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7篇)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7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範文模板(通用1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1

  前段時間學校組織的垃圾分類活動隨著我們對相關知識的瞭解終於落幕了,或許正是這次活動相比以往要有意思得多才會導致現在班上很多同學都會討論其中的內容,正是因為大家收穫的心得體會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些許不足,所以我們在互相印證的同時能夠再度獲得一些感想,或許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才是我們產生無窮學習動力的源泉之一吧,我也有些忍不住想和大家談談垃圾分類活動中的心得體會了。

  首先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之中往往都是粗略地將生活垃圾氛圍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其實垃圾分類可以細分成無數個不同種類的垃圾,有一些可迴圈利用的垃圾是可以經過回收處理以後再形成新的資源,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在保護環境之餘還能夠節約資源,如此一舉兩得的事情我們早就應該參與其中並實施下去了。另外有些對環境破壞比較大的垃圾如果隨意閒置的話很有可能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這類垃圾即便是經過集中處理也很難清除裡面對環境有害的成分,想想這類垃圾就散佈在我們的周圍還真是令人有些膽寒呢!

  其次關於垃圾分類的一些知識很久以前我們就學過,但是讓人慚愧的是我們從未將垃圾分類運用到實際中去,現在想來的話這種知情不做的危害程度不下於監守自盜,畢竟作為祖國未來希望的我們都選擇在日常生活中漠視這樣的問題,那麼其他人就更沒有必要將這種理念堅持下去了,因此在經過一些反思與自責以後我們應該要將垃圾分類徹底落實下去,透過影響身邊的人來進一步號召所有人去將垃圾分類給徹底實施下去。

  最後我覺得現在的自己應該要行動起來才不會避免此次活動又一次停留在形式上面,除了要讓自己在處理垃圾的時候做好分類以外還要及時將校園之中的垃圾撿起來。其實說到這裡我覺得應該給清潔工人們提供一個更有效地落實垃圾分類的理念,還記得前兩天我將垃圾分類投入到相應的垃圾箱以後看到清潔工將所有箱子裡的垃圾都倒入了垃圾車裡面,當時我的想法就是如果不在垃圾車內放好相應的隔板並做好標註的話,我們進行垃圾分類豈不是半點作用都沒有嗎?畢竟不管再怎麼分類最後的結果竟然都是倒在垃圾車裡面。

  其實作為學生我比所有人都希望能夠將垃圾分類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身上,要培養好垃圾分類的習慣與責任心,只有讓我們沒有分類投放垃圾的時候心生愧疚才能算是成功的。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2

  在當今這個社會里,有兩個詞語是我們無法忽略的,這個詞就是“垃圾”與“環保”。可以說,在二十一世紀,這兩個代表著不同的方向的詞語,在人類社會里引起了極大地爭議。這兩個詞,也深刻的影響著人類社會的前進與面貌,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為了消除掉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各國政府投入鉅額資金,研發相關的技術,使得人類社會在環保方面的技術得到了極大地增強。但是,即便是有組織、有技術,我們人類也無法徹底解決“垃圾”這一困擾人類已久的問題。而且,我們應當清醒的認識到,在所有的垃圾中,生活垃圾並沒有像其他的垃圾一樣,隨著技術的發展而逐漸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減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垃圾山臭氣熏天的景象一次次的困擾著我們。我們這次所參加的這個社群垃圾分類實踐正是基於這種狀況而提出的,但出現的狀況卻令人分外堪憂。

  早在20xx年7月1日實施的由國家環保總局頒佈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中就明確提出要逐步在城市實行垃圾分類回收處理,但時至今日,我們在社群垃圾分類實踐中仍然發現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最為普遍的,便是垃圾箱分類了,可垃圾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分類處理。此外,幾棟居民樓下的垃圾桶甚至並沒有按照垃圾分類的要求擺放四個垃圾桶,而是兩個垃圾桶就草草了事。更有甚者,居然直接用白色或藍色的大塑膠桶代替垃圾分類專用桶,實在是難殺我們到底該如何從惡臭的垃圾中將它們分門別類地分好類?雖然我們準備了足夠的橡膠手套,但那股撲鼻的氣味實在是令人防不勝防、擾不甚擾。

  就在我們進行垃圾分類的同時,我們注意到,一些小學生、中學生打扮模樣的人比較不自覺,往往是發現了我們才將垃圾丟進相應位置。這恐怕與“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這一理念的宣傳和推廣不力有關。儘管我們學校在這一點上做得幾近優秀,但不難想象,以一些學校重視分數的本質,所謂的垃圾分類教育只怕是流於書本、形式,絲毫不能令同學們養成正確的環保觀念。

  還有,據我們後來瞭解,關於垃圾分類後的去向,在中國,大多以焚燒的處理方式;然而,經過高溫焚化後的垃圾雖然不會佔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僅投資驚人,並且會增加二次汙染的風險。二噁英這令人談"惡"色變的劇毒致癌物質,就是垃圾焚燒後產生的主要氣體成分之一。所以,在垃圾分類回收的問題上,我們應該學習西方的回收與再利用,對不同的垃圾要有不同的回收容納點進行不同的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作為初三的學生,必須要有社會責任心。我們是中國社會的一分子,有義務儘自己之力使國家變得富強美好。在垃圾分類工作上,我們要充分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對不同的垃圾具有不同的認識,在實際生活中做到按類丟垃圾。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把這種知識傳授給身邊的人,只有這樣,涓涓細流方能流入大海,垃圾分類的工作才能更好的被大眾接受和理解。

  願人人參與垃圾分類,願我們永不遭受“垃圾圍城”的困擾!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3

  “什麼東西是可回收物品?”“塑膠瓶和玻璃瓶!”

  垃圾可以分為四大類:易腐垃圾:廚房產生的食物類垃圾以及果皮等。可回收垃圾:再生利用價值較高,能進入廢品回收渠道的垃圾。有害垃圾:含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垃圾。其他垃圾:除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房垃圾之外的所有垃圾的總稱。透過黨員群眾的廣大宣傳,這垃圾的四大類內容就像“書聲、讀書聲“一樣,聲聲入耳。

  垃圾分類是公認的‘最難推廣的簡單工作’。簡單,是因為舉手之間即可完成;最難,是因為需要引導每個人都養成習慣並且精準分類,並非易事。

  面對垃圾這個棘手問題,人類一直在探索科學處理辦法。傳統的衛生填埋、焚燒雖然簡單有效,實際上效果並不好,容易造成二次汙染。隨著科技的進步,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成為有效方法。而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最基礎的一項工作就是垃圾分類。只有把垃圾分類推廣開來,才能更好地減少垃圾,才能集中處理有害垃圾,才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回收利用,並形成迴圈利用的產業鏈。

  為了更好的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黨員群眾積極參加社群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社群透過自身的設施狀況,給大家展示了垃圾分類的途經、垃圾分類的方法、垃圾分類的好處,宣傳引導既要有分類意識,又要有分類方法。垃圾分類這實際上是一次生活方式的革命,革命就要帶來陣痛,我們都要做好心理準備,做好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具體準備。

  社群把宣傳欄利用了起來,透過張貼一些分類圖片來吸引群眾的關注;搞一些有獎知識競賽,提升大家的垃圾分類意識和分類能力。利用網路等手段,大力宣傳環保知識,為垃圾分類進行一場“拉幫結派”的活動。相關部門也呼籲各個單位都要重視垃圾分類鏈條上各環節的銜接,積極主動實行垃圾分類,繃緊垃圾分類這根弦,要清楚垃圾分類是強制性的,還要積極主動學習分類知識,積極主動做好分類。

  垃圾分類,功在當下,利在千秋。我們要積極提倡垃圾分類,從正確分類、投放、處理垃圾開始,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麗,讓我們的生活質量更加美好!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4

  活動內容:20xx年7月,文三街初中二六中隊雄鷹假日小隊跟隨浙江電視臺少兒頻道城市垃圾去哪兒了研學科普團來到了天子嶺生態公園。透過參觀垃圾填埋場,學習垃圾車填埋流程,參與垃圾分類演練等活動了解了城市垃圾的走向。我們九個同學來到了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些出乎我們意料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呢?

  一、填埋場參觀

  為了推行生態環保教育,普及環保相關知識,讓小朋友們成為綠色生活的倡導者,城市垃圾去哪兒了研學科普團來到了天子嶺生態公園杭州的生活垃圾處理地。天子嶺生態公園佔地1880畝,可消納2400萬噸垃圾。同學們在天子嶺生態公園的北邊從遠處鳥瞰了工作人員在工作的樣子,也不禁對大面積的垃圾填埋場歎為觀止。我們今天來了之後呢,站在垃圾山上相當蠻震撼。同學們瞭解到,垃圾填埋後所蓋的一層厚厚的黑色塑膠膜是用來控制垃圾臭味散發的,但由於垃圾分類的不周全,工作人員要帶上厚重的護具才能確保不被錯誤分類的針頭、玻璃碎片等傷到。厚重的黑色防臭膜在雨天也能夠讓雨水不滲透到垃圾裡,並且,為了防止垃圾臭味的散發,填埋場的周圍佈滿了藥物噴霧,使得控制沼氣和甲烷的流出。講解員給同學們講述了天子嶺過去的歷史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瞭解了城市垃圾處理的歷史、資源迴圈再生的原理、以及低碳環保生活的重要性。

  二、垃圾分類學習

  參觀完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小朋友們都看到了垃圾填埋的過程,也瞭解了城市垃圾的去向。隨後,講解員帶領同學們來到了天子嶺靜脈小鎮,更深一步瞭解垃圾該如何分類。在靜脈小鎮的杭州環保圖書館,同學們觀看了天子嶺垃圾處理的影片,學習了天子嶺近期的發展變化,講解員還讓同學們每人領取一張小卡片,進行實戰垃圾分類的演練。

  杭州的垃圾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其中,易腐垃圾就是我們常見的廚餘垃圾,容易腐爛降解的垃圾。可回收垃圾通常有硬塑膠、玻璃、紙板、木製品、紡織布等。有害垃圾則包括電池、水銀、過期的化妝品、針頭等。同學們說,感覺垃圾的這四個種類裡,最難分類的就屬其他垃圾了。像一次性塑膠袋、堅硬的核桃殼、破碎的陶瓷器等都屬於其他垃圾。講解員還告訴同學們,垃圾在分類之後,能夠更好的進到下一步的填埋和降解過程,可以被回收利用的物品也能夠變廢為寶,這樣不但減少了環境汙染,還節省大地的空間和資源。同學們在學習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後也有不少心得,他們都覺得要以身作則,帶領身邊的同學們和家長們一起進行垃圾分類。

  以前我們在家不怎麼會垃圾分類,這裡參觀完了以後我會提醒家人,每次要垃圾分類,這樣可以減輕這些阿姨叔叔們的負擔。大家紛紛表示首先是要以身作則,做好垃圾分類,同時也要呼籲身邊其他的人。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5

  垃圾分類已經倡導了很多年,而且我們身邊的很多垃圾筒也分成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大類。然而,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垃圾筒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人們還是按照以前的方式,不管什麼垃圾,都扔到一起。

  這不僅是一種對於環境的汙染,更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我們相信,當垃圾處在正確的位置,我們將會收穫一大筆財富。因此,推廣垃圾分類處理,不僅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情,這必然也將造福我們的子孫後代。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首先學習了垃圾怎樣進行分類處理。透過學習,我們深刻感受到如果垃圾放錯位置,我們真的浪費了很多資源。

  一方面不僅因為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如果直接扔掉,就意味著我們需要花費新的資源再生產;另一方面,有些垃圾即使不能再用,但是經過簡單的再加工之後也能夠繼續為人們服務。與此同時,有些垃圾本身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如果直接扔掉,將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

  在深入學習了垃圾分類處理之後,我們嘗試著利用自己所學和手頭的資源,透過各種手段進行垃圾分類處理的宣傳。在此期間,我們製作了一些PPT、影片,到中、小學,社群進行科普宣傳,取得了很好的結果。

  之後,我們在學校組織了一些垃圾分類處理的優秀文章、微電影等,使活動更具有影響力。同時,活動小組攜手山東大學腳踏車協會進行了一次騎行宣傳。

  我們深知,僅憑我們幾個人的力量去推廣垃圾分類處理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所有活動過程中,我們積極尋求其他同學的協助。在此,向所有為“綠風行動”付出努力的每一個人表示感謝,正是因為有大家的努力,我們才能一路做下來。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6

  垃圾是我們每天都會生產的,每個家庭平均一天生產三斤垃圾,想一想這個數字還是很大的,我們人口眾多,垃圾問題我們每個人應當重視起來,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垃圾也有跟多的知識,注重對垃圾的分類是一個好習慣,做好垃圾分類我們每個人有責任,這也是我們養成一個高素質的習慣,垃圾分類的作用還是很大的,可以讓我們日常生產的一些可回收垃圾得到二次利用,儘管垃圾問題一直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們可以去管理好,這次我們學校組織的垃圾分類活動,在很大程度上來講很有意義,我也有了一些垃圾分類的一些心得。

  在這次活動開始之前,我還是有注意到生活當中有一些不好的現象,很多的人是不自覺的,亂扔垃圾的現象是時有發生,這次的垃圾分類活動我其實對垃圾只有一個很片面的瞭解,特別是一些垃圾分類,我在之前瞭解的不多,這次在一些專業人士的講解下我懂得了很多垃圾方面的知識,其實這都是一個基礎的東西,這些東西我沒有掌握很多,自己一些基本的知識也是透過這次的垃圾分類活動了解的。

  學校是一個大環境,我們因為人多每天生產的垃圾很多,這個時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做好垃圾分類,其實我們學校的垃圾桶是有標識的,一些可回收跟不可回收的標誌每一個垃圾桶上面都標誌了,但是這次的活動我瞭解到嗎,我們學校的垃圾桶裡面還是什麼垃圾都有,只要是垃圾都在一個桶子裡面,大家的垃圾分類意識不是很好,我也覺得我們需要重視這件事情了, 這次的活動我們學校也是在跟我們做相關方面的教導,我們每個人都會落實到位,有專業的人士教我們怎麼做垃圾分類,這次活動我們也在主動地動手,學校的一些垃圾我們都在很認真的給它做分類。

  雖然是一次活動,但是這次是打了一個預防針,我相信接下來大家一定會很主動的,透過這次的垃圾分類我也瞭解了很多的垃圾方面的知識,我也更清晰去判斷了一些垃圾是都可以回收,這次的活動吧,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大家有了這麼一個意識,不管以後的垃圾分類大家做的怎麼樣,這次活動的意義還是達到了,同學們都有了這麼意識,做好生活垃圾的分類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大家應當有這麼一個意識,這次活動舉辦的很順利,活動到最後大多數的人表示一定會在今後去執行的,透過垃圾分類的活動,我也覺得自己今後應該做好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7

  經過參加這次垃圾分類活動,我感受到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垃圾排放量與日俱增,對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學校。每天都在製造垃圾,如:各種廢紙、塑膠瓶、廢電池、瓜果皮等。這些絕大部分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資源。自參加垃圾分類活動後,我還感受到垃圾分類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提高環保意識,樹立垃圾分類觀念。

  2、各班加強宣傳培訓,普及垃圾分類方法。

  3、介紹經念,強化推廣。

  4、制定措施,落實到位。

  垃圾分類,舉手之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垃圾分類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垃圾增加帶來的汙染,節約垃圾無害化處理費用,有利於進行資源再利用,還可以培養大家環境保護的意識。

  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全面推廣和落實完善垃圾分類處理政策,建設一個綠色、環保、和諧、節約型的家園。保護環境、愛護家園,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8

  活動內容:

  活動主題:

  我是亞運小主人綠色亞運我助力

  活動前準備:

  1、聯絡華家池環保教育宣傳站參觀時間,

  2、分配隊員印刷海報和問卷、購買衛生工具,

  3、製作橫幅、統一著裝、小隊公約、文明參觀。

  活動期間:

  1、文明參觀環保宣傳站,家長志願者詳細講解、隊員發言。

  2、在環保站附近小區做一次小小垃圾清理員。

  3、做一次垃圾分類宣傳勸導,向路人分發問卷與海報。

  4、做一次資源回收倡導服務,在小區垃圾桶旁邊勸導。

  活動結束:

  1、回家作業,每人做一次家庭垃圾分類記錄,群中拍照打卡。

  2、隊員整理活動心得,分工手繪這次垃圾分類活動手冊。

  家長寄語:

  對於即將進入初中高年級的勝利小海燕們來說,本次小隊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意義,讓他們體會到了杭州的美麗需要每個生活在這座城市成員的辛苦付出,更讓孩子們體會到了垃圾分類治理的辛苦,保護環境的重要作用。本次活動符合小隊環保發展主題,有效助力宣傳擔當綠色亞運小使者的積極工作。

  隊員心得:

  王若詩透過今天的小隊活動,隊員們學習了很多垃圾分類的小知識,使我也明白了垃圾分類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垃圾分類,人人有責,人人動手,人人受益!

  沈天翌:今天經過在華家池環保教育宣傳站的學習,使我對垃圾分類有了更多的認識。我覺得垃圾分類應該從自己做起,讓不同型別的垃圾資源各歸其類、妥善處理、物盡其用。

  黃雨希:透過這次垃圾分類的活動,我學會了如何分辨垃圾,我也懂得了不能亂扔垃圾,要做好垃圾分類,把垃圾扔進屬於它們的家,讓這個世界變的更加乾淨!

  程子妍:活動很有意義。垃圾分類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垃圾增加帶來的汙染,節約垃圾無害化處理費用,有利於進行資源再利用,還可以培養大家環境保護的意識。保護環境、愛護家園,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陳芷毓:今天從環保宣傳站的圖片中,我瞭解了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身邊環境狀況惡化的情況,知道了如何透過垃圾分類,來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利用,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參與這次垃圾分類活動後,我到家就開始行動了,飯後剩餘的菜和紙巾就開始分類裝入垃圾袋。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同時叫上同學一起參加垃圾分類,讓我們生活的環境和家園越來越好!

  姜佐葳: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透過這次小隊活動,我知道了如果平常生活中不做好垃圾分類,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如果人人都做好垃圾分類,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麗。要知道,垃圾分類,小事不小,所以我要做好垃圾分類,為世界做出一份貢獻。

  吳瀚軒:垃圾分類,舉手之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做好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垃圾增加帶來的汙染,宣傳垃圾分類回收,倡導文明生活方式,大家一起努力,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

  金柘丞:垃圾分類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希望大家能一起參與這舉手之勞的事情,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建設一個綠色、環保、和諧、節約型的家園,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程程:垃圾不分類是垃圾,一分類就是寶貝,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垃圾送回屬於他自己的家,變廢為寶,讓我們的環境更美好!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9

  自從我校根據相關規定開展了關於垃圾分類的活動以後便在學生之中引發了巨大的浪潮,再加上網路對這方面知識的宣傳導致很多學生在活動結束以後都能夠背誦出其中的部分內容,不過最為關鍵的還是檢驗學生對垃圾分類方面的知識是否全部都熟記於心,至於目前的現狀則可以從某種程度上理解為本次的`垃圾分類活動令學生在其中收穫了很多心得體會。

  首先從這次垃圾分類活動的前期準備便能夠看出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是有著一定興趣的,尤其是目前在網路上還出現了“你是什麼垃圾”之類的話題來對垃圾進行分類,由此可見學生們是真的在用心去感受垃圾分類的成果,不過對於這樣的現狀有很多老師在實現便猜想得到的,畢竟關於理論知識方面的學習一直都能夠在學生之中做得很好,只不過由於現實之中各方面的因素導致最終難以實施下去而已,而這次關於垃圾分類的熱點影響性遍及多個城市,即便是學生的家中都在自己手機的朋友圈相互調侃著此事,在網路的推動之下可以說此次活動的效果是遠遠超過預期。

  其次則是關於垃圾分類的具體工作我們一直都在學生之中進行倡導,即便是學校走道上面的垃圾箱都已經經過了粗略的分類,只不過除了可回收垃圾以及不可回收垃圾的粗略分類以外並沒有更加細緻地劃分下去,因此我們將這方面的知識教授給學生以後讓他們以班級為單位自發組織相關的知識競賽,在濃烈的興趣之下導致學生們對於垃圾分類方面的知識學習得很快,只不過由於沒有具體可以實施的機會導致這方面的知識還停留在理論階段。

  最後則是根據這次良好的結果所展開的對未來情況的一些期待,無論從什麼方向來講隨著教育的普及所造就的情況必定是一代人更比一代人要優秀得多,至少可以看出在十年前我們所倡導的僅僅是將垃圾放入到垃圾箱之中,即便電視上面稍微提到了垃圾分類的知識也不會有人去可以去做,而十年以後我們在有著環保意識的同時都會將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與不可回收垃圾,從這個發展的程度可以看出再過十年以後的下一代人必定能夠將垃圾分類全面落實到全國每一個角落。

  其實針對環境的保護問題來說垃圾分類僅僅是踏出的一小步而已,但是隻要每個人都能夠以這一小步的積累實施下去的話必定能夠以滴水之身匯聚成江河湖海,那樣的場景無論放在什麼時候都是能夠令人感到震驚與欣慰的。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10

  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的申奧口號吧——綠色奧運,綠色北京,但就在我們不斷種樹、為北京增添綠色的時候,我們也在消耗著大量資源,製造了越來越多的垃圾,怎樣才能減少垃圾的危害,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潔淨美好呢?垃圾分類是的答案。作為一名來自綠色學校的學生,我和同學們做出瞭如下的努力和嘗試:

  首先,在家裡,我協助父母將生活垃圾分類,每天,我都將不同的垃圾投進不同顏色的垃圾桶中,如廚房垃圾和灰土等我會投進黃色的“不可回收”垃圾桶裡,玻璃、金屬、塑膠等我會投進綠色的可回收垃圾桶裡,用完的廢電池,我則一定要送到藍色的專門回收有害物品的垃圾桶裡,因為他們會對土壤和水源造成極大的危害。

  其次,在學校裡,我積極組織同學收集可再生廢品並且迴圈利用書本等學習資源。有人把垃圾比喻成放錯地方的資源,我們怎樣才能將它化敵為友呢?我在教室裡放了一個大紙箱,用來收集同學們廢棄的飲料瓶、用完的作業本和舊報紙等,因為它們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所以我們撿回來的不只是一張張廢紙和一個個塑膠瓶,而是我們的子孫後代賴以生存的森林和河流啊!

  我們還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將課本、磁帶、光碟等學習資料迴圈使用。

  最後但也非常重要的一點,我主動擔任了學校的環保宣傳員,動員更多的同學參加到垃圾分類和保護環境的工作中來。我透過黑板報、手抄報和展板以及校園廣播號召全校同學進行垃圾分類,我們還走進周邊社群,向社群居民們宣傳如何透過垃圾分類來戰勝垃圾公害,得到了大家的支援和響應。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雖然我們還未成年,我們的力量還很有限,但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地球增添一抹綠色,撫平一塊傷疤,他一定會成為你我最美麗的家園!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參加7月15日的宣傳環保志願活動,也是我第一次參加志願活動,更是我第一次親自體會到環衛工人的不易。

  今天真的很熱,我們每個人手拿工具,四處張望著流浪四周的垃圾,接著那汗珠也不知不覺的滴下,本被悶熱天氣所影響的我們,看著周圍的環衛工人想起我們來的目的——宣傳環保意識,傳遞無私奉獻精神,瞬間提起精神工作起來!

  今天我在體育館參加的有意義的宣傳活動,鞏固了同學間的友情,也讓我看見了平時環衛工人的辛苦,所以讓我們一起來傳遞正能量,共同保護我們家園的環境吧!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12

  這不是我第一次做志願者,但是這次卻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當我一次次彎腰撿起像菸頭、瓶子、紙巾等的垃圾,我感受到了環衛工人的辛苦;當我在烈日下揹著包帶著手套滿頭大汗時,我體會到了很多工作者的不容易;當我坐下來休息讀書時,我又明白了生命的意義。

  所以,我懂得了環衛工人等工作者的不易,更加知道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保護環境,可以從不丟垃圾、學會垃圾分類、向大家宣傳保護環境,少用一次性物品等等方面做起!希望我們都能為保護環境獻一份力!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13

  在碧水藍天的延慶城裡,我們自在的生活著,可是,在這樣的美景之下,城中的垃圾已經成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如果像以前一樣,把所有垃圾都送進填埋場裡,我們就會浪費很多可重複利用的資源,也會汙染我們的土地。

  現在,我們村每家每戶門前都發了兩個垃圾桶,一個用來裝可回收垃圾,一個用來裝不可回收的垃圾,村口有大概7-8個大垃圾桶,這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垃圾分類的重要性,現在生活逐漸好起來了,我們為什麼不把垃圾隨手扔進垃圾桶呢,以前垃圾肆意填埋,汙水隨意排放,造成了的環境問題,難道我們還不從中吸取教訓嗎?從小事做起,日積月累,才能有質的飛躍。參與垃圾分類,保護地球家園,共創美好世界。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14

  我做志願者已經很久了,去敬老院探望老人、到特殊教育基地和他們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做講解員、演小品、和環保奶奶一起撿垃圾、倡導文明養犬……

  每一次活動,都讓我對自己的責任更加明晰,收穫成長的快樂。這次垃圾分類的志願活動,我也一樣收穫滿滿。為了更好的與大家一起踐行垃圾分類,我和小夥伴一起撰寫了廣播稿在村裡進行廣播,收效很是不錯。除此之外,每天我們還會撿垃圾,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身邊的人,與大家一起愛護環境,做好垃圾分類。面對成山的垃圾,垃圾分類是最好的選擇,為了我們共同的生存家園,我一定會全力支援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15

  本次參與團員回社群報到活動我倍感光榮和感恩。光榮於能為自己的家鄉服務,感恩於日常就在進行社群衛生工作的人員。在活動過程中,我為了幫助鄉民更好的學習垃圾分類知識,積極參加社群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給身邊的老人小孩展示了垃圾分類的途經、垃圾分類的方法、垃圾分類的好處,同時我也發現宣傳引導既要有分類意識,又要有分類方法。

  垃圾分類這實際上是一次生活方式的革命,革命就要帶來陣痛,我們都要做好心理準備,一直堅持下去,帶領自己和身邊人一起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16

  今天,我參加了我們班級組織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我感到非常榮幸。透過這次活動,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垃圾分類,為環保做貢獻,共同維護我們的綠色家園。

  我們準備了宣傳材料,和四色垃圾桶道具,同學們也準備了宣傳的節目。我拿了一些材料去地鐵口分發,我感到發宣傳冊非常不容易。很多人低頭看手機,忽視我們就走了,但是有的人接到我們的宣傳冊後跟高興,然後就看了起來。這時我感覺到我們的用心良苦被人認可了,值得這麼做。讓他們能重視到垃圾分類,就是我們這次宣傳的目的。

  請大家多多關注垃圾分類,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美好!

  垃圾分類活動心得體會 篇17

  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傳播志願者無私奉獻的精神,號召更多人加入這個團體,7月15日(今天)我們在斗門圖書館進行了一次志願活動。

  環保,如今已是每個人所關心的主要問題。今天組織了一個垃圾分類志願活動,透過這個活動我們也為社會環境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進一步提高環保意識,做到——“垃圾分類,我在行”。

  垃圾處理已經成為了我國乃至全世界的發展障礙,其實,垃圾分類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件非常小的事情,每個人都有必要去做,但願意去做的人卻少之又少,被當成廢物的垃圾中也有許多無形的財富和寶藏。

  透過這個活動,我既體會到了環衛工人的不容易,還知道了垃圾分類可實現迴圈利用與持續發展,更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