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同上一節師德課心得體會(通用7篇)
學習同上一節師德課心得體會(通用7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同上一節師德課心得體會(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習同上一節師德課心得體會1
學習了泰安市師德標兵事蹟報告會教師的先進事蹟,讓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學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願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學生是極大的精神激勵。我從教育中體會到:尊重學生的實質就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學生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生關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讚美,善於交流,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成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為“孩子們的同志和朋友。在學生心靈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愛心去澆灌,必將伴隨其生命的成長豎起人格的參天大樹。“萬紫千紅隨風去,冰心一片載玉壺”,這就是我這樣一位普通教師的高風亮節!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我想,教師所從事的就是這種葉的事業——平凡而偉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動實踐遠勝於說教。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其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都在用行動詮釋著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學習同上一節師德課心得體會2
作為教師,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孩子。作為學生,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願意接近的孩子,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孩子都願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孩子在學校裡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願意接近的教師,比孩子不願意接近的教師,對孩子的影響要大。由此推斷,作為教師,你要把孩子培養成大家都願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道德,而你要使孩子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孩子願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孩子施加更大的影響。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
孩子接近教師有很多原因。除了道德,教師的學識、權力、外表等都會成為促使孩子接近的因素。但學識只能滿足孩子一時的求知願望,權力只能維繫短暫的順從與親近,外表只能吸引膚淺的注意。真正打動孩子內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這力量才是長久的,它將影響孩子的一生,是孩子未來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來講,學識、權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遠不如道德重要。
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孩子的真心擁戴。但對一位教師師德師風的真實準確的評價,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學術和行政的種。種權力,以及對孩子所能構成影響的所有因素之後,才能真正得到。
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
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頗深,師道尊嚴使孩子在教師面前往往會失去自我,特別是在中小學階段,平等觀念幾乎完全為師道尊嚴所替代。在教育這一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教師和孩子不是簡單的主體與客體的關係,而是教育主體與受教育主體間的雙向交流的關係。向孩子灌輸平等意識,使他們的主體意識覺醒,並在學習和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髮展其主體性,這是大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在內心深處確立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孩子的主體意識又逐步覺醒和發展,這樣才能進行主體與主體間的有效交流和溝通,達到教育實踐活動的良好效果。
好的師德師風的另一個具體表現,是師生之間要倡導民主,並且教師要身體力行,為學生做出表率。
民主是現代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徵。但是,在傳播知識、播種文明的校園裡,卻有部分教師缺乏民主意識,有些中小學教師甚至成了“專制”的代名詞,可見教師倡導民主並身體力行的必要性。幼兒教師雖不像中小學教師那麼專制,但師道尊嚴的流毒依然至深,認為孩子尊重教師是天經地義,卻忽視了教師也應該尊重孩子。在教學過程和教育管理中,對孩子過多地指責和否定,指責孩子學習不努力、生活散漫、胸無大志等等。即使這種指責是善意的、有根據的,學生在內心深處也是難以接受的。因為學生的需求和個性被忽視了,他們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而且有的批評和指責帶有主觀武斷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礎上討論問題的民主氛圍,本質上不是主體與主體間的交流。顯然,民主作風是確立和發展孩子主題性的基礎,是師德師風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師德不僅是教師個人問題,也是教師群體問題,即風氣問題。個人師德不好,雖然有時會在小範圍裡造成“一個臭雞蛋毀了一鍋湯”的壞影響,但畢竟還只是小範圍的事。教師群體如果風氣不好,特別是與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沆瀣一氣,其危害性就大了。這時的師德問題就演變為整個教育行業的道德問題,這時的不良師風就演變為教育行業的不正之風了。
總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師透過教育理念的創新,從而推動教學內容、方法的創新,是大有用武之地的。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體,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原則。
學習同上一節師德課心得體會3
有位名人說過,教師的高尚不在於他培養了多少科學家、藝術家,而在於他的細微之處,以高尚的師德影響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創新的新一代,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推進教育創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導力量,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因此,師德師風的好壞往往影響和決定了學校的校風和學風的好壞。
師德古來有之,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現代師德是對古代師德的繼承與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對師德賦予了新的內涵。
1.愛崗敬業、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用心應對自身的社會職責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穫。
教師不僅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2.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
熱愛學生,瞭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愛學生,怎樣愛才是真正的愛,近來一些輿論批評某些教師是“製造自卑者的教師”。好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優點,不誇跑不了;學生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其實,在老師的眼裡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
3、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是師德的新發展
要讓學生從分數的奴隸變為學習的主人。要從以“教”為出發點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教為學服務,教不是統治學生學、代替學生學,而是啟發學生學、引導學生學。課堂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用武之地,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訓練潛力、發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薰陶的場所。教師應是教練員,不是運動員,要讓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去學習、去實踐。
4.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明白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範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
5.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昇華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在科學和技術發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經常處於學習狀態,人們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後於實踐的要求。所以,時代要求教師務必轉變學習觀念,確立“邊學邊幹、邊幹邊學、終身學習”的觀念,緊跟當代知識和技術的發展步伐。
我們的路還很長,不管有多坎坷,只要你把它當作一次經歷,一次磨練,你會為你比別人的經歷豐富而自豪,你會為自己經受得住磨練而驕傲。這天,我們遠離家鄉,遠離親人,我們能在一齊合作,那是我們的緣分,不要為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不要為一些小委屈而耿耿於懷,我們就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相互關心,相互理解。不管在哪裡,不管到何處,要堅強,要進步,要合作,更要快樂。讓我們為了完美的生活,攜手共進!
學習同上一節師德課心得體會4
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沒啥意思。” 我走上教壇十餘年了,做班主任還是個新手,可是它卻給我帶來了不少快樂和感觸,它使我懂得了工作的實際意義。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善於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其次,做班主任還要捨得投入,不僅要投入時間和精力,更要投入情感,做一位良師益友。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班主任的愛不僅是個人之間的一種態度,一種積極的肯定情感,它還是一種評價。班主任對學生的態度常常反映學生所在集體,甚至是社會對他的某種評價。
因此,學生往往把班主任對自己的關懷、愛護、信任等與班主任對自己的評價聯絡在一起,同自己的集體中的地位和人格價值聯絡在一起。班主任一句話有時能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於是班主任的這種情感實際上就轉化為一種社會環境因素在每個學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尋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見,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對教育好學生是多麼重要啊!
作為一名班主任,工作繁雜,不僅要管理學生的學習,還要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類事情。一個班級就是一個世界,它包含著不同性格、不同愛好、不同資質、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不是每個孩子都美麗,但他們一定是可愛的,不是每個孩子都聰明,但他們一定是獨特的。
那些在學習、思想、行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學生,我們稱之為“問題學生”。他們往往被忽視、被冷落。殊不知,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殊不知,錯過學生的一個教育機會,沒準就錯過學生的一輩子。 “問題學生”同樣擁有一顆真誠純潔的心靈,也有被尊重被賞識的願望。對“問題學生”只有誠摯的師愛,才能填補他們心理的缺陷,消除他們心理的障礙。所以,班主任應當對他們給予更多的教育引導和關愛, 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問題學生”。
我們班今年進了個外地學生叫陳一博,說話帶有濃重的安徽口音,很調皮,上課搞小動作,還逗別人說話。下課溜得像小兔子,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怕做作業,經常幾個老師都追著他要做業。任課老師提起他個個頭疼。其實他很聰明,就是不好好學。我找他談過幾次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制度,以學習為主,爭取進步。他口頭上答應了,可事實上一如既往,毫無長進。承認錯誤很快,卻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也冷了,真想放棄。可是我是班主任啊,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退縮。那天他感冒了,我覺得是個好時機,我把他帶到辦公室給他量體溫,倒水給他喝。
他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先告訴他這個季節容易感冒,要及時增減衣服,下課不能太瘋,身上汗溼了容易著涼。不要和同學打鬧,既影響同學感情,還會引起安全事故。這時候他才告訴我原因,原來班上的同學都不和他玩,還叫他安徽佬兒。原來他還沒融入到我校這個新的環境,他打同學只是為了引起注意。知道了這些,我真後悔自己的粗心,後來在班會課上我以“歡迎新同學,團結是一家”為主題讓學生討論,怎樣與同伴相處,怎樣互相幫助。好多學生都反省了自己的錯誤,有的學生當場表示要和他做好朋友。這個男生不好意思的笑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笑容。從那以後,他變了。上課不說話了,作業很認真,從不和別人打架,還經常幫我擦黑板。我相信聰明的他一定會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
每一個“問題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與學生架起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樑,這樣學生才能信任你。只有找到問題的癥結,才能解決問題。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才能使其進步。
我們班有個女生丹丹性格孤僻,從不和同學交往,久之,班上的同學都不和她說話,她也就越來越自卑,越來越孤獨。下課她總是一個人坐在座位上,呆呆地看別人遊戲,情緒非常低落。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丹丹的媽媽早病故了,爸爸再婚後,現在家裡多了個小弟弟,一家人都圍著小弟弟轉,沒有人關心她。她覺得自己已經被人遺忘了,甚至覺得自己是多餘的。知道情況後,我真的很心疼,如果不及時對其加以引導,會對她的健康非常不利。找她家長反了情況,要求家長多關心她。為了讓她不再孤單,我在班上釋出命令,要求大家多和她玩,可是效果甚微。
怎麼辦呢?還是女兒幫我解決了這個難題。女兒喜歡金魚,我就在我家院裡建了個大魚池,給她養金魚。有一天女兒心疼地對我說:“媽媽,那個黃色的小魚真可憐,搶不到魚食,都吃別的魚剩下來的。” 我一看,是呀,於是我在小魚的周圍撒了好多餌料,以後女兒都在小魚的周圍多撒餌料。幾天後奇怪的事發生了,那個不起眼的小魚領著一群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那條小魚竟成了“頭兒”,也許聰明的魚兒發現,只要在小魚的周圍魚食就有很多。所以它們都圍著小魚轉,而那條小魚搖頭擺尾、神氣活現地做著“領頭魚”,彷彿統率起整個魚群。我突然想到了丹丹,她就像那個小魚。於是,我也刻意在丹丹旁邊“撒些餌料”,課前,我讓她幫我拿教具。
我讓她幫我發作業本,她一個人發不過來,可以請幾個幫手,同學們對發本子很積極,都主動要幫她。我讓她檢查班級衛生,她查得可認真了,班上也沒因為衛生問題扣分,我表揚她、鼓勵她。我把她的照片貼在我班的“星光燦爛”欄目裡。我們班的孩子太聰明瞭,她們發現,老師對丹丹特別好,和丹丹一起做事,受表揚的機會很多。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肯定,都希望老師重視。於是“領頭魚”的現象也在我班發生了:有的主動找她玩遊戲,有的和她一起撿地面雜物,有的和她討論作業……,丹丹的自卑消失了,一天比一天更加自信!課間,我看到她們一起嬉戲的身影,我也開心地笑了。原來只要真心熱愛學生,只要肯花心思,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則把教師熱愛學生作為“教育的奧秘”,他的座佑銘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 班主任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當學生意識到教師是真心愛護他關心他,為他操心時,無論你是耐心的幫助,還是嚴肅的批語甚至是必要的斥責,學生都會樂意接受。這就是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沒有取得學生的信任,那麼即使你教育目標正確,教育方法科學,教育也無法達到期望的結果。因為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既是老師作用的物件,又隨時顯示一種“反作用”,這種反作用表現在:班主任的教導和要求,都要經過他們情感的過濾或催化。如果師生沒有達成信任,學生面對班主任教師的教導就無動於衷,嚴重的還會產生牴觸情緒和對抗行為。這種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學生?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師愛是甘甜的雨露,滋潤學生乾涸的心田。師愛是一盞明燈,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師愛是一束陽光,溫暖孩子陰冷的世界。
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複雜的,任務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們真誠地捧著一顆“愛心”,加深理論修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系統科學的工作方法,就一定能勝任這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正如冰心的那句名言:“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 教師要把希望與信心的種子播撒進學生的心間,讓學生學會勇敢從容面對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這是我畢生的追求。
學習同上一節師德課心得體會5
教師是文明的締造和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教師燃燒自己,照亮他人,默默無聞,無怨無悔……
殷雪梅——教育戰線上的普通一員,她沒有轟轟烈烈的宏偉事業,但是她有值得稱道的“豐功偉績”,有教書育人的瑣瑣碎碎、平平凡凡。幾十年來,筆墨春秋,書寫了她教書育人的喜怒哀樂;三尺講臺,浸透著她不懈追求的摯愛深情。她愛自己的事業,勝於愛自己的生命,她把自己的愛與責任,把自己的一切都傾注在了教育事業上……
自從殷老師踏上神聖講壇的那一刻,面對莘莘學子那一雙雙如飢似渴的求知目光,她深深地感受到了平凡中的偉大,偉大中的一份責任。殷老師全身心的投入到教書育人的事業中,勤奮學習、潛心鑽研、努力工作,真誠的愛著每一名學生。無數次響起與落下的鈴聲,不知道送走了多少學業有成的學生,放飛了多少理想和希望。她用踏實的人生腳步、崇高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她也從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
“以身作則,潤物無聲”是殷老師德育教育的特點。他認為好的大學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更應該教會學生認真做人。“人格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必刻意進行,教師本身就應當是學生最好的榜樣。”正因為如此,殷老師總是保持著一種一絲不苟、務求完善的風格,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上殷老師的課,學生不僅能在知識的海洋裡盡情遨遊,更能體會如沐春風的心情,不知不覺得到人生的啟發,思想的激勵。
她經常找學生談心,做學生的知心人,從而得到學生的充分信任,瞭解學生心中的“結”,幫其排解不良情緒,為學生排憂解難,並且經常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她對學生的愛,如春風化雨,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在工作中,她努力放下師長的架子,蹲下身子與學生說話,走下講臺為學生授課,關心學生的情感世界,與學生談理想、談未來,以寬廣的胸襟熱愛每一個學生,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用尊重、理解善待每一個學生,與他們建立朋友般的情誼。
殷老師的生活繁忙而勞碌,無數萬籟俱寂的夜晚,她的臥室依然亮著耀眼燈,燈光下,她不顧滿眼的紅絲,精心細緻的批改作業、設計教案、製作課件,她知道,那一筆一畫都將是一隻只振翅欲飛的雛鷹,她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燈光與星光交相輝映,映亮的是一顆對教育事業無比熱愛的心。
那一年殷老師為了一群孩子離開了我們……而她在這一片神聖的沃土上,處處播撒著希望;在這一方快樂的天地裡,處處洋溢著歡歌笑語;就在這片土地上,她用自己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動人的話語,去撥動那一個個美妙的心絃,她用心寫下忠誠,在她所熱愛的教育事業上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在三尺講臺上書寫著執著、永恆!
學習同上一節師德課心得體會6
今天,我觀看了“國家先進教師師德演講”錄象,心中感慨萬千,久久不能平靜。好幾次都被感動的熱淚盈眶。像霍樊徵、鄒有云、黃靜華等師德高尚的優秀教師,無一不是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偉大的人文關懷、無私的愛為孩子撐起了一片廣闊的天空,他們身上表現出的高尚的師德風範是任何溢美之詞都無法形容的。和他們比起來我是那麼的渺小,同時我又似乎找到了一些什麼。
霍老師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她認為把愛更多的給後進的孩子,人人都是才。事實也證明如此:她的愛心把一個調皮至極,無人能夠管教的“壞”孩子何勇山感化了,以至於這個小男孩長大成家生子後都無法忘懷霍老師的愛,帶著全家來看望她,甚至叫她一聲“娘”。當我們問她,您的育人方法時,她說了八個字:激勵、賞識、參與、期待。在有的教師眼裡,對後進生常常是不屑一顧的,“差生”一詞,從教育者口中說出,也許不會有什麼不自然,但對於學生而言,抹殺了多少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強意識,造就了多少自感卑微、自暴自棄、自我封閉的遺憾。也許他們原本的愛勞動、樂於助人、動手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等閃光點就在你不經意間的一個否定性評價中喪失殆盡,再也無法找回,霍老師說的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和轉變需要一個過程,教師要善於等待,善於尋找他身上的閃光點,用真誠的愛去理解關心每一個孩子,這樣才不愧於教師這個稱號!”教師要把學生看作一個有思考能力的人,有發展潛力的人,而不是老師施愛的被動物件。當老師把學生當成教育的主體用讚賞的眼光去看他們時,就會發現他們有可愛之處,你不會不去愛他們。只要我們用愛心、寬容、理解、人文關懷去善待孩子的每一點錯誤,適時表揚、鼓勵,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會取得成功的。
霍老師還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的眼睛是攝象機,耳朵是錄音機”。在學生眼裡,教師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學生的關注。因此,我認識到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學雙方互相瞭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學工作,並有利於幫助學生解決一些思想認識問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使他們健康地成長。也就是說,課堂不僅是教師教書的場所,也是教師育人的場所。學生畢竟年輕,很多認識還是模糊的,需要我們去正確引導。教師有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問題的責任。教學過程本身是師生交流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接觸學生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學生有不良習慣或行為,應該及時加以制止並正確引導,指出其錯誤之處和危害;如果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什麼疑問或困難,應該與他們一起分析,多多給予幫助並儘可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果學生在生活方面有什麼因難,也應該多加以關心和幫助。事實上,教師多瞭解學生的想法,多聽聽學生的心聲、疑問甚至意見,成為他們傾訴的物件和知心朋友,正是學生所希望的。
實踐證明,師德的影響是巨大的,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會有什麼樣的學生,我們獻身教育,就要努力實踐師德、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提高師德修養、做一名擁有愛心的德才兼備的好老師,用愛心為學生撐起一片廣闊的天空。
學習同上一節師德課心得體會7
《禮記》說“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人師是教師的至高境界,也是教師的人生終極目標。我作為一名從教25年的中年教師,一直以來把能成為一名真正的“人師”作為我職業生涯的努力目標。從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來看,我認為從經師到人師大致與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談及治學的三種境界相似:“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在我從教的第一個十年,我經歷的正是其中的第一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回想初為教師的自己,首先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徑,並明確自己的目標與方向,經過兩年的初中教學與8年3屆的高中教學後,我意識到專業知識傳授的一些門道與技法,懂得了如何去與學生溝通交流,並讓他們能接受並承認我的課堂,使我快速地成長為學校一名年輕的骨幹教師。
接下來的第二個十年裡,我感受到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堅定與無悔。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面對一屆屆學生,要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師,不是輕而易舉、隨便可得的,必須堅定不移,經過一番辛勤勞動,廢寢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頻寬也不後悔。這個十年裡,我一面經營自己的小家庭,一面繼續著自己由“經師”向“人師”的努力,班主任、學科組長、教研組長、年級管理、學校管理,一路走來,其中的艱辛付出只有自己默默承受。
如今,早已過了“不惑之年”的我,想要達到第三境界,知道必須要有專注的精神,反覆追尋、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有所成就。就像莊子《庖丁解牛》裡的“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境界,這就需要真正去悟為人師之道。
因此,為人師者,理應先成為經師,進而再成為人師。人師,是我畢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