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級管理心得體會
初中班級管理心得體會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班級管理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班級管理心得體會1
當然在學生中樹立榜樣,適當的表揚是班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有兩件事情讓我記憶深刻,也對錶揚和榜樣的力量深信不疑。
初中一年級的第二個學期,學雷鋒月悄然來到,我想起自己初中時候學雷鋒的熱情,試著在現在的孩子身上啟發一下。於是,在我的發動下,班委決定給校車打掃衛生。
由於其他公務,我沒有參加,事後,我問一個孩子,咱們班表現怎麼樣,這個孩子說,張寶最好。再問其他班幹部,居然也都是這句話,我感覺很奇怪,於是,在課上,我專門問大家,為什麼說張寶最好?於是大家想有默契般的,一個接一個地說張寶的表現:他不怕髒不怕累,他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務還幫助其他同學,他一趟一趟的提水,一點也不耽誤我們換水,所以車擦得特別乾淨···一句一句發自肺腑的讚揚,讓我心裡暖暖的,這孩子平時最愛乾淨,衣服一塵不染,頭髮清清爽爽,沒想到關鍵時候他能如此表現讓全班同學都為之感動。
於是,我適時的對張寶的行為作出肯定,並且告訴大家,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都很重要,只要努力,我們都會成為像張寶一樣讓人喜歡,敬佩的人。那次活動後,我發現班裡的凝聚力大大增強了,每一個孩子都在努力表現著自己最好的一面,教室裡充滿著溫馨暖意,蓬勃向上的精神動力。
有一個剛從外地調過來的老師,帶本年級的課外活動課,由於語言不通,絕大多數學生都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不聽課還要笑老師講課。班裡班風本身很好,有了"張寶事件",也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礎,我只說了三句話:如果別人笑你你會怎麼想?如果你在外地,怎樣適應語言環境?一遍聽不懂還有第二遍呀,何況我們是在為自己學到本領。此後的很多次,直到多年後,這位老師一見到我就誇這個班如何如何好,而且只有這個班如何如何的好,讓我既自豪又慚愧,我為班裡的學生自豪,為自己沒有深入觀察幫助這位老師而慚愧。最後這位老師專門為這個班出了份考題,課外活動可不需要考試,這位老師帶的其他班也都沒有考,可這位老師說:不給這個班出題自己就不像話了,這麼認真聽講的班,怎麼也得給一個大家檢驗自己的機會,感受一下成功的喜悅!
小學生的功課少,負擔較輕,課外活動多,教師對學生的各方面要求也比較低。升入初中後,孩子們到了一個新的學習環境,一切都很陌生,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新的起點。
這個時候,教師要抓住這個機會,首先對他們進行常規教育。
坐有坐樣,站有站樣。按時上學,不遲到早退,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等等,嚴格按《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自己。這些內容有些是小學就有的,但仍需教師強調,重新規範,教師邊說還要便對班裡的同學做示範和糾正。有些內容小學不一定有,而且教師也可以加一些自己對他們的要求,例如,我要求學生再打下課鈴之後,先準備好下節課所需要的課本和學習用具,再出去活動,這樣上下節課前就會有條不紊,及時調整狀態專心聽講,所學用具準備齊全,可以避免上課時再找東西,浪費時間,分散精力。
一般來說,常規教育中的課堂要求比較重要。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具,鈴響之後坐在座位上看書,可以複習前課的內容,也可以預習這節課所學的內容,上課時要專心聽講,老師講課時,眼睛要跟著老師,隨時注意教師的要求,動腦,動手,動嘴,可以有效避免走神,當然這並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教師經常提醒,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這既需要教師的細心,耐心和恆心,也需要學生的毅力和上進心。在常規實施初始,教師一定要嚴格要求,甚至我曾經規定,上課如果把東西掉在地上不許撿,學生很不理解,於是我告訴他們,首先東西掉到地上本身就影響自己和他人的聽講,如果你再撿東西,就第二次影響自己和他人,甚至還會影響老師講課和全班的聽課,道理講清了,學生既信服又能提高他們的責任心,還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作用,提高自信心。
當然,教師的一個人的智慧畢竟是有限的,對班級的瞭解也還需要全班同學群策群力。在學生適應初中生活後,他們也會有自己的經驗,這時候,我們可以開一個主題班會,題目可以叫“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或類似的課題,也許應該更活潑一些的,讓小組討論制定出班規,一方面,可以更完善教師的常規要求,另一方面,學生從認識上會更深刻,還能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班級的樂趣,在今後的學習中增強自律能力。
其次,在常規教育中,我們要注意滲入集體主義觀念和班級榮譽感的教育。
初中班級管理心得體會2
班級作為學校教學活動的基礎單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對完成教育和教學的各項任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直接承擔者,在開啟學生的心智、塑造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等方面,更是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我就近年來當班主任的一點體會與大家交流一下:
一、先講“育人”,後教學習
董進宇博士說,初中階段的孩子都是小動物,他們需要我們對他們有一個“人化”的過程。近年來,許多家長在教育子女上有兩種錯誤觀念,一是對人才含義的錯誤理解,只注重孩子學習文化知識而忽視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質培養,二是依賴學校,對孩子只管撫養,而不管教育。而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我們,隨著素質教育外衣掩蓋下的應試教育的日益加劇,只重智育不重德育似乎也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然而實踐證明,只抓智育不重視德育,這是嚴重違背教育規律的現象,不但不會使學生成才而且還會使孩子背上了沉重的課業負擔,從而也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以至於厭學,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使學生喪失自信心而自暴自棄。作為班主任,對於學生德育的教育尤為重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清楚,來到學校首先是來學做人的,其次才是學習。讓學生有健康的情商,從而才能更好的服務於學習。也對班級行之有效的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嚴字當頭,嚴而有度,慈愛在心
在班級管理中,尤其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對於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出現的錯誤,一定要嚴厲,不容許有再犯錯的機會。當然一定要從學生長遠利益出發,讓學生知道:“如果你不這樣做,你應該是最好的”。在處理班級事務時,尤其是獎懲方面,對於好學生和學困生堅持一個標準,要公正,一碗水端平。對好學生和學困生的錯誤和缺點一視同仁,不會使好學生有優越感,也不會使學困生有自卑感。尊重每一個學生,在課餘時間裡儘量多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一起交談、遊戲和活動,使他們與你無拘無束地相處。經常到學生的宿舍去坐一坐,關心詢問一下他們的生活情況,學生必然會對你敬而近之,由此而產生一種"愛屋及烏"的效應。
三、班級大家管
一個好的班集體,要有一個好的班委來協助班主任處理一些班裡的事務。好班委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然而班委畢竟是學生,作為學生,學習是主要任務,不可能也不合實際花大量時間來進行管理工作,雖然學生也很喜好做。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事,更是學生自己的事。因此,管理班級不能只讓幾個人來做,要讓全班同學動起來,每個人都是管理者,每個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從管理與被管理的角色轉換中尋找最佳的定位。然而在全員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勢必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時間一長,學生認為形勢太過簡單,而失去了往日的熱情,競爭不足。”“學生怎樣管?什麼尺度?如何獎懲?等等”。要讓學生全員參與,全員管理制度能夠長時間實行下去,關鍵在於對於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學會不斷改進,不斷調整,不斷完善。要不斷充實新鮮的血液,修正新的管理方法。讓學生時刻有興趣,有積極性,樂意去做。讓學生明白這樣一個理念:今天我是管理者,明天我是被管理者。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班級是我們的班級,我是班級的主人。今天我為班級驕傲,明天班級以我為榮
四、學正為師,身高為範
班主任的作用舉足輕重。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學生的向師性很強。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又強,往往老師的言行對他們影響更深刻。所以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時刻給學生樹立榜樣,總會讓學生看到你最優秀的一面。不一樣的一面,讓學生時刻以你為榜樣,以你為榮。你在學生中高大的地位也會根深蒂固。
五、做好家訪,開好家長會,及時反饋
對學生進行家訪或電訪(電話訪問)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一般開學之初班主任就要開展這—項工作。家訪工作開展得好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與配合,也是班主任與家長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學生的一個好機會,更是班主任與家長相互瞭解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利於增強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但是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去家訪,最好是個人家訪,不宜集體。
家長會是一次集中學生家長到校進行的一次會議,利用得好,可使家長在短時間內瞭解學校的各種教育意圖和家長應配合學校所做的工作,同時也可對學生進行一次較全面的教育。但若組織不好,會提供讓家長們集體發牢騷的機會。所以要認真籌備好家長會,充分發揮家長會的教育作用。作為班主任,在召開家長會之前一定要準備好發言稿,最好將其當作一節“公開課”積極備課,事先要考慮到每一個學生。要注意自己在會上的措辭,學生家長來自不同的職業,所以一定要給家長一個親切的印象。一般來說,每學期將會召開一次家長會。好好利用家長會的時間,可以大面積地爭取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援。有必要的話,可以讓學生與家長同時出席家長會。透過家長會,班主任瞭解了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更全面的瞭解了學生,給班主任更好的管理學生奠定了有力的基礎。
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以上僅是我在班級管理中的一點微薄的體會,算不上經驗,希望對於班級管理工作有所幫助。
初中班級管理心得體會3
結合這幾年做班主任的工作經驗。我認為初中生活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生活階段,思想的波動性特別大,有一定的思想但又很不牢靠,可塑性很強。因而如何做好這一時段的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教”是為了“不教”,那麼“管”也是為了“不管”,由“管”與“不管”過渡到“不管”的程度。
我們當前的管理模式相對滯後,在班主任的管理上或多或少存在這麼兩種傾向。一是與學生的距離過“親”,親到隨意的程度,成了哥們、姐們,這樣的結果必將導致部分學生受寵而大部分學生有怨言,不能服眾,對班級管理造成極為不利的被動。一是跟學生的距離過“遠”,認為我就是老師,你就是學生,只有你聽我的份,你沒有任何反駁的餘地,學生對老師是“敬而遠之”給人以看似有序,實際上暗含許多不穩定的因素。
那麼如何避免這兩種情況的發生呢?我認為“中庸之道”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孔子曾說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謂“忠”、“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謂“恕”,這就是孔子的“忠恕”觀念,“忠恕”主要是講己與人之間應如何察己知人,推己知人,以“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在“己”與“人”的利害發生衝突時,勢必要約束自己,剋制自己的慾望,損己以至捨己為人。這樣,“忠恕”就需要有一個前提,或者說是實行“忠恕”的方法,那就是“克己”,所以孔子又說:“克己復禮為仁”。一句話加以概括即“仁者人也”再簡潔予以概括即一個字“愛”。尊重學生的人格,把學生裝放在一個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來對待。過“親”與過“遠”雖然也是一種“愛”,但這種“愛”是一種畸形的“愛”。那麼如何做好這個“愛”,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觀念的改變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的觀念也須時時更新。但更新又分為幾種情況,一種是在生產力的突飛猛進基礎上所產生的觀念變化,一種是傳統的文化、思想觀念在新的時代賦予它更新的內涵。我認為後一種更新尤為重要。幾千年前的孔老夫子的觀點在今天的社會大潮中證明了他是行之有效的。即要有愛心。
在這一點上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實踐家魏書生的一句話可以說是一語中的“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思想的.核心即博愛、寬容、鼓勵,相信學生都有閃光點,並且隨時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勤鼓勵,少批評、戒挖苦。如對班裡學習不好的同學、上課又特別愛做小動作、又喜歡惡作劇,我們如果簡單加以訓斥、指責或甚至有過激的行為,那麼這個學生也就認為自己是老師不喜歡的人,從此也就破罐子破摔,他也就可能因此真成了一名差生。但是如果我們施以愛心,換一個角度來看待此事,這個小孩愛做小動作,說明他動手能力強,善於動手;愛做惡作劇,說明他善於創新、富於冒險精神,因而從這方面予以引導,是家裡有什麼不順心的事,還是其它什麼原因,瞭解清楚的基礎上,對症下藥。給以支。他會認識到老師不僅沒有討厭他,反而對他寄予如此高的希望,如果做不好真對不起老師,結果真的在這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並且上課做小動作、愛做惡做劇的手病也改了,同時又促進了學習成績的提高。正如前蘇聯的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的:“如果一個人需要做自己所喜歡的什麼事情,他就是沒有紀律也會經常去做的;所謂紀律,正是一個人能夠愉快地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二:是充許學生犯錯誤
給學生犯錯誤的權利,毛主席曾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不犯錯誤,一種是未出生的人,一種是死了的人。”偉大導師列寧也曾說過:“聰明的人並不是不犯錯誤的人。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而且不可能的。聰明人是不犯重大錯誤同時又能容易而迅速地糾正錯誤的人”。由此可見,學生的犯錯誤是難免的,而且所犯的錯誤大都是小錯誤。我們對小錯誤的認真對待是必要的,但如果對小錯誤尤其是相對而言可以一言一蔽之,說一說就可以的問題,如果一味地糾住不放,不僅不利於他很快加以改正,反而會把小錯誤變成大錯誤,以至於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這就不是學生的問題了,而是我們的“愛”出了問題。法國著名的文學家盧梭曾說過:“你要愛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愛;你要幸福快樂的生活,就必須使自己成為一個為人家所喜歡的人;你要人家聽從你的話,就必須使自己值得人家尊敬;你要愛惜自己的體面,才能得到人家的稱譽”。因而對學生的不涉及原則的小錯誤避免小題大做,即便是牽涉到原則性的錯誤也應該做到讓學生心悅誠服。採取恰當的管理方法,避免簡單粗暴的指責或施以侮辱性語言,這樣即使學生認錯了,也僅停留在表面上,但在他的內心會積起怨恨甚或埋下仇恨的種子。對他的一輩子造成難以抹平的傷痛。
三:是注意潛在因素的影響
教師的職業不同於其它任何職業,他是一種對人的教育,不是說今天教會他什麼,明天他就會什麼,很多東西都是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的。猶如水到渠成。如教師的衣容著裝,既不能太新潮,也不能太落伍,如有的女教師描眉、抹口紅、穿超短裙,有的男教師穿脫鞋、短褲上講臺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很容易效仿。言談舉止上更是影響至深,有的教師在說話時考慮的不是特別細緻周到,甚至是“國罵”也習以為常,抽著煙上課等不良行為對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都起到了負面影響。更有老師在為人處事上,猶其是誠信方面失信於學生,本來說的是幾點集合,但已過了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班主任才姍姍而至,長此以往如何能服眾,這就是有的班主任的威信不夠高的一個主要方面。最後一點是老師要勇於向學生說“不知道”。孔聖人面對自己不懂的事物尚且能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更有“學也無涯,知也無涯”的真知灼見。我們對某一方面的東西不知道也或不清楚也就不足為奇了。正是由於不知,才能促使我們更積極的進取,更多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從而也從心底裡贏得學生的尊敬。從廣義上說,這才是對學生真正的愛。
四:是既是嚴師,又是慈父或柔母,更是親密無間的朋友
教師這一職業決定了教師是名演員,因為他需要面對同一觀眾群,因而必須出新,才能受到他們的認可。在課堂上就是嚴師,儘管這樣,也需要詼諧、幽默,讓學生願意聽你的課,被你的表演所吸引。但在課下又要扮演慈父或柔母,讓學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學生們有了什麼煩心事或不愉快的衝突願意向你傾訴,你成了他親密無間的朋友。愛因斯坦曾說過:“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有你這樣的朋友為他開啟人生道路上的智慧之門,他會插上理想的雙翅,飛得更高更遠。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得更加美好。只要我們抱著“捧著一顆心來,決不帶半根草去”的愛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就一定會在初中學生的管理之路上走得更高更遠,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