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精選17篇)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精選17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1

  老年人在骨骼再造的過程中,鈣從骨骼移出的量比積存的量要多,所以骨質變得疏鬆,在輕微外力的作用下就容易發生骨折。且老年機體的各項機能都在不斷地衰退,組織再生能力差,導致骨折後癒合時間延長,同時長期臥床制動易發生一系列併發症如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瘡等。因此做好正確的臨床護理和早期的功能鍛鍊是老年骨折患者功能恢復的關鍵。

  1心理護理

  老年患者神經系統功能衰退,多有反應遲鈍、易疲勞、記憶力差、睡眠不規律、行為不能自制等特點。骨折後老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長期臥床,需要別人照顧,因擔心給家人造成負擔,易焦慮、情緒低落,產生抑鬱心理。老年人個體差異較大,受教育程度、生活習慣、職業、閱歷等不同,性格特點、身體疾病狀況存在差別,往往對治療和護理缺乏理解和配合:如術後不敢活動,擔心切口裂開、出血,關節脫位、疼痛等。作為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耐心細緻的解釋和安慰,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反應,用鼓勵性的語言給予患者指導和肯定,使其樹立信心,自覺地進行練習。尊重並理解患者的感受,開導鼓勵患者,並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關懷和照顧患者,尤其是子女要體貼老人,使老人保持較好的心態,處於接受、配合治療的最佳狀態,從而縮短臥床時間,爭取早日康復。

  2區域性護理

  老年人骨折治療處理後,後期康復時間較長,區域性護理十分重要:小夾板外固定者,應密切觀察其鬆緊度。夾板過鬆骨折易移位,太緊可造成壓瘡或血液迴圈障礙。手捏夾板縛帶能上下移動1cm為鬆緊適宜。石膏外固定者,在骨突部位易形成壓瘡,甚至壓迫血管和神經。要密切觀察傷肢情況,如果傷肢遠端出現劇痛、發涼、蒼白、麻木等情況,應立即解松縛帶,報告醫生處理。

  3預防併發症

  3.1褥瘡的預防骨折患者因長期臥床,血液迴圈差,皮膚抵抗力低下,所以墊褥要柔軟乾爽,以減少皮膚的摩擦。區域性組織長期受壓,尤其是骶尾部、後枕部、踝關節、足跟部各骨突處容易發生褥瘡,應勤用溫水擦洗,洗後擦乾,區域性擦一些滑石粉或痱子粉,以保持皮膚的清潔與乾燥。勤翻身,受壓部位用手掌大魚際輕輕按住,按摩數次,以促進受壓部位血液迴圈。給予氣墊床、海綿墊或骶尾部加防褥瘡墊,骨突處可墊海綿圈,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預防褥瘡發生。

  3.2預防肺部感染老年人肺泡減少、肺彈性降低、小支氣管擴張、肺活量下降、防禦功能降低,巨噬細胞的數量、吞噬功能及纖毛的移動能力均降低,不能有效地清除微塵及病原體。加之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A分泌減少,從而降低了呼吸道的滅菌作用及中和病毒的活性作用。長期臥床會導致肺活量進一步減小,造成咳嗽反射減弱、咳嗽無力、痰液不易咳出,容易使支氣管分泌物墜積於肺底,若合併感染則將引起墜積性肺炎。因此,促進痰液的排出是預防和緩解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應指導患者正確的咳痰方法,鼓勵自行咳痰;對低效咳痰者給予翻身、叩背,刺激咳痰;痰液黏稠者給予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便於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肺炎發生。另外還要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衛生,防治口腔和牙齒疾病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要維持病室的溫度和溼度,定期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減少空氣中塵粒,避免揚塵。吸氧患者做好氧氣的溼化,調節氧流量,避免氧氣對鼻黏膜的長時間直接衝擊等。

  3.3預防泌尿系統感染老年人的生理條件導致尿道黏膜發生退行性改變,難以抑制區域性細菌生長,細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引起感染。加之長時間臥床,大小便需要別人照顧,害怕麻煩別人而不敢多喝水,就更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所以要鼓勵病人多喝水,每天飲水量應在2000mL以上,從而增加尿量。保持尿道口和會陰部的清潔與乾燥。如尿痛或排尿淋漓不盡,可用車前草煎水代茶飲,也可口服氟哌酸消炎。前列腺肥大者,應囑其多飲水,有尿及時排出,排尿時覺困難,可用手按壓下腹部,使膀胱餘尿排空。每天清潔尿道口及會陰部皮膚,可有效地防治尿路感染。

  4營養飲食

  老年人骨折後,合理搭配飲食,營養均衡,有利於康復。應鼓勵患者多進食豆製品、牛奶、瘦肉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以利傷口的修復和機體消耗的補充。對有便秘情況的患者,應鼓勵其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和富含粗纖維的食物,飲食有規律、定時定量,必要時可用緩瀉劑,保持大便通暢。

  5功能鍛鍊

  進行功能鍛鍊是促進骨折痊癒的重要舉措,應該在康復醫師的指導下,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儘早地進行,以利機體功能最大程度地恢復。功能鍛鍊應循序漸進地貫穿於骨折癒合的全過程。應教會患者具體的鍛鍊方法,讓患者有目的、積極主動地進行功能鍛鍊,防止肢體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直粘連。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2

  在為老年人提供護理時,社群護士應當透過健康評估,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治療、護理、康復、轉診服務,以及培訓照顧者等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保健及護理措施,以滿足老年人的各種生理、心理需求,使老年人實現健康老齡化。

  (一)指導老年人自我保健

  社群中有些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或雖然有慢性病但無明顯的殘障,對這些老人,社群護士的工作重點應當是指導老年人自我保健,增強其自我照顧能力,提高健康水平,預防疾病和損傷。

  1.提高預防自理缺陷的意識

  社群老年人保健的宗旨是協助和維持其自理能力,防止廢用加速老化導致生活上的依賴或殘障。社群護士應透過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認識到自我照顧與幫助他人同樣是有價值的社會活動,從而使其自覺自願地在生活上克服和預防自理缺陷。

  2.培養自我觀察與判斷能力

  透過健康教育,社群護士要教會老年人透過視、聽、嗅、觸的方法瞭解自身健康狀況,及時發現異常或疾病的早期症狀,掌握自身健康的薄弱環節,指導他們一旦發現異常症狀或體徵時要及時諮詢,主動尋求幫助,以免延誤診斷治療。

  3.指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要起居有規律和保持充足睡眠;合理的營養膳食與充足飲水;戒菸,控制飲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進行心理調適,保持心理平衡。

  (二)創造良好的居家環境

  指導老年人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居室採光要充分,每日定時通風2~3次,每次20~30min,室溫夏季保持在26~28℃,冬季20~22℃,溼度50%左右;同時,要保障居室地面平坦,防滑,室內按需要設保護裝置等。

  (三)合理膳食

  社群護士推薦給老年人的膳食原則應當是:

  ①食物要粗細搭配,易於消化。

  ②積極參加適度體力活動,保持能量平衡。另外,由於老年人渴覺不敏感,常常是感到口渴時已處於輕度脫水狀態,因此,一般狀況下應督促老年人每日飲水不少於2000ml.

  (四)良好的睡眠

  老年人由於新陳代謝減慢及體力活動減少,因此睡眠時間減少,每天6h左右。對於睡眠質量下降的老年人,社群護士可指導其採用如下方法促進睡眠:

  1.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2.情緒安定,勞逸結合;

  3.創造適宜的睡眠環境;

  4.採用睡前洗腳、頭部按摩等方法誘導睡眠。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3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十條標準

  良好的心理素質有益於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怎樣的心理狀態才算是健康呢?以下是10條心理健康的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層次的環境條件,如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等等,其中家庭環境對安全感的影響最為重要。家是躲避風浪的港灣,有了家才會有安全感。

  2、充分地瞭解自己。

  就是指能夠客觀分析自己的能力,並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能否對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觀正確的判斷,對自身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勉強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會得不到想象中的預期結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敗的打擊;過低的估計自己的能力,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心,常常會產生抑鬱情緒。

  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家庭條件及相應的社會環境來制定生活目標。生活目標的制定既要符合實際,還要留有餘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經濟能力的範圍。

  4、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

  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包括三個方面,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老年人退休在家,有著過多的空閒時間,常常產生抑鬱或焦慮情緒。如今的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文化活動站以及老年大學為老年人與外界環境接觸提供了條件。

  5、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

  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個心理特徵必須和諧而統一,生活中才能體驗出幸福感和滿足感。例如一個人的能力很強,但對其所從事的工作無興趣,也不適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夠體驗成功感和滿足感。相反,如果他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但能力很差,力不從心,也會感到很煩惱。

  6、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為了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須不斷學習。比如:不學習電腦就體會不到上網的樂趣;不學健康新觀念就會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飽穿暖的水平上。學習可以鍛鍊老年人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對於預防腦功能減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7、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的形成包括認知、情感、行為三個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聯絡是人際關係的主要特徵。在人際關係中,有正性積極的關係,也有負性消極的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協調與否,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8、能適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

  對不愉快的情緒必須給予釋放或稱為宣洩,但不能發洩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另外,客觀事物不是決定情緒的主要因素,情緒是透過人們對事物的評價而產生的,不同的評價結果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有一位老太太,大兒子是曬鹽的,小兒子是賣傘的。老太太總是發愁,陰天她為大兒子擔心,晴天為小兒子擔心。一位心理醫生對老太太說:“您真有福氣,晴天您的大兒子賺錢,雨天您的小兒子賺錢。”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興起來。

  9、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

  一個人的才能與興趣愛好應該對自己有利,對家庭有利,對社會有利。否則只顧發揮自己的才能和興趣,而損害了他人或團體的利益,就會引起人際糾紛,而增添不必要的煩惱。

  10、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範的情況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當個人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無止境的,在法律與道德的規範下,滿足個人適當的需求為最佳的選擇。

  (二)善待古怪的老人

  生活中常有這樣一些老人:在到達一定年齡段或生活中發生了某種變故之後,他們的脾氣和行事的方法變得“古怪”起來,有的開始脾氣暴躁、性情孤癖、固執;有的則愛在晚輩而前終日念念叨叨,指責晚輩的這不行那不是,愛替小輩們瞎操心。部分做晚輩的不明白老人為何突然會這般“討厭”,忍無可忍時,便喜歡跟老人頂撞慪氣,甚至在人前駁老人的面子,結果使老人由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或傷心不已,或怒不可遏。凡此各種都不利於老人身心的健康。

  老人開始變得“古怪”,這並不是他們要存心招人討厭,而是由老年人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人至暮年,機體各部分都開始明顯地呈現出老化的跡象,有些老人還不得不終日忍受著病痛,這使他們的脾氣無可避免地要變得暴躁一些,有些老人看到和自己相處了幾十年的同志,友人中不斷有人辭世,也不禁會想起自己在人世間的日子已十分地有限,這時再看到兒女在生活上尚不能自立,或比較幼稚的一面,當然也就會替他們感到著急和擔憂。部分老人開始變得孤僻和消沉,則是因為自己的來日無多而想到了人生的苦短,和做人的“沒意思”。膝下的兒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對老人多一分關心和體諒,反而對其有所嫌棄,就會給老人悲涼的心境多澆上一盆冷水,讓他加倍地感覺到生活的殘酷。所以說對“古怪”的老人加以體諒和善待,這是十分必要的。

  對於“古怪”的老人,晚輩不僅要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照,在心理和情感上也要給予必要的撫慰。要陪老人多拉家常,多散心,並要注意多尊敬老人,千萬不可隨意批評和頂撞,為了養育兒女,父母的一生經歷了數不清的艱辛,當他們人至暮年時,別說所表現出來的“古怪”是有情可原的,就是確有無理取鬧、耍小孩子脾氣之處,做晚輩的也應多加忍讓,而不可在老人面前造次。

  (三)如何克服退休的孤獨感

  退休是人生歷程中的重大轉折之一,從正式離退休那天開始,老年人的社會角色發生了變化,從繁忙緊張的工作第一線退下來,生活節奏、工作節奏都突然變得鬆弛緩慢起來,本來天天見面的朋友、同事突然疏遠不見,天天經過的街道馬路也不常經過了,無所適從和孤獨感的心理情緒會強烈地衝擊,使其感到難以適應。

  首先,應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老年價值觀,長壽的老人大多是樂觀開朗,積極的生活態度。最有效的辦法是找事做,培養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如:寫字作畫可以陶冶情操、集中注意力,利於忘卻孤獨寂寞;種花養鳥須投入時間與精力,花要肥、鳥要食、須去購買與備置;種花養鳥有一套技術方法,鑽進去需要一番忙碌,花香宜人鳥鳴解悶,可以幫助老人擺脫煩惱、驅除孤寂。

  其它如參加集體文藝活動、跳舞、打太極拳、下棋、打球等,都能使老人在群體內交流思想情感,消除孤獨感。

  (四)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重視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智特點,解決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對穩定老年人的情緒變化、健康長壽有很重要的意義。老年人常見的心理需求有:

  1、健康需求: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懼死的心理。

  2、工作需求: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驟然間離開工作崗位肯定會產生許多想法,希望再次從事工作,體現自身價值。

  3、依存需求:人到老年,精力、體力、腦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關心照顧。子女的孝順,將會使他們感到老有所依。

  4、和睦需求:老年人都希望自己有個和睦的家庭環境,不管家庭經濟條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鄰居關係融洽,互敬互愛,互相幫助,老年人就會感到溫暖和幸福。

  5、安靜需求:老年人一般都喜歡安靜,怕吵怕亂。有些老年人就怕過星期天,這一天子女、兒孫都來了,亂哄哄地度過一天,對老年人來說,這樣的星期天是“苦惱的星期天”。

  6、支配需求:老年人原來多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權。但由於年老後社會經濟地位的變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權都可能受到影響。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惱。

  7、尊敬需求: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可能會情緒緒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就會產生悲觀情緒,甚至不願出門,長期下去,則會引起抑鬱和低沉,為疾病埋下禍根。

  8、求偶需求:老年人喪偶後生活寂寞,子女照顧也非長久之計,所以子女應該支援老年人的求偶需求。感謝金華市社會福利中心等機構!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4

  老年人的健康長壽,與護理的優劣有很大的關係,養老院作為專業的老人護理代表具有很大的優勢。有一部分老年人最終奪去他們生命的不是原發病,而是由於護理知識缺乏、護理不當所導致的併發症,可見基礎護理在老年人的健康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那麼,怎樣護理老人呢?下面隨小編一起看看正確護理老年人的方法。

  護理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五大要素

  1、晨晚間護理

  晨晚間護理能使老人身體舒適、心情愉快、精神鬆弛,有利疾病的康復。

  2、床上運動

  早晨醒來,先不急於起床,在床上靜臥十幾分鍾,進行必要的床上運動;伸展四肢;以雙手互相揉搓,活動指關節;然後進行“乾洗臉”動作20~30次。這些動作 使老年人適應從睡眠到覺醒過程的生理變化,使身體有一個相對過渡的階段,不致因突然起床頭暈而摔倒,也可使呼吸、心跳的頻率逐步改變,避免心臟病的復發。

  3、衛生間運動

  刷 牙、漱口、洗臉、梳頭對老年人也是一項十分有益的運動。刷牙過程中活動了上肢,應該認真進行。漱口後應進行咳嗽運動,把呼吸道的痰咳出。無痰時的咳嗽動作 本身也(即使乾咳幾聲)有利於肺泡的擴張,減少肺部感染的機會。

  洗臉時可順手按摩面部,增加面部的血液迴圈。梳頭一方面可以增加頭皮的血液迴圈,改善頭皮 營養,防止脫髮;另一方面梳頭同時也鍛鍊了上肢的抬舉動作。用鈍的木梳,每天早晚梳頭 100次,雙手交替進行,對老年人健康十分有益。

  4、戶外運動

  適當進行戶外鍛鍊,散步、慢跑、做操和練習各種拳等,是老年人增強自身素質,提高抵抗力的手段。晨間運動也為一天的生活、工作奠定了基礎。

  5、晚間洗漱

  除 重複晨間衛生間的一套活動以外,有條件的老年人在睡前洗個盆浴,能使全身的血管擴張,肌肉鬆弛,頭部血液供應相對減少,利於入睡。對大多數身體不便或無盆 浴條件的老年人,用溫熱水泡泡腳,對促進健康和睡眠也是十分有益的。

  老年人家庭應備一個塑膠桶,裝一桶溫熱水,水至膝蓋,臨睡前泡上15~20分鐘,能活 動者最好用雙手搓下肢,下肢的血管擴張、肌肉放鬆、周身血液迴圈加速,能解除疲勞。那種溫熱、鬆弛的感覺,能促進休息與睡眠。

  護理老人的注意事項

  老年人由於年齡的關係逐漸對於社會的新鮮事物可能不是那麼接受。同時在生活中也需要家人的陪伴和護理。而這時候的護理就需要能照顧到老年人的心理了,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相關注意事項。

  避免疾病

  人老體弱,一些疾病經常會侵襲老年人的身體,患了疾病的老年人心理會變得越發脆弱,對生活失去信心,這樣壞的心情極易引起疾病的惡化,如此反覆,對老年人的健康極為不利。這樣的老人,需要經常看心理醫生,對其進行心理疏導,這樣才有利於他保持樂觀的情緒,戰勝疾病,健康長壽。

  避免孤單

  老人最怕的就是孤單,沒人陪。但當今社會年輕人都在外邊打拼,很少有時間陪陪父母,這時老人應該走出來,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多結交一些自己的朋友,找幾個能說心裡話兒的人,遠離孤單,樂觀向上的情緒會讓老人受益匪淺。

  避免封閉

  老人對社會的認知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退化,老人不願接受新事物。事實證明,越封閉的老人衰老得越快,越認為自己與這個社會不協調,因而讓老人從封閉的環境中走出來會更有利於老人的健康,如果老年人也能像年輕人那樣熱忠於上網、旅遊,那麼老人就會身心愉悅,減少疾病的發生。

  避免賦閒

  人在年輕時,經常希望老年時會衣食無憂,不用再勞作。但是真正老來閒下來就會發現,精神無以寄託,每天打不起精神來,因而老了就更應該有點事兒做,哪怕幫人送送報、收收水電費,都可以讓他們的生活充實一些,減少抑鬱症的發生。

  避免變故

  有一句話叫做安度晚年,老年人年齡越大,心理承受能力越小,最受不了生活中的變故,哪怕只是小小的失意也足以讓老年人茶不思飯不想好幾天。因而一旦遇有變故,家人就要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關注和心理開解。

  怎樣護理老人?總之,不管怎樣,百事以孝為先,家裡年邁的老年人不能動了,子女要盡到照顧的義務,子女們還要懂得如何護理老年人身體健康,看完本文你心裡應該有底了喲。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5

  實習時,我是跟在帶教老師的後面,不放過老師的每一個操作細節,還做了小筆記,遇到不懂的我們都及時地向老師詢問,老師總能給我們細細解答,雖然有的老師態度不是很好,但是我們都能理解的,護士工作確實非常的繁雜,老師要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還要負起帶教的責任。漸漸的我們開始嘗試操作,而老師只放手不放眼,讓我們安心地去操作,給我們了一個很好的餓鍛鍊機會,也許只是嘗試,而那一刻我們要拿出自己的勇氣,戰勝自己的心理。在醫院我們要處理好自己和同學,帶教老師,護士長,醫生,病人和家屬的關係,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同時也是個很好的鍛鍊機會,而建立良好護患關係是最重要的,能給我們的護理工作會帶來方便,護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簡單的打針、發藥等技能性操作,而是包括心理護理在內的更為複雜的創造性活動,護士不僅要幫助患者恢復健康,還要幫助和指導恢復健康的人維護健康。

  在實習中我體會到了溝通的重要性,深深地體會到了溝通的重要性,體會到了溝通帶給我的快樂。溝通是一門藝術,它是架起人與人之間理解、信任的橋樑。會不會溝通不僅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而且也影響我們的工作。與病人相處時,我總是用一顆真誠的心盡我所能地與他們交流、溝通。用我的心去感受他們的病痛,體味他們的需求,並給予力所能及的護理與幫助。只有良好的溝通,才能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才能充分獲得患者的信任。只有在信任的基礎上,患者才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有這樣,護士才能充分了解病人,給予到位的護理。在醫院的走廊裡,已經能看到我們忙碌的身影,我們不停地穿梭在病房之間,我們很累,但應該值得高興,因為我們終於能勝任老師交給我們的任務,我們可以自己去獨立完成護理工作,這為我們的未來踏出了一大步,我們應該值得慶賀。在實習當中我們不忘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按時參加科室和醫院護理部開展的各種護理知識講座和教學查房,這樣才能不斷地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充分地應用到實踐當中去,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習就應該是這樣的。

  護士是臨床護理工作的主體,要提供最佳的護理服務,就必須加強自身修養,有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素質。在專業技術方面我們應該有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各種常見病的症狀、體徵和護理要點,能及時準確地制定護理計劃。掌握護理心理學和護理倫理學知識,瞭解最新的護理理論和資訊,積極開展和參與護理科研;有嫻熟的護理操作技能。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是一個優秀護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除了常見的醫療護理技術外,對現崗位的專科護理技術應精通,能穩、快、準、好地完成各項護理工作,高超的護理技術不僅能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增強自己的自信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掌握急救技術和裝置的使用,熟悉急救藥品的應用,能熟練地配合醫生完成對急症或危重患者的搶救;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嚴守工作崗位,密切觀察患者情況的變化,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認真做好查對制度,時刻牢記醫療安全第一,杜絕醫療差錯事故發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善於捕捉有用的資訊。在實習當中我學會了以良好的品德去對待每一位病人,護士是白衣天使,救死扶傷是我們工作職責,因此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護理工作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是體力與腦力勞動相結合的工作,且服務物件是人,關係到人的生命,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會斷送一條生命,因而工作時精神高度集中,因此要求我們要有健康的身體,精力的充沛才能保證順利地工作.隨著醫學的飛速發展,對護理工作的理論和技術也在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對我們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為了適應新護理工作的要求,我們應不斷進取,提高自身的修養,才能做一名人民心目中的合格護士。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6

  老年人多方法進行口腔清潔

  刷牙是最基本的口腔清潔方式。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僅早晚一次刷牙還不足夠。另外,每次進食後漱口也是不錯的口腔清潔方式。每餐飯後用溫水漱口,尤其進食帶甜、帶黏的食品後更要漱口,透過漱口清除遺留在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和細菌,減低食物殘渣對牙齒的負面影響。千萬別看不起這樣一個小小的步驟,對於口腔健康的幫助非常大。

  佩戴活動假牙的老年人,至少每天取出清洗假牙兩次,而且在晚上睡前要取出假牙放入杯內用清潔液浸泡去漬消毒,預防義齒口炎發生。

  他建議,老年人洗牙是非常有必要的,每年到正規醫院洗一次牙,能及時清除菌斑、牙結石、色素等,能很有效地減少牙齦炎、牙周炎的發生。

  不妨多做“口腔保健操”

  要想達到口腔保健的目的,清潔只是最基本的工作。如果能結合一些口腔保健方式,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每次刷牙後,用洗乾淨的拇指和食指順著一定的順序按摩牙齦,每次堅持3-5分鐘,就能很好地促進牙周血液迴圈,減少牙周疾病的發生。按摩牙齦後,還可以進行2分鐘的叩齒保健,就是上下牙齒輕輕叩擊,先前牙再後牙。這個動作可以刺激牙周組織血迴圈,增加牙根牢固,同時也有刺激唾液分泌作用。

  另外,在有空時還可以進行以下三種口腔保健動作——

  ◆上提舌尖:將舌尖往後、上方提升,可以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加強沖洗口腔作用,而唾液裡的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可加強免疫,殺滅病菌。

  ◆鼓腮:閉口鼓腮吹氣動作,做伸舌左右轉動,主要是鍛鍊面部、口唇肌肉,肌肉的運動能刺激唾液分泌,起到沖刷、自潔口腔作用。同時也可以減少皺紋,增加面部肌肉、皮膚的彈性。

  ◆吞嚥:吞嚥動作是個口腔協調動作,下頜、舌、唇頰肌肉同時協調運動,早晚進行有意識的吞嚥運動鍛鍊,能防止口腔功能減低,暢通耳咽管作用。建議每次鍛鍊兩分鐘。

  口腔檢查千萬別忽視

  很多老年人都在出現牙齒鬆動掉落、疼痛難忍,才到醫院就醫,平時如果牙齒沒有疼痛,不會定期到醫院做口腔健康保健檢查。這也是不少人的“通病”。

  其實齲齒、牙周病在發病早期階段是沒有任何症狀的,需要醫生檢查才能找出,如果能及時治療,都能完好地保住牙齒。拖延治療往往是導致老年人缺牙的成因之一。而出現缺牙後,需要做假牙修復,恢復牙齒功能,否則在咀嚼食物、美觀方面會帶來不少問題。假牙使用2-3年後需要維修或更換。

  建議老年人在注意自己身體健康和口腔健康的時候,也要依靠飲食來幫助自己重建健康的體魄,並且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也能夠提供我們身體內的各種維生素以及礦物質,那麼在護理牙齒時,不要吃一些有刺激性大的食物。

  老年人做好口腔護理很重要,不僅能保護牙齒健康,更能保護身體健康,早晚刷牙不能滿足口腔護理的要求,要多多學習口腔護理知識。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7

  1.確立生存意義、正確對待身體的.變化

  人貴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樣。老年人應客觀地意識到歲月不饒人,要正確地對待身體的變化,要定期體檢,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不要抱僥倖心理,麻痺大意,欺人自欺,延誤治療;也不要被疾病嚇倒,要坦然面對死亡,認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要認真地過好每一天,不僅應老有所養,還要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2.保持與外界環境的接觸

  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這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愉悅心情,又可以及時的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在退休之前先做好思想上的準備工作,認識到退休是將工作崗位讓給青壯年,有利於提高工作質量及工作效率,從而有利於社會發展,避免“養老金死亡”。退休後多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活動,發揮餘熱。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使生活豐富多彩。

  3.生活規律、適度腦體勞動

  讓老年人學會安排規律的生活與合理的作息時間,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體質狀況有選擇性、有規律地進行運動。

  包括跑步、打球、爬山、太極拳等體力運動,下棋、打牌等腦力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延緩大腦功能的衰退,有效地延緩記憶力的減退,思維能力和精力等高階心理功能的減退。

  4.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礎

  老年人常會感到孤獨,希望得到家人的關心、愛護和照顧,因此子女應經常與老人溝通,遇事與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應有的尊重,喪偶的老人獨自生活,會感到寂寞,因此子女應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援老年人的求偶行為,滿足老年人的願望。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8

  要想不掉牙,保護是關鍵。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保持口腔清潔:老年人要堅持每天早晚用溫水刷牙,臨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此外,一日三餐後要用清水漱口,漱口時要借用水的衝力儘量將牙縫中的食物殘渣清除。如嵌得很緊,也可用牙籤除掉。應定期去醫院除去牙面上的結石,以防止牙周炎的發生。

  叩齒咽津:每天早晨醒來和臨睡堅持做上下牙之間相互叩擊。開始時輕叩十幾下,以後還日增加叩擊次數和力量,達到每次叩擊五十次左右。此法能增強牙周組織纖維結構的堅韌性,促進牙齦及顏面血液迴圈,使牙齒保持堅固。叩齒後嚥下唾液也有利於養生。

  用力咬合:每次排尿時,滿口牙齒用力咬合,每溺必做而不間斷。這樣可促進口腔粘膜的新代謝及牙齦的血液迴圈,鍛鏈咀嚼肌,增強牙齒的功能。

  鼓肋漱口:每天做一兩次閉口鼓腮漱口動作,並將舌頭左右轉動,這樣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縫和口腔粘膜受到一定的沖洗和刺激,可使口腔自潔,保護牙齒健康。

  按摩牙齦:用拇指和食指順著一定的方向按摩牙齦,每次10分鐘,可促進牙齦、牙槽和牙髓的血液迴圈,防止牙床過早萎縮。

  正確咀嚼:咀嚼的正確方法是交替使用兩側牙齒。如經常使用單側牙齒咀嚼,則不用一側缺少生理性刺激,易發生組織的僱用性萎縮,而常咀嚼的一側負荷過重,易造成牙髓炎,且引起面容不端正,影響美觀。

  茶水漱口:每次飯後用茶水漱口,讓茶水在口腔內沖刷牙齒及舌兩側。這樣可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輪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強牙齒的抗酸防腐能力。

  飲食護齒:蛋、水果、蔬菜、排骨湯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經常食用有益堅齒。人體攝取蛋白質不足,易患齲齒病。

  此外,飲食時要注意保護牙齒,如:忌過多食用酸辣食物,以防牙釉受侵蝕而破壞。

  老人口腔護理的方法有哪些

  1、保持口腔清潔

  臨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此外,一日三餐後要用清水漱口,漱口時要借用水的衝力儘量將牙縫中的食物殘渣清除。如嵌得很緊,也可用牙籤除掉。應定期去醫院除去牙面上的結石,以防止牙周炎的發生。

  2、叩齒咽津

  開始時輕叩十幾下,以後還日增加叩擊次數和力量,達到每次叩擊五十次左右。此法能增強牙周組織纖維結構的堅韌性,促進牙齦及顏面血液迴圈,使牙齒保持堅固。叩齒後嚥下唾液也有利於養生。

  3、用力咬合

  滿口牙齒用力咬合,每溺必做而不間斷。這樣可促進口腔粘膜的新代謝及牙齦的血液迴圈,鍛鍊咀嚼肌,增強牙齒的功能。

  4、鼓肋漱口

  並將舌頭左右轉動,這樣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縫和口腔粘膜受到一定的沖洗和刺激,可使口腔自潔,保護牙齒健康。

  5、按摩牙齦

  每次10分鐘,可促進牙齦、牙槽和牙髓的血液迴圈,防止牙床過早萎縮。

  6、正確咀嚼

  如經常使用單側牙齒咀嚼,則不用一側缺少生理性刺激,易發生組織的僱用性萎縮,而常咀嚼的一側負荷過重,易造成牙髓炎,且引起面容不端正,影響觀。

  7、茶水漱口

  讓茶水在口腔內沖刷牙齒及舌兩側。這樣可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輪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強牙齒的抗酸防腐能力。

  8、飲食護齒

  水果、蔬菜、排骨湯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經常食用有益堅齒。人體攝取蛋白質不足,易患齲齒病。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9

  今年我科的護理工作將圍繞《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及三好一滿意活動標準,在護理部領導,科護士長的指導下,本著“以病人為中心”,以“服務、質量、安全”,為工作重點的服務理念,深化優質護理,不斷提高社會滿意度。制定2014年護理質量工作計劃如下:

  一、對照《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及“三好一滿意活動”標準逐條梳理我科護理相關檔案,修改完善各種制度、流程和常規。

  二、配合護理部做好崗位管理的相關工作,制定我科護士分層細則,結合護理部績效考核的相關標準或政策修改完善科室的績效考核辦法。

  三、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完善護理風險防範措施,有效的迴避護理風險,為病人提供優質、安全有序的護理服務。

  1.不斷強化護理安全教育,鼓勵護士主動報告護理不良事件,將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時提醒,並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內、外護理差錯為例項討論借鑑,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差錯因素、新情況、新特點,從中吸取教訓,使安全警鐘常鳴。

  2.加強重點環節的風險管理,如夜班、中班、節假日等。實行APN排班及彈性排班制,減少交接班的頻次,減少工作中的漏洞,合理搭配年輕護士和老護士值班,同時注意培養護士獨立值班時的慎獨精神。

  3.加強重點病人的護理:如危重病人、跌倒/壓瘡高危病人、手術病人、特殊用藥,在早會或交接班時對上述病人做為交接班時討論的重點,並透過提問患者八知道及使用“患者八知道口袋本”,對病人現存的和潛在的風險作出評估,達成共識,引起各班的重視。

  4.對重點員工的管理:如新入科護士、實習護士,使她們明確只有在帶教老師的指導或監督下才能對病人實施護理。同時指定有臨床經驗、責任心強具有護士資格的護士做帶教老師,培養她們的溝通技巧、臨床操作技能及安全防範意識。

  5.常抓護理文書書寫的質量,減少安全隱患,避免不規範的書寫,如錯字、塗改不清、前後矛盾、與醫生記錄不統一等,使護理文書標準化和規範化。

  四、加強服務意識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動服務的理念,隨時做好健康教育及安全防範措施,透過滿意度調查表、工休座談會、護士長查房徵求患者和家屬意見,不斷改進服務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

  五、加強護士“三基”培訓,透過各種形式的講課,強化專科護理知識,擬選送2名骨幹護士外出進修,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

  1.每月按護理部及內科系統培訓計劃對護士進行基礎技能培訓。

  2.每週晨間提問2次,內容為基礎理論知識,專科理論知識,院內感染知識,核心制度、優質護理相關知識等,使每個護士都能熟練掌握並認真落實。

  3.每週一早晨會為護理藥理知識小課堂,由藥療班蒐集本科現用藥說明書,給大家講解藥理作用及注意事項。

  4.每季度考核一次急救器材及儀器的使用。

  5.改變以往科室業務課上課形式,結合護理業務查房內容,採用模擬及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促進護士們學習專業知識、溝通的能力,併為配合醫生開展慢性病管理講座做好準備。

  六、開展品管圈活動。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10

  什麼時候該吸痰

  對於危重、昏迷及神志不清、長期臥床的老年人來說,因咳嗽無力或咳嗽發射遲鈍,以致痰液不能咳出而阻塞呼吸道,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及時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可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從而挽救病人的生命。

  緊急情況如何處理

  在緊急情況下,可用注射器吸痰及口對口吸痰。前者用50~100ml注射器連線導管進行抽吸;後者由操作者托起病人下頜,使其頭後仰並捏住病人鼻孔,口對口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症狀。

  吸痰裝置種類和用法

  吸痰裝置有中心吸引器和電動吸引器兩種,它們利用負壓吸引原理,連線導管吸出痰液。

  電動吸引器吸痰方法(中心吸引器吸痰方法)

  1.備齊用物,攜至患者床旁,並解釋。

  2.檢查吸引器效能,正確連線,調節負壓40.0~53.3KPa,生理鹽水試吸,檢查導管是否通暢。

  3.將病人頭轉向操作者一側,昏迷者可用張口器或壓舌板幫助張口。

  4.護士一手將導管末端(連線玻璃接管處)摺疊,以免負壓吸附粘膜引起損傷,另一隻手用無菌鉗持吸痰導管頭端插入病人口腔咽部。

  吸痰時動作輕穩,左右旋轉,上下提拉。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秒,以免缺氧。導管退出後,應用生理鹽水抽吸沖洗,防止導管被痰液阻塞。

  5.口腔吸痰困難者,可由鼻腔吸引;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者,可按無菌操作由氣管插管或套管內吸痰。

  6.病人痰液粘稠,可叩拍胸背、超聲霧化吸入、緩慢滴入生理鹽水或化痰藥物,使痰液稀釋,便於吸出。

  7.吸痰過程中,觀察吸痰前後呼吸頻率的改變,並注意吸出物的性質、顏色、量以及粘稠度等,做好記錄。

  8.吸痰畢,關上吸引器開關,將吸痰導管重新消毒或統一處理,將吸痰玻璃接管插入消毒液試管中浸泡。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11

  (1)心理護理:

  幫助老年人樹立“順應自然、防病防傷、隨遇而安、無往不樂”的生活態度。在力所能及的原則下,注意提高生活能力和社會能力。由於老年人反應遲鈍。行動不靈活,在護理過程中應適當減慢速度,便於老年人穿衣、進餐、沐浴和談話有充裕的時間,心情放鬆,以維護老年人的自尊和自信。

  (2)維護生理功能:

  保持合理營養,保證充足睡眠,保持適當活動,促進排洩。

  (3)減輕疼痛不適:

  疼痛常與焦慮伴隨,因此要多加關注。可採取減輕或消除疼痛的一些措施。如與老人多交流、放鬆療法、按摩、音樂治療及藥物治療等。

  (4)併發症、意外事件的預防及護理:

  加強晨晚間護理、加強安全防範。如外出活動要有人陪伴,防止地滑跌傷;進食不宜過快,以防哽噎;老年人皮膚乾燥角化,洗澡不必過勤,洗澡水溫宜在40℃以下,洗澡時間不宜超過30min;大小便宜用坐位,防止久蹲引起一過性腦缺血;對用降壓藥的老人,變換體位時動作要慢,防止體位性低血壓。

  (5)加強用藥監護:

  要密切觀察用藥反應,重視老年人的自我感覺。經靜脈輸入藥必須控制滴速,一旦出現輕微反應,應立即作必要的處理。對在家裡自己服藥的老一定要給予詳細指導。

  (6)保健指導:

  使老年人應有腦體交替活動的生活節奏,不宜疏於活動;要保持穩定愉快的情緒;對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應指導自我護理的知識和技能。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12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老年人高血壓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它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常引起起心、腦、腎併發症,是冠心病、腦卒中、心及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險因素。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大陸老年高血壓患病率達40%~60%,是一個極大的發病群體。有調查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中近半數很少或不測血壓,血壓控制良好率不到25%。如何有效控制血壓、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等一直是社群護理工作的熱點。本研究將2010年8月-2012年10月期間在東莞市厚街醫院社群患有高血壓的55例老年人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東莞市厚街醫院社群年齡>60歲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10例,診斷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病診斷標準,其中男55例,女37例,年齡60?85歲,平均(73.6±8.7)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33例,高中及中專31例,初中21例,小學及以下7例;合併疾病:冠心病12例,腦血管疾病3例。其他8例。排除有語言溝通交流障礙、精神智力障礙、不配合參加者。按照隨機抽取的原則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兩組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採用常規藥物治療控制血壓和常規高血壓知識宣教;干預組在此基礎上採用社群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後的病情控制情況及生活質量。

  干預措施包括:(1)健康教育在本社群定期舉行高血壓控制防治講座,傳授高血壓的病因及危害、高血壓的分型及危險因素、高血壓病的自我保健及測量血壓方法、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治療等知識,課後安排20min的答疑,以增強講課效果,觀看高血壓疾病相關的健康教育宣傳片,併發放健康手冊。(2)飲食干預:改變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講解合理飲食,特別是鹽、酒的攝入控制對高血壓的重要性。飲食中應注意限鈉鹽,提倡低鈉飲食,每日攝取食鹽不宜超過6g。避免進食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豬(牛)腦,豬肝、雞蛋、雞肉等,禁食醃製品如醃魚肉、醃菜等。多食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鈣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豆漿等,必要時適當補充鈣劑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平時注意戒菸限酒,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糧。(3)體重控制:患者根據自己的體重狀況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方式,可選擇散步、慢跑、爬山、打太極拳、降壓體操、跳舞等有氧運動。不宜長跑、打籃球等劇烈運動。一般在清晨或晚飯後30min進行,每週至少鍛鍊3?5次。每次30?60min。以運動後不出現過度疲勞或明顯不適為宜,並持之以恆、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並結合飲食控制體重。體重指數(BMI)控制在18.5?23.9為宜。(4)藥物指導:幫助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降壓作用好、不良反應小的降壓藥物。高血壓病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指導患者要持之以恆,堅持治療,督促患者每天按時服藥。讓患者認識到堅持服藥及終身服藥的重要性,能自覺遵醫囑服藥。要詳細告知患者藥物的名稱、劑量、用法和療效等,強調規律服藥,不可自行加藥或突然停藥。讓患者及家屬瞭解藥物注意事項及毒副作用,學會出現毒副作用時的應急處理,方法,並及時報告醫生,調整用藥。一般要求血壓達標(BP<140/護90mmHg),合併糖尿病的患者血壓應降至130/80mmHg以下。(5)心理干預:老年高血壓患者多表現為易激動、焦慮等不良情理緒,精神緊張、情緒激動、不良刺激等因素均與本病密切相關。

  應向老年高血壓患者講解心理、情緒對血壓的影響,避免情緒激動,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穩定的情緒。針對干預物件情況採用心理支援和放鬆療法,消除焦慮或減輕精神壓力,指導自我放鬆或取得家屬的配合,保持平穩心理等;做好患者的心理減負工作,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由配合治療轉為主動參與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6)家庭隨訪:安排醫務人員對本社群高血壓患者定期隨訪跟蹤,可以選擇在門診、居委會約見,上門家訪,電話聯絡等多種形式,瞭解患者目前的病情控制情況,生活方式及生活質量。

  1.3護理效果評估標準在護理前後對患者的生理指標進行測定,採用生存質量表進行評估,主要包括生理、心理、社會關係、環境四個方面,每項指標的總分為100分,並測定患者總的健康狀態和生活質量,分為優、良、一般、差、很差5個等級。

  1.4統計學方法採用SPSS13.0統計軟體進行資料處理,計量資料採用f檢驗,計數資料採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後生活行為情況經過隨訪調查,干預組在護理後體重控制情況、飲食、服藥依從性及定期檢測血壓方面均優於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干預前後生活質量比較經護理後,干預組優15例,良26例,優良率達74.55%,對照組優10例,良16例,優良率47.2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16.73,P<0.05),干預組生活質量明顯優於對照組。

  3討論

  近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尤其以老年人多見,高血壓是導致老年人發生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事件主要危險因素,致殘率和病死率高,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高血壓是終身性疾病,一旦確診,需終身服藥,因此僅靠醫院門診和住院治療不能長期有效地控制高血壓,不能很好地預防腦卒中和心臟病的發作,而社群防治是控制高血壓的最有效方法,透過對社群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質量,干預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飲食干預、體重控制、用藥指導、心理干預等措施,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疾病認知水平,是提高高血壓知曉率最有效的手段。對老年人進行健康教育,讓他們瞭解高血壓病的病因、臨床表現、危害、預防和治療措施等相關知識,樹立健康理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保健能力。高血壓應採取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原則。非藥物治療包括合理膳食、控制體重、有規律的體育鍛煉、戒菸、減少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等。目前,比較公認的影響高血壓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有肥胖、高鹽與高脂飲食、遺傳因素、體力活動減少、過量飲酒和應激。本研究透過對干預組55例老年高血壓患者採取一系列的護理干預措施,包括教育、飲食、用藥等。並與常規護理組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在干預效果方面,干預組在護理後體重控制情況、飲食、服藥依從性及定期檢測血壓方面均優於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生活質量方面,干預組優優良率達74.55%,對照組優良率47.27%,干預組生活質量明顯優於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透過護理干預,本社群高血壓病患者對高血壓的防治知識有了比較充分的瞭解,認識了高血壓病的危害,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識,讓患者改變其以前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衛生行為,患者能保持愉快的心情,減輕心理負擔,提高應激能力,使患者建立了合理的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以及有益於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的控制了高血壓病情和明顯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13

  經調查發現,近年來,由於受到工作壓力及生活壓力的影響,導致人們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均呈現較大的改變,進一步致使我國中老年人高血壓的發生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為了對中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及護理幹效果進行探究,本組抽取了120例中老年人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物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12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物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本組高血壓患者均與《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有關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相符合,同時將精神病及其他器質性病症逐一排除。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齡41~76歲,平均年齡(58.6±2.1)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8±2.1)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藥物及護理方法,包括降壓藥物的給予,如利尿藥及P-受體阻滯劑等,同時做好患者臨床症狀及體徵的監測工作,瞭解患者病情。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健康宣教。對於中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做好相關健康宣教工作顯得極為重要。護理人員需做好患者的健康知識傳授工作,使患者能夠認識到高血壓的危害,以此使患者治療依從效能夠得到有效強化。

  (2)飲食結構的改善。飲食結構的改變和高血壓的發生有著一定的關聯性。所以需對患者飲食結構進行改善。指導患者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等,忌菸酒,日常生活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少食多餐等。

  (3)心理護理。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可能伴有焦慮、抑鬱及害怕等不良心理。因此,護理人員需主動與患者溝通,積極解答患者心裡的疑惑,滿足患者合理的需求,舉例遵醫囑療效理想的病例,以此使患者治療依從性得到有效提升。

  (4)運動護理。需根據患者體質及病症情況,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運動鍛鍊,以此增強體質,比如慢跑、打太極拳及放鬆訓練等,合理安排患者每次運動時間,將有氧運動作為主要運動,以此為中老年人身體素質的提高提供依據。

  1.3統計學處理

  文中所有資料採用SPSS13.0統計學軟體進行處理,統計方法採用JC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服藥依從性、飲食合理性及血壓達標率均明顯高於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併發症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兩組資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群體中一種較為常見的基礎性疾病,主要的發病機制涵蓋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年齡因素等。在臨床中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原發性高血壓,另一類為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在早期臨床症狀不具明顯性,僅表現為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後有血壓上升現象發生。在病程的延長下,各類臨床症狀越來越明顯,同時血壓上升程度也隨之增高,臨床主要表現為胸悶、心悸、肢體麻木、頭痛及嘔吐等。臨床治療方法主要為降壓藥治療,比如利尿藥及P-受體阻滯劑等,同時還包括一些常規治療方法,如改善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等。張琴芬等經研宄表明,對於中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結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使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各方面情況得到有效改善。鑑於此,本組抽取了120例中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宄物件,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藥物及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應用護理干預措施;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服藥依從性、飲食合理性及血壓達標率均明顯高於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併發症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兩組資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於中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在應用常規藥物及護理的基礎上,採取護理干預措施效果顯著,能夠使患者血壓得到有效控制,同時提高服藥依從性及飲食合理性,並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使用。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14

  老人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黃昏心理

  因喪偶、子女離家工作或自身疾病等,老年人心理會感覺生活失去意義,對未來喪失信心,對任何人或事都有一種消極,否定的灰色心理。

  焦慮緊張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軀體各器官功能減退,易患許多慢性疾病,由於對身體健康問題的擔憂,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給家人帶來煩惱,給自己帶來痛苦而焦慮,緊張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慾不振,機體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軀體疾病,造成惡性迴圈。

  孤獨感

  老年人離開工作崗位以後,隨著社交活動和人際交往的減少,容易產生孤獨、壓抑的心理,若子女遠走高飛或另立門戶,老年人獨居“空巢”,極易產生孤獨、被遺棄的心理。有些老人即使與子女生活在一起,若子女不孝順,不關心,不注重與老人交往,也會使老人感到孤獨。此外,若老伴病逝,時間一長則容易產生“與世隔絕”、“孤立無援”的心境,會出現悲觀失望,甚至產生抑鬱、絕望的情緒。

  溝通障礙、人際關係緊張

  老年人由於腦組織萎縮,腦細胞減少、腦功能減退而導致智力水平下降,記憶力減退,敏感、多疑、愛嘮叨,對人不信任、斤斤計較等,造成與家人及周圍人溝通困難,人際關係緊張。

  老人的心理護理方法

  第一,培養愛好,積極與外界聯絡。高學歷的老年人在退休前就需要思考退休後的安排問題,培養一些有益健康的嗜好。適宜老年人興趣愛好的活動有很多,如練習書法、釣魚、養花、打太極拳等。退休後也要堅持參加社會活動,重新建立人際關係,互相幫助。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理解與幫助他人,也有利於自身的心理健康。

  第二,保持樂觀情緒、好奇心和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有些老人感到晚年生活並不愉快,不得不默默地承受著孤獨、苦悶、壓抑的折磨。很多事情都要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要學會積極地接受生活中的變化,比如空巢老人,會因為無法依賴子女而傷心難過,可以試著接受和麵對這種事實,轉而依賴自己和老伴,或其他可以依賴的人。並且堅信擁有一個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決心理的痛苦。

  第三,保持家庭和睦,讓老人安享晚年。到了老年,人的希望就會由大變小,家庭關係和諧是老人的最終願望。因此,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遇事與老人溝通商量,滿足老人的願望。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15

  第1篇:老年人常患病的臨床護理模式分析

  隨著疾病譜的改變,疾病防治重點由感染、傳染性及營養不良性疾病轉向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見病、慢性病,衛生管理模式從疾病治療轉型為重視預防保健的全程健康管理。以社群居民需求為導向,提供可及、連續、綜合的社群護理成為深化社群衛生服務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解歐陽路街道中老年人的患病和護理需求情況,我們於2012年對街道18個居委&45歲中老年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報告如下。

  1物件和方法

  1.1物件

  根據社群護理問卷調查樣本率的經驗值,按全街道中老年人口5.0%計算,樣本量確定為2400人。採用抽籤法,在社群18個居委中抽取6個居委,每個居委會按門牌號排序,隨機抽取400名&45歲的中老年人為調查物件。共發放問卷2400份,收回有效問卷2033份,回收率為84.7%。

  2033名調查物件中,年齡45~95歲,平均(61.7±6.5)歲;職業以職員和工人為主,分別佔36.9%和31.8%;患病時配偶照顧1518人,佔74.7%;年平均收人25000元1428人,佔70.2%;享受城鎮職工醫療保險1793人,佔88.2%。

  1.2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情況、患病情況及社群護理需求。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護理人員擔任調查員,調查前經培訓統一調查標準,採用面對面他填方式進行調查。

  1.3統計學方法

  採用Excel建立資料庫,用SPSS15.0對資料進行處理分析,定量資料偏態分佈用中位數、分類資料用百分比(%)作統計性描述,多項選擇題用佔總回答數的百分比表示。

  2結果

  2.1中老年人患病情況與社群護理利用

  在2033份問卷中,患有1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患者為946人,佔46.5%,其中高血壓633人,佔31.1%;冠心病354人,佔17.4%;糖尿病患者186人,佔9.1%;椎間盤疾病患者127人,佔6.2%;慢性支氣管炎患者99人;佔4.9%。

  社群主要傳染病和慢性病患者,在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服務站、居民家庭接受社群護士提供1次及以上護理治療、慢性病隨訪、健康教育等服務的人數,佔患者的比例均&70.0%。居民對社群護理的滿意度為92.7%。

  2.2對社群護理專案的知曉率及社群護理需求

  居民對中心已經開展的一般性護理治療類、輔助檢查類、健康教育類的知曉率總體較高,對特殊治療性護理知曉率較低。中老年人對社群護理需求,前5位依次為血壓監測(49.4%)、健康諮詢(38.4%)、血糖監測(36.1%)、營養治療與飲食指導(35.0%)、靜脈輸液(33.2%)以及服藥指導(31.0%)。

  3討論

  3.1社群是慢性病護理的主要場所

  老年人群的醫療護理一直是我們研究發展的重點領域,也是黨和政府關注民生的焦點。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市虹口區歐陽路街道在過去的12個月中,有64.1%的中老年人來過本中心接受服務,平均一個月來就診1次,同時也去附近的二、三級醫院進行就診或複診,平均每季度1次。

  到中心主要是就診和配點常用藥及慢性病藥物。大部分慢性病患者在衛生服務中心或社群及家庭中接受過不同程度和專案的社群護理,並熟悉社群護理的服務內容,對社群護理的滿意度達92.7%。社群已經成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醫療護理的主要場所。

  3.2全科型護理已在社群廣泛開展

  社群護理是將公共衛生學及護理學的知識與技能相結合,依託基層衛生服務體系,以社群為基礎、人群為物件,對個人、家庭及社群提供連續性服務,用以促進和維護人群健康。調查資料表明,本地區的社群護理除了一般性護理外,以慢性病管理、心理諮詢、健康教育、用藥輔導、慢性病康復及健康生活方式指導等為主要內容的全科護理已在社群中得到廣泛應用,這和趙如煥等闡述的我國社群護理工作內容比較侷限,主要以家庭護理、輸液、常規體檢及注射為主,在開展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方面明顯不足有明顯不同。

  3.3慢性病護理成為社群護理最主要的內容

  透過調查發現,歐陽社群中老年人對4大類36項社群護理服務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但主要集中在輔助檢測類中的血壓監測、血糖監測;健康教育指導類中的營養治療與飲食指導、健康諮詢、服藥指導;以及一般性護理類中的靜脈輸液等方面,而對特殊治療性護理類需求不強烈,以上這些護理需求和本地區的疾病譜有一致性,說明老年慢性病預防和護理是居民的主要需求。社群老年人對血壓監測及防治高血壓的健康宣教需求相對較高。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定期監測血糖,他們非常需要這方面的專業護理及宣教。

  本地區中老年人學歷以初、高中為主,大部分中老年人享受城鎮職工醫療保障。文化程度高、經濟收人高的老年人對自己的健康更為關注,對自我保健能力和心理衛生知識的要求更高。

  3.4進一步改善社群護理的舉措

  3.4.1根據護理人力的層級管理,提高社群護理工作質量

  近幾年社群護理從疾病管理到健康管理,模式在變,服務理念也在不斷轉變。大部分社群護士處在初級職稱,工作經驗不足,如果讓其主要從事慢性病隨訪或健康教育,會導致經驗不足或能力有限影響護理工作的質量。建議運用護理人力的層級管理,有效地為社群人群提供健康服務,滿足不同層面的護理需求。可根據崗位設定,初級或低年資護士以在服務中心(站點)提供護理操作技術和照顧服務中的基礎護理為主,中高階或高年資護士以進社群或家庭提供心理諮詢、健康教育、家庭訪視、慢性病患者的康復、治療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指導等為主。

  3.4.2資訊化建設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血壓監測和血糖監測是社群需求量最大的,但目前社群護士人數有限量尚不能滿足大量的慢性病監測需求,需要進一步加大資訊化建設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滿足百姓需求。

  3.4.3建立全民參與的社群護理新模式

  社群衛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而社群護理是這個工程中的一個子系統,本街道常住人口7.5萬,僅靠36名護理人員顯然不能完成優質的社群護理工作。如果能整合社群中的志願者,做好基礎的、相關的培訓,共同參與到社群健康維護和促進工作中,建立全民參與的社群護理新體系,將有助於社群衛生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對社群居民進行階段性醫療護理需求的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及時調整社群衛生服務的手段和方法,對提高社群衛生服務的利用率和建立良好的服務品牌,以及提高社群百姓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質量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

  本文得到復旦大學王穎博士和上海交通大學仇玉蘭教授指導,在此表示感謝。

  第2篇:探討社群老年人常煥兵慢性病的家庭護理成效

  我國經濟在快速增長的同時,也面臨著慢性病的高負擔,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並呈現年輕化趨勢。研究表明,我國明確診斷為慢性病的患者超過2.6億,慢性病在我國人群死因構成、疾病負擔中比例最高,其給居民家庭生活、衛生服務系統和公共財政帶來了巨大壓力,尤其對低收入人群影響尤甚,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慢性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質量,本研究旨在探討社群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況及其對家庭護理服務的需求情況,為政府和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老年慢性病管理和家庭護理服務提供參考依據。

  1物件與方法

  1.1調查物件

  本研究以成都市新都區10個鄉鎮為調查現場。調查物件納入標準:1)居住時間為半年及以上,年齡>60歲;2)無語言交流障礙、神智清醒;3)無認知障礙;4)自願接受本調查。排除標準:1)居住時間少於半年,年齡<60歲;2)語言交流障礙、神志不清;3)有認知障礙;4)不依從者。

  1.2調查方法

  調查採用分層抽樣方法選取調查家庭,由培訓合格的調查員入戶對調查物件的家庭進行面對面調查和深入訪談。採用居民疾病調查問卷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疾病和家庭護理需求方面的調查。問卷包括一般人口學特徵、居民患病情況以及對家庭護理服務需求情況等,其中居民慢性病患病情況以醫院出具的診斷報告為準。

  1.3統計學方法

  調查採用EpiData3.1軟體建立資料庫,並錄入資料資料。運用SPSS17.0統計軟體對分類資料進行率和構成比統計描述。

  2結果

  2.1—般情況

  共發放問卷800份,回收有效問卷728份,回收率為91.00%。本研究的728名調查物件中,男323人,女405人,男女比例為1:1.25;平均年齡(68.0±2.4)歲。

  2.2慢性病患病情況

  共調查社群居民1915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728人,老年人中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居民有306人,佔調查總人數的42.03%(306/728)。其中,慢性病患者中男性居民佔53.92%(165/306),女性居民佔46.08%(141/306)。患慢性疾病位於前5位的順位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類風溼性關節炎和慢性支氣管炎。

  2.3家庭護理服務需求情況

  2.3.1對家庭護理服務總體需求情況家庭護理服務一般需求及以上需求的老年人佔76.10%(554/728),其中完全需要的有62人,佔受調查老年人的8.52%(62/728)。

  2.3.2調查家庭對各項服務需求情況調查的社群老年人對各項家庭衛生服務專案的需求及程度均有差異。調查物件中需求專案高低依次為常見疾病的及時診治、急症的及時診治、定期健康檢查等。

  3討論

  隨著老年人口迅速增加,老齡化及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已經成為嚴重影響居民健康的重要問題,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家庭養老和家庭護理服務是我國養老發展的趨勢,由於家庭結構小型化,兩代人分居的傾向,家庭功能的外移和家庭護理服務資源的匱乏,未來家庭用於治療慢性病和護理費用的投入會越來越多。目前我國養老服務社會化程度不高,家庭護理服務為體弱多病的高齡老人、臥床老人以及活動能力下降的老人提供家庭護理服務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重在瞭解老年人群現狀,分析家庭護理服務的內在需求,為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基層醫療機構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60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達到42.03%,慢性病以高血壓、糖尿病等為主。目前,基層醫療機構積極主動開展了關於慢性病的管理與服務,但未從源頭減少慢性病的發生,因此對慢性病從病因進行預防控制是根本。研究結果顯示,社群老年人對家庭護理服務需求率高,雖然對各項家庭衛生服務專案的需求有較大差異,但對常見疾病的及時診治、急症的及時診治、定期健康檢查以及老年保健服務等方面的需求較高,表明家庭社群護理與衛生服務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居家護理服務需求受經濟狀況、文化和社會等多因素影響,如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健康意識較強,希望得到更多與自身健康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收入越低的社群老年人居家護理需求越低。目前我國多數醫保政策不支援居家護理服務中所涉及到的人力成本、醫療護理成本,經濟因素是影響老年人接受居家護理服務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低文化、低收入家庭老年群體中廣泛宣傳家庭護理服務的內容、形式及其對促進自身健康的重要性,讓更多的社群老年人瞭解和接受家庭護理服務;同時政府需制定相關的配套政策,加大投入,建立合理經濟補償機制,規範家庭護理服務的收費,獲得醫保政策支援,讓更多老年人享有社群家庭護理服務,不斷滿足老年人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群的生命質量和生活水平。

  綜上所述,社群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其對家庭護理服務需求亦高,其中以常見病、急症的及時診治和定期健康檢查等專案需求最高。本研究未收集有關學歷、家庭經濟收入、病情嚴重程度等影響家庭護理需求的相關資料,對研究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在今後的研究中,將對家庭護理需求的影響因素及老年人常見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的家庭護理需求專案開展更深入的研究。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16

  糖尿病腎病是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疾病了,在患上了糖尿病腎病的時候,不好好護理的話,患者的健康就會受到很大的威脅,在生活中要引起重視才行,找到合適的護理辦法,家屬要多掌握一些護理的方法,這樣患者才會有健康的身體。

  一、老年人糖尿病腎病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1.糖尿病腎病護理方法是什麼?提供一個安靜沒有感染的休養環境。

  2.傳統的中醫方法,雖然在降糖方面效果會慢一些,但其在併發症治療方面小有成就,目前應用較廣的藥物有恆濟悅泰膠囊等,患者應該及時配合一定的治療方案,治療及其預後。

  3.輕病人注意勞逸結合,無高血壓,水腫不明顯,無腎功能損害,蛋白不多的患者,可適當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預防感染;對水腫明顯,血壓較高病人或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強調臥床休息,按病情給予相應的護理級別。

  4.糖尿病腎病護理方法是什麼?監測體重,每日2次,每次在固定時間穿著相同衣服測量。

  5.記錄24小時出入量,限制水的攝入,水的攝入量應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ML為宜。

  6.糖尿病腎病護理方法是什麼?觀察尿量、顏色、性狀變化:有明顯異常及時報告醫師,每週至少化驗尿常規和尿比重1次。

  7.注意觀察病人的血壓、水腫、尿量、尿檢結果及腎功能變化:如有少尿、水腫、高血壓、應及時報告主管醫師給予相應的處理。

  8.注意觀察病人神志、呼吸、血壓心率的變化:注意高血壓腦病、心功能不全的先兆症狀。

  9.糖尿病腎病護理方法是什麼?密切觀察病人的生化指標:觀察有無貧血、電解質紊亂、酸鹼失衡、尿素氮升高等情況。如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處理。

  10.糖尿病腎病護理方法是什麼?指導使用胰島素的病人,根據血糖、尿糖計算胰島素的劑量。

  二、老年人糖尿病腎病治療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方法一:控制血糖

  嚴格控制血糖在理想範圍一旦確診為糖尿病腎病,口服降糖藥只能選用糖適平,拜糖平或用胰島素治療。如已進入尿毒症期,不能再用口服降糖藥。由於腎糖閾發生變化,不能用測尿糖來觀察病情。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方法二:嚴格控制血壓

  將會對改善腎功能有幫助。血壓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降壓藥可選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卡託普利,依那普利,洛汀新等或鈣離子拮抗劑,心痛定等。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方法三:限制蛋白攝入

  按0.6~0.8克/公斤標準進低蛋白飲食。以攝入優質動物蛋白為主。鹽的攝入控制在5克/日以下。浮腫時鹽限制更要嚴格而且還要限飲水量。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方法四:中醫中藥治療

  祖國醫學對腎臟病治療有豐富的經驗,可用辨證施治,對糖尿病腎病治療起到積極作用。但進入尿毒症期,也要慎用。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方法五:腎功能衰竭的治療

  當已進入尿毒症期,除了以上治療外,還要選擇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以便把血液中的廢物排出體外。如果有條件進行腎移植,恢復程度和生存時間都會明顯提高。

  三、老年人糖尿病腎病三級預防介紹

  一級預防:患者一經診斷為糖尿病或發現糖耐量減低(IGT),就應積極治療,糾正體內IGT狀態。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和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現。

  二級預防:糖 尿病病人定期作尿白蛋白、腎功能(肌酐清除率)、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血壓、眼底檢標查,特別是尿白蛋白檢查,有利於儘早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得以診斷。 DN早期出現的微量白蛋白尿經積極治療後部分患者是可以逆轉的。該階段的治療干預可以減少和延緩大量蛋白尿的發生。早期積極控制血糖,可使腎臟肥大恢復和 升高的GFR降至正常;對於糖尿病腎病Ⅲ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強化胰島素治療、嚴格控制高血壓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可延緩腎臟病變的進展,減少尿白 蛋白。

  三級預防:進入臨床糖尿病腎病期為腎臟不可逆的標誌。但控制糖代謝有利於減少糖尿病的合併症(如心血管、神經、視網膜病變和感染),可能在某種程度對減緩慢腎臟病變發展進度及提高生活質量有益。

  四、老年人糖尿病腎病的五個分期症狀

  Ⅰ期:以 腎小球高濾過和腎臟輕度增大為特徵。表現為GFR升高,腎小球毛細血管襻血漿流量增加和毛細血管內壓增高等血流動力學變化。GFR升高25%~40%,可 達150ml/min,腎臟體積增加25%左右,但無明顯的組織病理學上的改變,亦無任何臨床症狀。目前一般的臨床診斷方法無法發現,為糖尿病初期。

  Ⅱ期:休息無尿蛋白排量增多。運動激發後,可出現尿蛋白排量增高。該期腎小球開始出現結構性損害,但系可逆性。在此期GFR可能更高,可超過150ml/min,部分患者血壓開始從原有基礎升高。在此期如能進行早期干預治療,腎小球結構和功能可恢復正常。

  Ⅲ期:表 現為持續性尿白蛋白排量(UAE)增高(20~200μg/min),為高度選擇性蛋白尿,稱為早期腎病,也即通常所指的早期DN。在該期GFR逐漸恢復 至大致正常水平,血壓可略增高,但未達高血壓水平。 早期DN中GFR與血漿流量的增加與血糖控制狀態有一定關係,血糖控制後兩者可下降。有人發現給予高蛋白飲食,GFR可增高,但限制蛋白質飲食後,GFR 可降低。

  Ⅳ期:即臨床腎病期。在尿微量白蛋白等早期診斷指標應用前,臨床上診斷的DN多為此期。該期特點為出現進行性增加的臨床非選擇性蛋白尿,GFR逐步下降。組織病理學改變逐步發展為腎小球硬化。

  Ⅴ期:尿毒症期。糖尿病臨床蛋白尿期進一步發展,則腎功能逐漸減退,直至進入終末期即尿毒症期。此時,腎糖閾常常明顯增高而尿糖增多不明顯,腎臟毀損時臨床表現變化多樣,有多系統累及,各系統病變的嚴重可以不同。 DN的終末期臨床表現與其他腎臟病所致的尿毒症相似。

  老年人護理員心得體會 篇17

  1、家人給予支援與教育

  老年人有自己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對醫院環境感到陌生、厭倦,有的還會因生活習慣受到干擾或擔心而感到煩躁不安或憂鬱不振。因此,家屬應多與老人交談,鼓勵安慰老人,使他們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

  2、控制飲食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項治療措施。護士要指導患者掌握血糖、尿糖、體重的自我監測方法來控制飲食。一定要按照制定的食譜進食,主要以蔬菜為主。不僅要控制主食,還要控制魚、肉、蛋、油等副食的攝入,患者如有飢餓感時,可吃少量南瓜子,增加蔬菜食用量,採用低鹽飲食。

  3、切忌飲酒

  長期飲酒對肝臟不利,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而且少數服磺脲類降糖藥的病人,飲酒後易出現心慌、氣短、面頰紅燥等反應。因此糖尿病患者切忌飲酒。

  4、堅持適當的運動

  體力活動減少、運動不足是易患糖尿病的一種因素。因此,老年人每天進行自己喜歡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但活動時間不宜過長。

  5、注重足部護理

  老年患者皮膚抵抗力減低,一旦破損易發生感染,傷口癒合困難。因而要注意足部衛生,幫助患者提高防護能力,每天檢查雙足有無裂口,選擇適當的鞋襪,避免因微小的創傷而引起潰瘍、感染甚至壞疽等。檢查足底可使用鏡子,要有良好的光線環境,如果視力不好,戴上眼鏡或請家人、朋友幫助,重點檢查足底、趾間及足部變型部位。

  6、預防低血糖

  老人外出時,要隨身攜帶老人所需的藥品和適量糖塊或含糖飲料,當老人出現頭暈、乏力、虛汗、心跳加快等情況時,應立即給予糖塊或含糖飲料,他、然後報告醫護人員,以防止發生低血糖性休克等意外。

  7、觀察老人的病情

  家屬應密切觀察老人的病情。由於老年人多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手術後可能誘發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老人若出現頭痛、頭暈等不適症狀,應及時通知醫生予以處理;

  8、家人協助老

  家屬應多給予老人生活上的關心。如定期協助長期臥床者翻身,幫老人按摩、洗頭、剪指甲等。及時幫老人新增衣服,避免感冒,以防肺部感染。鼓勵病人擴胸、深呼吸、咳嗽以增進肺功能。保持會陰部清潔,妥善使用便盆與接尿工具,以預防泌尿道感染。保持病室環境和床單整潔、空氣新鮮,增加病人舒適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