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聽課的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教師聽課的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聽課的學習心得體會(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聽課的學習心得體會1

  首先,感謝校領導為我提供了這樣一個學習的平臺,讓我有一個學習與提高語文教學專業素質的機會。XX年3月20日,我有幸到新鄉市鐵路第一小學去聽課學習。上午聽了15位優秀教師的說課,下午聽了鐵一小楊然老師的《且學 且思 且行——親近名師,體驗成長》的報告。透過這一天的聽課學習,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上午聽了15位優秀教師激情澎湃的說課後,我知道了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應該怎樣去說課:

  1.說教材:主要說明“教什麼”的問題和“為什麼要教這些”的道理。即在個人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說清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的主要特點,它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後聯絡並說出教者是如何根據大綱和教材內容的要求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的、目標、重點、難點和關鍵的。

  2.說教法:主要是說明“怎樣教”和“為什麼這樣教”的道理。在確定教學目的要求後,恰當地選擇先進的教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要解釋教者是用的什麼方法落實“新課標”、滲透德育、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還要說出教者在教學中是如何發揮主導作用的,在精華要害的知識上進行點撥,在能力生長點上強化訓練,以及如何處理教與學,講與練的關係。

  3.說學法:主要說明學生要“怎樣學”的問題和“為什麼這樣學”的道理。要講清教者是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思維、強化學生主動意識的;還要講出教者是怎樣根據年級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運用哪些學習規律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

  4.說過程:主要說明教學設計的具體思路,課堂教學的結構安排和最佳化過程,以及教學銜接與教學環節轉換之間的邏輯關係。

  下午聽的是楊然老師的《且學 且思 且行——親近名師,體驗成長》的報告,楊然老師是於永正老師的徒弟,這個報告主要就是楊然老師講述自己在於老師的教導下如何在教學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她的報告分為四大部分:一、初登講臺——面壁十年圖破壁 二、跨越邊界——知識之後是什麼 三、尋找聲音——一種重要的軟實力 四、教育之夢——做個有信念的教師。透過聆聽她的報告,讓我意識到做一個好的語文老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對自己的要求不能僅僅是停留在“我教過了,教對了”這個階段,還要把學生給“教會了”。語文教學留下的應該是語言,是素質。

  我是一名新教師,執教了一年半的時間,在教學上可以說還很稚嫩,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想要快速進步,不僅需要提高專業素質,更需要多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教學經驗。今天的學習對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我會以此次聽課學習為契機,繼續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學,組織教學,努力增進自己的教學水平,給孩子們呈現一堂堂精彩的語文課,讓孩子們快樂學習,學以致用。

  教師聽課的學習心得體會2

  4月22日,學校派我到松山四中去聽課學習。我聽了八節數學課,真的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收穫

  1、出去聽課比在學校閉門造車受益要快要多,要來得直接。

  2、課堂教學應該追求真實。在我們的觀摩課教學中我總是覺得雕琢,事先準備的痕跡太過濃重,我自己的體會就比較深刻,當然我所說的並不是不備課一點準備都沒有,而是不應該把每一句話每一個答案都要事先給學生灌輸,怕在作課中出現紕漏,然後在作課時,就覺得教師的每一句話,學生的每一個答案都是準備好預設好的,而不是適時生成的,雖然按部就班成功的完成了一節看似完整的課堂教學,其實卻缺少了真實性,多了幾分虛假。聽了八位教師的課後,我覺得在教學中他們做到了真實的教學,首先教師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暴露思維的真實,例如錫盟老師的那節課,在他的教學中沒有一種固定的答案,而是拓展了思維的空間,這樣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即時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樣,讓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跡,很真實。其次,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凸顯個性的真實。

  3、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創設。我記得有人說過教學情境的設定應注重來自於生活,並不是每一節課都要設定與生活緊密結合的情境,而是儘量貼近於生活,這樣學生學習起來便於思考操作,同時也能在生活中加以應用。特別是像我們學校的學生更要注重與生活實際的結合,因為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學生透過學習掌握解決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的手段方法,掌握技能。所以情境的創設需要我在生活中教學中多觀察,多思考,多操作。

  二、自我反思

  總之,聽了八位教師的課,我充分認識每一次外出學習對於我都是一種反思和激勵,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後認真反思;多看書學習,多與同事交流,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

  教師聽課的學習心得體會3

  近期,我們學校組織了教師群眾聽評課活動,收穫很多。實實在在的課堂讓我對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這次聽課對我來說是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象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下面我談談自我的體會。

  一、教師語言要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著這幾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譚娟老師在教學《背影》這課時,她讓學生一邊看課文,一邊聽老師讀課文,語言聲情並茂喚起了學生的共鳴。讓許多學生流下了熱淚。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譚娟老師充滿感情的語言,讓學生更加理解課文內含。廖舉蓮蓮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她上課從來就是用豐富的語言與學生一齊產生公鳴。

  二、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麼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後,該問問自我: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後,還剩下些什麼?十年,幾十年以後,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後,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麼?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潛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幾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其中我更喜歡王濤的一節數學課教學――嚴謹、科學。王老師的課嚴謹。先讓學生做題匯入,“把問題拋給學生,採取合作學習,小組中互相幫忙,讓學生自我思索,經歷,從而解答疑惑”讓他們充分體驗思考所帶來得成功,樹立起學生我能行,我必須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問,卻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

  教師聽課的學習心得體會4

  20XX年11月2日我參加了渾江區“青峰杯”初中地理“關注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主題教研活動,有幸聽了第十中學和第四中學兩位老師的講課,讓我近距離地領略到兩位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這兩節課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在教學中,老師們都採取了“以人為本,以學促教”的教學原則,透過老師有序的導、生動活潑的啟發教,激發學生積極的參與、體驗、合作與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了本次教研活動的“關注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主題。以下是我個人在本次聽課過程中的一些感受。

  1、情景教學:

  老師們採用多種形式創設情景進行教學。利用教材本身和地圖冊創設情景傳授基礎知識,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和交際活動。在情景中理解課文知識和內容,使難點化易,重點難點;在情景中進行操練能提高學生實踐的量和質。

  2、情身意濃:

  我們不僅是一位老師,還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課堂上教師用各種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學習,使他們懷著輕鬆愉快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知識理解:

  教師都重視在操練中講解知識,在情景中進行精講多練,培養學生紮實地掌握和運用地理知識。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邊練邊講知識,生動有趣,能加速理解的過程,教師重視透過板書對知識進行點破和歸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總之,教師必須經常有意識地反省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中總結經驗教訓,要有意識地虛心吸取他人之長,透過自我總結和積極藉助他人的成功經驗來充實自己,不斷充實自己教與學的知識庫。

  教師聽課的學習心得體會5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在泰安四中舉行的閱讀課聽課活動,先是聽了專家的閱讀示範課,然後聽了專家的報告。現將本次學習的心得總結如下:

  一、瞭解和明確新課改的重點和閱讀教學的目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英語教育的現狀尚不能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時代的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差距。因此,新課改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新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我國現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對閱讀教學目的的要求主要有:

  1.透過課本學習語言知識,瞭解中西方的語言文化差異,掌握一定的語言技能。語言技能是構成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聽、說、讀、寫各方面的技能以及綜合運用的能力。

  2.獲取更多的資訊,拓寬視野,逐步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造能力。要求學生對英語學習表現出積極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聽懂有關熟悉的話題的語段和簡短的故事。能就有關的話題交換資訊,能參與簡單的角色扮演等活動。

  3.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閱讀任務,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提高閱讀的能力。

  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透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

  二、閱讀過程中的能力和技巧

  在初中階段,閱讀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碼能力和創造能力。

  接受能力:指了解課文提供的事實和創作意圖。閱讀首先是一個感覺的過程,作者透過語言符號來刺激讀者產生感知和理解,讀者對語言符號作出區別新的視覺反應,眼睛隨著符號移動,同時感知某些符號,產生一個單詞辨認過程。

  解碼能力:指對課文內容,包括句子﹑詞語的理解。閱讀的關鍵在於理解,僅能辨認語言符號而不能理解是不夠的。

  創造能力:運用作者提供的知識和觀點去解決問題,或在其觀點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觀點,發表新的看法。閱讀是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種語言交際的行為,是由閱讀者以書面符號線索為基礎重新建立意義的推理活動。

  如果不具備接受能力和解碼能力,學生便無法對文章所提供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評價和運用,也就談不上創造能力的培養。

  三、閱讀技巧

  近兩年來,筆者對閱讀課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積極地探究。其基本思路是:

  1、重視每個單元的topic。從話題入手,訓練學生的認知圖式。一是透過討論引導學生呼叫自己已有的認知圖式;二是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擴充套件自己的認知圖式。在此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教師應避免頻頻糾正學生的語言錯誤,要將重點放在對學生思維的引導上來,有意將學生引入課文的話題

  2、每個單元中間的閱讀是教學的重點。培養閱讀素質應以語言知識為基礎,同時,文化背景知識也舉足輕重,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讀者不是被動獲取閱讀材料中的資訊,而是運用已經具備的背景知識(包括已學過的語言知識和英語國家的文化),根據上下文去預測和理解意思。語篇知識是培養閱讀素質的重要手段。精讀與泛讀應相互結合。另外,完形填空、短文改錯、寫作等訓練是培養閱讀素質的必要補充在每個單元的具體操作中,我們可以採用“討論—限時自讀—導讀—復讀—討論”的基本模式

  (1)討論。在對話及單元話題引導的基礎上,結合課文標題、圖片、配套的閱讀訓練,書後的完形填空等材料讓學生講行討論。這主要是為了使學生能及時呼叫其認知圖式,有利於其自上而下,由整體到一般地感知、理解課文

  (2)限時自讀。依據大綱規定的閱讀速度,在規定的時間內要求學生完成自讀,初步理解全文內容,對疑難問題做好記號。教師則準備一些檢測學生整體理解的問題或討論題

  (3)導讀。教師透過多種方式和途徑,著重訓練學生的速度、略讀等閱讀技巧,重視語篇的宏觀結構、作者的`謀篇方法、體裁與風格、修辭手段、資訊的分佈規律、主題段落、主題詞、語篇標記等等,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和關鍵,把握全文,理清思路,幫助學生掃清理解障礙,並提高閱讀能力

  (4)復讀。在這一階段,教師讓學生復讀全文,以檢查理解程度,提出疑難問題,鼓勵查閱詞典等工具書,以解決理解的障礙。導讀時尚未解決的問題,也可在這一階段解決。同時,教師也可適當講解一些語言要點

  (5)討論。在每一篇課文後,我們應儘可能安排一些開放式的討論題,以提升主題,並給學生一個真正進行主動交流的機會。學生討論過後再進行寫作,一是讓學生覺得這僅僅是重新組織自已已有的而已,覺得有話可寫;二是有利於學生創造性的學習

  3、重視課外閱讀,大量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擴大詞彙量,鞏固語言知識,豐富學生的認知圖式。教閱讀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閱讀。如果能處理好課外閱讀,則可以形成一種“良性迴圈”。閱讀是一種技能,雖然可以透過培訓學習一些技巧,但要真正獲得技能,畢竟是要透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來完成的

  四、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是語言教學的真正目的,因為學習語言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交流。閱讀一篇文章不是單純為解決某個語言或是回答幾個問題而進行的,最終目的是為利用所獲取的資訊知識進行交流,這種交流不是被動地掌握語言形式或語言結構,而是有交際願望和交際目的的。為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達到交際的目的,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可採用以下方法:

  1.檢視複述

  這是初中英語閱讀的基本要求,即讓學生結合簡筆畫或掛圖,根據關鍵詞﹑句,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主要情節和內容簡明扼要地表達出來。有時教師也可以也反過來用:讓學生根據內容畫出簡筆畫,並把自己的畫描述出來。

  2.分角色表演

  這個可以視閱讀內容而定,也就是讓學生將文章內容改編成對話形式,加上動作表演出來,讓學生有親臨現場的感覺。

  3.創新思維

  讓學生大膽自行發展文章或讓學生髮散思維與文章有關的問題。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的同時,要提前給學生設計一個經典的話題。

  “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只要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去想象,他們就能根據所學的知識資訊,將自己的觀點表述出來。

  4.閱讀後的書寫鞏固

  心理學家認為書寫是大腦神經和手部肌肉相結合的一種運動,可以進一步鞏固已獲取的語言資訊知識,這對學生的記憶訓練﹑思維訓練都有很大的幫助。老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把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相結合起來,靈活設計筆頭練習,可以是對話填空,可以是聽寫填空,也可以是根據首字母完成單詞填空。

  總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應始終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只扮演一個導演的角色。教師有效地引導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礎,學生的理解是保證,學生運用能力是關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昇華。只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真正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教師聽課的學習心得體會6

  最近,我有幸參加了市小學英語示範課系列活動,觀摩了幾位老師精彩的課堂展示,從中學到了很多,也引發了我的很多思考。

  首先,我想就我幾位老師的課堂展示,談談我的看法。青年路小學的雷蕾老師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她那純正而優美的語音。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學習的重點已從應試轉變為語言的輸出。所以英語老師的語言形象也越來越重要,英語老師語音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就這一點,我認為,所有英語老師都應在課餘進行系統的英語語音再訓練。就這一節課而言,我認為雷老師的課設計的很順暢,環節之間的過渡也很自然。教學重難點突出,既照顧了成績一般的學生,將關鍵單詞、片語進行了訓練,也對成績好的學生進行了拔高訓練,生生間的對話促進了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和語言輸出的能力。總體來說,這節課的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學習的。

  光榮巷小學李曉楠老師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她雖然跟我一樣是個剛入職一年多的新教師,但是她的基本功非常紮實,課堂表現也很老道。對於我們新教師而言,一些細節性的東西容易忽略,而她都注意到了。比如:在對學生的評價和糾錯上,她能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和鼓勵,對於回答錯的學生,她也用比較恰當的方法對其就行了糾錯。還有,在師生互動上,她與學生的問答、對話也很自然、恰當。可見,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她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對於她的這節課,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這節課的設計是不錯的,教學過程流暢,情境設定的也很恰當。在輸出階段,設計了不同難度的練習,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但是我認為有兩點不足:第一、整節課老師說的有點多。一個多星期後的現在再回想這節課,學生的表現給我留下的印象不深。第二、一些單詞、句型的操練不夠透徹。比如單詞late,句型How do we go there?等,是否可以加入適量的帶讀、對話等形式的操練,以幫助一些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

  大馬路小學張嵐老師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她特別注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特別欣賞兩點,第一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單。長期經過這種訓練的孩子,學習能力強,能對於自己的學習有更透徹的瞭解。另外,這些孩子能更快的適應中學和大學的學習。第二是教學中“Tell us the words and phrases you dont know. Lets learn it together.”這個環節。這個環節既能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優秀品質。除此之外,學生的表現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五年級的學生能已初步具有英語思維的意識,而且回答問題時,條理也很清晰。由此可見,老師對於學生的訓練絕不是一日之功。對於這節課,我認為有兩點不足:第一、在“Watch the cartoon, and find the orders.”環節,在觀看完動畫後,老師讓學生們說出課文中的指令,兩個學生上臺找到這些指令,這個環節我認為老師交待不清,剛開始我沒有明白老師讓兩個學生上臺做什麼,後來猜測老師是這個意圖。第二,在“Listen, read, and check your answer.”環節,教師追加了一個task: underline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you dont know well,在這個環節我認為學生同時需要完成的任務過於多,聽、讀、校對黑板上的答案,同時還要劃下不懂的單詞和句子,學生很難完成。透過觀察學生的表現,大部分學生只完成了listen、read和underline三個任務。

  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的探索在我校已開展很多年,經過我校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上級專家的指導和外出學習觀摩,我覺得現在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可行的模式。從閱讀前的生詞、句型疏導,到閱讀中的理解、閱讀能力的培養,再到閱讀後的輸出和提升,老師們已經有“章”可循。相對於五、六年級的語篇教學,我認為現在三、四年級的對話教學,尚處在仁者見仁的階段。我經常在想,中年級的對話教學是靠攏高年級語篇教學重理解,還是繼續延續低年級口語教學重輸出,亦或是兩者結合,兩者結合的權重大概為多少。有的單元C項句型和A項句型完全沒有關係,有的單元C項句型是A項句型的拓展和延伸,有時教師會比較迷茫,在教學中應該給學生操練、強調到什麼程度。總之,英語教學的教研活動仍任重而道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