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300字(精選18篇)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300字(精選18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3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實更是孩子的“終身老師”。我們既要做好孩子的物質保障,更要做他們堅實的精神後盾。初中階段,孩子進入青春期,思想單純,多少會出現“叛逆心理”、“鑽牛角尖”等現象,加之學習任務變重後孩子與家長交流溝通的機會減少,家長要刻意的並經常的抽出時間與孩子溝通、交流。
如在接送孩子的路上、晚飯桌上都是交流談心的機會,家長和孩子彼此敞開心扉,各自分享一天的工作和學習情況,長此以往,孩子會主動將自己的心事告訴我們。有時發現孩子對老師的批評一時難以接受,“口服心不服”,我會抽時間“傾聽”孩子“訴說”,幫著試探性地做一些分析,適時地也肯定他的一些觀點,並及時地指出他問題所在,逐步引導,切忌妄加指責。有時父母讚許的眼神和真誠的誇獎都是增添孩子自信的磚石,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指南針。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2
以前我也和多數家長一樣,怕會輸在起跑線上,自作主張到書店去幫孩子買大堆的課外試題,結果發現孩子根本不願意或者沒時間去做。進入初中階段,確實需要補充一定數量的課外自主練習,但怎樣才能做到孩子主動做題呢?家長可以透過課後老師推薦比較,翻閱他的錯題本,嘗試性地摘抄一些類似的錯題和經典的題目給孩子做做,並詢問孩子,這些是否能幫助他更好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並得以拓展,得到肯定答覆以後,再告訴他這些題目的出處,讓他自己到書店看看。現在孩子的課外習題訓練都是自己購買,每天完成作業後都會同步做好練習,這樣也能起到課後及時複習鞏固的效果。
當然,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不是能一朝一夕培養起來的,他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育,更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點滴,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恆心,有決心,我相信每位孩子都能夠發出自己耀眼的光芒。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3
“家,是最溫暖的港灣。”營造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為孩子提供身心自由呼吸的棲息地,是良好家教的基本保障。
進入中學,青春期的孩子帶著些許成熟與叛逆,獨立與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對周圍的一切有著非常鮮明的看法與態度。在遇到成長中的困惑時,作為家長,要第一時間告訴孩子:父母永遠是她最有力的支撐,給予孩子戰勝挫折的信心與勇氣;主動親近孩子,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才能開啟心扉,真正走進其內心深處,準確把握思維動向;有針對地與孩子一起分析探討問題,共商解決問題的策略;幫助制定循序漸進的可行性計劃,並敦促實施。唯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因而,家長要努力成為孩子成長中的老師、朋友與知己,真正做到冷暖與共,喜憂同享。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4
“平和的心態,是一劑治癒良藥。”中學階段學習的壓力與日俱增,家長更需要自我調節,為孩子樹立榜樣,磨鍊平和的心態;幫助孩子排解壓力,逐步縮短適應過程,進而輕鬆前行。因此,我們要做正向力的支撐者,而不是焦慮情緒的製造者。
我們不僅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更要成為智慧的“陪伴者”。在孩子分享的內容中,能敏銳地捕捉有效的資訊,即時給予回應;要有意識地導引話題,巧妙地“輸入”教育內容,於潛移默化中教育水到渠成。尤其說明的是,在青春期階段,家長務必要避免簡單粗暴的打罵與生硬強行的說教。
進入中學,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提升學業成績?首先,要直面孩子的認知水平與真實學力,摒棄不切實際的學習期望;其次,要依循各科老師的要求,制定合理、適切的學習目標與內容,按計劃地逐步實施,指導孩子腳踏實地地開展自主預習與複習,學會查漏補缺。如此,日益進步,才能收穫成長的喜悅。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5
“同心,是一股勁的力量。”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裡,如今的中學生早已非傳統意義上的“大孩子”,他們擁有獨立思維的方式,看待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身為父母,在培養孩子廣泛閱讀習慣的同時,更要以身作則,大量閱讀優秀書籍,豐富自身學識與涵養,提升綜合素質;與孩子擁有更多共同話題,同心同趣,努力成為孩子的“健康志趣相投者”。
為自己賦能,透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永恆的勤奮之心、進取之心,不停滯、不懈怠。在伴隨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要不斷啟用自我,朝向未來,追求人生新高度。
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首先在於家長的自我磨鍊。積極創設民主平等、溫暖和諧的生活與學習環境,讓孩子無論何時何境都積極向上,心存陽光。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6
生活中人們可以經常看到,有些孩子為了達到目的特別任性。有人把這種任性歸咎於家長對獨生子女太嬌慣,其實並不盡然。美國心理學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也是一種心理需求的表現。他指出,幼兒隨生理發育,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但對這些事物的正確與否,他們卻不能像成人那樣作出正確的判斷。孩子只會憑著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參與,儘管有些參與行為會對他們不利。家長們大多以成人的思維方式更多地考慮結果。實際上,這些興趣與要求也正是孩子心理需求的一種形式。
處於獨立性萌芽的幼兒,對一切事物都想親歷親為,想弄個透徹,這原本是好事。但是,這種“親歷親為”的心理行為,往往會不合情理地表現出來。家長對此既不可惟命是從,也不應斷然拒絕。要知道,孩子任性也是心理需求。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7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它讓我們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這句話的含義,讓我們共同閱讀這份每個家長必做的家庭作業。書中有一個欄目“父母課堂”中的幾句話值得借鑑――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
確實,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才能扮好家長這個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有基本的保障。
總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個生活場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的延伸、擴充套件和提高。要真正瞭解一個孩子,首先要了解其家庭,要做到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8
非常感恩學校組織大家學習這麼專業的家庭教育,相信很多家長都和我一樣,感覺現在的孩子學習不主動,沒有自發性,總是需要家長和老師不斷的催促,很多時候感覺到學習好像成了老師和家長的事情。
透過學習讓我明白了孩子具有學習的內動力,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培養孩子成為成長型的思維,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要想讓孩子成為成長型的思維,我們家長首先要成為一個願意為孩子學習改變,自己成長為一個成長型的家長。成長型的人,遇到一切問題都會說:我願意嘗試,我願意改變,我願意努力試試。
所以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不能只注重孩子的成績,要注意培養孩子正直的品德,做事自律認真的態度,堅持不怕困難的性格,相信養成這些特質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中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會具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教育結果。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9
透過學習家庭教育促進法,我更深刻地瞭解到,祖國要強大,孩子的教育是重中之重!
首先作為父母,我們有義務去引導孩子建立健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將有更多更好的平臺能夠去好好的學習,成長,也許每個孩子的天賦不同,我們不能只是要求孩子在學習上爭取更好的成績,同是我們也應該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和身心健康的發展,只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她將來長大了,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能夠為國家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其次,對於我來說,我將會有更多更好的渠道可以去學習,學習如何教育孩子,如何陪伴孩子。
最後,國家花費這麼多人力物力來推進家庭教育,也說明了國家對下一代的重視,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國智,現在有了國家和政府為我們保駕護航,我們也有了更好的資源來教育孩子,幫助她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0
透過觀看《家長教育促進法》,理解了相關家庭教育的含義,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是規範家長行為的底線,優秀的父母不在於學歷的高低文化程度多少,是否有責任意識,陪伴是責任以身作則也是責任,履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負責。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三教結合”,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對我們家庭教育是一個非常大的保障。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役;尊重未成年的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和個人資訊;遵循家庭的教育特點,貫徹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結合協調一致。每年的5月15日是全國家庭教育宣傳週,它也是國際家庭日。
我們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有效的與孩子溝通,善於傾聽孩子的想法,才能有針對性的給與孩子關心和幫助。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1
10月20日聽了張老師的教育經驗座談會,感慨頗深。自己以前的教育理念也有了一些改變。教育孩子是一項非常複雜的事情,經過近兩個月的入校學習,張書涵在張老師,劉老師以及其他老師的幫助下,由一個懵懂的幼兒園小朋友逐漸成長為一個小學生。在生活自立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回家能及時獨立的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合理安排時間,早睡早起等。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粗心大意就是很主要的一項,有些題也會做,但是因為檢查不到等原因頻頻出錯。因此我們也想配合老師使張書涵改掉這個壞習慣。
另外我們家長也有需要提高認識的地方。例如在生活中 應該以 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 。還有,遇事允許孩子申辯,即使有錯也允許孩子申辯,避免產生牴觸情緒等。
最後,我們衷心希望和老師一起,使張書涵在以後的生活,學習方面 取得更好的成績,更大的進步。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2
透過聽了同學的沙龍,頗有收穫,新課程背景下,教學教研師訓數學教學追求開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要求教師積極構建、大膽抨擊,提出自己的弊端,這同時也暗示教師在設計難題目標時,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一定要有對於性,要給學生確立解決難題方向。也讓我對整體把握教材有了個全新的瞭解。主要感受有三點:
一、數學學習是整體過程。
由於物理常識是一個系統的整體,所以物理教學應注重整體聯絡,以培養教師對數學聯絡的理解。當學生起初把數學看成一個緊密聯絡的整體時,他們應被引導找尋聯絡以幫助人們理解和緩解問題。
二、數學課本內容和物理課堂需要是平臺整體的。
三、為什麼要整體把握數學教材。
十年級在“數與代數”領域裡,除了安排“測量,時分秒”兩個單元以外,重點編排了“萬以內的乘法和加法,有餘數的乘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瞭解”四個主要內容。
在“有餘數的除法”中,要使學生懂得列豎式計算時,被除數、除數、商的書寫位置。學會如何進行計算或者餘數的表示方式,能緩解在平均分分不完的狀況下,所進行的有餘數的除法。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3
昨天下午2:30我園召開全園家長會。會場上坐滿了各班的家長,有的家長還拿著筆記本認真地坐著筆記。家長會的主講人時從北京來的家庭教育專家——常海教授。
風趣的付教授做了題為“家園協同培育孩子健康成長”的專題講座。他結合典型事例以及自身教育子女的親身經歷,從四個方面闡述瞭如何教育孩子。
一、搞好家庭教育,意義十分重大
二、高度關注孩子,全面健康成長
三、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必須付出
四、加強家園聯絡,共同培育孩子
常教授有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好父母是學出來的。狼爸虎媽”是極端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的特點是“家長主導型”,由家長來決定孩子的成長方式和成長路線,並利用一些懲罰手段去維護家長的權威,達到既定的教育目的。家長們也應轉變傳統應試教育的理念,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在尊重孩子自主權利之上給予孩子合理的引導和教育。以自身的豐富閱歷和專業的眼光幫助孩子進行選擇、判斷,而不是逼孩子成才或者規劃孩子成才;”深感在這方面我對自己的女兒做得不好,以後要努力啊。他要求家長每週每月都看點教育孩子的文章,這也正是我們的欠缺之處。
謝謝蘇園長組織的這次家長會!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4
首先感謝學校為我們家長精心安排的這次家庭教育講座,感謝謝x校長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讓家長提高和進步的平臺。
聽了x大學的學生家長、中學高階教師、首批x名師、x十佳班主任、全國指導教師安輝老師的講座,受益匪淺。x老師用深入淺出的語言、故事、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法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傳授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及教育方法,讓我感慨頗深,深刻領悟到了一朝為父母,終身為老師,認識到了家長所承載的責任有多麼大。
安老師首先講了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是非常必要的,應該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上,從小事做起,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為,加以糾正和引導,對孩子生活中的好多行為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之成為習慣,讓孩子在好習慣的陪伴下學習、生活,在幸福中前行。
安老師還講到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賞識,不要一味的批評,但也不能不切實際的表揚。不要因為孩子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就苛責孩子,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並加以指導,同時要積極和老師溝通,和老師一起鼓勵孩子,徹底卸掉孩子心理上自卑的巨石,這樣的孩子潛能就能爆發。
同時講到要關注孩子的成長環境,不要盲目跟風,把孩子送出去住校,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增進父母與孩子心靈的溝通,解除相互的誤解,讓孩子感到家的溫暖以及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有利於培養責任意識和感恩意識。
聽了安老師的講座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是至關重要的,我要不斷地反思自己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力爭做到x老師所期望我們的:要賞識孩子、包容孩子,引導孩子學會小步快走,不忘初心,助力孩子在健康快樂中幸福成長!
再次感謝學校、x老師給了我這一次成長的機會,我將把x老師的家庭教育理念貫穿到我的實際生活中,並滲透貫徹到今後對孩子的教育當中。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5
聽了王教授的《培養孩子主動生活》教育講座,才認識到家庭教育如此重要,才進一步明白孩子的成功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成功,才認識到對孩子的投入,不單純是金錢和時間,現擇其扼要結合自己反思如下:
一、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保持情緒良好,不要把在單位的工作情緒帶到家裡,甚至轉移給孩子,要“制怒”,怒則失去正常理智,萬事皆失去準線。父母之間即便真有矛盾爭吵也要避開些,減少對孩子的影響。
二、要真愛自己的孩子。
的原則,理解、尊重、平等,多看優點,少看缺點,何況自己的骨肉至親,不要吝嗇我們的愛,多表揚他,增加自信,有自信才有志向,有志向才會成功。不要光看分數而看不到孩子的進步,“愛屋及烏”捆綁式的愛是要不得的,和孩子相處、和老師溝通都要講“和諧”,和則興,學習才會進步,才會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對孩子要放手,培養其獨立能力。
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要勇敢放手,沒有錯何來對,讓孩子自己領悟,“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方能進步。
四、學習要走直線。
眾人皆知一個數學觀點:“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所以從學習到有成。要堅持走直線,中間彎曲將事倍功半,家長負責時刻矯正。避免“小貓釣魚”的故事再發生。
家庭教育也是一項工作,我們要堅持做下去才會有效果,曾國藩說過“但須有志有恆,乃有成就耳”“事斷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長,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必要日積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終久必有豁然貫通之侯”總之,聽完王教授的講座深有愧意,父母的做法,言傳身教直接影響著孩子
未來的成功與否,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感謝學校和趙老師給了我們做父母的一個學習的機會,給了孩子一個成功的可能。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6
長久以來,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家長最關心也是最困惑的一個問題。作為培訓機構的老師,不論從目前的工作上還是以後的家庭方面考慮,瞭解家庭教育的方面的知識都是很有必要的。上週,聽了錢老師和陳老師的講座後,讓我更加充分地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透過聆聽講座,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
聽家庭教育講座心得
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每週在校的五天教育,老師都是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興趣等等,孩子也易於接受和成長。可是週末的兩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長的溺愛,沒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把在學校五天培養出來的好習慣給忘掉了。作為家長,應該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為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才。
二、幾種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傳身教法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後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
口聲聲地教育孩子,這種效果明顯不會有效。你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卻愜意地看著爛俗的電視劇,玩著網遊,這讓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則,比千言萬語都更管用。
2、學會賞識教育
都說孩子還是自己的好。所以說,從內心賞識自己的孩子,應該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只是,家長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當,不要因為孩子一次考試成績的不如意就苛責孩子,更不要因為工作壓力等原因而遷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比如孩子的誠實、善良、守信,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備的。能一口氣說出孩子10條以上優點的家長,才是合格的家長。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從小樹立自信,積極樂觀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3、學會有效地與孩子溝通
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裡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易。其次,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家長如果總是高高在上,就很難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溝通。這就要求家長和孩子談話時,要以孩子的心態和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進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巨大差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如果過於急躁,溝通就會成為泡影。
總之,感謝公司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組織了這次培訓,讓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淺。感覺自己需要提高的還有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言談舉止、道德品質以及家庭的溫馨、和睦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學習疲勞是孩子在連續學習之後出現的一種生理、心理異常狀態,其表現是:大腦反應遲鈍,頭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作為孩子的父母,應該正確面對和處理這種現象,使孩子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
一、家長給孩子減輕學習負擔
現在推行的素質教育,會逐步把過重的學習負擔減下來,家長應積極配合。報名參加各種小班,宜少而精,不能讓孩子沒有休息、娛樂、玩耍的時間。
二、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一是不論培養學習興趣,還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都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二是徵得老師的幫助,學校配合起來做工作,光靠家長是不行的。
三、科學用腦,勞逸結合
一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學習多長時間合適,依每個孩子的情況而定,但一定分段學習,間隔10-15分鐘。休息也應採取積極方式,參加輕微的體育活動,如深呼吸、做幾節體操、擴胸運動等。
四、合理營養,保證睡眠
多數家庭不存在經濟問題,但是如何合理營養卻是許多家長注意不到的。
總而言之,克服學習疲勞的問題,需要家長掌握對學習規律,特別是用腦衛生的認識,並把有關道理與孩子交流,讓孩子也明白科學用腦的常識,共同採取可行的措施。
觀看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8
聆聽武校長的家庭教育講座,我頗感收益良多。其中的一個事例,尤其令我感觸深刻。
武校長講到,電力工程隊在深山中架設電纜時,由於溝深壑險,把電纜線從一座山樑扯到對面的山樑上去,極為不便。聰明的施工人員就是這樣操作的:首先放飛風箏,讓風箏落在對面山樑上。然後,把“風箏線”逐漸變得粗起來。當“風箏線”粗到足以承受電纜的重量時,最後順利地把電纜牽引過去。
這個聰明辦法令人拍案稱奇,其過程更就是耐人尋味。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風箏線’逐漸變粗”的巧妙過程,細細的風箏線能成功地牽引電纜嗎?地球人都知道,當然不能!
可就是,在教育孩子,特別就是在轉變差生的過程中,不少教師、家長恰恰忽略了那個讓“‘風箏線’逐漸變粗”的巧妙過程,急功近利,簡單粗暴,結果自然就是事與願違。
由這件我聯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
初接班這個時,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一多半男生長期不交作業……我從每天早晨組織學生搞接力賽跑做起,培養學生力爭上游的意識。這種意識,遷移到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班風班貌漸漸好轉。鑑於學生不愛學習,我就從讀故事書抓起,讓學生愛上讀書,愛上學習……
總之,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前提嘛,就是付出足夠的愛心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