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年初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心得體會(通用5篇)

2022大年初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心得體會(通用5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大年初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心得體會(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年初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心得體會1

  虎年第一天就買了電影票看了《水門橋》,整個節奏比第一部強很多,沒有過多的歷史背景介紹,主要把關注點放在如何炸燬水門橋的任務上,戰鬥場面還是很精彩的,特別是第一次炸水門橋,但後面兩次炸橋就有點渲染的成份了,第二次用炮彈加子彈射擊炮彈頭部撞針引爆,這點跟歷史真實不是太符合。看描寫《朝鮮戰爭》的書籍,裡面有一些相關描述:

  12月1日,志願軍炸橋小分隊便穿插到水門橋突襲守橋美軍,並將水門橋炸燬。然而僅過了一天,美軍工兵便用木材快速修復。

  12月4日,志願軍再次炸燬橋體,也炸掉了周圍的工兵修補材料。這次破壞相當嚴重,但很快,重型工程機械趕到水門橋,在原有的橋墩基礎上架起了鋼結構橋樑,使其更加堅固。

  12月6日,志願軍第三次用炸藥摧毀了整個橋,將橋墩連同橋柱橋面全部炸燬。偵察兵作出彙報:發電所已經被徹底炸燬,好幾個月才能修復。史密斯也近乎絕望。但美陸戰一師在整個美軍中有著重要地位和聲譽,早在美陸戰一師潰退的第一天,美國總統杜魯門便慌了陣腳,甚至在記者會上發出了“正在考慮使用原子彈”的言論。麥克阿瑟命令全軍後勤保障部隊,不惜一切代價,修好水門橋。這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在工兵參謀乘坐直升機勘探計算後,工兵營提出一個*常識的“橋接計劃”——空運一座橋來,就地進行組裝!於是,日本軍工力量,作為水門橋一役中扭轉戰局的第三方勢力登場了。

  所以,真實的歷史是志願軍三次炸橋成功,用的都是炸藥,美國工兵也是多次修橋,最後其實還是讓美軍陸戰一師的機械部隊成功撤出了戰場,但炸燬水門橋的這個行動對整個戰役的影響很大,也曾經讓美軍一度驚慌失措,否則王牌一師被整個圍殲的後果誰都承擔不起。

  大年初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心得體會2

  大年初一的早晨,爸爸媽媽帶我去電影院觀看了一部影片,片名是《長津湖之水門橋》,是延續《長津湖》的故事線。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水門橋戰役,對戰雙方是第九兵團和美軍陸戰一師。面對志願軍的強烈攻勢,美軍被打得節節敗退,落荒而逃,水門橋就是美軍撤退路線的關鍵點。第七穿插連三炸水門橋,最後英勇犧牲,只剩伍萬里一人生還。

  隨著抗戰情節的深入,我多次熱淚盈眶,第七穿插連為了炸燬水門橋,每個戰士都在拼命,都在為了完成任務而做好視死如歸的準備。伍千里說:“只要橋在,任務還在,美軍修一次,我們炸一次。”當時的長津湖,氣溫已近零下四十度,美軍外圍有先進的軍艦、鋪天蓋地的飛機、強大的陸戰師以及充沛的物資,反觀我們的戰士,武器上只有步槍、迫擊炮,他們日夜隱蔽在雪山坳裡凍得瑟瑟發抖,唯一的食物就是揣在懷裡凍得硬邦邦土豆了。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們沒有退卻,毅然守護著我們祖國的疆土,這是一個多麼偉大而無私的壯舉哪。

  此時,我已流淚滿面。我不禁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輩用血肉之軀鑄成的,我們要感恩生活,珍愛和平,銘記歷史,從小立志,作為一名學生,要把自己的使命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努力學習,艱苦奮鬥,爭取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大年初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心得體會3

  冰天雪地苦鏖戰,烈士鐵軀鑄長城。近期,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使我熱血沸騰,受益良多,從中汲取了精神力量,也感動於抗美援朝志願軍鋼鐵的意志。

  在長津湖戰役中,水門橋是唯一通往長津湖地區以外的車道橋樑,是美軍的退路,只要炸斷這座橋,位於長津湖地區的敵軍都有可能被合圍、被圍殲,因此水門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那時敵我軍事力量懸殊,作戰環境惡劣,為我軍炸燬水門橋增加了巨大阻力。面對敵人兇猛的火力,面對嚴酷的條件,志願軍毫不退縮,勇猛向前,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猛烈進攻。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併為之動容:敵我兩軍交戰過程中,一輛敵軍坦克氣勢洶洶地向我軍逼近,危急時刻,為完成任務、保護戰友,其他志願軍們不顧性命之危,一個接一個地抱著炸藥包衝向坦克,以生命與鮮血來進行著抗爭。看到他們用血肉之軀衝向坦克,那種視死如歸的氣魄、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如一簇火焰點燃了我的血液,澎湃了我的情緒,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志願軍戰士那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雋永精神。

  朱熹有言:“萬事須是有精神方做得。”《長津湖水門橋》中七連的精神滾燙心間,更化為力量鞭策我們前行。曾經,有無數的英雄為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犧牲自己,血灑疆場;今天,我們更應繼承他們的精神,接過屬於我們的接力棒,守護抗美援朝志願軍以及所有為國犧牲的將士們鑄就的榮譽,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讓英雄的精神永不磨滅。

  大年初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心得體會4

  今天,我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是電影《長津湖》的續作。

  電影的主要場景是美軍撤退的必經之路——水門橋,而七連的任務,就是將橋徹底炸燬,阻止美軍的撤退。在戰鬥時,七連一位又一位戰士所犧牲,有即使被坦克紮在底還引爆炸藥包的平河;有不顧敵人的炮火,一直衝鋒陷陣的梅生;還有即使被子彈射穿,也仍然開槍引爆炸彈的伍千里……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影片的結尾,伍萬里說:“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下。真正的戰場遠比電影中的所可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但即使如此,這群中國軍人還是義不反顧地衝上了前線。面對自己親人和戰友的離去。他們能做的,只有繼續戰鬥,讓祖國的後代,不再生活在硝煙之中。

  《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鋼鐵意志的力量:戰士們面臨著被大雪凍死、被炸彈炸死、被槍炮射死的種種困難,可他們還是一往無前,毫不退縮。白天為了不被美軍飛機發現,把自己埋在雪中,晚上摸黑行動,克服了看起來完全不可能克服的困難。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鋼鐵意志才能打敗比他們強幾十倍武力的美軍。

  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失敗不要灰心,我們要毫不退縮的去戰勝困難;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只有不想完成的任務。

  大年初一《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心得體會5

  還是奔著千璽,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蹟》還沒去看,以後有機會的。

  依舊是座無虛席啊。相比第一部,《水門橋》還是可以的。我覺得有進步。很明顯的一點,第一部三個小時,最後一個小時才提到長津湖,而這第二部,始終都圍繞著水門橋。

  第一部看完,我覺得已經把抗美援朝戰爭都講完了,長津湖打完不就基本勝利了嗎戰爭結束了,結果沒想到,還有第二部。應該是講完了吧,應該沒有第三部了?

  《水門橋》是緊接著上一部的故事。講述的是長津湖戰役後的水門橋一戰。第七穿插連的任務是炸掉水門橋,切斷美軍撤退的道路。

  說實話沒看懂為什麼一定要炸水門橋。

  全片製作良心,所以演員演技線上,服化道很用心,細節處理也很好。在春節檔這種歷來被喜劇片佔據的市場,票房破十億,《水門橋》可謂是成功的。主旋律電影是值得一看的。

  同期張導的《狙擊手》也是同題材電影,講的好像也是抗美援朝。這說明愛國教育在普及。

  結尾伍萬里喊“七連實到1人”,感到了一股悲愴。想起了“沒有打不死的英雄。”讓人破防啊。

  兩部看下來,我們能明顯看到,伍萬里的成長。他平平安安長大,兩個哥哥都參軍了,而他憑著一槍熱血,也加入了第七連。

  七連的戰士用生命護他周全,同時也促使他飛速成長。戰爭能讓人快速成長呢。

  包括但不限於第七連的所有戰士,都是很好很好的人,是平凡人,也都是英雄。他們無畏艱難險阻,“作風優良,能打勝仗”,是一支堅毅的部隊。他們的勝利是拼來的,是有理由的。愛國情懷這一點百提不厭。在這裡就不贅述了。總之,致敬英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