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通用16篇)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通用16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
這次受到疫情的影響,孩子也是沒有按以往的時間回到學校去上課,而是在家裡上起了網課,有時間,我也是會抽空陪著孩子來上網課,從上網課的過程之中我也是感受到,這種教學的方式雖然沒有在教室裡面那麼的直接,但是也是特別的鍛鍊孩子,讓孩子需要更加自主的去學習,而孩子也是在這個假期裡面認真的去學習,並且平時也是主動的問我一些問題,還會要買一些課外相關的書籍來看,可以說這次的上網課,真的讓我重新是又認識了我的孩子,感受到他的一個努力。
開始去上網課的時候,孩子是抱著好奇的態度來學習的,雖然我也是知道他平時在學校是比較認真的,但是一個假期那麼的長,做完作業,也是玩了很久的時間,雖然是不能出門,但是遊戲,電視我也是平時會允許他去玩的,只是控制了一個時間,心思其實還是在假期裡面,但是到了上網課的時候,孩子也是很快的收攏了心思,認真的來聽課,來把老師交代的作業給做好,我也是監督著,並且幫老師給孩子檢查作業,看他上課的情況,從開始的好奇到漸漸的進入到學習的狀態,我也是感到非常的高興,雖然很多的時候,也是會看到孩子有一些疑慮的問題,不是那麼方便的問老師,但是也是可以看出他是認真在學的。
對於孩子的問題,我也是一一的去幫助他講解,解決,實在自己也不太清楚的,也是會問老師,或者找資料來幫助孩子,從這次的陪孩子上網課,我也是感受到,自己要學的方面還有蠻多的,不然也是跟不上孩子的進步和成長,以後孩子學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多的,也是會有更多的問題,而自己作為家長,也是需要多去關心他的學習,瞭解他學習的情況,如果遇到了問題,只能問老師,而我這個做家長的卻是不會,那麼也是非常不好的,也是需要我去努力,去認真的學,這樣能更好的去幫助到孩子的成長和進步。
網路課程也是給了我一個提醒,以前雖然自己經常的上網,但更多的是看影片以及看新聞,而沒有去透過這種方式來學一些知識,也是不該如此的,我也是可以在網上找一些資料,來學習,來讓自己更加的充實,這樣也是能在今後更好的去教育孩子,給他的學習提供幫助,讓自己也是有更多的收穫。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2
“花從春走過,留下縷縷芳香;葉從夏走過,留下片片蔭涼”,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每個人留下了戰鬥的痕跡。在這特殊時期的時光裡,家庭教育更體現出愛的溫暖與快樂。
2020年新年的鐘聲還未敲響,“疫情”已橫掃全國,無情霸道的新冠病毒瘧殺著鮮活的生命。時值也恰逢寒假,最好的方式是窩居家中隔離。家,因此就成了人們工作、學習、娛樂、生活……的唯一聖地。
開始,望著每日單調的生活,枯燥的日常作息內容,心情有些壓抑,整日愁眉不展的,然而唯一讓我心情略有放鬆、轉換情緒的便是小兒泓策。每日我們竟成了無話不說、無題不問、形影相隨的真正“朋友”。
因為,在這之前我總忙於工作,所以他的學習,一貫由他爸爸和爺爺時常督促和陪伴的,我也就偶爾輕描淡寫地詢問幾句,便敷衍過去了。
現在,他已是四年級學生了,我對他的關愛欠缺很多。雖說他聰明懂事,也學會了自我學習,可畢竟他還那麼小,自我安排的能力是有限的。每每望著他寫完作業,與爺爺同看課外讀物或小學生報,常常拿一些有趣的題來與其討論,我心裡有種無名的快樂。在作文的構思中,他先與其爸爸研究行文思路、選材取捨,之後,在細節上反覆修改,然後把作文讀給我,並說:“媽媽,希望你以後有時間多陪伴我學習……”我望著他那可愛的笑臉,一種深深的愧疚感刺痛了我的心。
於是為了彌補我的缺失,我自制了詳細的作息時間表,在不同時段裡學習、娛樂。這樣我與他之間的相處時間就很充分,我們一起讀書、看電視、讀報、遊戲式背書、討論……漸漸地我的心情也快樂起來。
泓策用了一段時間將四年級下冊數學、語文都預習完畢,我又給他買來了課外練習冊,這樣,我每天都能抽出時間坐在他身旁,默默陪伴他,看到他那工整的筆跡和一臉認真的神態,我欣慰地笑了。
疫去春來,兩個多月的窩居生活,在我的規劃與陪伴下,泓策的學習內容也豐富多彩起來,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每天他能夠自覺地讀書、書法、繪畫……並找時間給爺爺奶奶講故事,讀的課外名著也逐漸多了起來。
在娛樂時間,他有意無意地常問我一些問題:“媽媽,恐龍為什麼能飛上天?”“宇宙飛船怎麼能在宇宙中飛行那麼多天?”我簡略地回答後,他笑著把書中的答案告訴了我。看著他那幼稚又頑皮的樣子,我倍覺快樂。
是呀,在這新環境下,孩子面臨著雙重壓力,我們要陪著他適應環境,督促他認真學習,幫他解決疑難,讓他的性格開朗,還應用溫和的語氣去鼓勵他說:“很好!”
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我根據他的性格做一個平衡工作,透過優勢累積法、正確檢鑑法等方法設計解決方案,與孩子建立理想的親子關係。在疫情期間,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創造出溫暖的家庭氛圍。
“疫情一時,教育一世”,在疫情期間愛的教育不可少,要讓孩子感受到愛,引導孩子用行動去表達愛,還要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
陪伴,就是愛的最佳表達方式;陪伴,就是愛的最真情流露;陪伴,就是教育孩子的最好資源。
陪伴猶如一束束溫暖的陽光,讓孩子從中感受溫暖,真正體會愛的力量與快樂,在溫馨的陪伴中,孩子可以隨時發問,鍛鍊他的探究能力,對他的視野、思維、學習等能力產生積極重要的影響。
在陪伴中,更要幫助孩子自學,去拓展學習,探究學習,超前學習,閱讀課外書……這樣能激發孩子遠大的志向與家國情懷,不斷豐富他的精神世界。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3
在沒有病例發生的小城市,我們在疫情防控中不用太憂慮“控”,我們主要的工作是“防”,於是我們大多家庭從初一到十五除了一兩次買菜都足不出戶。我們就這樣變成了廚子,單是餃子,春節期間我家就包了近十次,女兒也在期間享受了很多樂趣,揉她最愛的面,一個小面球兒,就能給爸爸媽媽變出麵條、餅乾、披薩……她是愛幹家務的,學爸爸擦地,學媽媽做烘焙,還能切出各種各樣的蛋糕,盤子不能亂用,得她來選。
全民變成了廚師,醫生變成了戰士,老師變成了直播,家長變成了班主任。我們小班家長明顯會感覺到,我們的老師變成了戰士。每天督促家長早八點前報平安,白天各種互動,讓孩子繼續學習,幼教365、抖音特色課程等平臺自制各類文件、PPT,圖文並茂,認真授課。
對於“家長變成了班主任”這一點,我仍有不足。孩子平時鬧了,我是用吼的。最近又下沉到社群,每天為外省返琿的隔離家庭服務,加微信做心理輔導、貼封條拆封條、買菜、倒垃圾……走街串巷的服務一天,回到家裡我沒法有心思陪伴我的寶貝,我吼她的時候,她有怨氣,我再大點兒聲,她眼中的怨氣就變成了小小的恐懼。
有時候我不怎麼忙,我會陪孩子擺玩具,陪她玩兒她最喜歡的石頭剪刀布、躲貓貓,用沙發墊給她搭建她最愛的城堡,然後在城堡外扮演大灰狼說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她就很滿足了,但這讓我愧疚。原來僅僅十分鐘的陪伴就可以讓孩子很開心,原來幼教365的作業十分鐘就可以完成,原來家裡到處都有可以用來做手工的小物件。
那天老師讓孩子背誦“大家好,我是高菲,我在琿春市第三幼兒園小一班,我會做到少出門、勤洗手,出門必戴口罩,抗擊疫情,人人有責,中國加油!”她背得很快,喊加油的時候配合表情、動作和清脆的聲音,深深感染了我,寶貝很棒。
小班孩子不是不懂得恐慌,他們只不過是不懂得因為疫情而恐慌。但家長的一個態度、一個表情,都影響孩子,父母恐慌了,孩子沒法安心,所以影片課程里老師說的恐慌,就是父母給的。
家庭裡愛的傳遞,是需要父母的,我們開心,孩子就跟著開心,我們的習慣良好,她也會慢慢學習。這節課的感悟實在太多,說到最後,我突然發現講座的主要內容是最後一句“家長變成了班主任”,也就是“家長變成了老師”,我們在理解老師的同時,也讓自己跟著優秀起來吧,給孩子傳遞正能量,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感悟就到這裡吧,我要帶著好心情去陪我的女兒玩躲貓貓了,你呢?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4
在寒假到來之前,我們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個假期會是有史以來最長的寒假。孩子和家長第一次在快點結束假期、趕緊開學這件事上達成共識,因為這個加長版的寒假對於大家來說著實是一種煎熬。因為大家現在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過起了宅家生活。
但就我們家來說,情況其實還好,雖然日常生活沒有上班和上學的時候那麼規律,但是每天24小時都在一起的日子,還是有很多歡樂和值得珍惜的片段。結合今天專家的意見和經驗,我也談談這個假期我們家家庭教育的一些成果。
都說玩是孩子的天性,一點兒沒錯。才剛放假,得知不用去學校了,孩子就很高興,想到處去玩。可是外面病毒肆意橫行,出門去玩是不可能的事,但又要給她一個合理的解釋。多虧了我們群裡的一位家長,分享了一個非常好的帖子,作者從孩子們的視角用繪本的形式生動地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這件事說得十分清楚。我就把繪本分享給孩子了,她看了之後向我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說:為什麼出門一定要戴口罩?什麼時候能安全地出去玩?她還教我該怎樣正確的洗手。最後她說:“在幼兒園裡,老師就是這麼教我們的。”我聽了深感欣慰。自此以後,她不再主動要求帶她出去玩,出門採購前還會叮囑我們要帶好口罩,但是她偶爾會問病毒什麼時候會被消滅,而我,也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在孩子的世界裡,吃飯,睡覺,做家務,任何事情都是跟玩分不開的,那就邊玩邊生活吧。現在的孩子,吃飯成了很難的問題,我家孩子吃得好不好,完全取決於心情,於是我就想出了一招:吃飯挑戰賽,第一名隨機給個小獎勵。這下子有動力了,還主動跟爸爸比起賽來,問題成功解決。
都說疫情期間,全民變成了廚師。出門採購回來,在家閉關一星期,所有吃的都靠自己動手做,我就可以帶小朋友一起做。於是我們一起洗菜、做湯圓、煮奶茶、擺餐具,穿上廚師服,當上小廚師,小廚房從學校搬回到了家裡。孩子有事做了,也有得玩兒了,還學到了生活技能,不亦樂乎。最重要的是,孩子從中體會到了勞動的不易,學會尊重別人的勞動,珍惜食物,懂得感恩。
然後說說睡覺。生活需要儀式感,睡覺也不例外。每天睡覺之前都有一套複雜而嚴謹的流程:睡前運動(瑜伽)、睡前遊戲、睡前故事。宅家容易變胖,於是我做起了瑜伽,沒想到孩子卻把這當成了她的體育課,總要來跟我湊個熱鬧。最近還學會了前滾翻,開心極了,睡前要給我表演幾遍才肯躺下。還有睡前故事,現在換她來給我講了,甚是欣慰。
那最重要的遊戲該怎麼辦呢,那可是嚴肅而神聖的環節,車輪戰。我和孩子爸爸說好了,一個人陪玩一個遊戲。搭積木,剪紙,畫畫,玩彩泥,一個都不能少,除了孩子一個人完成的部分,都要跟她一起玩。於是我有了泥塑作品、剪紙作品。最終孩子開心了,我們也就舒服了。
專家說得最好的一個地方就是:家庭教育就是親子間的互動。在生活的瑣碎當中就能夠教會孩子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技能、生存的方法,我非常認同。教育也不僅僅是一板一眼的課堂,家庭教育就是融入生活的細微,從小地方,學會大知識。希望疫情早點結束,早點出門去呼吸更新鮮的空氣。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5
2020年的新年註定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不僅家長推遲了上班,而且學校也推遲了開學時間,讓這個寒假變得特別的長。而恰恰是這段難得的居家時間使得我們暫時放下了緊張的工作,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可能有的家長會抱怨:孩子生活規律被打亂,起居無時;只吃不動,體質下降;無所事事,沉迷手機網路遊戲電視......但是在這個抗擊疫情的非常時期,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家庭環境中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首先,我認為這次的疫情其實正是給孩子上一堂生活大課的契機,這些都是教科書中無法直接教給孩子的,所以我決定充分地利用這次的疫情讓孩子在真實情景中學會思考。我指導孩子科學,有計劃地制定一個居家學習生活的計劃表,其中每日必須安排定量的時間來觀看時事新聞,瞭解中國和世界的疫情發展情況以及各行各業的“逆行者”們如何守護人民和國家的。透過觀看這些獨具新聞視角的報道讓孩子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懷有感恩之心。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的意義不去侷限,也不去放縱,我想這也許就是最好的教育理念吧。
其次,雖然疫情推遲了上班時間,但卻也讓我能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享受孩子的每個進步!如何才能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我認為親子共讀正是以書為媒,潤物無聲的一種絕佳的陪伴方式。透過共讀一本好書,我可以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同時透過分享讀書的感想可以更好地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寒假之初我就特意為孩子準備好了《小王子》一書,雖然孩子之前已經閱讀過了這本書,也看過了這部動畫電影,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拜讀了張泉靈和康輝兩位老師關於《小王子》一書的分享心得,瞭解到了這本書其實不僅僅是寫給孩子的書,更是一本寫給大人的書,每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讀這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就決定在這個寒假選擇《小王子》這本書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
我沒有選擇一氣呵成一次性的讀完整本書,而是選擇在每天的清晨和孩子伴隨著泉靈老師的解讀來共同誦讀一小段情節,讀完後,我們兩會相互談一談自己對這一段的理解和感想。這樣,透過每天反覆的親子閱讀,孩子對《小王子》這本書有了新的理解,他在漫遊於宇宙中的小王子身上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從玫瑰和狐狸身上學到了愛的意義,這些都是他之前閱讀不曾感受到的高度和深度,而我透過閱讀這本書則懂得了什麼才是對孩子重要的事情,同時也收穫到了與孩子親子相處的一些原則。
是的,陪伴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再多的錢也是彌補不了的!而陪伴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包括親子閱讀,親子游戲,親子實踐.....只要我們多點耐心,運用其中的任何一種方式都可以和諧地和孩子們共同學習、成長,我們終會收穫“你陪我慢慢長大,我陪你慢慢變老”的美好畫面!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6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生活平靜的人們變得焦慮和恐慌,各行各業的人們為了健康不得不宅在家裡,避免外出。可由於病毒的肆虐猖狂使得原本復工復學的計劃不斷的往後延遲,因此也給爸爸媽媽提供了陪伴孩子的機會。下面就讓我來說說假期中發生在我們家的一些趣事和煩心事吧。
假期前,大家對疫情的危害還不太瞭解,又逢傳統節日——春節,我們一家為了迎接這盛大的節日一起大掃除,一起做飯,一起外出採購,一起逛街散步很是開心。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人們開始陸續復工,學生們也為了響應停課不停學的政策,開始宅在家裡上網課。我記得我家孩子的第一節網路影片課是數學課,課中她想回答老師的問題於是跟老師申請連麥回答,可是由於網路問題並沒有連線成功,我看出她有點沮喪,甚至上課都有點心不在焉了,便安慰她說:“沒關係,下次老師提問時你積極點參與不就行了。”她聽後委屈的問我:“下次連麥就一定能成功了嗎?”我又安慰道:“做什麼事都要嘗試啊,不能因為第一次不成功就害怕做第二次,甚至放棄,不試試看怎麼知道能不能行呢?”她聽了我的話後便認真聽起課來,老師再提問時也積極的連麥回答了。
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
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可由於她們的網路課程大多都是下午兩點開始,上午她並不能很好的利用時間,讓她讀書還跟我討價還價地說讀多長時間書就玩多長時間遊戲。我很生氣,對她是既講道理又舉名人的例子,但這隻能管很短一段時間,然後我又開始對她狂吼亂叫地發脾氣,可她除了害怕還是沒多大用處。接著我靜下心來想到底怎樣才能讓她有時間概念併合理利用時間呢?剛好老師發了一個制定學習計劃的任務,我便讓她把學習計劃具體安排到時間上,別說還真管用。
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方式可能很多家長都不太認同,比如我家孩子會一邊聽課一邊寫作業、題目都沒有看完就開始答題,這些都是不可取的,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及時有效地跟孩子溝通,而不是用打、罵、吼的方式。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充滿活力的種子,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和學習知識的領路人,爸爸媽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只要互相配合用心澆灌定能開出絢麗的花朵!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7
作為現代家長,我們都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培養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有所發展,有所造就,成為優秀的人材。回想幾年來對孩子培養教育的過程,主要有以下兩點點體會:
一、讓孩子牢固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是一簇火種,能點燃拼搏進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盞明燈,能照亮人生奮鬥的歷程。理想是我們的強大精神動力,牢固樹立遠大理想,是中學生成長和成才的根本保證。古人云:“志之所趨,無遠勿屆,容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銳兵精甲不能御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那麼要讓孩子樹立什麼樣的遠大理想呢?許多優秀中學生的成長成才之路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只有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才更有價值。今天,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就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的小康社會,使我國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在此基礎上再奮鬥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要讓孩子圍繞這項偉大事業樹立遠大理想,刻苦學習,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增強自己將來報效祖國的本領。
二、讓孩子在溫馨幸福的環境中成長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首先,家長要關心孩子的成長,為孩子的成長創造幸福的環境。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的孩子思想從小就受壓抑,心靈和自尊心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因而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要想讓孩子茁壯成長,必須創造出一個幸福的環境,讓孩子感到家的溫暖,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幸福。有的家庭經常暴發“戰爭”,孩子在驚恐中不知如何是好,大一點年
齡的孩子為此增加思想負擔影響學習,甚至發生悲劇。前不久報紙刊登了一名小學生因父母吵架至深夜,嚴重影響了孩子的睡眠,至使第二天早上孩子上學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被車撞死的悲劇。年輕的父母很愛孩子,但是他們又忽視了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成長帶來的影響。在我們的家庭裡,我們對孩子也從不打罵喝斥。即使孩子不注意做錯了什麼事,我也不責怪孩子,不給孩子任何壓力,只要他重新弄好就行了。孩子既是子女又是朋友,對孩子要尊重,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在家裡我們從不給孩子什麼壓力,讓他快快樂樂地生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搖籃,只有幸福溫暖的家庭環境,才有可能培養好孩子,教育好孩子,使他茁壯成長,不斷進步,取得可喜的成績。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8
作為家長,我能夠意識到孩子成績的提升不能僅僅依賴於老師的教導,畢竟當孩子成績下降以後將責任推給對方或者學校其實是不道德的,因此當我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步便著重於做好這方面的工作,當孩子進入小學階段以後無論是家長的教導還是言行舉止都能對他們產生較大的影響,回想起我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努力也令人收穫不少體會。
一方面我比較配合班主任的教導從而監管孩子在家的學習狀況,主要是透過班主任建立的家長群瞭解到孩子當天佈置的作業究竟有哪些,這樣的話也能夠在孩子寫完作業以後進行相應的核對,而且保持與班主任的聯絡也能夠更好地督促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雖然方法早已明白卻在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的問題,主要是我下班的時間比孩子放學晚且需要忙於家務的緣故,這也導致在家庭教育方面比較努力的我還是存在著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慶幸的是小學階段的知識點並不困難導致我能夠較好地輔導孩子進行學習。
另一方面我也有額外給孩子佈置學習任務並在每天做好相應的監督,其實能夠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成就的家長不難發現大多數孩子僅僅滿足於作業的完成,也就是說需要讓孩子明白除了完成作業以外複習知識以及預習課本也是很重要的,而且在我看來與其相信孩子的自覺還不如做好監督工作,至少當自己在一旁輔導孩子進行學習的時候可以讓對方不敢偷偷玩手機或者看漫畫,若是家庭教育工作中連這點都做不到的話則未免有些太不稱職了。
我也有經常和其他家長交流家庭教育方面的經驗從而更好地輔導孩子的學習,正如閉門造車,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結果一般需要將目光放到更加寬闊的地方,所以我也會和家中有小孩的親戚進行這方面的交流,既要了解到督促孩子學習的更好方法,也要表現出自己重視這項工作的決心,須知家庭教育若是拖了後腿的話則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很不利的影響,所以我能夠警惕偷懶的心思並將精力都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面,這樣的話當孩子的成績有所提升的時候自己也會因此體會到成就感。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可不能夠因為家庭教育沒做好而拖後腿,所以作為家長的我也得在生活中努力鞭策自己從而能夠更好地輔導孩子的學習,在孩子的學習旅途中家庭教育作為重要的一環是不能夠缺失的,在家庭教育的工作中盡到屬於家長的職責才是對孩子的關心與負責。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9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從最初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到現在教育自己的女兒,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著他們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生。現就家庭教育問題,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社會漠不關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要和他講道理。我對孩子一直是堅持這個教育原則,讓他們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下,從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最起碼應該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合格公民而適應現代社會。但現實和夢想總是有差別的,為生活所迫我們漂泊在外,有些事情哪能盡如人意!
家長是鏡子。“天才”不能創造,但家長只要不失時機地去發現、培養,開發孩子天賦中的特長,以自己的勤奮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家長不僅是孩子的天然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夥伴、朋友和榜樣。
孩子也是老師。家長也應善於學習孩子們的優點和長處。孩子們有很多“可愛的缺點”值得大人們學習。如蓬勃向上的朝氣,好問好學的學習態度;不保守,善於接受新生事物的特點;少世故,對人對事的真誠直率;對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識一學就通、一玩就會的本領等等,他們在這些方面的優點都是值得家長學習的。孩子的這種優勢,作為家長應充分的給予肯定、鼓勵和讚揚,不可忽視、指責、抑制,以至於扼殺。
尊師是關鍵。老師是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系統教育的主體,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是孩子們幸福的締造者,心靈的撫慰者和醫治者。對於我來講體會很深,我的孩子屬於留守兒童,尊師敬親的感情較薄弱,學業基礎不夠穩定,但是他的老師注入了大量的真誠愛心,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千方百計、苦口婆心地強化學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體都得到了較全面的發展,彌補了我們家庭教育的不足,這樣的老師倍受我、孩子和社會的尊敬,那麼這樣的“園丁”培養出來的花朵無疑會更加鮮豔。
今後,我決心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好我的孩子,使之成為能適應現代社會的有用人才,以上心得體會,只是我一人之見。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0
孩子上學已經兩個月了,不管孩子也好,我也好,都在這兩個月裡慢慢改變著,因為孩子體質不好,我上班的工作時間又不規律,孩子從小和我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別說學前班,連幼兒園也沒怎麼上,同事的孩子都學了英語,美術什麼的,問起馬昕煬,他總是不肯學,我也放任他去玩,我總想著:他不肯學,逼他去學,他也學不好,萬一在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反而更糟。
直到開家長會那天,全班50個孩子竟有近40個孩子上過學前班,我當時心驚了一下,開始有些後悔當時因為顧忌他的身體沒讓他上幼兒園了,開學的前一段時間,我和孩子都處在緊張的狀態中,他不能再隨性了,而我每天起床送他上學,到班上沒幹什麼活就要接他放學,在送他,幹不了什麼活又要接,晚上還要看他寫作業,一整天似乎什麼都幹不了,就是圍著他轉,他晚上寫作業還不好好寫,看著他就寫點,只要一走開,就開始玩,讓我很火大,導致有那麼幾天,一些作業我就吼他,一吼他就更不會,我就更生氣,甚至於打他手,孩子也難受,我也難受,父母看我教訓孩子也難受,有時候心裡也明白不能逼他,可是看他什麼都不會,心裡那個火就上來了,直到有一天晚上,他寫作業,我忽然發現,孩子的左胳膊老是抖。
我問他怎麼回事,他說不知道,一緊張就抖,我當時心裡特難受,我知道是因為這幾天我老吼他的事,從那天起,我開始調整自己,是我當初沒有讓他上幼兒園,是我選擇了放任他自由的玩,所以現在就應該是我們兩個人一起努力追趕,而不能把所有的壓力給孩子,我不在吼他,即便說了好幾次他仍不會,我也耐心的跟他講,每天接送他上學也不在當做一種負擔,在路上我們一起聊天,聊他的校園生活,聊他的同學,直到現在,他寫作業我不用再盯著看了,他能自己認真寫作業並檢查,雖然有錯也常常檢查不出來,但他不在當學習室一種負擔了,還一個勁的要求我給他報一個學畫畫的班,我能看見孩子的努力,他比我要強很多。
那天聽了張厚超老師的講課,印象最深的就是關於習慣,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我沒有從哪裡拿東西放到哪裡的好習慣,我總粗心大意,孩子也和我一樣總是粗心大意,我試著改變,希望帶著孩子一起改變,不是說:養成一個好習慣,就會改掉一個壞習慣,希望我們能養成更多的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1
當今社會的家庭,獨生子女的教育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未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天下父母們的共同心願。我們作為父母,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的人,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離開我們,成為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立個體。但要怎樣教育孩子,尤其是怎樣做好幼兒教育便成為我們每位父母的難題。眾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生存環境,而父母則是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巨大與深遠。以下便是我平時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尊重孩子的提問,注重智力的培養。我們一直沒有刻意的去教她學習什麼,只是在孩子提問的時候認真回答她提出的問題;在她喜歡看的.書上面教她認一些字,給她一些她喜歡的書,讓她自己學會看,怎樣講故事,平時在我講一次故事,然後讓她自己也講一個給我聽,使她對學習有著深厚的興趣。
第二,尊重並引導孩子的思想,注重德育的培養。重視孩子的道德培養,不管在什麼場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罵人,不說髒話。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在家裡,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要做到不說髒話,不做過激行為。在孩子發現父母做錯了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要主動承認錯誤,並引導她在犯了錯誤時也要勇於承認。
第三,注重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教育,教育離不開尊重,尊重不等於縱容。在平時,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就必須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問題,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們父母自己遇到同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做,是會像孩子那樣做嗎?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觀念、模式、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認定孩子該做什麼,不準做什麼,更不能利用家長的權威去壓制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獨立性,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自己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學會涮牙、洗臉、穿衣等,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讓孩子有自己的能力與知識。
上述這些只是我平時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現在是獨生子女的時代,在幼兒教育上,我們也經歷了一個從無知到漸知的過程,在教育子女這方面,家庭環境的區別,造就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健康成長,我相信,只要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要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2
很多家長、老師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教材和教育方法,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從而達到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目的。然而孩子終歸是孩子,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樹苗,不加以引導培育就很容易東歪西倒、難以成材,凡是小孩身上總有些性格和行為上的缺點、偶爾犯一些小錯誤,的確會對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實有利於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細考慮和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教材、建議也可選擇觀看適合自己的家教影片節目,這樣綜合起來才能對症下藥、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薦的影片資料,相信您就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答案了。
由於在現時的社會大環境、應試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開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響下,我們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個大染缸裡一樣,很容易就被染汙了,沾染上某些不良習氣,例如嬌橫任性、叛逆不聽話、不誠實、上網成癮、打架、厭學、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等問題,尤其是處於幼兒及青少年階段的中學生情況更為嚴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由這些觀念導致的各種錯誤行為。雖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採取虎媽狼爸式的教育,還說是“贏在起跑線上”,人的一生其實是馬拉松式的長跑過程,即使贏了起跑線,能跑多遠、堅持多久、誰笑到最後還是未知之數,往往是適得其反的,因而個別人所謂虎媽教育的事例無論他們成功與否,都不值得崇拜、學習模仿、甚至廣泛推廣,這樣教育會給絕大多數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這樣導致的!如果打孩子進行體罰教育,後果可能相當嚴重,將來會報復到年老的父母和孫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淺啊!相反,反而是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更顯得重要。
在此,誠摯推薦各位家長和孩子們觀看陳大惠老師策劃監製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系列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又名《弟子規說明書》),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關於德育與家庭教育的免費網路資源,能在快樂和感恩的氛圍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長學習進步,認識災難事故因何發生,能做到趨吉避凶,真實不虛!能針對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對症下藥、是一劑治療良方!《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可以在百度影片或者優酷土豆搜尋播放),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3
一、給孩子多一些陪伴和指導
家長的陪伴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珍貴的成分,有了家長的陪伴,孩子的心理才能健康成長,性格會更顯得活潑、勇敢,這對孩子的學習教育有很大影響的。可父母往往因為工作忙或是生活壓力大而缺少了對孩子的陪伴,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造成缺失,從而影響了孩子的性格。所以我們要儘可能的多抽出一些時間,陪孩子玩耍和學習,這樣也能多發現孩子的不足之處,及時的給予正確的引導。
二、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最好不要反反覆覆的嘮叨孩子做錯的事情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大人也經常有犯錯的時候,孩子也是一樣的。做錯事情及時的糾正、改正錯誤就行。可有的家長對孩子的錯誤耿耿於懷,在批評指正過之後,兩三天對孩子都有情緒,有的過了很久還會時不時的提起舊賬說一說,甚至當著外人和親友經常數落孩子的缺點,其實這些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挺大的。在孩子做的不對的時候,及時的教育批評指正就行,事情過後如果孩子不在犯類似的錯誤就讓過去的事情過去,經常嘮叨會讓孩子心理受到打擊,會扭曲孩子的心理,讓孩子生活在抱怨與委屈中,孩子肯定不能健康的成長。對孩子我們要經常的鼓勵孩子,給孩子勇氣,讓孩子的性格最陽光,讓孩子的能力最充分的發揮。
三、多給孩子一些鍛鍊的機會
現在的孩子生活環境比較好,家長把孩子照顧的很周到,基本上包辦了孩子的一切,不願讓孩子受一點委屈。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無形中會讓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差一些,孩子缺少鍛鍊的機會,缺少生活的能力,缺少生活的自信心。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因為窮人的孩子多了很多擔當和鍛鍊,環境歷練出來的。所以我們也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鍛鍊的機會,讓孩子能夠儘可能的自己完成能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多一些成長的經歷,將來能夠更好的面對社會。這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成分。
四、鼓勵孩子多交好朋友,歷練孩子的交往能力
現在的孩子比較自我,交往能力比較弱。我就對孩子說,你在家或是在學校都要多交好朋友,有一個好朋友就會有一分快樂,有許多好朋友就會有許多快樂。對好朋友要多一份理解與寬容,這樣人家就會對你多一些友好與關心,才能和好朋友更好的相處。
五、家校結合,學校是孩子的真正受教育的平臺,學校有良好的教育環境,老師有正確的教育方式,只有家長和老師有很好的交流溝通,才能及時的掌握孩子的情況,真正的瞭解孩子的優點與不足之處,才能更好的解決孩子教育的困難問題。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4
一、家校共育:
1,在教育孩子的這條路上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攜手同行,給予彼此充分的尊重與信任。缺少家庭教育的孩子猶如沒有根鬚的浮萍隨時都有可能被浪沙埋沒,而缺少學校教育的孩子猶如未經風沙洗禮的花朵容易枯萎。所以家庭和學校的共同教育才能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
2、在生活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的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讓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成為“編外教師”。而也有個別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後就撒手不管,把教育孩子的重任讓老師扛起。自己做起輕鬆的“甩手掌櫃”。
3、這種對教育理解的偏差,讓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責任邊界趨於模糊,從而導致家校共育的教育停留於表面,難以實現預期的效果。孩子們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學校的引導和家庭的薰陶,學校為孩子提供學習知識、培養素質,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平臺。而家庭讓孩子感悟愛與親情,幫孩子樹立健全的人格。
4、所以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需要學校和家庭緊密結合起來。如果責任邊界模糊,就會阻礙家校之間的順利溝通,影響家校共育的效果。所以理順家校關係和擺正家長與老師的角色關鍵在於“共同合作”。
5、學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與發展。而且學校教育是主體,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最重要場所;家庭教育是基礎,是對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所以家校各司其職,擔負起教書育人的本職責任,才能達到“1+1>2”的效果。
6、家校共育,目標在“育”,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所以劃好家校共育的“經緯線”,釐清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務分工、職責邊界,才能各負其責、同向而行。
我會緊跟學校的步伐,好好配合學校和老師的安排盡最大努力做好“家校共育”這項工作。
二、如何教育孩子:
1、幫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很多家長朋友常常忽視培養孩子的自信,維護孩子的自尊,家長應該經常對孩子的獨立思考和自我決策行為予以鼓勵。
2、在批評孩子的錯誤之前,首先要表揚他好的一面,維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孩子做錯了,也要表揚他獨立解決問題的行為,然後再解釋為什麼錯了,這樣才有助於孩子自尊心的維護和自信心的培養。
3、很多的批評可以變成對孩子提出問題,其效果也會比批評更有效,教育孩子的契機有很多,比如安排孩子做家務,到鄰居家借東西,讓他們自己買日用品等等,引導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孩子就能健康成長。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5
俗話說“是父母和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由於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家庭在我們龐大的教育系統工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近年來,由於家庭教育的不和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過很多困惑:為什麼很多孩子學習很好,但動手能力很差?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多才多藝,心理素質卻很差?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在學校是“寶貝”,在家裡卻成了“小霸王”?發生在學生身上的種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一定是好的學校教育和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但是老師經常會表達這樣的感覺,5+2=0學校努力了一個星期,家庭教育負面兩天很難抵擋。現有情況:教學方法有偏差。"期待成功”型。這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家庭教育,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因為歷史的原因,父母往往把各種“成長中”的遺憾,以最好的“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對孩子“成功”的期望很高。具體表現在:
第一,關注分數。
孩子不好好學習,是父母最頭疼的問題;孩子的作業成績是家長最關心、最敏感的話題。"學習”和最佳“獎勵”,已經成為許多家長鼓勵孩子學習的常用手段,“學習第一,成績第一”是孩子的唯一目標。所以,父母代替孩子做家務。第一,他們心疼孩子,拒絕過早地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二、不屑讓孩子做“雜”怕影響孩子學習。如果孩子考了個好成績,家裡就是“晴天”;如果孩子考砸了,家長几天都不會笑。
第二,願意投資。
很多家長請孩子“家教”買參考書,或者自己輔導,甘於吃苦,目的只有一個: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的學習,一切為了孩子的成績。除了告訴孩子學好學校的功課,還在課餘時間陪孩子上作文課、書法課、英語課、美術課、音樂課...在父母眼裡,這完全是一種“責任”。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現實主義和不一致性造成了“期待成功”這一家庭教育的主要癥結。
所謂“超現實主義”,就是父母對待孩子“嚴”出“格”。他們不能正確客觀地對待和教育孩子;他們往往對孩子有很高的估價和希望,往往以鄰居和同事孩子的優點來判斷孩子的成敗,導致心理失衡。
重視家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學校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作為學校,有義務也有能力對家庭教育給予及時、適當的指導。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有效益,才有希望。
疫情期間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 篇16
關於非愛行為的定義也許大家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並且都不想有這種行為,但是要想真正在家庭教育中避免這一行為,真的很難,尤其是對於現在的父母。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父母每天早晨來送孩子的時候給老師交代最多的就是要老師多交孩子識字,多學習拼音,多練習加減運算等等,或者有的家長委婉的這樣告訴老師:“我鄰居的孩子上大班了都會計算50或100以內的加減法了”“我親戚的孩子都能看著帶拼音的故事書自己講故事了”“昨天我在大街上聽見一個孩子都能讀出很多漢字了”等等吧!這樣說的意思不也是在變向告訴老師要教給孩子小學階段應該學習的東西嘛!難道孩子的健康不更值得你交代嗎?難道孩子的快樂不需要你更多關注嗎?你想要一個健康的孩子還是想要一個高智商低能力的孩子?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就學會了小學的內容,那麼小學的時候讓孩子幹什麼呢?
現在的家長都感覺社會的競爭太大了,如果孩子不脫穎而出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要想脫穎而出就要從小開始教育,於是他們都抱著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跑線上的心態,一直在後邊使勁的推著孩子學,學,學,催著老師不斷地教,教,教。還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必須要全面發展或者為了攀比,為了給自己掙得面子,讓上幼兒園的孩子就開始參加各種輔導班,興趣班,特長班。
親愛的家長,這種你們自認為是愛的行為,實質上呢?這就是非愛行為,就是在逼迫自己的孩子,就是在摧殘自己的孩子。別人可以理解你愛孩子的心,別人也沒有辦法阻擋你愛孩子的心,但是請你注意自己的愛是否合理,是否得當。孩子的童年有幾個,難道你想讓孩子的童年充滿無奈何傷感嗎?此外,你的這些逼迫換來的是什麼?也許有那麼一個時刻你可以在別人的面前炫耀你的孩子會彈琴,會被唐詩300首,會是很多漢字。但是,你注意到你的孩子每天的複雜表情了嗎?你注意到了孩子上小學後的變化嗎?你注意到孩子的社會化發展了嗎?你注意到了孩子對於你的感受了嗎?你感覺到你們的親子關係的變化了嗎?
親愛的家長,你們的心可以理解,但是絕不可以接受你們的這種非愛行為。請你們順應孩子的成長髮展規律,循序漸進地進行教育,在生活中,在遊戲中全面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去積極探索,去快樂學習,去健康成長,去全面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