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通用5篇)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1
就在今天晚上,北京冬殘奧會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閉幕式。在這個時候,我們舉辦了一場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畫面感給我留下一定要馬上分享給更多人的衝動。我邊看,邊握緊手中的杯子。我們在這個時間點,仍向世界發出和平、信心、平等、互助、友愛的訊號。只有我們國家在這裡時間點上,可以做到。這是一場,信心與實力的展現。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在這一刻展現出了偉大的文化屬性。這是一場跨種族的晚會,它告訴世界,我們歡迎您!我們的長足發展,離不開幾代人的厚積薄發。在這個場景下,讓我想到的東西太多了。畢竟,我們經歷了很多的事。此刻,我只想將這個報道發出來,給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來欣賞,這美得讓我馬上要發個感慨的場景。
最後,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2
經過九天的激烈比賽,今晚冬殘奧會落下帷幕了。意味著這一屆的冬奧會徹底結束了。可愛的冰墩墩雪容融也要下班了。
值得關注的是,有個寧夏姑娘參與了今晚冬殘奧會閉幕式演出。她叫馬奕菲,視力障礙,今年16歲,家住金鳳區,是寧夏特殊教育學校高二學生,從5歲起就開始接觸音樂,從小在音樂方面展現出良好天賦,5歲學習鋼琴、9歲學習小提琴,12歲學習作曲,獲獎無數。能在全國脫穎而出,被選中參與閉幕式重要演出,是多麼幸運,也說明這個女孩不一般。
視力有障礙,小提琴、鋼琴樣樣都會,能站到冬殘奧會閉幕式的舞臺,真的了不起!我四肢健全,什麼樂器都不會,想想都慚愧。這個女孩,跟我的學生是同齡人,我的學生也有很多學音樂的,明天上課一定要給學生講講這個女孩的故事,跟這個女孩比起來,你們是何等的幸福,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練琴呢?
人是需要有榜樣的,有了榜樣的激勵,會變得更有動力。尤其是身邊的榜樣,我們會不自覺地向榜樣看齊,從而轉化成實際行動,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當然,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活成別人的榜樣。昨天在公園門口,看到兩個小男孩吃芒果,一邊拿嘴撕扯著芒果皮,一邊往地上吐皮,實在看不下去了,我拿出一張紙巾遞給小男孩:“給你張紙,不要往地上吐了,把地上的也撿起來”,小男孩剛開始還有點不願意,說“我們渴了呀”,見我遞紙巾,有點不好意思了,乖乖地撿起了地上的果皮。我說:“你們老師天天教育你們不能亂扔東西,以後出門帶包紙巾”,小男孩連忙說“謝謝阿姨”,希望兩個小男孩從此以後再不亂扔垃圾。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3
今晚,在國家體育場“鳥巢”中央,一張閃耀著光輝的唱片“奏”出美妙的音樂。這是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的現場。伴隨著優美的音樂,殘健共融的表演者們將“唱針”緩緩推動至地面,這張唱片在舞臺呈現出的“留聲機”上旋轉啟動。
音樂環繞在“鳥巢”上空。這一環節的音樂改編自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創作於19世紀的曲目《乘著歌聲的翅膀》,它描繪了一個極富浪漫色彩的美妙夜晚。徜徉在4位豎琴演奏者演繹的旋律中,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會徽烙印在“留聲機”中央,閉幕式在金色光輝中開啟了擁抱世界的歡聚。
音樂繼續飄蕩,隨著鐳射的刻印,“留聲機”邊緣逐漸勾勒出冬殘奧會六大項的運動形象輪廓,掀開了回顧本屆冬殘奧會高光時刻的帷幕。9天賽程期間的精彩瞬間,隨著“留聲機”的旋轉而激情浮現。殘疾人運動員穿越冰雪,在9天時間裡拼搏奮鬥、挑戰自我的瞬間再次感動觀眾。當精彩瞬間在歡呼與喝彩中定格,殘疾人運動員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迸發出璀璨的榮光。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導演沈晨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北京冬殘奧會開閉幕式表達的是殘疾人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行為,由此來完成溫暖和感人的瞬間。他介紹,本次閉幕式的創意策劃從2020年就已經開始。
據悉,本次參演群體中,約30%為殘疾人,70%為健全人,再一次詮釋了殘健融合的理念,將向世界傳遞出彼此鼓舞、擁抱世界的動人力量。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4
3月13日,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即將落下帷幕,閉幕式將於13日20:00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辦,經過連續幾天的場地聯排,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據央視新聞報道稱,延續“一朵雪花”的故事,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主創團隊,將在鳥巢主場地運用一個直徑55米左右的圓形視覺符號貫穿全篇,突出呈現“在溫暖中永恆”的核心主題,為北京雙奧畫下一個圓滿的句號。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表示,這個圓形符號就是作為一個非常醒目的一個道具,它要成為我們閉幕式的一個亮點,就有點像折柳寄情的感覺,但是這次是透過一個道具來完成這個亮點。
溫暖,是人生中的難忘記憶;永恆,是全人類的美好願景。因此,本屆冬殘奧會閉幕式的主題名稱為《在溫暖中永恆》,透過表演與儀式的融合,留存下本屆冬殘奧會的精彩瞬間和偉大時刻。
閉幕式導演沈晨介紹,閉幕式將在50分鐘左右的時長裡完成,共有12個儀式環節,其中以《愛的感召》為題的表演環節,將由超過60%的殘疾人作為表演的主體,以“手語”的形式配合優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連,殘健共融的人們用“愛”為世界繪就了一抹斑斕的色彩。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導演 沈晨:我覺得從頭貫穿始末的就是藝謀總導演一開始創意的那片雪花,其實我們是在換著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維度在說這片雪花,那到了冬殘奧閉幕式,更加讓這片雪花的光亮投射到人的心中,所以應該來講我們整個四個儀式當中,這片雪花構成了我們一個完整的故事。
而在最為重點的“熄滅冬殘奧會主火炬”環節當中,主創團隊將透過13套定音鼓配合場上表演,創新編排詮釋奔流不息的'“時間”形象。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 張藝謀:熄滅主火炬這個環節,重中之重是要體現“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理念和情懷。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導演 沈晨:它更重要的是我們四個儀式的一個結束,是我們雙奧之城的那份結束,當然這個結束是省略號,不是感嘆號,它的這份精神,它的這份人文還在不斷地持續著,不斷地傳承著。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5
相信很久以後,人們依然會記得——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最後一棒火炬手、坐在輪椅上的田徑運動員侯斌,握一條垂直於地面的繩索向上攀爬,攀爬……當主火炬熊熊燃燒,美麗聖火映亮夜空,全場沸騰……這一刻,人們看到了精神的力量;這一刻,人們再次讀到了:堅強。
在殘奧會這個舞臺上,幾乎每個運動員都是一個堅強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種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當其不屈地穿過巖縫綻放綠色,一抹新綠足以輝映春天;身體雖已外在殘缺,但堅強的攀登讓生命如聖火般蓬勃熱烈。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寫一隻鷹飛翔的過程:一隻鷹,一步步向山的頂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汙水刮擦,步履蹣跚,很是狼狽。但當它終於來至最高處的一塊岩石時,展翅飛去,雄姿萬里……
是啊,不管怎樣,鷹都要從高處起飛。恰如人,用堅強,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詮釋什麼是堅強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輪椅上的美麗人生,海倫黑暗中尋求光明,司馬遷隱忍後重於泰山的鴻篇鉅製……而生活中對於堅強的呼喚與需要幾乎是普適性的:升學,事業,失戀,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們讚美這些如鷹一般有著堅強品格與意志的人,人們仰視號稱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朽的胡楊木一樣的堅強靈魂,這些讚美與仰視都是一種心甘情願的精神嚮往。
記得前一陣採訪備戰本屆殘奧會的雅典殘奧冠軍李端時,他說:“奧運會比完了是逗號,殘奧會比完了是驚歎號。當一個人只有一條腿,還在奮力向前跑;坐在輪椅上還在向前衝,這不僅僅是一次比賽,更是一種精神。”這樣一次盛會,在比賽外更給了人們尋常生活外一個機會,可以更真切、直觀地感受什麼是堅強以及由此帶來的精神震撼與提升。這也許是比金牌更為可貴的。
走過黑暗與沉重才更明白堅強的含義。在人們的常態人生中,堅強作為勵志的語詞,也許常掛嘴邊,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場殘奧,將堅強的精神意義直觀外現,或可成為健全人心靈的雞湯甚至於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劑心靈補劑與良藥。正如聯合國衛生組織對人的健康的定義一樣: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即身體與精神的雙重健康。人們需要心靈的這些營養。所以,殘奧會,不僅是體育對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種物化的物件性活動,而更應體現出一種人類靈魂的高貴、社會的人文關懷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事實上,堅強不僅是個人品性,文化特質,更是民族品格,國家脊樑。從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到改革開放後騰飛的新中國,一部中國近現代史大寫著“堅強”。長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現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華民族堅強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現。偉大的中國人民和偉大的中華民族共同彙集的堅強之力必將讓祖國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