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2篇)

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2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1

  在素質教育的時代,德育工作在學校工作中應該佔什麼樣的地位?我認為,德育工作就應該放在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首要位置,德育是最重要的素質教育。而在整個德育開展的過程中,教師的德育和學生的德育一樣重要,抓好師德師風的建設是實施教學

  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要求別人做到的,就得自己首先做到,要做到身教重於言教,在語言和行為規範等方面都得做學生的表率。無論在集體工作還是個人工作,都要站在學校大局的高度。

  1、教師職業

  道德要求體現我們工作的特殊性,儘管我們共同擁有一個地球,同在一片藍天下生存,我們各自有著不同的奮鬥目標和任務。我們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我們的言談舉止、行為規範、道德標準等等,都將會影響到無數家庭的未來希望。

  2、作為當今的教育工作者,從職業道德和工作需要上來講,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2.1依法執教,以德從教。我們國家現在已經是法制國家了,在教學工作中,認真學習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主要是《一綱六法二條例》特別是其中的《教育法》、《職業教育法》和《教師法》等、《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以及黨和國家有關領導關於教育的講話。

  2.2愛崗敬業。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應該熱愛她,努力工作,尋找快樂,積極進取,作出優異的成績。

  2.3關愛學生。我們一定要轉變教育觀念,在現行情況下,教育是服務行業,我們服務的物件是學生,我們要從生活、學習、成長等方面關心愛護他們。

  2.4嚴謹治學,加強業務進修。教育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人不學就要落後。昨天的知識已經不適應今天教育了,昨天的方法同樣變老化了,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資訊時代,傳統教育已經跟不上形勢發展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5團結協作。在工作中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無論是集體工作還是個人工作,團結好教師,團結好學生,用集體的智慧,用大家的頭腦完成工作。

  2.6為人師表。作為教師,既要教給學生知識,又要教會怎樣做人。一個老師的言行將會對學生很大的影響,有時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因此,教師在各方面都要做好學生的表率。

  今天的教師要塑造全方位的新形象,除了抓好自身的教學業務工作,還要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強化政治學習,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我們常引用這樣一句話來教育學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即指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這就說明我們作為教育者應該“德”字當先。德育教育,塑造學生心靈。我們開展“全員、全面、全程”德育大討論,正是彰顯了我們“為學生一生奠基,對民族未來負責”的理念,切實地表現了我們育人的前瞻性。

  我們現在面對的學生,絕大部分是泡在溺愛的蜜罐里長大的,在“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等方面欠缺太多,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幾乎是一個盲區。記得剛開學的某一天,我無意間聽到一名女生對同學破口大罵,那罵聲響亮,不堪入耳。我走上前去嚴厲地制止了她,並且對她說:“你剛才說的話和你漂亮的外表嚴重不符,你說的話我都不好意思重複,你罵人是對同學人格的侮辱,傷了同學的感情。我跟她講我今年夏天在廣州火車站遇到的一件事,一個女孩和一個婦女發生口角,並且張嘴罵了那名婦女,罵的很難聽,當即那個女孩的父親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接著我又對她說,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代表了一個人的教養和修養,況且你這麼漂亮的女孩怎麼能出口成髒呢?那位女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也許像這樣的事在別人看來是小事,但是在學校,作為教師遇到這樣的是就不可輕視。我們常說,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雖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我時時刻刻都要有以班主任的心態關注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到教育他的不僅僅是班主任,每一個老師都是他人生的引路人。

  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2

  五年三班共有學生53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xx人,單親2人,留守學生13人,學困生7人,貧困生5人。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善於走進孩子們的情感世界,要用愛心去滋潤學生,如何讓孩子在愛的呵護下健康成長呢?下面我談一下在工作的幾點體會:

  一、加強常規管理,培養良好的習慣。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從小事抓起,抓好常規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整潔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期初,我就根據班中的實際情況,明確了各個崗位的負責人。如:兩操監督員、班級衛生監督員、紀律監督員等。同時,我利用班隊讓全班同學討論,明確小學生應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我又組織學生每週進行總結評比,表彰日常行為規範好的同學,評為優勝星,以此不斷強化,幫助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二、注重幹部隊伍的培養。

  班主任工作只有細緻入微,才能使班級管理見成效,所以班主任要有意識的讓學生參與管理,創設各種表現機會,充分調動全班每個同學的積極性。在班幹部中,我定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讓大家意識到當班幹部不是為了一時的光榮,應該更加以身作則,成為班級中各方面的示範。對於各方面不太自覺的同學,我請小幹部和他們結成手拉手小夥伴,班幹部進步的同時也要幫助這些後進生一同進步,效果比較明顯。

  三、注重家校聯絡工作。

  我重視與家長的溝通,坦誠相待,使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有一致的要求和態度,並時常同他們交換意見。家訪是學校與家長聯絡的重要途徑,我高度重視,幫助家長共同對待孩子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同家長達成共識。

  四、補差方面。

  針對本班的學困生,自己沒有放棄不管,而是想方設法幫助他們上進,關心、呵護每一個同學。一方面利用課餘時間與他們談心,化解他們心中的隔閡,讓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與愛,使他們願意以自己好的方面展示給老師看。另一方面利用班隊會經常講解些日常行為規範,處處地方教育學生要用行為規範來對照自己、約束自己。只有端正了學習態度,學習目的性明確了,學習興趣也上去了,學習勁頭也來了,學習成績也能有所提高。再加上自己利用晚上和雙休日的時間給差生打電話督促他們按時寫作業及瞭解在家的情況,以便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這樣做也得到了學生家長的好評。

  總之,作為教師只要你具備一個愛字,那一定會把工作做好。

  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3

  向書本學習,博覽群書。一本好書像一艘船,能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教育名人薛瑞萍說:"教書的人啊,自己先就不讀書,這可怎麼得了!"所以,我要求自己用有限的時間"讀"最多的書,用眼睛,用耳朵,用雙手,用心靈......我讀教育名著,讀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馬卡連珂、杜威、陶行知、魏書生......大教育家偉大的理想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照耀著我年輕的心;我讀教育報刊,讀到了優秀教育理念和教學設計,它們是我工作的好幫手,形影不離的好夥伴;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學修養、道德素養,所以經典的文學名著更不應該束之高閣,而成為我們平時經常享受的精神食糧。

  向實踐學習,實踐出真知灼見,實踐長才幹。在學習借鑑中嚐到甜頭,在嚐到甜頭中不斷學習,我大量閱讀各種教育教學雜誌,由看教案發展到看論文,由此我成了學習的好手;然後在不斷學習中不斷實踐,在不斷實踐中不斷反思,思考教學成敗,思考創新教法;接著在不斷反思中不斷總結,在不斷總結中不斷提煉;最後在不斷總結中不斷交流,在不斷交流中不斷昇華。我的教學水平就是這樣慢慢得到進步的。

  一本書上講到教師應當有三歷:學歷、經歷和閱歷。我不一定能行遍萬里路,讀遍萬卷書,但我會使自己成為一個永不停止讀書、探索、思考、寫作的人,讓它們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習慣。"講臺上循循善誘,身後留下的,惟有藏書萬卷。"這便是熱愛讀書,積極進取的我的真情告。

  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4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透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必不可少的一種形式。因此,人們從接受教育開始,音樂教育就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初中到高中,音樂教育都是實施美育與德育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必修課程。在中學時代,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這個時期的德育教育又顯得尤為突出,音樂教育肩負的正是這一重任。音樂教學含有豐富的德育內容,教師應當把德育貫穿和滲透到音樂教學全過程中。《樂記》雲:“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荀子認為音樂可以“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的確如此,優美高尚的音樂。蘊含著潛移默化的高尚情操,聲情並茂的音樂藝術是塑造中學生靈魂的有力手段,對中學生的精神起著激勵、淨化、昇華的作用。能逐漸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培養感受美、鑑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與“假”、“美”與“醜”、“善”與“惡”的能力。使中學生在思想、道德、修養各方面發生變化,培養一種愛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覺的道德信念。音樂教育可以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道德教育作用。

  現在的中學音樂教育中分為唱歌、欣賞、器樂、實踐這四個主要方面。

  要制訂切實可靠的'音樂常規來訓練學生講文明、有禮貌的好習慣。從學生步入音樂教室、師生問好、坐站姿勢等都要養成一定的規範動作,以培養遵守紀律、舉止文明、尊師重教的良好行為,基本訓練要透過發聲練習、節奏訓練、聽音練耳等培養學生和諧統一的良好心態,要結合教材採用多種方法,使德育內容有機地滲透在教學中,課堂小結要面向全班各類學生,鼓勵他們發揚優點、克服缺點,透過這些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和高尚的行為。

  教師要認真設計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使德育滲透在教學的全過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說教,要見縫插針,聯絡實際。例如,我所在的中學是—個完中,入學成績普遍不高,因此在學生身上有很多不好的習慣,好動、厭學,無學習方法可言,最重要的是每個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自信,嚴重的還有一些自卑。我在上課時抓住他們好動的心理特點,每節課有10分鐘進行自我才藝展示,開始的時候90%的學生都不敢上臺展示,透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學生由多人共同表演展示到單獨上臺展示,很多好動的學生慢慢地成為課堂十分鐘的“明星”。其中有一位同學主動找我談話,說:“老師。我以前從未獲得過這麼多的掌聲,也從未感受過大家的眼神、動作,一切的一切都圍繞著我來進行。我逐漸敢於上臺了,也迷戀上了我們音樂教室的這個舞臺,它使我增加了自信心,去面對了很多我以前逃避的東西。”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任何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情感的基礎,只能成為空泛的說教,而音樂教育正可以為德育培育良好的情感基礎。

  例如《一分錢》這首兒童歌曲,全曲天真活潑、充滿稚氣,毫無說教的味道,卻非常自然地體現了拾金不昧的美德;優秀的音樂作品能使人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黃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能讓學生感受到抗日救亡時期如火如荼的革命戰爭場面。還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反映當代現實生活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我愛你,中國》《春天的故事》等都從不同的角度反映著人們的理想與情操;優秀的民族音樂,滲透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能加深學生對祖國悠久文化歷史的瞭解,如《十面埋伏》《嘎達梅林》《孟姜女》《蘇武牧羊》《花木蘭》等。

  另外,音樂教育有利於向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大多數的音樂活動都是集體的活動,如音樂課上的合唱、合奏、音樂遊戲及課外的歌詠比賽,這些活動都能培育人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遵守紀律的習慣以及形成人與人緊密合作的良好道德,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團隊精神”。這些音樂語言,能極大地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對每一個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學生在自我參與式的藝術薰染中,不僅受到審美、情感、思維的培育,還能逐漸培養起健康的藝術興趣和愛好。在不斷學習音樂的實踐中,透過耐心專注地訓練音樂技能和技巧,培養中學生遇到困難與挫折時艱苦努力的頑強個性。

  同時,培養出堅強的意志與刻苦學習的毅力。如演奏樂曲或表演節目,能表演出色,必須一絲不苟,熱情積極,全身心地投入訓練與演出。音樂的集中性、精微性、表現性及形象性,要求學生具備非智力因素的諸要素,從而形成一種堅韌不拔的情意品質,這種品質會賦予他們對學習的高度自覺性和責任心,使學生會思維、會求知、會生存。

  道德行為對學生一生都能發生著影響,學校音樂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加強的,凡長期經過音樂薰陶的學生,其性情、精神、氣質以及思想意識、思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會形成一種心理定勢,具有牢固的穩定性,能讓其一生獲得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學校音樂教育應以育人為宗旨,努力做到以樂輔德、促智、怡性,從而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5

  在學校全面打造陽光校園,實施陽光教育的背景下,我校提出了陽光德育的理念。學校德育處圍繞打造陽光校園、培育陽光少年,開展系列陽光德育活動。

  多年以來我著力打造陽光校園,開展陽光德育工作,即:以陽光之心育陽光之人,用生命培育生命,用愛心滋養愛心,用溫暖傳遞溫暖,用尊重播撒尊重,用智慧啟迪智慧,立足培養學生積極有為的陽光心態和開朗豁達的陽光人格,使學生成為獨立自主、自覺能動、積極創新的生命主體。

  1、“踐行十愛德耀隆昌”演講比賽

  我校舉行“踐行十愛?德耀隆昌”演講比賽,旨在用“十愛”精神激發學生情感,傳播健康樂觀、陽光向上的正能量。這次比賽充分展現了學生奮發向上、自信進取的良好精神風貌。為了讓更多孩子理解“踐行十愛·德耀隆昌”的深刻內涵,還將讓此次比賽中的優秀者在全校師生大會上進行演講,讓“十愛之花”開遍實小。

  2、“小鬼當家”跳蚤市場活動

  孩子們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感受到生活的熱情和廢利用的真正價值,增強了環保、創新意識。同時也讓孩子們掌握了一些人際交流,獨立自主陽光向上。

  3、廉潔文化進校園

  廉潔文化進校園開展“我講故事給爸媽聽”“廉潔小報”“廉潔文化進校園主題班隊會”等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家長、教師的廉潔意識和營造廉潔的家庭教育環境。實小將繼續堅持“廉潔教育從娃娃抓起,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的理念,與學生、家長、社會各界共營廉潔氛圍,齊走廉潔路。

  4、國旗下的展示活動

  升旗儀式是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途徑之一,是學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為了讓更多的學生陽光自信地展示自我,為每個孩子的特長展示提供平臺,同時也為了讓國旗下表演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我校每週實行班級組織的國旗下表演的制度可採取各種形式發揮本班特色,展示本班風采。各班參與度達百分之百,達到全員參與,全員鍛鍊。

  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6

  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認真學習德育工作政策檔案,提高認識,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為了確保對學生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理論學習和德育實踐研究。

  1、加強師德理論學習。我們在教師政治學習的時候,認真學習了《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和省、市教委有關師德教育和建設的檔案資料等,有效地加強了師德建設。

  2、積極參與德育科研活動,我們以新課程理念努力轉變班主任的角色,並透過小課題研究、理論學習、案例撰寫等形式開展德育科研活動。每位教師都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撰寫學習心得體會,提高了自身的德育理論水平。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

  1、愛國主義教育:

  學校德育處認真抓好了每週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正確的國家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

  2、安全法制教育:

  (1)加強安全知識的宣講教育;

  (2)繼續抓好學生校內、校外的安全工作,簽定有關責任書,規範制度,落實好各種措施。本學期此項工作執行良好,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3)各班深入學習貫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一些苗頭性現象及時加以教育,杜絕學生的各種違紀現象;

  (4)開展了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如黑板報、專題廣播等,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7

  歷行五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的生活緊張而充實,辛苦而快樂;緊張的是我們每個班主任每天要連續不停地工作17個小時,每時每刻關注著我們的學生,充實的是學生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多種知識;辛苦的是我們所有班主任每節課都去跟班,對所有學生進行全天候管理,快樂的是我們八年級全體師生圓滿地完成了本次的社會踐活動,安全的勝利地返回學校。

  在這五天的學習裡,我們一共上了十節課:

  1、學習以烙鐵為筆,畫出錦繡山河的電烙畫;

  2、針針繪畫,畫出七彩人生,線線相連,連成瑰麗畫卷的手工布藝;

  3、飛鳥聞香化,魷魚得味成龍,學習烹飪酸辣土豆絲;

  4、生活常識和電子製作;

  5、濃縮校園文明精華,唱響絲網藝術神韻,學做絲網花;

  6、文明優雅的禮儀展示和學習刻瓷;

  7、用手工編織未來,用手工編織青春,學做中國結;

  8、精工細作,孰能生巧,以剪帶筆,以布為色,勇攀藝術高峰。學習布藝貼上;

  9、學習安全行駛,幸福人生的汽車駕駛;

  10、參觀齊國曆史博物館和拓展訓練。

  為了圓滿地完成這次社會實踐任務,在接到通知後,我們初二班主任多次開會,共同商討實施方案。虛心請教上一屆的老師們,吸取他們的經驗。對於在實踐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我們提前做到預測,併為此制定了22條嚴格的紀律,在動員大會上組織全體學生逐條進行學習,深刻領會其目的和意義。以確保萬無一失。

  由於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學生們的思想工作做得細,做得嚴,所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都表現得非常好。具體表現是:大部分學生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一切以蜂山中學的利益為重,時刻注意學校形象。不利於學校的話,不說;不利於學校的事,不做。大家學習態度端正,自覺遵守蜂山中學初二年級部規定的22條紀律,嚴格遵守實踐基地的規章制定和課堂紀律;在第一天的晚上,我們為金山中學表演了我們提前排練的三個節目,並主動邀請他們和我們一同表演。在課堂上,大家虛心好學,刻苦專研,尊敬老師,服從分配,遵守紀律,團結協作,吃苦耐勞,勇敢拼搏。無論是上課表現,學習成績,還是衛生打掃,課外活動,我們蜂山中學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梧臺工業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的表揚。雖然我們班主任當時都累病了,非常辛苦,但我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堅持,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如今,我們帶著學習和考核總評雙豐收,結束了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回到學校。我們沒有辜負學校領導對我們的殷切希望。今天,我代表我們八年級全體師生站在這裡,自豪地說:學校領導和第一中學,我們向你們交了一份滿意的合格的答卷。

  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8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歷來有重視道德教育的傳統。孔子視“禮”為最完美的倫理規範和制度,把守禮和越禮分別視為道德上的大是大非。而禮儀本身並不是道德,卻被認為是一切道德之源。學校和家庭中的禮儀訓練,如果被賦予道德內容,它就是道德教育一種有效的手段或途徑。

  任何目的的實現,有賴於一定的手段。德育──道德教育不純粹是一個技術問題。德育手段是教師傳遞德育內容所依賴的工具、載體或中介,即工具意義上的德育手段。它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在這裡我想談談自己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在運用語言及榜樣這兩種基本手段上開展道德教育的一點感想。

  一、語言手段

  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也是教育的本手段。正是有了語言,人類才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師的德育用語,按其功能可以分為3類:規範學生操行的“規範性用語”,評價學生操行的“評價性用語”,以及說明和論證道德規範或評價的“解釋性用語”。

  (一)規範性用語

  當教師告訴學生某種行為在道德上是正當的或錯誤的,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時,就是在下“道德義務判斷”。例如,“學生應當尊敬老師”,“做人要信守諾言”、“歧視成績差的同學在道德上是錯誤的”,均屬道德義務判斷。教師同學生談論責任或義務,談論什麼是道德上對的或錯的,就是在告訴學生應該樣待人處世。在這種語境下教師使用的是“規範性用語”,這種用語涉及行為,是教師規範學生行為常用的道德語言。

  (二)評價性用語

  在道德語境中,“評價性語言”宣告,它是我們認為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我們有義務去做的事情。這類道德判斷歸根結底是對善良生活由什麼構成、什麼東西具有終極價值、應當追求什麼、珍視什麼、把什麼傳遞給下一代的斷言。在我的教學中我重視團隊精神,讓學生們感受到集體的重要及溫暖。讓其以熱愛集體而發展為熱愛祖國,直至熱愛自己的民族。

  (三)解釋性用語

  在道德教育中,告訴學生什麼是對的或錯的、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好在哪裡或不好在哪裡,是不夠的,還要向學生說明為什麼對或錯、為什麼該或不該、為什麼好或不好。兒童不僅對自然充滿好奇心,對社會和人類自身的行為也充滿探究慾望。諸如“為什麼我受罰而他沒有?”“那樣公平嗎?”這些問題需要教師向他們做出合理的解釋。解釋並不是簡單地“填塞”,而是同他們進行有關人類高尚道德的對話。當教師對學生說:“是的,你們都做了錯事。但他主動認錯,你卻說謊。罰你並不是因為你做錯了別的事情,而是因為你說謊。”正是這種對話才使學生受到啟示,才使學生具有人的品性。在課堂教學中我也嘗試運用解釋性用語,有一次,我在所教某班級當堂抽查科代表的家庭作業,兩位科代表都不能及時交付,於是我質問為什麼,一位很誠實,告訴我,他忘記做了並願意儘快完成;而另一位,卻用其認為最快的速度收起作業本,並告訴我,他忘記帶作業本了。我直視他良久,未言一語,直至他感到臉紅。並告知他,我喜歡誠實的孩子。

  二、言傳身教

  在教師為學生樹立的所有道德榜樣中,教師自身的行為示範對學生最具感染力。因此,學校德育特別強調教師在言行舉止上起道德表率作用。為了實現教師 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我校特別重視教師的品德修養和師德建設。我作為其中一分子,在點滴上嚴格要求自己。規範課堂用語,與學生平等,並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教育服務有其獨特性。教師運用自己全部的素養特別是道德素養,向學生提供專業服務。如果說大部分專業服務屬於技術性服務的話,那麼教育服務歸根結底是道德服務,自然會向教師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位教師要不斷的加強道德修養意識,提高道德水平。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為人師表”。

  教師的工作實際上是一種服務性工作。學生是教師教育物件,也是教師的服務物件。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係,又是服務人員與服務物件的關係。因此,教師的專業道德中特別強調為學生服務的精神。教育服務的公共性,還要求教師對服務物件一視同仁,不容許教師出於個人的好惡不公平地對待任何學生。在班級中我從不會因學生來源的差異而施予不同的教育。

  教育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一樣具有重大的社會價值,它為教育專業團體和個人贏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對於教師來說,教育工作不僅是一種生活手段,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敬業精神”意味著教師必須竭盡全力提高專業標準,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在教學上,我要求自己不斷創新,在專業方面我要求自己不斷提高。

  在教育專業領域,由於服務面廣,且長期採取集體教育形式,內部職能分工較細,教師個人幾乎已難以對學生進行全人生指導,教育服務基本屬於團體服務。因此,教師不但要與同事和睦相處,而且要團結一致,相互協作。“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是現代教育實踐固有的專業特性。正如我們英語組,大家群策群力,共同發展。

  幾乎所有的專業的道德規範同它們的服務內容都沒有多大的內在聯絡,唯獨教育專業服務的內容與師德規範的內容存在高度一致性,對學生的道德要求首先必須成為對教師的道德要求。師德不但是約束、鞭策和指導教師的道德手段,也是鼓勵和教育學生的道德手段。因此,師德在學校生活中具有雙重影響:一方面,師德對教師的專業行為具有激勵、指導和約束作用;另一方面,師德對學生具有教育作用。師德透過影響教師的專業行為,影響學生的道德發展。教師的身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身教,對學生的品德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9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以情育人,熱愛學生;以言導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心;以身示範,尊重信任”。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教師對學生的愛,即是敬業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的具體表現。

  一、增強人格魅力,做學生的楷模。

  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誨人不倦”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我們老師的人格魅力來源於對事業的忠誠,我們不是緊緊把教書看成謀生的手段,而是毫無私心雜念地投身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並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現在的學生,很大都是獨生子女,一個人沒有教育好,意味著一代人沒有教育好,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

  二、熱愛、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

  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熱愛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愛是開啟心扉的鑰匙。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裡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然而,教師只有“愛的教育”和“奉獻的教育”還遠遠不夠,瞭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才是教師在愛學生這一基礎上的發展方向。

  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我應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差生。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掉一個學生。慈祥的笑容、親切的言語、文雅的舉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聲色俱厲的嚴格,更能貼近學生的心靈,更能取得教育的實效。教師,應以虛懷若谷的胸懷,誨人不倦的精神,用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去照亮學生的心靈,去培養好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適應時代發展。

  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10

  今天我很榮幸地參加xx市踐行核心價值觀暨“兩省三地”德育工作專題交流活動。此次活動時間為期一天,上午報到後,我們首先參加了東石錦青中心小學的早會課,錦青小學的早會課主題為“家校共踐行核心價值觀”,每個班級以不同的內容來學習瞭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人覺得耳目一新的是,早會課的授課老師竟然是該班的某位學生家長,而非本班的班科任老師。由此可見,錦青中心小學十分懂得挖掘家長資源,透過這樣的早會活動來增進學校和家長的聯絡。

  緊接著是此次活動的開幕式,主要由xx市教師進修學校德育教研室王雯老師主持,開幕式上,xx市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淑端老師、東石教委辦張銘華副主任,以及來自安徽省蕪湖市師範附屬小學德育主任黃楠都發表了重要講話。

  接下來是進行校際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此次交流的有四所學校,來自東石錦青中心小學的葉少霞老師以《“相容幷包和諧共生”—打造學校德育“樹狀”體系文化》為主題,分享了該校在德育工作上的一些經驗,葉老師重點介紹了該校在德育工作方面開展的實際活動和具體做法,讓人覺得很接地氣,且具有操作性。廈門市前埔南區小學的何婉蓉老師則是交流了《構建以博雅為表徵的校園文化》,透過介紹該校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作用及如何推進,來詮釋該校的“博雅”文化。《順時而導因地制宜就校取材》來自xx第二實驗小學的黃玲玲老師透過三大板塊:一、順時而導,推波助瀾;二、因地制宜,內外共推;三、就校取材,整合推進。介紹了xx第二實驗小學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程序的一系列行之有效且極具特色的活動,讓我們讚歎之餘也深有收穫。最後則是由安徽省蕪湖市師範附屬小學的黃楠老師交流了該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經驗,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該校實行的“陽光銀行”活動,透過該活動的開展,為該校學生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並切實引導學生形成並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所學校所來帶來的德育工作經驗交流,就像是一場盛大的精神盛宴,在讓我們學習之餘,也讓我們更加明白學校工作該如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該如何真正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去開展。

  如果說上午的活動是一場聯絡各校實際的理論學習,那麼下午的活動,則是在明確的告訴老師們,如何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生活中去落實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堂不同的型別的課程,三位風格迥異的老師,三場以學生為主體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課堂教學,讓我們再次感受到這三所學校在德育工作上的思考和踐行。東石錦青中心小學洪豔芳老師的班會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種子,撒播在每一位孩子的心中,也撒播在聽課老師的腦海裡。課堂上洪老師透過創設形式多樣的活動讓美德傳揚,把和諧傳遞。同時也為我們在平時課堂教學中如何去真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接地氣的教學案例。

  廈門市前埔南區小學的任佳妮老師則是提供了一節品社課,該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生活中的你、我、他》中主題三《爺爺、奶奶好》的第二課時。任老師整堂課以“實話實話”訪談節目的形式貫穿課堂始終,透過一系列訪談活動,引導學生走進老人們的心靈,瞭解老年人的特點和情感需要,從而激發孩子們愛老、尊老、敬老的強烈願望。但是整堂課由於都是以節目訪談的形式進行,課堂上有太多的問答形式,讓人覺得形式較為單一,難免會造成孩子的課堂疲勞,無法引起學生太多的激情和共鳴。

  安徽省蕪湖市師範附屬小學的李梅老師帶來的是一節四年級語文課——《頤和園》。李老師以“頤和”二字為抓手,透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的方法,注意生字的書寫,和了解“頤和”二字的含義來引入課題。全課由兩個板塊構建而成,第一板塊,抓遊覽順序,理清課文脈絡,實現對全文的整體感知;第二板塊透過精讀品悟、抓關鍵詞等方法感悟遊記,抓不同景物的特點運用不同描寫的手法。體現了感受、理解、積累、運用遊記這一體裁的話語形式。李梅老師執教的《頤和園》可謂是“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的精品課的典範。整節課板塊設計清晰明快,每一板塊教學步步有高招。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李老師都充分發揮文字的範例作用,凸顯讀寫結合特點,將讀寫進行到底,體現了語文科特有的本性。讀中悟寫,以寫促讀,形成讀寫互動的良性迴圈,是本節課顯著的特色。

  以上為參加本次活動的點滴感受,相信透過此次學習,在今後學校的德育工作和班級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會汲取這些專家老師們的經驗方法,讓自己在這些方面都有更大的提升。

  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11

  “博學為師,身正為範”——這是我上師範學院時經常接觸到的一句話。如今我也成為了別人的老師,加入到了教育這一行業領域中來。

  時光荏苒,不經意就從指縫中溜走。數數日子,我參加工作已經三個月了,嚐盡了其中的各種滋味。透過這幾次的學習,對於像我這樣的新老師是十分及時的,意義十分重大,而我也受益良多。下面我就談談這幾次德育學習的心得體會。

  “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不容忽視的。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比較明顯,大多數人認為:德育工作是無關緊要的,只要同學們的學習好、成績好、取得高分,就是最好的學習成果。其實不然,學習不僅要學好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做人,而德育正體現了做人方面。成績只是學習的一方面,只有培養出良好品德的同學們,我們得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新課程標準下的教育不僅要重智育,還要重德育,只有這樣教育才算完整,人類才算完美。

  這次德育培訓給我印象最深就是關心和愛同學們。教育要關注每一個同學們的發展,要重視同學們的德育教育。經過一個月的教同學們活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德育內容對同學們的全面發展相當重要。教書是一門藝術,尤其是語文學科,我們更應該以愛同學們為基礎,愛護同學們的自尊心,培養同學們的自豪感;以表揚為主、少批評,先肯定、再糾正。

  做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不僅要以理服其人、以智導其行,更重要的是以愛動其心。首先,我們先要從的生活小事中關心同學們。教育其實是點點滴滴的積累過程,我們要注重細節才能全面地觀察和了解同學們,從而對症下藥。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其實,教師什麼都不用多想,對同學們奉獻愛心就足夠了,對同學們的關心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許他都會銘記於心。其次,教師要給同學們多一點的包容和耐心。人有“三六九”等,學業也有“一四七”分,不管是學習好的還是壞的,教師都應該一視同仁不能有偏袒之心。對學習好的同學們,教師應給予更多的期望,讓他們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使自己更優秀;對學習差的同學們,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鼓勵,不僅要對他們有信心還要使同學們自己建立起自信。無論差生還是犯錯誤的同學們,教師都應該要給同學們足夠的包容和耐心。要有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心態,用一顆寬容的心去接受每一位同學們,用一顆博愛的心去愛護每一位同學們。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教師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所以,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更應該注重德育的培養,腳踏實地地把它做實做細。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酸甜苦辣滲透其中。讓我們用自己心教育每一位同學們,用自己愛感化每一位同學們。

  “人的心靈,就像一朵小花一樣,它不知不覺地吸收太陽的光,它永遠需要太陽,需要太陽光輝。”未成年人需要愛,同學們需要愛,同時他們也需要愛與教育。一個同學們被教師認定是“差生”,這對他們心靈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有的將影響他們一生。因此,歧視對同學們成長是不幸的。而在目前教育下,這樣被另眼相看的同學們還很多,他們的心靈很早就感知社會的殘酷,感受自身價值的被忽視,當他們進入社會後,怎會去關愛社會,關愛他人?思考其源頭,是無愛教育導致了他們對社會無愛。多一份愛,就可能為社會多造就一個有用人才。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懂得愛,要去關愛同學們,要教育同學們學會如何去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需要有愛。

  在學校中應開展愛心教育。學校的活動主體無非是教師和同學們,這樣愛心教育就應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倡導教愛;

  二、培養友愛;

  三、教同學們自愛。

  師愛,則要關懷同學們的生命與健康;關心同學們知識的積累與能力的培養;促進同學們健全人格的形成。從而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這就需要教師必須首先樹立平等的觀念,即人格平等,要具備更好的文化素養和更成熟的心願,要尊重同學們。教育者的尊嚴是同學們給的,是同學們對我們的肯定、折服和依戀。沒有平等,沒有尊重,沒有理解就不可能有愛。尤其要把愛更多地關注於基礎差的同學們,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用愛去感召他們。“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我們需要同學們“信其道”,則要思考我們在教學中付出了多少愛心和耐心?是否愛發怒,一個容易動怒的班主任和教師不會是一個好的教育者。因此,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是我們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

  學校關愛教育第二是培養友愛。引導同學們學會關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培養同學們團結友愛的品質和相互合作精神,提高他們人際交往能力。

  培養友愛,就必須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集體,培養同學們對集體的情感,對集體每個人的情感;還要教會同學們關心集體中的“弱勢群體”。如集體中學習基礎差的同學們,身體差的同學們,行為習慣不好的同學們,性格孤僻的同學們等等。班級可以組織一些必要地主題班會和志願服務活動,如“一幫一”活動等,使同學們在這樣的活動中懂得愛、體會愛、學會愛,使他們在今後的生活中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受到關愛的同學們,也可感恩,會盡力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

  學校愛心教育第三方面是教會同學們自愛。自愛包括自尊、自強、自律、自護四個方面的內涵:自尊即自身人格尊嚴的維護,自強即對實現自身價值的不斷追求,自律即對社會規範的認同和遵守,自護即對自身生命價值的理解和珍惜。

  自愛是被愛的基礎,是進一步去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基礎。一個對自己都不愛的人,怎麼可能去愛社會、愛祖國?教會同學們自愛,首先讓同學們珍愛生命與健康,教會同學們自愛,還要幫助他們努力掌握知識、鍛鍊能力、改進方法、培養毅力等,為他們將來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奠定堅實的基礎。一個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教師、愛學校的人,更懂得去愛祖國、愛社會、愛人類。

  因此,實施愛心教育,建設和諧得師生關係,建設和諧的同學關係,構建同學們發展得和諧德育環境,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應積極探索並努力做好的工作。

  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篇12

  認真學習了學校領導的講座之後,我對什麼是德育實踐活動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德育實踐活動課的開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德育實踐活動並不神秘,德育實踐活動課也沒那麼難上。關鍵是認識問題,定位問題,認識對了,定位準了,很多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德育實踐活動不是教學層面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而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本文來源:立形態的課程。德育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侷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領域延伸。

  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所以要進行統籌規劃。家長和社會的理解和支援,也是德育實踐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對社會、家長的宣傳工作。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德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德育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課程的學習,反而會因為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於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設定德育實踐活動的意圖主要是要加強學校與社會生活的聯絡,鍛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改革要求教學過程中,要從“以教師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生學為中心”,特別是德育實踐活動課程,更應該處理好“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之間的關係。

  德育實踐活動中的任何一個內容和階段,教師都應該鼓勵並要求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參與,主動探究,親身體驗,積極實踐。學生為主體,並不意味著教師一味地強調學生自主而忽視了自己的主導作用。教師的有效指導是綜合實踐活動成功開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讓學生自主選擇不是放任不管。活動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全程跟蹤指導。

  另外,德育實踐活動雖是相對獨立的,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課程是密切聯絡,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互相滲透,難以割裂的。

  德育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片廣闊的沃土,等待著廣大教育工作者去開墾。我願在理論專家和先行者的帶領下,加入這支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勞動大軍,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