在農村的日子就是我整個童年,雖然沒有城市的繁榮和物質基礎,但在農村我就是一隻自由自在、歡樂無比的小鳥。走進白石小學,我彷彿又回到了我那個自由灑脫的童年。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孩子們的調皮搗蛋,還有孩子們的聰明伶俐,無不讓我感到開心和幸福。這種幸福感不像是親人朋友給予的愛,而是把你帶進你無法回到的過去的難忘時光。

  在我們安排的課程中,裡面大多數是以第二課堂為主。為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和培養他們的興趣,我們也是使出渾身解數,讓課程變得有趣而不乏味。雖然經歷了當老師的辛苦,但孩子們帶給我們的歡樂和感動讓我們覺得一切都值得。在我所參與的課堂中,我看到了“老師們”的窘迫,但孩子們卻還是學得很認真笑得很開心。這就是我們現在無法相比的,孩子們的天真熱情,單純可愛,讓我們這些最初不抱好想法的大學生感到溫暖,很快,我們就融入其中了。

  在我們教授孩子們知識的同時,也受到孩子們很多的啟發。比如說,在課堂上我按照自己的備課套路跟孩子們講課,孩子們有的時候並沒有聽進去。確切地說是沒有聽懂。作為一位準教師,我沒有按照實際情況去衡量,不僅沒有預想的效果,反而造成孩子厭學的情緒。經過多次授課,我們在孩子們身上反饋的資訊比我們教給孩子們的還要豐富。所以有時我都覺得,其實三下鄉最大的作用是教會我們這些大學生如何成長為一個合格的老師的。還有在孩子們身上學到的樂觀、堅強,都是我遺失了很久的寶貝。

  在農村生活的十天裡,出於安全考慮,我們不能走出校門。起初大家都很不樂意,認為太不人性。但是,在這小小的校園裡,我們竟然其樂融融地過完了十天。對於很多來自城市的隊友們來說,這樣的條件下,實屬不易。但是進一步來說,我們確實體驗到了不一樣的農村生活。

  我們煮飯做菜都是用原始的柴火,晚上沒有熱水器只能自己煮水。吃飯大家圍在一起吃,洗盤子大家輪流洗,彷彿一夜之間回到爺爺奶奶那個吃大鍋飯的年代。加上偶爾停個電,被蚊子軍團包圍等等讓人叫苦不迭的生活,到現在回味起來還蠻有趣的。因為那時我們就是一個隊伍,一個大家庭,是真真切切感受到那種分工合作,團結一致的氛圍。可能連自己也不相信,原來我可以做的很好。

  在我們漸入佳境的時候,卻要面臨離開的感傷。俗話說: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我們和孩子們短短的十天師生情就要被現實無情地阻斷了。為了讓大家都有一個難忘的共同的記憶,我們也組織了文藝匯演。雖說是展示我們上課的成果,但更多的是製造一個浪漫的回憶。因為這是我們和孩子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有我們的想法和智慧,也有孩子們付出的時間和努力。

  最讓我感到高興的是由我們宿舍推出的報紙時裝秀得到大家的認可和掌聲,在大家的鼓掌聲中讓我感受到了我們幾天裡焦急趕工是值得的。在孩子們榮耀的笑容中,也感受到了他們對於演出成功的驕傲、開心。當然,不僅僅是我們的節目讓我感到開心,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參加了節目——唱歌,跳舞,小品,手語……這些節目都受到學校主任,校長等領導的讚賞,我們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似乎離別苦澀的味道也越來越淡了……

  孩子們是第一次接受我們三下鄉支教隊伍這樣形式的教學,他們對我們的不捨也是寫在臉上的。因為我們更多時候擔任的是一個朋友,哥哥和姐姐的角色。雖然過程中有些調皮的孩子讓我們頭疼不已,甚至屢屢出現放棄的念頭。但是看到他們臉上露出得意忘形的小奸詐表情又讓你哭笑不得。當他們拿著自己製作的小禮物到你面前時,再鐵石心腸的人也會為之動容吧!十個日夜,聽著他們一聲聲地喊著“老師、老師”,再鬱悶的心情也會一下子變沒了。可能很久之後,我耳邊依然能夠響起他們清脆悅耳的笑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