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前教育條例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關於學前教育條例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學前教育條例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前教育條例的心得體會1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學前教育事關兒童的健康成長,事關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事關國家民族的未來。透過參加學校組織的《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的學習,我的感觸很深,以下幾點讓我印象深刻:
《條例》中第十六條提到幼兒園應當加強與家庭、社群的合作,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擴充套件學齡前兒童的生活和活動空間,透過多種形式開展學前教育宣傳、指導等服務。1.家庭是幼兒的第一生活場所,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隨著年齡的增加接受到了幼兒園的教育,但入園後的教育效果也離不開家庭的配合。因此家園結合已經成為必然。作為幼兒園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家園合作的思想,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主動參與。如定期舉辦家長會、家長開放日、成立家長委員會等。2.幼兒園與社群的合作。幼兒園周圍的社群是幼兒十分熟悉的地方。社群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在幼兒的成長中,特別是精神的成長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幼兒園在與社群的合作中,可直接利用社群豐富的資源,讓幼兒走進社會的大課堂,如利用社群的各種機構(社群辦事處、敬老院等)、設施(健身器材等)達到資源共享。還可邀請或參觀社群內的勞動模範,解放軍戰士、醫務人員、警察叔叔,聽聽、他的先進事蹟和各種知識、小常識。開闊幼兒的視野和知識面,可以帶領幼兒參觀敬老院幫助老人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小培養敬老尊老的好風尚、好品質。
《條例》第二十七條提出園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強安全管理。幼兒園的頭等大事就是安全工作,做好安全工作是保證入園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首要任務,關係到家庭和社會的穩定。所以必須抓好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首先增強教職工的安全意識把安全工作列入工作的議事日程,使廣大教師牢牢樹立“安全第一”的教育觀念,把幼兒的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只有在保證幼兒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各方面的教育。其次全工作的正常進行,還應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如把晨檢關,午睡值班、戶外活動環節檢查等;最後要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學會注意保護自己等。
作為剛入職半年的學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認真學習《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嚴格按照條例精神,在幼兒園教育的各項活動安排中,既要符合學前幼兒學習和發展的特點和需要,又要與家庭、社群緊密合作,讓幼兒有充足的時間、場地來開展各種活動,同時也要加強安全工作,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相信孩子們一定會在園中愉悅身心,體驗生活,積累經驗,得到真正的快樂。
學前教育條例的心得體會2
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情緒性強、自制力差、認識活動以具體形象為主的年齡特點。而遊戲恰恰能滿足幼兒好動、自制力差的特點。在遊戲中,幼兒不僅可以自由地變換動作、姿勢,還可以多次重複所感興趣的動作。遊戲還可以滿足幼兒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幼兒在遊戲中可以獲得影響與控制環境的能力,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當幼兒完成了包含在遊戲活動中的一定課題與任務時,幼兒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我們在幼兒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從幼兒年齡特點出發,調整幼兒一日活動結構。
從幼兒年齡特點出發,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安排幼兒的一日活動,活動應儘量以遊戲為主。讓幼兒在集體組織的活動感受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中的快樂,把幼兒從束縛的活動內容與空間中解放出來,給幼兒更多的遊戲時間,增加幼兒自選玩具、自由結伴、自由交談的活動。
(二)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意願及年齡特點,創設遊戲區,投放遊戲材料。
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興趣往往是成功的先導,它在適宜的條件下,會給孩子確立未來的理想,而理想又能成為其終身奮鬥的目標。愛因斯坦從5歲時對羅盤感興趣,最後成為物理學界的泰斗;達爾文雖屈從父命去學習醫學和神學,卻依然熱衷於野外標本採集,從小對動植物感興趣,最終他跨入生物科學的殿堂,創立了不朽的進化論。
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一定的條件影響下發展變化的。我們要透過遊戲豐富幼兒的生活,提供給幼兒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他們遊戲的興趣。我在我們縣第二幼兒園的一次觀摩中,我看到幼兒在“《開診所》”的區角遊戲中,教師做了大量準備,準備了聽診器,大量的藥品等,還給幼兒帶上小白帽,穿上白大褂,打扮的真像一個“小醫生”,激起了幼兒的強烈興趣,“小醫生”還真懂得不少,能說出幾種疾病的名稱並開單拿藥,自始至終幼兒興趣盎然。萬物實質及其因果關係的過程本身,就是興趣的重要源泉。在環境的創設上我們應注意從幼兒的興趣上出發,讓幼兒置身於豐富多彩、充滿生機、富有情趣的環境中,並處在活動的主體地位,以積極的情緒面對各種問題,使幼兒愉悅的心情在活動中得到滿足。如:在遊戲活動中,我發現幼兒拿拼插玩具當“話筒”,舉在嘴邊,非常投入地“演唱”,就可以從而瞭解到幼兒有表演的興趣和願望。於是,我就可以利用一些廢舊紙筒、布頭兒製作成“話筒”,把幼兒熟悉、喜愛的歌曲和兒歌串錄下來,並找來響板、撞鐘、鈴鼓等小樂器等,來幫幼兒搭建“小小舞臺”,並且在這當中增設表演遊戲角,充分給幼兒提供了表現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與條件。如在玩“建築”遊戲時,幼兒有的能分享、合作、共同協商來建構,而有的幼兒則喜歡以獨立遊戲、平行遊戲為主,因此,教師在遊戲時可以把積木分成幾筐,使到建築區的每一名幼兒都有一份數量充足的建築材料,並給幼兒投放小汽車、小樹、花、人物、動物等輔助材料,豐富遊戲內容。
(三)在各類遊戲活動中培養幼兒自信心。
在遊戲中,幼兒敢於表達或表現自我,敢於與同伴交往並且大膽想象,從而運用材料大膽表現、創作等等,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要注重挖掘、分析各類遊戲活動中潛在的培養幼兒自信心的因素,使幼兒的`自信心在遊戲活動中得以培養,所以我們就要創設與培養幼兒自信心相適應的良好環境,並且使活動室環境佈置與有關自信心的主題結合,
突出幼兒自信心培養的內容。在遊戲活動中,我們應注意儘量運用旨在滿足幼兒的需要、使幼兒感到自我價值的積極語言,並注意運用眼神、笑容、身體接觸等無聲語言肯定幼兒的積極行為。比如,有一名幼兒偶然來到語言角,她學著老師的樣子,從布口袋裡拿出幾個手指偶,套在手上,用不連貫的語言講起故事來,這時我雖然看到他講述得不太好,但是從中我發現了這位小朋友喜歡講故事,我就走上前去,充分鼓勵他說:“你講得真好,老師真愛聽!”這位小朋友聽到了我的話,受到了鼓勵,忽然揚起頭,高興地說:“我最喜歡講故事啦!”幼兒的一個隨意行為受到老師的關注和肯定,便得到了強化,使幼兒從這種自信心獲得了強大的推動力。
總之,幼兒對學習的興趣不是生來就有的,作為老師我們要有意識的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興趣,要使幼兒廣泛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培養多方面的興趣。幼兒對某些事物或某個活動的興趣,多是直接的、暫時的、不穩定的,這種興趣多是由幼兒的好奇心引起的,一旦幼兒的對它的疑問解除,興趣就消失。所以我們要注意使幼兒遊戲活動與高層次需要聯絡起來,與幼兒遠大的理想結合起來,這樣會增加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進而形成穩定持久的興趣。
學前教育條例的心得體會3
3月1日,江蘇省在全國率先出臺實施《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條例》指出:“禁止以集中授課方式實施漢語拼音以及漢字讀寫訓練、數字書寫運算訓練、外語認讀拼寫訓練”等違背幼兒成長規律的“小學化”傾向的教育行為。這一規定為幼兒園進一步規範學前教育、實施啟蒙教育注入了強心針。
曾幾何時,迫於家長、周邊教育環境的壓力,幼兒教育的目標、信念動搖了,或多或少出現一些小學化傾向的教學活動。今天,條例出臺了,我們更應義無反顧地迴歸到學前教育的根本上來,即從幼兒的身心特點出發,透過生動性、遊戲化和趣味性的豐富多樣的活動開展,滿足幼兒感知、體驗、探索的需求,保護幼兒的興趣和自由想象力,注重幼兒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幼兒進入小學全面發展做好智力與能力的準備。
同樣,這一規定為年輕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盲目跟風的舉動注入了清醒劑。當今競爭的時代也殃及幼小的孩子,各種學前教育培訓機構喊著同一個口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年輕的父母們忙不迭地和孩子奔波於英語、珠心算、拼音的培訓班。在學齡前期如果不斷地灌輸各種知識,很可能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把學習和痛苦劃上等號。這與學前教育是早期的幼兒智力開發,是讓幼兒積累感性經驗,培養學習興趣的定位背道而馳。
作為學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認真學習《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嚴格按照檔案精神,將遊戲貫穿幼兒的一日學習和生活,規範辦園,讓學前教育掀起一場沁人心脾的春風。
學前教育條例的心得體會4
隨著春天的來臨,我們幼教工作者也迎來了學前教育的春天,《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的頒佈實施,猶如一股春風迎面吹來,我們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溫暖,感受到了國家對幼教工作、幼教者的重視和關懷之情。
《條例》從總則、保育教育、教育機構、保育教育人員、保障監督、法律責任、附則七方面全面細緻地詮釋了政府、幼兒園教職工的職責、權力、義務以及幼兒的各項活動細則,透過各項細則的詳細詮釋,我們明白了幼兒教育不只是托幼機構或家長的事,而是國家和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援。社會公眾應改變對學前教育的看法和態度,創造關心幼兒和重視學前教育的社會大環境。透過學習我們感受到了學前教育之光的溫暖,《條例》就像一盞明亮的指示燈為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讓我們看到了學前教育的光明前途。
這次學習的重點以及感受最深的還是《條例》中關於保育教育方面的指導規定,它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職責,“教育無小事”我們要牢記自己的使命,時刻用條例這面鏡子來對照自己的言行舉止。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兒童和成人一樣,是享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的需求應受到尊重並得到滿足。因此教師與幼兒交往時的態度、方式都應讓幼兒感到安全,沒有壓力,要重視每個幼兒,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和尊重。
其次遵照條例要求,我們每個教師要樹立良好的教師觀,教師工作不僅僅在付出,同時還要發展自己、完善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努力把自己定位於一個研究者,不放棄任何一個探索幼兒發展狀況的機會,透過日常工作的研究積累,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的教育觀。每個教師都應該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只有透過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成長,才能促進孩子發展,才能在幼教的道路上採擷到更多的累累碩果。
透過學習,我們不難發現黨和國家對幼兒、對幼教者的關愛貫穿了整個條例,那麼作為幼教者的我們如何把愛貫穿到幼兒身上呢?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就是母愛,我們要像媽媽一樣去愛每個孩子。首先我們要用愛的目光關注每個孩子,愛的目光是孩子成長的營養源,作為老師應每天注視孩子,用賞識和讚許的眼神告訴孩子“你真棒!”,每天要反思自己對孩子愛的目光夠不夠?其次時刻要用愛的微笑去面對孩子,微笑是老師對幼兒表達愛意的最佳形式,作為老師對孩子微笑,傳遞給孩子的資訊是:孩子,我愛你!與孩子交流時要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愛的語言能夠培養出懂得愛的孩子,愛心是語言流露的源泉,作為教師,應該經常鼓勵孩子“孩子,你真棒”從而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感。日常生活中要用愛的細節去感染孩子,光給與孩子愛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學會體驗愛,蒐集愛,作為老師應該讓孩子從生活的細節中學會發現愛、感受愛,從而培養幼兒對生活、對他人的熱愛之情。教育教學中要用愛的管教約束孩子,愛孩子絕不是縱容孩子,放任自流,作為教師要適當約束孩子,讓孩子從小懂得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培養幼兒初步的社會規則意識。最後最重要的要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作為教師應該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去包容孩子的一切,包括孩子的成功與失敗,正確與錯誤,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可塑之才。我們幼教者要胸懷“帶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博大情懷,用“愛”來精心灌溉培育祖國的.花朵。
透過條例的學習,我們更加堅定了幹好工作的信心,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我們有責任有動力把幼教事業當成一生的追求併為之奮鬥終身,用實際行動譜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事業輝章!
學前教育條例的心得體會5
《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共七章六十條,讓我印象較為深刻第五十二條幼兒園違反本條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招生、停止辦園,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保育教育場所以及設施、裝置不符合規定標準,妨害學齡前兒童身體健康或者威脅學齡前兒童安全的;
(二)拒絕接收具有普通教育接受能力學齡前殘疾兒童的;
(三)違反規定聘用人員的;
(四)幼兒園班級人員超過規定限額的;
(五)未執行安全、衛生、保健、營養等相關規定的;
(六)選用未經審定合格的教師指導用書的;
(七)侵佔、挪用、抽逃學前教育經費的。
讀起這一條,我印象特別深刻。因為它讓我想起了我遇到的一個特殊的孩子。
他叫果果(別名),他的父親是個殘疾人,頭特別大,但是個子不高,身上的骨頭特別容易碎,整天就靠坐在電瓶車上走家串戶,靠給別人修理電視機為生。聽別人介紹,不管電視機多麼複雜,經過他的手一琢磨,馬上就能正常使用,他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可惜的是殘疾的身體限制了他的行動,更限制了他的前途。殘疾的身體沒有心儀的愛情,儘管他心底裡有一百個不願意,但是為了完成父母的心願,只能討個痴呆的老婆勉強成個家。可不幸的事情接踵而來,滿心歡喜迎來新生命的降生,開始還很正常,可是到了七八個月的時候發現,孩子不會站立,反應比較緩慢,原來孩子患了先天性腦癱,兩條腿都不會站立,讓原本不幸福的家庭雪上加霜。就這樣孩子一天天長大,已經到了上學的時間,可是遲遲沒有來幼兒園報名,什麼原因呢?打電話又沒有人接?詢問鄰居,都是出去啦,不在家。原來父親經常帶著痴呆的老婆和腦癱的兒子在幼兒園旁邊轉悠,沒有勇氣帶孩子來報名,或者擔心孩子上學會受到怎樣的禮遇?內心的焦灼讓果果爸爸左右為難。
開學後的第四天,果果爸爸終於下定了決心,等所有的孩子都進了幼兒園後,他向保安詢問了我的電話號碼,接到電話我立馬趕到幼兒園門口,只見果果父親慢慢地跪下,我嚇得趕忙扶起他。“老師,老天對我不公平,我自己是個殘疾我認了,為什麼厄運降到兒子頭上?他天天吵著要跟小朋友們一起玩,我真拿他沒辦法。”“孩子要上學,那你就送他來吧。”“老師,孩子在車上,沒辦法下來,不知道您收不收。”我這才發現原來孩子也是個殘疾人。“沒關係,你歇會兒,我來抱孩子進教室。”不知道就這麼一抱,孩子的父親雙眼溼潤了,逢人就誇我們的老師人了不起;就這麼一抱讓我們制定了一份特殊的計劃:園務組的一位成員每天定時定點抱孩子,每天班上的老師定時給孩子大小便等生活起居;每天定時有專人陪同他玩耍。不知不覺三年一晃而過,孩子要上特殊學校,我們也特別捨不得,每天的相伴相隨、每天的歡聲笑語、每天的喃喃細語讓我們有了一份難捨的牽掛,不知道新老師會不會像我們一樣善待他?不知道離開我們他會不會一樣開心?
家再溫暖,小鳥也有展翅飛翔的時候,深深地祝願他每天過得開心。我們沒有嫌棄他,讓他成為我們幼兒園另一道靚麗的愛的風景線,孩子的愛心在這裡得到昇華,如果孩子哪天缺席,孩子們會問長問短,就像生活少了一道佐料。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理應受到同樣的關愛。我們的果果也讓我們的老師收穫頗多,一位老師因他設計的中班活動案例《果果的幸福樹》獲縣優秀活動設計二等獎;一位老師撰寫的文章《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參加南通市教育論文評比獲二等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