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美德心得體會(通用12篇)

家庭美德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庭美德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庭美德心得體會 篇1

  我認真學習了“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系列課程,全面理解了教師道德價值、教師道德觀、教師道德範疇和教師道德養成等教師道德的相關知識。此次培訓學習,以“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為主題,以立德、責任、自律、孝悌為核心內容,對我進一步提升道德素質和水平,更加自覺地遵守社會主義道德規範很有幫助。

  首先,俗話說,“正人先正己”,作為一名教師,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修養,修身正己、樹立形象,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這樣才能在群眾的心目中樹立起良好形象。“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級領導幹部和教師隊伍的工作方向和內容的集中體現。群眾滿意不滿意,就是看各級領導幹部和教師隊伍宗旨意識牢不牢固,為群眾紮紮實實辦了多少實事、解了多少難題。能否得到群眾的支援,對我們的工作成敗至關重要。在實際工作中,只有瞭解民情,傾聽民聲,尊重民意,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能找到解決群眾利益問題的好辦法、好途徑,要真正做到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為人民服務上。

  其次,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敬重自己的職業,勤奮努力,是教師盡職盡責的道德操守。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對自己工作崗位的愛,對自己職業的敬,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教師應該自己遵守的道德要求。因為職業不僅是個人謀生的手段,也是從業者完成自身社會化的重要條件,是個人實現自我、完善自我的舞臺。“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一個公務員,如果缺乏敬業精神,不但會給本部門、本地區造成嚴重損失,還會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因而,作為一名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以極端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工作,敬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深入鑽研探討,力求精益求精,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最後,牢固樹立公僕意識,把奉獻精神體現在工作中,體現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裡,體現在各種考驗面前。奉獻精神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自強不息的精髓。戰爭年代,為了中國的解放事業,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更有千千萬萬中華兒女,在本職崗位上,不講條件、不求回報、不怕代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甘願付出自己的汗水、艱辛甚至生命,才會有今天祖國建設舉世矚目的成就。公

  總之,強化道德意識,重視道德修養,提升道德品質,自覺踐行道德規範,爭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讓人民群眾滿意,是成為一名高素質教師的必備條件,我始終保持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情操,創造出一流的工作業績,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家庭美德心得體會 篇2

  近期,我在網上參加了公務員“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培訓活動,此次培訓共分為立德、責任、自律、孝悌四個部分,四位老師為我們深入淺出的闡明瞭作為一名公務員如何踐行德、孝、責、律,作為一名部門主要負責人的我,一定按四個字的要求,約束自己,做一名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一、把樹立良好的公德意識作為加強社會公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社會公德是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約定俗成的一種共同的社會準則。它對於規範人們的日常行為,促進一個社會和企業的良性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必須樹立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同時社會的發展又與個人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范仲淹曾經在岳陽樓上把酒臨風留下一名流傳千古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之樂而樂。”大到國家、小到集體,都與個人的發展惺惺相惜,人人確立了良好的社會道德水平,才能使社會整體道德水平提高,從而樹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反過來,我們整體道德水平的提高,又會起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影響作用,從而帶動每個人道德水平的發展,增強每個人的積極性和自豪感,反過來又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

  二、把家庭美德建設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礎工程

  1、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美德建設的水平直接關係到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水平,家庭的穩定直接關係到整個社會的穩定,家庭又是社會道德建設的直射點,家庭美德建設又反映出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水平。因此,家庭美德建設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基礎工程,只有把基礎工程打牢了,我們才能築牢社會道德建設的大廈。單位的各個部門必須形成共識,真正放在齊抓共管的位置上對待,建立家庭美德建設組織網路,實行具體分工,責任到人,年終目標考核制度,把家庭美德建設由軟指標變為硬指標,真正落實到位。

  2、實踐證明,家庭美德建設同其他工作一樣,要結合中心,突出主題,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家庭美德建設同社會各項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不能孤立地就家庭美德建設而抓家庭美德建設,這樣一來使家庭美德建設與中心工作形成兩張皮,不能起到促進中心任務的完成。因此,家庭美德建設要結合各個時期的不同任務進行,有聲有色地開展。。

  3、家庭美德建設應防止呆板老套,要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開展。在新的歷史時期裡,人們思想開放,見多識廣,喜歡接受新的事物。在家庭美德建設中,也應適應人們的需要和追求,運用多種形式和現代工具,廣泛開展家庭美德建設。

  4、家庭美德建設要不斷賦予新的內容,要與時俱進地開展。面對瞬息萬變、飛速發展的新時代,家庭美德建設不能一陳不變,要結合時代的發展,不斷給家庭美德建設賦予新的內容。在家庭美德建設中,要突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主題,家庭美德建設只有唱響為人民服務的主旋律,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為人民服務不僅是我們每個黨員、幹部的責任和美德,也是社會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和美德,只有突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家庭美德才能成為社會時尚。

  當代社會,紛繁複雜,各種利益關係縱橫交織,公務員面對各種誘惑和考驗,如何規避風險,“緊把”關口,“守住”底線,這就需要我們以道德自律和法律、規章制度和紀律來共同約束、規範自身的言行舉止,始終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慎微、慎獨、慎染、慎始、慎終。

  家庭美德心得體會 篇3

  我們的社會,是由千千萬萬個家庭組成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它吸收來自社會的養分,滋潤著各自的家庭,使每個家庭都能在社會的庇護下,得到健康的成長。高度文明的社會,使家庭健康、幸福,反之,不文明的社會也會影響著家庭的和睦和穩定。

  家庭對社會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和睦的家庭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無數個興旺發達的家庭,構成繁榮昌盛的社會。如果我們把社會比作一個人,那麼家庭就是人體內的細胞,這個社會是否健康有活力,關鍵取決於每個細胞以及細胞裂變出的分子是否健全。

  目前,社會在變革過程中,產生的道德領域內的問題,對家庭也有直接的影響,使一些家庭個體產生了生活目標不明確,人生的意義不清楚,失去了前行的動力。致使誠信、情感方面產生缺陷。在這美與醜同行、善與惡同在的社會里,產生這些現象也是正常的。就像一個人一樣,一生不生病是不可能的,傷風感冒小毛病影響不了健康,只要他的肌體是好的,我們就放心了。社會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一點問題,反而覺得是虛假的,只要主流是好的,我們這個社會還是健康的、進步的。

  但我們也不能忽視這些小傷風、小感冒,如果不加以防範、治理,長期積累,也會影響我們的健康,侵蝕我們的肌體,甚至會導致大問題產生。中央集中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治理活動,也是基於這種情況而開展的,透過集中教育、專項治理,解決道德領域記憶體在的突出問題,就會使我們這個社會更加健康、和諧,社會的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家庭更加幸福、美滿。

  稍微懂點醫道的人都明白,毛病都是由細胞病變開始的,社會的健康與家庭的教育有著很緊密的關係,防患於未然,是目前一項主要工作。當今是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教育的水平,社會成員素質已成為社會現代化的基礎。社會透過教育和輿論力量,使其成員掌握並形成信念、習慣和傳統,以此來約束個體行為,調節各種社會關係,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

  個體從出生起就在家庭中獲得一席之地,家庭在社會化中地位又顯赫,作用突出。所以加強家庭美德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都是家庭美德。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透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以此來影響、教育好子女。個體的童年時期是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兒童的語言、情感、角色、經驗、知識、技能與規範方面的習慣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中,大眾傳媒是十分重要的社會化傳播手段。影視、音像、廣播、報紙、雜誌,特別是網路,以其高效、快速向人們提供大量各種資訊,使人廣開視野,學到新的知識與規範。先進的思想能引導人們健康向上,不良資訊能衝擊人們的思想,一些不明真相的媒體將資訊無限地放大,使青少年無法判斷,影響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家庭每個成員都要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確定人生理想,社會也要透過多種途徑,指導其成員樹立正確的生活目的和理想,以此達到社會整合之目的。

  家庭教育在家庭美德提高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外面的環境可能是險惡的的,但我們要把家裡的小苗根基紮好,培養好,讓他明白做人做事道理,有正確的人生觀。這可是我們孩子以後能否走好人生道路的基礎和保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良好的家庭氣氛和教育,會培養出成功的孩子;為社會公德的提高作份貢獻;不良的家庭氣氛和教育,在當前社會複雜的環境下,是不可能培養出來優秀的人才,只能削弱社會公德,阻礙社會文明進步。

  只要我們每個家庭的美德都提高了,我相信,健康的細胞彙集在一起,整個社會的公德並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完美,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文明、健康、進步。

  家庭美德心得體會 篇4

  近期,我在網上參加了公務員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培訓活動,此次培訓共分為立德、孝悌、責任、自律四個部分,四位老師為我們深入淺出的闡明瞭做為一名公務員如何踐行德、孝、責、律,四個字包含了國家對一名合格公務員的要求,作為一名基層公務員,我一定按四個字的要求,約束自己,做一名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求是》雜誌副總編夏偉東博士給我們從六個方面講了立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們交往日益頻繁,凸顯出社會公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此,社會公德建設和私德建設應並駕齊驅,以個人品德促進社會公德建設,社會公德也為個人品德提供良好的環境,二者相輔相成。立德,是社會的要求,也是時代的要求。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精髓。孝悌作為一種社會道德風尚,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這些道德規範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部分,我們要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結合當今社會對公務員的時代要求,樹立良好的家庭美德,並將此推廣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肖群忠從三個方面為我們闡明瞭現代公務員孝悌的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叫百善孝為先。第二個問題叫治國先齊家。第三個問題叫忠孝公私辯。

  責任,在古代先賢身上多有體現。“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勇於承擔責任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諸葛任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范仲淹揮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怕犧牲、盡忠職守,是仁人志士相傳的思想標杆,更是公務員效仿的典範。作為一名公務員,加強自身的責任意識,既有利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又有利於明確自身的職責和權力,做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精神的幹部。

  當代社會,紛繁複雜,各種利益關係縱橫交織,公務員面臨各種誘惑和考驗,如何規避風險,緊把“關口”、守住“底線”,這就需要公務員以道德自律和法律、規章制度和紀律來共同約束、規範自身的言行舉止,始終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慎微、慎獨、慎染、慎始、慎終。善自律者自能安。自律,是文明素養之體現,是心智成熟之標誌,是安身立命之法寶,是成就偉業之基石。

  家庭美德心得體會 篇5

  若是留意,便會發現路邊的花壇是多麼的整潔,裡面的植株沒有冒冒失失的長到公路上,而是規規矩矩的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絕不逾越花壇的邊緣。而生在荒野中的花花草草,糟亂無章,讓人難以前進半步。家長就像是園林工人,孩子就像是這些花草,不經修剪,難成人才,而家風家訓正是影響孩子的無形剪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學習與鞭撻是我們家的家訓,就像是小樹在小的時候不經過扶持,那麼長大後可能會稱為一顆沒有價值的樹,只能被用作柴火。一個人,若是在小時候不予以鞭撻,走上歪道,那麼以後是很難再走回正道的。行為舉止要在小時候就加以規範和約束,使之成為習慣,長大之後才能更好地管教。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

  孝順是我們家的家風,就像一句古言:“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比如說,在家裡老一輩的人說活,小一輩的都要好好聽著,就算是說錯了,也不可當面指責,可以事後悄聲提醒。不可高聲而語,不可頂撞老人,不可早於老人動筷,不可長輩站立幼輩坐,家中以老為尊。從小便收到這種風氣的薰陶,尊老愛幼就已經形成了習慣,形成了風氣,即便出門在外,也會牢記這些教誨,良好的習慣帶到社會,去感染更多的人。孝順重在心,而非行。就像一個有錢人,他每月都會寄錢給他的父母,僱用的保姆,卻不經常回家看看他們,那麼也不能稱之為孝,這是假孝。

  家訓是指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它對於個人的教養、原則都有著不可忽視的約束作用。家訓會隨著家族的發展而不斷流傳,同樣,家訓也可以作為一個家族的形象,當一個家族被別人說起時,人們最先想到的會是這個家的家訓,它象徵著這個家族的品質。家訓在祖國的繁榮富強上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國家的昌盛繁榮自然也離不開良好的家訓。

  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的往往是因為家族中有一位出類拔萃之人,他被家族其他成員所宗仰追慕,再經過家族子孫代代的恪守祖訓,漸漸地才形成。

  因此,擁有一個良好的家風家訓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有重大作用的,無論何時都不可忽視它的存在價值。

  “家有家規,校有校規”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話,可家風是什麼呢?家風,簡單的講,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良好的家風家規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而我家的家規的一些規矩是一點點形成的,其中有一條就是勤儉持家。

  勤儉持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裡的收入高低,生活是否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持家。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勤儉持家的好習慣。

  家庭美德心得體會 篇6

  俗話說的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傳揚好家風,才能涵養好的作風。在人生的旅途中才能知規矩、守紀律,此謂禮,亦為道。

  紀錄片《守望家風》由“家國”“儉廉”“善仁”“孝忠”“傳承”五個部分組成,草灰蛇線、伏脈千里,從浙江鄭義門《鄭氏規範》如何由“一家之規衍變為一國之法,一門家風演變為一國之民風”切入,對《顏氏家訓》《誡子書》《錢氏家訓》《範氏族譜》等大家家風家訓所蘊含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文化基因進行解讀,向世人展現中華傳統家訓家規歷久彌新的生命力,揭示了好家風既是以德持家的靈魂所在,也是淨化個人身心的重要力量。就企業領導幹部而言,家風看似個人小事、家庭私事,但卻是直接影響職工士氣和社會風氣的大事。

  家風是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人生的方向,家風是一條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風是一句名言,時刻鞭策著我,受益匪淺。

  作為中鐵二十局的一名普通員工,我認為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裡的風氣,家裡的風氣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子孫後代。憶起昔日媽媽常言道:我們為人處世,與人交往,要言而有信,此謂誠實守信。“誠”就是誠實守信,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實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講信譽,不虛假。小時候,對我來說,這一番話還是一片迷茫。自從我上了學,走上工作崗位,學到了很多知識,也從中讓我懂得了媽媽的訓話,就是我的家風。我堅信自己也能做到。

  良好的家風不但成為個人前行的動力,更應該成為一個國家、一個企業始終秉持的信念,這樣的“家風”,將伴隨著一個有夢想的國家、一個有理想的企業、亦或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不斷走向輝煌、走向成功!

  家庭美德心得體會 篇7

  什麼是家風?家風就是一個家族對修養、氣質、智慧、人品的傳承,家風是由父母家族長輩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範家庭成員的一種風尚和作風,這樣一代代的傳承。家風一旦形成就能不斷繼承和發展,使整個家族有了一種靈魂和底蘊,家風傳承越久家族底蘊越深厚.

  首先是修養,一個好的家風會讓人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前幾天在公交站臺有一幕很讓我感動,有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她幾歲的小女兒在公交站臺等車,小女孩手裡吃著零食,然後隨手把垃圾仍在了地上,她媽媽望著她對她說“媽媽在家裡怎麼教你的?亂丟垃圾是不對的,趕快撿起來丟旁邊的垃圾桶裡”小女孩彎下腰把垃圾撿起來丟到了垃圾桶裡。年輕媽媽的教育讓小女孩知道了亂丟垃圾是不對的,這是一種個人的修養,小女孩在媽媽這樣的教育下必然會成為一個有良好修養的人。

  說到氣質大家腦海裡肯定出現了大家閨秀,紳士風度這樣的詞語,對,就是這樣的,良好的家風會有一種良好的氛圍,在這種有氣質的家庭的家風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在小時候父母就教育不要說髒話,見了長輩要行禮打招呼,走路要目視前方腰板挺直等等。這也是培養一個人的氣質的一種表現。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二山阻礙出入,他決心把它們剷平。智叟認為這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後有孫子,子子孫孫永無窮盡,而山不會加高,為什麼會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天帝受到感動,便派誇娥氏二子把山揹走。有人會想我們是在談家風,愚公的故事只是他一個人的事而已,其實不然,愚公為什麼說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那是因為愚公的家風,愚公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辦到搬走兩座大山的,但是愚公把做事有毅力,有恆心,堅持不懈,不怕困難。迎難而上,不退縮的大智慧留給了後人,後人一代一代傳承這樣的家風,相信一定會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的。

  人品在一個家族的家風中也有很大分量,比如在做人方面誠信,正直,勇敢,真誠,坦蕩,寬容。做己方面的自知之明,自制自律,自尊自愛,自信自強,自覺自醒等等。

  社會是由家族組成的,好的家風會形成好的社會風氣,一個民族的的繁榮昌盛離不開好的家風的傳承,讓我們把好的家風傳承起來為社會的繁榮昌盛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家和萬事興,只有家裡和和氣氣的,我們的大家,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樓街道聯合金色朝陽培訓學校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家風抵萬金”的講座,轄區百餘居民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什麼是家風?家族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好的品德,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就成為了我們家族的風氣。家風好,這個地區的民風就好,國家就好。就像詩經中的《國風》和《雅頌》在唱歌的過程中就把這個地區的純樸善良的民風表現出來了。講座中,金色朝陽培訓學校的王虹老師首先為大家講解了家風的含義。

  隨後,她講道:家風家訓融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中,是每個家庭教育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重要教誨。家庭成就孩子的教養,品格來自家庭的傳承。“傳統文化是寶,我們要一起學習。”

  “我大家講一個真實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見一個父親領著10歲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這個父親接了個電話,他馬上說,這事我幫不了你,我現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聽了王虹老師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師總結說:“教育孩子從小就要讓他學會誠實,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王虹老師結合自己成長的經歷和對家風、家訓的感悟,運用生活中鮮活的事例,為大家講解了《庭訓格言》部分內容,列舉了誠以及美國第一任華裔內閣趙小蘭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們如何培養子女、孫子、孫女,以及如何營造良好的家風、家訓。有的居民拿出筆記本做著記錄,有的居民用手機記錄下講課場景,現場熱情火爆,響起陣陣掌聲。

  講座結束後,居民李華感慨頗深,分享了聽課後的感受,她說,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統風尚,或作風,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裡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僅是民風、社風的組成要素,也是中華民族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家訓、家規、家教、家風,成為社會風氣、公民道德的源頭。家風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是一種無聲的動力、無言的激勵,它的影響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開展‘好家風好家訓’教育活動,我們非常喜歡,提醒我們這些老人不要溺愛孩子,引導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樹立家風家規的意識、進一步加強社會和諧建設。”

  家庭美德心得體會 篇8

  5月22日,專案全體在位人員觀看了紀錄片《守望家風》,進一步加強了全體黨員幹部職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意識,從中也讓我受益匪淺。

  家風正、則風氣正,家風的好壞不僅影響著一個家庭,更影響著整個社會風氣的好壞,社風民風正,國家則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當我看到《守望家風》第一集中關於鄭氏家族簡介時,瞭解到他們家族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我內心為之震撼,是什麼讓他們家族一直延續至今?而且一直經久不衰並且受世人尊敬。沒錯,正是他們家風家規時時刻刻鞭策著他們,告訴他們這件事情該不該做?哪又該怎麼去做?怎樣做才是最好的?鄭氏族人人人都謹記家風家規,嚴於律己,從而形成了良好的家風,才得以讓整個家族長久不衰。

  此時,我又想到了孟母為保家風純正三擇其鄰,使遊手好閒、不思進取的孟子刻苦讀書,成為我國曆史上有名的大思想家。還有片中俞德淵、于成龍的良好作風都值得我們學習,家風家規無不體現了祖輩們對後代的希望與鞭策,同樣也體現了中華民族淳樸的家風家規。

  透過觀看《守望家風》,我覺得小到每一個家庭的家風家規,大到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與氣魄,也需要每位成員去嚴於律己的遵守,才能經久不衰,才能成為國家有用之才。

  家庭美德心得體會 篇9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於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世事之後的經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範的內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於家風的一個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後代茵福。

  良好的家風能形成廉潔的行政作風。近年來,官員子女家屬腐敗事件頻發,影響惡劣,不免令人質疑其家風。“小來偷針,長大偷金”,不良家風追求物質、追求慾望、追求攀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也為兒孫後代埋下禍根。值得慶幸的是,行政廉潔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一生奉公執法,淳樸善良,為人民辦實事,廣受尊敬與愛戴。家風會蔓延到工作作風,優良的家風則是法制化建設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風的廉潔公正則需要家風正統來保證。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說明多數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慾的過度追求現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嚮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著眼點仍需在家風。

  優良家風需傳承,社會正氣需弘揚,這不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會弘揚家風的建設,不僅能揚善於小,防惡於微,更能引導人們摒棄浮躁功利,重塑文明榮辱。而家風的建設也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榜樣力量,社會的持續關注和人們的長期努力。

  家庭美德心得體會 篇10

  家風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庭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在一個家庭,老人要宣揚家風,結合自己的經歷,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晚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我的父母沒多少文化,但他們以自己的人生經驗一直告訴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親常給我講身邊的人不孝的結局。比如附近三個盜墓賊,沒一個善終。如有老人無疾而終,父親感慨,說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終。從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個人的規律,當違背了這一規律,人就有災難。

  馬克思與女兒有這樣的問答。問: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麼?答:剛強。問: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麼?答:溫柔。其是,這個話題與家風有關。男兒當自強。這裡的自強一則是韌性剛強,一則是有理想抱負。男人無志,家道不興。一個男人定要有責任有擔當,否則,在家庭中沒地位。你啃老或吃軟飯,別人能尊重你麼?農村人說,女人不柔,把財趕走。所謂旺夫相,實則是慈眉順眼的賢嫻之態,不是女漢子,更不是河東獅吼。用老人的話說,悍婦不僅不利,而且賤己。

  家和萬事興。對一個國家而言,強盛祥和很重要,對一個家庭而言,和睦和諧更是關鍵。比如在家庭裡,長者處事公道,晚輩心服口服。家庭成員之間關係融洽。有了困難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有好家風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數。然而,虎父無犬子。他們的後人也往往是一時俊彥,如曾國藩之孫曾紀澤、孫曾廣鈞,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張之洞之子張權,李鴻章之子李經方、侄李經羲,譚繼詢之子譚嗣同,陳寶箴之子陳三立等等。梁啟超五個兒子三個院士,一個上西典軍校,一個上南開大學。我以為,他們的兒子沒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這與他們的家風家教密切相關。《曾國藩家書》便是明證。

  城市化之前的中國農村是熟人社會,那時,家風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親後,雙方都要要打聽對方的家道,說到張家李家,有時甚至剖根問祖。一般來說寧折十座廟,不拆一家親,大多數人在這個問題上要麼不說,要麼只說好。但是,有實在人說實在話。有人會這樣說,說人家那家人從老到小沒的說。娶媳婦看丈母孃,說丫頭她媽是個好人,賢慧本分,鍋灶好針線好。如果有什麼問題,比如說,有人說,娃娃我不瞭解,但他們爺爺就是個龜賊、她奶奶作風不正等等。往往或許就是這麼一句話一門親事黃了。農村稱這種人是“塞磚頭”的。由此足見家風家道的重要性。

  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試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風、好家道,自然就會有好社會、好世道。

  家庭美德心得體會 篇11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援以及避風的港灣。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才能更好地塑造一個人。善惡在任何時候都不如家庭的感染力,家庭的榜樣力量更加強大。“齊家”是維繫“修身”與“治國”的精神紐帶,居家正方能居官正。

  透過查處的一些貪官案件可以看出,很多都是一大家,根本原因正是敗壞的家風所致。這些反面的例子都告訴我們,領導幹部的家風,不僅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更關係到能否守住一個人一家人清廉。只有清廉從政,才是給家人最好的饋贈。不能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一套,不能讓親情凌駕於原則之上,這樣不僅是害了自己更是害了家人。

  所以我們要重視廉潔家風、家庭的建設,只有家庭的薰陶和培養,才更有利於個人的清廉成長,也才有益於國家,家風正則作風淳,家風不正則容易導致為官不廉。

  好的家風就有好的社會風氣,好的社會風氣才會有一個國家的強盛。家風至關重要,它直接關係著國家的存亡問題,家風正則國風正,國風正則家風亦正。

  家庭美德心得體會 篇12

  最近在看一部電視劇,叫《虎媽貓爸》,講的是教育孩子引發的家庭紛爭。對待孩子,“虎媽”採取高壓手段,“貓爸”則是百般順從。分歧不僅在年輕父母之間,老一輩也各執己見,各有招式,爺爺奶奶是極度溺愛,外公則不惜動用暴力手段來管教。

  這個家庭在教育價值觀方面太混亂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結果家庭不能和諧相處,鬧得雞飛狗跳,甚至不斷製造出家庭悲劇。這種現象,現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爺爺奶奶老一套,爸爸媽媽用新招,有的使用土辦法,有的採取洋模式。家庭價值觀不同,家風也就模糊混沌,家風不好,不止影響孩子前途,大人也難有幸福。

  再往大處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好了,社會風尚又怎麼可能清純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於社會和諧穩定。有人說,孩子是中國的最大公約數,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個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風,就得找到時代價值的公約數。

  從古至今,家風和國運,也都緊緊聯絡在一起。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家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孟子也說過,“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現在,各地也都在倡導“最美家風”,尋找“最美家庭”,就是因為,家與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家風關係社會風尚,影響國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經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內容,人們眾所周知的《弟子規》、《禮記》、《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就記載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細節,有很多家訓警句,現在依然可以作為人生應秉持的原則。去年,我市武隆的楊興明家庭,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中宣部、全國婦聯還將楊興明老人樹為“全國教子有方先進典型”,就是因為這個家庭傳承一百多年曆史的《黃氏家訓》,教育了黃家一代又一代子孫,形成良好的家風,值得更多家庭學習。

  家風是傳統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倫理和禮儀規範,在今天需要進行傳承。對待傳統文化,有個常識判斷,就是不能全盤照搬,盲目拿來,而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就要求,圍繞家風,既要繼承傳統的優秀的文化倫理,又要積極將時代先進的價值元素植入進來,來為每個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價值觀,形成新家風。

  這種教育價值觀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比如,既要有傳統家風崇尚的禮儀、仁愛、勤勞、樸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絕不能缺少現在國家倡導的文明、和諧、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也只有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先進的現代文明進行有效融合,形成時代價值,形成新家風,家庭教育才不會出現那種價值混亂的現象。

  《禮記·學記》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當前,應該以更加開放包容、兼收幷蓄的精神,來凝聚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形成符合現代社會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風”,讓每個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識,來不斷催生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最美家庭”,讓家庭更加和睦,社會更加和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