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0篇)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0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心得體會 篇1
過年期間自己去看了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感慨頗多。
餘從戎、梅生、伍千里在水門橋一戰中都犧牲了,餘從戎為掩護萬里而犧牲,梅生則嘴裡咬著女兒的照片開著燃燒的車從山上一路下來衝進美軍陣營,犧牲在熊熊烈火之中。千里在被打中三槍即將跌落橋下的最後時刻,仍不忘自己的任務,沉著聯開三槍,擊中炸彈,和敵軍同歸於盡。英雄穿插連七連最後只剩下一個萬里!讓人不由泣下!而最後伍萬里就一個要求:恢復七連編制!這是要讓英雄七連的英勇精神一直傳承下去!這是一群沒有任何私心、只有大愛的人啊!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之所在,是我們永遠的楷模!和他們相比,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不奮進?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是先烈和英雄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向先烈們致敬,向英雄們致敬,向一切為祖國和平做出奉獻的人們致以最高的敬禮!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心得體會 篇2
全家總動員一起去奧斯卡電影城看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今年這個年過得不輕鬆,我們一家四口人,三個都在抗疫一線。女兒為了讓我們放鬆放鬆,趁今晚都有空,就買好票,我們一起去看電影。這是兒子期盼已久的電影,知道是戰鬥片兒,就笑著說:咱媽今天看電影時,估計該睡著了。我瞭解情況後,就說不去了。耐不住女兒百般勸說,就一起去了。
看電影的人還真不少,大多數是年輕人,我感覺我和老公在那裡面有點格格不入。有事耽誤了,去的時候晚了有2分鐘,剛進去就看到:總導演,陳凱歌。沒看到電影名字。
本來我從上學時對歷史、地理就不感興趣,所以對這個電影的`歷史背景不太瞭解。於是邊看邊問老公一些歷史知識。故事發生在1950年朝鮮那個寒冷的冬天,中國志援軍為阻止美國陸戰一師中朝鮮的撤退速度,決定炸燬水門橋,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穿著薄棉襖,啃著凍土豆的中國軍人用鋼鐵意志對美國的飛機大炮,打得美軍在1950年的12月25日從海上撤退。水門橋取得了勝利,中國軍人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全連人最後只剩下一個由易烊千璽演的軍人--伍萬里。他的兩個哥哥伍百里、伍千里,都在這次戰爭中犧牲了。
這部電影的最大的觀感:見證了伍萬里從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個真正的軍人。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心得體會 篇3
繼之前看過長津湖戰役電影之後,在今天又繼續看了水門橋,回來我特意查詢了一下歷史上水門橋戰鬥的具體情況。可以說,電影只是一種載體和一個呈現,真正的戰鬥更加的殘酷和慘烈!
1950年,新中國成立才一年,國內各方面建設落後,戰後還沒有喘上一口氣,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我們的戰士缺少後方支援,依然沒有擺脫炮彈靠搶的局面,與裝置精良的美軍面對面打仗,的確是艱苦卓越的戰鬥!
不管是長津湖戰役,還是之後的水門橋戰役,都只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個戰鬥的縮影!電影是以直觀的形式去展現,一場戰鬥,最後只留下來一個人,這是希望,是精神的傳遞,也是不滅的火種!不屈的精神!
我們今天的和平,是有多少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的!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心得體會 篇4
最近火熱播放的《長津湖之水門橋》,成為我滿懷期待的一部電影。終於在一個空閒的晚上,我來到人氣爆棚的影院裡,認真觀看完了這部長達3小時的歷史戰爭片。
時間追溯到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在長津湖極寒嚴酷的條件下,憑著鋼鐵的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演繹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劇情。整部影片氣勢恢弘,震憾人心,其中許多情節直戳淚點。毛岸英向彭總主動請纓前線作戰:“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麼理由不去?”伍萬里千里迢迢尾隨參軍,理由無法拒絕:“我要保護分給我家的土地”。第七穿插連已轉業的指導員梅生,得知出戰訊息,從上海連騎12個小時的腳踏車回連報道,身上揣著最重要的東西,是八歲女兒的一張照片。
零下四十度的雪地裡,潛伏的志願軍吃凍土豆崩掉了牙。影片最後呈現的冰雕連,那一排排俯臥在雪地裡的志願軍戰士,手握鋼槍、手榴彈,保持著整齊的戰鬥隊形和戰鬥姿態,讓逃離的美軍將領都由衷敬禮。
離場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腦海裡浮現的全是電影裡的情節畫面。當衝鋒號吹響的'時候,我全身熱血沸騰,在敵我雙方武器裝備相差懸殊巨大的年代,中國人民志願軍一舉殲滅美囯最精銳部隊,取得了戰役性勝利,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一刻。正義,使命,信念,團結一心,在整部影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他們是英雄,捨生取義,頑強拼搏;他們是戰士,奮不顧身,艱苦磨難。他們打了這一仗,只為下一代不再打仗;他們出生入死,誓死捍衛國家領土,只為讓下一代活在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裡。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何其有幸,我們生於華夏,生在這個和平的時代,不經戰亂,不缺衣食。何其有幸,祖國是如此強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舉國上下同心同德,保持著優良的傳統美德。何其有幸,我們以祖國的繁榮富強為驕傲和自豪!
謹以此文,向《長津湖之水門橋》裡那些英雄們致敬,向最可愛的人致敬,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心得體會 篇5
水門橋是美陸戰一師撤退路上的咽喉要道。炸掉水門橋對於扭轉戰局至關重要。美軍在此設重防,易守難攻。想要炸掉它絕非易事。
炸橋任務給了伍千里領導的第七穿插連。接到任務的七連沒有皺一下眉頭,立馬往水門橋方向奔去。
此時大雪瀰漫,一行人行走在山上特別艱難,一個不小心就會摔到雪洞裡。大雪讓望遠鏡幾乎失去作用。艱難跋涉之後終於發現水門橋,橋下正在激戰。那是執行第一輪炸橋任務的志願軍。
伍千里一聲令下,七連戰士加入戰鬥,開始營救炸橋的兄弟。敵人在橋上佔據地利,加上武器先進,營救任務異常艱難。
第一輪炸橋任務的失敗赤裸裸地告訴大家這個任務有多艱鉅。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硬骨頭。可是如果不炸掉水門橋,後面的仗就更加難打。因為難打,所以更要打。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們的炸橋英雄們開始執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炸橋任務。哪怕只有剩幾個人也要完成任務。這種勇敢無畏的精神已經載入史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中國人砥礪前行。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心得體會 篇6
去年看了長津湖,今年一直沒有騰出時間,媳婦21年買的票,因為我的外出,一直沒有看,可算帶著孩子就看了下。
我們來晚了5分鐘左右,進去後發現剛開始,有點小慶幸。
媳婦邊看邊給老大講解,我只是靜靜地看電影,期間感動的流過幾次淚,孩子看後都明白了他們是英雄。
當時的人活著的意義可能就是打勝仗,死也值得。
我們生在和平年代,80後的我,童年是苦的,也是樂的,一直覺得小時候太苦,看完電影就會明白,戰爭是殘酷的,和平的世界才是最美好的。
電影遠沒有現實殘酷,現實中長津湖水門橋戰役死亡十幾萬人。
當時,沒有飛機,沒有坦克,有的只是勇氣。
因為你們,我們才能看到現在中國的強大。
這種愛國電影,我一直帶著孩子去看,讓孩子明白國家的強大是先人們犧牲自我成就了我們的今天,這段時間的冬奧會,也會讓他們看看,他們會看在看的激烈的時候喊叫中國加油!
一個人無論成就高低,最起碼得知道愛國。
這段歷史離我們太近了,裡面的伍萬里是有真實原型的,現在已經98歲了,聽了他講的話,會突然發現多麼的真實。
假如,可以貫穿歷史,那麼看電影就猶如歷史在腦中過,看書亦如看電影。
這是一家人22年看的第一場電影,小默已經看電影不鬧了,鬆蛋看電影能聽聽媽媽的講解了,希望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他,讓他以後能對歷史感興趣點。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心得體會 篇7
壬寅虎年,大年初一,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熱映,故事銜接第一部,七連攻佔下碣隅裡後奉命奔赴水門橋作戰。冰天雪地裡匍匐前進,漫天飛雪中躲避敵機,志願軍的每一步艱難無比;機槍掃射、炮彈打擊、坦克碾壓,飛機轟炸,志願軍的每一場戰鬥慘烈無比。
影片既有宏大場面,又有細膩情節,從宋時輪將領指揮全軍到各營各連有組織、有計劃進攻,從餘從戎舍小我為大我到平河赴死炸橋,描繪出一幅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捍衛民族尊嚴的壯闊圖景。與此同時,美軍的狼狽撤退與我軍同仇敵愾的堅強意志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出和平必將代替戰爭,光明終將來臨的正義之道。
“讓士兵們清醒清醒,給他們喝點咖啡”,美國軍隊的一言一行,透露著他們應對身體睏乏時的解決辦法和戰爭生活的物資充裕。而我們的清醒,是瘦弱的身著單薄棉衣、破裂的口嚼厚重積雪,更來自中國人民對家和國的熱愛與保護。梅生嘴咬著女兒的照片開車衝向敵人的碉堡是心裡有家,志願軍面向祖國的方向敬禮,高喊“新中國萬歲”是以身許國。把青春融進祖國的血液,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國不會忘記我,直擊人心的畫面無不令人動容。
“越是難打的仗就越要打”,在炸水門橋時面對強勁對手,武器裝備差距極大的情況下,三營營長談子為鏗鏘有力的話語激發出戰士們無往而不勝的勇氣。“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在和平年代,改革發展走到今天,“低垂的果子”都已經摘完,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都需要知重負重、攻堅克難。我們要敢於擔當作為,挑重擔子、啃硬骨頭、接燙手山芋,在新徵程上創造新的業績。“在重大風險、強大對手面前,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鬥爭是不切實際的,得‘軟骨病’、患‘恐懼症’是無濟於事的。‘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唯有主動迎戰、堅決鬥爭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贏得尊嚴、求得發展,逃避退縮、妥協退讓只會招致失敗和屈辱,只能是死路一條。”
影片的最後,七連只剩伍萬里一人,首長問他有什麼願望,萬里請求恢復七連建制,這是是火種的儲存,也是精神的延續。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弘揚光榮傳統,繼續紅色血脈。在崢嶸歲月中初心如磐,在平凡日子裡默默奉獻,在使命召喚下勇攀高峰,讓紅色江山永不褪色、永不變質。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讓我們“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吹響衝鋒號,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銘記英烈精神,堅定理想信念。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心得體會 篇8
《長津湖》是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大導演聯合執導,《水門橋》是徐克單獨執導,而且《水門橋》不需要再做太多的人物和劇情鋪墊,情節更緊湊,場面更真實,觀影體驗更好。
看完長津湖之水門橋,才明白“千里刀光影,萬里赴戎機”真正含義。
當萬里拿了一抹黃土回來把它當作哥哥千里的骨灰的時候,腦海裡突然浮現一句話:異鄉的故土可能是保家衛國戰士們的骨灰,而他們始終守衛著身後的祖國。這時我哭了,這電影票太值得。
共情能力極強的我,每次看這種過於慘烈的電影,都會痛苦很長一段時間。
和平年代成長起來的人,任天高的想象也很難去體會到那是一種怎樣的意志,一種令人心悸的意志。人海,前赴後繼的人海,喊聲似雷鳴的人海,無限渺小到隨意是一架飛機還是一杆槍就可以抹殺掉一片的人海,他們悲壯,他們人追著人,他們的血肉和火藥揉在一起被埋進雪裡。他們讓我明白了讀書時教科書上輕飄飄的幾句“敵我裝備力量懸殊”到底意味著什麼,也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血肉組成的身軀,鋼鐵鑄成的意志。
“當你走出電影院看到外面燈火璀璨,高樓林立,熱鬧非凡,就是這場電影最後的彩蛋”。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心得體會 篇9
又是一年的春節,是舉家團圓,其樂融融的時刻。一部催淚大片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震撼來襲,其精美的畫面,激動人心的戰爭場面,比起上一部《長津湖》過猶之而無不及,當看到先輩們,面朝祖國旭日升起的地方,舉手致敬,高呼“新中國萬歲”時,我想你一定淚眼模糊。這部電影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無形的教育課堂,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薰陶。
1950年,長津湖戰役後期,美陸戰一師在面對中國志願軍強烈打擊下,不得已進行大規模的撤退。而在美軍南撤的必經之路,便是水門橋。可以這麼說,水門橋掌握著美軍的命脈,一旦水門橋被炸燬,那麼美陸戰一師將成為甕中之鱉,難逃被圍剿的命運。所以這座平常日裡不起眼的水門橋,在此時卻成為了整個戰役的關鍵。
整部影片就是圍繞一次又一次炸橋場面展開的。第一次炸橋,因為經驗極度缺乏,一個晚上只炸出了一個小口,但是我們的戰士傷亡慘重。第二次炸橋,我們的戰士運用敵人的水管,摧毀並進入了敵人的“心臟”,水泵室。在水泵室內,戰士們英勇的解決了敵人,等待進攻。連隊遙相呼應,不懼美軍的利炮,運用交叉火力和熟練的技巧,殲滅敵方大多數的火力。第三次的炸橋,敵方的增援部隊趕到了,運用坦克、小炮等大肆轟炸我們,戰士們的體力逐漸不支,傷亡人數開始了急劇上升,看到這一切,伍千里不顧自己被層層鐵網困住,沒有絲毫猶豫地下令全連撤退,他是作好了犧牲的準備,但是戰士們還是不顧命令,最終將伍千里營救出來並一起撤退。這炸橋中的一幕又一幕,讓人一次又一次慘不忍睹,感同身受;這炸橋中的一幕又一幕,讓人不能自已,潸然淚下。
為了攻入敵人的陣地,志願軍戰士用肉身將鐵絲網撕開一道口子,後面的戰士踏著鮮血往前衝鋒。手掌斷了,就用斷臂拉響炮繩,炮架被炸燬,就是拿肩膀也要繼續開炮。前作《長津湖》裡,段奕宏的那句臺詞在《水門橋》中繼續體現著力量:“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對於家鄉,對於祖國,正如梅生所說,“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他們不再打仗。”他們的確做到了,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千千萬萬個小家,他們舍小家為大家,英勇殺敵、坦然赴死。他們用血肉之軀和裝備精良的美軍打了場硬仗,完成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我們築起了一道新的“長城”。
從《長津湖》的長城,到《水門橋》的太陽,我們看到了家國的含義。如今山河已無恙,民族昌盛,國家富強,現在的我們能夠安心讀書,幸福成長,都是先輩們用浴血奮戰換來的。
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不要忘記革命先烈,傳承好革命精神,勇往向前,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復興崛起貢獻自己的力量。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心得體會 篇10
《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后,心裡有許多的感想。
長津湖戰役發生在1950年11月27日,當時,陸戰一師前進到長津湖西側,這裡連綿的山地。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十萬大軍的包圍中。影片中一張戰場形勢圖,顯示了雙方戰場態勢。藍色為陸戰一師的位置和突圍路線。湖東側是陸戰一師的1團和5團共8000人,湖的南頭是陸戰一師師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東側是陸軍第7師31團在擔任右翼掩護,有4000人。合計總兵力有18000人左右。另外,在戰鬥中陸戰一師還得到第一航空聯隊的空中支援。紅色為另一方部隊,形成一個包圍圏,為9兵團的20軍,27軍和26軍共三個軍,最終投入兵力計15萬人。中間淺藍色是長津湖,它是截流長津江的水庫,長津江流入鴨綠江。
《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影片,以老兵的視角回顧那場慘烈的戰鬥,無涉勝敗。零下40度的嚴寒,使戰鬥變得更加悲壯。健在的老兵在講述這個故事時,充滿感情。離開戰場就不再敵對,他們對敵方軍人流露同情和敬意。七十二年過去了,當年愛吃冰激凌的年輕人,都垂垂老矣,但他們依然可愛。
陸戰一師師長,作為主角,在影片中一帶面過。史密斯將軍是個富有經驗而且非常謹慎的指揮員。陸戰一師深陷重圍未被殲滅,很大程度得益於他的指揮。
陸戰一師最終突出重圍,一路撤到興南港,乘船離開了。同時帶走了9萬多北朝難民。此役美軍傷亡5000人,其中第7師31團佔到3000多人。戰役雙方共傷亡數萬人。
陸戰一師1941年2月1日成立,在太平洋戰爭中,參加了瓜達爾納爾島戰役、格洛斯特岬戰役、貝里琉島戰役‘沖繩島戰役,對日作戰屢建奇功。二戰後,參加了越南戰爭、海灣戰爭和在索馬利亞進行的“重建希望”人道主義救援行動。
這部影片中除了幾個歷史學家外,其他的解說都是老兵們的語言,即使他們不出現於畫面。他們心裡沒有仇恨,會擁抱昔日的對手。老兵們有自己對勝敗的詮釋他們覺得,雖然沒有勝利,但是南韓還在,值得去戰鬥 。此生無悔,一點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