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3篇)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3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1

  一年一度,觀看感動中國。開學前夕,接受精神洗禮。

  人活著,要像錢偉長那樣,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要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勇敢地擔當起建設祖國的歷史重任。錢偉長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是科學家報效祖國的典範。作為小學教師,雖然談不上純粹意義上的研究學問,但是我們雙手托起的是祖國的希望。教書育人,培養棟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

  人活著,要像郭明義、劉麗那樣,做一個地地道道的好人。自己是一介平民,卻關愛著更為弱勢的貧民。超越了世俗的金錢觀,迴歸了做人的本真。以己度人,舉己全力,幫困扶貧。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境界,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當我們為一點個人的利益而斤斤計較的時候,不要忘記這兩位本同我們一樣,甚至收入還不如我們的草根平民。不要忘記,人生的意義不在索取,而在奉獻。

  人活著,要像王茂華、才哇、王偉那樣,舍小家顧大家。在困難面前,在生死抉擇面前,先人後己,出生入死,捨死忘生,盡顯英雄本色。中國,從來不缺這樣的英雄人物,正是這些錚錚鐵漢挺起了民族的脊樑,築起了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鑄就了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華夏精神。

  人活著,要像孫東林兄弟那樣,講一個“誠”字。一諾千金,人無信而不立,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尤其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功利社會,呼喚誠信、堅守誠信、以生命捍衛誠信,當看孫氏兄弟。

  人活著,要像草原醫生王萬青那樣,義無反顧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人往高處走,不應成為選擇工作的準則,更不應成為獲取名利的不正當追求。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是毛澤東時代的響亮口號,理應穿越時空的隧道,響徹在追求公平公正的和諧社會。

  人活著,要像軍人何祥美那樣,立志崗位成才。縱然司馬遷感嘆李廣生不逢時,英雄無用武之地,但和平年代依然需要神兵強將。愛崗敬業,崗位成才,在當下社會更具廣泛意義的職業價值。把本職工作做好,做到極至,努力成為各領域裡的行家裡手,當是每一個人畢生的事業追求。

  人活著,還要像孫炎明那樣,坦然面對有限的人生。也許經常跟死神打交道的人,更懂得生命的可貴。“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盲聾啞作家海倫·凱勒的名言;“今天不知道明天怎樣”,是身患絕症的孫炎明的口頭禪。笑對生活,愛灑有罪之人,以情動人,金石為開,拯救靈魂,贏得尊重。仁者愛人,人恆愛之,短暫的生命演繹精彩的意義,並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向感動中國的草根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2

  她是一個生活在無聲世界裡的殘疾人,也是中國唯一登上兩大世界頂尖藝術殿堂的人。美國卡耐基音樂廳和義大利斯卡拉大劇院都留下了她婀娜多姿的舞蹈。

  她是一個樂觀的人,兩歲時被一次高燒奪去了聽覺,成了一個可憐的聾啞人。在無聲的世界裡,她從不自暴自棄、自卑自怨。她是一個堅強的人,雖然也空虛,但她沒有哭過。15歲那年她才開始正式學跳舞。她的基本功很差,想要完成舞蹈任務——《雀之靈》真的是比登天還難。當時老師對她沒有信心,認為她不是值得培養的料子,隨便教了她幾簡單的動作就叫她練。有時她練得厭倦了,就忍住性子繼續練,一直練到胳膊腫了。練到後來,她能一次轉幾百個圈子。老師再來上課時,才知道她花了很多功夫,看她的勤奮,改變了對她的看法,認定她是個有前途的人。

  《千手觀音〉這個舞蹈用無聲的語言向人們講述了愛的意義。正因為有愛才使殘疾人能在大家的關心下健康地生活,連殘疾人都知道要用愛來回報所有的人,我們更應該珍惜身邊的人給我們的愛,並用自己的真誠去感恩。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3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難,是張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區條件艱苦,再加上張桂梅對工作要求嚴格,很多年輕教師難以適應。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中有9名辭職,教學工作幾乎癱瘓。焦慮、沮喪的情緒包圍了張桂梅。在留下來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張桂梅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溫了入黨誓詞,誦讀了《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師眼裡泛起淚花,他們被張桂梅的無私打動,他們要和張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辦好,把大山裡的女孩送入大學。無論是在民族中學還是後來的女子高中,教學質量一直是張桂梅最看重的事在女子高中,張桂梅在宿舍裡鋪了兩張床,一張自己睡,一張留給需要特別關心的學生。為了隨時關照學生,她睡覺不脫衣服。有個和張桂梅在一起住在一起的學生,始終不肯和她多說話。這期間,張桂梅在食堂打飯時,摔了一跤,肋骨摔斷三根。她沒有住院就又回了學校。每天早晨仍然5點起床,但要靠學生抱起來;夜裡很晚睡下,還要忍著疼痛和學生聊會天。3個月後,這名學生抱著張老師大哭起來,說一定不會辜負張老師。

  如今,張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腫塊,頭上還有骨瘤她的肺出現了問題,嘴唇經常沒知覺,但她仍然每天拿著小喇叭喊起床、吃飯、跑步、睡覺……“我要讓孩子們知道,我一直在她們身邊。”張桂梅說她把自己的十七大黨代表證、五一勞動獎章、奧運火炬全部捐給了縣檔案館。她說:“我的一切都是黨和人民給的,我奉獻給黨和人民的還遠遠不夠。”

  我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懷著心繫群眾、服務人民的公僕情懷,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端正紮根基礎、勤奮敬業的務實作風,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4

  大家是否認識一位紮根在邊遠山區的女教師張桂梅,她創辦了一所免費女子高中托起了一個又一個,在貧困地區的女孩子的讀書夢想。她為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這個活著的榜樣,他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還有什麼傳奇人物比62歲張桂梅更落魄嗎?為了省錢,她多年不吃肉,直到後來“吃點肉就會嘔吐,就會難受”。她去籌款時,被人放狗咬過,腳上鮮血直流;街頭募捐,別人懷疑她是騙子朝她臉上吐口水。

  她家中,最醒目的是40多項榮譽證書: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傑、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1974年10月,17歲的張桂梅跟隨姐姐從家鄉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45年來,她不是一步一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貧困山區。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雙亡無兒無女的張桂梅黯然神傷,她決定離開傷心之地調入麗江市華坪縣。她放棄了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教學任務。

  回過頭來,身處帝都的我們,北京的教育工作者要怎麼做呢?我們擁有國家頂尖級別的教育條件,教育環境,教育背景,不像張桂梅老師面對那樣惡劣的條件。在張桂梅老師身上,我們要傳承的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正如同“木葉飛舞之處火亦生生不息”,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之中融入張桂梅老師的精神,做好祖國花朵的領路人;未來社會的領路人;甚至是祖國未來的領路人。人們大多稱老師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們唯有加強使命感與責任感才能對得起這份讚譽。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5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為: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峰。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著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戶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騰飛頑強拼搏。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最重要的年終節目之一,今年舉辦的是第十八屆,每年從社會各行各業推選出10位(個)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或群體。

  上世紀八十年代,女排以拼搏精神贏得五連冠,成為了當時中國人的模範和驕傲。三十多年來,女排魅力不衰,粉絲遍中華,縱跨幾代人。

  2019年國慶前夕,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戰績贏得2019年女排世界盃,這也是中國女排第十次榮膺世界大賽冠軍,女排姑娘的成就,顯露出祖國至上、頑強拼搏、勝不驕敗不餒的英者風範,也成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動見證。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6

  賴宣治,全國優秀教師,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七星小學體育教師,“中國速度、七星奇蹟”的主要締造者。

  從2013年開始,賴老師帶領七星小學跳繩隊憑藉頑強拼搏在區中小學生跳繩賽中嶄露頭角,接著到南寧、安徽、大連、馬來西亞、阿聯酋迪拜、瑞典默爾本、上海、挪威,一路捧著跳繩冠軍寶座前行。他先後培養出二十多名世界跳繩冠軍,打破十多次世界跳繩紀錄。他締造了“世界跳繩夢之隊”神話,培養出“世界跳繩最快的孩子”岑小林。一所鄉村小學跳繩運動所取得的驕人成績,震驚了花都區、廣州市、廣東省、全國、亞洲乃至全世界,成為廣州市特色教育取得豐碩成果的典範,改變了中國跳繩運動格局,不斷突破著世界跳繩運動極限。

  他以“沒有追求的人生,是缺乏樂趣的人生”為座右銘,決心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黨的教育事業繼續抒寫輝煌篇章。他還曾作為第一批由中國派往巴拿馬推廣跳繩運動的老師,成為連線中國與巴拿馬民心相親的“紐帶”。

  賴宣治,曾獲“廣州市優秀教師”“最美羊城教師”“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個人”榮譽,並連續三年獲得由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優秀國家教練員”稱號。他的先進事蹟在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十多家媒體有專題報道。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7

  危急時刻,一句‘你退後,讓我來’的挺身而出,展現著軍人的責任和擔當!演繹著新一代‘四有’革命軍人的品質,鐵骨錚錚,以血肉之軀擋住危險,我們同時也作為滾雷英雄的一員,這種大無畏的精神使得我們練就過硬本領,隨時為人民,為祖國犧牲一切,牢記軍人的使命永葆軍人鐵血擔當和英雄本色”深刻的感悟,時刻激勵著官兵們向“雷神”同志看齊。

  觀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雷神”,你是好樣兒的!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楷模。你雖然失去了雙眼和雙手,但請讓我們來做你的眼睛和柺杖,讓我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奮守紀,恪己奉公,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再一次看到掃雷英雄杜富國時,我的內心深處深深的被觸動,在平凡之中看出英雄的可貴,一個國家的強盛需要英雄的挺身而出,雙目失明不能阻擋你為國奉獻的熱情,失去雙手你還能勇當排頭兵!讓我們為這個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新時代革命軍人獻上一個軍禮,英雄的事蹟將永遠激勵我們在強軍路上砥礪前行。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8

  道德模範是積極進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的精神程式碼。一個人追求道德的生活,人生就會更有意義;一個社會尊崇道德的風尚,社會就會更有力量。道德模範身上彰顯出來的`個人崇德修身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契合性,明確了崇德修身的重點內容和目標指向性。“支教奶奶”周秀芳,除了自己傾盡所有幫助孩子之外,還發動家長期資助了16名貧困生,同時積極為更多的孩子尋找愛心人士,進行結對幫扶;“平日裡一個月連兩三百塊錢都不捨的花”的94歲高齡老人王振美,卻對家鄉和鄉親慷慨了幾十年……他們如同一盞盞明燈,照耀著人們的心靈,也有力證明,道德正能量始終具有凝聚人心的力量。許許多多道德模範,構成了多姿多彩的“平民英雄譜”。他們用人生點點滴滴積極進取心,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真情照亮社會,用平凡詮釋偉大,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注入正能量。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在全社會頌揚道德模範,就是要正確解讀道德模範品德高尚、善行義舉、明禮誠信、敬業奉獻的精神程式碼深刻,把道德模範的愛心善舉轉化為潛移默化的力量,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9

  《感動中國》讓大家感動,官兵們的心靈也同樣受到震撼和洗禮,感動和淚水之後便是平靜與思索。雖然我們是千千萬萬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普通一員,也許做不出讓國人感動的事情,但我們可以做到讓周圍的戰友、親人感動。我們可以幫生病的戰友打份病號飯,可以在訓練中幫助落後的戰友一把,可以在休息的時候幫助駐地周邊的老鄉幹一些農活......我們活著除了為自己,更是為了自己的小家乃至中國這個大家。

  感動中國,情繫人間溫暖。感動的背後,他們也留給了我們無限多的生活啟示。一家四口,義渡百年的萬家人、分毫積攢,千萬捐贈的老人馬旭;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這十位2018感動中國人物就是我們的楷模,我們在向他們學習的同時更要化感動為力量帶領身邊的戰友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從一件小事做起,甘於奉獻,樂守祖國南疆,做一名稱職合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

  “雷神”杜富國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一名作為軍人應有的初心和立志當高遠的先進做法,他也身體力行努力實踐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優秀作風。在遇到危險時那句“你退後,讓我來”承載了多少的責任與擔當。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10

  2007年1月,一場以向張桂梅學習為主題的“感恩行動”在麗江市迅速掀起,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張桂梅為何與"感恩”產生聯絡,她的感恩情懷源自何處?記者從她的人生軌跡中找到了答案。

  出生於1957年的張桂梅,年輕時不僅長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開朗,能歌善舞,對生活充滿憧憬。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夫妻雙雙在大理市的一所中學教書。但正當夫妻倆沉浸在甜蜜、美好的生活中時,不幸卻突然降臨到他們的頭上,她的丈夫得了不治之症。為了給丈夫治病,她東奔西走到處借錢,能夠借到錢的地方都借了,該花的錢都花了,但丈夫的病還是不見好轉。1995年,身患癌症的丈夫離她而去,張桂梅陷入極度的悲痛之中。後來,在同事的幫助下,她決心重新振作起來,為了擺脫令她觸景生情、傷感悲痛的環境,1996年8月,張桂梅從大理調到華坪,在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環境賦予了張桂梅新的生機。來到華坪民族中學後,她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政治課教學工作。她所教的班級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後院,相隔100多米,早上、晚上、前院、後院,她來回奔走,天天如此,好像忘記了疲倦,享受著工作的快樂。可就在這時,不幸再次降臨到她的頭上。1997年4月,張桂梅感覺身體消瘦得特別快,臉也變得特別黑,但肚子卻越來越大,硬硬的摸上去像塊石頭,疼痛難忍。到醫院檢查,結果嚇了她一跳,原來肚子里長了一個腫瘤。醫生要她馬上住院治療,否則後果就不堪設想。但是,想到承擔的4個畢業班的學生再過幾個月就要參加中考,在這個節骨眼上怎麼能扔下他們不管呢!一邊是學生的前途,9年的期盼;一邊是自己的生命,怎麼辦?

  張桂梅經歷了太多的磨難,但這些磨難更加激勵起她對生活的愛和希望。想想那些學生期盼的目光,她咬緊牙關,回到學校把檢查結果鎖進抽屜。這一切,她沒有告訴任何人,一直堅持到把學生送進考場才住進了醫院。1997年7月,張桂梅做了腫瘤切除手術。手術後,醫生要求她必須注意休息,最少要調養半年。可是為了學生,她在手術後的第24天,又走上了講臺。

  張桂梅的事蹟迅速傳遍華坪大地。縣政協委員來學校視察,校長在彙報時,介紹了她的情況。聽了介紹以後,所有委員馬上起立向她三鞠躬,並當場為她捐款6230元。縣裡召開第八次婦代會,全體代表和縣領導都為她捐款。希望她好好治病。對此,張桂梅眼淚奪眶而出:“病無情,人有情,這是一些多好的人啊!”

  發生在丈夫和她自己身上的兩次磨難,使她想到,人與人之間是多麼需要理解、幫助和支援呀!如果沒有華坪人民,她的生命將無法延續。她說,她的生命屬於華坪,把全部精力奉獻給華坪人民。正是由於這種感恩的心態和情懷,張桂梅把人間最偉大的母愛獻給了他的學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幫助的孩子們。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11

  為大力弘揚張桂梅同志的崇高精神,營造對標先進比實幹、爭創一流比貢獻的濃厚氛圍,近日,麗江市開展“六個一”活動,引導激勵黨員幹部向張桂梅同志學習,堅守初心使命,為麗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組織開展一次專題集中學習活動。各級黨組織採取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座談交流、聽取報告、專題培訓、主題黨日、黨員活動日、組織生活會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一次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集中學習活動,深入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透過對標學、深入學,講感想、談體會、話心得,教育引導激勵廣大黨員幹部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找準差距,自覺對標,不忘初心、埋頭苦幹,立足崗位、勇擔使命,攻堅克難、紮實工作,對標一流、爭先進位,真正把感動變為心動,把心動變為行動,把行動變為帶動。

  組織開展一次“開學第一課”活動。各級各類學校圍繞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認真組織開展一次“開學第一課”活動。召開新學期第一次教職工大會,以“我向張桂梅同志學什麼、怎麼做”為主題開展學習活動,並將“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列為本學期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進師德師風建設。舉辦新學期第一次主題班會,將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以及華坪女高精神播種到學生的心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組織開展一次“黨課開講啦”活動。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結合開展黨員領導幹部講黨課、“學習身邊榜樣”,把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列入黨課內容,組織開展一次“黨課開講啦”活動。進一步深入挖掘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特邀張桂梅同志現身講述感人故事傳說和感人事蹟,製作反映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專題片,層層推薦報送省委組織部和中央組織部,進一步深化學習成效、擴大宣傳覆蓋面,增強影響力,推動在全省乃至全國各級黨組織中掀起學習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熱潮。

  組織開展一次幫扶慰問活動。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結合推進脫貧攻堅百日提升鞏固行動,帶著任務、帶著問題深入“掛包幫、轉走訪”掛鉤聯絡點開展一次遍訪走訪幫扶慰問活動,實地瞭解各項幫扶措施的落實,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提倡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開展一次自願向張桂梅助學會捐款活動,幫助華坪縣女高解決實際困難。

  組織開展一次“抓黨建促創文”主題月活動。以全力衝刺全國文明城市建立為契機,大力弘揚“張桂梅精神”,在全市各級基層黨組織中深入開展一次“抓黨建促創文”主題月活動,各級各部門以系統行業領域為單位組建創文“黨員攻堅隊”“黨員先鋒隊”“志願服務隊”,深化共創共建共治,助力文明城市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守好網格陣地,深入社群、走進街頭,緊盯創文測評指標短板弱項,廣泛開展疫情防控、文明交通、扶老助殘、環境整治、秩序維護、文明餐飲、文明宣傳等文明建立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帶動形成人人關心、人人支援、人人參與的良好格局,凝聚建立文明城市的強大力量。

  組織開展一次深度宣傳活動。組織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宣講報告團,持續在全省、全市範圍內開展宣講報告,深入廣泛傳播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邀請組織中央、省、市各級各類新聞媒體,分批次開展集中採訪報道活動,並開設專欄進一步深入宣傳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加大中央和省級媒體平臺推送宣傳力度,推出一批關注度高、閱讀量高、點贊數高的重點稿件。深入挖掘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梳理完善張桂梅的100個典型故事傳說,製作推出一部黨員教育影片片和一部VR網上展館。精心策劃組織,創作推出文學、歌曲、廣播劇、舞蹈、曲藝、美術、攝影、電影等一批以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蹟、張桂梅精神為主題的優秀文藝作品,持續擴大宣傳面、提升影響力,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掀起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熱潮。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12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中心環節。“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張桂梅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矢志不渝、執著追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落實到平凡、普通、細微的教學管理之中。

  為師者高風亮節,動之以情,付之以愛。張桂梅18歲從東北家鄉來到雲南後,當地領導和群眾在她身患重病時伸出援手,給了她“第二次生命”,讓她堅定了以教育扶貧回報山鄉、用愛心傳遞溫暖的志向。在教育方法上,她注重因材施教,摸索出民族貧困山區學生教育的規律,把育人作為教育的前提和目標。在她眼中,每一位學生都應該得到平等的關愛,從來不用“貧困”二字形容自己的學生,而是稱他們是“大山裡的孩兒”。正是秉承著一顆單純而真誠的仁愛之心,張桂梅長期紮根紅土高原,為山區孩子放飛夢想,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支撐著我的,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我直面這片熱土時,心中無愧。”年幼時就已“滲入紅色基因”的張桂梅,始終堅持樹人先樹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把思想政治建設和理想信念教育作為立校之本,用紅色教育為師生鑄魂塑形。她建立的學校,經過1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黨建統領教學,革命傳統立校,紅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學模式,確立了“繼承革命傳統、發揚延安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的辦學宗旨,“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做黨的好女兒”成為校園裡鏗鏘有力的呼號,誦讀革命故事、傳唱愛國歌曲、開辦法治講座、弘揚傳統文化、組織理論學習成為塑造師德師魂的日常功課。師生們在舉手投足、潛移默化中感受革命精神、愛國情操和紅色基因,不斷激發對黨忠誠、報效祖國、艱苦奮鬥的信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努力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堅持不懈用理想和信念“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是成就張桂梅傳奇的源頭活水,是“讓教育走得更深更遠”的強勁動力。

  向張桂梅同志學習,我們就要學習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學習她情繫群眾、一心為民的真摯情懷,學習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學習她堅毅執著、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把自身前途命運同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緊緊聯絡在一起,將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洪流之中,以家國為己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學習心得體會13

  柔弱女子三尺講臺樹立偉岸身軀,“燃燈”校長邊陲境地書寫不朽人生。

  張桂梅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為“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越環境,選擇了艱苦,因為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為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人民的教師”。正因為如此,張桂梅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願為邊遠地區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選擇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踐行了人民教師的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她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她心繫困難群眾,投身教育扶貧,她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教師的驕傲、偶像和榜樣。

  蘇霍姆林斯基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在土壤裡。張桂梅對教育和孩子充滿愛,與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託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沒有張桂梅那樣艱苦的條件,但一定要像她那樣,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用心工作,恪盡職守,在普通的教師崗位上做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業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