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通用5篇)
2022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1
透過這次學習,我們獲益匪淺,我們知道大自然提供給人類可利用的資源是相對有限的。就我國來說,我們的家底並不厚,“老本”並不多。面對近二三十年內面臨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在內的各種資源嚴重短缺狀況,一些人大聲疾呼:中國“地大物博”的觀念該改改了。必須把合理開發資源和保護環境,作為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樹立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惟一家園的理念,熱愛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
目前我國面臨的日益嚴峻的生態狀況告訴我們:必須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萬物是唇齒相依,息息相關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員。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迴歸和諧。
“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我們想要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就必須要愛護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而且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而所謂自然恢復為主,就是強調要求我們尊重自然界的規律,不要再發展的同時忘了自然界的規律,必須順其自然,儘可能恢復原有生態的面貌與功能。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2
美麗中國的關鍵是“美”,是讓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會之美、人心之美。建設美麗中國,我們既要“金山、銀山、幸福山”,又要“山美、水美、人更美”。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談到環境保護問題時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生動形象表達了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提高公民生態意識,樹立生態紅線觀念。生態意識是生態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如果缺乏生態意識的支撐,人們的生態文明觀念淡薄,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就不能從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說,公民生態意識的缺乏是現代生態悲劇的一個深層次的根源。因此,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我們必須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態意識。一方面要透過公益廣告或者組織志願者進行宣傳科學生態知識,另一方面要營造科普氛圍。鼓勵公民要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環保意識,提高個人修養。
正確處理經濟與環保關係,推進綠色發展。經濟產業良好發展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原動力。在當前背景下,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節能減排。一方面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資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發展迴圈經濟,做好垃圾處理和再利用。迴圈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迴圈經濟的本質是生態經濟,把“資源—產品—廢物排放”的單向模式轉化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式模式。這種模式既可以減少廢物的排放,又實現了迴圈利用,將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融會貫通。
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加大生態監督力度。環境保護監管工作涉及到多個部門眾多領域,需要相關部門之間通力合作,形成綜合執法合力,才能確保該項工作順利進行。加大監管力度,對於不遵守法律、破壞生態文明的行為,要增加處罰力度。同時還應鼓勵公眾及社會媒體對環保工作進行監督。要藉助新聞網路平臺,創新監管形式,實行“線上實時監督環保”的新舉措,為環保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建設生態文明,作為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首先應該從我做起。當看到洗手間的水龍頭在滴水時,是不是能夠舉手關上呢?當電池用完後能否分類收藏處理而不是隨手扔掉呢?當購物時能否自覺不使用超薄塑膠袋呢?一件件小事雖然都很不起眼,但卻體現我們究竟具備了多少環保意識。我認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樹立起環保意識,具體地說就是樹立資源意識,生存意識。要讓大家都認識到,保護環境與資源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保護環境不僅是關乎子孫後代的千秋大業,而且已經直接關係到人類社會今天的生存!不能抱著環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別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對保護環境有任何鬆懈和怕麻煩的思想。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固然負有重要的責任,而每個單位,每個企業,每個人對此更是承擔了更為直接、更為具體的責任。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恆,就一定能為社會、也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藍天。
全社會應該認識到: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是一項長期必須堅持的偉大工程,關係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係中華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必須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汙染的緊迫性和艱鉅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大力度,攻堅克難,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你我共同參與。
美麗中國,是我們未來的目標和希望。生態文明,是托起美麗中國的強有力的臂膀。然而,一棵樹好栽,而一片森林則不易培育。生態文明重在建設,難在堅持。讓我們攜起手來,匯聚每一個人的努力,將生態意識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保護環境,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托起一個山明水秀、天朗氣清的美麗中國。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3
如今,“綠色”成為時尚,綠色食品、綠色發展…。我們須意識到,全球惡化的生態環境形勢已不是單純的科學技術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會覺悟的生態道德文化觀。否則,如何拯救“瀕臨失衡的地球”。透過對十八大報告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深入學習,結合保護區工作,就生態文明中的生態道德教育談點體會。
加強生態道德教育,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認為要以“綠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綠”來為生態道德教育開道。
一、生態道德教育意識的“綠”
人類對社會的依賴性與其對自然的依賴性,構成了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汙染、沙塵暴、霧霾天氣、經濟發展中的透支等現象,並非主要出自科學上的無知或技術上的缺失,而是與人們的道德水平直接相關。確立新型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是生態道德這一觸及人類的道德規範的必然要求。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德育教育特別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圍繞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集體、社會、國家的關係而展開,相對忽略瞭如何處理人與自然,包括人類與其他生命之間關係的教育,沒有把生態道德教育作為其中的重點來進行。針對目前我國生態道德教育的現狀,提高全民對生態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很是必要。
二、生態道德教育制度的“綠”
學校在“生態教育”的統領下,用生態教育思想關注每一位孩子,關注孩子的每一個方面。學校透過建立並完善相關的制度將生態道德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結為一體,利用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促進學生形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意識,從外部環境促進學生把接受的生態教育內化為自己所認可的價值觀,再外化為學生的生態行為。
三、生態道德教育目標的“綠”
生態道德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要使其目標得以實現,就必須選擇和運用與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相適應的方法和途徑。生態道德意識教育的目的,在於使生態道德思想轉化為人們的生態道德實踐,並且使其真正成為公民的一種素質,其中,開展自然價值和生態美意識的教育,進行綠色消費和適度消費意識的教育,以及實施生態保護和生態創造意識的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幾個方面。從生態道德規範教育的作用來看,主要在於使人們尊重生命、尊重生態系統和生態過程,正確處理控制人口與合理消費、適度發展與維護生態平衡、消除貧困與反對奢侈之間的相互關係。只有持續、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態道德素質,才能使人擁有保護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識、道德能力與道德習慣,才能自覺遵循保護生態環境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
四、生態教育行動的“綠”
生態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幫助人們樹立綠色的消費理念,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續的消費方式。學校要讓同學們從利用身邊的廢物做起,從而提高資源的使用率。在手工製作中,要引導同學利用廢棄物製作精緻的小作品。
五、生態道德教育心靈的“綠”
在進行生態道德教育時,要透過繼承傳統美德教育的合理核心,透過創設情景、誘發道德體驗、引導反思等方式,以心理體驗的形式促進德行的生成和發展,比單純的說教或灌輸要更有效。學校的“環境愛護,從我做起”活動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欣賞大自然,培養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感與欣賞之情,來消除人與自然對抗的情緒,從而積極地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努力營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環境,培養起人與自然積極健康的生態道德情感。學校透過各種途徑:如環保講座、知識競賽、徵文等來傳授生態和環保知識,並注重校園的綠色環境和綠色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接受綠色環保教育的氛圍。還要透過組織學生野外實地參觀考察及在“地球日”“愛鳥周”“世界環境日”等特殊日子裡參加校內外環保宣傳和環保行動等方式開展環境教育。
六、國家生態安全教育中的“綠”
要把國家生態安全作為生態道德教育的重點。全球環境的變化,國民生產、生活方式的狀況,跨越國境的汙染,生物的入侵以及軍事衝突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國家的生態安全。如今我國面臨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為嚴峻的生態安全問題,如果對國家生態安全不及時予以高度重視並採取相應的嚴厲措施,就會給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難以預料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積極建立國家生態安全預警與防範體系,改變經濟增長和資源利用方式,開展國家生態安全的國際合作,形成區域性和全球性的'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環境戰略影響的評價等;另一方面,要把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相關舉措作為全民生態道德教育的重點,並且透過各種現代傳媒對有關案例適時加以披露,使人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對一切導致生態惡化現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警覺,進而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化為全體國民的自覺行動。
保護區應充分發揮生態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學校為主陣地;積極有效地開展生態道德教育,引導人們運用科學理性和道德規範來指導、約束自己的需要,提升公民的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協調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4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闡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明確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根本遵循。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文明的大國,資源豐富和多樣性一直都是我國發展的重要優勢,從南到北地域的多樣性造就的豐富資源培育了我們國家的眾多人口,但是資源的攫取和利用總是有限的而且過度消費資源的代價同樣使我們無法承受的,霧霾、水體汙染、等新的汙染關鍵詞不斷湧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空氣清淨機、自來水過濾器、和防霧霾口罩在現在象徵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的同時也側面反映出我們日常生活的大環境越來越危險,而這恰恰是我們民生最大的問題所在。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時時處處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生態環保思想,強調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
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就要求我們針對最突出的問題和領域,抓住薄弱環節集中攻堅,解決一批突出問題,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大氣汙染,心肺之患,已成為百姓健康生活的痛點。令人欣慰的是,藍天保衛戰早已打響,且成果斐然。但是要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們還要以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為剛性要求,強化聯防聯控,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讓老百姓享有更多藍天白雲。 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水汙染直接關係人們每天的生活,直接關係百姓健康。要打好碧水保衛戰,還要繼續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保障飲用水安全,基本消滅城市黑臭水體,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親水環境。
潔淨的水、清新的空氣、不受汙染的土地……人們對於良好生態環境的期盼明確而又迫切,而且是惠及民生的最大保障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之以恆抓緊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生態文明建設心得體會5
綜觀人類文明發展史,人與自然的關係經歷了人類依賴自然、畏懼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變化。在原始文明時期,人類本身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始終依存於自然。在農業文明時期,人們敬畏自然,主張順天應時。到了工業文明時期,人們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強的同時,走向了自然的對立面,宣稱要戰勝和征服自然。這種觀念導致對自然無窮無盡的掠奪,可利用資源日益枯竭,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建設生態文明,則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指明瞭路徑。
在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對於生態文明建設,我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方面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尊重自然,就是強調自然與人出於對等狀態
在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時,不能絕對化人的主體性,也不無限誇大人對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們日常的生活、工作都應該限制在保證自然界生態系統穩定平衡的限度之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調發展。
二、順應自然,強調人類在日常活動中要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
自然規律具有客觀必然性,我們日常生活、工作都應該遵循自然規律。要尊重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經濟建設則立足實際,根據自身的區位、資源等特點,選擇合適的產業戰略。推進產業生態化,培育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生態景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按自然規律辦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我們人類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三、保護自然,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保護的角度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範圍內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絕不能把自然當做隨意改造的物件。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透過改造為我們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我們不能對其加以改造和破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生態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現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奉行的原則。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形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全域性的戰略地位。只有樹立起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新理念,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
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們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經濟快速增長中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嚴峻現實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總體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和把握這一重要精神,把生態文明建設擺上十分突出的戰略位置,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尋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共贏的發展模式。環境與經濟之間相互影響,反映出事物普遍聯絡之中的共同性和統一性。恩格斯說過,“勞動與自然界一起才是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為財富。”處於工業化階段的國家和地區,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自然資源作保證,自然環境是衡量一個地區“軟實力”的重要標誌,在區域競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誰的環境好,誰就能讓更多的生產要素匯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夠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引擎。同時,經濟發展也為環境保護提供了物質條件。
聯合國釋出的《只有一個地球》報告中指出:“貧窮是一切汙染中最壞的汙染”,因為環境不可能在貧困的條件下得到改善。保護需要資金,資金需要透過發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開發資源才能有效保護生態,尤其是可以透過使用新工藝、新技術儘量減少甚至避免工業化階段的汙染。由此可見,發展方式以人對自然的支配為前提,總量增長取決於對資源的開發以及有效配置,有賴於人類智慧不斷地認識、適應、利用、改造自然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講,環境與經濟二者統一於發展,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如鳥之兩翼,缺一不可。
綠色發展是經濟轉型的趨勢,生態文明是科學發展的標誌。時勢所趨,經濟欠發達地區迫切需要從“非此即彼”的“對抗性”思維中解脫出來,尋求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共贏”。
科技和制度創新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強大支撐。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資源豐裕的經濟體更願意透過傳統的要素投入獲得增長,對技術創新意願不如資源缺乏的經濟體強烈。
總體來看,當前欠發達地區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驅動發展的模式還沒有根本改變。應當看到,造成欠發達地區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約束,制度安排與推動綠色發展不相匹配,出現了一面是不斷加強生態保護設施建設,一面是不斷破壞生態環境,且破壞的速度比建設的速度還快。一些欠發達地區為擺脫貧窮,盲目追求增長,許多生態資源被濫採濫伐直至耗竭,資源浪費極其嚴重。這種任由稀缺資源繼續免費使用、廉價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決不能持續下去。
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江西省透過實施戰略性新型產業和“六個一工程”戰略,大力發展風電能源、高效農業等生態、清潔、迴圈經濟,形成了以礦產資源深加工、勞動密集型產業、現代農業以及生態綠色產業為主導的環保型產業體系,並透過生態市場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態市場執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還積極探索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考評機制,加快推進水、電、礦產等資源型產品及要素價格改革,開展排汙費改環境稅試點,探索建立水權交易制度,推進生態合作、產業共建等多種方式的生態補償等。開展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僅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還對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經驗表明,科技和制度創新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強大支撐。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就要根據資源稟賦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態經濟規劃和相關政策,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建設區域性優質農產品生產等傳統產業基地,積極發展生態旅遊、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將生態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銜接,利用迴圈經濟的理念使生態經濟的“涓滴效應”擴散開來,把發展生態經濟與發揮傳統要素優勢相互結合。這樣既可以賦予傳統要素以新的內涵,也可以讓生態經濟在可持續發展的程序中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在制度建設上,要建立健全產權制度和價格機制,因為產權制度有效地促使人們保護稀缺資源,價格機制靈活地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變化。
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積極鼓勵人們尋找替代資源、節約使用最稀缺的資源,透過推動技術創新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推進綠色發展是轉變發展方式的“路線圖”。欠發達地區往往蘊藏著較豐富的原生態資源,同時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貧困人口,面臨著加快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雙重任務。一方面,我們不能用停止發展的方式來保護環境;另一方面,發展又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重蹈“先汙染、再治理、難治理”的覆轍。
新世紀以來,江西依靠區位優勢和要素優勢,成為新一輪產業轉移的最大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區產業的低端環節,賺一些微薄的辛苦錢。江西要實現科學發展、人民富裕、社會和諧,必須要有新的發展模式。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作為引領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龍頭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經濟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優勢,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兩年多來,全面啟動了“十二項重大生態經濟工程”建設,包括以生態保護、汙染治理為主要內容的6大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和以保護“一湖清水”為重點、最佳化能源結構的6大基礎設施工程。
再以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為例,這是江西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水利建設專案,被譽為江西的“三峽工程”,具有防洪、灌溉、發電和航運等重大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該水利工程建成後,將對江西經濟核心區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達7.5億元。在防洪的同時,每年還可增加電量11.4億千瓦時清潔電能,有效緩解江西電力供需緊張狀況。另外,萍鄉、德興等資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繼透過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由“地下”轉向“地上”、從“黑色”轉向“綠色”。
江西在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在鞏固提高中保持全國前列。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3.1%,設區城建區綠化覆蓋率和綠地率均列全國第一位,林業產值突破千億,上升為全國第六。
當前,世界範圍內產業變革正在蓬勃興起,與我國的轉型發展形成了歷史性交匯,為欠發達地區推進綠色發展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探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路徑,形成面向未來的新型產業發展格局和經濟增長模式,才能帶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才能在擴總量、上水平與轉方式、調結構的有機統一中贏得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