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活動習俗心得體會(通用7篇)

端午節活動習俗心得體會(通用7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活動習俗心得體會(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活動習俗心得體會1

  賽龍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每年端午節都會舉行一次。端午節去了民族文化村,看了龍舟賽。

  每艘龍舟上都有很多跑者,也有很多龍舟。龍舟停在起跑線上,選手們坐在龍舟上休息。

  過了一會兒,只有一個人吹口哨,所有的龍舟迅速向前移動。每艘龍舟上,都有一名隊員在前面打鼓,為後面的隊員加油,其他隊員在後面舉起槳,拼命地划著龍舟前進。

  我看到每條龍舟都有自己的顏色。龍舟就像一條龍,有一個龍頭和一個龍尾。真的很漂亮!一艘龍舟是深紅色的,上面刻著精美的圖案。龍舟是天藍色的,上面有許多美麗的圖案。每一隻美麗的白天鵝都刻在龍舟上,閃閃發光。有一艘棕色的龍舟。這條龍舟真的不一樣。其他所有的龍舟都有圖案來裝扮自己,但是這條龍舟根本沒有圖案,只是一條普通的龍舟。這艘龍舟是木頭做的。還有一種是橘黃色的龍舟。這條龍舟用小圓點裝飾,非常精緻漂亮!

  一開始緋紅龍船很遠。第二位是橙色的龍舟。但是後來棕色的龍船,不知怎麼的,似乎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伴隨著它。棕色龍舟上的隊員用力划著龍舟,獲得了第一名。雖然他們的龍舟已經獲得了第一名,但他們仍然不驕傲,很快就劃好了龍舟。沒有別的龍舟能趕上褐色的龍舟。

  最後,棕色的龍舟衝向終點線。第二艘是天藍色的龍舟,第三艘是深紅色的龍舟,第四艘是橙色的龍舟。

  這就是精彩的龍舟賽!我非常喜歡我們傳統文化中的賽龍舟!

  端午節活動習俗心得體會2

  感受傳統文化、體驗端午風俗、弘揚傳統美德——市五中開展“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

  為推動和促進“創城”工作的深入開展,進一步引導學生體驗我國傳統節日的意義,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操,市五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

  一是開展了 “粽葉飄香話端午”主題班班會。各班透過講端午的來歷故事,講端午習俗,介紹香袋,朗誦端午詩歌,開展端午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更多的隊員們瞭解端午,瞭解端午習俗,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

  二是利用校園廣播開展了“端午知多少”傳統節日知識宣傳、普及活動。讓學生透過查閱圖書、網際網路等,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別稱、風俗等,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三是開展了“快樂的端午節”體驗活動。學校鼓勵學生利用端午節假期閒暇時間與父母、長輩參與學習包粽子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弘揚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親自動手體驗中,感受著濃濃的節日氛圍,享受傳統風俗帶來的溫馨和快樂

  四是開展了“感受傳統文化、體驗端午風俗、弘揚傳統美德”活動,在端午節時關心老人,和爺爺奶奶吃粽子,共度端午佳節。

  端午節活動習俗心得體會3

  “端午臨仲夏,時清日復長。”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的“端”是“開端”的意思。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與屈原有關,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端午節還和孝順的曹娥有關呢。因為曹娥的父親被江水淹死了,她到處找也找不到父親的屍體,所以自己在五月初五跳江了,後來曹娥抱著父親的屍體浮了上來。人們為了紀念曹娥這種孝順父母的精神而設定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可有趣了,有賽龍舟、掛艾草、畫額、避五毒、包粽子等等。“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端午節的早上,就給我係上了五彩線。五彩線很漂亮,這個禮物是我最喜歡的,我心裡特別開心。這五彩線可不能隨便丟棄,要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時摘下來扔進小河中,寓意是將身體中的疾病隨水沖走。這五彩線中也寄託著媽媽對我的濃濃愛意啊!

  媽媽給我係五彩線後就要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泡好再把粽葉洗乾淨。她拿起一片大的和一片小的粽葉來包。先包棗粽然後包肉粽。我媽媽包的粽子最好吃了。

  還有一個習俗,我非常感興趣——避五毒。五毒是指蠍子、蛇、蜈蚣、蟾蜍和壁虎。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避五毒呢?老話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我們要驅趕這些害蟲。我們要在此日午前,在屋角及陰暗處撒石灰或是噴雄黃酒來滅五毒、驅晦氣。同時也可以將室內室外打掃乾淨。原來端午節也是要告訴人們要講究衛生啊。

  今天,我帶著媽媽給我係的五彩線,吃著香甜的粽子,過著這美好的傳統節日,真是很開心。我還想過一次這樣的節日。

  端午節活動習俗心得體會4

  端午節是我國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傳統節日。端午節為我們課題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課外閱讀實踐機會,為引導學生過好端午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我們課題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

  一、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讓學生透過查閱圖書、網際網路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瞭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

  二、開展了迎端午節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透過開展誦讀活動,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三、豐富了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

  (一)、五、六年級開展了“屈原詩歌頌”、“我心中的屈原”活動。透過自制創意手抄報積累端午節風俗習慣。並在班級分享交流學生的作品。

  (二)、三、四年級開展了“傳統節日故事大家講”活動。

  各中隊利用班會、閱讀課等時間,在班上舉辦故事會。同學們精心製作、準備小巧手工作品

  (三)、一、二年級開展了“背一背屈原詩歌”、“畫一畫屈原”、“紙粽子製作”等有趣而有意義的活動。

  這些孩子年齡雖小,但積極參與活動,並在這些有趣的活動中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

  端午節活動習俗心得體會5

  吃,固然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如農曆春節裡的餃子,中秋佳節的月餅……這裡面,不乏中國從農耕社會演變過來的飲食記憶,還有季節和自然中的特殊定格。不過,如果在端午這樣的中國傳統節日中,我們的參與熱情僅僅是吃,的滿足感只是來自於味蕾和胃,甚至連端午常識都只是來自於商家店招資訊時,也就失去了端午節的“初心”。

  端午節已經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汨羅江邊,詩人末路悲憫放歌,忠心一片慷慨赴死,只因愛這個國家愛的深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端午的詩被屈原寫滿,其蘊含的以愛國為主題的豐富內涵是我國巨大的精神財富,既有政治性、社會性,也有文化性,既縱貫古今,又跨越山河。

  端午節的節俗更是“千姿百態”,傳遞出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飲雄黃酒、佩香袋、懸艾草、插菖蒲、掛鐘馗像等民俗活動,都與驅邪祛病、養生保健有關。進入盛夏各種疾病多發時段,利用雄黃、艾草、菖蒲等礦植物的藥性來解毒、殺菌、去風寒,以達到健身和淨化環境的目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古老智慧。更有龍舟競渡、蓄蘭沐浴、驅逐五毒等傳統節目,反應了古人對生者生存健康狀況的高度關注,體現了關愛生命、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節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民俗生活意境如果只是被食物取代,被各種商業促銷打斷,不僅讓人意興闌珊,恐怕還會讓我們大失所望吧。

  端午節既代表過去,也代表未來,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民族凝聚力的典型象徵。讓民族節日傳承下去,讓民族文化代代傳承下去,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端午節應被賦予的含義。

  端午節活動習俗心得體會6

  星期四下午,教室裡一片沸騰,因為,為我們的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據說是屈原是楚懷手下的一位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齊抗秦,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曹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將屈原去職,流放到沅湘流域,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公元前278年,親功破楚京都,屈原因傷心投江自殺,楚國百姓異常痛苦,用樹葉將將食物包裹,雨細細草葉纏上一圈,投入江海,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一位老醫生拿了一壺雄黃酒倒入水中,說要藥死海里的魚蝦、蛟龍。以後,每年端午節就有了吃粽子,擦雄黃酒的傳說了。

  還有一種說法:伍子胥是楚國人,父兄均被楚王殺害,他棄暗投明,奔向吳國五站如楚都,掘楚平王之墓,變吃三百,包殺父之仇。夫差繼位之後,拜月國,越王勾踐請和,夫差道應了,伍子胥勸夫差,應滅越國,而夫差不聽。勾踐有派人賄賂吳國大臣,陷害伍子胥,夫差相信了,就伍子胥劍,讓他自殺,伍子胥自殺後,夫差讓人把握這些的屍體投入江中,之後就有了端午節。

  今天是端午節長假的最後一天,我期待著明年的端午節。

  端午節活動習俗心得體會7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每到端午節大家會幹些什麼呢?跟我去看看吧!

  端午節來到了,大家可熱鬧了,有的看龍舟賽,有的吃粽子……還有一個故事說了端午節要賽龍舟扔粽子的原因。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死去,所以賽龍舟競渡是為了救屈原。後來人們沒有找到屈原,大家就扔粽子在江河裡,想讓魚,蝦等一些水裡小動物吃飽後,不去吃屈原的遺體。後人就用這種形式來表達對屈原的尊敬和悼念。 我也過了一個端午節,來看看吧!

  在那天中午我吃了一個粽子,可好吃了。是白色的糯米,裡面有一顆又大又紅的棗子,外面包著一片葉子,我也不知道是什麼葉子。把葉子剝掉以後就像一團棉花裡面裝著一顆紅寶石。把裡面的肉放進嘴裡,甜甜的,軟軟的,特別好吃。

  之後外公帶我到了石頭城公園,哇!三條龍舟直往前衝,龍舟上的人們齊聲喊著“一,二,三”。前面一個人在打鼓,後面兩排人邊划槳邊喊著他們的口號。飛船疾駛,鑼鼓震天,真是精彩!這就是我過的端午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