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精選18篇)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精選18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1

  從新中國建設之初,祖祖輩輩中國人就在為發展祖國航天事業而奮鬥。

  翟志剛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談到:“我對祖國航天事業的熱愛永遠不變。”他也用自己的行為詮釋了這句話背後的意義。作為航天“老將”,他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每一次挑戰,無論是十四年前的神舟七號任務,還是剛剛圓滿成功的神舟十三號任務。這種積極樂觀、鎮定自若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王亞平,她是進駐中國空間站的首位女飛行員,也是三次“天宮課堂”的主講老師。在本次出征前,她曾向自己的女兒承諾,會帶一顆星星迴家。而事實上,為祖國航天事業而英勇奮鬥的她,自己就是中華民族航天史中一顆耀眼的星星。

  還有葉光富,雖然是三位航天員中最年輕的一位,此前也沒有執行過飛行任務,但他在出徵前就表示“對完成這次任務充滿信心”。正是這種對自己的堅定信心,以及十一年如一日為夢想付出的汗與淚,才讓我們看到了今日這位可親可愛的航天英雄。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想,我們應當學習中國航天人積極進取、追求卓越、堅定夢想併為之奮鬥的精神,在長大成人之後也像他們一樣,為祖國的發展建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2

  看著三位宇航員被緩緩抬出船艙的一刻,看著她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聽著他們說出身體狀態“感覺良好”的話語,我的內心激動萬分,眼淚都跟著出來了。我能深深地感受到他們在太空生活的不易,也懂得這次圓滿完成任務後所有科研人員的大力支援與各行各業人們為此付出的努力。

  摘星星的媽媽——王亞平阿姨給我印象最深。我聽過她朗讀的《激流》,“我無論在什麼地方總看見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動盪,在創造它自己的道路,透過亂山碎石中間。”這股生活的激流跟隨航天員的腳步,匯入了星辰大海。此次“太空出差”,她成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星海征途背後是一次次拼搏、突破自我。作為一名巾幗不讓鬚眉的航天員,她爭分奪秒的學習,超負荷的一日復一日的體能訓練,付出了自己最大的誠意與意志力,雖然她陪女兒的時間不多,但她用“摘星星”的方式給了女兒最好的教育。透過兩次天宮課堂,許多孩子和我透過王亞平阿姨的目光看見了宇宙的光芒,相信也有越來越多的孩子,點亮了屬於自己的航天夢。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3

  “神舟十三號飛船上的航天員即將返航啦!”一直關注著神舟十三號的我得知這個訊息之後,興奮極了。4月16日上午,我和媽媽早早守候在電視螢幕前,等待著飛船返回艙回到地面。

  9時57分許,返回艙成功著陸,屏息凝視,看著搜救隊伍和醫監醫保人員迅速集結趕往著陸點,按照既定程式對航天員進行狀態檢查,當聽到三位航天員在艙內向祖國報告“感覺良好”時,我和媽媽的內心都無比激動。在所有工作人員的協助下,三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依次安全順利出艙,看到他們的滿面笑容,看到他們熱情地揮手致意,我們禁不住吶喊和鼓掌。神舟十三號乘組,你們辛苦了,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恭喜神舟十三號航天員順利返回地球!‘摘星星的媽媽回來了!’當聽到王亞平阿姨說出這句話,我頓時淚流滿面。航天員王亞平,你真了不起!你是一個了不起的媽媽,你是山東的驕傲,是航天人的驕傲。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深知我們肩上的責任重大,祖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各項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都需要我們每個人貢獻自己的力量。相信我們會全力以赴!祝福我們的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越來越強大,永遠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4

  甘肅發射衛星發射中心作為中國唯一具備載人航天發射能力的發射場,自此成為旅行的dream list上不可替代的一個目的地,當親身見證神舟十三號火箭的成功發射,伴隨著耳邊巨大的火箭發動機轟鳴聲,被定格的那一刻,美夢已成真,妙不可言,碼高火箭少年團,一同見證這一生命中獨特體驗,此刻這分這秒,深深值得銘記!

  近日,碼高教育與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共同發起了“星萬里神舟闖星海”航天研學營已經啟航!

  來自全國各地的碼高火箭少年團度過了一個忙碌而又收穫滿滿的研學之旅。

  16日凌晨,基地的孩子們近距離親眼目睹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2F運載火箭震撼升空,送第二批航天員進駐中國空間站,見證航天員榮耀出征。

  本次碼高航天研學營提供的是火箭發射全景參觀平臺,俯瞰發射場,觀禮VIP位置,距離發射塔只有1.8公里!感受聲音與視覺帶來的雙重震撼。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塔下方,有直徑9米深18米的導流槽和蓄水池,導流槽將火箭尾焰導向側方蓄水池,防止尾焰倒卷燒燬火箭,蓄水池則用來吸收發射時的熱量並中和燃燒生成的有害物質,火箭發射瞬間就可以將下方儲存的數百噸水蒸發殆盡!

  近距離觀看更加雄偉壯觀,孩子和家長們內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據媒體報道,本次是中國載人航天今年第二批航天員即將出徵太空,據悉此次航天隊伍將由三名宇航員組成,其中一名為女性宇航員,這將開創我國女宇航員的新歷史。在此次航天任務中,他們將在空間站停留6個月的時間,完成空間站關鍵技術的相關驗證工作,為下一步的空間站建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真實的感受衛星發射能極大地撼動孩子對航天成果的認識,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讓孩子真切體會科學的力量,有助於幫助孩子建立以注重事實、邏輯分析、質疑和驗證為方法論的科學思維!

  航天營接下來的安排也非常豐富且有意義。

  在近距離觀看十三號載人火箭發射後,研學營的家長和孩子們走進神秘的基地探索,見證中國載人航天發射中心。

  大漠戈壁 中國開闢走向太空的起點

  1958年,酒泉東北的戈壁荒灘上開進了一支部隊,一座航天城拔地而起!成為中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世界三大發射場之一;先後完成了中國的第一枚地對地導彈發射、第一次導彈核武器試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返回式人造地球衛星、第一枚遠端彈道導彈、第一次"一箭三星"、第一次為國外衛星提供發射搭載服務、第一艘載人飛船等...我們將在這見證航天員出征。

  在基地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參觀遊覽載人航天發射架、火箭組裝廠房、測髮指揮控制樓。熟悉了基地環境,在飛向月球全景平臺參觀,俯瞰整個發射場,看到了雄偉的發射塔架,並留下合影。

  在參觀歷史展覽館的時候,專業老師分享了一個航天研發的見聞趣事:在缺資料、缺裝置的困境下,白天,科技人員頂著烈日扛水泥、搬磚頭、打地基,進行各項建設;夜裡,守著煤油燈啃書本、畫電路圖,拿著用罐頭盒、三合板製作而成的簡易模型展開研究。

  經過基地的參觀,孩子們早已對火箭的外觀部件非常熟悉,製作火箭模型,需要動手和腦力思考結合,孩子們在組裝過程中培養結構和推理思維,與同伴的合作還能讓孩子的信心和成就感倍增。

  在學習之餘,研學營的家長和孩子們也沒有錯過酒泉當地的特色景點-金塔胡楊林。

  漫步在如潮如汐,漫無際涯的金色胡楊林中,沉浸在金色幸福的遐想中,親臨其境,領略胡楊神奇的韻美,看到了胡楊品味了滄桑之美,領略了胡楊的頑強,感悟生命的絕唱。

  “航天夢”已成為每一箇中國人的夢想和驕傲,碼高與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共同發起的“萬里神舟闖星海”航天研學營是一次圓夢行動。

  火箭少年團走進航天航空科技研學,在這裡的親身經歷雖然短暫,卻也彌足珍貴,不但親眼見證了衛星發射,還了解了中國航天發展的歷史,在團隊中培養了集體意識,也鍛鍊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伴隨著耳邊巨大的火箭發射轟鳴聲,一同見證這一生命中獨特體驗,值得深深銘記!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5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最為複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著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為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各系統各單位全力備戰,以優異成績迎接未來。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為“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為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數十人的吊裝團隊協同執行任務,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錯,吊裝對接誤差更是小而又小。每個產品只允許一次吊裝落位成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能有絲毫閃失。吊裝對接火箭,一圈數十個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對準連線。”基地工作人員石創峰承擔吊裝工作,為了做到既快又穩,他自創訓練方法,在吊鉤上繫著焊條,操作吊車從高空將其插入啤酒瓶口裡。練到最後,他和同事揮動笨重的吊車鐵臂,就像揮動自己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團隊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為底線,在神舟十三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和舉措,還將首次啟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保證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瞭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裡、道路在哪裡,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6

  今天早上,老師讓我們看神舟十三號飛船的發射,我們每個同學都迫不及待的等待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當神舟十三號發射的時候,我們都很擔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員飛上太空與天宮一號連線,它點火時發出的火太大了,我心裡暗想它會不會引起火災呀?

  隨著神舟十三號成功飛上藍天,我心中的疑團也一點一點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頭也終於落地了。接著火箭上的兩個小火箭落了下來,緊接著是外殼和一個副的推進器也落了下來,終於所有不必要的東西都落了下來,太陽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三號終於進入了預定的軌道,神舟十三號發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學都在歡呼,因為這是中國對宇宙探索邁出的新一步,是中國對宇宙奧秘探索的又一個起點。

  此時此刻,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理想——當一名優秀的宇航員!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7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撤離空間站組合體,翟志剛叔叔、王亞平阿姨和葉光富叔叔即將踏上回家之旅,穿越星辰,載譽歸來。當神舟十三號以直立狀態,穩穩著陸的那一刻,指揮室內掌聲響起,我和媽媽也跟著開始鼓掌。當救援隊進行現場處置,當五星紅旗在戈壁灘迎風飄揚,當“東風明白”、“北京明白”,井然有序、鏗鏘有力地響起來,當三位航天英雄報告安全著陸,“01感覺良好”、“02感覺良好”、“03感覺良好”,此時全國人民懸著的心一下踏實了,我的眼淚沁出來……時至今日,我忘不了翟志剛叔叔那句“寧可自己犧牲,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飄揚”的愛國壯志,我永遠想念天宮課堂上那循循善誘的太空教學。何其有幸,生在這泱泱華夏,見證科技強國,盛世繁華。何其自豪,長在巍巍中華,感受國之崛起,雄渾有力。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向偉大的航天英雄致敬,歡迎回家,穿越星辰,心懷寰宇。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8

  從“兩彈一星”、“嫦娥”問月,到“北斗”指路、“天宮”攬勝、“天問”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遊蒼宮。“義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進,中華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從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陽:中國人民目光所及,正在從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質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區域。“中國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滿天神話變成現實”。的確,浩瀚太空裡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實詩篇。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們在軌駐留6個月,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度過春節。期待除夕守歲時,我們能夠第一時間聽到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2022。4。16神舟十三號圓滿完成任務併成功著陸地球,我們從這裡看到的,不僅是太空中力量對比的變化,也代表了國家綜合實力的消長。

  太空只是一場歷史性大變局的區域性,我們正在親歷歷史,祝福中國!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9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這標誌著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實現了多個“首次”,即首次與三艙組合體自主快速徑向交會對接,首次長期在軌停靠六個月,實現四個載人航天器形成組合體長期在軌飛行,首次具備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這些“首次”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樣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樣的高度,雖然我們不能同神舟十三號的三位航天員一樣把足跡留在浩瀚宇宙之中,但我們可以在新的長征之路上,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甘做“孺子牛”、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黃牛”,不斷以愛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鑄魂補鈣,始終保持不怕吃苦的精神風貌和風雨無阻的韌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奮鬥終身。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10

  從仰望天空到直穿雲霄,從抬頭望月到探索宇宙,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三號,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華夏兒女們從未停止奔赴星辰的步伐。

  此次神舟十三號將在太空駐留半年,中國首位女航天員王亞平將與她的同伴在太空過春節,留在地球的我們將收到首次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並且此次採用的是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將會進行2~3次出艙活動等。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人類對太空的嚮往和探索從未停止腳步,今後,我們還會見證神舟十四,十五,十六等的發射。我相信每一次見證,都更加堅定了人民對國家、對未來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實力,不只是中國航天人代代接力、傳承夢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信心,國家更有實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11

  我們的浩瀚星辰中,那一抹絢麗的中國紅是屬於中國人的浪漫!“寶貝別哭,媽媽去給你摘星星了!”是屬於母女之間獨有的溫情和愛意!“北京明白”“正常正常正常”隨著響徹神州大地的一聲宣告白、正常,是中國用獨有的美妙旋律,發出讓全體人民最安心的聲音!

  古往今來,中國人的“飛天夢”從未斷絕。在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開始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夢想變為現實,中國再一次踏上了探索太空的征程。一次次不停的探索,一次次突破性的創新,一次次星辰大海的征程,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拼搏、不畏艱難,都離不開祖國背後的強大支援,我深刻體會到生在新中國,長在國旗下的幸福與驕傲。何其有幸生於華夏,見證百年,見證夢想成真!

  我們一起盼望著來年春暖花開時,英雄凱旋迴家日。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12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1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第2次載人飛行任務。飛船入軌後,將按照預定程式,與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二號、天舟三號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後續,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開啟為期6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艙段轉移等工作,進一步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目前,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二號、天舟三號組合體已進入對接軌道,狀態良好,滿足與神舟十三號交會對接的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10月16日00時23分

  剛剛,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22時50分

  發射塔架頂部的第四組迴轉平臺已開啟,露出火箭逃逸塔。

  22時25分

  航天員在飛船返回艙進行發射前準備。

  22時18分

  3名航天員陸續透過飛船軌道艙進入返回艙。

  21時56分

  3名航天員到達發射塔架,準備進入神舟十三號返回艙,等待飛船發射。

  21時43分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廣場舉行。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13

  我感受到這些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的所有航天人的堅持和努力。這一次航天專案的完成代表著我們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進步,彰顯了在我們在這一方面的科技實力。

  聶海勝同志說的“就算犧牲也要把國旗插上去”屬實令人感動。可以這麼說,每一位航天員都為我們的航天事業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為了完成任務,他們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無所畏懼,一往直前。在此期間每一位航天員都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去適應模擬環境、失重、應對緊急情況時的操作處理等等,每一次的訓練也是為了能更好的完成任務,他們付出的汗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他們做的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當然,不僅僅是我們的宇航員,更有千千萬萬個在載人航天事業背後默默工作的航天人。

  載人航天事業,需要大資料的支援,先進的科學技術,各個部門之間的默契配合,協調統一的排程等等,沒有所有航天人的一起奮鬥努力,載人航天事業是難以完成的。我們今天的成功離不開每一位為載人航天事業努力過的人!寫到此處,也只剩下“致敬”!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14

  今天,神十三返回艙成功著陸,我很幸運能在螢幕前迎接英雄回家,見證中國航天事業的飛躍!

  在看完航天員王亞平的採訪後,我感觸頗深,她不僅是為女兒摘星星的媽媽,還是我國首個進入空間站的女航天員。在她的採訪中用輕鬆的語調談起這180天的生活,但我們都知道這成功背後她付出太多我們常人無法想象的堅持。面對挑戰,她“就是一個字,練”!日復一日大過載、重負荷、高強度訓練,為了克服男航天員相比於女航天員臂力和臂展的先天優勢,對加壓後艙外航天服的操控,她花費更多的努力。不僅是“男航天員堅持多久,她同樣堅持多久”,更是每次都在規定課時外自己加練1小時。如今,這場完美的太空行走,讓我真切的感受到努力與堅持的意義。

  我很喜歡王亞平阿姨的一句話:“人生就像一場長跑,我在飛行這條長跑路上,有困難,有險阻,但這裡的風景也獨一無二。我會繼續飛下去,因為只有堅持,才知道哪一站的風景是最美麗的。”在我們成長的路上,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應微笑面目,堅持下去就會成功,陽光總在風雨後。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15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搭載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披掛著紅白色大傘飄然於天際,在全世界的矚目下,穩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將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送回了闊別已久的祖國大地。

  航天技術在開發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資訊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訊衛星、遙感衛星的廣泛應用。三位航天員平安返回,不僅意味著神舟十三號任務圓滿結束,還有另一層重要意義: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圓滿收官。

  另一方面,隨著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展,各種軍用衛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場軍事系統,並將在聯合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眾所周知,沒有穩固的國防,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難以保障。

  沒有今天的投入就不會有我們明天的。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航天科技的應用會對人類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16

  週五晚上,我和我的家人共同觀看了神舟十三號發射影片,實在令人激動萬分。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實在是為祖國而自豪,也為航天人們致敬。每一個航天人都是一顆耀眼的“航天星”,他們懷揣航天夢,勇攀高峰,用實幹和創新實現中國航天一項項偉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太空中留下更多的中國身影,中國足跡。

  過去已成歷史,未來依然可期。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我們期待留下更多的中國足跡。

  期待神舟十三號航天英雄凱旋歸來!

  昨夜,陣陣寒意襲來,北風呼呼,秋意漸濃。但也就是在昨夜,浩渺的宇宙星辰之中,又多了一抹中國的光輝——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三位中國航天員將在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宇宙空間站中“出差”六個月,完成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和實驗。這是中國的驕傲,是中國的信念,也是屬於中國的璀璨輝煌。

  在人類探尋宇宙和日月星辰時,一輩又一輩的中國航天員們不斷撥開未知的雲霧,他們努力拼搏、不畏艱難,他們像一群追夢的少年,滿懷理想,勇往直前地追尋著航天夢、中國夢,為他們點贊。

  探尋蒼穹,光耀中華,祝願航天員們順利圓滿,平安歸家,祝福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永遠強大!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17

  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飛向太空為我國敲開了了太空的大門,幾千年的飛天夢想已然實現。而今,我國的航天事業十八歲了,它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已經成長為蓬勃的青年。我們的三位宇航員承載者"青年"宇航事業的夢想,又一次踏上太空之旅。

  在國歌聲中,三位宇航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邁著自豪的步伐走過歡呼的人群,發出激昂的宣誓。與此同時,一股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這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這是就我們偉大的航天事業!

  "最難得不是訓練有多難,工作有多難,學習有多難,最難的是如何能夠把一件簡單的事情,用最高的標準和熱情十遍的做好"翟志剛說。熱愛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堅持自己的熱愛,並且把熱愛當成理想實現的時候,熱愛就很偉大。

  "在太空裡會不會做夢?""在太空,不管會不會做夢,我都已經在自己的夢裡。"對於榮獲多個首個,最佳的女宇航員王亞平來說飛向太空就是她的夢想。從王亞平身上,我看到了這個時代女性的力量——有夢想,肯努力,會堅持。擁有夢想並不奇特,但是為了夢想付出努力並且實現時,一切就會變得很酷。

  神舟十三號的成功發射,是祖國實力的彰顯。祖國繁榮發展,也在激勵者我們不斷努力。新時代年輕人不僅要有夢想還要有追逐夢想的勇氣。只有將勇氣化為動力,我們的理想才有可能實現。

  "夢想無垠,步履不停,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正在推動中國航天擁抱更廣闊的星辰大海。這是每一個航天人的驕傲,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

  觀看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直播心得體會 篇18

  認真觀看完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王亞平太空授課,相信大家被航天員王亞平體現出來的航天“巾幗力量”所震撼,我們要從天宮課堂中,汲取奮鬥新徵程的精神力量,執筆繪就“奮鬥長卷”。

  觀看太空授課,收穫的是逐夢的力量。追逐星辰、遨遊天宇是王亞平心中的夢想,對夢想的執著追求,凝聚成奮鬥的力量。訓練的難度高、強度大,不僅考驗著航天員的身體素質,更考驗著精神意志,從水下訓練到離心機訓練場,王亞平能吃苦、不怕累,以理想信念的堅守、腳踏實地的行動、艱苦奮鬥的意志、一往無前的勇氣推開夢想之“門”,汗水澆灌出夢想的花朵,實幹鑄實成功的基石,憑藉堅定執著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付出鍛造出青春夢想。

  觀看太空授課,收穫的是奉獻的幸福。巾幗不讓鬚眉,王亞平為圓滿完成航天任務,在備戰的日子裡從不懈怠,主動放棄了休息與娛樂的時間,把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航天事業中,心無旁騖地進行訓練,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為祖國航天事業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她這樣說:“能夠享受多彩的生活是一種幸福,被祖國需要也是一種幸福,對我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幸福。”為國奉獻是最大的幸福,至誠報國是我們心中的使命,也是肩上的責任。

  觀看太空授課,收穫的是學習的快樂。在承擔航天員這項工作時,王亞平付出了許多高於普通人的努力,勤奮學習、刻苦訓練積累出了成長的“高度”,能夠適應高強度的訓練環境,出色解決各種突發問題。王亞平在學習中成長進步,讓夢想從“萌芽”到“綻放”,在學習成長中適應環境、克服困難、調節壓力,成為出色的航天員。“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學習,是黨員幹部掌握工作技能、實踐方法、發展經驗的途徑,是不斷推動事業進步的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