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情優秀事蹟心得體會(通用6篇)
抗疫情優秀事蹟心得體會(通用6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要用到事蹟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抗疫情優秀事蹟心得體會(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抗疫情優秀事蹟心得體會1
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療當中,關口前移,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可以減少病人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在武漢的重症醫院裡就有這樣的一支支插管小分隊,冒著風險與死神賽跑,一次次為患者爭取生的希望。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其中的一位麻醉醫生。
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17支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17個重症病區。來自同濟醫院和各醫療隊的18名麻醉醫生混編成一支插管小分隊,兩人一組,24小時三班倒。
病床上的新冠肺炎患者60歲,有心臟病,幾天來在高流量吸氧的條件下,氧飽和度還始終處於低位,如果短期內得不到改善,就會因為缺氧造成多器官損害。
待麻藥起效後,王晶晶摘去患者的吸氧面罩,此刻,患者只能靠體內儲備的氧氣維持迴圈,她必須要在30秒內將一根導管從患者口腔插入氣道。
平時這樣的插管動作王晶晶已做過幾千次,但此刻,防護服、手套減緩了她的動作,眼罩、頭罩模糊了視線。
精準快速,幾乎在同一時間,護士在導管近端接上呼吸機,患者的氧飽和度迅速提升至100%。監測儀器上的資料變化和聲音提示,插管成功。這次操作她們用了不到20秒。
王晶晶是個85後,她總說自己是個遲到的戰士。春節前因為曾在工作中接觸了一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進行了14天的隔離。所幸,最終核酸檢測為陰性。還在隔離期時,王晶晶就發出了請戰書。
隨著危重症患者治療關口的前移,這些天讓王晶晶高興的是,有更多的病人可以拔管,脫離呼吸機的輔助。
抗疫情優秀事蹟心得體會2
3月1日早上10點,剛到武漢市洪山區關山街的周朝輝和周海文,給理髮工具和座椅噴了一遍消毒液,為當天的志願理髮做準備。
“你有什麼需求,是要剪短一些還是留長一些?”每次理髮前,周朝輝和周海文都會這樣問。周朝輝說:“雖然是在疫情期間,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會盡量滿足不同人對髮型的需求。”
周朝輝今年41歲,周海文今年33歲,兩人來自湖北赤壁,都是武漢渼樹理髮店的理髮師。2月14日,周朝輝看到同濟醫院招募志願理髮師的公告後,馬上報了名。“我想為武漢疫情防控儘自己一份力。”周朝輝說,他隨後在理髮師的工作群裡發起號召,周海文看到資訊後也報了名。
周朝輝和周海文第一次出門當理髮志願者就是服務同濟醫院的醫護人員,由於要近距離接觸,他們坦言當時有些緊張。但隨著防護認知提高,兩人的心態也平穩起來。“我們每次出門都會戴手套、口罩,穿防護服,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我們的服務物件。”周朝輝說,如果去醫院,他們還要戴好護目鏡。
只要抗擊疫情前線的人需要理髮,周朝輝和周海文都會開車前往,提前一天預約好之後,他們會在早上7時50分左右出門。每次給一個人理髮大概要10到15分鐘,為女性理髮需要更長時間。一天下來,周朝輝和周海文平均要服務60個人,回到住處往往已經晚上八九點。摘下護目鏡和口罩後,他們的臉上都會留下深深的勒痕。
2月29日,許久沒回家的周朝輝收到了9歲兒子的一封信:“我們能保護好自己,你只用保護好自己就行了,不管多少天,我們在家都會很開心……”看完信,周朝輝哭了:“我們每天接觸的都是抗擊疫情一線的人群,為了家人的安全,我們一直在外面住。”
“疫情只要不結束,我們就不收費。”周朝輝說,抗擊疫情一線的人更辛苦,能為抗擊疫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覺得很有意義。周海文說:“等疫情結束後,我一定要好好去吃一頓火鍋。”
抗疫情優秀事蹟心得體會3
日前,總檯央視記者蹲守在國家醫療隊接管的重症監護病房,真實記錄他們和時間賽跑、攻堅克難的醫者仁心。
周寧,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他要在上午儘早完成一臺床邊手術,給一名危重症患者植入人工膜肺ECMO。
ECMO危重病體外心肺支援,要將患者的血液從體內引流到體外,經過膜肺氧合,再透過血泵將血液迴圈回體內。
即將被植入ECMO的患者是一位長期患有高血壓的58歲男性,發熱咳嗽已經11天,被送來ICU後,立即實施了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幾天過去,情況並沒有明顯改善,醫療隊專家們商討後決定要提前用ECMO干預,防止病人病情惡化。
特殊時期條件有限,整個植入過程要萬分謹慎,這個精細的“生命”平均每分鐘要2000-3000的轉速,操作稍有不慎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致命的意外,大家緊緊地盯著指標資料的波動,不敢有絲毫鬆懈。
手術完成、管路對接、血液引出……生命通道連線成功,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在改善。
針對新冠肺炎可能引發的多臟器功能損傷,戰鬥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2300多名醫護人員在一個多月的並肩作戰與磨合中,已經達成基本共識,治療關口前移、提前干預刻不容緩。
隨著目前確診新增人數的降低,新冠疫情的主戰場已經轉移到重症病房,多學科合作的精準施治給重生帶來更多的希望。
抗疫情優秀事蹟心得體會4
今年的春節,是一個特殊的春節,在這個最重要的日子裡遇上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場抗戰肺炎的激烈“戰爭”由此開始了。
我們身邊的每一人都為這次疫情擔心受怕,我從電視上看到那些白衣天使叔叔阿姨們24小時都在等待命令,只要上級一發話,您們就義不容辭的去醫院和病毒做鬥爭,在您們眼裡,沒有白天和黑夜,困了,您們就趴在桌子上或睡在地板上眯一小會。您們沒有好好的吃上一頓飽飯,餓了,您們就吃泡麵。由於醫療物資缺少,為了避免浪費,您們害怕耽誤太多的時間去救治病人,您們一天才上一次廁所,有的甚至還穿上了紙尿褲。這種純結、高尚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解放軍叔叔的支援工作也很幸苦。為了不讓各災區的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供應不足,您們成立了物資運輸隊,將這些物資送到了各個郊區,運輸物資有時候來回就要半天的時間,您們在車子上沒有食物,就隨便找點吃的填飽肚子,生怕錯過一分一秒。到達運送點後,您們還要將那些一堆堆的物資一箱一箱地搬下來,就算累得滿頭大汗,您們也不休息。
在這場疫情戰鬥中,有許多報名參加的自願者們,冒著不怕被感染的風險也衝在了最前面。有的負責來回車輛的登記、有的負責各區域的消毒、還有的負責各醫院的後勤工作等等。您們的這種愛讓我覺得很溫?
這場疫情中,我們的老師也非常擔心我們的安危。您每天不定時在群裡面發預防冠狀病毒的訊息,讓我們每天在班級群裡面報平安,您才放心。還有環衛工人,一大早就會看到您們忙碌的背影......
感謝您們為這次抗戰疫情衝在了最前面,我希望您們保護我們的同時也要照顧好您們自已的身體,因為有您們,我相信這場疫情馬上就會結束,我們又可以像以前那樣快快樂樂地上學、放學。
抗疫情優秀事蹟心得體會5
在逆行的人群中有這樣一位老人,他說沒有特殊情況,千萬不要到武漢去,他自己卻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去武漢的征程,他就是84歲高齡的鐘南山老人。
一位90後的美女護士,為了防止病毒感染,毫不猶豫的剃光了自己的頭髮,那一瞬間我熱淚盈眶。她的髮型必將引領潮流,她的髮型會是這個春天最美的髮型!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場用生命守護生命的戰爭。醫護人員是國人信賴的靠山,他們臉上被護目鏡印下的地方正是他們的驕傲,也是這個春天最美好的印記。工作的時候,口罩雖然遮住了他們的臉,卻怎麼也遮不住他們春光似的眼神。“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中華兒女的精神不就像那淡雅的梅花一般,經過鵝毛大雪與刺骨的寒風才更有那淡雅的芬芳嗎?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相信勝利就在不遠的前方!相信春暖花開後陽光會更加明媚!
抗疫情優秀事蹟心得體會6
“阿姨,您別下床了,衛生間我去收拾!”“謝謝!謝謝!太不好意思了……”
在火神山醫院的病房裡,洗消護士吳昊步履匆匆,像這樣與年老體弱患者的對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了。
吳昊負責清洗消毒的病區,是火神山醫院收治患者的首個病區。當時為了儘快讓病區達到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要求,吳昊和戰友們夜以繼日,全力配合施工單位和裝置除錯人員,收拾各種建築垃圾和裝置器材的外包裝。作為洗消護士,她毫不猶豫當起了病區保潔員,一個病房接一個病房撿拾垃圾,一袋接一袋往病房外扛垃圾。
首次“突擊”,吳昊一干就是一天多,手磨破了,眼熬紅了,但她依然堅持戰鬥。因為她知道,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接收之前,她必須按標準把整個病區打掃乾淨、消毒完畢。那一夜,她幾乎通宵達旦,直到首批患者住進病房,她才鬆了一口氣。
腰痠背痛的她,晚上乘公交車返回賓館的時候,歪著頭靠著車窗睡著了,公交車駛到賓館,戰友們發現她沒下車,返回車上一看,她還沒睡醒。“她可能太累了,讓她再睡一會兒吧。”公交車司機說。
這些日子,她出現好幾次這樣睡著的事,但從來沒有叫一聲苦、說一句累。一天晚上11點多,幾天沒給家打電話的吳昊,突然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問她在火神山醫院的情況。
“就跟以前一樣,就是照顧患者,一點都不累!”她忍著全身痠痛這樣告訴家人,說完“美麗的謊言”,吳昊的眼淚不由流了下來。
抗疫當前,戰鬥在火神山的吳昊和戰友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忘我戰鬥著。50多歲的護士長陳紅,白天往汙染區搬運了40床新被褥;每天去病房為患者輸液的護士姐妹們,透過滿是霧水的護目鏡,為患者輸液;下夜班的姐妹們,臉上被口罩和護目鏡長期擠壓留下深深的壓痕……
每天,吳昊都要進入汙染區打掃病房衛生,為每一個房間噴灑消毒劑、掃地、拖地、收拾垃圾,一個病房至少需要10分鐘,整個病區收拾消毒完,需要兩三個小時不停歇。往往還沒有忙完,吳昊已是汗流浹背。
病房的患者看著吳昊每天去打掃房間、收拾衛生間,都很心疼她。不少患者稱讚她是“天使保潔員”。“小吳,等我好了,希望能留下來做義工幫你分擔點兒,你太辛苦了!”一名患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