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精選9篇)

2022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精選9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精選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1

  一場殘奧讓我感到無比的激動,從他們的身上可以學到該怎樣做人,怎樣的人生才算精彩。約旦輪椅乒乓球運動員馬哈·巴爾格提為參加北京殘奧會做好了充分準備。她熱愛運動,不斷地努力,曾在2000年悉尼殘奧會上為約旦奪得歷史上第一枚金牌。她在接受採訪時說:“投身體育讓我重獲親生,讓我感覺不再是別人的負擔。”是啊,這樣的人生多好啊!我們為什麼就做不到呢?她沒有被自己的缺陷所難倒,還是一樣對自己的事業永不言棄。

  美籍巴西人德梅羅已是第四次參加殘奧會。一次事故,導致她右半身癱瘓,後來她相繼參加馬拉松和擊劍運動。北京殘奧會她代表美國參加擊劍比賽。臨行前,她對記者說:“我的生命就是一個連續的康復過程,這種康復包括外在的肢體和內在的靈魂。”美國人保羅·莫蘭因交通事故失去了右腿。他從1992年開始投身輪椅排球運動,曾代表美國參加過三屆殘奧會。北京殘奧會,他將首次參加男子輪椅網球雙打比賽。他在接受《波士頓環球報》採訪時說:“我可能不是強有力的獎牌爭奪者,但我會盡全力打好比賽。”雙腿殘疾的巴爾格提透過乒乓球找回了自信,半身癱瘓的德梅羅透過馬拉松和擊劍修復肢體和心靈,失去右腿的莫蘭則透過排球和網球體會到了“重在參與”的樂趣。

  對他們來說,體育不僅僅是一種鍛鍊或者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奧林匹克精神就是一種生活哲學,即創造一種使人在奮鬥中尋求樂趣的生活。這樣的精神,對於我們來說是劑多好的良藥呀!在生活中我們也應堅持這樣的精神,不要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我們要在奮鬥中尋求樂趣的生活。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顧拜旦說:“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凱旋,而是奮鬥;重要的不是成就,不是獲得勝利,而是奮鬥拼搏。”巴爾格提和他們殘疾朋友們,用行動具體而生動地演繹了奧林匹克的精髓。殘疾人體育運動的特殊之處在於它要求運動員超越生理的缺陷,透過意志、技能的較量,向生命的潛能挑戰,顯示出生命的價值。當肢殘跳高選手們助跑、起跳、騰越、落地,一連串熟練的技術動作,在空中劃出一道流暢的弧線。

  不禁讓人驚歎於他們的能力和毅力。在這種精彩的後面,是殘奧運動員所付出的倍於常人的艱辛與汗水。走進他們堅強不屈的世界,人們會感受到一種遠高於一般運動員的內在精彩,殘奧之美盡在於此,生命之美盡在於此。當人們看到那些身體或智力存在缺陷的運動員,帶著無比的自信和熱情,克服生活缺陷,挑戰身體極限,像正常人一樣在賽場上奮勇拼搏、縱橫馳騁的時候,人們會由衷地給他們以最崇高的敬禮,表達最真誠的祝福。

  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2

  因為人各有各的命運,所以,世界上有了“殘疾”兩個字。

  說殘奧會是競技舞臺,也是不可否認,但我認為更大的一部分是他們敢於在這舞臺上展示自己,向全世界的人訴說自己雖然有身體上的殘缺,但是他們自己心中的理想還是火熱的,還是不可摧毀的。

  獨腿女孩與“芭蕾王子”的雙人舞震盪了千萬觀眾的心,演繹了殘疾人對理想的追求,對完整生命的追求,完美地闡釋了生命存在的價值。

  博爾特以手捶胸輕鬆飄越百米世界紀錄,菲爾普斯的水中8金與7項世界新紀錄,使得人類在陸上在水中都將生命的極限推開了很遠。

  殘缺的身體不等於殘缺的人生。一張張剛毅的臉,一個個奮力拼搏的身影為我們抒寫了人類最華美的篇章。殘奧會的運動健兒就這樣用頑強的意志,用不懈的努力為自己創造了生命的輝煌。

  殘缺不是恥辱,殘缺鑄就了另一種美,美在坦然面對殘疾的噩夢上,美在執著追求生活的意義上,美在堅強對抗巨大的困難上……那是意志,澆築在身體上的一種炫目的光輝。身為健全人,我們給予他們的不是漠視,更不能是輕視,只要人活得有尊嚴有價值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殘疾人。

  讓我們關注殘奧,關注生命,關注完美。

  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3

  殘奧會結束了,但殘疾人的光芒將一直閃耀在我的記憶深處,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國旗國旗,有人要國旗嗎?”走在鳥巢附近,有吆喝聲從耳邊傳來“肯定又是小商販在吆喝,借奧運會賺錢……”,我循聲望去,看到了一個“小販”,這是一個年過六旬的殘疾人,頭髮亂糟糟的,銀色的白髮裡依稀可見幾根黑髮,黝黑的臉上滿是魚尾紋,牙齒也掉了幾顆,身上穿著皺巴巴的中山裝,四肢已經被截斷,殘缺的沒有手的兩臂夾著十幾面小國旗,坐在一個鋪在地上的布上,上面還放著幾十面國旗,他發現了我在看他,馬上搖動臂膀間的國旗,嘴巴咧開了一個縫,漏出了殘缺不齊的牙齒,說“小姑娘,要國旗嗎?”他搖擺著身子,示意我看他夾著的國旗。我輕輕搖了搖頭,走開了,“哼!還想賺小孩子的錢!想利用我們的同情心!太陰險啦!”這樣想著,我回頭望了那個“小販”一眼:他的眼神裡充滿了失望,低下頭,好像在思索著什麼,過了一會兒,又仰起頭來接著吆喝:“國旗國旗,有誰要國旗嗎?免費贈送,為中國加油,為殘奧添彩,支援殘疾人,謝謝。”什麼?免費贈送?我冤枉他了?一個殘疾人,卻有著如此的境界?我想道歉,卻又不好意思,拉著媽媽的手,逃出了老爺爺的視線。

  回家的路上看到很多身體健全的小販在路邊吆喝著賣國旗,腦子裡都是那個老爺爺殘缺雙臂夾著國旗搖晃著身體的身影,心裡湧動著複雜的情緒,有歉疚,有感動,更有敬佩。我感動他為了能宣傳殘奧會,讓人瞭解殘奧會,一個殘疾人,一個沒有四肢的殘疾人,坐在硬硬的地上,為大家免費發放國旗。我敬佩他身殘心不殘,用如此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人生。

  殘疾人的堅強意志,殘疾人的拼搏精神,殘疾人的無私奉獻……殘疾人帶給我們無限震撼,無限感動,也許,他們是有一份殘疾,但他們比我們多了一顆堅強的心。殘疾人的光芒將射向每一塊土地,影響著我們,激勵著我們這些健康人,要做得更好!

  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4

  2004年9月,欽州市殘疾人運動員張小玲在雅典舉行的第12屆殘奧會上,一舉奪得女子乒乓球單打和女子團體兩枚金牌,實現了殘奧會“五連冠”。這一壯舉將載入中國體育史冊,也為欽州體育發展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張小玲是廣西欽州人,從小便酷愛乒乓球運動,十一二歲時在欽州已經小有名氣。一天,電視裡一個場面吸引了她:中國乒乓球運動健兒在嘹亮的國歌聲中,迎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舉起了胸前的金牌……她心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我要好好地練球,也要當世界冠軍!”

  天有不測風雲,19歲時,張小玲因腿病延誤治療被迫截肢。手術後,她仍然堅持刻苦練習,決心要用雙手扼住命運的喉嚨。張小玲是個倔強、不服輸的人,從1985年參加廣西殘疾人運動會起,為了實現自己“一定要拿第一名”的信念,她幾乎是拼命地苦練。

  高位截肢的張小玲,為了實現自己的奧運金牌夢,拖著殘腿與假肢開始了殘酷的“搏鬥”。因為練球,張小玲的殘端和假肢接觸的'地方經常磨破出血,甚至曾將一條鈦合金的假肢練斷成兩截。20年來,張小玲換過的假肢有13條,殘腿被假肢磨損的肉體厚度超過4公分!

  工夫不負有心人。在教練、隊友的幫助以及自身不懈努力下,張小玲取得了一次次驕人的成績,實現了“五連冠”的夢想。她真不愧是我們國家優秀的運動員,家鄉人民的驕傲!

  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5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這樣,非不能為也,蓋因不去為也。比如,失去雙臂以後還能奪得游泳金牌;沒有一條腿,仍然能夠參加正常人的奧運會並且獲得不錯的名次;雙目失明,同樣能在綠茵場上馳騁;連生活自理都十分困難,卻是運動場上的驕子。他們沒有菲爾普斯那樣輝煌,也沒有博爾特那樣聞名於世,但當他們出現在北京殘奧會的賽場上時,所有人都不禁為之動容。也許,我們還記不住他們的名字,但他們的身影已經深深鐫刻在我們心裡。透過他們,我們突然對人生以及世界有了新的認識:只要你想做,你努力去做,就沒有不能做到的事情。

  殘奧會就是這樣在賽場之外讓我們收穫很多。捫心自問,比起他們,我們擁有健全的身軀,但或許少了永不放棄的努力。

  就像一句著名的廣告詞說的那樣,世間“一切皆有可能”,其關鍵就是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能不能付出超出常人的汗水和決心。

  無論是在電視螢幕上還是在報紙上,殘奧會就是這樣走進我們的視野,給了所有人一個全新的感受。這些天,身邊的人無論熟悉的還是陌生的,談起殘疾人運動員,談起殘奧會,每個人都露出肅然起敬的神情,許多人都若有所思地對過往的生活進行一番心靈的拷問。

  這就是殘奧會與奧運會的不同之處,這就是為什麼兩個奧運會同樣精彩的道理。

  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6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從出生起就沒有健康的體魄,或者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故,使他們變得與其他的人不同。這些人之中,又有一部分人,他們不甘於命運的平庸,不放棄人生的希望,努力訓練,挑戰極限,在殘奧會上為我們的國家取得一項項榮譽,向世界上所有的人證明自己的能力,自己對命運的挑戰,也同時是對自我的挑戰。

  賈紅光是一名殘疾的游泳運動員,他今年33歲。1994年的秋天,6歲的賈紅光出現了一次事故,他意外觸控到變壓器。因為這次事故,他的左臂被截去,右臂也僅剩下三分之二。2008年底,他在聊城市殘聯的幫助下,跟隨無臂的教練張保峰學習游泳。13年來他一直是教練心中的驕傲。教練張保峰說:“他的仰泳是強項,在其他專案稍微落後的情況下他靠仰泳追了上來,發揮出了他的水平!”2012年倫敦殘奧會100米仰泳比賽上,賈紅光以1分14秒64的好成績斬獲一枚銀牌。2016年的里約殘奧會,他負傷參賽,為中國獲得了兩枚銀牌和一枚銅牌。在今年8月26日的冬季殘奧會上,他完成了200米個人混合泳和男女200米自由泳接力的比賽,並獲得了一金一銅的好成績,同時也成為了本屆奧運會第一位摘金的山東籍選手。當他站在領獎臺的時候,沒有讓別人幫他戴上金牌,而是自己用自己僅剩三分之二的右臂試了很多次才把獎牌戴在自己脖子上,儘管一開始有很多次都沒掛住,但是他沒有放棄,堅持著想為自己戴上金牌。他這種堅持的心讓我覺得非常感動。有人覺得他倔強,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種他對自己努力的肯定。在他出事後的這些年裡,很難想象他是怎麼挺過來的。可能有過難受,有過絕望,但是他並沒有向命運低頭,沒有就此放棄生命,而是努力訓練,為國家爭得榮譽,讓我們國家的國旗在東京上方升起。他在用自己的方式體現自己生命的價值,堅定信念並努力堅持下去,最後就會有所成就。

  他是一個不怕輸的人,是一個不對命運低頭的人,是一個有毅力的人,是一個勇敢面對困難的人,是一個努力的人,是一個偉大的人。我們處在一個舒適的環境裡,擁有健康的體魄,完好的四肢,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不去超越自己,不敢戰勝困難呢?

  我們要以賈紅光等偉大的人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和他們一樣做一個有利於國家的人,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7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殘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觀看了殘疾人奧運會後,我被那些殘疾人運動員的精神給震撼到了。

  殘運會讓我們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為失去雙腿的錢紅豔,她曾被稱為“籃球女孩”,因為她的爺爺將舊籃球剪開一圈,套在她身體的下面,走路時她就用一雙小手拄著特製的“木手墊”,“一步一步”地挪動身體,開始了借用籃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歲的錢紅豔已是雲南隊的一名游泳運動員。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開朗,堅韌不拔。還有,周景景也是一名優秀的殘疾人運動員。她出生江蘇省邳州市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3歲那年由於高燒引發了小兒麻痺症,失去了獨立行走的能力。16歲時,周景景有機會接觸到了殘疾人體育。一開始她練了4個月的乒乓球,後來江蘇隊選輪椅擊劍隊員,她決定選擇擊劍。現在,她已經獲得了8枚金牌了。

  殘運會,是一個讓人受益良多的課堂。在這裡,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努力,就一定能綻放出美麗的光芒!

  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8

  體育館外並沒有喧譁,除了那“咚咚”在地上的腳步聲,一片寂靜,可到了入口,我才感受到館內就像一個壓縮機,把所有音量儲存著,再一下放大……縱目望去,四周環視,洶湧的人群就像一大波又一大波的海浪,運動員則是浪頭,讓人們忽坐忽站。

  這絲毫不遜色於正規的國際奧運會,一樣有漫天飛舞、層疊的彩旗,有激動人心的吶喊,更主要的有超出常人的殘疾人一顆顆身殘志堅、不卑不亢的心。

  在所有人都為跑步、輪椅競速等令人興奮的專案吶喊時,我發現在女子擲鐵餅賽場中她的身影是那麼美。她是一個盲人,戴著黑黑的眼罩,從年紀上看比我們大不了多少,身材有些略微偏胖,手臂粗壯而結實,鼻子高高的,嘴巴挺長、大,那席黑色的長髮像隨意垂下的綠葉,自然的美。她拼搏時的力量卻讓我大吃一驚。

  她的雙手在白色防滑粉中摩擦。她眉頭緊皺著,右手不斷朝著指定方向擺臂,讓肌肉發揮最大力量,可卻遲遲沒有甩出……我想到了她眼前的那一片無盡的漆黑。她以前或許也看見過美吧,知道一切都那麼寶貴……這時,她的右手已劃出了最大幅度,身體向前45°傾斜,猛地一用力,鐵餅飛了出去,像長有翅膀一樣越飛越遠,在大半個場地外墜地,我拼命地為她鼓掌,好像贏得了世界,即使她看不見自己的成績,但兩顆心靈早已觸碰!

  我懂了,這一切我們都應去尊敬,尊敬冬天牆角一株獨自開放的梅花,尊敬一小片翠綠枝葉,尊敬這個世界,去感受雖然殘疾但堅強、樂觀的心!

  冬殘奧會閉幕式心得體會9

  在第十六屆殘奧會中,中國以96金60銀51銅的絕對優勢,摘得殘奧會的桂冠。每一塊獎牌的背後,都有許多身體殘疾的人的拼搏與努力,他們所具有的精神,也正是我們青年應必備的。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向殘疾運動員學習,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

  我輩青年,當迎難而上,永不言棄。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十八歲女生王心儀,在被北大錄取後寫下《感恩貧窮》一文。她出生於貧困的家庭,母親要照顧常年患病的姥爺,她還有兩個弟弟,全家的收入就指望家中的五畝地和爸爸不穩定又少得可憐的工資,但這一切並沒有打垮她,反而讓她更相信知識的力量,促成王心儀成功的並不是貧困本身,而是她自己,她經歷了生活的種種困難,卻仍積極上進,努力堅持。“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沒有人是生來就成功的,要堅持不懈,永不言棄,才能將困境轉化為挑戰,將劣勢轉化為優勢。

  我輩青年當頑強不屈,奮鬥不息。鮭魚出生於淡水的河流,在生長期游出大海,等到產卵期又跋涉千里,再次回到出生地,生出下一代,如此迴圈不已,生生不息,鮭魚有著近乎地獄般的溯游之路,回家路上要飛躍大瀑布,瀑布邊守著成群的灰熊,不能躍過瀑布的魚很多躍進了灰熊的肚中,躍過的魚精疲力盡,還得面對數以萬計的魚雕,只有不多的幸運兒可以躲過追捕。鮭魚的一生是奮鬥者的縮影,在困境中磨礪,在競爭中生存,頑強不屈,奮鬥不息,最終實現自我價值。

  我輩青年當以夢為馬,自強不息。美國的田徑選手威爾瑪·魯道夫曾被醫生判定為終生殘疾,曾有六年不會走路,卻最終斬獲三枚田徑金牌;清華大學生矣曉沅六歲被確診為類風溼性關節炎,11歲與輪椅為伴,但他有一顆奔跑的心,輪椅困住了身體,卻困不住靈魂。來路或許不易,命運或許不公,但請一定相信,相信追夢者、奮鬥者和奔跑者的力量。以夢為馬,在夢想與奮鬥的激盪下,定能綻放出燦爛的光芒。

  古有刑天舞干鏚,今有殘疾運動員為國努力。拼搏的精神,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精神財富,我輩青年更應該煉就鋼鐵意志,迎著風雨飛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