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感動中國心得體會1000字(通用6篇)
2021感動中國心得體會1000字(通用6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1感動中國心得體會10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1
在我們身邊意味著這些人可能是他或者他們,也可能是你或你們,但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評選之所以有意義,恐怕更重要的是在於將“我與我們”也加入到這個行列中去。否則,每年一度的評選與頒獎就只是流一流眼淚、顫一顫心靈或是當作幾個月後中高考作文中的材料多次打磨後呈上考卷——除此之外,感動過後,再無其它——這絕對是一種再無可比的悲哀。能夠被感動,源於靈魂的不懈怠和心靈的不麻木,但這二者並不必然導致個體行為上的改變和社會道德水準的提高,換句話說,在感動與行動之間,存在一個距離。
感動中國評選的意義在於,它每一年都在不斷的提醒我們,即使在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巨大、日夜忙碌的辛勞俱增、自古以來優秀的傳統美德似乎逐漸消失的當下,我們身邊還是好人更多,勤勞、勇敢、善良、堅強的中國人還是會在角落中不經意的觸動我們,使我們明白自我內心中對善的追求、對愛的渴望、對美的嚮往,使我們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可以感動自己時,重新激發起對生活的信心和繼續前行的力量。在這個層面上講,感動中國評選出的每一個當選者,也許不都能讓你覺得感動,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去一一效仿他們,但只要每年的10個人中,哪怕有1個能夠使你心生嚮往與渴慕,願意為世界更美好努力一下,就算沒成功,也有積極且巨大的意義,愛與善從來也不是大而無當,非驚天動地不可的,它是每一個嚮往、渴慕、追尋的念頭、火花,匯聚在一起,才是“大”中國。
感動到行動,存在一個距離。如何將這個距離縮短,不僅僅是一個感動中國評選可以單獨回答的問題。愛與善的傳遞,也許並不像人們一直以來所認為的那樣簡單,否則何以解釋我們每每會留下感動的淚水卻還總是發現頻頻發生的假惡醜呢?縮短距離,必須承認個體的軟弱和不完美,檢討我們自身是不是讓太多的趨利避害遮蔽了愛同類的普世情懷?縮短距離,必須在著手於個體的精神建設同時,盯緊社會環境的引導和政府職責的追問,就像今年的當選者之一高淑珍,在她那個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愛心辦起的殘疾孩子學校事蹟中,為什麼看不到政府相關部門的作為?事蹟中的種種,的確越是艱辛就越是令人感動,但如果相關職能部門真的“及人之幼”,她是不是就能少一些苦苦支撐的艱難,或者讓更多有愛心但無力的人們更敢於出手相助?如果個人的愛心與善行,填補的是政府的缺位,那麼感動之前,更應該有對制度的追問和反思,否則,該管的卻沒管,再多的感動,也必然孤獨。縮短距離,就在於每一個做好自我本職工作的人,再多做一點的那一點智慧;也在於即使不能行善,也決不向惡行妥協的那一絲堅持;
有了這一點一絲,縮短的距離背後,就是愛與善的花朵,不止於感動而感動不止。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2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開始了,我和我的家人懷著一種說不口的心情觀看了整場節目;節目之前我的眼裡全是期待,期待這節目快點開始。節目中淚水打溼了我的雙眼,父母的淚水也止不住的往下流。
我們一家人的淚水是為那些平凡而偉大的人而流,我們一家人不僅被他們的事蹟而感動,我們更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執著、他們的愛、他們的信念而感動著······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有的是從事國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師;有的是為人民治病的白衣天使;有的是普通的基層幹部,還有的是教書育人的普通教師,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人他們中有的為祖國航空業的發展貢獻出了全部的青春甚至生命,有的為基層的農民工不惜臥底十幾家企業,只為農民工有更好的工作,而更多的人則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贏得了尊重。
一般的老人都退休在家享受著晚年的天倫之樂,而這位老人,卻把自己最珍貴的時間留給了自己的工作,在病魔的折磨下他依然堅持工作直到最後一刻,林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他為了祖國的科研事業,為了給後人更多的知識經驗,他放棄了手術。我心中不禁喊了一聲:“爺爺您走好”您不愧為科研界的一座豐碑,您為我國的科研事業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一根布帶,看似平凡,其實未然,這根布袋記錄了兩代人的記憶。小時候,這根布袋就是母愛,媽媽用它揹你長大這根布袋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揹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他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的傳承。這是感動中國節目組給陳斌強的頒獎詞。陳斌強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是他用一根布帶把他和患有老年痴呆的母親緊緊的系在一起,布帶的這頭是母親的愛,而另一頭是則是你對母親的牽掛和感恩。自從母親患上老年痴呆症後,你就用這更布帶帶繫著母親上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連五年風雨無阻。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很普通的事,是他分內的事,甚至自也能做到,但我們中有不少人往往有始無終。常言說“窗前百日無孝子”有的人可能找種種理由而放棄,可陳斌強卻做到了,他用堅持,責任詮釋了愛的真諦,人間的真情。讓我們學會感恩,懂得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看完之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躺在被窩裡那一件件感人的事蹟,那一個個令我敬仰的人,那一個個為信念而執著的奮鬥一輩子的鮮活的的人物永記在我的心中。
其實人的一輩子不一定做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令人感動,而那些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也令我們感動,多幫助別人多做好事,多為他人著想,先人後己等等,這些事並不足以堪稱偉大,但卻溫暖人心,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因為平凡中有偉大,偉大中有平凡。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3
2021年8月1日,在東京奧運會上,蘇炳添成為中國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運動員。
9秒區,代表百米世界頂級水平,曾是亞洲人禁區,1932年,第一位站上奧運賽場的中國運動員,參加的也是男子田徑一百米,他叫劉長春,最終以11秒1的成績被淘汰出局。直到83年後的2015年,亞洲人才跨進9秒區,這個亞洲人就是蘇炳添。
這樣的突破,源自於他2012年第一次參加奧運會。蘇炳添遇到了最強大的對手,世界第一飛人博爾特。
此次比賽,讓蘇炳添知道自己與奧運選手的差距,所以他給自己制定了目標,首先就是要過10秒區進入9秒區。
蘇炳添:2014年的時候,我把起跑腳換成左腳,改變的話,最基本的東西都沒有了,就好像重新學習跑步一樣。
蘇炳添堅持每天練習起跑幾百次,即使走路也是練習起跑的樣子,連睡覺也在思考如何跑得更完美。
2015年北京世錦賽半決賽,蘇炳添又與博爾特站在了百米賽道上,這一次蘇炳添跑出9秒99的成績,博爾特則以9秒96險勝第一,兩人僅相差0.03秒。
但那一年,蘇炳添已經到了退役的年齡。
蘇炳添:我覺得現在才開始掌握到百米的一些精髓,我還想繼續跑。
9秒987、9秒92、9秒91……作為年齡偏大的運動員,任何微小突破,蘇炳添都要付出成百上千倍的努力。
2021年,蘇炳添以32歲的年齡備戰東京奧運會,然而,在之前的2019年,蘇炳添受腰傷困擾,接連退出亞錦賽、全國田徑錦標賽等重要比賽。
蘇炳添:當時受傷的時候確實挺難過的,差點就廢了,真的,其實我當時沒有,打算什麼再突破了,畢竟以前的觀點就是說,只要到這個歲數了,你還受傷的話,要重新回到巔峰,那還是很難。
蘇炳添:我還想努力地去完成東京奧運會,因為,100米是全世界最受矚目的運動專案,基本上大家的印象裡面。我們的百米水平跟世界水平相差太遠了,所以說我們去參加奧運會,希望我們與世界水平距離要縮短。我們中國人可以跑得更快。
在東京奧運會半決賽中,蘇炳添以32歲的年齡跑出9秒83的成績獲小組第一,震驚世界,這個成績比他2018年9秒91的亞洲紀錄快了0.08秒,百米飛人世界排名高居第8位,蘇炳添做到了,他超越了年齡,超越了傷病,超越體能的侷限,被稱為中國飛人,亞洲之光。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4
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上,蘇炳添跑出了9秒83的亞洲紀錄,成為首位闖入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亞洲人。這種突破創造了歷史,這種突破振奮人心,而蘇炳添的那種堅持“進步”的精神,更加值得我們學習。
半決賽中,蘇炳添在第三小組第四道。發槍前,他揪了揪緊身衣,雙手合十,大拇指與食指擺出一個“一釐米”的手勢。賽後記者跟他求證手勢的意思,他說這是提醒自己“進步一點點就好”。
蘇炳添的“進步一點點”是中國人的一大步,也是亞洲人的一大步。但是這“一點點”是突破極限的挑戰,是要建立在日復一日的訓練與自我突破上。蘇炳添說,自己從9.99到9.91(提高0.08秒)用了3年時間。此後,他又為自己制定接下來的0.01秒的目標,“聽起來0.01秒很少,但是提高0.01秒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願意去嘗試。”
為此,他保持嚴格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堅持訓練,讓自己的身體機能在32歲還保持在巔峰狀態。就是為了能不斷實現“進步一點點”。
在知乎上回答“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是種怎樣的體驗時”,蘇炳添也說訓練很累,“很枯燥,有時候確實練著練著就會想,太累了,明天還要練啊太累了,還要練那麼多年,怎麼堅持啊……”但他也說,“這樣堅持下去也是一個再次挖掘自己潛力的過程。”
蘇炳添做到了,他以9秒83打破亞洲紀錄的成績,成功闖入奧運會決賽,成為中國奧運歷史第一人,重新整理了亞洲紀錄。這背後是他鍥而不捨的努力、始終如一的堅持。
拿金牌可喜,重新整理記錄可喜,但這些站上世界頂尖賽場的運動員身上所反映出來的精神,更可寶貴。“進步一點點就好”不僅是蘇炳添的追求,更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座右銘。
我們常說,“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長志”,立長志者,不期速成,從“進步一點點”開始,堅持“進步”,必將會離目標越來越近。龜兔賽跑的故事,“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語,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能堅持的有多少呢?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例子:有人說要減肥,然後呢,就一頓操作猛如虎,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餓死,或者恨不得把自己累死。這種狀態明顯不可持續,於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減肥”僅僅成了一句天天掛在嘴邊的口號;有人說要閱讀,讓自己變得“有深度”,於是捧一本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看了兩頁之後覺得“太有深度”,棄之……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曾經說過:“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同樣的道理,想要做成事,就不要妄圖一口吃成個胖子。要學會循序漸進、持續發展。“進步一點點就好”,就是這樣。
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我們也應該提醒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好”,即使只有“一點點”,但只要能堅持下去,數年如一日,十數年如一日地“進步”,就算我們破不了中國紀錄、亞洲紀錄,但終歸能挖掘出自己潛力,實現更好的自己。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5
那個追風跑了17年的少年,在東京奧運會上,追上了被賦予厚望的自己。
從小對體育運動痴迷的我,對速度有著迷之的熱衷,所以短跑,就成了我最熱愛的運動。百米賽道是神聖的,它記錄著無數關於速度的追逐與史詩。小時候趴在電視前,看著百米決賽上精彩的速度對決,看著博爾特一次次甩開對手,輕鬆打破世界紀錄;看著布雷克,蓋伊一遍遍追趕著人類速度的極限;看著百米賽道上,一個個黑皮膚的人在締造著短跑史上的奇蹟。
我曾天真地問我爸爸:“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像他們一樣快。”
“這是天賦,我們不可能趕得上他們的。”
直到一個人出現,締造了屬於中國人、黃種人的傳奇。蘇炳添,這個註定要載入人類史冊的'男人。
2015年,尤金的一聲槍響,9.99,一箇中國人第一次打開了十秒大關。2018年,亞運會的跑道上,9.92,一箇中國人奪得了亞運會冠軍,亞運記錄也一併收入囊中。
屬於蘇炳添的時代才剛剛拉開帷幕,我也慢慢相信,一個黃種人也能在百米賽道上創造奇蹟。有很多人說黃種人的極限在9.90,但極限,就是用來超越的。
延期了一年的東京奧運會在2021年悄然開幕,三年的沉寂,與傷病對抗,與狀態對抗,與被寄予厚望的自己對抗,我多麼希望31歲的蘇炳添能在奧運會上追上曾經的那個自己,也多怕這朵嫣然綻放的玫瑰,會在這場風雨中凋謝。前面的賽程基本都只在關注戰況,而只有田徑賽跑,雖然只有寥寥數秒,卻讓無數熱愛者為之心驚,為之抓狂。
半決賽關鍵的一槍在8月1日傍晚打響。強勢進入半決賽的蘇炳添,能否創造黃種人的歷史,擠進決賽大門。一名31歲的老將,跟這麼多擁有很強競爭力的年輕選手,進決賽是我不肯奢望的。提前半小時,我就開啟電視,為蘇炳添這可能是最後一屆的奧運會默默祈禱,只希望他不留遺憾。
比賽前一分鐘,我像小時候那般趴在電視前。蘇炳添上道,預備,跑!蘇炳添的起跑強勢,穩定住,我的心也隨著飛快的步伐飛跳,在要衝線時,我已經跳了起來:“要第一了!要第一了!”蘇炳添身體前傾,望向旁邊的計時器。
9.83!9.83!蘇炳添創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蹟!蘇炳添癱倒在地上,眼淚奪眶而出,我也不禁流下了眼淚。9.83,對於一個31歲的黃種人,他追上了,超越了所有人對他的期待,三年的努力,讓他站在了奧運會的山巔,站在了亞洲的山巔,站在了所有人心裡的山巔。半決賽第一名,強勢踏上了以前我們想都不敢想的百米決賽跑道。
當百米決賽的第六道,赫然印上“SU BINGTIAN CHINA”的時候,所有的質疑與痛苦都隱匿在這夜晚。他已經創造了奇蹟,即使沒有拿到獎牌,也成為了所有人心中的神。
蘇神,激勵了太多對速度熱愛的人,也在奧運會的舞臺上,擊碎了所有人對黃種人的刻板印象。他也會激勵我,在人生的跑道上,永不放棄,創造奇蹟。
我看著他站在決賽時,那個自信的笑容,向全世界展示著胸前的“CHINA”時,我就知道,那個追著風的少年,回來了……
感動中國心得體會 篇6
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點火發射,並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航天員湯洪波是首次飛行。很多網友看到湯洪波坐在靠窗位置,評論說“感覺像極了第一次乘坐飛機時的自己”。
負責什麼工作會靠窗坐?穿艙的過程中,他們如何分工?
首次飛行航天員為何靠窗坐?
從發射傳回的畫面中可以看到,聶海勝坐在中間位置,劉伯明和湯洪波分別坐在其右側和左側。
據航天員中心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劉偉波介紹,他們的座位與各自所負責的工作有關,以在飛船的狹小空間內有效進行協同工作。作為指令長的聶海勝坐中間座椅,方便下達指令;劉伯明的任務是協助飛船的駕駛,因需要操作的行動式指令板安裝在了右側,所以,劉伯明坐在聶海勝的右側;湯洪波的座位安排在了左側靠窗。
穿艙的過程中,航天員如何分工?
三位航天員進入核心艙後,需要跨過兩個航天器之間的4道艙門。
據介紹,在穿艙過程中,航天員需要不斷與地面進行溝通,判斷飛船的增壓情況。負責這一通訊工作的就是湯洪波,因此他在返回艙內留到了最後。
聶海勝負責開啟艙門,並設定狀態。劉偉波表示,這是非常重要的過程,尤其是對接鎖緊之後,開啟返回艙的艙門進入軌道艙的過程。
此外,聶海勝和劉伯明要先從穿著壓力服換成日常工作服,接著把設定在前艙門的軌道艙攝像機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上。
同時,因為需要記錄首次建立對接通道的具體狀態,留下資料,供未來參考,所以,劉伯明在協助聶海勝的同時,還要進行攝像工作。
艙門為何需手動?不能自動嗎?
對於這個疑問,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員、國際宇航聯合會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表示,從大氣環境方面來說,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以及一些有害氣體的壓力都不能超過允許值,同時,溼度也必須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在神舟飛船中,兩個艙段處在密閉不互通的狀態時,開啟艙門的前提就是壓力一致,否則,要麼艙門無法開啟,要麼艙門開啟速度會極快,可能傷害到航天員,因此,航天員需要先手動開啟艙門上的平衡閥,建立一個小通道,將兩個艙體聯通,待壓力趨於一致後再開啟進行穿艙。
而從需求上來說,楊宇光指出,自動開門也沒有什麼必要,因為穿艙的動作只有航天員在現場的時候才會發生,完全可以手動開門,自動開門反而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