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精選22篇)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精選22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1

  8月24——25日,我參加了在婺源風景酒店舉行的上饒市教育局20xx年小學《道德與法治》新教材骨幹教師培訓會。此次培訓有兩個內容:一是由華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副院長、《中小學德育》雜誌社副社長、《道德與法治》教材副主編王清平教授對粵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新教材進行解讀;二是由廣東省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劉秋燕老師帶來的粵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微課的製作與使用,其實是對微課概念及其使用製作的較系統的講授。

  我們先來看第一塊內容。王教授作為剛剛由教育部審定並推廣使用的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的副主編,對此套教材編寫依據、課程性質、教材特點及課堂教學當然瞭然於胸,因此她的講座也是圍繞著這幾個方面展開的。

  一、教材編寫的依據是什麼?

  我們當前使用的冀教版《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對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起了很大重要,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們需要增加新的內涵。尤其是依法治國理念穩步實施,更需要我們將法治教育的內容引入到小學品德課中來。

  此次推廣使用的粵教版《道德與法治》的編寫依據為:

  1.《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xx版)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

  3.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要求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總體目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普及法治知識,養成守法意識,使青少年瞭解、掌握個人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識和制度、明晰行為規則,自覺尊法、守法;規範行為習慣,培育法治觀念,增強青少年依法規範自身行為、分辨是非、運用法律方法維護自身權益、透過法律途徑參與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意識和能力;踐行法治理念,樹立法治信仰,引導青少年參與法治實踐,形成對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價值認同、制度認同,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二、《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性質是什麼?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基本性質定義為:它是一門活動性綜合課程。這就要求我們任教者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與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去體會道德的力量,去感悟法治精神。

  三、德育課程的學科核心素養是什麼?

  提升道德認知(道德覺識、價值認知、道德判斷、道德決定、道德反省等)

  增強關係理解(人生認知、關係覺察、價值體悟、道德敏感、道德對話等)

  培養生活技能(日常生活、學習、交往、處事、休閒娛樂等)

  提高公民意識(國家意識、責權意識、規則意識、公共意識、獨立人格意識、對話協作意識等)

  激發社會參與和社會行動的熱情(志願者服務、公益勞動等)

  豐富媒介素養(媒介識別、媒介選用、媒介批判、媒介責任、媒介法規等)

  四: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的教育側重點是什麼?

  a、道德教育

  (一)人與自我

  衛生之道——衛生、整潔、運動、規律作息等。

  修學之道——立志、勤奮、好學、專心、講理、問難、毅力、進取、惜時等。

  謀生之道——進取、自立自營、勤勞、節儉、技能、創造等。

  修德之道——正直、誠實、謙虛、自信、豁達、勇敢、堅毅、理智、求真、愛美、自尊、自省、自制、廉潔、不貪心等。

  (二)人與社會

  個人與家庭——孝敬、男女平等、和睦等。

  個人與社會——

  (1)與熟人(同學、朋友、鄰居等):真誠、友愛、理解、信任、體諒、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睦鄰、合作、守信等;

  (2)人與陌生人:禮讓、友善、同情心、關愛、守信、善群、公正、寬恕、尊重、幫助他人等;

  (3)人與社群:講衛生、守紀律、維護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物、美化公共環境、珍視社會進步、樂於社會參與等;

  (4)對職業或工作:責任、敬業、創新、信用、公平等。

  個人與國家——愛國、守法、平等、民主、國民的權利和義務等。

  個人與國際——正義、和平、國際交往與合作等。

  (三)人與自然貴生、博愛、和諧、探究心等。

  b、法治教育:培養學生的國家觀念、規則意識、誠信觀念、尊法守法的行為習慣。

  五、《道德與法治》的編寫指導思想是什麼?

  1、加強法治教育就是加強道德教育,二者不能分割。

  2、規則教育是小學階段法治教育的重點。

  3、學生是法治教育的主體。

  4.遵循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規律。、

  六、《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特點是什麼?

  1.編寫思路:明暗結合、縱橫銜接

  明線:兒童的生活時空順序,體現生活邏輯;

  暗線:小學低年級兒童品德發展的關係、內容範疇,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兒童的日常起居、人際交往、知識學習,體現品德發展的邏輯……

  2.編排結構:三位一體

  本教材在編排結構上,充分體現法治意識、法治知識與法治行為的三位一體。

  3.取材:時代氣息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統一。

  4.呈現方式:體現兒童的審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發想象力

  5.獨有特色:正確對待兒童成長中的問題,重視心理素質的培養,為兒童成長營造安全的心理環境。

  七、《道德與法治》教材體例說明

  教材主體:單元+主題+“放大鏡”(我發現、我知道、我會做)

  欄目設計:

  小詞條:法規小詞條、傳統文化小詞條、諺語小詞條

  小腳印:自我評價和行為指引

  知識卡:掌握相關知識點

  小遊戲:培養活動能力和創新思維

  小製作: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八、《道德與法治》教學建議是什麼?

  1.積極體驗,發展學生的道德感知力(私人邏輯)

  2.尊重兒童的權利,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

  3、聚焦有效,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和社會技能

  4、關注社會生活,透過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新學期開始,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材版本的一時更新讓我有些始料未及。因為我們上學期還是粵教版本,新學期一開始一下子就變成了人教版本,正當我飢渴無助之際,今天的新教材網路培訓如同一場可貴的春雨及時地滋潤了我乾渴的心田。

  網路培訓讓我站在"高處"把握了教材的主題、理念與框架:憲法精神是貫穿全冊的紅線,統帥全篇的靈魂。本冊書我應以憲法教育為核心,不斷去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和國家意識;教材採取總——分框架結構,猶如一篇文章,思路特別清晰,這一切似乎使我頓生駕馭教材,運籌帷幄之感。

  我最讚賞的還是本書很貼近青少年實際,遵循知識邏輯和生活邏輯相結合的原則,教材建構"基於生活——反思生活——迴歸生活"的路徑。這將會使學生們增加很大的學習興趣,我們在教的過程中也不會覺得抽象、枯燥。

  同時,本次培訓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教材研讀方面,我要肯下苦功。字斟句酌,逐層分析,多思考,勤動腦,既不能想當然的望文生義,也不能迷信權威或墨守成規。

  新學期,新教材,新挑戰,我雖不能輕車熟路,但不能不說,這次網路培訓,真的很給力。當然,探索學習之路沒有止境——我會努力不懈,只求更好!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3

  感覺很久都沒有遇到過這樣質量高的培訓了。這次學習,讓我收穫匪淺。總覺得意猶未盡,還想繼續學習,讓更多精彩的知識和思想進入自己的大腦中,指導自己的教學。

  現將自己的一些心得整理如下:

  一、教師要樹立人格威信

  《道德與法治》要教得好,首先得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讓自己的道德和人格魅力從行動上去影響學生。

  1、老師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建立起專業威信。要懂得教什麼、懂得怎麼教,懂得如何高效地教。這樣才能讓人有信服力,讓孩子尊重,讓孩子信服。

  2、做一個善於發現、表揚學生優點的老師。

  在皮格馬利翁的故事中,我們知道了在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所以,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對孩子的評價,應該自己斟酌。這樣說了,就能讓他改掉以前的壞毛病嗎?我有沒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法來糾正他?

  3、讓自己更有耐心。對於孩子的壞毛病,要充分認識到壞毛病的頑固恢復現象,要反覆抓,抓反覆。察覺到不對就應該糾正,而不是抱著一勞永逸的天真想法。

  4、採用“說服”的方式對待孩子,應該用“名片效應”拉近孩子們的距離。“你們怎麼搞的”只會把自己推向孩子的反面,讓孩子心理距離更遠。然後用“門檻效應”“得寸進尺”,讓孩子一步一步完成小目標,強化後達到需求。用“南風效應”潤物無聲,避免劈頭蓋臉的懲罰,讓孩子保留自尊心。最後避免超限效應,“點到為止”,避免長篇大論惹人厭煩,講清規則即可。

  5、如果真的要懲罰孩子,應該選擇在一個相同的情境中進行。吃飯時候罵孩子上學做的不好的事只會讓人覺得反感,應該在有空檔時,或者在他欺負人的時候進行教育。

  6、懲罰時還需要注意方式,要儘量讓孩子喜歡的目標不要達成。在喜歡講話時,老師、父母的責罵,只會讓他罵的更兇,助長了行為的強度。在喜歡游泳時,朝著河裡追只會讓他達成“去河裡游泳”的願望,應該從河邊往岸上趕。

  人格威信是從教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的,應該從小事做起。

  二、在教學中,要把握一些關鍵問題

  《道德與法治》不是簡單的一堂課,它是知識的總和,教導學生如何生活,但又在此之上拔高,更進一步的培養孩子的人格素養,形成真正的道德。因此,需要重視的問題如下:

  1、我們不能把課程上成語文課、科學課、美術課、手工課、習慣課。我們在教課的時候,應該為孩子的三觀奠定基礎,使用的方法、材料、解讀必須落在“德”上。

  2、教學設計的“主題性”。

  低段每冊都有一個相對集中的教育主題,每個學期都有一個學期教學目標。在此我們可以知道我們這門課的定位是什麼。根據這個教學目標,我們可以知道:課程標準;孩子道德發展的轉光,生活的現實情況,需要解決什麼。從孩子的成長中,需要完成什麼任務。

  3、學習方式的探究性。一年級學習的主要方式是感受體驗型。二年級到的學習的方式由體驗型變為了探究型。如在二年級的辨析式環節中,不是列出情況判斷對錯,而是應該考慮各種情況進行判斷。

  4、辨析問題的開放性。我們在判斷問題時,往往應該思考問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而不是單純地判斷對錯。

  5、範例的示範性。在課文中的例子,如果要進行替換,需要想想是不是問題被替換掉了,或者教學的思路被替換掉了。

  6、教學設計的選擇性。

  7、教學過程中的“實在性”。在課堂上,最重要的不是讓孩子講正確的話,而是講真是真誠的話。

  三、對自己教學課程的反思。

  我再上《我是一張紙》時,教學目標是:為什麼要節約用紙。推論步驟為:紙用途廣,紙來之不易,紙歷史悠久,從而推斷出,應該節約用紙。

  但實際上,有用才是資源,這是功利性的邏輯。如果對我們有用作為該不該珍惜的評判標準,那麼即使是美,也是為了我們生活的裝飾品。那些純粹為了好玩、純粹的奇妙,就會消失掉。

  思維是有習慣性的,如果用經濟學原理去解釋紙的來之不易才能珍惜,那麼久不是純粹的德行。文化把歷史換成了數學概念,對人文方面的感知就少了。德育,不是知識的堆砌、技術的難易、功利性的判斷。

  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從“節約用紙”到“我是一張紙”的概念性轉換。

  正確的做法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應該是“共在”的世界觀——我與世界息息相關。紙對我們是“陪伴”,是“朋友”,而不是“工具”和“資源”。

  紙有著豐富的樣子,與我們時刻相伴。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情緒去與紙思考、互動,他們也會變成相應的樣子。例:紙經過加工後,變成了一朵花。他是我們息息相關的心情之花。藝術能讓紙變成“藝術的紙”,快樂能讓紙變成“快樂的紙”。

  紙是生命的轉化,是智慧的結晶。從樹到樹葉,再到紙,大樹的生命力轉化到了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少用一張紙,就是挽救了一分樹的生命。

  同時,紙也是先人的智慧結晶。紙是中國人的驕傲,他是我們對世界的貢獻。在我們手裡的紙,穿越過悠悠歲月,從發明第一張紙的祖先手裡,傳到了我們的手裡。“悠久的歷史”中,流淌的是智慧、是文化。

  總而言之,我們這門《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以孩子的德育為主的課程。在教學中,應該對如何培養孩子的德育做出貢獻,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

  在我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盡量修行自己的品德,讓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的影響身邊的孩子,同時,在備課中也儘量以純粹的道德進行考慮,而不是用功利性等錯誤的思想指引孩子。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4

  小學生正處於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就要利用好課堂教學陣地,按照新課程標準,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心理健康的“四有”新人。新課程標準確定了思想品德課要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首,兼顧能力目標、知識目標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摒棄舊的教學觀念,讓思想品德課程由過去的枯燥乏味的說教式教學變為受學生喜歡的新穎有趣的新課程。

  對此,本人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就新課程下如何開展思想品德課教學,談一些認識和體會:

  第一,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備好每一節課,是開展思想品德教學的前提條件。作為一名教師,備課是最基本的一項工作,備課不但要熟悉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備好教材,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動態,更重要的是要鑽研新課程標準,設計好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師生情感交融,實現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目標,從而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課重教學的任務,使思想品德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

  第二,在課堂教學中要處理好教師和學生的關係。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統一的整體,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從人格意義上說,師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必須從主體轉為主導,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恢復到主體地位上來,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間共同參與、交流、互動的過程。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變為學習的主人。教師透過創設情境,選取典型材料,設計學生活動,以及有針對性的問題等形式來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於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形式單一,時間長了,學生也會厭倦,興趣大減。因此在課堂上可採用自主式、討論式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合作探索的慾望,主動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和成就感,使課堂氣氛活躍,興趣盎然,樂在其中。第四,要重視和應用及時有效的課堂評價。初中學生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讚揚,因此在課堂評價時不能簡單地說對或錯。對此,教師在課堂評價時要採用靈活多樣豐富生動的評價語言,抓住學生的不同特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恰當的,具有針對性、啟發性、引導性、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獲。

  總之,只要教師遵從新課程觀念,認真鑽研教材,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學生實際的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夠上好思想品德課。此次培訓受益匪淺,這對我以後的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我也會不斷地努力學習,做好自己的工作。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5

  秋季開學,我省中小學校在起始年級開始使用小學語文(1年級)、小學道德與法治(1年級)、初中道德與法治(7年級)新編教材。為確保新編教材在我省順利使用,省教研室先後在x、x舉行了小學語文、小學道德與法治、初中道德與法治新編教材專題培訓,全省300多位語文、品德學科教研員及骨幹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培訓中,由x市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柳老師、x市xxx小學校長等多人組成的小學語文專家團隊從教材解讀、入學教育、識字寫字、漢語拼音、口語交際、閱讀教學、字詞句運用、課外閱讀指導等各個層面對“部編本”語文教材進行了深入解讀。浙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執行主編教授對新教材的修訂背景和教材設計進行了介紹,執行副主編副教授對一年級教材的具體修訂內容進行了解讀。x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陳老師對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編寫的整體思路及七年級上下冊教材內容設計進行了詳細解讀;x市教育教學研究院侯老師就粵教版《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特色及培訓工作思路與大家做了總結交流。

  與會代表還圍繞新教材的培訓與使用、拓展性課程的開發與利用,以及學科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化等問題進行了積極研討。本次培訓活動及時而有效,既有教材編者、出版社人員對教材的整體介紹,又有專家團隊對教材的系列解讀與教學建議,為新編教材在我省的全面順利推開使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也為下階段我省學科教研活動的有效跟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明確了方向。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6

  9月11日上午我參加了x市名師工作室組織的《道德與法治》培訓活動。聽取了x市中原區研究室教研員王嫻老師的講座,收益匪淺。她從理解課程、解讀教材、和研究教法等三個方面進行講解。最後還觀看了他指導的獲國家級獎項的課,不僅有理論的指導,還有更直觀的課堂教學。讓我對新編《道德與法治》教材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從而讓我懂得了怎麼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地去教,下面就談談幾點我的學習體會。

  首先王嫻老師先分析了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德育課堂教學嚴重脫離兒童的現實生活。課堂教學侷限於書本的世界內,迴避了紛雜的現實生活,人為地造成了“純而又純”的教育,很多老師基本靠說教進行道德教育,學生沒有良好的道德情感體驗,他們所經歷的書本世界無法與生活世界溝通起來。反思我之前的課堂教學,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不能脫離孩子們的生活。

  專家又深入的分析了問題的根源所在。首先明確《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這個課程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綜合性。課程以兒童生活為基礎,用“三條軸線”、“四個方面”組成課程的基本框架。其中,“健康的、安全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礎。“愉快積極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主調。“負責人、有愛心地生活”是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切記不能照本宣科,教師必須能夠真正的理解教材、駕馭教材,憑藉教材所呈現的話題、範例來學生啟用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結論。不能光看圖說話,要切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要學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然後專家結合三年級的教材給我們詳細的解讀了新教材。三年級上冊教材的學習物件是剛剛升入中年級的學生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為主,思維直觀、具體、形象。三年級學生:抽象思維開始形成,逐漸向深刻發展。三年級教材既兼顧兒童特點,又注意教材具有的思維含量。每個單元的問題域體現了鮮明的價值導向:《道德與法治》是體現國家意志的課程,承載著重大的歷史使命,體現了鮮明的價值導向,具有其它學科課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

  接著,老師就每一單元,每一課進行了簡要解析,讓我們對教材有了初步的瞭解。之後,她又給我們講解了用好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整體教學建議。最後老師又讓我們觀看了一節優秀的課堂實錄,讓我們更直觀的看到了《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是什麼樣的?真是到學生中去,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在生活中去體驗,才能獲得最直接的感受。

  透過培訓,我知道了教材只是媒介,我們要靈活運用教材。要根據自己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搞一些適合自己本班學生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薰陶。老師要引領學生開展活動。玩耍也是學習,在玩中學,不是貪玩。關鍵是會玩。老師要引導學生,在玩中有收穫,在玩的過程中受教育,懂生活規則,遵循遊戲規則。讓學生認識遵循規則的重要性。就像遵循交通規則,不遵循交通規則,後果會很嚴重的。在活動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有好的品格,有好的性格。在德,智,體,美,勞中,德育為首。讓學生在活動中做人,讓學生懂得感恩,愛自己的學校,愛老師,愛父母。接納父母的不完美,接納老師的不完美,接納同學的不完美。允許同學的不同,換位思考,團結同學。

  引領學生髮現同學的優點,發現同學的進步,發現同學的閃光點。讓學生天天誇自己的同學,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讓所有學生充滿自信,熱愛生活,愛學習。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終身學習。真正做到讓兒童的生活更美好,讓兒童的成長更精彩!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7

  肩負著學校的深切厚望,我於10月8日有幸赴南京師範大學參加了部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培訓。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前身是《小學品德與生活》《小學品德與社會》,根據國家、省、市各級檔案精神,自秋季一年級開始,統一更名為《道德與法治》。培訓教師的培訓講座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從他們的身上,透出一種智慧的力量,教育藝術的魅力。透過培訓,使參與者對今後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有了全新的領悟。

  如今,培訓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進行了一半,以下是這幾天我對這幾次講座的淺薄的見解與體會:

  聽的第一場講座是成尚榮老師的《道德教師的專業成長》,我雖然不是專業的道德教師,但被成尚榮老師的人格魅力和淵博的知識深深吸引。因此,對這堂課非常有興趣,津津有味地認真聆聽成老師的獨到見解。

  首先,成老師論述了道德和法治的關係,兩者是相互獨立的,又是相互聯絡的。而這門課程,是一門道德與法律的相結合的課程。“法治是對道德的支撐,道德是最高的法律,道德在人們心中,離不開道德的滋養。”我對成老師這句話有著深刻的感觸,這句話我的見解是:法治是道德的保障,如果沒有法治,道德會被隨意破壞與踐踏,法治約束著我們的行為,朝著道德的方向發展,而法治本身就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法治的最高的體現,法治應該是為道德服務的,如果法治背離的道德,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由於某種情況下,法治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道德還是對法治的一種補充。兩者是相互依存、支撐與補充的。接著,成老師從“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論述了道德教師該如何進行專業成長,我從中收穫良多,不僅清楚了國內道德教育的方向,而且瞭解到國外道德教育的成果。總而言之,透過這次講座,讓我看到了道德教育的曙光和希望,今後一定要認認真真上好每一堂道德課,雖然的一個老師的力量有限,但是千千萬萬的老師也是由一個教師組成,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做好,我國的國民素質、道德水平才會慢慢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才會越來越好。

  第二場是孫彩平老師的《小學道德與法治低段教材整體解讀》,孫老師這堂課讓我們非常直觀的認識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容,非常有指導意義。

  專家講到新舊教材的不同,並進行了對比,新教材將德育與法制教育相融合,落實《課標》要求和大綱精神,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傳承的過程,還講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目標、內容、工作要求。專家還列出了小學一二年級法制教育圖譜,並列舉了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編寫單元課例,教材按兒童的生活路徑,以兒童的成長與發展的生活邏輯為核心設計的。教材中的主體是兒童,教材的內容是兒童的生活。教材關注一年級學生的.整體成長、生活;瞭解學校生活的兩個主體生活方式;學會玩,並且有意義地玩;學會主動思考,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想法的參與學習。整本教材洋溢著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從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圖體現多元、開放、平等、包容的價值觀。新教材具備了以兒童的生活視角和路徑,形成生活內容和教學相統一的敘事邏輯,教材力圖體現和諧與溫暖的情懷,體現著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和諧與溫暖的關係。學生從課本中能學會做事、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學習,讓自己努力從適應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覺、自主。

  新教材中沒有了說教性的內容,各冊設計了相對集中的教育主題,呈現方式體現了兒童的審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發了學生想象力,力求從生活中的小事中滲透法制教育。道德與法治教育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啟發,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呈現良好的道德例項和現實需求的法治知識,也應和學生一起解讀、分析,更要帶學生們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觀察、思考、感悟、實踐。

  面對新教材,我們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學習型、研究型、實踐型、反思型的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書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蘊、有情懷的教育者,用德浸潤兒童心靈,用法呵護兒童成長。

  另外,汪鳳炎老師的《做一個德才一體的智慧型教師》講座也讓我記憶猶新,對今後我教學有著很重要指導性意義。

  首先,汪老師提出,“為什麼要做一個德才一體的智慧型教師”的這樣一個命題,他是從“德多才少”、“才多德少”這兩點來加以解釋。而我聽後的見解是,德和才一樣重要,有才無德比有德無才更危險,就像我曾經和學生開過一句玩笑話說的那樣——“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有才無德的人有頭腦、有技術、有能力,他們如果做壞事,造成的社會危害會更大。所以,我們作為一個老師,是學生的榜樣,模仿的物件。如果做不到德才兼備,也就枉為人師了。然後,炎老師從理論基礎、具體措施這兩方面提出,我們該如何去做一個德才一體的教師,他的智慧與理論讓我十分折服,今後一定要把其具體運用到我的教學生活當中去。

  還有很多老師的講座非常精彩,就不一一道來。他們的智慧、理論深深地影響了我,讓我看到了道德教育的光亮,照引著我的教育職業生涯。此次培訓進行到這裡,我受益匪淺,在老師精彩的講述中令我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深入的瞭解,這將成為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能夠正確掌握新教材的重難點、駕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寶貴經驗。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8

  20xx年8月23日,我有幸參加了x省教育廳組織的教科版《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培訓活動,此次培訓是由xx的一位教學經驗豐富且參與了新教材編寫的教授給我們講解,講解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塊:修訂新教材的目的和新舊教材之間存在哪些區別。在將近兩天的培訓中,我在洪老師的講解下對新教材有了較深入的理解。可以說新教材對我們教師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透過這次培訓我所獲得的感想與體會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一、知道了新教材的編列目的、內容的設計

  培訓中,洪老師主要從三個維度(區域維度、理論維度、個體維度)來闡述新教材編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認識到教科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列目的在於同世界性學校德育變革相接軌,以順應時代的變化,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新教材內容的設計重點在知識、技能與能力的關係上,採取的內容編列策略是知識、技能引領,活動穿插,在學習知識、技能中來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同時,在解決日常問題的活動過程中適時地結合學生身邊的例子加以講解,這樣有助於提高課程教學的整體效果。教學內容的設計與選編符合國家對課程標準制定要求,教材內容豐富,難度適中,對有關基本知識編排和敘述,正確、合理、也符合科學性。教材中的知識點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來說較新穎、實用。透過學習,使我清楚的認識到新教材的內容是由哪些單元組成,各單元又有哪些知識點的組成,以及知識點之間的聯絡與區別,洪老師所提供的知識框架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著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二、認識到整體把握《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體把握新教材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於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只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只有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課程知識的主線,才能更好地將知識有機地聯絡起來。因此較好的整體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教材的結構,對於一個新入門的政治教師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三、認識到應該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難點

  透過洪老師的經典剖析,使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新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政治素養;怎樣才能將一個個知識點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政治教學過程中。我已經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學習,教師處於主導地位,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新教材貴在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讓學生在通俗易懂但卻蘊含人生哲理的知識點中輕鬆愉快的提高內在的政治素養,形成科學合理的人生觀,價值觀。

  此次培訓,受益匪淺,在洪老師精彩的講述中令我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深入的瞭解,這將成為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能夠正確掌握新教材的重難點、駕馭政治課堂的寶貴經驗。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9

  8月22日,為期兩天的小學三至六年級的《道德與法治》培訓開始了,領導在培訓開始前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進行解讀,提醒大家認真學習,透過本次培訓對教材有進一步的理解,並把所學運用到自己以後的日常教學中,真正做到道德與法治從娃娃抓起,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顆釦子。

  《道德與法治》課程主要依據是《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綱》,在小學階段著重普及憲法常識,養成守法意識和行為習慣,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邊的法,培育學生的國家觀念、規劃意識、誠信理念和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透過本次培訓,我對於《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用意和整體規劃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小學階段,我們需要摒棄那種認為法治教育就是講法條、講案例的觀念,把傳播法的理念、精神、價值貫穿於學生日常的生活當中。我透過培訓總結了該學科教學的三大性質:生活性、活動性、開放性。

  1、生活性

  珍視學生的生活為寶貴的課程資源。課程學習本身是學生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真實體驗生活、主動參與生活、創造生活的過程。

  本課程遵循學生生活的邏輯,以學生生活中的需要和問題為出發點;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為課程的基本追求。

  2、活動性

  超越單一的書本知識的傳遞和接受,以活動為教和學的基本形式。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學生直接參與的各種主題活動、遊戲或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透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活動過程中的體驗、感悟和主動建構來實現。

  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3、開放性

  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課堂從教室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以及學生的其他生活空間;教學時間在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靈活而彈性地延展。

  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群擴充套件。

  一個人的成長就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對於小學生來說,行為合乎規範,要比記住許多該方面的知識、名詞、條例法規更為重要,這門課程不是要讓學生說出來,而是要他們透過自身體驗、探索、討論和總結後做出來。努力上好每一節課,真正從小學階段抓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及法治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健全的人格體系和較高的公民道德素養,為他們以後在法治社會的生存打下堅實的基礎!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20xx年9月22日,茂名市教育局教育教學研究室在茂名市第一中學附屬學校舉辦了初中教師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培訓。為期一天的活動由市教研室中學政治教研員崔永奇老師主持,茂名市第一中學附屬學校的彭志洪校長髮表了致歡迎詞。

  一、培訓概況

  由人教社委派的培訓專家馮軍教授,作了《新課標解讀與新教材介紹》的講座。馮教授從新課程標準的修訂,新教材的編寫原則,教材總體設計、呈現方式及意圖,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和對教學的一些建議等五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活動最後安排與會教師與專家就教材的相關問題進行互動研討。

  20xx年秋季起,初中的教材有了新的變化,在教材框架設計、教材欄目設計、教材素材選擇、教材容量和難度、教材的呈現方式等方面做了大膽的創新和改革,它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充分挖掘學生資源以及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在內容設計上它更加人性化,貼近學生的實際,貼近社會,貼近生活。邏輯暗線遵循初中生的道德成長規律,善於捕捉初中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正視矛盾,揭示矛盾,解決問題。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展。

  與會600多名教師認真傾聽,積極思考。新的課程標準、新教材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我們要全面理解、深入領會、準確把握人教版政治教材修訂的精神實質與主要變化,更好地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我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工作;使教學更具有人文關懷,更能滿足青春期孩子的成長需求;盡己所能,為更快地推進《道德與法治》學科課程建設留下自己的足印,貢獻一份力量。

  二、培訓感悟

  1.提高個人教學素養,進一步研究和改進教法

  第一、要積極鑽研新教材、新教參,改進教學方法,以增強政治教學效果。作為新時代的政治教師,要不斷深入鑽研教材,讀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難點,把教材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全面準確理解,尊重教材的價值取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新課標,才能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在“理”字上下功夫,注重科學性,堅持以理服人,增強知識的可信度;在“新”字上想辦法,與時俱進,增強時代性,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慾;在“樂”字上動腦筋,創設愉快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在“用”字上做文章,重視理論聯絡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增強政治教學效果。

  第二、要注重研究學生面臨的各種社會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大眾傳播媒介的現代化和多樣化,為中學生接受資訊提供了廣泛的渠道。他們透過各種各樣的渠道獲得了各種各樣的資訊,有些是和我們政治課的教育是一致的,這就進一步增強了政治課的實效性,但也會有不少資訊與政治課的教育是相牴觸的,處理不好就會削弱了政治課的實效性。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政治教師,要深入社會實際,加強調查研究,注重研究學生面臨的各種社會問題,在教學中把握“六一致”:是否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相一致?是否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相一致?是否與愛國主義教育相一致?是否與我國的政策相一致?是否與當今世界的大環境、大趨勢相一致?是否與學生的思想實際相一致?只有保持六個“一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及時糾正學生的負面認識,也才能遊刃有餘地給學生正確、恰當地釋疑解惑。

  2.實行課中課---上微課,師生共同成長

  七年級的《思想品德》更名為《道德與法治》,不只是名稱的變化,整個教材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變化。“內容上:邏輯性更強、可教性更強、可讀性更強;形式上:版面更活、顏色更爽、比例更好。”教材中有很多活動設計,例如:運用你的經驗、相關連結、閱讀感悟、方法與技能、探究與分享和拓展空間等。這些活動設計可以透過實行微課形式呈現出來,以求能達到師生共贏的效果。

  3.勇於擔當,努力發揮引領和輻射作用

  《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改革剛剛起步,我們還有很多艱辛的路要走,面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更新,我們的任務——依法治國的教育也任重而道遠。我作為工作室的學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製作《道德與法治》的相關課件,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特殊經驗和本領。製作課件時關注細節、深度思考、精益求精,在課件資源上實現優勢互補、互助互學、互惠互利,力求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同提高。

  第二、在QQ群中,勇於提出和解決疑難問題。把自己平時遇到的困惑或疑難問題以及經驗心得釋出在群裡,在對這些教學困惑進行的交流與碰撞中,我們互相啟迪彼此的思維與想法,讓我們都能在研究與交流中得到提升和發展。這樣匯聚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平時靠一個人或幾個人不能完成的事,集所有人的智慧和能力為一體,讓我們之間發生聚變效應,發揮1+1>2的良好效果。

  第三、積極反思,撰寫論文。不斷總結自己和他人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經驗和心得,推己及人地及時將這些感悟提煉成教學論文,力爭我們學校政治科組每學年都有教學論文在市級刊物上發表。同時也積極呼籲我們全市的政治老師踴躍向相關教育報刊投稿。同時向工作室建議選擇具有一定研究價值的專題,引領全體成員、學員共同研究、探討、實踐、總結。為工作室將來的研究成果結整合冊,著書立說做出貢獻。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對中小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必須遵循學生成長的規律,採取多種形式,分層實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增強學生自我約束能力。

  20xx年10月17日,我有幸在加來中心學校參加部編教材網路培訓會。透過學習,本人受益匪淺,對依法執教、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等概念的。我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了《教師法》等重要理論內涵有了更深層次的詮釋。下面,我就談一談學習的感想:

  (一)區分層次,繼續上好法制課。在全縣小學三年級以上學生中開設法律常識課,列入課表。要做到有計劃、有課時、有教師、有教材,並密切聯絡學生思想實際,使學法、用法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同時,要按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法律常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增強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二)形式多樣,提高法制教育效果。一是舉辦主題班隊會、開展社會調查、知識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是學校開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形式,透過宣講法律故事,對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教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育效果。二是開展社群教育活動。要依靠村委會協助學校和家長做好所在區域學生假期的學習生活及教育活動,共同做好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特別是做好對“行為偏常”學生的幫教工作,努力切斷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源頭,確保學生不出問題。

  (三)突出重點,提高法制教育針對性。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除進行必要的法律知識教育,培養學生法制觀念外,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根據青少年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對少數有不良行為以及有不良行為傾向的“問題學生”實施重點幫扶,預防和減少犯罪。一是要求各中學根據各自實際情況,發動教師對全體學生家庭情況進行調查,對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學生的校內外表現重點掌握,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及時與家長聯絡,互通訊息,同時,學校領導、老師結對幫扶,防患於未然。二是做好後進學生的轉化工作,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的重要一環。

  在學習了有關法律知識後,讓我更明確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範。在沒有法律約束的時候,教師的教育教學是憑職業道德、憑良心。學校是培養教育下一代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對學生堅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教師要面向學生,對全體學生負責,不要偏愛一部分人,歧視另一部分人。對於優缺點、錯誤的學生,要深入瞭解情況,具體分析原因、滿腔熱情地做好他們的思想轉化工作。要善於發現、培養和調動後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尊重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的上進心,幫助他們滿懷信心的成長。對於極個別屢教不改、錯誤性質嚴重、需要給予紀律處分的學生,也要進行耐心細緻的說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採用簡單粗暴和壓服的辦法,更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為此教師法規定了教師體罰學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在學法過程中,我更進一步認識到,在教學生活中,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特別作為一個班主任更應該對班級裡的每一個學生多接觸,多瞭解,和學生們主動溝通,談談學生在生活中的困難或疑惑不解的問題。對學生能夠善於引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知道是非對錯。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主動參與了過程,能比較好的完成學生德育工作的教育。

  對於教師本身,一要注重自己的師德學習,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在《教師法》中,這兩點是教師的為師之本。平日裡要主動多參加培訓和業務學習,多向優秀教師和老教師請教他們的經驗和優秀的教學方法,多聽一下優秀教師的課,增強自己的業務能力。

  作為教師,知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讓我們與法同行,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今天聽了教育專家老師的講座,學習了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網路培訓受益不淺,感受頗深。現將自己學習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道德與法制》的教材特點兩位老師都分析了新課程標準下的新教材特點,讓我們對課程標準及教材把握更準確。新教材的突出特點:

  1、體現了學生喜歡,圖文並茂,抽象問題直觀形象表達的卡通版面。

  2、更加貼近學生生活。

  3、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

  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建議在教學上專家給出了學生觀、教師觀、教材觀三觀並存的建議,學生觀重點突出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差異,允許多樣。教師觀中強調了教師的三個角色扮演即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學目標的制定可因地制宜,課堂不再侷限於教室,它還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及其他生活空間,而且體現課前、課中、課後、校內外連續完整的活動過程。教學材料的主要源泉來自兒童的現實生活。因而取捨材料均要以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選擇與兒童生活緊密相關、切實需要的內容,以確保內容生活化,絕不再是以本為本。

  在這次學習中,更加註重與孩子的溝通能力,同時也賦予老師跟孩子之間更多的互動。在今後的教學實施中,我將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和條件,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及時地把社會中的新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結合的教育基底,使教學更加精彩。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13

  9月20日,x市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例研討與教學分享xx現場會在育紅小學舉行。x市道德與法治(品生)學科教研員xxx、xx區道德與法治(品生)學科教研員xxx,xx小學校長、副校長,以及xx區小學道德與法治全體教師參加活動。活動由xx老師主持。

  活動中,育紅小學張老師作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我認識您了》一課教學展示,透過比眼力、猜名字和填字遊戲等活動設計,引領學生觀察、模仿、交流,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學會尊重他人勞動,學會表達對老師的尊敬和祝福。

  展示課後,育紅小學張老師、xx小學胡老師、團結小學康寧老師、復華小學曲微娜老師,分別針對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第一單元每一課的內容,進行具體的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就教學目標、教學流程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見解。研討凸顯兒童成長髮展的脈絡,邏輯清晰又綜合立體的呈現了兒童習得道德修養與法治意識的基本架構。

  xx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員周老師在活動中,對一年級新教材作深入解讀,為全體參會教師提供了教學的新理念、新思考和新方向。市教研員王老師在總結中充分肯定了xx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取得的進展和成果。

  為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精神,教育部於20xx在全國範圍頒佈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並將小學《品德》教材更名為《道德與法治》,新要求、新教材,對小學品德教師提出了新挑戰。本次活動,為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搭建了一個交流及學習的平臺,對xx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研究與發展起到了很好地推動作用。會後,xx區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將利用qq群、微信群,組織區內道德與法治教師結合本次活動繼續進行交流與學習。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14

  培訓中,我在方老師的講解下對新教材有了較深入的理解。可以說新教材對我們教師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透過這次培訓我所獲得的感想與體會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一、知道了新教材的編列目的、內容的設計

  培訓中,方老師主要從三個維度來闡述新教材編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認識到教科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列目的在於同世界性學校德育變革相接軌,以順應時代的變化,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新教材內容的設計重點在知識、技能與能力的關係上,採取的內容編列策略是知識、技能引領,活動穿插,在學習知識、技能中來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同時,在解決日常問題的活動過程中適時地結合學生身邊的例子加以講解,這樣有助於提高課程教學的整體效果。教學內容的設計與選編符合國家對課程標準制定要求,教材內容豐富,難度適中,對有關基本知識編排和敘述,正確、合理、也符合科學性。教材中的知識點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來說較新穎、實用。透過學習,使我清楚的認識到新教材的內容是由哪些單元組成,各單元又有哪些知識點的組成,以及知識點之間的聯絡與區別,方老師所提供的知識框架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著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二、認識到整體把握《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體把握新教材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於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只有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只有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課程知識的主線,才能更好地將知識有機地聯絡起來。因此較好的整體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認識並把握好教材的結構,對於一個新入門的政治教師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三、認識到應該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難點

  透過方老師、安老師的經典剖析,使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新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政治素養;怎樣才能將一個個知識點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政治教學過程中。我已經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學習,教師處於主導地位,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新教材貴在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讓學生在通俗易懂但卻蘊含人生哲理的知識點中輕鬆愉快的提高內在的政治素養,形成科學合理的人生觀,價值觀。

  此次培訓,受益匪淺,在方麗敏、安子琴老師精彩的講述中令我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深入的瞭解,這將成為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能夠正確掌握新教材的重難點、駕馭政治課堂的寶貴經驗。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15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多麼崇高的讚譽啊!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素質,重在師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師德並不是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本身,而是把規範、準則內化為自身的素質,在我們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體現出來,教育和感化每一名學生。因此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大力弘揚良好師德是教育永恆的主題。面對新世紀的挑戰,每一位教師在繼承和發揚敬業和奉獻的職業傳統美德的同時,都應該在自己的學識、能力、儀表,特別是教育觀念上完成自我更新。在育人的同時,不斷地自育,重塑二十一世紀教師新形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師德、優良的師風。師德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教師素質的高低又直接決定著培養人材素質的高低;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教風和學生的學風,決定著教育事業發展的成敗。良好的師德師風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約束的基礎上,也需要廣大教師提高自律意識,自覺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習慣,在學生中樹立起良好的師德師風。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1、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必須知道愛生是立業之本,讀書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師都要愛讀書、讀好書,我們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讓學生終身受益,而不是喪失學習興趣。我們只有從內心愛上這份職業,才不會叫苦叫累,學習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甘為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2、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我們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願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在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如果我們把學生當成天使,那麼我們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生活在地獄。

  3、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於律己。教師要知道教育是一朵雲吹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心靈感動另一個心靈。我們要學會喜歡學生,喜歡和他們在一起,這樣才可以發現他們的優點,我覺得身臨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4、刻苦鑽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至於誤人子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對教師任教的學科也不可能有學習興趣,當然也不可能學好這門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將成為一句空話,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並在教學實踐中鍛鍊和提高。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

  5、加強學習、提升教師魅力。在培養人的道德素質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有一種奉獻的精神,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受到他人的稱讚和社會的褒獎,就是他具有能夠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他人和社會作出貢獻的品質。學校裡有經驗的老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受人景仰。我從他們身上學到:對工作埋頭苦幹、精益求精的態度;對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作風;對教育事業作出巨大的貢獻;對待教書育人工作的神聖態度,真心實意,踏踏實實,自覺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師是學生矚目的焦點和榜樣,必須努力學習,提高自我修養,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師要重視修品練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學術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學生,起良好的示範作用。

  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教師任重道遠。因此,我們要更新觀念,變教育者、傳授者為指導者、促進者、設計者、溝通者,以生為本,以情為主,尊重學生愛學習、愛自由、愛快樂的天性,相信每個學生都想學好,能學好。善於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先學後教、教少學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目標。教師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學生學會做人,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去引導學生學會發展,才會有學校教育的高質量。以上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學習體會。我將堅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能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能夠把自己所學奉獻給學生,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16

  我參加了在五十四中學舉行的為期半天的全市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師培訓會。觀摩聽評示範課,領導、教師經驗交流等活動,讓我收穫很大,獲益匪淺。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更讓我看到了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下面我就談一下這次培訓的收穫。

  一、教學策略的更新認識

  實施新課改以來,很多學校都積極地投入到這次課改的大潮中,我們學校也積極推行、組織了大規模的學策略、考策略、用策略的活動。透過開展這一系列的活動,讓我們這些在教學第一線的老師對新策略有了較全面的認識。雖是如此,但我一直以來認為,教學策略僅僅是一個模式,是一個公式化的東西,只要我們按照它的教學流程去設計課堂,去組織活動就可以了。聽了幾位骨幹老師的精彩的發言後,我才認識到我對教學策略的認識的膚淺,才領會到教學策略呈現給我們的不是一種模式,而是一種理念;它要求我們做的絕不是生搬硬套,而應該是融會貫通;所以說,在教學中我們要學會活學活用,融會貫通。

  二、小組教學要落到實處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組內互助合作,組間評比競爭,能有效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責任分工明確,又相互依賴,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等,促進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新課改後,小組合作學習成了課堂上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小組合作學習只不過是一個花架子:我們光知道小組合作學習的含義,操作起來卻不能落到實處,比如: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的公開課上,老師出示了問題後學生就以小組為單位開始討論、學習,在聽課老師看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甚是活躍,但是這些只不過是一些表面現象,學習討論後並不知道自己學到了什麼,所以說這是華而不實的,是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杜絕的。李老師的精彩發言,就如何開展小組教學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方式方法,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教學實際學習、借鑑。

  同時,李老師的精彩發言中還指出:運用實踐性活動,提升課堂教學價值,這一點我覺得提的很好。因為我們現在的中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相對來說較差,尤其是農村中學生的能力相對來說更差,利用好實踐活動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品德課不像語文、數學等其它學科那樣透過做練習、考試檢驗來評價學生學習的成果,而是看他透過學習本課程的有關內容之後,在實踐中面對真實的境遇和衝突做出的自主選擇和自覺行為來體現價值。引導學生到實踐中去感悟、去體會,比老師在課堂上洋洋灑灑的說教、父母在家中的反覆絮叨要實在、動人的多,也有效的多。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思品課的最大功效:“德育無痕”!

  總之,透過這次培訓我有很多的收穫。再次感謝領導給我們提供的學習機會。新課改的道路是漫長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向老師們學習,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努力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越來越成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老師們,讓我們帶著自信,憧憬著夢想,在課改的征途中各盡所能、各顯神通吧!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17

  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平凡的人生,壯麗的事業;有一首歌謠最為動聽,那就是奉獻,無私的奉獻,播撒著未來的希望,知足、感恩、奉獻。三尺講臺,是我們默默耕耘的土地,紮根這片土地,是我們的光榮和自豪!我們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把自己的青春,理想,信念,智慧毫不保留的奉獻給他而無怨無悔!

  作為一名教師,我很知足,知足於擁有這份高尚的職業;知足於學生的愛戴和家長的信任;知足於清新而富有生機的校園氛圍;知足於人生的平淡,平淡的人生也可點綴紛繁!

  應該學會知足,知足者常樂。有了工作本身就是快樂,幸福的。我們應該享受這份快樂,珍惜這份幸福。用感恩的心快樂的去工作去奉獻。即使多舛的命運給你帶來苦難,帶來絕望,但我們仍要心懷感恩。一個人學會了感恩,才能托起世界的脊樑。“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世界的主宰―――人,更要充滿感恩之情。一顆感恩的心,化干戈為玉帛,一顆感恩的心,化腐朽為神奇;一顆感恩的心,化冰峰為春暖,人生路上,缺少了感恩,就缺少了陽光雨露。心懷感恩,就能回報社會,報答自然。

  作為一名教師,我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感謝學校,給我提供了工作的平臺;感謝領導,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感謝同事,給了我兄弟姐妹般的溫暖,更要感謝學生,給我自信,激發我無窮的工作熱情。

  作為一名教師,會義無反顧的選擇敬業。之所以選擇,我會熱愛,之所以熱愛,我會執著,之所以執著,我會奉獻。因為我們擁有著培養祖國花朵的責任,教書育人是我們的天職和本分,也是我們的信念!我們用一根教鞭守著一方淨土,兩袖清風執著著一份清淡,三尺講臺獻上一片愛。奉獻不僅僅為了別人,也為了自己的心靈。奉獻多一點,付出多一點。每個人的心靈之花就會綻放最美麗的笑顏,我們的世界才會越變越美好!其實,奉獻對任何人都不苛刻。常言道,播種善良,收穫友愛;播種希望,收穫未來。我們既然選擇了講臺,就選擇了默默奉獻。

  讓我與你,你,你們一道,攜起手,肩並肩,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翼放飛理想,用知足帶來感恩,用感恩促進奉獻,用奉獻來譜寫教是人生!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18

  開始自己的教育事業已經有兩餘年了,在這兩年中,我深知自己每天都在進步成長,

  在進修學校組織一場別開生面的師德

  在以後的工作中,要積極聽老師的課,使自己不斷的學習,走進老教師的課堂,和老教師積極交流心得,豐富自己的教育經驗。工作業餘時間也要多閱讀書籍。高爾基: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革拉特珂夫:書籍使人變得思想奔放。所以有關教育學,心理學都是自己要不斷學習的。

  另外,更要做的是熱愛學生,瞭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愛學生,怎麼愛才是真正的愛,其實,在老師的眼裡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我想,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孩子,只要用自己真誠的心靈去呵護她,那麼。每一個孩子都能進步,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

  苗老師和錢老師的話,恰似一點不斷的清泉,深受巨大的影響。要做一名真正的教育家,而不僅僅是一名教師,讓我明白自己任重而道遠。這次的報告讓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使自己成為一個懂教師,有思想的教師。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19

  烈日炎炎的7月,我有幸參加了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組織的品德與科學兩門學科的暑期培訓。剛接到這個通知時,足足讓我興奮了好久,因為自己雖然從事了《品德與生活》這門學科有很長時間,可終究不是專職教師,對品德課熟悉卻又陌生著。現在好了,終於有了排疑解惑的機會。因此對這次學習,我是倍加珍惜。在美麗又充滿了書香氣息的朝陽中學,我與來自區內其他鎮鄉的一百多位同行們共同學習。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時間,然而帶給我的不僅是知識的補充,更是心靈的震撼,與教育觀念的“轉正”。它猶如一股清涼的微風,為我們拂去了暑熱,彷彿讓我們沐浴在了明媚的春天裡。

  一、殷切關懷溫暖人心

  在這短短的五天裡,我深深的感受到區教委和教師進修學院給予我們農村教師無微不至的關愛。從食堂飲食的安排到住宿條件的改善,從培訓內容的精心安排到活動形式的周密策劃,無處不顯用心之良苦。老師們的培訓、伙食以及住宿全都是免費的,而進修校還專門為我們安排了兩位班主任老師,負責管理老師們的學習和生活。兩位老師在學習期間全程陪同,推選出的班幹部盡心為大家服務,這股凝聚力感染了大家,學員們很快就親如一家。這是我參加過的眾多的形式各異的培訓中,一次能感受到“家”的溫馨的培訓。

  在如此融洽的氛圍中,學習也變得輕鬆而充滿樂趣。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我相信在進修學院領導、老師的精心栽培下,農村品德教師的這棵小樹一定能茁壯成長,為撐起北碚品德教育一片藍天作出貢獻的。我為能參加這樣的培訓而感到榮幸。

  二、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不要覺得誇張,關於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文章我也讀過不少,可總是覺得理論性太強,消化起來十分吃力。在這五天裡,我認真地聆聽了區進修學院劉莉老師對品德與生活(社會)的教材培訓和課標解讀,它結合一些典型事例,多方面對新教材進行分析解讀,剖析教學案例,並無私地給我們留下很多值得借鑑的材料。提出教學建議及操作策略,對我們今後的教學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使純理論的課標學習變得富有生活的情趣,讓人感覺到課標不是自上而下的綱綱條條,而是自下而上的教學經驗的總結提升。我懂得了它不同於以前的思想品德學科,而是整合了品德、地理、歷史、社會等學科的內容。品德教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品德資源就在我們周邊,我們不能端著“鐵飯碗”餓死,而是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捕捉,盡心去開發,精心去利用,教師要挖掘身邊的資源,用真情去教授《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透過教師的激情讓學生動真情,從而有滿腔熱情投入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去,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使小學生從小就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鄧志勇老師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的剖析,猶如在我面前豎起一塊明亮的鏡子,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古今中外為師者永恆的課題。有效教學的思考,我相信也是教育者真正關注人文、關注未來以及關注自身價值體現的深刻思考。

  黃吉元副院長為我們做了生命教育視野下的教師責任與使命的專題講座,對現實教育和學校教育現狀的思考。他的建議中肯而耐人尋味:學校教育應該具有一點詩人的氣質,教師是詩一樣的事業,給學生一種心靈的環保,給學生一種文化的自覺,給學生一種創造的智慧,給學生一種詩意的生活,讓教育成為師生生命的詩意的棲息地。

  而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聽了華東師大劉良華教授關於《最受學生歡迎的十種老師》的影片講座,十分精彩,幽默風趣而淺顯易懂,我在愉快的心情中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理論知識,感觸很多。

  1、整個講座結構緊湊,主題鮮明。從一項網上調查入手,總結了最受學生歡迎的十種教師,然後分析這十種教師為什麼受

  學生歡迎,怎樣讓自己成為一個受學生歡迎的教師。結構十分緊湊,緊緊圍繞主題。這些理論並不深奧,但卻做了精確的歸納與概括,說得入木三分,令人信服。

  2、具有真情實感,用真誠打動觀眾。針對每一種教師劉良華老師推薦了一部與之相關的電影,並且先談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感受和理解,再談為什麼推薦,讓人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真情實感!也就很容易接受他的觀點。《麻辣教師》、《音樂之聲》、《蒙娜麗莎的微笑》……難怪這位教授每天要花至少5個小時來學習,名家名篇信手拈來,原來是把學習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3、內容豐富,談吐幽默。劉良華老師說:幽默不是一種智慧,而是一種美德。他在講座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詮釋著這句話的含義。讓人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受到教育!

  專家們的引領讓我多了一些“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喜悅,也給我“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重頭越”的百倍信心。

  三、課例展示指點迷津

  第四天,第一次觀看了品德教學的優質課錄影,心裡喜滋滋的。說實在的,語文的各種層次的教學觀摩倒是欣賞過不少,品德優質課卻是沒多見識到。在聽課的過程中,我不斷的思索:如果是我,我會怎樣來安排和處理這些教學環節?我覺得這樣的思索是很有用的,它可以讓我收穫更多,可能大部分培訓人員都是和我一樣的心情。看課之後,劉老師還讓我們對這兩堂課展開了評價,我認為這是一次教學經驗的大交流,是一次教學思想的大整合,是一次教學觀念的大轉變,也是一次農村教學現狀的大討論。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這兩節品德課對我儘快熟悉和掌握品德課堂教學的特點和品德教學的組織形式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它為我以後的教學之路指明瞭方向。

  四、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結業典禮上,教委劉主任的一席話發人深省:教師就好比一節電池,如果不及時充“電”,吸取知識的營養,等到能量耗盡的那一天,你就會被現實所淘汰。唯有不斷的學習,知識才會如源頭活水,澆灌出鮮豔的花朵。我不想成為學生眼裡的“老古董

  我要透過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澱,形成諸多良好的品質:個性、修養、風度、氣質、幽默感,對人的尊重的態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成為具有獨特人格魅力的教師。

  學習是快樂的,透過本次的培訓和學習,我們對小學品德學科有了更清楚,更透徹,更全面的認識。我覺得自己受益匪淺。這又讓我想起一句話:新課改是學生和老師共同成長的過程。我們要成長,就要多讀書,多接觸社會,做有生活情趣的、會生活的老師,才能引領學生更好的生活。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20

  5月6日,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特別幸運的日子。因為今天我有幸參加了xx市品德骨幹教師的培訓活動,聆聽了三堂特別的品德課和xx市教研室方xx老師的精彩點評。

  勞寅老師的一堂《我長大了》,一改以往老師們所關注的孩子在身體變化上的長大,而是透過一個小姑娘的困惑,帶孩子們理解長大的真正涵義——長大不僅是身體的長大,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會關心幫助他人了,擁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了。這是一種思想上的飛躍,是對孩子良好行為的正面引導。特別是最後的“填寫心願卡”,讓孩子對未來擁有美好憧憬,這是對孩子積極生活的一種正面的引導。教育的最高境界便是這樣不露痕跡,卻已深入人心。

  陳素敏老師的《我會學習》,創設了多啦A夢的動畫情境,牢牢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因為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只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專心,而動畫片正是這個年齡段孩子最沉迷的。動畫片中的大雄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完成作業,很是難過。陳老師讓孩子扮演多啦A夢,幫助大雄,告訴大雄怎樣做才能克服分心,專心按時完成作業。這樣的角色扮演,讓孩子走進動畫世界,孩子怎麼能不喜歡呢?而且,孩子在幫助大雄的同時也是對自我的提醒,對班級其他孩子的提醒,交流中孩子們便懂得了怎樣克服分心,專心做事的方法了。接著,陳老師又讓孩子們親身實踐,剪剪蝴蝶、數數動畫人物,享受專心做事帶來的愉悅。聯絡生活實際,從動畫世界走進現實生活,進一步讓孩子學會克服看書、寫作業等做事分心的方法,對孩子具有很好的導行作用。

  章仕花老師的《世界真奇妙》,充分體現了資訊科技運用於課堂教學的強大作用。課前,教師以完成調查表的形式,引導孩子透過網路查詢、書籍翻閱等方式瞭解世界各地飲食、文藝作品、建築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既培養了孩子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又擴大了課堂教學的外延空間。課堂上一張張世界各地奇妙建築的照片、一幅幅風格各異的文藝作品……這樣的直觀形象是教師永遠無法用語言形容出來的。課堂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國家和地區?他們有分佈在哪裡?有什麼特點?這些問題,教師都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先讓孩子大膽猜測,然後引導孩子自己讀課本,觀察世界地圖,從中尋找答案。學生探究世界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探究成功的喜悅也在課堂上洋溢。

  xx市教研室方老師說:“一堂真正的好課,就必須要讓孩子在課堂上有所得。從不知到知、從不深到深、從不行到行、從不懂到懂、從不信到信、從不會到會。”我想這不僅適用於我們的品德課,也適用於其他的任何課堂,方老師的這一段話我將銘記於心。所以,真心感謝方老師,感謝三堂精彩的品德課,讓我此行收穫滿滿。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21

  x月5日,我們xx部分品德老師在xx中心小學參加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教研活動,此次活動中除了有三位老師展示了一堂精彩紛呈的品德課外,還得到了杭州教研員方xx老師高屋建瓴的指導和點評,更對xx中小活潑可愛的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顧本次活動,我對方老師提出的“呈現個性問題,給予共性方法”有特別深的感觸。品德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品德課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它的生活性就要求我們要以兒童生活中的需要和問題為出發點,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而每個孩子由於家庭環境的差異,導致他們的生活也存在著許多差異,有其獨特的個性。如何最大程度地讓課堂上的孩子都感覺到,自己原先在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在品德課上得到了解決和指導,這是每個品德老師所追求的。因此,課堂上如能將孩子們的個性化問題呈現出來,這樣的課堂對孩子個體來說就是有意的基礎。結合陳老師執教的《我會學習》一課,教學要呈現的是低段孩子在學習中的分心原因和現象。首先,陳老師巧妙地透過大雄的故事,將教材上的4類分心原因呈現出來:動作拖拉、做小動作、走神和學具沒有及時整理。這些的確是造成低段孩子作業分心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孩子們在給大雄想辦法的時候,其實都在說自己的事兒,這也是孩子在這個環節能積極踴躍的原因。然後,陳老師用“妞妞的苦惱”展示了孩子在家學習時易分心的現象。的確,不少孩子在校能專心學習,可回到家裡就容易受這樣那樣的影而響分心。這樣的出發點是正確的,是體現了許多孩子的問題,但陳老師以妞妞回家看課外書為例,卻沒有擊中多數孩子的問題。因為現在大多數孩子還是十分喜歡看課外書的,再加上孩子都有一顆向上的心,不願在眾人面前說出自己的不足,因此當陳老師問“你有沒有像妞妞這樣分心的時候”時,幾乎全班孩子都用稚嫩的聲音肯定地回答:沒有!呵呵,多可愛的孩子們啊!

  很多時候,我們品德課的教學設計從理論上看是完美的,但到了課堂的實踐地,就出現了這樣那樣的缺憾。幸許,這時候我們得俯身聽聽孩子的聲音,靜心看看孩子的生活,重新推敲我們的話題。

  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篇22

  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很少有過這種交流學習的機會,透過這段時間的網上學習交流,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增強了上好政治課的信心和決心,同時也認識了更多的專家老師和老師朋友們。首先要感謝專家們的精彩講座,我從他們的講座中全面系統地學習了上好政治課的策略和方法;從網路教學觀摩和課例研讀材料中我學習了優秀教師的講課技巧;從大家的評論中我獲得了更多的見解。透過學習,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下面來談談體會:

  一、明確了政治課目標,指明瞭教學方向。

  透過學習使我認識到,要上好政治課首先要依據課標和學情制定教學目標,要吃透教材,要認真閱讀教材和教參,把握重點和難點。當前的中學政治教材,在教學內容中引入了許多有藝術性的資料。如:名人名言、成語故事、插圖漫畫等等。作為小學思品教師,應在教學中多做創造性的勞動,挖掘教材中內在的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能力和知識遷移的能力等等,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把政治知識學活了。教師在講述教學內容時,靈活運用藝術性材料能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挖掘材料還要注意確定教材的重難點。教科書有一些內容同學們不易理解的,教師應該對其深入理解,然後找到一種易於讓學生們掌握的方法。新教材中刪去了的部分有些在中考中、生活中還是很有用的地方,教師應該補充講解,而且還可以彌補教材滯後性所帶來的缺陷,充實學生的知識。

  其次,研究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程度。學生和我們是不同時代出生的兩代人,他們和我們在興趣愛好,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有很多不同,我們不能用我們的眼光去看這些學生,更不能用我們的思想去要求他們。教材中有的內容學生知道的很多,但有的卻根本不知道。有些東西他們根本就不以為然。所以我們只有去研究學生才能對我們的教材進行取捨和增添,才能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生嚮往的課堂。

  最後,要研究教學方法,突破重點和難點。在認真閱讀教材和研究學生的基礎上,確定了重點和難點後就要找到最恰當的方法來突破。什麼時候討論,什麼時候思考,什麼時候老師給予適當的鋪墊,什麼時候給予慷慨演說,我們教師都要認真思考,周密佈置。這時候老師就是一個導演,你水平的高低決定了這部戲的成敗。

  二、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上好政治課,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熱情。

  教師要善於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教師不能拘泥於課本,而是要善於利用課本,把課本知識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講授,善於聯絡生活,使學生感到政治課就在我們身邊。能夠聯絡生活,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化多媒體的應用也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教材的生活化具體化,教師在課前就要做好充分準備,製作好課件,課件要儘可能多涵蓋知識面,但又要突出主題,讓學生學得開心學得深刻。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多媒體教學既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替學生主體提供文字、語音、圖形,影象或一段活動影像等資訊源,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互動方式,且可以立即反饋。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並同時參與學習活動,可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它能把過去單一的知識表達結構轉變為立體的知識展示結構,可有較擴大知識面,增加主體參與的選擇性;它可把教學內容變繁為簡、變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有效地降低教學難度,最佳化教學過程。這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即真正體現出學生認知主體的作用。

  四、不斷反思,提高自身素質。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不斷地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因此,我們要重視反思,及時反思,深入反思,有效反思,並持之以恆,堅持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教師成長的不竭動力,也是教師不斷超越自我,提升品味的必由之路。教師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就要捨得花時間,不斷努力。這需要教師自身具備一種知識背景,在平時的讀書中積累自己,積澱一種文化底蘊,教師具備了豐富的知識,又建立起獨特的風格,這樣就會具有你自己的個人魅力。有個人魅力的教師,在這樣的教師的課堂上,學生的思維一定很活躍,心情一定很舒暢,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愉悅,有利於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高效的政治課堂。

  總之,要做一個好老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一顆對學生的愛心,對工作的一份熱心,對家長的一片誠心。用老師的人格改變學生的靈魂。我要考慮學生什麼時候需要我,學生最需要我什麼。我要做學生最需要的人,我要做學生最需要的事,只有這樣才配當學生的良師益友,才能上好每一節課,才能促使學生愛學、學會,用好思想政治課的知識,也才能體現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價值,用我們的愛心,用我們的責任,用我們的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