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9篇)

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9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 篇1

  每個人的童年都非常的寶貴和短暫,我作為家長有時回顧自己的童年,往往那份記憶已經非常的糢糊了,但長大後很多的習慣和認知都是在那段時間學習來的。古話也常說“三歲看到老”。現在以身為人母,我也是儘可能的努力讓孩子在這個寶貴並短暫的童年中多學習些良好生活的習慣,多感受一些大自然的美麗,和多獲取一些獨立生活的技能。

  在此和各位家長交流下我的育兒心得,如有不足也請各位家長見諒。

  讀萬卷書是提升思想認識的深度,那行萬里路就是開闊你視野的廣度。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到過巴黎,那麼以後不管你去哪裡,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

  在平時的生活時間裡,我們一般都會利用空閒的時間帶孩子到處走走,透過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讓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感受自然,人文,動物等。讓孩子在大自然中觀察不同的植物和樹木,儘可能把他看到未知的植物透過一些軟體和自己的知識告訴孩子。加深了孩子的知識庫的同時,他的自信心也會提升很多。這樣他就會更熱愛和親近大自然,會去保護大自然和懂的珍惜一草一木。

  透過遊玩讓孩子在人群中,社會中嘗試自主開口,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此舉個小例子,有時候問路可以嘗試鼓勵讓孩子去問,家長作為輔助在一旁協助。當他感受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後,一是要感謝別人,學會感恩。同時孩子也會懂得將來當自己有了能力後也應該張開雙臂幫助別人。

  在童年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不僅讓孩子吸收了知識,掌握了技能,還感受到了自然得美,社會得愛,讓這個短暫得童年變得更有意義,為未來的成長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 篇2

  教育是一個非常深遠而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學校互相溝通,相互合作,為教育每個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平臺。

  很多人認為,實行家校共育後,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都能夠拿到家長們理想的分數,給孩子兩點一線的空間來思考怎樣才能夠考出令人滿意的分數。其實這樣的教育觀點是存在誤區的,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要步入社會,要參加社會中各類形形色色的活動,在這之前家校共育的目的就不僅僅是為了一個分數而實行的。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自我學習的能力。學會一定的交往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人格,這些與考試分數無關的教育,卻是關心孩子們幸福一生的籌碼。

  我們不是為了培養一個考試機器在努力,我們要透過各種渠道,各種教育方式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康,自理能力強,處事和生存能力強,而且實現全面發展,不要求琴棋書畫都精通,但孩子都要會。這對每個孩子以後的人生都是一種鼓勵,在偌大的社會群體中,我們的孩子才不至於自卑,沒有信心。

  在所有這些教育中,素質教育尤為重要,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家長我們要一點一滴的灌輸,久而久之便會慢慢的體現出來。如果一個人連素質都談不了,其他的就只能是一張白紙了。

  與此同時,我也很慶幸自己給兒子選擇了城區五中。學校在兼備素質教育的同時,還落實了學生在校的課後服務,多彩的課後服務在各種程度上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讓孩子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這樣的課後服務在不同程度上都給孩子們鋪墊了堅實的基礎,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分層次進行提高。我相信在這樣的環境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起點的。

  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 篇3

  得益於路老師的推薦,今天有幸聆聽了楊正偉老師關於家校共育的講座,聽後如醍醐灌頂,自覺受益匪淺。

  楊老師在講座中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從製作一份檔案、組織一次活動、拍攝一張照片、認識一位忙人和寫好一封書信,五個方面為我們道出班主任家校溝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竅門、小絕招。

  製作一份檔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個孩子,以及孩子背後的每一個家庭,所以要為每一個孩子製作一份真實的檔案。同時讓家長覺得老師願意去關注瞭解他的孩子,為營造良好家校關係邁出第一步。

  組織一次活動,作為班主任要時常關注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況,及時組織一些溫暖的親子活動,促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感,也使家校溝通變得輕鬆而充滿溫情。

  拍攝一張照片,時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來發給家長,讓家長能夠感受到孩子在校時的幸福與快樂,也會給家長帶來愉悅的感受。一張照片能見證孩子在校時最感人或最真實的一面,這些美好的瞬間,記錄下的是孩子們最為燦爛的片刻,也會讓家長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孩子,為家校溝通鋪設好堅實的橋樑。

  認識一位忙人,我們作為班主任要對於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都要去關注,真正做好家校溝通,讓家長們體會到我們對他孩子的關注與愛護。去認識好“父親”這個忙人,

  寫好一封書信,書信不在於有完美的文筆,而在於情真意切,在於那種默默而溫暖的理解與溝通。我們可以動員孩子常和父母寫寫信,讓家長與孩子之間更好地溝通,從而讓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

  聽過楊老師的講座後,使我對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對家校建立和諧關係方面收穫不少,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路上,去和家長們一起努力向前。

  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 篇4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相輔相成,必不可少。教育不單單只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也不代表學習科技知識便是教育的全部。

  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父母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

  我們班的劉奕君同學吃飯很少吃菜,經常感冒,耽誤課,並且她遇到一點困難就哭鼻子。她爸爸也這樣不吃菜,在與她爸爸溝通後,讓孩子家長做出榜樣,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敗是正常的一件事,對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強求。後來,孩子有了很大改變。

  如何採取正確的方式教育好孩子?我認為必須家庭與學校兩方面共同發力。家長和老師也要多多溝通,與老師一起查詢針對小孩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缺陷,瞭解孩子情緒是否穩定,採取科學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得到改進。平時多與孩子平等交流,耐心聽取孩子的不同意見,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我們班的苗宇航同學學習拖拉,在家裡不講衛生。在與家長溝通後,讓他給妹妹做榜樣,有一個哥哥的樣子,慢慢的發生了可喜的變化,能自己疊被子了,學習有了進步。他的父母也不老是看手機了,能跟他談談學習,說說心裡話。

  班裡還有一個男孩,家庭離異,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疼愛,經常表現出一些過激的行動,與班裡的其他孩子不合群,老打架,不完成作業,老師與家長溝通後,他的媽媽回來看他了,孩子也變得開朗了,與很多同學成了好朋友。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我們要透過家校共育,來締造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健康人格。

  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 篇5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孩子已成為三年級的學生了,他是一個活潑好動,愛提問題,很調皮的一個小男生。說起孩子大概每個家長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

  有幸學校能提供這樣的一個平臺,透過家校合育有機會和學校老師以及家長共同交流孩子的成長教子心得,交流教育培養學生的經驗和做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不可能時刻保持冷靜態度,有時候也會為孩子的不懂事生氣,或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擔憂,每當遇到這些方面的問題都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沒有更好的引導方法。

  自從透過家校共育,學校老師家長共建交流平臺,使我和孩子都有了很大進步,沒有了和以前那樣孩子一不聽話就大呵小叫起來,孩子也是有一個上課老師反應說話,連進校值日的家長也給我反應上課坐不住交頭接耳,這麼一個嚴重的問題真是讓我不知道如何用什麼方法去改掉他那些不好的習慣,真得是讓我感到有了很大的壓力,透過學習優秀家長的教子心得,使我改變了對孩子的教育思路,調整正確的教育方法,對教育孩子有了更深的認識,還有透過班級積分實施以後,孩子也有了很大進步,我也是透過我們三三班老師家長互動互助以及她們的影響鼓勵下,積極參與親子日記才能堅持寫了下來,這得感謝老師感謝三三班家長們,像候昭璇,辛羿諾,楚奕菲媽媽等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她們為班級付出的太多太多,老師的辛勤培育,無怨無悔的付出,讓我們感動,我們有不懂的遇到困難,就說寫親子日記要求寫電子版,由於文化成度有限,她們也是給了我們很大幫助,衷心的感謝她們,家校共育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切為了孩子們。

  總之,要充分發揮老師家長孩子三個積極性,合力真正把孩子培養成學校家長滿意,祖國有用人才,讓我們家校緊密合育,取得更好成績!而加油努力!

  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 篇6

  真正認識到教育,是在為人父母之後。從送去幼兒園的第一天,到現在成長為一個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可謂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摸索前行。雖然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不同,每個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個家庭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我們都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學時,我們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非常緊張,每一次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甚至是一次小測驗,我們比孩子還要焦慮,總想讓孩子的學習在起初打好一個基礎。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才認識到,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的培養才是教育的關鍵。從對家長的依賴學習到獨立學習,每一步都離不開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共同引導。

  我們既不能把孩子扔給老師,單純地讓老師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師的教育,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引導,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更聽老師的話,送到學校萬事大吉,認為管教孩子就是老師的責任,其實不然,孩子在學校裡跟同學和老師相處,很多的處世方式是來自家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需要在孩子的性格習慣方面把好關。進入高年級,我會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時候在家庭裡反映出來的問題,我都會和孩子的班主任溝通一下,瞭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的狀態,畢竟孩子還沒有像成年人有那麼完善的是非觀念,如果有不好的習慣,我會請班主任老師和我共同引導一下,疏導孩子的思想,這樣孩子才會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班主任老師,說實話很多方面老師比我們家長更能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所以我選擇完全信任,我相信學校教育一定是朝著我們家長希望的目標前行。

  四年的時間,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長,也看到了學校老師的努力,學校老師和家長及時溝通,家長極力配合學校教育,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順勢而養,順勢而育,我們需要共同培養優秀的下一代,培養國家棟梁之才!

  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 篇7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能夠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的穿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適應潛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明,小班大都幼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幼兒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為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幼兒發展中存在著認知潛力和行為潛力不和諧性不一樣步性。不少幼兒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尚未構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為習慣,假如任由這一狀況發展下去,幼兒行為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開,對今後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要害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構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務必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夠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養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有更重要好處。

  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 篇8

  家校之間有個娃。家校共育幸福未來工程是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連雲港路小學的重點工作。多年來,學校一直探索前行,改變了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改變了教師的教育正規化,優化了教育生態。其結果就是學生有了更好的發展。這個發展不僅僅是教學質量,而更重要的是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質量的提升。

  徐西強老師善於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引導父母做榜樣,而是引導孩子做榜樣,三是注重孩子的情感管理。都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作為老師,我們要傳道授業,要傳送人性之美。我曾經讀過一篇《中國青年報》的通訊,寫的是河南一位姓張的女班主任。張老師也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通訊中講了她和一位貧困學生的交往一件小事。

  那個學生來自太行山區,家境貧寒。張老師發現他有兩個奇怪舉動,一是從來不與其他學生一起吃飯,二是洗臉總是到水管接水,洗完後也不擦。天漸漸變冷了,有一天,張老師把學生叫到辦公室,遞給他一條嶄新的毛巾,問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慣,學生激動地哭了,說:“張老師,因為家裡窮,我從來沒有條毛巾來擦臉,您是第一個發現我不擦臉的老師!我吃不起食堂的飯,只好在吃飯時間忍餓出去。”張老師聽了,也很感動,之後就對他多了一份關心。這位同學後來在高考中因意外事件落榜,回到了老家。張老師依然牽掛著他,盼著他來信,可是,左盼右盼,竟然一封信也沒收到,“怎麼會事?出什麼事了嗎?”張老師想。半年過去了,張老師突然收到了來自太行山內的一個大大的郵包,拆開後一看,是厚厚的一沓信,信中說:“老師,我畢業後,每週給您寫兩封信,但我沒有勇氣發給您,因為我沒有考入大學,給您丟臉了。現在我鼓起勇氣把所有的信寄給您。您的恩情,我無法報答,我記得你愛養花,窗臺上總擺著幾盆花,我惟一的願望是化成露珠,凝在您的花上!”沒有讀完,張老師的淚珠便流了下來,如一顆顆晶瑩的露珠……

  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 篇9

  學校和家庭是教育的“兩隻手”,缺少了哪一隻,教育必將孤掌難鳴。蘇霍姆林斯基也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完善的家校合作關係能更好的促進孩子健康成長,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最佳化學校教育環境。

  《管子·權修》裡有一段話:“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樹也,一樹百穫者人也”它的意思是:做一年的打算,種植莊稼是最好的;做十年的打算,栽種樹木是最好的;而做一生的打算,培養人才才是最好的。如何才能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促進家校共育的深度融合,進而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關於這點,我有兩方面的體會。

  一、積極有效的溝通搭建成長的橋樑

  (1)家長和老師勤溝通

  家長和老師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目的是瞭解孩子的在學校的生活學習情況以及情緒狀態,以便於有目地的幫助孩子。廣陵小學有非常多的家校互動舉措,如家長會、各種節日活動、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此外,老師們也在微信裡建立了班級聯絡群,每天都不辭辛苦地釋出孩子的學習內容和要求,讓我們能實時地掌握孩子的學習任務;認真負責任的老師們還經常釋出孩子的生活學習狀態,讓我們能看到孩子在學校的另一面,全面瞭解孩子;更難得的是,老師們還經常和我們分享教育理念和教育心得,我從中看到了老師們的高素質、高度的責任心,最重要的.是對孩子對教育的熱愛之情。

  我從中學到了“傳遞正能量”,幫助孩子從好的角度看問題,向著陽光生長;知道了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明確了“父親在孩子的教育中不能缺位”,努力創造條件抓緊時間讓孩子多和父親在一起;也收到了對於我提出的問題解答。我讀到了有條理的思維寫出的美麗的詩,也看到了用詩意的語言去展現數學的理性,學到了如何幫助孩子一絲不苟、認真地理解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我瞭解到除了我們這樣的父母,在學校還有一顆溫暖真摯的心在關注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她告訴了我們耐心的等待,用一朵花開的時間,等待孩子每天長大一點。

  這樣的真誠、高效率的家校溝通方式,不僅直接幫助到我,更幫助了孩子快速平穩的進入小學的學習環境,快樂成長。

  (2)家長和孩子能溝通

  家長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從孩子角度瞭解她在學校的生活,鼓勵、安慰和指導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狀態。

  為了讓子回家後樂於和我分享學校發生的事,我努力了很久。從幼兒園時開始,我每天都會問她帶回家的小愛心是老師因為什麼獎勵給她的,慢慢養成了“欣欣說,我們聽”的習慣,不光是聽,我們也評論,表達出我們的觀點和想法,讓交流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小學後她繼續保持了什麼都說的好習慣,不光是老師表揚這樣的好事,有時她和同學怎麼玩鬧的,她做的小壞事都開始和我們興高采烈地分享。無論說什麼,我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好奇心,肯定她的情緒反應,也和她說說我們自己小時候的糗事,回憶自己或者她爸爸童年時碰到類似困難是怎麼應對的。這樣的分享讓欣欣的情緒平靜愉悅,也給了我們機會去幫助她找到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辦法。

  (3)孩子和老師善溝通

  日常學習生活中,我看到的了老師們能及時關注到孩子的動態,但我更希望欣欣自己能積極主動的去接近老師,和老師交流。我曾經特別羨慕有的孩子能主動關心老師、和老師談心聊天。孩子和老師直接的溝通能幫助孩子在情感上信任依賴老師,在未來的學校生活中有安全感,能自信積極向上。但是到目前為止,雖然她非常喜歡和崇拜自己的老師,但是卻不敢跟老師進行落落大方的交流和互動,總是表現出害羞的一面。這一方面,我們在培養中做得不夠好。究其原因,孩子某方面的欠缺就是父母自己造成的。欣欣小時候由於我害怕疾病帶來的傷害和麻煩,我對於她過於呵護,集體活動和出門旅行比較少,和人打交道不多,造成她在人際交往中不夠積極主動。下面,我們將帶著她參加拓展,旅遊等活動,擴大她的視野,增加與人交往的機會,相信這個問題能有所改善。

  實質上不光是這樣一個問題,教育孩子是一個系統工程,很多問題都會出現,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培養孩子的良好心態最關鍵的還是需要家長要有好心態面對孩子的成長。

  二、良好心態幫助孩子健康快樂自信

  (1)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長過程

  一個班的孩子在發育上不會是一樣的,一個孩子在各種能力的發展上也不一定是均衡的。我們一般對於孩子的身高體重等方面的差異都會比較容忍,但是對於孩子能力方面的差異就不會那麼淡定。家長因為太瞭解孩子,所以能很清楚地看到孩子的不足。

  拿欣欣來說,她運動方面的能力發展比較慢:轉呼啦圈,一轉就掉;跳繩,能一蹦老高,卻跳不了幾個。欣欣開始寫字像蚯蚓,她曾經左右不分,bd會寫反,整體認讀音節記不住。我有時想想自己小時候,再看看別的孩子,再看看她,不由自主就著急,糾結,為啥我的孩子就不像那樣好呢?

  其實這些不足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一個必經的自然的過程,沒有一個人生來就什麼都好,什麼都會的。違背事物的發展規律,拔苗助長反倒有害。寫字不好是因為孩子手上的小肌肉還沒發育好,如果練習過多會適得其反,影響發育,延緩能力的發展;左右不分,有些字會寫反,那是嬰兒時期爬行不充分造成的後果之一,適當多運動,多練習就會改善……

  瞭解了這些,我知道了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靜待花開。我也曾在欣欣寫得像樣些的字上畫上小愛心做個記號,她進入小學這幾個月,筆畫越來越乾淨利落甚至還懂得了什麼是懸針豎,什麼事垂露豎;欣欣跳繩最近才有了進步,從最初的個位數增加到了兩位數;她還會獨立地閱讀注音讀物,越來越好。就像老師分享的,生命是一個過程,慢慢成長,每天一小步,和自己比,每天都進步。

  (2)相信孩子賞識孩子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不足,我們經常要看到的應該是孩子的長處,欣賞孩子。孩子都有偏好,經常得表揚和鼓勵的事情她會一遍又一遍的去做。利用這一點,老師們做得都很好。我們家長更應該調整心態,相信孩子賞識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相信她會越來越好。我也知道挫折教育,但我們的孩子才剛開始系統的學習,自信心還在建立過程當中,需要的是耐心和鼓勵,儘量不批評,有的時候甚至需要家長去創造條件表揚孩子,激發孩子的內生動力。

  欣欣從最開始懵懵懂懂到現在文明有禮,和大家的孩子一樣,我們都會越來越好。現在我每天看到欣欣就覺得她是一個奇蹟,讚歎生命賦予我們的禮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