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通用14篇)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通用14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通用1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1

  2021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我校積極響應國家“雙減”政策,落實減負保質,致力於提升課堂質量,向40分鐘要高效。在雙減政策下,如何最佳化作業管理和設計路徑,激發學生創造性和積極性,也成為了每一個老師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首先,我們應該考慮作業設計的目的。作業的設計究竟是出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還是出於“應試”的目的,為了考試而大量做題,或者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此外,如果一份作業單的設計,所有學生都會做,那麼可以說這份學習單就是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好的作業應該是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是孩子藉助支架,透過自己的努力,跳一跳能夠摘到桃子的。因此,作業的設計要讓孩子們潛心會文、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是可以讓他們去挑戰的。

  在作業設計中我們要明白,不是做得越多、花的時間越多就越容易學好,在合適的時間內學習“少且重要”的數學才是數學課的理想狀態。有時過多機械重複同水平的練習,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甚至迷失好奇心,反而“熟能生厭”。華羅庚曾說:“學數學不做題,等於入寶山而空返。”在資訊化的今天,要幫助學生找到“題海”已不是難事,難的是為每一個學生找到適合成長的“題組”。“雙減”檔案明確要求: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鼓勵佈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複性、懲罰性作業。

  “雙減”檔案對作業批改也有細緻具體的要求: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做好答疑輔導。檔案還特別提到:不能要求家長批改和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毫無疑問,批改作業屬於教師的工作,“精選、先做、全批”是教師作業佈置的基本準則,教師也不會要求家長和學生批改作業來減少自己的工作量,但學生因此就放棄作業的“自我檢查”,家長就對孩子的學業“放任不管”,這就是對檔案的誤讀。任何關於學生成長的工作,都離不開學生主體的自主和家校合作形成的合力才能取得更好效果。作業的批改看結果也要看過程。老師批改的一個簡單的分或者“×”,反映不了學生學習過程的經歷和收穫,還會掩蓋學生作業過程火熱的思考、豐富的情感和真切的體驗。在批改時,儘量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尊重。有時一句話,足以鼓勵學生的鬥志;一個符號,可以緩解學生的焦慮;一個圖示,能啟用學生的思路。

  總之,在“雙減”政策之下,我們要正確解讀檔案精神,提高自己的課堂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自己的作業設計能力。在減負的同時,不減教學質量,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2

  “雙減”政策自落地以來,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們知道“雙減”指的是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那麼,“雙減”的實質就是提高教學質量,而抓好這一步的關鍵在於教師。對於廣大教師而言,“雙減”意味著教師教育生涯中即將踏上新的征途、迎接新的挑戰。那麼,在“雙減”政策之下,身為一名初中英語老師,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好老師?我有如下幾點反思。

  一、創造高效課堂。

  雙減政策下,務必提高課堂效率,這要求我們課前備課要精準、最佳化。課堂效率是課堂教學的生命,教師在備課中應有針對的備課,在教學中也應有針對性的教學。在教學中應看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的能力差別,做到因材施教,分類指導。

  二、強化課堂檢測。

  課堂檢測能真實、快速反映出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利用堂清來複習並強化所學內容,是我們英語組的一大特色。每堂課新授內容之前三分鐘對學生進行堂清摸底,能夠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夯實基礎,為新授課內容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從而幫助學生循序漸進掌握知識。課堂檢測的形式可以都多樣化,也可以在課中或課上最後幾分鐘進行。學生的課堂檢測是建立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部分,只有課前精心備課和鑽研重難點,課堂檢測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加強作業管理。

  作業佈置形式多樣化,採用分層作業和素養作業等多種形式。素養作業包括繪製手抄報、製作思維導圖和錄製小影片等。作業佈置時,切忌只佈置單調的書面作業,應該增加更多的實踐性、操作性等體驗類作業。各種體驗類作業形式不僅是學生所喜愛的,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習困難生的學習興趣。

  身為教師,我們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快樂幸福的好老師。讓我們堅守初心、身體力行,讓教育迴歸到最本真的狀態。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3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為響應國家“雙減政策”的出臺,2021年10月26日隴西國際城小學英語組全體教師進行了有關教研,老師一致認為“雙減”政策應堅持學生為本,遵循教育規律,著眼學生身心健康快樂,保障學生休息權利,讓學生的學習迴歸學校,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家長負擔,緩解家長焦慮情緒,回應社會關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是個好政策。

  在本次研討中我們探討了“雙減”與英語教育的關係。雙減,英語是重點物件。必須減輕家庭對英語教育的焦慮,必須減少社會培訓中英語教育的比重。這對應高質量、低能耗的英語教育是好事,最佳化作業就是一種選擇。

  針對作業我們重點進行了討論。作業應當是學生為達到學習目標而對課堂已學未會內容的深化開展的學習活動,其特徵是透過繼續學習而深化教師講授、學生觀察與體驗中所初步建構的知識、能力、態度。

  有質量的作業必須有意義作業。以知識、能力、態度為基礎,強調教學之後的知識記憶和技能鞏固,知識的遷移,思維的啟用(鑰匙),好奇的追問,理解的加深,但都應以價值意義為指向。

  有質量的作業應該遵循深化學習的機制我國小學生的英語作業,應該遵循我國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已學未會的訓練的機制,其核心為:鞏固已學,強化實踐,達到能會。

  有質量的作業需要有溫度的話語。作業的對話和情感交流,不僅可透過語言,還可透過影象、聲音、動漫,需要設計情景。作業的提示、指導、評語,都應從情感出發。語言,除了準確、鮮明、生動、得體等語言基本規範外,作業語言更多的要詼諧有趣、親切友好,對思維引導、意義追尋的作業,語言表述要有“能引而不發、激勵喚起”等效果。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4

  近期比較熱門的話題“雙減”作為老師的我們更關注這些字眼,今天我們又仔細的學習了有關的檔案和學校的檔案,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思。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根據國家政策構建教育的良好生態,把教育歸還學校,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減少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減少家長的焦慮情緒,以學生文字,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進行優質的作業練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高效的學習,同時開展多樣的課程豐富學生的學習,擴寬學生的思維和視野。充分利用身邊的社會資源和自身的資源,同時國家也在第一時間更新了線上的免費資源,這在無形中也是給與了極大的幫助,同時對校外的機構也進行嚴格的審查,紮實的做好每一點,看到有關的政策,我們會發現在雙減的過程中去掉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或者史不必要的負擔,把優質的留下來,把劣質的減下去,這也在無形的減輕著家長的負擔。同時在學校方面不允許給家長佈置作業,作業的減少和作業基本在校完成,同時更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去進行。

  在這次雙減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優質,高效已經成了我們的重要的組成,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不斷的努力學習去完善自己,去提高自己,讓自己變得高效,同時也增加自己的能力,更大限度的去盡到自己的力量。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5

  社會人群就是一個金字塔,永遠只有少數精英站在塔頂,也必須有更多的普通勞動者來構建塔基。教育和學習就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學習不是一個狹義的概念,除了科學文化知識,還包含體育、藝術、勞動等多種技能。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熱愛國家、獻身民族的人。作為家長和教師,最重要的是善於發現孩子的天賦和特長,引導孩子走最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而不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

  “雙減政策”背景下老師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呢?

  1.“雙減”的目的不是以犧牲教育質量為代價,恰恰相反,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知道,在學習效率相同的情況下,所使用的時間越多,所獲得的知識也越多、能力也越強。但過長的學習時間、過重的學習負擔又會影響學習效率,甚至危害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學什麼、怎麼學、學多久,就成為教師們首先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2.保護和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是是孩子們願意學習的前提條件。前面談到學習的三大動力,對現在的孩子們而言,生存動力和精神動力是大多數孩子暫時還體會不到的,因此,興趣動力就成為了至關重要的因素。作為老師,學科作業的設計必須以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為前提。

  3.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是保護孩子們學習興趣、保證孩子們學習效率的根本條件。大多數孩子不喜歡作業,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不會做;二是簡單、重複、數量多;三是枯燥、乏味、無樂趣。針對第一個原因,教師要設計有梯度的個性化作業,讓不同的孩子可以選擇適合自己起點的作業。針對第二個原因,教師要設計出能體現學科核心知識和能力要求的、訓練效率高的梯度作業。針對第三個原因,教師要儘可能設計出有趣味的作業內容和作業方式,尤其要在學習方式的趣味性上下功夫。

  4.加強和落實作業完成的過程性指導,及時幫助孩子們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勢必影響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以往孩子們遇到不會做的作業往往透過“搜題”的方式獲取答案,但得到的是結果,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是大量搜題APP被禁用的主要原因)。

  因此,教師要按照作業進度計劃、利用當今發達的資訊方式,及時和孩子們進行交流和指導。可以透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指導,充分發揮“兵教兵”的作用。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6

  “應該從制度層面去保障教師的權益和促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良性溝通”,浙江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李昂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雙減政策無疑會給原本就工作繁忙的中小學教師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負擔,那麼,怎麼保障教師的權益呢?教師又該如何儘快適應新的變化,這也是一個問題。

  “雙減”要求學校、教師嚴格執行教學計劃,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不得利用課後服務時間講新課。嚴格執行作業管理規定,嚴禁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嚴格執行考試管理規定,不得違規組織考試,不得按考試結果給學生調整分班、排座位、“貼標籤”。在新政策背景下,面對學生的成長需求以及家長的“教育焦慮”,一線教師們應該怎麼做?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怎樣開展?我認真閱讀了一些新聞及相關文章,整理如下;

  1研究學情與教材,提高備課實效

  減輕作業負擔,要從源頭抓起。備課是教學流程的起點,抓減負,要首抓備課。為提高備課實效,教師應該認真研究學情與教材。

  研究學情,就是要研究每節課學生“在哪裡”,研究教材,就是要研究每節課應把學生“引到哪裡”。

  減輕作業負擔,學生就可以在“自然起點”參與課堂學習與探究,教師就可以準確判斷學生“在哪裡”實現因材施教。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的重要目標,分析研讀教材,就是要對準學科核心素養這個靶心,確定“把學生引到哪裡”,只有全面把握教材的前後聯絡,深入挖掘教材蘊含的學科核心素養要素,才能使課堂教學實現有的放矢。

  2組織深度學習,培育核心素養

  “雙減”政策下的課堂教學,應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組織學生開展深度學習。深度學習不是深在知識難度上,而是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和探究活動,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知識和經驗,開展探究性學習。

  當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願參與”,藉助已有認知經驗“能參與”,透過多種感官或行為“真參與”,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技能,而是能夠帶得走、用得上的學科素養。學生課堂上實實在在用1分鐘獲得的發展與提升,是課後10分鐘的補習也達不到的效果。

  因此,一線教師要用好課堂教學的每一分鐘,增強課堂教學的'目標意識和效益意識。課堂學習效益高了,課後的作業負擔自然就輕了。

  3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提高作業質量

  作為生命體的兒童,天然擁有語言、思維、探究、創造等學習需求。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指出:“教是為了不教。”教育的職責在於以生為本,透過創設合適的情境,師生共同參與課堂建構,共享探究過程,讓學習真實發生,讓學生學會學習。

  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是知識的搬運工,而是課程的建設者;教學不是僅僅傳授知識,而是師生間藉助積極有效的對話為平臺,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過程。

  作業是檢驗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抓手,教師在備課時須統籌安排每節課的作業量,將課堂適當留白,精心安排練習反饋的環節,及時查缺補漏,相對減少課後的書面作業量。

  04研究作業管理效能,提升課後作業的“質”

  教師要研讀課標,準確把握學科性質,積極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創造性使用教材,將作業設計作為課題來研究。

  例如重視預習作業,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積極嘗試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等多種開放式作業形式,因材施教,杜絕機械重複的無效性及懲罰性作業等。

  05設計選單作業,強化反饋功能

  教師不僅要從作業總量上做到“科學合理”,也要從作業形式上做到“豐富多樣”。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情,透過佈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作業選單,讓學生擁有選擇作業的權利和機會。

  不妨嘗試每週安排一個“無作業日”“實踐性作業日”,也可以每月一個“零作業週末”“長作業”,以此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作業的功能,不要讓作業成為“要我做”的“負擔”,而是成為“我願做”的“常態”。佈置與反饋是作業的兩面。既要從質、量、形上做好作業的佈置,也要及時做好作業的批改與反饋。一方面對學有困難的學生加強面批講解和答疑輔導,另一方面對作業優秀的學生要激勵表揚,不斷增強其學習自信,讓作業成為學生才能展示的平臺。

  6對學生多元評價

  老師需要對“多元評價”的內容、維度、標準有更深入的瞭解,為學生制定科學的評價方案,用增值性評價客觀判斷不同型別學生的成長,讓孩子們“看見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老師還要適時向家長解讀孩子“多元評價”結果,從學生的性格特點、特長愛好、人際關係等多方面給出反饋,透過家校攜手,為學生全面、個性化的發展做好規劃。

  07進行教學上的創新

  隨著學生在校內時間的增多,教師只有用創新的教學手段,才能實現學校教育的多樣性,提升學校教育的質量,讓學生願意待在學校,且學習效率有所提升。

  老師可以從小處著手,比如改變教與學的方式,運用高效、趣味的授課工具、新穎創意的教育方式(微課、STEM)提高授課質量和學習興趣;課堂上除了一對多的講解,還可以組織同伴互助、小組共學,讓每個孩子都“在場”;課後作業除了雙基練習,還要有靈活的主題活動、專案學習、特長髮展,讓每個孩子都喜歡。

  在保證孩子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還要透過學校教學培養孩子們的多元能力,在有限的課時中開展創新課程,這對教師來說任重道遠,也是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開放心態眼界的過程。

  8參與到課後服務中去

  開展課後服務,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家長接送難、孩子沒地方去的問題,也可以充分利用課後時間,提供豐富多彩的服務內容,為學生提供學習和發展空間,還有助於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教師最瞭解自己班級的學生,課後服務也使教育更有針對性。隨著課後與學生的接觸的增多,對本班學生能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瞭解,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

  9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家校共育

  如果說老師的教學能力,是家長信任老師的前提,那麼優秀的“共情”體驗和有針對性的講授能力,則是獲得家長信任的重要條件。

  作為老師,精準解決孩子困難、培養孩子自主解決問題能力離不開家庭的攜手努力。要注重和家長的溝通,引導家長的教育思想,統一教育理念;還要給予家長科學實用、容易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導,讓家長成為學校教育有效的“助攻”。

  這就對老師們的溝通能力、家庭教育知識有了更高要求。為了撫平家長焦慮,順利推進學校教育,老師們需要花更多的工夫和時間。

  10協調好職業角色與個人生活

  課後服務的落地與推廣,無形中拉長了老師們的工作時間,職業角色與個人生活的衝突將會更加突出。這對老師們的工作狀態、積極性以及職業預期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雙減”下,遇到困難或挑戰:老師們既要保證本職工作的完成,又要兼顧家庭和個人生活,需要自身不斷提升工作效率,也需要整個教育系統的關注和協調--減少老師非教學和隱性工作時間,給予教師群體更多關注和關懷。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7

  新學期還沒有開始,雙減已經走進每一個鄉村城鎮,每一所學校,落入尋常百姓家,成為茶餘飯後繞不過的話題。

  朋友圈有各種段子,千姿百態。我很佩服段子手的立意和角度,反映出不同人群的內心世界。不過,觸動我的還是現實中,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和聲音。上海建平中學兩撥家長的劍拔弩張、周邊兄弟學校老師被告後的無奈與悲涼。

  從教二十多年的我,從雙減政策出臺,就開始思考,我們的教育生態究竟想要哪種?最終要走到哪裡?又該如何走?是在尋求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杜絕內卷?還是真正實現社會各種人才的分流,防止躺平?

  清楚自身能力不及,思想高度不夠,感覺有些問題自己還沒有看透,雖然在不折不扣的執行,但,看到的一些現象,總還是止不住觸碰我的思考。

  週六晚八點左右,跟妻子逛超市,發現幾個穿校服的孩子,很驚訝,妻子說最近,不是週末她也經常能見到晚上逛超市的學生。我感慨孩子開始有自由的時間,每天都能充分融入、感受生活,而不是生活只有單一的學校,我們應該為雙減點贊。她接了句,說不定,以後晚上跳廣場舞的可能都不是大媽的專場了。突然我就不知道怎麼接了。

  出了超市,我們沿著衛河路往北走,想去龍湖邊看夜景。剛走到湖邊,聽到石子碰撞電線杆的聲音,尋聲看去,又是兩個學生模樣的孩子,手拿彈弓,不斷的做著瞄準射擊的動作,說笑中一幅悠然自得的神情,像極了兒時跟小夥伴的童年時光。調侃說,陶淵明的生活也不過如此,妻子說,學生都不寫作業,晚上出來練手,如果哪天,把彈弓申請奧運專案,不定他們順便還能拿幾個冠軍回來。我啞然。

  她說班裡週三有個孩子,向教育局打電話,告班主任違反了教育法第73條……妻子和同事都很震驚,說老師們現在很小心,說話非常謹慎、作業儘量沒有。說實話,我至今不瞭解73條是怎樣的條例,可是,這個數字和故事似乎讓我看到了超市、湖邊孩子背影的背景。

  1976年出生的我,童年的記憶中,除了不看課外書,全部都是

  自由自在的撒野瘋跑。抓蟲、玩水、抓螞蚱,悶紅薯、地裡刨茅根,樹上夠槐花,偶爾割草放放羊算是幹了大事兒。捉迷藏,除了沒有像草房子裡桑桑藏在棺材的經歷,草垛、牆角、地窨子可謂是能藏盡藏。如今想起來很愜意的童年經歷,碰上當下一樣晚上自由的他們,原本很欣慰和舒服的兒時感覺,如今怎麼突然不再是那個味道?

  我想到了老家一個近門姑姑的三個孩子,兩個哥哥是銀行高管、老小比我還小一歲,現在是寧夏大學的教授。小時候,我的記憶中,他們家住老城,是我們家城裡唯一的親戚。有一次爸爸帶我去姑姑家,我看到他們家堆著很多的書,其中有一本彩色的《西遊記》繪本,講的是偷吃人生果那一段,那個場景我記憶特深刻,因為臨走我都戀戀不捨。這是我第一次有了對書的渴望,可是,我直到高中才有了自己買的第一本課外書。

  對比和我同齡,一起長大的十幾個夥伴,現在只有我一個人上了大學。

  我想到了姑姑、母親和小夥伴的母親。從現在的工作我想到了兒時我們各自的家庭。姑姑和母親都很重視我們的教育,只是家庭條件不同,姑姑有更豐厚的條件給她的孩子買書讀,而且是很小的時候就開始。

  記得有人這樣表述:“一對熱愛讀書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貴人,會潛移默化地把閱讀習慣根植到孩子的骨血裡”。我很認同,尤其是最近認識了一個高校的老師,酷愛國學,在他的影響和陪伴下,11歲的兒子用古漢語寫了一本書。

  雙減之下,究竟減去的是什麼?減出來空出來的時間,又該做什麼?我想,這對所有父母、老師、孩子、甚至社會,都是一次智慧的考驗!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8

  透過學習檔案瞭解到雙減政策是教育部門針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的減負政策,具體指全面壓減孩子作業負擔,還需要減輕校外培訓負擔。一減輕作業負擔,二減輕校外培訓負擔。

  “雙減”政策出臺的目的是透過加強學校教育,提高學校課堂教學質量,最佳化作業佈置,提升課後活動質量,減輕學生的課餘負擔,達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構建教育良好生態的目的。雙減,減輕了家長的精神負擔和家庭的經濟負擔,讓學科教育重新迴歸學校主陣地。

  我認為雙減政策是能夠帶來非常大的好處的。首先,就是這樣的政策最直接利好的就是學生。學生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學業負擔,從小學開始就特別的辛苦,這能夠減輕他們的負擔。第二,就是減輕家長的負擔,不會在有嚴重的內卷,大量的花費。第三,這能夠迴歸應試教育的初衷,篩選學習能力強的人才的目的。

  那麼我們如何實施雙減政策?

  (1)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長,為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放鬆身心。

  (2)提高作業設計效度,避免機械,無效訓練。

  (3))完善作業管理監控機制,家庭作業校內做。

  (4)提升課堂質量。

  (5)確保課後服務時間,推行課後服務5+2模式,即學校每週都要開展課後服務,每天至少開展兩小時,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當地正常下班時間。

  (6)規範培訓行為,校外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

  “雙減”政策落地後,可以充分發揮學校陣地的作用,作為一線教師,在校內堅持做到應

  教儘教著力提高教學質量、作業管理服務水平,不再讓孩子們有寫不完的作業。讓孩子學好學好的同時擁有了愉快的童年。其次讓校外的培訓機構無法超前培訓,讓家長們教育成本顯著下降,也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們的情感和思想不再缺失。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9

  本次“借力雙減新政,深耕輕負優質”課堂展示課既展示了新入職教師的專業水平,也讓各位老師在觀課的同時進行了學習與交流。透過本次學習我倍感壓力,因為新老師們的課堂掌控能力與曾經剛入職的我來比強很多。壓力同時也是一種前進的動力,作為老師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與時俱進,不斷地向更專業的教師前進。

  透過聽課,我學習到了許多好的課堂環節,比如結合所學生字進行遊戲,既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又增強了對生字的運用。

  正值教育改革之際,“雙減政策”開展的如火如荼,曾經埋在作業堆裡的老師和學生終於有機會抬起頭看一看教育的詩和遠方。

  檔案規定“一二年級不得佈置書面作業”這既是一種身體的解放,也是對學習質量的反向推力。不能寫作業,如何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與練習呢?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我便開始了思考。升入二年級,學生需要學寫的字多了,但書面家庭作業卻沒有了,這要怎麼辦呢?

  我的辦法是利用在校時間,讓同學們在學校利用自習課、午自習時間進行練習。讓課堂書面練習代替家庭書面作業。但在家庭作業方面我也沒有放任不管。除了每天固定的課外閱讀,我還會佈置其他的讀書作業。讀書作業的檢查透過課堂學生的回答、以及課前統計作為參考。課前統計主要是在課前按照作業專案進行詢問,全部完成的同學可以獲得小紅花獎勵。在這裡,我給予了同學們信任,同時也在培養學生“學習主人翁”意識,讓他們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無論老師是否檢查,都應該完成。

  在今後的教學中,雙減政策會持續深入,“減負曾質”仍然是今後工作的重點。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工作:

  一是有效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有趣有效的課堂方能保證孩子們聽課的注意力。一堂課學生能專注的聽與思,那麼教學效果就有了保證。

  二是聯動家長,用心培養學生習慣。最近很多家長私信我能不能佈置書面作業,很顯然我作為老師是支援國家政策的。那麼沒了作業,家長如何找到輔導孩子學習的支點呢?我將會繼續引導家長把重心轉移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上來。比如預習、複習的習慣、訂正梳理的習慣,閱讀積累的習慣,運動勞動的習慣等等,以及引導家長學會發現孩子的特長並重點培養。

  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習是一個人的必經之路卻不是唯一一條路。借力雙減,發現學生的不同,把學生當作獨立發展的人來看待,把作業當作培養人的途徑而不是單純提高分數的工具。減負增質,增的不是分數,而是一個人是否走出校園能夠適應社會,有健全人格,成為有“質量”的公民。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10

  學習了中小學義務教育“雙減”意見以後,對減負提質的提法感觸頗多,從我本人的內心深處,真正地感受到減負提質的重要性及緊迫性。

  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是每個人珍藏在記憶深處的美好時光。孩子不是學習的機器,在他們的童年生活中不僅僅只有學習這一件事。在“雙減”政策提出之前,我們不難看到那些六七歲的孩子帶著小眼鏡,揹著沉重的書包放學的情景,也不難看到遍佈在各個街道的各式各樣的輔導班,他們的童年時光被大量的作業和各種課外補習班所淹沒。處於童年時期的孩子,他們的生活不應該被繁重的作業和輔導班所充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順應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讓孩子在學習之餘有時間去享受童年應有的快樂。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充分地認識到教學活動中講求技巧,讓孩子們從繁重的課業學習中解脫出來的價值與意義。我們要精心設計課堂,把握課堂質量,努力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透過課堂教學這一環節切實的給學生減負。要提高課堂質量,提高課堂效率,我個人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備課。精心設計課堂,以學科課程標準為導向,更新教育理念,備教材、備學生、備過程,在“減負”的同時提高課堂效率。

  2.依據學生年齡特徵,透過深度鑽研教材、精準聚焦目標、巧妙設計活動、科學合理實施、理性綜合評價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以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創設情景,培育學生興趣,以“學生髮展為本”,精講簡練,給學生多一點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由地、富有個性的發展,讓每一個孩子在課堂中有所收穫,

  3.課外作業,細心篩選,仔細編排,提高作業水平,提升作業質量。“雙減”政策要求教師一定要創新作業的內容與形式,提高作業的設計、批改和反饋的管理水平。讓學生的作業在完成中有一定的獲得感。

  4.精心設計分層作業。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設計一些必做題和選做題,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做作業。同時還注意作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讓中差生把完成老師的作業當作一件樂事。避免作業中的重複現象,儘量設計精而簡的作業,作業的佈置要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逐漸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5.充分利用課後服務時間

  充分用好課後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不利用課後服務時間講新課。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11

  “雙減”指的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的負擔和校外培訓的負擔。而減少這兩項工作已經開始試點。從“雙減”政策的釋出也可以看出,全方位推動教育產業化,迴歸教育的本質和初心。減少孩子們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的負擔,讓孩子真正的做到勞逸結合。

  作為一名教師,對於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避免校外辦學機構“喧賓奪主”、還學生快樂健康的童年,減少學生近視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積極的意義。我們一定不折不扣積極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做好課後服務等工作,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雙減”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多措並舉提升校內教育教學質量。

  一是抓好課堂主陣地,教師上好每一節常態課。做到每節課準備充分、知識儲備豐富、能力訓練到位,打造充滿“掌聲、笑聲、辯論聲”的生命高效課堂,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保證學生“吃飽”“吃好”。

  二是加強課後服務,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學校發揮本校教師自身優勢,豐富課後服務供給,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和科學實踐,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幫助家長解決放學後接送學生的實際困難。

  三是完善作業管理,深化評價改革。形成並完善學校作業系統,減少作業總量,提升作業質量。同時,探索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跨學科作業。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12

  從9月開始,減輕作業負擔、減輕校外培訓負擔成為教育系統的頭等大事。各級部門以最強氣魄開始行動。大刀闊斧實施改革。學校教育面臨著多重的壓力與挑戰,如果不懂清晰地看到這場改革的本質,我們將失去發展的機遇,甚至會被其他同類型學校甩下許多。

  減下去的作業負擔,其預留的時間如何分配才科學呢?如何靈活地開展有效的課後服務呢?傳統的紙質考試、統一的集中考試將廢止,教學質量監測以何種形式開展呢?如何去適應新常態?課外輔導機構從公開執行到潛行蟄伏,如何讓其徹底無所遁形呢?課堂主陣地如何才能發揮更大的效益呢?這些命題,都無法繞開。倒逼我們開始痛定思痛,做出調整。

  說到底,減負的核心無非就是課內增效提速,捍衛教師的職業權利,保障學生高品質的學習權,營造出健康的教育生態,迴歸教育的本真,給孩子們更自由的發展空間、更全面的能力培養、更愉悅的精神享受。而這一切,從學校層面說,依靠的就是教師的專業化;從社會層面說,依靠的是整個社會集體發力、共同支援;從家庭層面說,依靠的是所有家長們育人觀的徹底轉變。

  雙減政策面前,教師們的壓力其實最大。無論從理念層面,還是技術層面,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將更多。已有的經驗反而無效。無所適從?一臉茫然?以前,還能依靠教師的大量輔導,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促使其機械地練習。在反覆地講練、多次考試、強化記憶的模式中,把學生成績提起來。但眼下,這些都行不通呢?這注定是曲折的發展道路。

  學生素能測評將由靈活的形式實施,需要老師多動腦筋,多借鑑歐美國家基礎教育的做法。那天,我與一位資深的教師私下交談,一到二年級,不能組織紙筆考試。怎麼去評價學生的學科素能呢?以語文學科為例,測試形式就能多樣化。可採取口頭背誦,評估其發音準確性、流暢性、情感性;可試著創編故事,現場講授給大家聽,評價其綜合素質、語言積累、思維廣度、心理素質、調動力,這種方式適合孩子們;可由家長代其錄製音訊,儲存後進行播放,既是有效的學習資源,也是學習成果的展示;

  以數學為例,口頭說一說加法的算理。將思維過程說出來。以動手的拼裝活動,測評其實踐能力,包括算理的掌握。但是,數學測評難度有點難。尤其是計算型別,需要紙筆驗算。

  作業負擔來自於對學科育人價值、功能等方面認識不到位,存在畸形的教學觀。唯分數論並非是完全錯的。分數論並不是一個貶義詞,主要是考試方式過於機械化,它以固定、標準的模式,扼殺了學生的天賦和個性,導致了分數徹底窄化,只考察了淺表的知識與能力,並未全面地測評,這才是最大的癥結所在。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13

  雙減政策一下來,各種各樣的聲音也隨之而來,有歡喜的,有發愁的,對我們教育者而言,我倒是希望,雙減,讓我們的教育也有幸福感。

  說到教育的幸福感,其實我很久都沒有擁有過了,在我看來,教育的幸福感就是真正愛自己所任教的專業,愛自己的課堂,愛自己的學生!雙減,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感。首先,我們也改變了作業的佈置形式,作業的主體物件沒有變,依舊是學生,高光時刻到了,作業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從跳繩,做手工到親子閱讀,無不昭示著幸福感的來臨。由於之前一直任教的都是低段,接觸的都是一二年級的學生,真的很為這個作業形式的改變感到開心。小學生嘛,就應該有小學生的朝氣與活潑,每天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這才是正常的狀態。其次,我們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成為了重中之重。如何抓緊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力量,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成了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就拿我來說把,我開始更加爭分奪秒的利用課堂的時間,爭取不浪費一分一秒,把每一天所要做的事情儘可能提前規劃好,每完成一個就做一個記號,哪裡存在問題,我也能夠及時的記下來,防止下次問題的出現。對於課堂上出現的問題,記在紙上,回去分析研究,和同組的老師研究解決的方法,感覺工作充實了許多。其次是,在學生的學習方面,我們特別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和多種形式的學習,比如,背誦兒歌,喚起孩子們對母語的熱愛,感受母語帶來的快樂。下課的時候,讓孩子們盡情的玩耍,感受課間十分鐘帶來的樂趣。還有和學生們一起跑步,跳繩,研究植物,感受天氣變化等等。其實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重視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也能夠真正的把學習的自律性轉移到自身上來,其實就是把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並能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對我們教師也是同樣的,我們也要在雙減政策下學會工作,學會生活。

  雙減政策的實施,也是對教師工作的一種激勵,鼓勵我們從一定的方面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讓教師也能夠幸福的工作。願我們也能夠像先輩李大釗同志那樣:鐵肩擔教育,妙手教學生!

  雙減政策教師的心得體會14

  今天學校組織了全校教師學習《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檔案要求:嚴格禁止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初中書面作業平均每天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週末、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作業總量。鼓勵佈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複性、懲罰性作業。老師要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面批面改、做好答疑輔導、實施個性化輔導,提升作業對學習的促進作用。科學利用課餘時間,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完“雙減精神”使我受益匪淺,“雙減”背景下的數學作業教師要理清其中的“減”和“加”,減作業總量,提作業質量,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有效的作業設計不僅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要關注學生能否運用體育知識實際問題,關注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訓練不僅僅是“訓練”,訓練就是教學,訓練也是課程,僅僅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充分發揮作業的育人價值,以素養髮展為目標,“小小”作業發揮“大大”作用,作業是熟悉的“陌生人”,廣大教師設計有靈動的作業,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我們學校,學校以老師“應教儘教,學生學足學好”為原則,組織全體教師對“雙減”政策進行學習和領會,在作業設計、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課後輔導等方面擬訂出具體措施,紮實貫穿於常規教學過程當中與此同時,我校還實行“5+2”模式,即學校每週5天都要開展課後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小時,面對教育政策新要求,我們學校結合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分別制訂了各項細化制度,在課堂中、作業裡有效落實“雙減”政策”。

  作為老師,我一定會把雙減政策落實到教學工作當中去,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雙減政策給他們帶來的新變化。

  我認為具體的做法有:學習課程標準,對課程標準有新的認識,更新教學理念,明白減負並不是單純的減少作業數量,關鍵是如何在“減負”的同時提高質效。

  1、加強集體備課,認真鑽研教材,使各單元的教學目標更加明確,根據單元目標制定合理的課時教學目標,並根據各班的實際情況,修改教案,有針對性地對語文知識和能力進行訓練。

  2、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圍繞聽說讀寫相結合進行。

  3、找出本篇課文中想像說話的訓練點,進行說話練習。

  作為一線教師,首先積極學習,更新理念,提高落實政策的意識。充分鑽研教材,改善舊有的教法,提升串聯教材,融合知識點的能力。基於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設計一些可以變式的作業,根據學生的能力,題目可變深,也可變淺,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和積極性。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設計,應該處理好長與短,快與慢,內與外,多與少的關係;真正落實好四個強化,強化總量控制,強化質量提升,強化習慣培養,強化責任落實。真正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同時不降低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學的更輕鬆,更高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