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通用16篇)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通用16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1

  請家教,不但只是為了提高孩子成績,更重要的為了教孩子懂得各種方面的知識,學會方面,懂得做人,使孩子懂得:成功不是戰勝別人,而是不斷戰勝自己。

  把培養孩子的能力放在第一位,除了分數以外還有生活的快樂、世界的美好。

  一般採取鼓勵和引導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平時看看報紙、讀讀雜誌、聽聽音樂,培養孩子好學、多問、善思、多動手的能力,採取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結合的方法,努力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

  要多聽孩子的意見,讓他有獨立的空間,要尊重他的發言,那樣他就自然願意跟你說,這不僅增進了與孩子的感情交流,還會從中知道孩子的一些想法,知道自己的行為哪些是孩子不喜歡的,也能常常指出她的不足之處讓其改正。

  該玩的時候好好地玩;該學的時候好好地學;該乾的時候好好地幹;該歇的時候好好歇著;誠實做人,誠實做事!

  因為現在的孩子多數都被父母寵壞了,聽不進相反的意見,因此我們注重的是以下幾個方面的教育:

  1、樹立自信心,

  2、重視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3、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4、鼓勵孩子勝不驕敗不餒,

  5、注重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

  6、培養她獨立生活,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

  而家長方面更要做好榜樣,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從正面影響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氛圍;讓孩子獨立完成各項任務或作業;從小教育孩子有禮貌尊重他人;經常與孩子交流溝通,從而瞭解孩子的想法;對待孩子的成長和進步要及時鼓勵。

  在老師和家長的努力下,把學生那種“要我學”的思想轉變為“我要學”,這樣就算是成功的走出第一步了,要注意,不但要教孩子知識,更要教會孩子做人。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2

  世間百業,父母這一職業是最需要訓練卻又最缺乏訓練,但仍要毅然上崗的。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一項偉大的事業。它要求家長綜合多方面的知識,更好的和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生活、學習、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等方面獲得良好的體驗,健康的成長。這是一個永無止境、永遠無法精準把控的過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所謂家教,不過是父母在我們和孩子心裡種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種子,這些種子伴隨我們一同成長。”謝春林女士的這段話讓我感慨良多。雖然我是一位有作13年教齡的教師,但作為家長上崗才6年多。在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這些時光裡,我們的體驗有成功、有失敗、有歡樂也有不愉快……共同的是:我們在一起,在成長。

  在此,我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以下三個方面內容,主題分別是“有效陪伴”、“學會放手”和“平等溝通”。

  一、有效陪伴,家長與孩子間最長情的告白

  我的父母也是教師,可以說我從小到大都在他們陪伴下長大的。因為我放學回家,他們下班回家。我放寒、暑假,他們也放寒、暑假。我是在一個和諧的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我享受著父母的關愛與教育,我的成長經歷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陪伴的重要性。現在我也成了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位媽媽,我的孩子除了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我在一起的時間應該更多。我也常在思考我該如何有效的陪伴我的孩子?

  從孩子懵懂知事起,我就把我的閒暇的時間留給了孩子,與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學習,一起探討,一起成長。春天,我們一起去公園踏春、放風箏,去田野感受播種;夏天,我們一起去釣魚、釣龍蝦,尋找清涼;秋天,我們一起去果園、農莊,體驗收穫;冬天,我們一起更多的呆在家裡,感受冬的蟄伏。

  學習上,比如說,我要求孩子要養成閱讀的習慣,我自己就做到了愛讀書。我給自己定購了一些書籍,孩子在玩樂高、畫畫甚或看電視時,我就在他身邊安靜地看書,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每天晚上臨睡前就是我們親子閱讀的時間,有時是我給他讀一個故事,我講完後,我會問孩子,我剛才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從故事中你明白了什麼?或學到了什麼?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說一遍,孩子說不清楚時我再補充。如果孩子不願意說,我也不勉強。有時是他看圖給我講個故事,我一面聽,一面再點評幾句,讓孩子意識到:“噢,媽媽在認真聽。”不管他講的如何,我都是以表揚為主,最好針對具體得某一點表揚,而不是很空泛的說:“講得真好”。這樣既培養了孩子的閱讀及語言表達能力,又有益於親子陪伴。

  二、學會放手,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

  孩子與生俱來就對周圍的生活環境和事物充滿好奇,也渴望參與其中,獲得體驗與成功的快感。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懂得:愛孩子更要懂孩子,成長從來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們應該懂得放手,給孩子自主的空間,培育孩子的獨立性。我的孩子一歲多時,學會自己進食;上小班時,我就教他自己刷牙、洗臉;中班時我讓他自己洗澡。開始讀大班後,去超市購物時,我就讓他挑選家裡所需的生活用品。雖然孩子一開始在做這些事情時,完成的並不好,但是我不斷的給他嘗試的機會,並加以鼓勵,直至他成功。

  平時,我們也可以讓孩子洗一些小的東西,比如自己的飯碗、手帕之類的物品。洗不乾淨的時候,過後我們可以偷偷再洗一次,但是在孩子面前,我們得肯定地表揚他們。這樣時間一長,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適當的鼓勵和讚賞,可以強化良好的學習行為,防範不良行為的養成。俗話說“一句鼓勵話,勝過百句罵。”確實,比起批評和指責,“鼓勵”對於學齡前得孩子來說,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時我們應該拿放大鏡來發現孩子的良好習慣,並給予及時鼓勵和讚揚。

  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孩子長期的努力,也需要家長不斷地督促和引導,還需要持之以恆,正如滴水穿石,一點一滴、經年累月,直至良好的習慣形成。

  三、平等溝通,呵護孩子的自尊與心靈

  人的一生不能缺少交流,也就是說,孩子是在交往之中成長的。君子之交講究真誠,親子之交講究平等。所謂平等,既不能處處順從孩子,又不能強行限制與管教。如何在兩極間尋找一個平衡,尤為關鍵。前不久,我與孩子間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吵,後來我們的處理方式或許可以給大家點借鑑。

  事情源於睡覺前他想玩會遊戲,我給他規定的時間是十分鐘,時間到後,他拒絕停止遊戲。於是,我就強行停止。那時,孩子竟然說了句很難聽的髒話。我一時沒忍住,就大聲的訓斥他,並打了他一下。孩子就反抗了,衝過來也打了我一下。這更激發了我的怒氣,又打了他一下。這下估計打的痛了,孩子哭了,並且很委屈的捂著被子哭。其實,這時我心裡隱隱有些後悔了。我反思:隨著他年齡的增長,我們之間的小矛盾漸漸增多,我有時的處理方式也缺乏耐心。於是,我去尋求孩子爸爸的幫助。先安撫孩子,我去洗漱。等我洗漱好,孩子也平復下來了。我先打破僵局,跟他說:“小朋友,要講禮貌,不可以講髒話,你應該給我道歉。”孩子聽後反駁道:“媽媽,你也要給我道歉,我是小孩,還不懂。你是大人,你要教我的。”聽見孩子的話,我不禁沉默了。是的,孩子說的對,作為家長應該多些耐心、平等的和孩子溝通,達到教育的目的,而不是靠家長的權威與武力。

  於是,我先跟孩子道歉了。我說:“寶寶,你說的對,媽媽有錯,錯在於太急躁,不應該打你。你還小,如果你錯了,媽媽應該幫助你及時的改正。現在,媽媽還是想說,剛才,你錯了,一個文明的小朋友是不會講髒話的。你看,爸爸、媽媽就從不說的。我們希望你做一個文明的好孩子。我們和好吧,來我們抱一抱!”孩子聽後也馬上跟我道歉了,並保證以後再也不說了。我們在擁抱時,他還安慰式的拍了拍我的背。

  從這件事中,我得到的啟發就是:在與孩子的溝通中,要平等的對待孩子。與暴風驟雨式的訓斥相比,你平等交流,不僅顧及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讓他能夠真實地觸控到父母對他的關注和愛心,從而更有利於父母走進孩子的心扉。如此經常一來一往,家庭教育同樣可以增添不少樂趣。

  最後我想說:家長應該多和老師聯絡,多向老師請教教育孩子的方法。只有經常同老師聯絡,才能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才能瞭解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透過跟老師聯絡,也能讓老師知道孩子在家中的表現。這樣學校、家長雙方都能及時地、有針對性對孩子出現的不良習慣加以糾正。

  以上是我在家庭教育中一些粗淺的感受,總之孩子的教育工作是非常瑣碎的,家庭教育貴在有心無痕,身教勝於言傳。只要我們每位家長都能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尋找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相信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好孩子,每個孩子都有一對好父母。最後,還是借用謝春林女士的原文:人生很長,不必慌張。你未長大,我要擔當。與各位共勉!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3

  晚上好!我是孟想的媽媽,很高興能借這個機會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

  要教育好孩子,我覺得首先我們要先做一個合格的好家長,要做好一個合格的家長,那就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家長,如何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家長,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點來做起:

  1、做一個孩子的好爸爸媽媽。

  要做好孩子的爸爸媽媽,那就要做對孩子生活各方面都瞭解並照顧的很周到。相信在座的各位這方面都做得很出色。

  2、做一個孩子的.好老師。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學校有老師教育肯定會比我們父母教育更好。其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同時也是孩子的貼身老師。生活就是教育,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教育,只要各位家長能細心一點,就會發現我們能教給孩子的有時會比老師教的更多。孟想在小時候,我和她走在路邊,隨便看到一樣東西都能說上半天。比如看到路邊的樹葉掉下來,我會啟發她先觀察一下,再用一句話說出來。她會說:樹葉飄落下來了。我先鼓勵她說得不錯,再接著啟發她樹葉怎麼樣的落下來了,她會接著說:樹葉慢慢地飄落下來了。這樣連續幾次,就可以說出一長段比較完整具體的話來。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發展能力也會提高很多。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孩子一定會更加出色。

  3、做一個孩子的好朋友。

  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本來就比較孤獨,那麼我們父母就可以做孩子最好的一個朋友。我在家就經常和孟想一起玩遊戲,玩飛行棋,跳棋,還經常和孟想一起玩詞語接龍,故事接龍等遊戲。這樣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減少了,還可以讓我們也放鬆一下,迴歸到童年時代。

  以上的幾點是我個人的一點想法,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還有更好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以後有空希望能聽聽你們的想法,謝謝大家!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4

  時間在我們的五指間稍縱即逝,沒有滯留的痕跡。

  這周就是今年最後一次去家教了,就要告別和劉丹和叔叔阿姨說宣告年再會了。心裡突然失落了起來。雖然還不是真正的說再見。

  在心星家教的這半年裡,我們都在和這個孩子一起成長,一起踮起腳尖,拖起生活的希望.....

  記得第一次在汀香園看到心星家教的宣傳海報,便一陣沸騰,那些貧窮的土地上怒放的笑臉,深深感染了我。於是在申報社團時,和同學一起毫不猶豫的填報了它。

  沒想到這個社團是要進行海選的,讓我不禁有些緊張。看著人家一個個吞珠吐玉,從容不迫,我想我這口才,能有什麼希望嗎?

  前輩們問了我一些與孩子交流的問題,我沒有多說,只說我會用心去尊重他們。我覺得這就足夠了,在尊重一個人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有足夠多的付出。

  開始家訪時,我和肖仲抽中了劉丹,一個五年級的小女孩。

  到她家時她剛起床,在梳頭。這是個瘦而高的女孩子,在她們的年紀這個身高是很突出的,至少有一米五五。我們說明來意後,她和我們淡淡的打了個招呼,然後蹲下來在凳子上協助我們填表。

  她語文基礎好象不太好,開始寫錯了好幾個字。填年月日的欄裡也沒寫上年份。但她們一家的益陽口音讓我感到非常親切,老鄉見老鄉,雖然沒有兩眼淚汪汪,但心中陡然加近的距離,是自然的。“11月2日就是劉丹生日了,”我笑著說。

  第一次家教時,我們分配了任務,我教英語,肖仲教數學,語文一起教,每次都按數學英語語文的順序。

  我教的是音標,雖然前天晚上特地去電腦上查了下,聽了幾遍,可到臨陣時,仍然有幾個發不好音。帶著她反反覆覆讀了好幾遍,收穫甚少。不說她學懂了多少,我自己就能感覺到效果之差。看著肖仲講得有聲有色,我有些慚愧。開始懷疑自己做這件事的意義,當初的那份熱情漸漸冷淡下來。我到底是為了什麼?又獲得了什麼?

  第二週週六剛好是劉丹的生日,我們都記住了。在校門口為她選了一隻抱心的可愛的蘭色kitty貓,把它塞進我的大書包裡,想在上完課後再給她一個驚喜。那天她們家來了一些客人。我們像前一次一樣走進她家,叫她上課,劉丹很認真的說今天是她生日,“哦,生日快樂”,我淡淡的回答。然後開始上課,這次我交她讀一些最簡單的單詞,加上她一個初一的表哥在一旁的赴應,大家都學得很開心。阿姨不停的要我們吃這個吃那個,讓我很不好意思。我說我們是志願哦,不準吃東西的。阿姨很淳樸,給我們們遞東西,又說哪有這樣的規矩,在這裡你們就和劉丹的哥哥姐姐們一樣......上完課後我費力的從書包裡掏出貓娃娃,放到劉丹面前,她顯然是被嚇了一跳,抱著娃娃沒回過神來,直到我又說了句生日快樂,她才驚喜的說了謝謝......

  回來的路上,依然保持著小小的激動與幸福。原來付出的滋味這麼美。突然想起田萌節目裡經常說的那句話:世界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給予世界多少,世界就會回你多少。我真誠的付出了,所以我很開心。

  我們的付出,溫暖了許多人,在那些被我們溫暖的人的世界裡,我們漸漸遠離寒冷。這就是我們做這份工作的意義。我終於讀懂一些了。接下來的幾次家教也漸入狀態.......

  這就是我在心星的成長,付出不計較回報你才有意外的回報......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5

  我們的兒子劉亞南,現在在吳江市蘆墟第二中學上學。在學校和老師的良好教育下,孩子身心各方面全面健康發展,學習成績優秀,還當了副班長。我們在關心兒子在校學習的同時,也注重兒子的家庭教育,努力建設學習型家庭,使家庭成為兒子學習的第二課堂。以下,是我們在兒子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培養孩子的學習精神。

  我們夫婦原來的學歷都很低,中專畢業參加工作後,都堅持在職學習,先生參加了成教大專、本科學習,我也參加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可以說,兒子是在我們夫婦邊自學邊育兒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我們的“身教”,在家庭中為孩子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在“身教”的同時,我們還注重“言傳”。孩子爸爸還以贈言的形式,對兒子進行教育。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聞過則喜”,等等。兒子對贈言也能熟記於心。

  二、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一是習慣學習。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為成為習慣。如果學習成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那麼他的學習成績就沒有理由不優秀。孩子爸爸給孩子講古人讀書的“三上”之功(馬上、床上、廁上),呵呵,現在家裡到處是翻開的在讀的書。

  二是快樂學習。我們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避免交給他不喜歡甚至厭倦的學習任務。

  三是效率學習。

  學習必須有高的效率,必須得法。低效甚至無效的學習,只能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影響孩子全面發展。所以,在家裡,我們給孩子提出學習要求時,總是思之再三、慎之又慎。如,我們要求他每天聽讀一小時英語,對提高英語成績很有好處。

  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本錢。我們十分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是關心孩子的飲食營養,保證其身體正常生長髮育。

  二是督促他進行體育鍛煉。

  三是加強談話溝通,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進行及時正確的教育、引導,促進孩子心理健康。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6

  任何一個孩子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行為直接對孩子產生重大的影響,家教得當能使孩子養成各種好習慣,培養了孩子的各種能力和品質。我從以下各方面談談我的認識:

  一、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幼兒開始就讓孩子獨立做一些如刷牙、洗臉、穿衣服、整理玩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小學後,讓孩子做些簡單的勞動,如打掃衛生,倒垃圾,洗洗碗,做些簡單的菜等,當做完後我就會表揚鼓勵他。

  二、培養孩子的興趣

  孩子一開始對什麼都感興趣,唱歌,跳舞,畫畫,英語等,看到什麼都想去嘗試下,我也儘可能的去讓他嘗試,一開始讓他去青少年活動中心去上各種班,有些班上了一兩個月孩子就不想去了,我也不去勉強他。而對他感興趣的我儘可能讓他去學,現在孩子的畫就畫得非常棒。

  三、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一個好的習慣能影響人的一生,我從小就注重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首先從勞動入手,我經常帶他去外婆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勞動,從中知道一米一飯來之不易,要懂得去珍惜。

  總之,孩子的可塑性很強,父母要做好孩子的表率,要孩子做到的父母必須先做到,只有這樣才能透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去影響教育孩子。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7

  孩子上四年級,是孩子成長和學習的關鍵時期,孩子在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變化,作為家長對她的教育也頗為費心,有時也會看些教育孩子方面的文章獲取經驗。

  以前孩子放學回家,我們下班後一起吃晚飯是個很好的交流時間,通常會聊一些學校裡的事,她很願意和我們談論班裡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或學習方面的事。但是現在我發現,有時不好的事她不願意主動和我們說了,有時是老師的批評,有時是學習成績,這時我想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不願說一定是怕家長說她,所以我們會給她講道理,雖然成績可能會有不好的時候,證明平時學得不夠紮實,反應了學習問題在哪,透過對錯題的分析,是不懂的問題得到解決,成績不是最重要的,發現自己的問題在哪並解決才是關鍵。所以平時和孩子多交流傾聽孩子的想法,並取得她的信任是教育的良好開端。

  平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回家先寫作業,抓緊時間做該做的事是我們一直都對她嚴格要求的,但她經常做事磨蹭,所以我們從生活小事要求她提高做事效率,不拖拉。有時侯我覺得她是感到累了,不想學了,會慢。還有時是對知識不理解了也影響速度。所以根據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首先我們和她強調抓緊時間的重要性,如果她對學的知識理解了,就不過多的留額外的作業,如果表現得好,會盡量給她時間去玩會或做她喜歡的事。

  培養她的獨立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時間讓她參與做簡單的家務勞動,自己收拾房間,收拾自己的學習用品,掃地,擦桌子等,做完了,表揚和鼓勵她的積極性。

  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空時就讓她多讀書,提高閱讀能力,對寫作,語言表達都非常有幫助,並能從中獲得樂趣。有時她看著看著自己就開心地笑起來。還會和我們講書裡她認為有意思的事,讀書使孩子的視野開闊了,吸取了很多有意義的營養。隨著年齡增長,和讀書的增加,會逐漸影響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我們鼓勵她多讀好書,有時帶她去書店或替她選書看。

  總之,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地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每個孩子的特點都不同,根據孩子的情況多發現她的優點長處,及時糾正不好的習慣,在弱點上也要多下功夫,希望她在家長和學校的共同教育下做最好的“自己”。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8

  生活中忙忙碌碌,沒有人會因為疲憊而停下自己前行的腳步,工作亦如此。

  喜歡孩子,似乎是母性的發揮,是一種本能。很多時候,對孩子多點耐心,就會發現每個孩子身上更多的可愛之處。

  怎樣給孩子自信心?這個問題似乎已成為我每天工作之餘想的最多的事。怎樣的鼓勵對孩子是最好的,能讓孩子不驕不躁的繼續努力。用怎樣的語言,才會讓孩子更自由健康的成長。“給孩子一個智慧而有品位的人生”,這十四個字承載著太多家長的期望,孩子的未來,這讓我更有了一份堅韌的使命感。

  為什麼人和人不同?一部分因為人生而不同,一部分因為自己人生道路的選擇。

  多觀察或者多學習那些成功藝術家的生活態度,去了解他們的成長之路,把這些都告訴給孩子,讓他們慢慢感受藝術的熱情,這樣我們也變的單純了。如果我們把課堂變的快樂豐富,生動有趣,再和他們成為朋友我們的心靈世界也被這些小精靈們淨化了。與其說透過楊梅紅教育能給孩子些什麼,不如說我們也是受益良多的。因為創意,生活品味,審美能力,獨特氣質都是我們所希望別於他人的。

  我個人覺得,只學會畫畫並不會給他們的人生帶來多大改變,因為現在他們都還小。強烈的使命感告訴我,不僅要繪畫畫得好,因為這是對辛苦的家長的回饋,更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這個才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因材施教,是真正的好說難做,因為這需要老師的一雙慧眼。先去發現學生的問題,再來進行適合的教學。對每個孩子在課前進行引導是尤為關鍵的,課前的引導會讓孩子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讓老師透過畫卷中傳來的資訊,更好的瞭解一個孩子的內心和內在的潛質。並且透過他們所感興趣的點入手,充分開發他們的小腦瓜,做到“物”盡其用。

  楊梅紅這個平臺,讓我們這些剛出校門的學子削去了浮躁,變的沉靜,懂得用其它的視角看待事物。這次雖說是培訓,但是這讓老師之間多了更多的交流,溝通和了解。因此,我也堅持“用藝術啟迪智慧”,給孩子一片蔚藍的天。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9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非僅僅從責任感產生,而是從對客觀事物的愛與熱忱產生。”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好之”、“樂之”方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方能以學為樂,欲罷不能。也就是說,一個人只有對其所做的事情有興趣,才會以積極的姿態對事物進行不斷地探索,只有對所做的事情感興趣,才會有源源不竭的動力,才會在探索的過程中永葆昂揚的鬥志,身在累中不知累,在外人看來苦燥無味,辛苦無比,但對其本人來說卻其樂融融。

  愛迪生就是一個好例子。這位未曾進過學校的送報童,後來卻使美國的工業生活完全改觀。他幾乎每天都臥在他的實驗室裡,辛苦工作18個小時,在那裡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為苦。“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工作,”他宣稱,“我每天樂趣無窮。”

  可見一個人如果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會投入全部的精力,雖辛苦萬分,卻其樂無窮。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孩子如果對某一學科感興趣,那就無需外力推動,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廢寢忘食,想盡千方百計學通、學透、學深。教師、家長深諳興趣的作用,因此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總是想盡千方百計、採取各種措施想法激起孩子們的興趣。隨手翻開教育類的報刊、雜誌,幾乎都能找到有關如何激發孩子興趣的文章;把類似於“激發孩子興趣”的字眼打入網上搜索框,馬上便會搜到幾十萬相關的網頁……但是,在現行的實踐中,人們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如何“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激發”孩子們的興趣上,卻忽視了對孩子興趣的持續培養,使得孩子的很多興趣曇花一現,不能持久,因而無法長久地、甚至終生地促進孩子的學習進步與事業的成功。

  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能只是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培發現孩子興趣、培養孩子的興趣,讓興趣成為孩子內在需求。

  在對待孩子的興趣問題上,首先我們應該以科學的態度承認,就像人的體質、人的性格一樣,人的興趣有著天生的差異:有的人天生愛音樂,有的人天生愛美術,有的人天生好讀書……就是對同對音樂感興趣的人,方向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痴迷於唱歌;有的人迷戀於彈琴;同是愛好樂器,有的人對二胡情有獨衷,有的人對小提琴愛不釋手……

  其次,人的興趣並非一成不變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興趣會隨著時間、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變化著。他們時而曲不離口,時而拳不離手,時而對大自然的昆蟲情有獨衷,時而對抽象的數學如沐春風……他們的興趣就像六月的天,娃娃的臉,一天不知變幾變。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家長在培養孩子興趣的過程中要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在孩子各種各樣的興趣背後分理出孩子天生的、潛在的、真正的興趣之所在,加以引導、培養,幫孩子點燃起興趣之火,鼓勵孩子將興趣不斷地持續下去,給孩子興趣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空間,不斷為孩子的興趣之火添柴續風,使孩子的興趣之火漸漸燎原。

  在教育過程中,要反對兩種傾向:一方面要反對把興趣強加給孩子的現象,為了考試加分,讓孩子學鋼琴、考等級;讓孩子上奧數班,去競賽……為了加分,強迫孩子去“興趣”,結果只能適得其反……另一方面更要反對為應試而扼殺孩子一切興趣,不論孩子多麼愛好,凡與考試、升學無關的事情統統砍掉,不允許孩子涉足……

  教育家蔡元培也說過:“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教育的天職就是發現孩子興趣所在,激發起孩子的潛能,為其天性的成長鋪平道路,掃清障礙,讓孩子的聰明才智漸漸顯露出來,讓他們的“天生麗質”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

  有興趣,才會有動力,持久的興趣,才會產生持久的動力。一個人若終生對某種事情感興趣,那他最終會在這一方面取得成功。我們的教育,要探尋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興趣,給孩子的興趣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援,讓孩子將興趣進行到到底!唯有此,我們培養的才可能不只是考試的機器,高分低能的庸才,在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培養出大批的愛迪生、華羅庚……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10

  孩子的受教育過程,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方面,但家庭教育在其一生的成長中始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本人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第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心中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讓孩子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閒暇之餘,家長不要一顧地埋頭於電視電腦中,帶領孩子一起閱讀,把書中有趣的內容分享給孩子聽,慢慢地孩子也會對書產生了興趣,你會發現孩子從一開始聽,到自己認真地看,逐漸轉化昇華的過程就是一大進步。

  第二:要給孩子樹立自信心,在重視學習的同時不要給孩子施加任何的壓力。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總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不要輕則言語中傷,重則打罵,這樣只能適得其反。在《家長肯“退步”,孩子才能進步》的文章中說得好:“父母的手是用來愛撫孩子的,不是懲罰孩子的工具,也就是不許打孩子。父母的手不是指指點點的,而是用來牽引和與孩子一起描繪未來的。”家長應以平和的態度與孩子共同總結失敗的原因,不要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孩子共同探討好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適時加以鼓勵,讓其樹立足夠的自信心。孩子哪怕只有一點點進步,家長都應該及時地毫不吝嗇地誇獎,這樣就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當然家長絕對不能再給孩子施加任何壓力,否則只會產生逆反心理,甚至產生厭學的態度。

  第三,應該多抽些時間與孩子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你會發現孩子的思想也慢慢地成熟了,有些事不太願意與父母說,這時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認真傾聽孩子的訴說,及時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在校與老師同學之間的喜怒哀樂以及交友情況,孩子的想法對的加以勉勵,錯誤的加以疏導,做孩子及時的老師。

  第四:要教育孩子對待每一件事都要有一絲不苟,嚴謹認真的態度。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養成此好習慣,對其將來的一生都受益匪淺。

  第五:孩子的綜合素質教育,培養孩子的誠實,善良,吃苦耐勞的優良品德。當今的孩子面對複雜的社會,必須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首先自己要用一顆誠實善良的心去面對每一個人。其次,隨著物資生活的提高,家長較容易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這樣只會造就孩子不太珍惜自己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使得孩子面對一點點困難就容易退縮,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作為家長面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絕不可以全盤吸收,合理的加以採納,不合理的加以疏通引導。

  第六: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可以開闊視野。讓孩子從小培養熱愛大自然的好品德,從而也增長了不少見識。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共同抓好,才能塑造出優秀的人才。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11

  請家教,不但只是為了提高孩子成績,更重要的為了教孩子懂得各種方面的知識,學會方面,懂得做人,使孩子懂得:成功不是戰勝別人,而是不斷戰勝自己。

  把培養孩子的能力放在第一位,除了分數以外還有生活的快樂、世界的美好。

  一般採取鼓勵和引導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平時看看報紙、讀讀雜誌、聽聽音樂,培養孩子好學、多問、善思、多動手的能力,採取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結合的方法,努力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

  要多聽孩子的意見,讓他有獨立的空間,要尊重他的發言,那樣他就自然願意跟你說,這不僅增進了與孩子的感情交流,還會從中知道孩子的一些想法,知道自己的行為哪些是孩子不喜歡的,也能常常指出她的不足之處讓其改正。

  該玩的時候好好地玩;該學的時候好好地學;該乾的時候好好地幹;該歇的時候好好歇著;誠實做人,誠實做事!

  因為現在的孩子多數都被父母寵壞了,聽不進相反的意見,因此我們注重的是以下幾個方面的教育:

  1、樹立自信心;

  2、重視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3、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4、鼓勵孩子勝不驕敗不餒;

  5、注重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

  6、培養她獨立生活,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

  而家長方面更要做好榜樣,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從正面影響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氛圍;讓孩子獨立完成各項任務或作業;從小教育孩子有禮貌尊重他人;經常與孩子交流溝通,從而瞭解孩子的想法;對待孩子的成長和進步要及時鼓勵。

  在老師和家長的努力下,把學生那種“要我學”的思想轉變為“我要學”,這樣就算是成功的走出第一步了,要注意,不但要教孩子知識,更要教會孩子做人。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12

  幼小銜接是大班孩子成長中的一件大事,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新起點,也是我們大班家長們非常關心的事情。這次家長會,康老師以“幼小銜接,快樂成長”為題,幫我們“撥雲見日”。透過這次家長會,我有以下幾點個人的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幫助孩子定位角色

  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定位角色。要讓他知道,自己長大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師,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

  二、培養孩子整理用品的習慣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許多事情都由父母包辦。比如:玩具的安放。兒子以前總是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等到下次再玩的時候如果找不到,就會大吵大鬧。現在,我會適時的利用電視和繪本的相關知識,刻意的去提醒他,自己的東西自己負責整理,弄丟自己負責。現在隨意亂丟的現象好了很多。

  三、養成做事迅速的習慣

  這次家長會老師也明確提到,要讓孩子養成做事迅速的習慣。這一點是我重視也非常擔心的問題。兒子吃飯不專心,總是拖拖拉拉。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現在給他規定了吃飯不可以說話,嚼東西時不能大聲。飯沒有吃完的話,不可以離開餐桌。雖然現在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我會繼續努力,培養兒子做事迅速的習慣。

  生孩子易,養孩子難,教育孩子更難。非常感謝此次幼兒園為我們提供這樣一次重要的家長會,讓我們家長有了思想準備,我們也會和老師並肩前行,做好孩子幼小銜接的準備和配合。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13

  我們一家是xxxx州人,女兒能夠在條件這麼好的學校上學,我們全家人都是很開心的。對學校抱有一種感恩的心情,學校不僅僅硬體設施好,老師們對孩子們也是用心良苦。

  透過開家長會,我們瞭解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對於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不僅僅是老師們的事情,要家校互動才行。語文老師講了一個觀點: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什麼樣子,他就會朝你想要的方向發展。這個觀點真的很讓人感動,非常的用心,認可每一個孩子的優點,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最棒的。無論是語文老師,還是數學老師,對孩子們都非常認真負責,有這麼好的老師,孩子們是多麼的幸福啊!

  學校不僅關心孩子們的成績,更加關心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對於體育天天練,我們做的不夠好,沒有堅持天天練,偶爾會有偷懶的時候,我會盡量陪孩子堅持下去,身體好永遠才是真的好。

  還有就是閱讀習慣的養成。這學期我們呂筱萱比較喜歡閱讀,我會陪著她多看書。閱讀量大了,寫作也好了,數學理解也會好。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透過開家長會,我更加深刻地瞭解到,要多多的關注孩子,自己做的還不夠好。應該多花時間去了解孩子的學習內容,薄弱的地方多給予輔導,做的好的地方及時給予鼓勵,陪同孩子一起成長。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14

  透過這次家長會,我感悟到教育的根源在於家庭而並非學校。記得家長會還沒開始的時候,我站在門口,一些家長直接躲閃我過去,我感到非常的無奈。家長會本就是一個家校溝通的活動,家長躲避老師,如何能達到家校合作的效果。我也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說,家長會開這麼久耽誤時間,自己很忙之類的話。我感到很失望,作為家長的你們,縱然你非常的忙碌,但能否空出一點時間關心一下自己的孩子呢。我也試著和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家長溝通,但許多家長的回答驚人的相似,“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我們也沒辦法”。作為老師的我,反問說“你們有沒有看過孩子的書本,檢查過他們的作業”,得到的回答又是驚人的一致“我們文化低,看不太懂”,我想“即使你們看不太懂,你起碼認識一些字嗎,也能看懂孩子的作業有沒有空白吧”。家長都不想著去關心孩子的學習,卻一直強調學校的老師管教,這樣怎麼能有效果呢?一個家庭一般都是兩個左右孩子,一個班七十多個學生,老師勤勤懇懇的教書育人,但學校的教育完後,家庭教育如何能夠銜接,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透過本次家長會,我感覺只有家校共同管理,學生才能夠得到更大的進步,二者缺一不可。學生,是未來的希望,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培養好他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15

  教師們好,我是某某某的爸爸。很高興參加這次家長會,感觸頗深,這次家長會,讓我認識到:家長不僅僅只是一個稱呼,更是一種職責,這種職責是終身制的,它如影隨形,從孩子身上,能夠折射出父母親的教養。要把一個孩子培養成才,離不開學校、教師、父母三方的共同努力。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教師是讓天使飛得更高更遠的使者。我想起了一句話:沒有不會學習的孩子,只會有不會教養的父母。這次家長會,我還深深地體會到:要讓一個孩子成才,首先,要讓他有感恩之心,僅有懂得感恩,那麼孩子才會懂得生活的不易,才會懂得父母的不易,更會珍惜教師的辛勤勞動。其次我們要培養孩子的感恩之行。多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說幫父母親洗洗碗,捶捶背,剝豆子等。再次,要培養孩子勤勞勇敢刻苦學習的精神。我堅信一句話:會勞動的孩子壞不到哪裡去。郭晶晶帶著他的兒子去鄉下勞動,體驗一下農民生活,富豪子弟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平民百姓呢?最近我孩子參加勞動,也受到教師們的表揚,得到教師的鼓勵,他很高興,也所以勞動更加的進取了,我也感到很開心。

  最終,感激劉教師,周教師,放棄雙休的時間,陪我們一起度過一個難忘的上午,讓我們享受到一頓教育子女的精神大餐,期望以後這種活動能夠常態化。在此,我祝願我們群裡的教師、學生、家長,越來越好。讓我們在小孩的朗朗讀書聲中享受生活,慢慢變老,多謝大家!

  家訓家教家風講座家長心得體會 篇16

  11月19日,這是我第二次參加學校精心安排的家長會,與以往相比,感觸頗深。雖然天氣很不好,但是我發現這次家長會家長到得比較早,比較齊,而且大家都聽得很專心。看到這些,心中充滿了感動.透過這次的家長會,讓我更深的認識到了對孩子細節培養的重要性。

  首先說說語文方面:賴老師的確是一個非常關注細節的老師,比如對於這個學期新加的寫日記,強調孩子注意格式,標點符號的運用,同音字的混淆,形近字的混淆,還有這個學期的寫字量增多,孩子們都會寫錯別字.還有是看圖寫話,寫話時候要注意語句的通訊等等.還講了孩子們的馬虎, 這些都是我不曾注意的,透過這次我會注意點的。

  再說說數學方面:徐老師從整體上分析這本教材的情況,強調了孩子們計算能力的培養,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計算錯誤是“粗心”的原因,給孩子貼上了“粗心”的標籤,孩子就會認為“我不是不會,而是粗心”,實際上還是孩子計算能力的不足, 30道口算題有時會錯上五、六道,在數學老師分析後,我認識到所謂的“粗心”是這個年齡的孩子腦子發育不成熟的表現,當然還和性格有關,但幫助孩子能力的提高是家長應該肩負起的責任, 還有多關心孩子,多做些趣味的題目和孩子一起努力。

  二年級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學習階段,習慣的養成,能力的培養等等,作為家長,除了一如既往讓孩子堅持閱讀,體育鍛煉之外,更多地要在細節上關注孩子、引領孩子,作好家校結合,幫助孩子更快、更好的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