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通用16篇)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通用16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1
家庭教育法這部法律,極大的促進了家庭教育向法治方向的轉變。此法律也體現了未來教育的方向,在於引領和驅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教育目標。這部法律的實施,正式表明將家庭教育,由傳統“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對於家庭教育法我將從以下方面做出闡述:
首先,家庭教育法明確規定誰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根據這部法律,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家長需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教育看來是學校的責任,是老師的的責任。但身處教育一線,我切實體會到問題學生的背後,必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的原因。
其次,家庭教育法明確,落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要求。改變家庭只是學生課堂的延伸,家長只是學校老師助理的狀況,彰顯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要求的目的,意在將家庭教育從學校教育的附庸地位解放出來,真正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同時,該法律還對加強監督管理“雙減”政策實施方面作出了規定。此法律旨在將孩子從課後課外繁重的學業壓力中帶離。作為新時代的中小學生,身為黨的孩子。崇高的理想固然重要,但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未成年人健康的身心也是家庭教育法的根本。
最後,暢通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渠道。推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形成教育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從而打破“5+2=0”的尷尬場面,減少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不理解與不認同。在未成年人的課餘生活上,法律明確規定其監護人應當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堅持對學生實施長期的,有效的五項管理政策,教會學生如何讓整合自己的課餘時間。在此基礎之上,家長還需要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學生,特別是自己孩子的學業負擔和成長髮展問題。眼光需要更長遠一些,而不是隻盯著學生短期的成績和效果。
個人認為,家庭教育才是教育的開端,家庭的教育觀念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很深的影響了學生以後將要受何等的教育,怎樣受教育。同時,未成年人作為國家的希望與棟樑,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安寧,直接關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穩定。總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制定實施,是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體現,也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法治保障。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我認真學習了《家庭教育促進法》解讀課程。在課上,我瞭解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家庭教育促進法》。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也是首次將家庭教育,由傳統“家事”上升為重要“國事”。專門的法案支援,意味著大力發展家庭教育已成必然趨勢,家庭教育從此有法可依。
雙減實施後,家長不能再當「甩手掌櫃」。每一位家長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無論哪個時代,無論政策如何,無論貧富差異,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都是頭等大事。雙減以後,校內將不斷減負,校外培訓機構也逐步退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會更加凸顯!
我們常說,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更離不開父母的教育。越是雙減,家長越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堅持“四不減”,做好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隨著此項法律的制定出臺,家庭、學校、社會能夠更好地實現相互協同、相互促進,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3
透過線上觀看專家對《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解讀,讓我從中收益很多,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還有所欠缺,同時我也意識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們要回歸家庭責任,與孩子攜手前行,一起成長,共創美好末來。
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家庭教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一個家庭夫妻關係和諧了,家庭才能和諧,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確實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
二、家庭、學校的有機結合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根本,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難搭起良好的學校教育。當然,學校教育反過來也影響著家庭教育。我覺得作為家長應積極地投入到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師多溝通、多交流,從而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孩子在校的時間相對來說比在家多些,與同學、老師相處的時間長,而且每個孩子在家和在學校表現的會不一樣。透過與老師的溝通能夠對孩子掌握的更多些,瞭解孩子的習性、表現,及時取長補短,同學的交往和老師的鼓勵將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必須靠家校共同努力。
三、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行為習慣置之腦後,聽之任之。我認為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形成良好的習慣極為重要。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責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和各種能力。
今天,短暫的學習時光讓我受益匪淺,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帶娃”卻任重而道遠,作為家長,必須要更用心去理解法律背後的真理,與學校共努力,與孩子共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4
春節假期的到來,讓我們有時間停下來與孩子認真相處。透過家庭教育的相關學習影片,以及這段時間與孩子相處的實際情況。作為家長,我也有一些小心得予以分享:
1、抓習慣,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的監督,假期裡家長有充足的時間與孩子相處,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孩子生活,學習和行為習慣進行有計劃的引導和監督,比如自己吃飯,自行穿衣等,這些在平時大人幫助比較多的事情,現在可以放手讓小朋友自己去做。還有在幼兒園情緒和上課中狀態出現的較多問題,也可以利用假期嚴格糾正,這樣在新學期中才能有好的表現。
2、加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沒有一個孩子會喜歡暴躁的家長,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而耐心。如果孩子做的不好,不要打擊他,給孩子鼓勵,跟孩子一起體會堅持的意義。還要講究方法,寓教於樂,探索出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還有一個加強情感交流的方法就是讀繪本,家長透過讀書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小孩子也能在書中學到很多,與家長產生情感共鳴。
最後我想說:孩子不會按照父母想的那樣長大。而是會按照父母本身的樣子長大。所以,為人父母,少要求一點孩子,多要求一下自己。如果你想要孩子未來長成什麼樣子,家長自己應嚴於律己,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5
透過觀看《家長教育促進法》,理解了相關家庭教育的含義,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是規範家長行為的底線,優秀的父母不在於學歷的高低文化程度多少,是否有責任意識,陪伴是責任以身作則也是責任,履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負責。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三教結合”,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對我們家庭教育是一個非常大的保障。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役;尊重未成年的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和個人資訊;遵循家庭的教育特點,貫徹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結合協調一致。每年的5月15日是全國家庭教育宣傳週,它也是國際家庭日。
我們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有效的與孩子溝通,善於傾聽孩子的想法,才能有針對性的給與孩子關心和幫助。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6
12月18日上午,透過海淀教育雲平臺線上直播收看了孫雲曉教授的講座“父母如何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該講座對這部法律的重點內容進行系列解讀,引導家長要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透過本次學習,心得體會如下:
1.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家長,必須權衡好工作與家庭的時間分配,留出親子時間,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
2.順應“雙減”政策大趨勢,要減輕孩子課後負擔,保護孩子的休息權,合理安排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
3.家長要重視“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道德榜樣和行為楷模,不要隨意謾罵孩子,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並學會向孩子學習。
今天,短暫的學習時光雖然受益匪淺,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帶娃”卻任重而道遠,作為家長,必須要更用心的去理解法律背後的真理,與學校共努力,與孩子共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7
10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這部法律的出臺,不僅要求家長必須“依法帶娃”,也有助於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合力,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好的家風離不開好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起點,父母應該把孩子看作平等的人,有獨立個性的人,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找到適合孩子的成長規律,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孩子。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五條規定家庭教育應當符合以下要求:尊重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權和個人資訊……突出了國家對家庭教育的支援和服務,這體現家庭教育的重點責任和科學性,立法的目的是引導父母建立良好的育人觀、成才觀,樹立良好的家風家教,協同校內、校外三方,來助推“雙減”政策更好的落地實施。
《家庭教育促進法》是將家庭、社會需要履行的職責、義務更加細化,指導性更強,實現家庭教育的可操作性。作為家長,要認真學習這部法律,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科學帶娃,依法帶娃。我覺得,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以身作則。
孩子的模仿性很高,所以,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已的言行舉止,不把工作壓力和情緒帶給孩子,以良好行為來影響孩子。遇到事情,多采取正面教育、溝通的方式,遇到一些負面的不良影響,多和孩子一起討論交流,促進孩子判斷是非能力的提升。
二、創造環境。
現在的孩子讀書、學習的壓力日益增大,作為家長,應儘可能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夠在在舒適的環境裡專心致志地學習。在孩子學習期間儘可能不去幹擾他們,如果可能,可以選擇在孩子旁邊靜靜地讀書看報,或做一些不影響孩子學習的家務。能和孩子一起討論學習方面的問題,能和孩子共同交流成長當中的困惑。
三、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就是與孩子的角色對換,把孩子當自己,把自己當成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思考問題,體會孩子的感受與難處,這樣就可以避免自己產生錯誤的直覺和判斷力,從而影響到當前所發生的事情。做父母的要學會換位思維,換位做事,換位做人。要尊重、信任孩子,多瞭解孩子,以心換心,用信任贏得孩子的信任。日常生活中要透過細心觀察、傾心交談、悉心照顧、耐心幫助等方式多瞭解孩子成長的煩惱、心靈的需求,切忌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相比,要用孩子今天的進步和昨天的不足比,要用孩子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成就比。每當遇到困難,多鼓勵安慰,幫孩子找回自信。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8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德行是孩子的榜樣。因為幼兒的心靈象一泓清水、晶瑩剔透,不能滲透任何不良的渣滓,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耳濡目染,所以父母作為第一任老師要品行端正與優良,給孩子一種潛移默化帶動作用。
1。父母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德行。正因為父母的德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會影響、薰陶孩子的行為,所以父母首先應加強自身的品行與素養。要經常教育孩子,別人的東西不能拿,拾到不屬於自已的物品要交給老師,要懂得關心、愛護、幫助他人,要樂善好施、助人為樂。
2。父母要教育孩子有禮貌,要文明用語及如何接人待物,如何與人相處。比如見到老師、同學、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哥哥、姐姐等都要問“好”,在和別人分別時要說“bye—bye”,別人幫助自已,要說“謝謝”等禮貌用語,如果做錯了事要主動認錯,並且要道歉,說“對不起”,在和他人相處時要笑容可掬、和藹可親、相容幷包,千萬不能打人、罵人、說髒話和與他人頂嘴等行為。在日常學習與生活過程中要遵守各種規則,自已的行為千萬不能干擾或影響他人的學習與生活。
3。要引導孩子認知事物、辨明是非。社會是一個紛繁複雜的多面體,父母要告誡孩子好的事情可以做,不好的事情不能做,那些是好的事,那些是不好的事,總之要多做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有益的事。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9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已於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透過,並於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在本法中明確了父母責任、國家支援、社會協同和法律責任;尤其是家庭教育的九種方法和六項內容更是直觀具體,可供渴望成為合格家長的父母學習品味。
其實,每一個家長都渴望成為合格、成功的家長,每一個成功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成功家長、合格的家長。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學習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不是無師自通的。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失敗和家長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水平、文化修養雖有關係,但是並不是說自身成功的家長就一定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做一個家長並不難,當他(她)有了孩子後,就很自然地成了爸爸、媽媽,他(她)就變成了家長。現在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都會在孩子身體、生理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讓孩子出生更順利一點,營養更豐富一點,長得更健康一點。但是除了這種生理、身體方面的養育之外,在道德品質、心理素質、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也同樣重要。
我們知道,孩子從一出生,首先面臨的教育者是家長,上了學校才是老師。從孩子成長的過程來看,家庭的教育是基礎性的,因為孩子個性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受著家庭方面的影響。
在對部分問題孩子的考查中發現,有問題的孩子往往存在某種個性缺陷。個性缺陷的形成往往是在上學之前,是在家中形成的。也就是說家長的行為、家長教育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個性的形成,而個性是每個人在社會立足中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父母們,我們問個簡單的問題,當你們當上父母,匆忙上崗的時候,你們憑什麼來教育孩子,你們合格嗎?就像駕駛員有駕駛證一樣,你們取證了嗎?
只有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過頭來看,才會發現作為家長自己是不合格的。想想看,家長平時的工作重心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還是糾正不良習慣呢?現在有很多家長的主要精力是用在與孩子的不良習慣做鬥爭上。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給了孩子許多不良的影響,使得孩子走了許許多多的彎路,而任何彎路都會影響孩子的順利成長,都會在孩子的心靈中留下一些痕跡。如果家長提前學習,孩子的成長就會少走一些彎路。
從這個角度來講,並不是每個家長天生就是合格的。我們認為不合格的家長不是沒有文化的人,而是不懂家庭教育的人。所以每一位家長都應該認真學習,細細品味。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10
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後,對養育孩子的責任有了更具體的認識。國家的人才培養基地,最初是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怎樣做好這個老師角色,透過學習,有以下幾點心得:
一、育兒先育己,父母不是天生合格的教育者,需要保持終身學習的心態,儘可能掌握相關的科學育兒方法。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做好引路人的角色。用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去引導孩子,鼓勵孩子積極實現自我價值,為國家和社會的建設作出貢獻。
二、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紐帶”,需要父母和孩子有高質量的相處時光。孩子能夠從心底裡信任父母,才能順從父母的教導。對孩子的事情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在這一過程中,父母多用耳朵聽,少用嘴,用彼此的相愛、尊重、信任、讚美和關心建立“紐帶”,在親子感情漸漸加深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教導才能水到渠成。
三、豐富孩子的課餘時光,配合“雙減”政策,讓孩子的學習實現高質量,更全面地開展。在課餘時間,帶著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參與家庭事務分工,一起做菜做飯,讓孩子習慣參與到家庭中,從而對家庭產生責任感和歸屬感。有責任感的孩子,能克服成長中的困難,能抵抗生活中的各種誘惑,自律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在開拓視野,接觸社會,培養興趣特長的時候,意志更堅定。
四、加強孩子對國家歷史的認識。多跟孩子講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家庭的家族歷史,讓孩子有民族傳承的使命感。培養積極健康的家庭文化,樹立和傳承優良家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構建文明、和睦的家庭關係,為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而努力。
以上是我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收穫總結,希望在不斷地學習,反思中更好地掌握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做出貢獻。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11
透過在家長課堂的學習,我深感受益非淺,使我進一步認識到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每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同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多麼重要,同時也使我更深地體會到,當教師難,做家長也難,我們在盡力做好家長的同時,就需要不斷地提升和改變自己。
在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中,要把孩子當作一個朋友,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和指責。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哪怕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瞭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麼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益。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務。總之,家長課堂教了我很多,雖然真正做起來著實不易,但我會一點一滴的去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雲端打造父母課堂,共同打造成長良方。感謝家長們精彩的分享,讓我們家校攜手,共同辦適合的教育,助最好的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12
透過學習《家庭教育促進法》,我認識到家庭教育在推進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長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朋友和榜樣。首先,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堅持以德育人,自覺地將完善自己道德品質的實踐活動示範於孩子。
再次,要儘量創造和諧、幸福、溫馨的家庭環境。最終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讓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合格公民。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法》表決透過,國家把家庭教育上升到了立法的程度,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家長,該如何緊跟國家要求
在“雙減”的背景下,把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和學校一起,共同把孩子孕育成未來的棟樑之材,我們小家庭在這幾天認真的進行了一番討論,也有了一些心得和體會。
“雙減”和“立法”之下,我們家長的教育理念需要有哪些轉變?
我們覺得
1、應該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童年生活充滿“快樂”的回憶;
2、維持和諧的親子關係,營造輕鬆家庭教育氛圍,積極地引導,多去陪伴多和孩子交心讓孩子在愉快健康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3、尊重孩子選擇,同時積極地引導,和孩子共同探索最適合的教育模式;
4、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孩子從小擁有良好的習慣和品格。
家長與孩子相處需要多一些相處時間,以及和孩子相處需要以一個平等的姿態溝通相處,因為個人學習教育法後覺得在父母與孩子之間情感上,平等和尊重是最應主觀地加上自己的意見與批評,要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認真的認可引導。
作為家長有時能夠是嚴厲的父母,有時還能夠是良師益友,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跟信心,用平跟寬廣的耐心,沉著冷靜地去對待孩子做的事情,成功了不要喜形於色,只要適當表現跟鼓勵就能夠了,失敗了也不要氣餒,只要幫忙孩子尋找跟分析原因就能夠了,不贊成不要大呼小叫,這樣會挫傷自尊心跟自信心。
當前社會各界對教師的期望值普遍提高,師資力量成為蘅量一個學校辦學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教師的作用被提升到一個新的認識高度。在農村,多數家長未能客觀地看待農村學校教育的發展趨勢及存在問題,未能正確地評估教師的作用與能力,過分依賴學校,過分期望教師,這種教育觀念無疑與農村學校教育現狀產生矛盾。誠然,學校承擔著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素質發展的責任,但不應看作學校承擔教育學生的全部責任。而多數家長把教育子女的全部責任推給學校,推給教師,但是忽視了自己言傳身教的作用。
(一)重體罰,輕說教
家長體罰子女,實質是以成人特權”支使子女雖然有一時之便,但是這種家庭教育方法不僅影響子女的健康成長,而且為子女的“不孝”埋下後患。家長髮現子女問題後,應該民主平等地與子女溝通,擺事實,講道理,進行耐心、細緻的說服教育,給予溫暖的關懷和照顧。
(二)重物質,輕精神
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部分家長還存在著重視物質給予、忽略精神滿足的誤區。當今社會的發展促使家庭對子女教育投入的意識迅速提高,廣大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不惜投入大量金錢,滿足子女衣、食、玩各方面的物質需求,藉此鼓勵子女積極求學。
實際上,對子女教育捨得物質投入是必要的,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更需要精神的鼓勵和滿足,這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才是高層次的教育投入。有的學生儘管家境貧窮,但是奮發圖強,母生漢王
精神上無形的鼓勵和滿足,內心充滿親情動力。
最後很感謝這次學校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法》的機會,希望可以透過我們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讓趙鵬博從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展。快樂的學習,愉快的度過學習時光。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14
今天認真的學習了家庭教育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孩子教育也是我們都需要去學習,去接受,去改變,去用心體會的一個過程。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就需要在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則,用我們的言行舉止去感化,去影響孩子。
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學校用心引導,雙方共同努力
孩子剛上了初中,可能是習慣了小學時候的學習環境跟方法,剛開學第一個月,一回來就是電視手機,一問就是作業做完了還動不動就發脾氣。成績也一落千丈,給做了幾次思想工作仍改變不大,我冷靜想了想,覺得孩子也跟我們一樣,他也是邊成長邊總結,這時候家裡剛好斷網,我每天下班回來看書,做運動,做家務把自己排的滿滿的,慢慢的孩子也變得回來先看書寫作業等,也突然間就懂事多了,也知道幫忙幹家務,就這樣進步很快,回來高興的說今天這個老師表揚我了,今天我哪科成績又提高了,成長離不開學校老師的辛苦教導,更離不開我們家鄉的配合跟鼓勵。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我做了,孩子才會跟著學習。如果光說大道理,而自我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但是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
鼓勵孩子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個痛快,科目慢慢增多,孩子負擔也越來越重,所以我們要給孩子安排合理的時間跟空間,要讓他們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更要勞逸結合,好的成長應該是一起進步,而不是單方面的成績決定的,平時孩子在學習5天的時間都是老師安排好的習慣,而週末2天就需要我們家長去陪伴孩子去有規律的學習,生活,有個放飛自我的空間與時間。帶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我們只有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會健康茁壯的成長。
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讓寫出孩子21個優點,我寫了十來個就一個也想不出來了,我就在想到底是孩子不夠優秀還是自己看問題有些偏執,後來在不斷的學習跟成長中我發現,孩子的成長是兩面性的,你不要光盯著她的缺點去看,如果盯著缺點,那麼孩子的缺點就會越來越多,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童心,好孩子都是鼓勵出來的。當然鼓勵這個度就需要我們去把握,原則上的缺點跟壞的習慣就是需要給她提出來並且督促改正,在適當的鼓勵跟表揚中孩子一些小的壞習慣竟然慢慢都有所改變跟改正,所以我們家長要正確用心引導孩子,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在成長中也去慢慢總結,去體會,去收穫,孩子才會更快樂的成長。
教育是門學問,並且是門不淺的學問,我們做家長的也需要去用心學習,體會,進步。自己有個好的改變好的進步孩子才會有好的成長跟進步!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15
勞動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家庭勞動教育是透過家務勞動樹立孩子正確的勞動觀念,養成動手勞動、參與生活的習慣。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的獨立生存能力,培養出有責任感的社會人。
現在孩子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都特別的優越,除爸爸媽媽的疼愛,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四老的加倍關懷。大多數孩子的生活狀態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形容一點不為過。但往往這樣的生活狀態會潛移默化的讓孩子認為這是ta應得的,家長的所有付出是應該的,孩子沒有同理心和感恩之心。家庭勞動教育關係到培養孩子的高尚道德意志和品質,對培養健全人格、團隊協作意識、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年級二班李怡秋,剛滿7歲,從小跟著老人一起生活,慶幸的是沒有老人的溺愛干預,給她養成的習慣要比部分同齡老人帶大的孩子獨立。上幼兒園之前就自己吃飯,後來逐漸自己穿寬鬆衣襪。從自己洗臉到慢慢學會自己刷牙、洗澡,再到現在給自己洗襪子、疊衣服,餐前擺放碗筷、餐後刷碗、擦桌子、擦地板等家務。當然這都是生活中點滴的積累。
類似我們這種獨生子,集父母的寵愛於一身,生活中從日食起居到穿衣住行都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凡事父母都得親力親為,即便在孩子2-6歲善於模仿的年齡,也都被父母扼殺在搖籃中,這不許碰,那也不能動。久而久之,孩子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差,強化了依賴心理。待到孩子再稍大些,父母就會抱怨孩子在傢什麼都不做,什麼也不會,也不懂得心疼體諒父母的辛苦,更不會幫父母分擔……要知道,凡事都不會一蹴而就,孩子的這種想法和行為是受前因干預後的結果。
我們都知道從上幼兒園那天起老師就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又有多少孩子三四歲了是被老人一口一口喂著吃長大的呢?到了上小學,要從簡單的整理自己文具、書包到穿衣疊被、自己洗漱、飯前飯後擺碗筷、擦桌子、洗餐具等日常小事做起。往往這類日常小事會被家長忽視,認為孩子只能添亂。試想如果我們都不讓孩子嘗試,ta怎麼會做?又談何做好呢?
居家學習的一天,李怡秋說想吃媽媽做的糯米藕,我提前備好了食材,晚飯後邀她一起參與給藕灌米。我先示範搞定了一個,她還在循序漸進的一點一點操作(往藕孔裡灌糯米是需要耐心、技巧和細心的工程)。大約半小時後,她也完成一個,伴隨著一聲嘆氣:“唉,吃個美食也真是不容易,做什麼都得付出努力呀!”我在旁邊補充了一句:“先苦後甜是不是這個理兒?”她衝我點頭表示認可。
生而有涯,學而無涯。小學生除學科教育外,要學習和鍛鍊的有太多,最基本的勞動教育是鍛鍊孩子自立的第一步。且努力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一同成長,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優秀引路人,為孩子的獨立、健康成長創設更廣闊的藍天!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心得體會 篇16
今天我和我們班的家長們都認真聽了家庭教育促進法講座,他們精彩的講座深深的感染著我。講師們的每一個講座都涵蓋了系統的專業知識,穿插上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並潤色於獨特的見解,精湛的分析。聽完後,我不僅拓寬了我的知識面兒,增長了我的見識,更激起了我對自己的反思。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透過,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共六章五十五條。這部法律透過制度設計採取一系列措施,實現家庭教育由以家規、家訓、家書為載體的傳統模式,向以法治為引領和驅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新模式迭代升級,將家庭教育由傳統“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法律明確了家庭教育的概念,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同時規定了家庭教育工作機制、國家支援家庭教育的舉措、學校等社會力量對家庭教育的協同任務。
《家庭教育促進法》是將家庭、社會需要履行的職責、義務更加細化,指導性更強,實現家庭教育的可操作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榜樣,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家庭教育並不是單單的教會孩子背幾首唐詩,認識幾個漢字,而是教育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教會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養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我們應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1、以身作則,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的學習慣。
如果你的家人看電視,孩子也會跟著看電視;如果家裡人都看書即使不看書也看報紙,孩子也會跟著學會了閱讀,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一個言傳身教的良好環境中快樂學習。俗話說行幹里路勝讀萬卷書,只要有時時間就帯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學習知識更能讓孩子理解,要麼是身體,要麼是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讓好習慣一點一滴累積起來。
2、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和發展。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萬般被寵愛,造就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怎樣去關心別人。作為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已的言行舉止,不把工作壓力和情緒帶給他,以良好行為來影響他。凡事從正面去教育,遇到一些負面的不良影響,和他一起討論讓他懂得判斷是非的能力。
3、把握好尊重、信任、鼓勵、批評的尺度。
做父母要學會換位思維,要尊重、信任孩子,多瞭解他們,以心換心,用信任贏得他們的信任。日常生活中要透過細心觀察、傾心交談、悉心照顧、耐心幫助等方式多瞭解他們成長的煩惱、心靈的需求,切忌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相比。每當遇到困難,多鼓勵安慰幫他找回自信。以恰當的'方式批評孩子所犯的錯誤。
都說: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跟孩子做好積極的互動,既是孩子的老師,也是孩子的朋友。當孩子有困難的時候,指導孩子解決問題。可以是孩子的傾訴物件,也可以是孩子的導向燈。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父母任道而重遠。只有透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學習,瞭解孩子在各個階段特定的的心理,保持自身情緒的穩定,為孩子提供情感精神最有力的支援,並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肯定,用耐心,無條件的愛孩子,用行動影響孩子,用語言感化孩子,給孩子調整的空間、改錯的空間、進步的空間。相信孩子一定能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
以上是我的幾點體會,生而有涯,學而無涯。作為家長和老師,我今後一定加強學習,科學教子,且努力做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共同成長,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優秀引路人,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設更廣闊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