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精選17篇)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精選17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

  雖然我只是一名剛剛上班兩年的小學音樂教師,不能說有足夠的教學經驗,但透過這兩年的自己學習與努力,我也總結了一些本學科的教學經驗。

  一直以來,音樂課被稱為副科課,特別是在個別偏遠的農村學校更認為音樂課是可有可無的科目。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以及音樂在發展學生智力等方面所發揮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們對音樂課越來越刮目相看。而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如何不負眾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學任務,最大限度地讓音樂放射出它應有的光彩,這是我在這兩年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與實驗的課題。我發現影響上好一節音樂課的因素雖很多,但以下這幾方面更不容忽視。

  一、師生對音樂課的認識態度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之一。

  常言道:學生是老師的一面鏡子,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作為老師首先要重視自己的課堂教學,要自尊自愛,對任何一節課都要一絲不苟,認真負責,使學生無形中受到感染和影響。針對那些態度不端正的學生,老師要了解學生,把握他們的思想脈博。

  否則,只一味地想怎麼設計課堂教學花樣,只能抓住學生一時的心,卻不能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改變對音樂課的態度。所以一旦發現有學習不端正的學生,我就利用上課幾分鐘的時間讓大家討論:音樂課到底有什麼作用?音樂課究竟會給同學們帶來什麼?沒有音樂課會怎樣?

  同學們馬上七嘴八舌,大講特講其好處所在。透過這一環節,使學生更進一步瞭解了老師工作的意義,也使他們更多更好地知道學好這門課的意義,從而自覺自願的完成學習任務。

  二、課堂上老師的誇獎與鼓勵也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

  大家都非常熟悉這樣一則事例:某幾位專家學者到一所學校做實驗,到某班時,隨意點出幾個學生並很認真地對老師們說:“他們幾個將有很大潛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幾年之後,本來表現一般的這幾位學生真的成為了學校的佼佼者。原因很簡單,專家學者的暗示轉給了老師,老師對這些學生時常充滿信心,而正是積極的心理暗示,使他們的情緒始終處於積極向上的亢奮狀態,所以,結果就如人們所看到的。

  在實際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實驗發現:同樣的班級,如果這節課我鼓勵讚揚的話語多了適當了,學生的情緒便會非常地高漲,他們的行為也會與我緊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幾個所謂的調皮學生身上,批評多了,學生唱歌的情緒馬上讓人覺得無精打采,心不在焉。

  這一點特別是在年齡較小的年級表現尤其明顯。比如學習《四季童趣》這首歌曲,節奏較難:除了切分節奏,還有全音符八分音符多次的交替出現。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我除了採用各種教唱的方法之外,重點放在給學生心理暗示上,激發他們的學習激情。整個教唱過程中,我時不時地讚揚激勵他們:“你們真棒,這麼難唱的句子都難不住你們,老師真為你們的聰明能幹高興!”“你們的聲音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再欣賞一遍!”“你們願意吸收老師加入你們的合唱隊嗎?”

  一節課下來,不但不覺得累,反而會讓你身心愉悅興致更高。無數次的實驗證明:越是輕鬆有趣的教學氛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學習效果也就越好。當然必要的批評也要有,不過要考慮課堂氣氛及學生的承受能力,講究語言藝術。比如唱歌時,有說話或大聲喊唱的聲音,我就讓學生自己說說內心的感受,讓學生辨別美與醜,對與錯。透過這一環節,使那些沒做好的同學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受歡迎的,並且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美的不文明的。

  另外,我還在課下和同學們達成協議,課堂上違反紀律或有不文明言行,老師就用眼神或伸出手指提醒大家,給予改正錯誤的機會。第三次就在受支扣除平時成線績的懲罰。這一方法不僅保持了課堂氣氛不被破壞,而且還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三、音樂老師不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還是美的傳播者

  在實際教學中,我不只一次地發現:當我身體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時,學生上課也是懶洋洋的,歌唱時很難進入狀態。同樣的班級,當我富有激情地和他們一起活動,一起唱時,學生不僅學的快,對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時,我和其他老師交流中都發現,學生把音樂老師當成了美的標準。音樂老師會唱歌,聲音美;音樂老師會彈琴,很讓人著迷……

  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是他們學習模仿的物件。所以,作為音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使學生從老師這裡不僅能學到書本知識,還能感受到美的薰陶。

  成功的上好一節課所包含的因素還有許許多多,以上幾個方面只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點滴體會,我將會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積極總結教學經驗,爭取早日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音樂教師!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2

  小學音樂課教學是小學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鑑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我在教學中一直認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所以,凡是小學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定節次的多少之別,並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

  總之,音樂教育不僅具有輔助、強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還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獨具的教育功能。音樂教育對於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裝置和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為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指導學生熟讀歌詞。

  在進行完歌曲範唱以後,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

  “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讀譜訓練。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於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準音時可以適當降調,並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詞。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於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教唱在連線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為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此外,根據不同年齡段所掌握方法的區別,我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

  1、對於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自制力差,但動感極強,於是我採用“律動教學法”,即將每節所學歌曲以律動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即省時又省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對於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我採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

  五、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

  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新課程標準上的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透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裝置,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點滴體會,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熱愛音樂。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3

  透過這幾年的教學,我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最佳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因為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最佳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所以每學期對自己的一次教學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麼,音樂教學應該從那些方面進行反思,反思後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一、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

  音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必須捨棄一切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態、輕鬆的氣氛和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教師應當更新觀念,在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為此,教師如何更新觀念,轉變思路顯得尤其重要,這樣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提問方式,透過何種有效的途徑來使學生透過自己動腦想出答案。比如:音樂課本經常出現的創編歌詞,這是一個很好鍛鍊學生自主能力的練習。它要求學生透過本身的歌詞,再透過自己的思考,去再出別的有意思的歌詞套到歌曲裡面。每當學生們唱起自己編創的歌詞,也顯得特別興奮。因此在音樂課上,老師應該不斷創造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們自主發揮。

  二、讓樂器走進課堂。

  樂器在課堂的恰當運用,是可以把課堂的氣氛變得最活躍。而且樂器是很好地培訓學生的節奏感。對於剛剛接觸接觸音樂的同學,他們會覺得學習節奏是一大難點,如果只是簡簡單單叫他們跟著老師來拍掌,這樣枯燥的學習是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某些節奏性強的歌曲中,我會嘗試多用樂器來在輔導,先讓學生跟著我有嘴和手同時打節奏,並強調嘴和手要一致。然後我再作樂器示範,最後每組學生中挑選幾位出來表演。透過他們的表演和我的引導,下面的學生很清晰看到臺上哪位學生打的是正確,那些是錯誤的。反覆地練習多幾遍,學生便很快把節奏和樂器配合起來。而且這樣學習節奏,會讓他們感到趣味性增強了,學習起來就變得簡單。我們在課堂上穿插了葫蘆絲和巴烏的教學。

  自己反思,都是建立在自身的基礎上。而許多事情都是旁觀者清,所以應該多觀摩其他老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等等。並反思自己如果這課是自己上,又將會是如何,有什麼相同與不同。這是幫助自己在教學道路成長的一種肥料。在這學期裡,我收穫了很多。音樂課上並不是簡單的彈,唱,跳。它象一個工程,先要規劃好如何去建造,然後去架一個框架,再從每個細節去著手,這樣才可以使得它變得牢固。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理解、鑑賞能力以及發展想象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與手段。音樂欣賞的能力不僅是一個人的審美修養重要標誌之一,也是文化素質水平的標誌之一。音樂欣賞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學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上好每一節音樂課,我在教學中不斷總結,以下幾點是我高中音樂教學的一點體會。

  一、欣賞教學時多聽多感知

  首先欣賞是透過聽覺來感受的。要使學生理解音樂作品,首先對音樂表現手段要有靈敏的感知能力,達到這一要求必須要透過大量的音樂欣賞才能完成。語言是不可能代替音樂,表現作品的,因為音樂作品都可以從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領悟。我們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觀眾(聽眾)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對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學中,不能離開音樂的藝術形象而作繁瑣冗長的講述,因為如果講述過多,必然把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時也阻礙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識介紹應該主動、精練、富有啟發性,目的在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上來,透過師生間的討論,聽賞等共同活動,使學生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內容。什麼樣的音樂都離不開“聽”。“聽”是一種音樂作品,我們既要在聽的程序中讓感官得到愉悅,又要使精神得到昇華,感性和理性進行完美的結合才是我們“聽”的根本意義所在。因此,要達到欣賞音樂的真正目的,就不能把對音樂的欣賞停留在表面上、感官上進行。而應該深入到樂曲的音響結構及各種形式因素上去。也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音樂作品的“內涵”,真正地聽懂音樂。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對一部音樂作品反覆地聽。多聽是培養音樂鑑賞能力的關鍵。我們的雙耳不僅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發揮作用,而且還要具很強的審美感受能力,這一能力與生俱來,反覆地聽,會給我們的聽覺製造接觸音樂的機會,我們的音樂聽覺就會得到發展。同時,音樂具有很強的時間性,構成音樂作品的那些音響瞬間即逝,這些聲音以單音或多音組合的方式,先後展現給我們的聽覺。多聽,大腦中的記憶就會把聽覺中的印象慢慢綜合起來。聽的次數越多,印象越深,印象越深我們對音樂作品的感性體驗也就越深。所以,提高了音樂的記憶力,欣賞音樂的能力就有了較大的進步。

  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教學

  音樂欣賞教學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我們的音樂前輩黃自先生認為音樂欣賞時,欣賞者要經過這麼一個心理反應過程:感知外部音響→開展想象聯想→得到情感共鳴→理解認識。所以欣賞教學時必須遵循這一心理反映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由低層次的直覺欣賞向高層次的情感欣賞,理智欣賞方面發展。這樣既符合心理反映過程,也有利於欣賞教學。

  三、音樂欣賞教學時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和聯想是音樂欣賞者必然產生的心理現象,是欣賞教學中帶有創造性的心理活動。在欣賞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他們對音樂的豐富想象力,引導他們準確地體驗音樂情感。

  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把自己體驗到的音樂情感、想象到的音樂形象或意境,用寫詩、寫散文、寫聽後感、畫圖畫等方式表現出來。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及藝術表現能力。採用這種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導,而且還要有較充裕的時間。在教學中,既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又應注意教師的指導作用。由於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審美經驗等的限制,他們的聯想和想象往往會與音樂的基本情緒和內容有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因而,傾聽自然是欣賞音樂的主要方式。“在沉默中聽偉大的音樂作品而不加以評論也有巨大的價值。”欣賞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聽,初聽、有目的地分段聽、有分析評論地聽、復聽等,都是以聽為本。音樂藝術及欣賞教學的本質規律決定了欣賞教學的根本方法就是傾聽。

  音樂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學音樂教育處於整個音樂教育的重要階段,在其教學中,如何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在“新課程、新理念”教學模式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能動性,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和努力實踐的新課題。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4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音樂教師也應該學會反思、善於反思。那麼,音樂教學反思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又在那些方面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下面就談一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一、改變教學思想理念

  在音樂課程改革的意義及其背景中指出:"音樂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必修學科,多年來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問題。音樂課程是整個基礎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離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難以跟上二十一世紀社會經濟和教育發展的步伐。因此,在音樂教育面臨發展機遇和嚴峻挑戰的今天,如何加強音樂教育自身的建設,完善音樂教學體系,推進美育的發展,已成為擺在音樂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十分緊迫的課題。"這段話確實道出了長期以來音樂教學所面臨的問題。記得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音樂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我們必須切實轉變觀念,樹立全新的教學觀點。

  二、正確理解課堂紀律

  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都非常注重課堂紀律,忽視學生的積極參與,始終不忘把學生的安分守紀放在第一位,學生稍有"活動",教師便嚴加管制。這樣的課壓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難以對音樂進行有效的感知,難以在音樂學習中營造一個和諧的內心世界。也不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信心的形成。這顯然不符合課改精神,我們必須正確理解課堂紀律,解放學生,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讓學生處於一個平等、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三、淡化技能訓練

  舊的課程標準過於重視知識傳授,在以往的教學中,我教唱一首歌曲首先從歌譜入手,給同學們分析節拍、節奏、視唱、旋律,本來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採用這種單純、強迫性知識技能的傳授方法,使學生邊學邊厭,久而久之,形成惡性迴圈。使學生對音樂課形成厭惡情緒。為此,本學期我抱著嘗試的心態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進行調整。把重點放在音樂的感受上,讓學生變成演員,給他們表達情感的機會。實驗的結果非常成功。透過實踐使我從中感悟到,以前總抱怨學生不重視音樂課,卻沒有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去考慮存在的問題,忽視學習者的情感態度、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偏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新課程目標強調學習者的情感態度,讓學習者變被動為主動接受知識。

  四、注重個性發展

  眾所周知,由於先天遺傳與後天教育環境的差異,學生的音樂興趣、潛能也有很大的差異。因而,不同的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上是不一樣的,對音樂的感受、理解與表現也不一樣。作為音樂教師,我們不能以同一標準去對待學生,因此,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和潛能的差異,要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基礎,把全體學生的參與和發展不同的個性因材施教結合起來,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參與音樂活動,表達個人情感,充分肯定每一位同學,讓他們享受音樂的樂趣。五、明確了情感的激發.體驗是音樂教學成功的催化劑。

  在音樂教學中,牢牢把握情感這條主線,透過音樂情緒.情感的這種特質,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情感強度,使人的情緒情感與音樂的情緒情感和諧的溝通與交流,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要注意的是音樂情緒與情感體驗不能僅停留在外化的層面上,更需要內心深處的體驗,尋求那種動人心魄使人忘我的境界。所以在教學方式上應運用美術.音樂.舞蹈等綜合手段創設特定的音樂情境,喚起學生的審美注意,並且多讓音樂本身面對學生,用音樂來呼喚學生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投入,以自己對音樂.對學生的真情感染學生,以自己嫻熟的技巧和對作品的激情演繹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五、課堂教學“活”的把握

  要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就必須想辦法讓一首歌曲教學變得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節奏緊湊.容量充實,做到歌活、情活、動作活、心活,讓學生有唱.有跳.有聽.有看.有創作,有感情的宣洩。課堂教學才真正煥發活力。但同時要注意活而不亂,收放自如。根椐教學內容的設計動靜結合,有張有弛,層次分明。蹦蹦跳跳這種活動要但不能太多,師生間的問答.交流互動是中層次的活,它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多種感官參與.保持注意力和學習積極性,最好的活是教師的語言.情境的創設.情感體驗引發學生心潮起伏,浮想聯翩的心動,它是創造力最好的源泉和動力。各種層次的活動在課堂上結合起來,運用得當,教學就會如魚得水,收放自如。

  六、創作教學為學生音樂表現服務

  創作教學包括探索音響與音樂,即興創作,音樂創作,但這些方式不應硬搬到每節課中去,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然後根據每節課實際.,學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學生課堂上的反應來設計創作活動,例如:《明日》這節課中設計即興創編旋律短句這種方式,是預設到學生情感表達的即興性,當他們的情感體驗達到一定深度,就有一種情到深處自成曲的氛圍,這時讓他們憑著對音樂詩歌的理解,即興編唱旋律,難度大大降低,不但讓他們感受到創作活動的輕鬆愉快,體驗到創作成功的喜悅和滿足,還可以引導他們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創作中去,把培養創造力真正落到實處。

  課堂教學蘊含者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展,才真正有助於新人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要獲得進步,總要經歷一定的磨練,新課程實踐為這種磨練提供舞臺,新課程視教師的實踐為資源。新課程課堂教學實踐的磨練,促成我觀念上的更新,改變了我認識自己,看待學生和看待教學活動的思維方式。形成了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教育活動觀。更促成了我教學行為的更新,從教學的設計階段,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階段和教學方式與重建階段,力求超越每一節的限制,從學科的本質.整體,促進學生髮展方向的潛在價值有一個較明確的認識。

  在音樂課程改革大形式下,對於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必須全身心投入到音樂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開拓思想,大膽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不斷探索如何營造歡樂、和諧、輕鬆的課堂氣氛,來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5

  本學期在教學工作中本人堅持實施素質,在進一步深入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基礎上,認真學習,研究課改,使學生在掌握必須的技能技巧的同時,更具有高尚的、健康的審美情操和較高的音樂鑑賞本事。現將本學期如下:

  一、工作情景

  本年度,我擔任xx年級音樂教育工作。在教學中認真鑽研新大綱、吃透教材,進取開拓思路,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及先進現代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於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於創新等本事。認真做到八認真,課前認真備課,課堂上注意搞活課堂的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不體罰學生,並開展結的活動,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平時,關心愛護學生,既做到嚴格要求,又耐心引導,按教學規律辦事,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期初能認真制訂好所任學科的。另外,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我還很注重教學的積累,有了就及時記下來與同事交流。

  積極參加課改活動,採用分組分框討論完成學習任務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學本事,同時培養了合作學習的精神。認真貫徹學校計劃,要求和教綱要求,並結合本學期制定的計劃進行實施教學,本學期工作任務都能按質按量順利完成。繼續實行獎分積分制,能有效地約束學生的課堂紀律和衡量學生整個學期的表現分。運用多媒體教學年段最佳化課堂教學。如錄影、錄音、圖片等,大大加強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提高限學生的學習興趣。搞活第二課堂的聲樂小組輔導,使學生認識和掌握了歌唱的技能,理解了歌唱的目的意義同時也體會了歌唱樂趣。

  二、學生情景

  經過教學,使學生掌握相關的視唱樂譜的技能,能夠有感情、有方法地演曲;瞭解相關的音樂,擴大藝術視野,提高藝術鑑賞和表現本事,提高綜合文化藝術素養。學習觀念有所轉變,學習興趣日漸提高。

  三、今後方向

  在教育和教學活動中,我始終是遵循教育規律,盡職盡責,能努力滲透愛國主義、團體主義的思想教育,加強對學生的目的性教育。經過實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今後在教改方向仍需努力,不斷進取。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我一向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形勢。經過閱讀很多的道德修養書籍,勇於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視自己,提高自身素質。在業務上能認真學習教育和理論,不斷給自己“充電”,不斷補充新的“營養”,增添做好工作的後勁,繼續在教師這一崗位上努力工作,為培養下一代出力!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6

  面對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國家及時提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大措施。素質教育是一種和諧的教育,它的最大特點則是著眼長遠,從學生終身發展出發考慮,它強調諸方面和諧、協調地全面發展,它關注個性的發展。素質教育對教師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於習慣了應試教育的教師們來說,新的課題帶來了新的壓力。那麼,音樂教師在這種形勢面前應具備什麼樣的專業素質呢?

  一、音樂教師需要什麼樣的專業素養?

  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甚至要舟立潮頭,我認為做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應該具備以下的專業素質:

  (一)複合的專業技能。

  我們說目前存在的“重技能提高,輕理論學習”的傾向,並非要降低目前音樂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相反,音樂作為一門技能性較強的學科,音樂教師必須要有更加過硬的音樂專業技能,但是必須指出,《新課標》已經改變了原先以“唱歌、音樂知識和音樂欣賞”為主的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提出了以“感受與鑑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為主的內容標準。所以,原先認為“彈好琴、唱好歌”就能做好音樂教師的觀點是極其片面的。就專業技能而言,除了重視原有的聲樂、鍵盤以外,教師的其它樂器演奏、舞蹈、合唱指揮、音樂創作以及其它表演性藝術都必須予以必要的重視。所以在具備某項過硬的音樂技能的前提下,教師應該透過自學、培訓,逐步探索自己陌生的技能領域,逐步形成教師自身的複合性專業技能。因為單一的專業技能不能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音樂需求,也不能適應《新課標》綜合性原則。

  (二)前瞻的教學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們對教育實踐及其教育觀念的理性構建。教育理念來源於教育實踐,又指導教育實踐。應該說,《新課標》的實施首先是一場教學觀念的變革。怎樣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是墨守陳規,還是穿新鞋、走老路,還是積極實踐、勇於探索?作為一線的廣大音樂教師,應該成為《新課標》的實踐者。我們認為教師首先要全面瞭解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與現實意義;其次要對課程改革產生認同感,並主動思考與課程改革相關的問題;第三要挖掘以往教育教學中新課程目標一致的經驗與做法,予以借鑑;第四要增強投身課程改革的熱情與信心,積極投身課改實踐。

  (三)博專的知識體系

  在知識結構合理的前提下,知識越豐富,有效知識量就越大,教師的創造能力就越強,如果把知識比作一個圓,知識越多,圓的範圍越大,圓圈外的未知領域越多,這樣發現知識的裂縫,捕捉問題的機會也就越多。當今知識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知識的一體化,作為音樂教師光有專業知識顯然是不夠的。《新課標》提出,“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是直接增進學生文化素養的學習領域。”所以,要在教學中實現音樂課堂人文化,教師就必須成為博專型、複合型、開放型的教師。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必須知識廣博、視野開闊、博學多才,又要學有專長、學有專攻,同時打破自身封閉的知識結構,不斷補充更新新知識,使自己的知識系統具有開放型、主動性。

  (四)綜合的能力結構

  音樂教師能力作為教師從事音樂教育教學活動所需要的能動力量和實際本領,它是由多種單項能力組成的和諧統一體。在這裡筆者著重談一談教學創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應變能力。一位特級教師這樣說:“教師工作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是創造!只有打破常規,敢於嘗試,勇於嘗試的人才能談得上創造。”創造來自於對工作極大的去投入,孤芳自賞、固步自封不會閃現創新火花。作為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必須具備教學創新能力,因為人們常說,教育家與教書匠最大的區別就是教育家有一種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出眾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優秀教師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教師創新能力的具體體現。音樂教師應該由工匠型、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專家型教師轉變,這就需要我們潛心研究,著力提高自學能力、教改實驗能力和撰寫教育教學科研論文的能力。

  概括的來說一位好的音樂教師,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音樂素質:第一,必須掌握足夠的音樂知識和準確的音樂概念,包括基本樂理、和聲、曲式、歌曲作法、配器等有關知識和概念,並能融會貫通地理解和運用這些知識來分析、處理、表現,甚至創作音樂作品,能夠深入淺出地將概念轉化為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的生動有趣的形象化的東西。第二,必須具備演唱、演奏、舞蹈、指揮、配器等音樂實踐活動的能力,能夠準確、生動、富有藝術感染力地再現和創造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這不僅要求具有一定的演唱演奏技巧,同時還要求具備第三個方面的音樂素質,也就是音樂素質中最妙不可言的一個方面——良好的音樂感覺。究竟什麼是良好的音樂感覺?雖然對於這一問題至今還沒有統一的答案,但是人們絲毫也不懷疑它的存在和它那獨特的魅力。我們認為,良好的音樂的感受和把握能力,這一獨特性體現在他的音樂表達上便會形成恰到好處、恰如其分的演唱演奏處理,所謂“增之一分太長,減之一分太短”,就是這個意思。作為一個音樂教師,只有真正具備了這三個方面的素質,才能真正享有音樂,並且能夠把美好的音樂傳達給眾多的學生。

  華東師範大學的葉瀾教授講過這樣一句話:“一位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他可能永遠成不了名師,如果一位教師堅持寫三年的教學反思,他將有可能能成為名師。”所以在教學上除了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還要加強自身的教學素養,做到學與教的有機結合。

  二、音樂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素養和專業能力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的概念很寬泛,任何一門學科都可以做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21世紀的到來,學校和家長開始重視素質教育,與傳統的應試教育相比,他確實有很多優點,對於一個人的全面發展,他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教師,既要以知識教人,還要以道德育人。教師個人的道德行為對學生有著強烈的示範性,其道德影響廣泛而深遠,教師的思想品德、人格修養甚至可以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教師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道德箴言、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師只有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塑造出使學生難以忘懷的可親可敬的師長形象。那麼,如何提高自身素養和專業技能呢?

  (一)、關於自身素養

  1、認真教學,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加強師德師風的修養,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顆進取的心。要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這是師德的首要基礎,如果一個教師不能很好的為學生“解惑”,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2、要熱愛學生,對學生有博愛之心,要以誠相待,要寬容和有強烈的責任感。這是師德的核心!教師應該愛每一位學生,不管學習如何,甚至不管學生的品行優劣,教師都應該付出愛心,一視同仁。教育,如果充滿著愛,即使是冰凍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師對學生的愛的情感,能轉化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內部力量,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重,激發他們對教師的親近感、信賴感,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這對學生學業的提高、知識的增長,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3、更新教育觀念,互相學習、研究、交流

  (1)互相學習。不光認真鑽研本學科知識,同時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這是教師緊密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橫向交流、互相研討、取長補短的自己提高方式,例如:以教師任職的校為基地,在同行教師中開展集體備課、相互聽課、評課活動,每節課後教師都認真地反思教學過程,及時把教學中點點滴滴的感受寫下來,從深層次上去考慮自己的教學工作,寫出有質量的教學反思,同時利用學校的資源開展向名家學習的活動,安排觀看名師的教學錄影。

  (2)開展小課題研究。

  透過小課題研究,使教師可以不斷提高自己對本學科的認識。可以更好的有效地進行教學!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具體的實際問題;初步思考,獲得基本資料;確定行動研究的方法、策略;實施步驟,並清楚記錄每項結果,寫出最後成果,制定下一輪的計劃。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持之以恆。教師只有堅持不懈地增長自己的才學,不斷探索教育技巧的奧秘,才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依賴感,才能贏得學生的敬佩,從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勵學生。

  (二)、關於專業技能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首先要熱愛音樂,對音樂有一種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飽滿的情緒,欣賞要有濃厚的興趣,只有教師本身受感動,才能引導學生受到感染,進而達到教學目的;其次,要熱愛音樂教育事業,著名音樂教育家繆裴言,雖然未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但卻非常熱愛和喜歡音樂教育事業。他在音樂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對我國基礎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些都緣於他對音樂教育研究的不懈努力,緣於他對教育事業的畢生追求。實踐表明,許多教師之所以能夠成功,首先是因為他們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願意為下一代的成長奉獻自己的畢生精力,不畏艱辛,不計得失,勤於耕耘,因此成績卓著,受到人們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熱愛他所從事的事業,缺乏對事業的責任感,那麼他就失去了動力,也不可能勝任培育下一代的責任。

  1、根據自身特點,加強專業能力的學習,提高自身演唱能力、能準確範唱。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處在知識經濟大發展時代,應時時刻刻保持強烈的求知慾,多聆聽國內外優秀作品,不斷探索音樂教育領域未知世界,提高文化修養。並不斷提高自身演唱能力、準確範唱,可想而知一位不會彈琴、不會唱歌的老師怎能吸引學生,只有苦練內功,才能把知識傳遞給學生。

  2、提高自身音樂理論知識、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音樂知識教學是課堂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無論是唱歌教學還是欣賞教學都必須透過一定音樂知識的學習才能進行。音樂教師的音樂理論水平影響著其它能力的發展。如在伴奏能力方面,音樂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和聲理論才能伴奏出動聽、豐富的和聲變化音型;在演唱和演奏方面,音樂教師必須掌握五線譜、簡譜的識譜知識,掌握一些常用記號、瞭解作者的生平及創作背景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唱奏出的歌樂曲有起伏、有感情、有內容,達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提高自身的音樂理論知識,對於提高課堂教學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3、讓學生“動起來”

  師生之間的和諧情感交流時音樂教學最佳化審美功效的重要標誌。藝術不能靠枯燥的說教,審美不能依靠單向灌輸,教學雙方則是一種平等互動的關係。作為音樂教師,應把情感的紐帶首先拋向學生,改變傳統嚴肅的師生關係,到學生中去,縮短師生心靈之間的距離,創設一種民主平等、相互交流的教學氛圍。在課堂上,我始終微笑著走在學生中間,透過和學生合作表演,讓他們感到師生之間沒有距離。對於學生的每一次回答我都給予肯定和鼓勵,給他們勇氣和信心,消除他們怕失敗、難為情的心理。從最大程度上考慮他們的心理要素,讓他們感受到老師關注他們,喜歡他們,同時也使他們充分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主動參與,自主合作的學習慾望,讓課堂充滿生命力。

  教學時透過語言進行的,有時一個貼切的比喻,一個眼神,一個無聲的手勢,都會像童話中的魔棒一樣,使學生全神貫注,饒有興趣。教師語言除了規範、鮮明外,要有色彩、有文化內涵、有較強的感染力,還可以帶點幽默,能“粘”住學生的注意力,開啟心竅。

  總之,面對二十一世紀教育事業的新局面,教師要有緊迫感,要加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積累經驗,要用正確的世界觀,審美觀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質量,逐步增加廣博的知識,全面提升藝術修養,全面完善個人能力。教師更要勇於創新,積極進行教學內容、形式、方法等手段的改革,真正為音樂教育做貢獻。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7

  在這幾次學習新課標活動中,我再次研讀了新課標,為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新課標,我還自學了《新課程表準解讀》,使我對音樂課的性質與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更加清楚的知道了:音樂教育應以審美為核心,充分發揮其美育功能,音樂課還應體現創造性價值、社交價值、文化傳承價值。下面就從如下幾方面談一談我對新課標的幾點認識:

  一、突出“審美”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首先它是一種“美”,也正因為有了“美”才有了它本身無限的生命力,因而音樂教育首先要發揮其自身的功能——傳遞美。其實早在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的教學大綱就已經提出了,音樂要具有審美的功能,不過當時還僅僅是一種意識和提法,並沒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而在1992年的頒佈的教學大綱更多傾向於知識技能的培養,審美更加淡化,於是學生喜歡音樂但不愛上音樂課,音樂教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失敗的。1999年6月,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提出,素質教育工程已經全面啟動,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課程體系、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新的教學方法,教育的每一個領域無不流淌著新鮮的血液。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把“審美”置於核心地位,並在學段目標和內容標準中有著具體的要求,例如:“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的變化”等等,字字句句幾乎無不滲透著審美。所謂核心,即重中之重。可見,“審美”的重要,是音樂本身的特旨決定的,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決定的,是人的發展決定的。

  如何突出審美呢?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為:

  (一)培養審美趣味獲得美感體驗

  美好的音樂作品是能帶給人以快感的,其中包含了生理快感的成分。音樂不僅對人類,對動物也是這樣(國外有給奶牛聽音樂以提高牛奶產量便是一例)。但這畢竟不是音樂審美的本質表現。我們有的教師看到女孩喜歡跳舞,男孩子喜歡打擊樂,在還沒有聽完全曲,學會新歌,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表現的情緒時便讓學生盲目地跳起來,敲起來。還有教師對音樂欣賞這一重要的教學內容,採取了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粗粗一聽,簡單一講:“這首歌曲表達的音樂情緒是歡快的”,“這首樂曲是優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以為這就是音樂審美教育。透過學習才知道,其實音樂審美的本質應是美感。法國作曲家聖桑說:“音樂不是生理滿足的工具。音樂是人的精神最精緻的產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處有一種獨特的神秘的感覺,即美的感覺,藉助於它,人才能領悟藝術”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審美趣味時,不能滿足於對感官的刺激,生理的快樂。以上老師的片面做法,究其根源還是對審美教育認識不足。

  人的音樂美感屬於社會意識。美感必須是“賞心悅目”“悅耳動聽”的,由五官快適進而使精神需要獲得滿足而產生的那種愉悅,“是經過感官到達於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階心理活動,是在感性直覺中積澱著理性內涵的審美體驗”。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熟悉音樂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節,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詞美、旋律美、節奏美、力度美以教師動情的演唱、演奏,生動有趣的講解,結合使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啟發學生細細品味音樂,以達到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趣味、積極進行審美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力、音樂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目的。

  (二)擴充套件學生的審美趣味開闊音樂視野

  在美學界流行著一句話:“趣味無爭辨。”這是說,一個人喜愛什麼音樂,不喜歡什麼音樂是因人而異的,我們沒有必要讓人們都有相同的愛好。相反的,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但這並不是意味著我們放棄了引導和教育。因為低年級兒童由於受年齡、文化、生活經驗的侷限,審美趣味是狹窄的。教師有責任透過音樂教學活動讓他們的審美趣味在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擴充套件,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低年級的學生往往對當代的音樂作品比較熟悉,因而倍感興趣。然而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在人類歷史長河下創作了極為豐富的音樂作品,這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小學音樂教學負有不斷擴大學生音樂審美視野的任務,要讓學生不僅喜歡當代的音樂,對古代、近代、現代的優秀音樂作品也能逐漸欣賞、喜歡。教材中安排的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風》、管絃樂《春節序曲》片斷、民歌《馬燈調》、合唱《抗敵歌》等內容正是進行民族音樂教育的極好的材料。除此以外,還可以利用課外音樂教學活動,如學校藝術節中讓有文藝特長的學生演奏民樂,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紹民族樂器、樂曲、民歌或歷史上有名的聲樂作品,讓學生更多地瞭解民族音樂,熱愛民族音樂。

  (三)提高審美品位培養高尚情x

  音樂是一門很特殊的藝術,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卻又能最深刻、最細膩、最準確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賞者從這門特殊的藝術中感受歌曲(樂曲)的豐富情感和思想內涵,從中獲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昇華,這就是音樂的社會功能。許多哲學家和音樂大師對音樂的這一功能作用都作出了充分的估量,給予高度評價。或曰“浸潤心靈”,或曰“淨化靈魂”,或曰“改進德行”。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音樂作品都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當前文化市場發展不平衡,在相當範圍內主旋律不響亮,優秀民族文化不佔主導地位,流行歌曲作為一種商品進入市場,滲透到各個角落,學校也不例外。低年級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弱,而好奇心與模仿能力卻特別強。他們居然也跟著哼起了“哥呀,妹呀”、“情呀,愛呀”,他們居然也不談四大天王呀,xxx呀,成了兒童追星族。這種現象導致學生心態扭曲,迷失了人生奮鬥目標,嚴重地危害了少年兒童的身心,影響他們健康成長。音樂老師應從中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樂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優秀音樂作品,精心設計音樂教學課內外活動,透過聽聽、唱唱、講講、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學手法,讓學生體驗每一個音樂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內涵,同時教給他們必要的音樂知識以促進學習,引導學生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提高音樂審美的品位;逐步培養學生對高雅藝術的好感、興趣,從而淨化學生心靈、培養高尚情x。我們可以在安靜、嚴肅的課堂氣氛中讓學生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啟發學生從那雄壯的旋律,那有力的節奏,那鏗鏘的“起來,起來起來”歌聲呼喚中,聯想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冒著敵人的炮火,前赴後繼與敵人戰鬥的情景,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及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在音樂遊戲“好朋友來了”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愉快地邊唱邊進行角色表演:“客人”來了,輕輕“敲門”,主人“開門”,互相問好;主人招待客人“請坐”,告別再見。在唱唱、動動的活動中學生體驗了朋友見面的快樂,懂得了團結友愛、禮貌待人的重要事實就是如此,提高學生審美品位,培養學生高尚情x,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會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強調“創造”

  創造力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在生活中展現出來,也越來越為國人所重視。江就曾指出:創新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揭動力。他老人家的高瞻遠矚更進一步說明了創造力的重要。是啊,對於一個人來說,有創新才有進步,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有創新才有發展,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有創新才有活力。沒有創新就意味著僵化、落後、沉悶,進步發展、興旺發達又從何談起。

  時代的要求呼喚創新,社會的發展呼喚創新教育。透過音樂學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新的《課程標準》中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培養具有創造力的人才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不論教書也好,編教材也罷,努力開發教材的創新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必須強調的。

  三、注重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音樂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產生了音樂。音樂課程在中小學教育中是活動性、實踐性最強的課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化,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有趣地、令人開心地掌握基本的音樂文化知識和技能,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增強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從做中學”、“從樂中學”讓音樂充滿人生,讓快樂伴隨終身。這是音樂教育的任務,也是音樂教育的特徵。在《音樂課程標準解讀》中有一個課例叫《東北好》,就非常好,這首歌的歌詞介紹了東北的三寶:老山參、大水貂、革兀革拉草,風景:鏡泊湖、長白山、棒棰島,教材來自熟悉的生活,學生有著切身的體會,學生唱起來很有興趣,真正的做到音樂從生活中來,音樂歌頌生活。現在的教材象這樣的例子不少,如《跳竹竿》、《生活中的聲音》《音樂與生活》在實際教學中都取得了較好效果,在新的《課程標準》中也再一次被肯定,這是將來教學發展的趨勢,因而在審視教材的時候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四、加強學科間的融合,體現知識的完整性

  素質教育的需求以及兒童的認知方式,要求課程結構、課堂教學要加強學科間的融合,尤其是小學更是如此。在國外,綜合的課程、課堂教學模式已被廣泛應用,並在進一步的探索之中。設定綜合課程,減少學科分類是新一輪課改的方向,對於音樂教學來說亦是如此。我覺得,在音樂教學中滲透語文、英語、美術教學等,使學生從多種渠道理解音樂,體會音樂中的情感,抒發音樂中的情感,給音樂教學注入更多的內涵,使音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是非常好的。

  五、重視趣味

  這個話題是老生常談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教材編寫更應重視這一點,為教學生動活撥、豐富多彩提供資源保障。

  新的時代喚醒了新的教育,新的教育生成了新思想、新理念,做新時代的教師,緊跟時代的步伐,更新觀念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透過對新課標的學習,一個嶄新的理念逐漸在頭腦中形成,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教法的選擇,教學目標的確立,都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透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提高音樂文化修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這是時代賦予音樂教師責任。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8

  俗語:“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學習新課程這段時間,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的開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給我在教學上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同時擴大了自己的視野。

  本次新課標培訓學習既緊張又驚喜。透過觀看影片專家精彩、詳細的講課,參與線上的研討與交流,不僅使我個人思想覺悟提高了,知識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的目的更明確了,工作的信心更充足了。積累了經驗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領悟到教師責任重大。孩子是國家之棟樑,關係到我們國家的未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喜歡與否,與老師的思想引導有著很重要的關係。教師要注重個人的品德和修養的提高,真正做到身正為範,學高為師。

  這次新課標學習,注重學員之間的交流合作學習,這點我覺得非常好。很多學員大方的把自己的優秀的課件、教學設計、教學經驗、工作總結、論文等學科資源上傳上來供大家共享。大膽、積極的參與線上的研討與交流,還介紹了很多課件資料網給大家。這充分達到了相互學習,不吝指教,資源共享,共同進步的目的。這對於今後的音樂教育發展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百利而無一害。透過學習,使我真正確立音樂教育的新理念,在音樂教學中始終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和音樂興趣的培養、改正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積極倡導、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紮實的獨立創造音樂、欣賞音樂、理解音樂的能力。讓我更加確定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透過觀察、傾聽、交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靈活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透過傾聽學生的心聲,尊重學生的表現,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此外,在教學程序中,還要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本次新課標培訓學習讓我清楚知道:教師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與時俱進,在教育領域中大膽的實踐和創新,以適應教學的要求。要儘可能的進行學科的整合教學,使學生得到一個完整的教育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能力。以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 “新課標”的實施確實給當今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在一次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們的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濃,越發變的活潑、可愛了,更多表現在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同時也感受著知識的滋養。

  在教育教學規律的推動之下,“新課標”的指導之下,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逐步遠離偏、繁、難、向著理解、探究、分析、綜合、運用等方面發展。總之,這次學習,受益良多!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9

  為專職音樂教師已有一個學期了,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透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高中的音樂欣賞課還加入了一項讓學生自己介紹音樂,表達自己藝術見解的實踐活動,這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鍊。

  不足之處是側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稍微忽略了對初三、高一學生樂理知識的傳授。畢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受、理解音樂。

  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

  不足:對於學生的一些擾亂課堂的行為批評力度不夠。總以為學生不是惡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現。所以給他們的環境較為寬鬆。致使他們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有恃無恐。因此,今後應特別注意賞罰分明、把握尺度。特別是對於坐在沒有桌子、講臺的教室中的一群群倍有優越感的中學生。還有,幽默力量運用不夠。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按學校的計劃,在寶賢初中組建了合唱隊和器樂隊。合唱隊的隊員基本上是自願報名參加的。沒週一、週四的課外活動時間訓練。器樂隊的隊員則是由具備器樂演奏基礎的學生組成。每兩週的週末排練。

  在這個學期裡:舉辦了寶賢中學第一期音樂會(器樂專場);組織學生參加了我校與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交流的聯歡會演出;舉行了附中高中的“三獨”比賽活動;在校領導、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較成功地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寶積山之聲”大型文藝匯演。

  不足:沒能實現在高一組建管樂隊的計劃。學習器樂是一種很好的藝術實踐。對於音樂課少、學習緊張的高中生來說,學習演奏一些樂器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市裡很多所中學(包括幾所重點)都有學生的管樂隊。報告已遞交,相信不久我校也能組建自己的管樂隊。沒有參加市裡的合唱比賽,使學生失去了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學習、鍛鍊的計會。心裡著實愧疚。 關於“寶積山之聲”文藝匯演。以為只是年末師生同樂、喜迎新年的一個大型活動,在節目把關上不是很嚴格,從而影響了整臺晚會的質量和效果,哨顯冗長了。主持人更是不能將就的,應經過嚴格選拔,以保證晚會質量。還應做好文藝匯演前的準備工作。如:場地、音響、工作人員及其負責工作。節目得事先在演出場地彩排。

  為了是音樂考試不流於老套、死板,使學生能更自然地表現音樂,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也為了讓我對每位學生有個基本的瞭解,這學期的音樂考試我採用了:(寶賢初一、附中初三)讓學生選擇一種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來表現。(附中高一)每人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內容是關於音樂的,可以是鑑賞、評論,音樂功能的實驗或調查報告等。

  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自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以便讓學生能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學生適當地接觸一下電腦音樂。此外,我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如:參加市裡的音樂教研活動;練習專業技能;閱讀一些音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報刊、雜誌;上英特網裡上的教育工作站與各地的中小學教師進行交流。但做得非常不足的是聽課太少,使我失掉了很多直接學習的機會。

  自覺做事還算細心,但考慮太多缺乏魄力。還有不太會運用學生會、校團委的力量開展活動。凡事都要有計劃,重要的得做詳細計劃。還有一個較重要的是,在交際方面,還應多學習。處理事情要靈活。這寫能力都有待提高。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0

  “一個音樂教師,利用前面的5分鐘教學唱歌,剩下的30多分鐘一路講革命歷史、山川大海。課後,學生還非常稱讚該老師講課比地理老師講得還好……”這是金亞文教授在會中引述的一個故事。在故事的背後,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是否我們在教學工作環節上真的是走上了一條歪路——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沒幹自己的事?

  想當初,剛從大學校門走出來的時候是幹勁十足,勇於實踐。也樂衷於將感受透過文字表達出來,什麼部落格、論壇都是自己經常光顧的地方。在工作上也大有將自己一切都奉獻在講臺上的風範,恨不得將自己知道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當課餘時間還不夠的時候還常抽出自己的午休時間來輔導那些分批進行排練的同學們。那時的我,不知道什麼是累,好像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勁兒一樣。那時的熱情,那樣的心態,曾給我帶來了不少收穫,出去學習的機會也自然多了起來。

  然而,另人遺憾的是,出去學習機會次數的漸多並未為我的教學帶來多大的改善。相反,常常是把別人的勝利經驗實踐在自己的課堂上時,結果變得一塌糊塗,甚至可以說是挫傷了自己的一次次信心。

  去學習別人的優秀教學經驗,本是一件好事,為何用在我身上卻適得其反呢?是我不適合別人的經驗還是其它原因導致了這種結局?

  新課標的實施在東莞最初階段,還是一個懵懂的階段,大家都在追求、探索,課堂越來越複雜,內容越來越豐富、甚至五花八門、樣樣齊全,然而大家都在作秀。大家每每聽完課,心裡感覺太做作,但心照不說,評課的時候評的都是表面上的顏色多鮮豔,或者說如何更鮮豔。而沒有提供一些真正意義上有指導意義的思路給大家。實際上也無法從一堂作秀課中提煉出有價值幫助的思路出來。而自己,依然在困惑中彷徨。

  當自己的腳步停歇不前時,別人的腳步沒有停下來。尤其硬體條件比較好學校,新課標的頭緒已漸露鋒芒。

  而我們,卻在學校的“雜工”當中表現非常突出。在學校裡,“課件製作能手”的稱號讓我極度厭惡與反感,這代表著我更多的是做著與自己的學科無關的東西

  失去了鑽研的空間和時間,加上氣氛又不夠,雖有頻繁的教學交流,卻被疲憊的教學心態否決了一切上進之心。歲月一直這樣流逝著……

  當某一些思路頓悟時,發現我們錯過了很多時間。

  教師也形同醫生為病人開處方,只是醫生是為了恢復原貌,教師是為了革新面貌,但發現,自己老了。很多東西我們做不出來了。

  值得欣慰的是,金教授寫論文的“金五字”——“讀、想、寫、改”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起碼我在寫這篇心得體會之時,就是用“一氣呵成”的辦法將它起草完的,我想,這對於今後我要顛覆論文不上榜的狀態增加了一份可能。

  音樂,請守住自己的領地!我該如何守住自己的領地呢?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1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於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如何把音樂這顆美好的種子播種在孩子的心中並萌發成長是我的願望。

  新課程標準把“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作為根本的目標。為此,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和鑑賞能力,使其獲得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功的歡愉,以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奠定其終身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發展音樂能力的堅實基礎;同時透過音樂教育,著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便成了音樂教師的努力方向。

  一、基本情況

  四年級共有7個班,共400餘人,透過期末抽測來看,大部分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掌握的比較好,只有一小部分同學對所學的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從總體上看,透過本學期的學習,學生的總體水平提高了。

  二、教育教學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和音樂課程解讀,領會課改的精神,提高自己對新課程的認識,明確本學期的教學目的、內容和要求,掌握各課音樂知識的聯絡,樹立教學的整體觀念,使教學形成完整的體系。

  2、四年級的學生,仍然形象思維活動為主,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增強。音樂興趣不僅要保持還須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其音樂學習領域有必要拓寬接觸的音樂曲目需要更加豐富,音樂體裁、音樂表演形式,音樂知識也需要增加內容。在教學中我儘量採取新穎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其音樂興趣,我曾以節奏為主題讓學生們開展——節奏接龍的音樂活動,實踐中學生展現自己的個性在教師的鼓勵下用不同的節奏表達,學生敢於對已有知識提出質疑和修改,從而引導學生的發展。

  3、介紹樂理小常識。在歌曲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標記,如:反覆記號、升降記號、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們的作用對於小學生來說比較深,我常用漂亮的小卡片寫上符號與同學交朋友,以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語言來表達符號的用法,學生學起來就不會如食雞肋一般索然無味了。

  4、在教學中我還融入學科的。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樂曲,聽後的感受,你最喜歡哪一個樂句?找出相同的樂句。在此基礎上進行試唱、視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學,在教學時有針對性,學生學習的難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興趣更濃厚了。

  三、不足之處:

  1、教學中,有的學生歌詞記不住,吐字、咬字不清晰。

  2、教學工作中,對課後習題研究的不夠透徹,節奏練習是難點,學生掌握的不夠好。

  四、今後的努力方向:

  在今後的教學中加大檢查的力度,在教唱歌曲時,必須先把歌詞朗讀清楚,在進行學習時,要針對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他們在掌握原有知識基礎上在上一個臺階。

  總之,教師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並讓美的音樂去觸動他們的心絃,讓音樂與孩子的心靈相交融。這樣,孩子們才會喜歡音樂,並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享受到美的啟迪。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2

  作為一名青年音樂教師,能夠利用自己的所學特長,上好每一節音樂課,讓學生在音樂課上更深層的去欣賞音樂,體驗音樂,享受音樂帶來的藝術美,是我一直追求的教育夢想。在《音樂課程標準》書中,我瞭解和學習了音樂教學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和教學行為,懂得了全面體現“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 “提倡學科綜合,理解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還了解了音樂課程所包括的四個教學內容:感受與鑑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

  首先音樂課堂的音樂特點更加突出:從新標準提出的課程性質和課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學建議中,我們都可以感覺到,這次新頒發的標準更加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如新標準提出的音樂的實踐性特點、音樂的不確定性、抽象性以及時間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徵,強調音樂課程各領域的教學只有透過聆聽、演唱、演奏、綜合性藝術表演和音樂編創等多種實踐形式才能得以實施。學生在親身參與這些實踐活動過程中,獲得音樂的直接經驗和豐富的情感體驗,為掌握音樂相關知識和技能、領悟音樂內涵、提高音樂素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區別於其他的藝術課,不是單一的舞蹈課,器樂課之類,透過聆聽,演唱,綜合性的藝術表演,讓學生真正在音樂課上體驗音樂的內涵美與感染力。

  再者音樂課的內容標準更加具體:新標準在分學段的內容標準表述上也更加明確和具體,操作性更強,體現在:內容標準各年段的表述指向性更強,如:“感受與欣賞”替換了原標準中的“感受與鑑賞”,其中的音樂表現要素標準中關於對節拍的感受標準中具體指出了:1——2年級主要是二拍子和三拍子;3——6年級主要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在演奏上,新標準還對課堂樂器也做了明確的說明,課堂樂器主要是指豎笛、口琴、口風琴等,並在學習曲目的數量上也提出明確的要求。這樣就讓不同學段的音樂教師在實際課堂實施中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不同年級的學生什麼學段該學什麼節拍,樂器就學習什麼節拍樂器,按照學生的接受特點進行教學。

  新課標還在弘揚民族文化在內容標準中得到具體體現,如在“演唱”的內容標準中在各學段背唱歌曲的要求中明確提出其中要有背唱中國民歌的數量要求,並且在中高年級和初中階段提出了學習京劇和地方戲曲唱腔的要求。京劇是中國國粹,弘揚民族文化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在音樂課堂中有相關的滲透式非常有意義的。

  而且新課標在識讀樂譜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如3—6年級原標準只要求能夠識讀簡單樂譜,但新標準中提出“能夠跟隨琴聲視唱簡單樂譜,具有初步的識譜能力,而這個要求原標準中是在7—9年級中提出的。新標準在7—9年級中識讀樂譜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為:具備識譜能力,能夠比較順暢地識讀樂譜。

  新課標新課改的探索還在不斷繼續,從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中,我認識到審美、創新、創造力、創造性人才,學生為主體、自主性學習、音樂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將是教學新模式的目標,也將是我們所有音樂教師為之奮鬥的方向。當然教師對課程的開發、整合能力,每一位教師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新教材提供了許多新的教學形式,許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現,新穎、獨特,每一節課都充滿新意,教師要有創意地進行教學,讓學生真正的喜歡上音樂課。

  隨著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新的課程目標、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在我們音樂教學中,“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等的教學理念,讓我們音樂教師在這輪改革的大潮中獲得了新的感受與收穫,學生的音樂審美、興趣等方面較前有了較大的改觀,我校的音樂教學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在本學期的音樂教學中,經過音樂新課標的不斷學習,我也在不斷的探索與成長……

  一、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在開學伊始,我用課餘時間及教研活動時間,認真學習了《音樂課程標準》、《走進新課程》、《中小學音樂教育》、以及《改進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幾點意見》等書籍,個人學習和集體學習相結合,邊學習、邊討論、邊交流,深刻地領會和準確把握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面臨的問題,對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重新認識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所扮演的角色,以科學的態度,足夠的信心和魄力,促使自身創造力的解放,和新課程共同成長。

  二、不斷探索,不斷實踐

  1、用豐富的情感,健康的心態帶領學生對音樂情感的體驗

  音樂新課標指出:“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在孩子們眼中,音樂老師是“愉快”的代名詞,是他們的“歡樂天使”,教師的言行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倘若,他們的“歡樂天使”在心理上一旦出現不健康因素,並由此影響到教學行為中,這勢必會對孩子們造成極大的傷害。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總是伴隨著情感的互動。讓學生們有一個愉快的心情,讓他們每天都能健康地成長,應該是我們教師情感上的最大滿足。所以,我不斷地在加強修養,注意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學會把握自己情緒,著力提高調節和控制整個課堂環境的能力,使學生在寬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2、讓音樂課堂“生活化”

  現代社會生活中,伴隨著大量音樂現象,諸如,禮儀音樂、實用音樂、背景音樂同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瞭解音樂與生活的關係,使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進而讓音樂伴隨終生,提高生活質量。在設計具體音樂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入手,從自身音樂經驗出發,緊密聯絡社會生活及音樂現象,主動去探索、思考音樂與人生的關係,使音樂學習成為一項生動、具體、藝術化的生活體驗。比如:在低年級的音樂課上,我讓學生模擬馬蹄、鬧鐘、火車、青蛙等等的節奏;給高年級的學生欣賞flash作品,要學生評價和修改裡面的音樂音效,讓學生關注自己身邊的一切音樂現象。學生能夠透過學習去親身體驗到音樂和生活不可分隔的關係,享受到音樂的樂趣,得到美的享受。

  3、讓音樂課堂成為感受美、認識美和創造美的天地

  (1)、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感美

  在教學中適當地介紹偉大音樂家的生平故事和講解音樂家的優秀作品,會激發學生各種美好的感情,提高他們對生活中真與假、美與醜、善與惡的識別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教師聲情並茂的範唱,則可撥動學生心靈的琴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還可促使他們品味歌曲蘊含的深刻思想內涵;根據歌詞的意思讓學生自編手語操,更能加深對歌曲的理解……這樣,寓思想教育於音樂教學之中,透過音樂藝術形象、音樂的內在感情感染學生,心靈美的花朵,就會在他們心中悄然開放。

  新人教版音樂第九冊中有一首歌曲《雨花石》,這首歌曲的音區比較高,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尤其是對變聲中的男同學。在學習之前,我首先深入解讀了教學目標,先透過朗誦歌詞讓他們領悟歌詞中所讚美的雨花石的精神所在,小聲學會歌曲之後,再讓學生自己按照歌詞編手語操,選擇學生自編動作中最優美最合適的作為大家的統一動作,在唱歌的過程中,並不強調學生的歌唱要多到位,但是在做手語操的過程中,學生卻更加理解雨花石那種甘於寂寞、無私奉獻的精神。

  (2)、讓學生感受音樂的語言美

  音符、樂句組成的旋律所表達的感情即音樂語言。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透過聽、唱、欣賞等方法,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使其能逐步理解音樂語言。即一首樂曲,不需老師講解分析,只聽一遍或幾遍就能把握它的情緒,掌握其情感基調,能說出它是優美的或是激昂的,是歡快跳躍的或是緩慢抒情的。低年級的小朋友詞彙較貧乏,不能用語言準確表達其情感,可透過形體表演來表現其對音樂語言的理解。如:彈奏一段節奏較快有跳躍感的樂曲,讓學生聽後表演,一位小朋友背起書包,蹦蹦跳跳向講臺走來。再彈一段進行曲,讓學生表演,他也學著解放軍的樣子走起正步來了。

  一堂成功的音樂課,對學生都是一次美的薰陶,帶領著學生愉悅地進入音樂中去感受美、理解美,不僅可培養他們對音樂的鑑賞力及美的表現力和創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審美情趣,陶冶其情操。音樂是美的藝術,音樂教師是美的傳播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帶領學生走進音樂的世界,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現美與創造美,塑造美的心靈,培養美的人格,讓學生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

  總而言之,新課改彷如一把鑰匙開啟一把堅鎖。新課程恰如一陣春風,正應了那句古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沐浴著音樂新課標的春風,定會邁向音樂教育成功的彼岸。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3

  作為一名音樂學科的教師,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滲透和體現師德師風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以育人為根本準則。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使人更加完善,趨於完美。所以,無論是教授樂理知識還是技能知識,都要本著育人的原則。這是師德表現最重要的一方面。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一方面要修身,即完善自己;另一方面要育人,即教育和培養學生。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傳授知識並非教育的終極目標,而育人,即把學生培養成健康向上、積極樂觀、有利於社會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因此,音樂教師在給學生傳授技藝的同時,對學生的品質、作風、生活習慣等都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高校教師們首先堅定以育人為根本準則的信念,任何有損於學生身心的事情都不能做,不被有損於音樂教育的不良現象所幹擾,時時關心學生的學習,把精力投入到教學中,以高尚的精神指引行為,用積極的行為感染學生,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2.高尚的個人品德。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會在他的教學實踐中,將他的個人魅力展現於學生面前,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取向。教師高尚的個人品德表現在生活上是吃苦耐勞,勇挑重擔;表現在思想境界上就是助人為樂,關愛學生;表現在工作上就是忠於職守,盡心盡力;表現在學習上就是刻苦鑽研,孜孜不倦,銳意進取。可見,教師在為學生樹好榜樣的同時,也是一個自己完善、不斷提升的過程。

  3.廣博的文化知識。正如韓愈所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音樂課雖說有自己的特徵,但它與諸多文化之間的聯絡同樣也是割不斷的。音樂教師的知識面不能僅僅侷限在音樂方面,而是要博大精深,能為音樂教育所用,力求在教授每一個知識點時,都能夠擴充套件其涉及的知識面,並達到知識自己化。以聲樂教師為例,除了應具備精湛的歌唱技藝,還應對文學、心理學、語言學、力學等有較充分的理解,面對抽象的聲樂理論,力求在傳授每一個技術點時,都能夠透過形象具體的語言表述出來,把複雜抽象的歌唱藝術形象化、具體化。音樂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習積累,儲備充分的知識和過硬的音樂技藝,集音樂理論與技巧示範於一身,這也是知識傳授層面的一種道德。

  4.為學生提供鍛鍊的機會。音樂作為一門聲響藝術,學生的音樂學習成果需要透過實踐才能展現出來,這就要求高師音樂教師要及時給學生提供演練的機會,並且儘量保證人人都有機會。對於音樂素養水平高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提供大型比賽等較高層次的實踐舞臺;對於音樂素養水平稍差的學生,可以為其提供班內表演等普通的實踐表演。這樣既能為他們提供演練的機會,又能兼顧到他們的心理需求,切忌只重視音樂素養水平高的學生,而忽略其他學生。

  5.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的勞動具有空間的廣延性和時間的連續性,在對音樂課的講授上,教師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就能看到自己的教學成果,再加上學生的領悟能力和學習能力肯定是參差不齊的。在這種背景下,教師不能放棄任何一位學生,尤其是對音樂技能課程來講,它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絕不能因為學生的水平高低而偏袒或放棄。每個學生學習的權利都是平等的,而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是教師最智慧的選擇。

  6.在其位謀其職。在中學的音樂教育系統中,音樂教育工作者按照責任和職位來分類,應該高瞻遠矚,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為學生爭取更多的學習機會,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為學生拓展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是教師風采的展現,更是個人能力和品格魅力的絕佳證明。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4

  這一學年我擔任的是初中部七年級(133―136)和八年級(129―132)八個班的音樂教育教學工作,音樂教育教學每年都反反覆覆,但在每年反覆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卻有著別同的收穫。現將這一學年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將來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別腳,精益求精。

  音樂是最擅長表現情感、以情動人的藝術。它的魅力在於給人自由馳騁想象的空間。一首好的樂曲,興許幾分鐘之內使你獲得幾星期苦思冥想的東西;或是襯托出一具美好的幻想;或是寄託一具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片灼灼的情感……這種立意與意境之美對人有著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深處留下美的烙印.音樂課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知道得理解,有表情地唱歌和感覺音樂的能力,經過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進展。

  一、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經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覺、去探索,去感覺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製造音樂。

  二、在教學過程中,本著讓學生從“要我學----我想學----我要學”這一過程進行轉變。為了達到那個目的,首先對教材的目標進行了設定。並依照初中學生的基礎和同意能力的別同而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取捨,安排了本學年的教學打算,精心編寫了各個年級各個課時的教案和導學案,配合學校強勢推進教學改革。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我一方面在教學模式上採納一些適時有效的設諮詢,啟示、引導學生積極考慮;另一方面經過大量的實物展示與課件相結合,吸引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課堂教學實效性。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舞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關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判與糾正。在課堂活動中,我會創設平等、民主、愉悅的環境,可以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學年除第一單元是歌唱課外,其他單元別是創作算是器樂或觀賞,比較枯燥難上,學生的興趣也別太高,教學比較難開展。我就大膽的在教學中加入適當的表演,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有了提高,課堂教學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複習四分音符時讓學生用“走”來感知;八分音符讓學生用“跑”來感知,這一下學生很快就記住了。

  四、配合學校政教處,成功的舉辦我校第二屆“花樣年華”藝術節,併成功出演節目――吉他獨奏《愛的浪漫史》。此次藝術節的文藝演出活動給學生充分發揮自己潛能的機會,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日子,使他們知道得團結協作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並且也得到廣闊師生及各界社會人士的好評,還向社會各界大力宣傳了我校的形象。

  五、努力學習,加強修養。我經常利用歇息時刻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以便讓學生能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條件允許的話,還能夠讓學生適當地接觸一下電腦音樂。此外,我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如:練習專業技能;閱讀一些音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報刊、雜誌;上查尋有關教育工作站,並精心建立了自己的音樂部落格與各地的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很好的學習和交流。

  固然,我在教學工作中也存在如此和那樣的別腳,要緊表現為:

  1、課堂教學別能針對8個班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這一必要環節。

  2、忽視與個別班級學生的交流,有待於進一步改善。但我會盡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改正別腳的地點,進一步最佳化課堂教學,關注第二課堂。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5

  本學期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喜好和情感。努力做到經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喜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和律動)中,主動地去發覺、去探索,去感覺音樂、理解音樂、表示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發明音樂。

  一、課堂教學:

  在教學中,仔細備課的基礎上,運用範唱方式於音樂藝術形象感染學生啟示學生的藝術形象思維,使他們做到有感情地唱歌,經過藝術形象的感染來完成思想教育。

  在歌唱教學中,一方面引導學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呼吸準確的發音,清楚的咬字,吐詞,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學生做到自然音色圓潤,別時提高歌唱的藝術技巧,在知道得音準的和節奏的基礎上提高對音樂形象的理解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覺和造就音樂的“耳樂”。本學期,在教學上我偏重了情感、興趣的培養,略微忽略了對學生樂理知識的傳授。在未來的教學中要重視樂理知識地傳授,終究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掌握了樂理知識才能更深層次地感覺、理解音樂。

  二、課堂治理:

  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舞的方式使學生表示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關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判與糾正。但可能關於學生的一些擾亂課堂的行為批判力度還別夠,總以為學生別是惡意,不過別稚嫩的表示,因此給他們的環境較為寬鬆,致使他們別能真正認識到自身的錯誤而有恃無恐。

  三、成績方面:

  本學期,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項競賽活動。在三獨競賽中,獲一具無錫市三等獎,一具__市一等獎,兩個__市百強獎,另外,還有兩個二等獎和一具三等獎;在__市的中學生文娛匯演中,也獲得了三等獎;此外,教師論文在競賽中獲江蘇省三等獎。

  四、努力方向:

  1、將來應特別注意賞罰分明、掌握尺度。

  2、介紹樂理小常識。在歌曲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標誌,如:反覆記號、升落記號、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

  3、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4、課堂教學中靈便運用教學辦法,引導學生學習,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理念。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6

  回憶自己在這學期的點點滴滴,喜憂參半,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對我這學期的工作做以總結:

  一、德育工作

  堅持了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積極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質教育、紀律與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讓學生可以端正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除了進行正面宣傳教育外,還注意結合教學內容採取比較靈便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改變傳統的說教、灌輸的模式,讓學生有更多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採取討論、辯論等形式,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在別知別覺中愉快地、潛移默化地同意了教育,自覺主動地關懷、瞭解周圍的情況,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同時使他們的能力也得到了鍛鍊。在教學過程中我結合音樂科實際,積極運用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有關音樂史的瞭解中我注重介紹中國優秀的古代音樂文化成就,結合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

  二、教育教學教研方面

  在教育教學工作上,可以利用學科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的思想,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獨立,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可以仔細依照《新課程理念》和各年段的學生實際事情備課。

  1、課堂教學

  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經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與體驗中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覺、去探索,去感覺音樂、理解音樂、並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音樂,可以在一定基礎上製造音樂。在音樂觀賞課還加入了一些讓學生自己收集了解、介紹音樂、表達自己藝術見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鍊。

  2、課堂治理

  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更多形式的採納了激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課堂設計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課堂中可以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著力對學生進行了課堂常規的訓練,使課堂常規正常化,有利於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關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的批判與糾正。

  三、個人學習:

  積極學習各種音樂教育理論,為教學工作做好充實預備,全方位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教學手段更豐富了。

  四、別腳之處

  關於學生的一些擾亂課堂的行為批判力度別夠。總以為學生別是惡意,不過別成熟的表現。因此給他們的環境較為寬鬆。致使他們別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有恃無恐。在將來應特別把握好尺度、做到賞罰分明。

  教師音樂教研的心得體會 篇17

  個人擔任一至六年級音樂課,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教學方法也有所不同,一年級,自制能力較差,但動感強,透過律動教學法,既省時又省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律動之餘,一年級的歌曲教學我多會和他們一起加入動作,幫助他們記憶。

  三年級的學生多有一些小聰明,但樂理基礎欠缺的他們,很少有同學能流暢的識譜,這對演唱的音準上有了很大的阻力,都能唱歌大概,但不準確,只能憑記憶,忘的快,不會唱的地方因無法識譜,始終無法自學,所以這學期,每首歌的教學之後,我都會反覆帶他們唱簡譜,但始終不夠紮實,唱的好的會越來越來,不會唱的越來越沒有興趣,樂譜的識讀相對於音樂課上的其他活動,是有難度的,同時,難度的增加,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唱詞更加感興趣,那麼,我就這樣,我唱譜,同學們彈詞,既鍛鍊他們的聽力,又給學生養成自學歌曲的步驟示範,即唱譜、按節奏讀詞、填詞演唱。

  除一、三年級外,我還擔任四年級音樂課,本學年,我校四年級有一個班級,這個班級三年級的時候我就擔任他們的音樂老師,層次不一,讓我困惑很久,重新教相對薄弱德爾同學才能跟得上,而進步快的同學則有一種已經會的心理,則怠慢,開學初,這樣的矛盾在音樂課上讓大家都很束縛,隨著跟這些新同學漸漸熟悉,後來我要求他們標註,有學習的快感後,逐漸他們漸漸跟的上,不能完整的一個樂句演唱,就一個小節的唱,近期末,最調皮的孩子課上也有了事做,加入進來,有了識譜的基礎,節奏練習、旋律的上行、下行、休止、力度記號等等音樂技能,才能逐一的拓展開,音樂課的趣味也從唱到掌握知識,而獲得的成就感中得到。

  關於歌唱的情感,我認為感受至關重要,那就和樂句脫不了干係,一個樂句就像一句話,說話有說的聲音大和說的聲音小,那麼唱歌,就有的地方強,有的地方弱,這樣時強時弱,音樂就像水的波紋,就有流動感。那麼我和學生就這樣練習,雙手向上畫圈,手伸到時是演唱一個樂句的,隨著手逐漸下落,聲音逐漸減弱。帶著動作,更容易讓他們找到強弱對比在音樂中的力量,一首同樣的歌,帶著強弱演唱後,孩子們自己說,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本學期三個年級的教學過程中,均帶給我這樣的感觸,每個班總有幾個十分跟不上的同學,因為一開始不會,過分在課堂上關注,也會給他們造成精神負擔,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不一樣,總有在課堂時間掌握不了的,課後也沒有練習,逐漸的吃力感,心理上的怠洩隨之而來,每看到這樣的同學,總有些遺憾。然後就是學生自信心在音樂課上的體現,大家都喜歡全班一起唱,因為不會的地方不會暴露出來,總有會唱的同學能獨擋一面,然後一帶而過,最後的複習,先從背唱歌曲開始,離開書本,不自信的學生眼睛不知往哪裡看,就看著桌子,或者看著外面,那麼四人小組在這裡發揮了作用,隨機抽小組,隨機抽歌曲,小組演唱結束後由全班同學進行評價,先說好的地方,再提建議。四人還是一個團體,孩子站起來,也有了表現的xx,演唱從第一次開始這樣實行,到第二節課的主動要求小組唱,從他們的自己表現上有了很大的進展。我希望四人小組的力量能逐漸縮小,到三人唱,到二人唱,最後到一人唱,逐漸讓孩子自信起來,音樂本就是展示自信的的方法,從課堂開始實踐是我對下學期的期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