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制定表述和達成心得體會
教學目標制定表述和達成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目標制定表述和達成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制定表述和達成心得體會1
所謂教學目標,就是對學生透過教學活動要達到的標準或結果的預期。這個定義很簡單,但是內涵很豐富。
首先,目標是教師的預期,它指明教師期望學生在學習結束之後,在認知程度、行為、價值觀等方面會發生什麼變化,因此要求教師在做預期之前應該作充足的準備,對學生的原有經驗和真實需要的評估要符合實際。
其次,教學目標是對學生的預期,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講的,它指明學生應該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這就要求教師將所有注意力都要放在學生身上,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
最後,一節課要達到的標準或結果應該是什麼,不同教師的看法是大不相同的,這就極大地考驗教師的專業水準。很多老師認為教學目標可有可無,只有在應付領導檢查教案或參與比賽時才會貼上教學目標。
我認為制定教學目標要把握三個基本原則,首先就是要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裡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基於學生的原有水準,二是基於學生的興趣需要。歷史課程目標體現國家的意志,是針對全體學生提出來的最低要求,只要是合格的中學生就都應該達到這個標準。歷史教學目標是教師對自己所教學生提出來的目標。每個教師面對的學生都不同。教師要在綜合分析學習者特徵和教學內容之後來確定教學目標。因此,即使是同一內容,不同教師制定的目標也不會一樣。教學活動要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由特定的主體(中學生)完成。歷史教學目標的大小、深淺、多寡,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定。
如何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更多涉及的是教學設計、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等問題,教學目標的達成應該遵循一下最基本的原則,教學活動無非三個基本步驟,到哪裡去,怎麼去,到了嗎?分別對應的是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評價。如何有效達成教學目標,也就是如何圍繞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選擇適當的教學手段。也就是說,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依據教學目標開展教學評價。明確、具體、可操作,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第二個原則是“好鋼用在刀刃上”。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泰勒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中認為:“學校要採納的目標應該是少量的而非大量的,因為實現教育目標需要時間,也就是說,要花時間才能改變人的行為模式。若嘗試得多而完成得少,這樣的教育計劃是沒有效果的。因此,關鍵是選擇一定數量的既能在可利用的時間內以相當高的程度實際達到的,又確實重要的目標。”因此,設定目標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在有價值有意義的地方做文章。是教學目標要適合測量或評價。我們首先要明確,測量與評價不是一回事。某生考試得了59分,這屬於測量。這是進步還是退步,該表揚還是該批評,這就進入評價的範疇。如果其他學生都在59分以下,那麼這個學生的學業水平是很高的。如果其他學生都在59分之上,那麼這個學生的學業水平是很低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則可以評價卻難以測量。比如說,我們可以透過考試測量出一個人掌握了多少關於民主的知識,但關於民主的知識和對民主的信念並不是一回事。一個人對歷史上的民主瞭解很多,並不意味著他必然贊同民主制度與理念。相反,一個人不識字,對歷史上的民主缺乏瞭解,他卻很有可能支援民主制度與理念。因此,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評價是有難度的,一般不能透過考試來實現。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是行為教育,而非認知教育,不能用認識教育的方法去測量與評價。
教學目標制定表述和達成心得體會2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起點)和歸宿,是教學活動的核心和靈魂。它決定著教學內容的確定與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教學效果的高低優劣??可見,教學目標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導向功能,指引著教學活動的方向;評價功能,是評價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調節功能,影響並制約著教學程式的設定和教學策略的選擇等一切具體的課堂教學環節;激勵功能,教學目標的實現對師生雙方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因此,我們在備課的時候,應該首先確立教學目標,然後才是為了達成目標而選擇的教學策略、擬定的教學程式,以及為實施目標所進行的教學活動過程。
一)如何制定教學目標呢?我以為可遵循以下原則來進行1整體性原則
要從學科的整體要求出發,一切具體的目標都不能與總目標相悖。 2科學性原則
目標要適當,恰當,符合學生實際,普通性目標全體學生都能達到,發展性目標優生能達到。
3可操作性原則
目標要簡明、具體、易操作、以檢測,可是教學目標主幹要鮮明,數量不能過多。
4階段性性原則
明確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階段性,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側重。 5科學性原則
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知識,用不同的行為動詞作出具體而恰當的描述,嚴格把握分類的準確性,描述的嚴密性。
二)規範表述教學目標。
一般情況下,一個完整的教學目標由四個基本要素構成: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和表現程度。
1.陳述的主體應該是學習者(學生)。因為教學目標的指向是全體學生透過學習後所達成的結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學目標應該是學生在學習中的變化或結果,而不是教師的行為。
2.陳述要明確具體,可觀察,可檢測。
陳述教學目標是為了使教師把握教什麼和怎麼教,學生明確學什麼和怎麼學。如果是公開課,還應該使聽課教師能根據教學目標來評價教學過程。因此,教學目標的表述應該是明確具體,可觀察,可檢測的。
3.必須體現“三維”融合,層次清楚。
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技能領域,因此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也必須體現這三個維度,但是這三者是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因此不能單獨分列出“知識與技能目標有哪些”、“情感態度目標有哪些”。此外,工具性是多方面的,人文內涵也是十分豐富的。課文不同,特點不同,學生學習的重點也不同。一般地說,一篇課文教學目標的設計應該有一個主目標或基本目標。
4.必須立足學情,體現學段目標。
我們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就要既著眼於學段目標的達成,又考慮原有目標的基礎,兼顧與下一個學段目標的接軌,提倡“學期備課”、“單元備課”與“課時備課”相結合,對課程目標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對學段目標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有助於我們瞭解編者意圖,明確所教內容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從而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當然,準確制訂教學目標並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實現目標才是教學活動的最後歸宿。因此,還要正確處理好教學目標與課堂實施之間的關係,處理好教學目標與教學評價的之間的關係。一方面,課堂教學中要落實教學目標,必須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來精心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另一方面,要從教學目標的角度制訂真正促進師生髮展的評價體系。
一、認真鑽研教材,針對學生心理設計教學目標
要讓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明確道理,教師就要認真地備課,使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既不拔高也不過低,具有可操作性。
二、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有輕重之分,由易到難,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要使教學目標能有效達成,在落實環節的時候還必須講究教學策略,指導學習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學習主動化的特徵:
1、過程情趣盎然
2、探索活動積極
3、師生互動互惠一堂好課需要老師從觀念上把學生放在首位,研究學生,研究教材,講究教學方法,讓學生有知識上、能力上、情感上的收穫。
教學目標制定表述和達成心得體會3
一、什麼是教學目標
張:大家好!歡迎收看初中歷史遠端培訓專題節目。今天到場的專家有北京市三帆中學的陳化峰老師和北京市月壇中學的賈海燕老師。我是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張漢林。我們要討論的題目是“如何制定和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賈:我先來解題吧。目標,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就是“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標準”。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現在流行一本名為《目標第一》的書,書中認為目標定位是走向成功的關鍵。我想,教學目標的定位同樣如此。
陳:我贊同賈老師的說法。說到目標,有一對概念需要區分,那就是目的與目標。教育目的是上位概念,教育目標是下位概念。簡單來講,教育目的包括教育目標。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總方向和總指標,是對普遍的、總體的、終極的教育價值的總概括。教育目標是教育目的在各學段和各學科的分解,如初中階段教育目標、高中階段教育目標、歷史教育目標、地理教育目標。
張:說到教育目標,還有一對概念需要釐清,那就是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教學目標。教育目標從課程層面來講,是課程目標;從教學角度來講,就是教學目標。課程目標是學完這門課之後要達到的目標,教學目標則是一節課、一個單元、一個學期要實現的目標。
賈:您能舉例說明二者的區別嗎?
張:我們來看一個例項。某教師在《文藝復興》一課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透過對文藝復興中的科學探索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理性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
(2)透過對人文主義的認識,使學生充分認識人的價值,培養熱愛生活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兩位老師說說,這段教學目標的表述存在什麼問題呢?
合:討論。問題1:主語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問題2:目標太大,難以實現。張:根本原因就在於不懂得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區別,“培養理性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培養熱愛生活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是課程目標,而非教學目標,短短一節課是無法實現的。陳:談了這麼多,什麼是教學目標,咱們還沒有從正面給一個定義呢。張:馮友蘭說過:“中國傳統的畫月亮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天空畫一個圓圈子,說這就是月亮;別的一種畫法是不畫圓圈子,只是在月亮可能出現的天空中,塗以一片雲彩,在雲彩中留一塊圓的空白,說那就是月亮。後一種畫法稱為‘烘雲托月’。”前面我們都在畫雲彩,現在該直接畫月亮了。所謂教學目標,就是對學生透過教學活動要達到的標準或結果的預期。這個定義很簡單,但是內涵很豐富。首先,目標是教師的預期,它指明教師期望學生在學習結束之後,在認知程度、行為、價值觀等方面會發生什麼變化,因此要求教師在做預期之前應該作充足的準備,對學生的原有經驗和真實需要的評估要符合實際。其次,教學目標是對學生的預期,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講的,它指明學生應該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這就要求教師將所有注意力都要放在學生身上,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最後,一節課要達到的標準或結果應該是什麼,不同教師的看法是大不相同的,這就極大地考驗教師的專業水準。
賈:由此看來,教學目標真的非常重要。但是,很多老師認為教學目標可有可無,只有在應付領導檢查教案或參與比賽時才會貼上教學目標。陳老師能否具體談談教學目標的作用?陳:好的'。所謂教學活動,無非三個環節:要到哪裡去、怎麼去、到了嗎?要到哪裡去,就是指教學目標。怎麼去,就是指教學策略。到了嗎,就是指教學評價。這三個環節,教學目標指明方向。用結構圖來解釋,教學目標在教學中起的作用是:
張:陳老師從原理上對教學目標的作用作了較為充分的闡釋。賈老師,作為一線教師,你們是課堂教學的真正專家,能否用具體的課例來加以說明。賈:我這裡剛好有一個課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本課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瞭解清前期鞏固多民族統一國家的主要措施,概括清前期民族政策的主要特點;識讀秦、漢、唐、明、清五幅地圖,理解清朝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所做的歷史貢獻;體會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性,感受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陳:圍繞教學目標,你是如何選擇教學資源的呢?
賈:有關本課的教學資源相當的豐富,如何取捨就必須圍繞著教學目標來進行。“清前期民族政策的主要特點”是恩威並濟,這種特點是在學生了解“主要措施”的基礎上概括出來。為了體現“恩威並濟”的“恩”,我以清前期對西藏的管理為切入口,選擇了圖片:普陀宗乘之廟,影片:《十世班禪轉世靈童“金瓶掣籤”
教學目標制定表述和達成心得體會4
再論制定和有效達成教學目標——觀摩同課異構課例《西歐和日本的發展》有感
今天我學習觀摩了崇媛和杜毅兩位老師的同課異構課例《西歐和日本的發展》,感觸頗多。
兩位老師各展所長,獨具匠心,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很多。
例如崇媛老師的課,在透過影片解決西歐經濟恢復發展的原因時,加入了自己精準的解說詞,很好的起到了幫助學生解讀文字史料的作用,也看出了老師背後的精心預設。
透過“日本的船艦與坦克到底會給亞洲乃至世界帶來什麼?”這一問題的設定,非常有效地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了薰陶和教育。
“歐洲人的歐洲、小島上的大國、騰飛的啟迪”這三大板塊的設計也看出了老師的獨具匠心。
教師課前蒐集到了相當豐富的教學資源,彌補了教材文字的不足,同時也增加了歷史課堂的趣味性。
但對豐富的教學資源如何取捨,我認為必須圍繞著教學目標來進行。這就看出一位好老師的教學功底了。我認為一位好的老師就是依據教學目標怎樣將課本知識化繁為簡,深入淺出的幫助學生來學習掌握,在這一點上杜毅老師做的非常好。
首先,杜毅老師由探索“WWW”之旅匯入新課,使學生清楚本堂課的預設目標是什麼:How—西歐日本經濟是怎麼發展的?
Why—西歐日本經濟為什麼會發展?
What—西歐日本經濟發展對我們有何啟示?
然後透過情境創設、活動探究、方法指導這三環節為達成教學目標服務。充分做到了教學資源的選擇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的教學原則。
特別值得學習的是杜毅老師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教學,不是貼標籤、說大話。而是做到了論從史出。例如:老師借用日本人敬重的“皇室三神器”來勸誡日本。劍代表武力,日本的武力不可謂不強大;玉象徵財富,日本的財富不可謂不富足;但想成就大國夢想,日本更需要一面銅鏡!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武力、對抗不能換來和平與發展。求和平、促發展、謀合作,是當今世界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再例如:透過本課的學習,在歐洲的聯合中體會和諧,從日本的崛起中體會創新,從而認識到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是21世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