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行為規範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0篇)

教師行為規範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0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行為規範學習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行為規範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再次重溫《中小學教師行為規範規範》,自己的思想有一個大的飛躍,對師德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師德規範包括八個方面的內容,但其核心是“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每位教師只有突出這個核心,才能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範。因此,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用愛實踐著師德。

  教師擔負著傳播科學文化的重任,人類的文明,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老師的勞動。我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一直深愛著自己的工作,愛崗敬業。近些年來,不管什麼情況,我都能堅守崗位,踏實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敷衍塞責,力爭上好每節課。同時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這樣才能為人師表。教師素質重在師德,教師職業道德充分體現了教師特有的職業思想、職業情操。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視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關鍵。教育是事業,是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還要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對於師德師風問題,不少教育家及國家領導人曾有過精闢的論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等;江澤民同志也說過:“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

  綜上所述,我們清楚地意識到: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價值,倡導愛崗敬業,強化責任意識,是社會對教育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孩子們的心裡播種希望,撥撒陽光,才能讓他們對生活充滿激情”。在今後的工作在中,我要繼續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嚴格要求學生,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教師行為規範學習心得體會 篇2

  《x縣中小學教師行為規範(試行)》是x縣教育局為進一步加強全縣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規範教師從教行為,樹立良好的師德風尚,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根據《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x縣中小學教師十條禁令》等相關教育法律、法規、規定,特別制訂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可行的行為規範。《x縣中小學教師行為規範(試行)》包括總則、師德師風規範、教育行為規範、公共禮儀規範、附則等五塊內容。認真學習了《x縣中小學教師行為規範(試行)》,感覺自己的思想有一個大的飛躍,對師德師風建設、教師行為規範有了更深更明確的認識。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且賦有深刻的社會意義。職業道德是規範教師的育人行為,是社會責任感的具體表現,它要求老師的忠誠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團結協作、為人師表。社會給人民教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用最大的愛心對待工作,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要認真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

  我們要用最大的愛心對待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這種道德情感,才能產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願望。我們要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用自己影響學生,從各方面成為孩子們的表率。要面對全體學生,不能歧視、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讓所有學生成為專家、教授,而是讓每一個學生將來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

  教師擔負著傳播科學文化的重任,人類的文明,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老師的勞動。我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一直深愛著自己的工作,愛崗敬業。從教20年來,我一直堅守一名普通的教師崗位,踏實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敷衍塞責,力爭上好每節課,同時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只有在孩子們的心裡播種希望,撥撒陽光,才能讓他們對生活充滿激情”。在今後的工作在中,我要繼續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嚴格要求學生,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師德規範的內容很多,但其核心是“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每位教師只有突出這個核心,才能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範。因此,我會一如既往地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用愛實踐著師德。

  另外,相對以往的師德規範,《x縣中小學教師行為規範(試行)》補充細化了多條教師公共禮儀規範,這些細則從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情入手,詳盡地規定了教師日常的禮儀規範,更突出了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示範性作用,也督促教師們對自身素質進行一個審視,強化,對於提高教師本身素養也是個很好的促進。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生活中,我都會對照《x縣中小學教師行為規範(試行)》,堅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不斷提高自身專業化發展水平。

  教師行為規範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開學階段,在學校整體部署下,我認真學習了《龍游縣中小學教師行為規範》。透過學習我更加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履行的義務和責任。在教學中,嚴格規範自己的行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做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的好教師。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時刻以行為規範來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對於學困生,要耐心講解、教育,不諷刺挖苦。根據班級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過程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轉移的過程,應當是學生和教師之間互溝通、交流、探討的過程。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學習的主人。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的陳舊教育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適應新的教育觀念。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另外教師還應具備創新精神,因為學生之間存在著個性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對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的特點,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像一朵朵幼嫩的花朵,但每一棵都有與眾不同的可愛之處。因此便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和愛心去關心、呵護他們。讓他們在知識的雨露裡健康、茁壯的成長。

  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就必須具備高尚的師德風範,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同時還要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教師還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學習政治理論和文化知識,來充實自己的大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教師行為規範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萃。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

  近段時間,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新修訂的《育才小學教師師德行為規範》。新規範共包括七項內容:政治堅定,依法執教;文明理性,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勤奮學習,業務精通;尊重他人,團結協作;尊重家長,爭取配合;情操高尚,為人師表。志存高遠,廉潔從教。《規範》對新時期加強學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

  平直接關係到學校德育的教育水平和學生的健康成長,是關係黨的事業後繼有人和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透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要想成為一名新世紀的合格教師,我認為我們教師應當做到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文明理性,愛崗敬業,具有高漲的工作熱情。

  許許多多成功人士的經驗告訴我們,成功取決於積極主動的心態。而教師的積極情緒、主動心態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種內驅力,能促使我們積極向上,不斷進取,勤奮務實,敬業樂教。不僅如此,教師的良好心態還能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達成教育教學目標,並形成良性迴圈。

  二、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養成寬容公正的愛心,這是教師對待學生的核心原則。

  教師必須學會寬容。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所面對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別是非能力的孩子。嚴是一種愛,寬容也是一種愛。寬容是一種信任,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仁慈。它能溫暖、滋潤學生的心田,開啟學生的心靈,給學生以安慰和力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接受所有的學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注意時時處處在細節中體現出公正的意識。

  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質量意識,要真正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效果。熱愛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這種愛,是不能以血緣關係和個人好惡為轉移的,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愛是開啟心扉的鑰匙。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裡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如果他們切實地感到老師是在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你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你,並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

  三、勤奮學習,業務精通,集體為重,廉潔從教,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這是教師走向終身發展的基本原則。這是現代人必備的思想觀念,教師更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勝任這一富有挑戰性的職業。我們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樂趣,從各種渠道汲取新的營養,使自己變得更為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識、觀念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善反思、勤筆記,注重積累,加強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在業務上,虛心向同行學習,將學校發展放在首位,不計個人得失。牢固樹立團隊發展意識,達到團隊目標。積極鑽研教學業務,不斷提高個人教學水平。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舉止文明,作風正派,衣作整潔得體,用語用字規範健康。帶頭樹立社會主義新風,樹立良好的教師社會形象。以高尚人格塑造人格,以優良品德化育品德。認真遵守教育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堅決抵制以教師特殊身份在學生身上謀取個人利益。志存高遠,廉潔從教,使自己走向終身發展、不斷進取的開拓之路。

  教師行為規範學習心得體會 篇5

  為了使自己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學校利用中午下班時間組織我們全園老師學習了《東港區幼兒教師教師行為規範》手冊,並用《教師行為規範》要求,來規範教師行為並進行自我檢查。下面就是我學習規範的學習心得:

  雖然做一名幼兒園教師工作也十多年了,我覺得幹我們這個工作真的是一份良心活,因為我們面對的都是天真爛漫的小孩子。所以在對待幼兒這一方面捫心自問沒有過對幼兒進行體罰或是變相的體罰行為。其次,教師的語言對幼兒園的孩子影響非常大,很多孩子在幼兒期非常喜歡模仿,假如老師的語言不文明,孩子也會跟風,有些孩子也會把不文明的語言帶回家,勢必讓家長覺得我們老師沒修養,從而對我們教師的印象大打折扣;教師批評孩子的語氣和方式也很重要,假如太重,可能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和快樂,由於孩子假如接受不當的批評,會構成自卑感,沒有自信心,想想後果多麼嚴重。

  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幼兒園教師的文明舉止也是影響孩子的行為發展的,孩子每天都在幼兒園與老師朝夕相處,行為的養成是環境決定的。我們應當以得體的語言和動作行為來指導幼兒的一日生活。在工作中我對待家長、領導、及其同事們熱情有禮貌,給孩子們正面的教育,從而讓孩子們養成有禮貌的好習慣。在穿著及其打扮上也注意分寸,不穿過於暴漏的衣服,不濃妝豔抹、不佩戴過於招搖的飾品等。

  態度決定一切,不管做甚麼事情,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亦如此。工作中,愛崗敬業從不遲到或是早退,即使請假也會提前向領導請假,得到領導批准後才進行休假。工作中,用職業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做到仔細、耐心、專心愛孩子,要有極強的責任心,從不向家長索要財物,也不接受家長的請客及宴請。

  總之,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們都要要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真心去對待每位幼兒。才能讓孩子們在幼兒園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教師行為規範學習心得體會 篇6

  本學期開始,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教師行為規範》手冊,重審對教師的各項要求,認真細讀新的教師行為規範,我感觸頗深。下面就我學習的感悟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是做一名有著三十多年教齡的老教師了,可每每讀到“教師道德”這一詞語,都不免會驚醒端坐,如芒刺在背,不敢有些許的懈怠。隨著時間的推移,教齡的增長,我愈發地感到了這一詞語的深重,乃至感覺到——神聖!!

  我不斷地捫心自問:清白的良心如同一方溫柔的枕頭,伴我教書,還有育人......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育是一方充滿理性的天地,也是一片飽含情感的空間。

  對照《教師行為規範》,讓我感觸最深的內容是一個教書育人的教師必須具備的是:

  1、師品,德高為師。

  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師品是一個教師所必備的靈魂。

  2、師智,學高為師。

  要培養高水平的學生,要求教師學識淵博,學業精深。個性鮮明的教育教學風格,把握教育問題的高超藝術,和諧感人的師生關係,無不閃現著現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一個不具備師智的教師終究是難成大氣的。

  3、師能,技高為師。

  一是要有科學的施教知識,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地統一起來。二是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操作和應用。能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恰當有效地選擇教學方法和方式,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使教學知識傳授與創新思維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三要有創新的精神。積極開展教育和科學研究,探索新的科學的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寬視野,在執教中提煉師藝,昇華師技。

  4、師表,身正為師。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範者。我國漢代哲學家楊雄說:“師者,人之模範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不僅要有這種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正如奧地利教育哲學家馬丁。布貝爾所說:“教師只能以他的整個人,以他的全部自發性才足以對學生的整個人起真實的影響”。教師應把言傳和身教完美結合起來,以身作則,行為示範;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儀表端莊、舉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

  “高山仰上,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教師行為規範》是從一個很高的很全面的高度來約束教師的行為的。因此我會一直努力向這個方向靠攏。生命不止,學習不止!

  教師行為規範學習心得體會 篇7

  最近,我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行為規範》,現將我的幾點體會敘述如下:

  一、師德的意義和六字衡量標準

  師德,即教師的行為規範。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遵守的道德規範和準則,與之相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教師勞動的是那些正在長身休、長知識、可塑性非常強的孩子們。教師的工作及道德觀直接影響學生品德的與發展,而又是無形的、潛移默化的,甚至是長遠的。對此,教育家胡昭廣先生曾經有一句形象的話:“教師是精神。老師在心中留下的是對靈魂的塑造、品德的塑造,靈魂和思想,是深深紮在心中的。”

  教師的思想道德狀況它直接關係到學生精神文明和校風建設,而且也影響學生的教學和學生的整體素質。許多優秀的師德傳統,如愛國主義、社會責任感和求真務實的教學等。在新時期繼承和弘揚學生的優秀傳統,和改進師德建設工作意義深遠。

  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和楷模,教師的言行在學生心目中是有重要的位置。教師應該嚴於律己,教師要正人先“正己”,“正己”是師德的基礎,正己,也就不有教師的垂範。

  二、“敬業”與“愛生”是師德的核心

  教師敬業,是師德建設的要的條件;教師愛孩子,是師德最重要的。教師在愛生主要為: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注意尊重其人格;強調對每孩子;嚴愛,嚴而有度。要愛學生,這是師德的核心。只要愛學生,才愛教育事業,才能教育事業,愛學生,才能理解、尊重、信任學生。愛是發自內心的,而又貫穿在整個師生交流之中。在管理,耐心和細緻程度上有待提高,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理能力差、情緒波動快、對教師依賴心理強,這使得任課教師經常要忙於和學生在一起、上課、休息等日常生活秩序,忙於穩定學生情緒、突發事件。工作對教師的耐心考驗。我想,“嚴與愛”的尺度把握上,更要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們多多學習。

  愛崗敬業,熱愛學校。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教師崗位, 遵紀守法,依法執教。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制拜金主義和不正之風,要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弘揚師德,積極工作。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要不斷提高自身師德和人格修養,熱愛學生,誨人不倦。認真履行教師職責,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要把了解、尊重學生和嚴格要求學生有機結合起來。要教育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積極進取,勇於創新。要在教育教學的內容、方法等方面不斷探索,遵循教學規律,堅持教改方向,使課堂教學常講常新。注重學生能力培養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嚴謹治學,追求真理。要刻苦鑽研業務,銳意進取,努力實踐。 關心集體,團結協作。樹立全域性觀念,正確處理學校、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係,弘揚集體主義精神。與其他教師相互尊重,團結協作,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講究文明,以身作則。

  “手執金鑰匙的人”是人們對小學教師的讚譽。知識與道德的完美結合使教師在開啟學生智慧,陶冶學生情操,讓我們共同努力,以高尚的職業理想,以高尚的職業道德教育學生,服務社會,迎接燦爛輝煌的明天。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應該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子女一樣來愛護,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遇事冷靜理智沉著,不隨便發怒,要多和學生溝通,處事公平,讓學生信服,對學生一視同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愛”在教育上非常重要,但是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

  教師行為規範學習心得體會 篇8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第四年了,經歷了數不清的瑣碎事情,也正是這些瑣碎的事,鍛鍊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養自己成為仔細,重視細節的人。但是瑣碎的平凡,卻是一種神聖的使命,由於我們面對的是孩子,每個瑣碎可以說聯絡到孩子的健康、安全、成長和快樂!這半年多來,我面對著孩子,懵懂、迷茫、手足無措、惶恐、焦慮也有愛好和成績感帶來的快樂。總的來講,自己是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但是沒有更好的方法和專業理論來指導自己工作。愛孩子是母雞都能夠做到的事,所以真正做到愛孩子,要不斷學習師德師風,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才能真正使孩子一生受益。這不,我們幼兒園近期展開了師德師風的學習活動,透過學習,我不但更愛孩子,而且更知道如何去愛。原來,教師的語言、動作、態度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是體現真實的師德師風的精神風采。

  教師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很多孩子在幼兒期非常喜歡模仿,假如老師的語言不文明,孩子也會跟風,有些孩子也會把不文明的語言帶回家,勢必讓家長覺得我們老師沒修養,從而對我們教師的印象大打折扣;教師批評孩子的語氣和方式也很重要,假如太重,可能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和快樂,由於孩子假如接受不當的批評,會構成自卑感,沒有自信心,想想後果多麼嚴重。

  教師的文明動作行為也是影響孩子的行為因素,孩子與老師朝夕相處,行為的養成是環境決定的。教師應當以得體的語言和動作行為來指導幼兒的一日生活。長此以往,孩子也會構成文明的行為規範。讓孩子得到四周人的尊重和愛好,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假如每個孩子都能夠做到這一點,那末教師的這一舉動可以說為社會創造了xxxxxx。

  態度決定一切,不管做甚麼事情,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亦如此。既然是工作,就要愛崗敬業,用職業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做到仔細、耐心、專心愛孩子,要有極強的責任心,才能體現工作的價值。

  固然盲目地愛孩子是遠遠不夠的,能讓孩子科學健康地成長,我們教師應當多學習教育理論,進步自己的專業技能,把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教師行為規範學習心得體會 篇9

  社會說:教師要獻身!

  教育說:教師要為人師表!

  名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家長說:教師要為孩子負責!

  教師說:俯首甘為孺子牛!

  我說:教師面對學生、社會、教育家、家長、同行,乃至整個國家的普通“工人”。教師或許是孺子牛,或許是自然地蠟燭,或是園丁又或是百科全書。其實,教師是個普普通通的角色,我們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的工作。我們能影響孩子,同時也被影響著?透過本校組織的學習樺甸市中小學教師日常行為規範,我受益匪淺,充分認識到,教育是以德育德,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示範,引領作用。作為教師,應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時時以自己文明,規範的言行影響學生,處處以自己文雅,得體的舉止感染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個人修養。

  二、增強紀律觀。

  三、課堂規範。

  四、廉潔自律。

  正己、敬業、愛幼!這六個字可以表述我的學習體會。教師是大部分幼兒心目中的榜樣和楷模,教師的言行在學生心目中是有著很重要的位置。所以我們教師應該嚴於律己,要求孩子們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這就是所謂的“正己”。“敬業”與“愛生”是教師行為規範的核心。一個教師是否敬業,是教師行為規範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一個教師是否愛幼兒,是教師的行為規範最集中的表現。愛孩子、有高度責任感是每個教師最起碼的行為道德。教師在愛學生方面主要表現為:它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博愛”。

  《教師日常行為規範》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條件,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其實不管什麼職業,職業道德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更應該要有很高尚的職業道德,至少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可能影響到班裡的孩子。

  總之;在今後的學習、生活、工作中應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時時以自己文明規範的言行影響學生,處處以自己文雅得體的舉止感染學生,在工作中,邊學習邊實踐,爭取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教師行為規範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隊伍是我國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主導力量和決定因素。要辦好教育,要穩步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必須堅定不移地建設和造就一支師德優、業務精、作風正、能夠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透過師德師風的教育學習,我對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有了較明確的認識。師德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就決定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教育部長賙濟指出: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忠誠,決定了教師執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師德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成長,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因此,針對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人民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熱點或突出問題,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極有必要的,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讓我們全體教師認識到了師德師風教育的重要意義。透過學習檔案,我認為,在這次教育活動中,我們不僅要認識到活動的重要性,而且還要自覺地學習教育法規和模範個人、集體的先進事蹟,明確職業道德要求。其次是對照有關政策法規和職業道德規範要求,檢查和分析自己的工作情況,找準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確定今後的努力方向,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以模範老師為榜樣,努力學習,積極工作,

  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這樣說過:“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推而廣之,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優秀的教師。

  有人把教師比作“托起明天太陽的人”。這個比喻很恰當。“託”,不是像母雞一樣“護”著小雞;也不是像馬戲團那樣“馴”著動物。教育是一門高深的藝術,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投入我們全部的愛心來闡釋這“託”的含義。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心就不可能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更不可能使我們成為合格的、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有了愛心的依託,我們才能培養出一支高素養的隊伍,一支屬於21世紀的隊伍。

  古今中外,無數優秀教育工作者身體力行,無聲地向我們訴說了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只有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愛每一位學生,我們才能開啟每一位學生心靈的窗戶,才能教育好他們。作為教師,也許大家對魏書生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任校長、書記,省內外社會兼職達38項之多,他沒改過一篇作文,沒考過一次試,以1988年魏書生所教的兩個畢業班為例:暑假升學考試135名學生都達到了升學分數線;全市14所中學,超過600分的考生共30名,魏書生班佔了10名;全市總分第一、二、三名及語文、政治、數學、化學、英語、生物的學科第一名都是魏書生班的學生。”當我看到這一段文字時,我被深深的震動了,同樣是一名老師,我多麼想像他一樣啊。

  毋庸質疑,魏書生的教學當然好,可是隻有書教的好是不行的,有很多老師,書教的也不錯,但效果不一定有他好,為什麼?那就是缺少了成績獲得的另一個重要基石,那就是---對學生的愛和尊重。

  他的尊重是真尊重,不虛情假意,點到為止。他對學生的尊重,就如成人之間的你我關係。從我自身看,毋庸置疑,我也是愛自己的學生的.課下,我也會對學生摸摸頭,開開玩笑;學生病了,我也會噓寒問暖,帶他們去醫院;每逢過節,我也會把住宿的學生叫到家裡。但是,骨子裡,我還是我,學生還是學生,當他們犯了錯,我還是會站在老師的立場,會批評他們;當他們頂撞了自己,我也會覺得他們冒犯了老師的尊嚴.所以,學生對我只有一時的感動,而不是心甘情願的折服。所以當我從教室裡出來,有些被強迫的學生就不願學習了,這就是根本。

  可是朋友不是,朋友託辦的事,一定要辦好,因為你怕辜負他。魏書生的課堂,應該就是這樣,學生是魏老師尊重的朋友,魏老師是學生尊敬的朋友,交換的條件是,老師給學生最好的民主,學生給老師最好的成績。因為魏書生放棄了高大,所以他收穫了親近和成功。

  假如每個老師都如魏老師那樣實行民主,真正的從骨子裡去愛學生,把老師的角色扮演的卑微一點,學生的角色強大一點,那麼,不僅有分數的成功,也會有社會道德的成熟。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敢於挑戰,敢於質疑的新生代。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見解,不輕信,不盲從,他們更不會迷信老師的權威,這就更加需要我們如嚴父慈母一樣,用我們的全部愛心去感動他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座的同行們,在我們的教育生涯中,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但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要我們一如既往地用愛心去澆灌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如同對待我們心愛的孩子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成功!我堅信,今天用愛心托起的太陽,必將在明天發出燦爛奪目的光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