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廣東開學第一課優秀心得體會(通用8篇)

2022廣東開學第一課優秀心得體會(通用8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廣東開學第一課優秀心得體會(通用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廣東開學第一課優秀心得體會1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深有感觸,尤其是最後于丹阿姨的講話讓我收穫了很多。她說:“如果在三個鍋裡倒入沸騰的開水,然後在第一個鍋裡放入一個生雞蛋,在第二個鍋裡放一根生胡蘿蔔,在第三個鍋裡放一把茶葉。讓它們煮一段時間後,再看一看,會發現第一個鍋裡的雞蛋煮熟了,裡裡外外都變得硬邦邦的,這種人就是不能融入社會、不喜歡與別人交流的人。第二個鍋裡的生胡蘿蔔煮成了蘿蔔泥,軟綿綿的,這就是被煮得沒有中心,失去自我的人。而第三個鍋裡的茶葉,它在沸騰的水中舒展了自己,也染綠了開水,這就是能融入人群,並把自己心中的美傳遞給別人的人。”

  今天下午,我的同桌不聲不響拿走了我的橡皮,我要用的時候怎麼找都找不到,急得團團轉,最後,終於在他的課桌上發現了那塊橡皮。那時,真想狠狠的責備他一頓,突然,我想到了于丹阿姨說的那段話,不能做硬邦邦的熟雞蛋,要做茶葉一樣的人。

  於是,我立即改變了態度,告訴他我很願意與他合用橡皮,只是用的時候說一下,我的同桌不停地點頭說知道了。這就是和諧美,我們每個人都要像茶葉那樣創造美、傳遞美,讓整個社會變得美麗溫馨。

  廣東開學第一課優秀心得體會2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發現美,傳遞美,創造美,和諧美。

  發現美。生活處處都有美的體現,那就要看你有沒有一雙懂的發現美的眼睛了。早晨起床,無意間看到了窗外正在清潔路面的阿姨們,她們一絲不苟的掃著地,掃帚掃過的地方一塵不染,這難道不是美嗎,對,這就是美,是一種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的美。

  傳遞美。說起傳遞美,我就想起吳斌叔叔,吳斌叔叔為了一些跟他毫無關聯的人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但他的宣告並沒有白犧牲,因為吳斌叔叔,不緊保住了幾十個人的生命,而且更讓我們懂得了傳遞美。吳斌叔叔,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創造美。鄧麗老師一直在創造美,她在許多山裡孩子心裡都播下了美得種子,難以想象,在那樣可怕的山裡居然會有人到那兒當老師,到那兒度過她的一生。她,鄧麗老師留了下來,是那些渴望讀書的山裡孩子的眼神讓她留了下來。她愛那裡的孩子們,我們也愛鄧麗老師。

  和諧美。有一種美是團結的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卻有完美的集體。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班級、融入集體,學會團結協作,才能克服自我的不足,創造集體的和諧美。”這句話我很喜歡,他準確的詮釋了和諧美的意義。這次倫敦奧運會上,我國體操男團就是因為團結的力量奪得了金牌。

  廣東開學第一課優秀心得體會3

  開學第一課專題片隨著開學而即將播出,《開學第一課》裡講了許多感人的故事,當五星紅旗在賽場上冉冉升起,你是否能牢記紅旗背後的故事?什麼是愛國?愛國的體現來自於必勝的決心和恆心,來自於情感的無私和無畏。什麼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有責任,有義務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愛國,不一定要求你去邊疆為國駐守,只需要你從小事做起,比如拾一塊垃圾,植一棵樹,捐獻一份愛心,傳遞一片真情,這些都是愛國的表現,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和平的社會,但愛國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時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

  回顧歷史,不僅是緬懷黨的光輝業績,更重要的是著眼新世紀,作為新一代的青年,要從小事做起,做到規範自己的行為,給自己規劃好每一天的生活,做到每一天都很充實,用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肩負起黨和祖國人民的重託,從小樹立一個愛國的思想,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廣東開學第一課優秀心得體會4

  這個星期,老師給我們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有:有夢想就有動力、有夢想就要堅持、有夢想就會出彩。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有夢想就有動力,動力就像是一架飛機,無遮無攔。

  最令我感觸的是廖智,她用她自己的行動感動我了我,使我明白到有夢想就要堅持,不能光說不做。

  廖智,她是四川大地震中的'倖存者,但在這次大地震中,她失去了用來跳舞的雙腿,也失去了她的女兒。廖智也曾有過放棄自己的念頭,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有一天,廖智從睡夢中醒來,便大聲地喊著父母的名字,但是,屋裡寂靜極了,廖智只好自己爬下床,她艱難地穿上假肢,跌跌撞撞地來到洗手間,剛跨出一步,就摔倒了,她的額頭撞在了坐便器的邊緣,頭髮全部都浸泡在座便器的水裡,她好不容易才站了起來,她的頭髮溼漉漉的,臉也特別浮腫,她望著鏡子裡狼狽的自己,心想:穿上假肢,這麼痛,怎麼跳舞?如果我的人生註定要這樣沒有尊嚴,那為什麼我要在廢墟里掙扎和堅持二十幾個小時被救出來?我掙得不甘心。廖智從第二天開始,她就努力地練習者。不到十幾天,就可以走出家門,她還沒學會走路,就可以跳舞了。甚至,在失去雙腿之前她都沒有嘗試過的事都去慢慢嘗試。廖智的生命又充滿光芒,又變得精彩。所以說,夢想是讓人堅持下去的動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海倫凱勒、霍金……我最喜歡的是霍金。他因為在21歲時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所以被禁錮在輪椅上,只有二根手指可以活動。當時醫生預測他最多活兩年,但他依然活著。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透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但是,他卻為我們的科學做出了偉大的貢獻,解開了宇宙之謎。霍金的魅力不僅在於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知道他的人。

  看完了《開學第一課》以及霍金的故事,我明白了:生命很脆弱,但生命能夠發出無窮的能量,而點燃這份能量的就是夢想。夢想的實現並非一朝一夕,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努力和堅持,汗水甚至淚水,不拋棄,不嫌棄。

  廣東開學第一課優秀心得體會5

  今天是九月一日,是開學的第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幸福在哪裡”。一開始,舞臺上響起一段優美的旋律,然而誰也想不到的是,這竟然出自一個只有十歲的盲童劉浩之手。劉浩看不見黑白鍵,看不見美麗的鋼琴,更看不見自己面前的五線譜,但是,他也是幸福的,他也是快樂的。因為他有在背後默默支援他的媽媽,因為他有一份對音樂的摯愛!正是這份熱愛,讓他珍惜他所擁有的一切,讓他沒有時間去痛苦,讓他感覺到自己只是看不到東西,別的都和其他正常人一樣。樂觀,也是一種幸福!

  一位鄉村老師,他叫王忠華,他,教鄉村孩子們跳邁克爾·傑克遜的舞蹈;他,讓鄉村的孩子們視野開闊;他,讓鄉村的孩子們看到了世界;他,讓孩子們學習快樂。在鄉村,學習條件相對來說比較差,但他帶領著孩子們每天都是快快樂樂的學習!在孩子們心中留下了一盞燈!因為他的努力,因為他的付出,因為他的奉獻,讓孩子們很感激他、很不捨得他、很離不開他。奉獻,也是一種幸福!

  “最美女孩”孟佩傑,養母全身癱瘓,只照顧了她三年,而她卻十年如一日的照顧養母,以四倍的溫暖和時間來照顧養母,陪伴著養母走過了四千多個日日夜夜,用她瘦弱的肩膀挑起了一副可能連成人都無法挑起的重擔。她心懷感恩:她知道養母給了她一個溫暖的家,她知道是養母給了她上學的機會,她知道是養母給了她愛與溫暖,她知道是養母辛苦把她撫養大。感恩,也是一種幸福。

  于丹老師說:“幸福就是成長。”鄧亞萍老師說:“幸福就是堅持自己的理想,堅守自己的夢想。”楊利偉叔叔說:“幸福就是幫助。”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真正明白了幸福的含義,幸福是樂觀、是感恩、是奉獻、是超越、是付出、是成長、是自信、是努力……

  我是幸福的,所以,我要珍惜我現在的生活,一直一直永遠地幸福!

  廣東開學第一課優秀心得體會6

  以愛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節目分為的四個部分,分別是“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深刻地告訴了我們愛的含義。

  這裡面使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三部分“愛是承擔”,講的是一個叫馬鵬飛的男孩,他家很窮,從小爸爸媽媽沒了,只剩下奶奶和他相依為命,奶奶患有糖尿病退休金只有200元。馬鵬飛每天都跑著回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陪奶奶出去散步,然後回家做晚飯。馬鵬飛5歲就學會了做飯。一天,是馬鵬飛奶奶的生日,馬鵬飛把自己揀的廢品賣掉,買了一條鯉魚、粉腸和一瓶啤酒,做了一條啤酒魚,切了一盤粉腸給奶奶過生日。

  我們現在生活物質很豐富,條件也很優越,在家長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我們享受著關愛,卻很少去關心家長的辛苦。我要向馬鵬飛學習,做個有愛心的人,關心父母、關心同學、關心周圍的人,讓我們的空間充滿著愛、每個人都能感受著愛。

  節目結束後,我趕緊親手泡上一壺鐵觀音,獻給勞累一天的爸爸媽媽。頓時愛的氛圍伴隨著鐵觀音的清香充滿了我們溫馨的家。

  廣東開學第一課優秀心得體會7

  今天,我像往年一樣,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晚上八點十三分,《開學第一課》開始了。

  《開學第一課》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無殼孵化小雞的實驗。國內第一隻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現已長成小茶壺了,但在開學第一課現場,北京大學院士和王源哥哥一起做實驗,王源開始做孵小雞的容器,做好了往容器里加一點水。

  開始最難的一步把雞蛋殼開啟。院士對王源說:“在蛋的下體開一個小洞。”王源哥哥開了一個小洞,再把它慢慢開啟。王源哥哥慢慢開啟雞蛋,可是不小心破了。王源哥哥開第二個了,唉!又破了,院士說孵兩天白蛋不好開。

  但是王源哥哥並沒有放棄,他頂住壓力,在他不懈努力下終於成功了,現場沸騰了起來。

  這讓我想起了我二年級的時候,林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作業叫我們自己煎蛋。“這不是很簡單嗎?”我心裡這樣想著。

  我回了家媽媽教我做煎蛋,我連續打了兩個蛋,可是都把蛋殼弄到碗裡了。媽媽做給我看,只見她先把蛋往檯面的一角敲一下,雙手握著蛋,兩個大拇指往敲破損的地方一掰,整個雞蛋就開啟。最後在媽媽白指導下我學會了煎蛋。

  這讓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認真真,不能半途而廢。

  廣東開學第一課優秀心得體會8

  "你醒來時候,問候你好…你我的臉上,寫滿微笑…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一道道悅耳動聽的聲音從電視中傳出,《開學第一課》拉開了序幕。

  今天是全國中小學生開學的日子,也是今年《開學第一課》正式播出的日子。《開學第一課》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這天晚上我陪著我的同學與全國的中小學生一起觀看著這個勵志的節目。

  兩位主持人剛開始便向我們講述了今年的主題──"中華驕傲",身為中國人的驕傲!

  北京大學的王寧教授向我們展現了"正直"二字從古至今,由繁化簡的變化過程。說道:"我研究漢字二十年了,漢字是我們中華的瑰寶。中國文字是因義而構形,每一個文字都有著自己獨具一格的含義。"所謂"正直"就是目不斜視,奔向目標。

  主持人董卿說了一段話:"漢字除了歷史悠久,它還獨一無二。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方塊字中,有著中國人的風骨,更有著中國人的智慧。"漢字不愧是中華第一驕傲!這段話我至今還記憶猶新。

  一位人稱"漢字叔叔"的外國友人,也在臺上表達了他對漢字的熱愛。22歲那年,他來到中國臺灣,他用盡了自身所有的財產與全部的心思投入到對"漢字"的研究中。連一位外國友人都如此地對漢字著迷,我們不更應該好好學習嗎?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它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是唯一最悠久、並延用至今的文字。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寫照。每一筆每一畫,都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承載著中華文明厚重的底蘊和價值。只有學好漢字,才能更好的領略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才能更好的瞭解歷史,瞭解我們的祖先!才能更好的去創造未來!

  《開學第一課》讓我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我們中華的驕傲與文化的自信。一份中華的驕傲,一份獨屬於我們民族的驕傲!我為中華而自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