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怎麼寫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怎麼寫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怎麼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怎麼寫1

  轉眼間,我從幼師畢業至今已有16個年頭,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幼兒教育上。作為一名在基層多年的幼兒園管理者,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有茫然的感覺。雖然經過10年多的不斷摸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隨著所承辦幼兒園的各項工作逐漸步入正軌,作為管理者的我也越來越感到,自己的知識太少,必須透過不斷的學習來加強自身的修養。

  在教委辦此次開展的讀書活動中,我針對自己的工作特點,將《幼兒園管理》作為必讀的一本書。透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有了很深的體會,那就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我們不僅要依法治園,更要有“法”管理。首先要以身作則,凝聚人心

  《幼兒園管理》指出:作為一個園領導,既是“一家之主”,也是教師們的主心骨。我認為,在幼兒園管理中應注重營造民主、團結、融洽、活躍的工作環境,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協調和諧的氛圍。管理者首先做到以身作則,善於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不獨斷專行。工作時我是園領導,絕對不允許誰馬馬虎虎,而工作之餘和老師們是姐妹。經過幾年的磨合,目前我們整個團隊人員還算比較團結、融洽。

  其次要建章立制,規範行為管理制度是對全體師生員工具有強制性和約束性的行為準則和規範,是治園之本。

  今年初我們進行了量化考核的嘗試,規範了教職工的工作行為,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透過制度考核,促進了教師從他律走向自律。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透過量化考核制度的推行,明確了目標和責任,使教師們的教育教學行為有了準則,教師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有了明顯的改觀。

  第三就是以人為本、柔性管理

  我們幼兒園大多是女教師,大部分都住宿。女性對待事物有很多的特點:細心、認真、敏感……所以在管理中更要講方法。我聯想到最近微博有一則笑話,意思是:每當打掃衛生時,學校會說“學校是你家”;可當你一遲到,學校

  會說“你當學校是你家呢?我想說的是,對教職工來說,學校在工作時是單位,不能像在家那麼隨意,要保持工作中的狀態;但在生活時,學校就是一個大家庭了,可以輕鬆愜意。因此,分清時段、明確身份,才能合作無間,做到學習、工作、生活三不誤。

  《幼兒園管理》這本書是學不完的,但其中的每一句話我都會認真去揣摩,並轉化成自己工作的指南。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會不斷學習,常讀書、讀好書,不斷提高做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幼兒園全體教職工一起開創英峰幼兒園的新局面!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怎麼寫2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風靡全球的幼兒教育名著,對幼兒之謎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它是現代義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1936年7月在英國牛津召開第五次國際蒙臺梭利會議之際出版的。

  在這本書中,蒙臺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揭示了成年人對兒童心理發育的忽視和抑制。提出了兒童發育中有一個“敏感期”的觀念,刻畫了兒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節奏感、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是一本瞭解兒童發育和成長秘密的最生動的著作。

  在“節奏”一節裡,蒙臺梭利博士提到很多成人注意的是他自己行為的外在目的,並根據自己的想法來確定採用何種方法。對成人來說,有一條自然法則,即“效益法則”。這引導他運用最直接的方法,在儘可能短的時刻內到達他的目的。當他看到一個兒童正在作巨大的發奮做某些似乎沒有成效和幼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他自己一瞬間就能夠做完而且做的更完美,這時他就感到痛苦,就想去幫忙這個兒童。這是正因成人不明白兒童在活動中需要運用他的手,不把手的戶外看成是兒童工作本能的第一次展現,就可能成為兒童工作的障礙。

  無論是做為家長還是老師,我都曾正因看到兒童試圖去做一些在成人看來似乎是毫無必要的活動而去阻止他,甚至變得惱怒,如果兒童企圖反抗,結果往往是以兒童“不聽話”而告終。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務必使自己的內心作好準備。務必系統地研究自我,以便發現自己身上某些具體的缺點。而不好只注意兒童的壞脾性和如何糾正童錯誤的行為。教師首先要清除自己眼中的沙粒,然後他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兒童眼中的塵埃。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怎麼寫3

  閒暇之餘,讀了義大利教育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它揭開了兒童成長的奧秘。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揭示了成年人對兒童心理發育的忽視和抑制,提出了兒童發育中有一個“敏感期”的觀念,刻畫了兒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節奏感、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是一本瞭解兒童發育和成長秘密最生動的著作。

  兒童天生具有秩序感,這是無可厚非的。但之前,我們並不太在意,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有了新的感受。大人都自以為是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會去考慮兒童的感受,這樣就會違背兒童的心理願望。年幼的初生兒將用啼哭來表示_,稍大點的幼兒園小朋友就會大膽說出來,到了小學階段的兒童,甚至會產生逆反的心理,因此,我們要根據兒童天生具有秩序感這一點原則,多考慮兒童的感受。特別是書中講到我們成人對兒童缺乏理解,在與兒童打交道的過程中,成人會慢慢變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為中心,只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待與孩子有關的一切,這樣最終結果只能使他們之間誤會越積越多。兒童並不是什麼也不懂,有時候成人應該站在兒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賞兒童,也要對自己的行為多做自我反省。

  書裡還提到:我們無論多麼熱愛自己的孩子,從他一出生,我們就本能的開始對他提防,憑著一種本能的守財欲,我們趕緊保護擁有的每一件東西,即使是毫無價值的破爛。從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這樣一種思想支配,管住這個孩子,不能讓他惹麻煩,看住他。在成人的眼裡,孩子熱衷於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們認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是很幼稚的,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他們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但對於孩子來說,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比如,孩子會要求自己擰瓶蓋、吃飯、穿鞋等,他們會完全沉迷在這些在大人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嘗試、重複中探索、發現、興奮著、愉悅著,但成人往往將一切事務全部代勞。

  兒童成長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書中舉例:帶孩子出去散步的時候,當孩子停下來的時候,大人也應該停下腳步等待孩子。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大人往往會因為自己不願等待,不斷的催著孩子往前走。有時候對兒童的尊重,我們人還沒有動物做的好。像小象跟著象群走,走累了,停下來時,大象也會停下來等待。看到這裡我想到了曾經看到帶著蝸牛去散步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讓我們知道,尊重兒童成長步伐。我覺得成人真的應該承認自己的錯誤,對兒童的成長我們真的不能再幹預太多,有時候成人的“冷眼旁觀”,對於兒童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看了這本書,解開了心中有些疑惑,更願意站在兒童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覺讓自己的理論知識也增加了不少,在以後的工作中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理解孩子,讓他們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怎麼寫4

  近一個星期以來,我正在讀《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裡的"幼兒園本研修"部分,這部分內容使我瞭解到為進一步發展幼兒教育事業,我們國家進行多次幼教改革,所有這些努力使我們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幼兒教育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同時也進一步掌握了教育規律,對教師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知道要做好一個好老師,好班主任,應該做到"三心二意"。所謂"三心二意",是指愛心、信心、恆心這"三心",真情實意、深情厚誼這"二意",能做到三心二意的老師一定是熱愛孩子,善於研究孩子、會呵護孩子心靈、受孩子喜歡的好老師。

  書中談到幼兒園的課程設定、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諸方面的問題都是透過不斷的實踐研究,摸索出來的,以往的一日活動中存在著六多現象,即集體活動多於自由活動,教學活動多於遊戲活動,室內活動多於戶外活動,等待時間多,控制時間多,班級人數多。聯絡自己的教學,雖然僅是不同往日,幼兒教育更多體現的是以幼兒為本,更具科學性,但不可否認有些時候在教育活動中,因急於求成,過多的干預了孩子的自由學習。老師講的過多,限制了孩子思維的發展。讓孩子失去了自由探索的空間。生活教育中有時缺乏耐心,不是去教孩子做,而是過多的幫孩子做,導致孩子們的自理能力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一個教師不管他唱的有多好,彈得有多棒,也不管他的課上的有多創新,如果沒有很好的師幼關係作基礎,課堂上沒有師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麼,他的教育也是失敗的,只不過是一個人的表演罷了。什麼才是好的課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一切以幼兒的發展為出發點,時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顆童心與孩子交流,傾聽他們的聲音,順應孩子的年齡特點,說他們聽的懂得話,把教育融進遊戲盒生活之中,還給他們自由的天空,讓他們在快樂中健康的成長。

  教師的教育物件是活得個體,同時也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教師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瞭解孩子生理、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再進行教育,靈活的教育個體,促使我們教師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不多的學習,不斷的向專業方向發展。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怎麼寫5

  閱讀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對於成年人是這樣,對於孩子也是如此。閱讀能夠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增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擴大孩子的知識面、提高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人格的薰陶……可以說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將會使孩子一生受益。所以,作為家長,在孩子還不能獨立閱讀的時候,很有必要同孩子一起閱讀,在使孩子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同時也融洽了親子關係。女兒現在四周歲零八個月,她很喜歡看書,每天放學回家都會吵著讓我念書給她聽,就連她上廁所時自己也會抱著一本書翻來翻去,活脫脫的一個“小書蟲”。女兒的“書齡”有四年整,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跟女兒在一起閱讀的心得體會:

  第一,選擇與孩子成長階段相符的書籍,使孩子對書籍有興趣。

  我給女兒最開始買的書是小本不怕撕爛的唐詩和兒歌,那時她大概七、八個月大。唐詩和兒歌都是那種短小的,但都配有精美的插畫,她很喜歡。雖然那時她不會說話,但每次我們給她背一首唐詩或者兒歌時,她都能準確找到對應的畫面。再大一點兒,她能說單個字的時候,就可以接唐詩和兒歌每句話的最後一個字了。

  唐詩和兒歌可以說是我女兒的啟蒙書籍,其實我給女兒買的最多的書是繪本系列。因為繪本中的圖畫部分多數是國內外知名插畫家的作品,孩子在欣賞文字內容的同時,更能身臨其境的融入到故事情節中。女兒的第一套繪本是《小熊寶寶繪本》,作者是日本畫家佐佐木洋子,是在女兒不到一週歲時買給她的。繪本的內容涵蓋了幼兒生活的各個方面:吃飯、睡覺、洗澡、刷牙、穿衣、問好、交友等,符合女兒當時的理解能力和所處成長階段的經歷。透過這一套繪本,她知道了見到別人要問好、打滑梯要排隊、要敢於交朋友、每天要刷牙等等,當然她也這樣做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歪歪兔》、《青蛙弗洛格》、《小雞球球》、《小兔湯姆》、《喬比企鵝》、《巴巴爸爸》、《不一樣的卡梅拉》等等每一系列繪本都為我女兒的成長帶來了快樂和幫助,同時也增長了知識。她知道,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玩搶音樂椅遊戲輸了也沒有關係,上超市買東西一次只要一個,有時候做事情要勇敢一些,西方一些好玩的節日是怎麼一回事兒……現在女兒最喜歡的是《貝貝熊》系列繪本,她特別喜歡其中的《科學飲食》和《見啥要啥》,當她挑食、吵著要買東西的時候,總可以用書中的故事去引導她。當然,不能完全按照書中的情節來要求孩子,書對孩子來說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第二,減少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培養孩子養成看書的好習慣。

  伴隨時代的發展,電子產品在每個家庭都比較普及,玩遊戲、看動畫片,這幾乎成為了孩子們的最愛。我女兒也喜歡看動畫片,但我會限制她看動畫片的時間,當她不情願關掉電視時,我會對她說“媽媽可以陪你看書”,她大多時候都會欣然接受。可見書在她心目中的地位要高過動畫片,因為她現在已經養成了每天都要看書的習慣,而這種習慣正是透過最開始對書有興趣,透過每天的堅持讀書而逐漸形成的。雖然看電視、玩電腦也是獲得知識的一種途徑,但對於不到五歲的孩子來說,我還是認為看書要好一些,最起碼這對視力也是一種保護。

  第三,要注意讀書時的語調,不要忘了閱讀的初心。

  我認為對故事內容生動的表達更能激發孩子對讀書的興趣,因此,我為女兒讀書時會留意故事的情節,增加一些感情進去,每當讀到一些好玩的地方,我讀的也會比較誇張,這時女兒都會開心的哈哈大笑,也許這就是女兒為什麼就讓我給她讀書而不是爸爸的原因吧。說到閱讀的初心,記得在我女兒很小的時候,同事跟我說,給孩子讀書時要用手指著字,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這樣就會認識很多字。剛開始我是這麼做的,但我發現在我指著字讀書的時候,她只是在看插圖,那表情可以說是全神貫注,很是沉浸在圖畫世界中的樣子。而且我發現在我一個字一個字指著讀的時候,很難將感情融入進去,故事變得不那麼生動了。我認為生動的閱讀才能更被孩子喜歡,也更能使孩子產生興趣,畢竟閱讀的初衷並不是讓她識字,後來就不再指著字了。現在回想一下,如果當時我一味的要求女兒看著我指的字,她對書很有可能不會有現在這麼大的興趣了。

  總之,親子閱讀帶給我們很多驚喜,女兒現在有著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對於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她經常能從書上得到一些啟迪,親子閱讀也拉近了我和女兒之間的距離……我會好好珍惜與女兒一起的親子閱讀時光,與女兒共同成長!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怎麼寫6

  翻開首頁映入眼簾的就是卡森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秘的世界!

  作為守護在孩子身邊的幼兒老師,我們都有這樣的機會去分享、感受、把握這個和孩子共同快樂的機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幫助孩子瞭解所處的這個世界,而好奇心正是自然科學家的基本心態,當孩子正用盡辦法去探索事物時,自然科學家的精神便已悄悄萌芽了。有位科學教育工作者曾說:“當孩子問‘為什麼?’時,的回答便是‘那你覺得為什麼呢?’”這本書便是希望喚起成人去觀察、發現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依從孩子的好奇心,提供適當的探索環境和引導,培養孩子像自然科學家的精神和態度一樣,去學習如何發現和找尋答案。這本書也是老師實用指南,清楚的提供老師在自然探究前的'準備,並在不同階段的探究(開放式探究、主題探究)中,詳列出探究的核心概念、教學計劃、引導方法和延伸活動,以及討論時的引導話語。也讓老師能在符合個別孩子的發展、興趣和能力之下,如何從孩子自身的經驗,引發他們主動觀察環境;如何提供孩子好奇、發問、探索、調查、討論、反思自己觀點的機會,進而瞭解孩子如何在相互學習中建構概念,發展出科學探究的技巧和態度。此外,書末附有相關資源、表格,可供老師記錄孩子的發現和觀點,再透過這些檔案檢討和發展課程。

  《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拓展了教師在教育中所扮演的傳統角色。這本綜合課程能指導教師開展以探究為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探究為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幼兒對周圍生物世界的自然好奇心為基礎的。從在室內養育生物和種植植物,到去室外搜尋動物和他們的棲息環境,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討論活動,教師們能學到如何為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學到如何知道幼兒透過開放式或主體式的科學活動進行學習、學會觀察。“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秘的世界。”這應該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秉承的理念,同時也符合《綱要》中“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思想。幼兒對於自然有著一種天生的探索慾望:看到花草,他們總試圖觸控;看到小動物,他們又會滿懷好奇地觀察;下雨了,他們會穿著雨具,在雨中嬉戲,找尋雨水的奧秘。我們要保護幼兒的這種好奇心,我們應該讓幼兒在好奇中觸控自然,親近自然。

  在幼兒共同探究和互動的過程中,他們總會試圖搞清楚所見和所做的事情。他們開始建構有關事物的概念。這時,“小小科學家系列”讓教師擔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確保幼兒有關科學的遊戲和想法可以受到關注、深化和挑戰。在幼兒探究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在教室中創設一種支援和鼓勵幼兒成為小小自然學家的環境與文化,而這種環境和文化的特點是:尊重生命;強調調查;分享觀察的內容和觀點;檔案與記錄;關注真實的生物。其中首要的“尊重生命”,讓我特有感悟。回想到,自己在平時的自然角管理或是科學探索活動中,常常就會忽視,甚至迴避這一問題。小蝌蚪死了,老師也不向幼兒說什麼就把它處理掉,當他們發現小蝌蚪不見了時,來問老師,老師就會用一些非常理的話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將會使幼兒形成了無視周圍生物的意識。透過這次的閱讀學習,我會更新自己的認識,反省自己教育中的不良問題,用全新的“自己”去帶動幼兒、帶動周圍的成人,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為與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小生命負責。

  另外,我還充分體會到“家庭參與”的重要性,《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展示的教學案例都將家長納入到活動的參與者中,這也能進步激發幼兒觸控自然的興趣。我們不要總以為幼兒年齡小,不懂事,其實有時候他們腦中能閃現出成人都沒有的靈感,尊重幼兒,讓他們充分觸控自然,或許未來的自然學家就會在他們之中產生。這不僅僅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給予我的認識,更是應在今後的幼兒教育中貫穿始終的一種理念。

幼兒園讀書心得體會怎麼寫7

  影子,從來都是孩子喜歡的夥伴,在陽光下追逐影子,一直都是孩子樂此不疲的遊戲。但是,孩子是不是認真觀察過自己的影子呢?是否考慮過影子和自己的關係呢?

  在《我的影子》這個讀本中,透過文字對影子的描述和畫面對人物行為的描述,生動地講述了影子和本體的關係,從靜態到動態,啟發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讓孩子觀察畫面,找出人物動作和影子的關係。找出太陽照射角度和影子形態、位置的關係,是這個讀本的學習重點。

  我在讀完《我的影子》這個讀本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要上好這一節課必須先讓孩子有“影子”這一方面的經驗。我應該怎樣讓孩子獲取這一方面的知識,讓孩子對“影子”的現象產生興趣呢?這些都是要課前為孩子所鋪墊好的。所以我必須透過一些“影子”的遊戲,如:在陽光下玩“踩影子”的遊戲、把物體放在陽光下看看物體的形狀與物體影子的區別等等來幫孩子鋪墊好這些知識。但在課前如果天氣不允許,沒有太陽,怎麼才能讓孩子獲取“影子”的知識呢?我想那我們就可以用手電筒來代替吧。透過讓孩子玩手電筒,讓孩子在手電筒下玩“手影”的遊戲。還有小朋友站著,手電筒從不同角度照到小朋友的身上,讓小朋友觀察影子的變化等等的遊戲。

  在幼兒看書、猜圖過程中,我還應該注意啟發孩子的想象能力,我要將科學的理論知識在課堂中讓孩子進行實踐操作,使孩子能充分的理解讀本的內容,引導孩子能在課堂中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表述。

  《我的影子》是個很好讀本,而且很有趣。文字的內容以“影子”為線索,一路牽引孩子的學習興趣。讀本本身又有許多地方是能夠讓孩子去操作探索的科學知識,這樣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的想象力得到了發展,而且動手能力也同時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