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林業工作心得體會(通用8篇)

基層林業工作心得體會(通用8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基層林業工作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基層林業工作心得體會 篇1

  經過半年的生產實踐鍛鍊,作為一名剛參加林業基層一線管護員工作的我感受頗深。

  在場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從無到有,從有到新,從新到精。這樣的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都非常重要,大學期間的學習知識雖不全都理論,但來到實踐的“戰場”才真正體會到經驗必須是實踐中得出的。沒有經過造林綠化工程的鍛鍊,即使知道些理論那也是“紙上談兵,擺花架子。”植樹造林工程是國家專案,也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工程。絕不能辜負國家寄予我們的希望,將責任分擔到個人,做到盡職盡責的工作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平日裡上山巡護,道路崎嶇,風雨無阻巡山護林,真正做人民的公僕。再苦再累也要扛。真正以主人翁的心態完成在林業方面的事業。工作雖小,責任重大,立足根本,踏踏實實完成好上級領導安排的任務。以最完美的工作成果來回報領導對自己的一片用心。認真學習老同事平日上山施工的細節,做到言聽計從,努力磨合,以最高的效率機制來完成造林綠化工程。

  這半年的工程,使我充分的認識到能力的積攢,能力的鍛鍊,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實踐活動,我期許能有更多更大的任務來完成。不斷的實踐和很好的完成任務是贏得信任最基本的要素。我接受任何一項任務的考驗,來充分發揮自身的長處。最大限度的完成任務工作。

  不知不覺來到了年末,滿心歡喜,只因為一年的勞動即將要有一個適合自己的結局。農民秋收喜悅的笑,而我們同樣也是懷揣著一年勞動成果而感慨萬千。

  沒有人可以預測明天,所以只能把握今天。將平日裡巡山護林的勞動成果,點點滴滴彙集在一起將是一篇美好的答卷,能有這樣的結果終歸有高效的領導組織,清明廉政的辦事作風時刻警醒著我們,我們上行下效。學習和發揚領導幹部打“實戰”“不吹噓”有作為,敢行正的優秀工作態度。

  走過一片林,翻過一座山,看著拾柴的老百姓,親切的上前問一句“最近有沒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忙的呀山上有什麼情況發生嗎”老百姓回答道:“有你們這樣盡職盡責的管護員,我們老百姓從心裡感恩,替山上的樹林感謝你們,有你們,心裡踏實多了,難題都解決了,不再有什麼偷獵,盜伐的了。”老百姓生活富裕了,自覺維護森林,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我們同老百姓相處融洽。真正做到有事您說話這樣的管護隊伍。

  我們能有這樣的老百姓做後盾,工作做起來相當順手,能解百姓於危難之中體現了務林人之大愛,所以要堅決維護好務林人美好形象,堅決發揚良好作風,堅決做好本職工作。將這種崇高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基層林業工作心得體會 篇2

  為提高員工素質,從今年7月份起,管理處開始分批委派員工到縣林業局對口科室跟班學習。本人被安排在第三批,跟班崗位主要在文印室和檔案室。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本人在思想覺悟及工作技能等各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凡事從小抓起

  1、本人這次在文印室跟班,發現該科室的同志均能按時上下班,嚴格遵守單位規章制度,有事外出必須先先請示辦公室,組織紀律性很強。我們作為林業系統的成員之一,就應以林業局為榜樣,不能因為地處偏僻就自甘落後,散漫無形,而應從嚴要求自己,加強本身的組織紀律性,隨時隨地樹立“我代表管理處形象”的大局意識。

  2、“加強效能建設”當中,有一項是“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在這一點上林業局文印室做得很好,只印了單面的紙,他們會存起來留作下次列印試稿時再用。相比之下,我們管理處行文時用紙就比較隨便,不注意節約,在工作當中,也時常由於粗心等原因而存在“點長明燈,開長流水,開長轉空調”的不良毛病,這是我們每個工作人員都應注意的。

  二、工作上存在不少差距

  1、行文上差距還很大。自打單位改制後,本人崗位在行政計財科,一個人身兼幾職,“文書”—“文印”——“檔案員”。工作狀態從原來管理處的“整日無所事事”到現在自以為是的“任重”而行,本人一開始很不適應,也曾經大發牢騷過。透過這次學習,本人接觸了林業局辦公室的公文,這才領會了什麼是“小巫見大巫”,他們不僅公文寫作水平高,而且擬寫的公文數量浩大繁多,應對的方方面面很多。相比之下,管理處的行政工作量是少之又少,想要勝任本人目前的崗位,只要在今後的時間裡多加練習和培訓,注意積累經驗,增進自己的行文能力,工作效率即可提高。

  2、小兵也能幹大事。文印工作一向給人以枯燥乏味煩瑣重複的印象,其實不然,在文印室跟班學習的這段時間,本人學到了很多文印工作技巧,以前要自己摸索很久的東西,一經別人指點馬上就通了,真是“行家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文印工作裡頭的學問其實大著了,只要你潛下心來學,能學的東西還真多,當中還能收穫不少的樂趣。

  3、員工基本操作還待提高。在林業局,幾乎各科室的工作人員,都會最基本的現代辦公操作技能,電腦辦公、傳真機、數碼相機、影印機等都會使用。而目前,我們管理處各科的很多工作,都是由行政計財科來代辦。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行政計財科的工作負擔,工作效率又從何談起。因此,要抓機關效能建設,轉變幹部作風,管理處各科人員首先必須學會辦公基本操作。

  4、縣裡下達檔案的渠道不甚暢通。我們管理處雖說是一個縣直單位,但由於地理位置原因,縣裡許多的檔案並沒送達管理處,管理處也就無法知曉縣裡的形勢和動態,落實和執行就更無從談起。本人這次在縣林業局檔案室學習,更加深切體會到我們資訊的落後,他們辦公室已經執行完畢可以銷燬的檔案,我們管理處甚至都還沒有接收到。

  有一個深刻的例子就是,元月初,縣檔案局下文,要求各單位以後的檔案按新檔案管理條例來歸檔,但由於沒收到該文(至今仍未收到),行政計財科就按舊的歸檔辦法來進行整理,可想而知,投入的工作量不只白費了,要返工的人力物力更是加倍,這就是資訊不暢通所帶來的後果。

  基層林業工作心得體會 篇3

  依法治林是加快林業發展的基本方針之一,是我國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的法律保障。林業法是依法治林的基礎,沒有林業法,依法治林就會成為無源之水,依法治林能否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林業法的完善與否。

  一、林業法的概念

  我國經過五十多年的努力,已經初步形成以《森林法》為核心的林業法律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不僅包括林業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而且包括林業法律和部門規章,因此,簡單地將有關林業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通稱為“林業政策與法規”是不科學的。而將林業法律、法規、規章等用“林業法”來統稱,其科學性則是顯而易見的。為此可以將林業法定義為:林業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者認可的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有關林業的法律規範的總和。

  二、林業法與相關概念的聯絡與區別

  (一)林業法與林業政策的聯絡與區別

  林業法與林業政策的聯絡主要表現在:林業政策是林業法制定的依據和指導思想;林業法的內容通常由林業政策轉化而來;林業政策有助於林業法的實施;林業法對林業政策具有約束作用。

  林業法與林業政策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在制定機構上,林業法作為國家意志的體現,只能由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式制定或者認可,而林業政策的制定機構既可能是國家機關,也可能是黨的領導機關。在表現形式上,林業法有自己特定的表現形式,通常表現為法典或者單行法律法規,內容以規則為主,具有確定性和規範性特徵,能夠對權利義務關係加以有效調整;林業政策通常表現為綱領、決議、指示、報告等,內容以原則性規定為主,具有號召性和指導性特徵,可能只規定行為的方向而不規定行為的具體規則。在實施方式上,林業法依賴國家強制力來保障實施,林業政策則依賴黨紀或者政紀來保障實施。在穩定程度上,林業法具有較高的穩定性,而林業政策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常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而隨時調整。在法律效力上,林業法雖然是以林業政策為依據制定的,但它一經生效,便具有高於林業政策的效力。

  (二)林業法與農業法的聯絡與區別

  根據我國現行農業法的規定,農業包括林業。那是否可以得出農業法包括林業法的結論呢?實際上,農業法採用的“農業”是大農業概念,其所包含的林業是傳統意義上作為生產部門的林業,不是既是基礎產業又是公益事業的當代林業,因此儘管農業法與林業法存在一些交叉部分,但林業法是無法全部歸入農業法的。

  (三)林業法與森林法的聯絡與區別

  林業法是以森林法為基礎,包括各種林業法律、法規和規章在內的綜合體,森林法是林業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林業法與森

  林法也存在明顯的區別。首先,在內容上,林業法比森林法具有廣泛性,林業法不僅包括森林法,還包括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植物保護法、自然保護區法、溼地法等。其次,在法律性質上,森林法屬於自然資源法;林業法屬於行業法,法律性質具有複雜性和綜合性。再次,在穩定性上,森林法具有較強的穩定性,而林業法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林業政策的變化而變化,林業法的外延經常處在變動中。

  (四)林業法與自然資源法的聯絡與區別

  林業法與自然資源法在外延上存在著交叉部分,例如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植物保護法、溼地法在法律性質上既屬於林業法,也屬於自然資源法。但同時,林業法與自然資源法在外延上也存在較大差異。例如草原法屬於自然資源法,但不屬於林業法;而防沙治沙法屬於林業法,但不屬於自然資源法。

  三、林業法的淵源

  林業法的淵源是指林業法律規範的效力來源。

  1、憲法。憲法作為國家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我國林業法的基本淵源。《憲法》第九條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塗除外。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2、法律。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範性檔案。作為林業法淵源的法律,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單行林業法律,即以調整林業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防沙治沙法》;另一類是單行林業法律以外但涉及林業的法律,如《民法通則》、《刑法》、《行政處罰法》。

  3、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指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為實施憲法和法律,在法定職權範圍內製定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的規範性檔案。目前,我國林業行政法規共有12項:《森林法實施條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森林防火條例》、《植物檢疫條例》、《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森林採伐更新管理辦法》、《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森林和野生動物型別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退耕還林條例》。

  4、部門規章。國務院所屬各部、各委員會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有權釋出規章,通常稱為“部門規章”。目前,我國林業部門規章共有80多件,如《林木和林地權屬登記辦法》、《佔用徵用林地稽核審批管理辦法》。

  此外,涉及林業的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際條約等也構成我國林業法的淵源。

  四、林業法的'外延

  林業法是有關林業的各種法律制度的一體化,林業法的外延就是指林業法具體包括哪些林業法律制度。由於林業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所有林業法的外延也處在不斷變動中。因此林業法至少包括以下內容:森林法律制度、野生動植物法律制度、自然保護區法律制度、溼地法律制度、防沙治沙法律制度、種子法律制度、義務植樹法律制度、林業民事法律制度、林業行政法律制度、林業刑事法律制度。

  基層林業工作心得體會 篇4

  xx月15日至xx月22日,欒川縣林業局舉辦了為期8天的林業技術培訓。這是近年來規模最大、時間最長、受眾面最廣的一次學習活動。旨在透過本次培訓,使所有參加學習人員能夠認清當前林業形勢,迅速掌握林業育苗技術、經濟林栽培管理、盆景製作和核桃、牡丹的栽培管理等實用技術,瞭解林業法律法規知識,更好的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透過科技務林走上“強林富民”之路。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生態立縣、強林富民”方針的指引下,林業在生態立縣戰略中已處於重要地位。林業已不再是傳統的單一的保護型林業,時代賦予它新的內涵,要求它更要為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增長和全面發展小康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怎樣才能讓農民增收,怎樣才能使農民確實“喜”林,打心眼裡願意“興”林,這是我們林業人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先進實用的林業技術是林業產業發展的基礎,而先進的技術更要依賴人的熟練運用,人才是實現既定發展目標的關鍵因素。我們這次培訓把各鄉農辦主任以及發掘出的鄉土撥尖人才全部召集回來學習意義非凡:林業的發展只靠滿腔的熱情和高昂的幹勁是不夠的,這次培訓等於是從最基層切斷了盲目務林的根源,為我們打造出一支遍佈各個鄉鎮的技術人員隊伍,這為我們林業技術的交流、推廣和發展無疑是墊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更為我們許多工作在林業系統但卻對林業技術所知甚少的職工真真正正上了一堂專業課。透過一週的學習,我覺得受益匪淺,我們經常說要解放思想,而實際上在很多時候這句話只是被當做了口號而並未落實到行動上,就我個人而言,也是忽略了學習,在學習上缺乏自覺性和積極性,只是“按需學習”,很少主動要求去學習除了自己工作以外的知識,缺乏林業全域性、大局觀念。

  短短一週的時間,老師教了許多東西,技術種類多種多樣。許多知識還有待於進一步消化和實踐。學習前,許多關於育苗和栽培、管理方面的專業詞語我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書中所說的有些材料更是不知道它和現實生活中的什麼東西能對號入座,理論和實踐存在嚴重脫節。總以為自己也不是專業林業產業工作人員,不需要懂得那些東西,透過學習我感到這種認識太過浮淺。林業人不懂林業技術在林業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就類似於目不識丁。我們這次培訓對我來說就等同於“技術掃盲”,使我對林業技術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以後只要時間、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我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林業相關知識來充實和武裝自己。

  學海無涯,林業是一個技術密集的產業類群,產品種類繁多、技術門類繁雜,與其它技術的關聯度也很高,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林業新技術、新手段、新方法將會層出不窮,所以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我們只有加快學習的步伐才能追趕上生態林業飛速前進的車輪。

  總之,透過學習,使我明白了學習使人進步,學習開啟智慧的意義。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對業務知識的學習有端正的態度,才能著眼實際,緊緊圍繞當前工作中遇到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開展相關方面的學習;只有主動學習,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才能有長遠的目光、規劃和創新精神,才能為林業的發展提供好的建議和措施,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沉著應對,不斷跟進業務的更新變化,用學過的知識更好的去指導工作。

  基層林業工作心得體會 篇5

  根據《全省林業系統舉辦新進及轉崗人員林業基礎知識培訓方案》,雲南省林業技能開發站下達了《關於xx年全省林業系統新進及轉崗人員林業基礎知識培訓班集中面授的通知》,兩次培訓,歷時半個月,卻讓我收穫頗多。以下,我便將談一談此次培訓後的心得體會。

  在某地,我們學習了森林植物、森林環境兩門課程;在某地,我們學習了森林培育技術、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技術、森林調查技術、林政執法務實等幾門課程,在各大專家教授的生動形象地講授下,讓我感悟最多的就是森林培育技術這一方面。

  森林培育是一項看似簡單,實際卻技術含量較高的系統工程,地位尤其重要。沒有苗木的大量產出,就根本不可能出現大片的森林,苗木是森林的基礎,是植樹造林的先決條件。因此,森林培育技術就成了我們必須學習並且最終掌握的技能,這是至關重要的。在老師的講解下,我結合實際經驗,終於知道了培育技術的重點所在:

  第一是林木種苗培育技術。一套科學性的容器苗培育技術,是透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成功後才全面性地推廣使用的,它所要考慮到的範圍包括種子催芽、育苗基質準備、容器的選擇、播種覆蓋、澆水施肥、基質PH值及鹽漬化控制、苗木封頂控制、煉苗、育苗環境控制、出圃等等環節,並且每個環節都要做得非常細緻,才能保證培育出的苗木規格整齊、活力旺盛。

  第二是林木種子的處理辦法。一個地區該選擇怎樣的林木種子,不僅要從種子的發育特徵、休眠特性、貯藏特性、萌發特性等方面考慮,還要結合當地海拔、氣候等特徵考慮,找到最適合當地並且生命力最旺盛的種子。

  第三是林木體胚苗技術。其培養技術全面合理,技術含量高,但由於受到樹苗的培養限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第四是林木苗期施肥技術。根據林木苗期生長過程營養需求狀況,確定是否採取施肥措施以及施肥的種類和數量。

  第五是林木種苗用水水質的掌控技術。對於林木種苗培育期間灌溉用水水質的問題,一般採取的辦法是測PH值,並分析水中其他物質的含量。但現在,大家對林業苗圃灌溉用水水質缺乏瞭解,並未採取過多措施調節灌溉用水水質。

  第六是用地平整。要植樹造林,就要對用地的平整工作做得細緻,平整時間和方式也要做到嚴格規範,這樣才能提高樹木成活率和生長率。

  然而,森林的培育技術雖然擺在那裡,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會遇到種種困難,這也與森林培育技術的現狀有關。例如:首先,林木種苗的監督和管理存在缺失。現在,林木種苗的培育主要為個體性培育,缺乏監督與管理機制,假冒偽劣產品依舊很多,種苗交易市場混亂。其次,林業品種宣傳推廣管理不嚴。部分商家利用各種媒體大肆炒作,引進一些沒有經過試驗的所謂的好產品,誤導林農,影響造林質量,造成諸多損失。再次,育苗技術不高。一是用來種苗的生產設施很差,生產環境的條件不理想;二是對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性不瞭解,不能因地制宜的發展苗木,影響了造林質量。最後,就是苗木期病蟲害嚴重。林農缺乏科學的、系統的培育技術,僅憑經驗辦事,卻又因經驗不足導致多施或錯施肥料,抑或無法及時發現林木疾病,錯過最佳撒藥時機。因此,如何恰當地使用肥料、農藥等,是一門亟待普及的學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生態青華、強林富民”方針的指引下,林業在生態青華戰略中已處於重要地位。林業已不再是傳統的單一的保護型林業,時代賦予它新的內涵,要求它更要為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增長和全面發展小康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怎樣才能讓農民增收,怎樣才能使農民確實“喜”林,打心眼裡願意“興”林,這是我們林業人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先進實用的林業技術是林業產業發展的基礎,而先進的技術更要依賴人的熟練運用,人才是實現既定發展目標的關鍵因素。我們這次培訓把各鄉農辦主任以及發掘出的鄉土撥尖人才全部召集回來學習意義非凡:林業的發展只靠滿腔的熱情和高昂的幹勁是不夠的,這次培訓等於是從最基層切斷了盲目務林的根源,為我們打造出一支遍佈各個鄉鎮的技術人員隊伍,這為我們林業技術的交流、推廣和發展無疑是墊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更為我們許多工作在林業系統但卻對林業技術所知甚少的職工真真正正上了一堂專業課。透過半個月的學習,我覺得受益匪淺,我們經常說要解放思想,而實際上在很多時候這句話只是被當做了口號而並未落實到行動上,就我個人而言,也是忽略了學習,在學習上缺乏自覺性和積極性,只是“按需學習”,很少主動要求去學習除了自己工作以外的知識,缺乏林業全域性、大局觀念。

  在學習了這些知識之後,我也有了一些關於如何提高森林培育技術的想法,但僅為抒發自己所想。我認為可透過以下幾個途徑實現:一是協調好數量增長與質量提高的關係;二是協調好森林保護與森林利用的關係;三是協調好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的關係;四是協調好重點工程和一般造林的關係;五是協調好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的關係;六是協調好增加投入與深化改革的關係;七是協調好護林與建林的關係。這幾條途徑都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的。每一條途徑在實際操作下來,都會被細緻地分為好幾塊,每塊都是實現目標的關鍵部分,缺一不可。總體調整下來,從政府到個人,每個人的觀念與學識都要改變和增長,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只能慢慢來做。

  因此,要加快森林培育,就要增加投入,然後堅持把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大投入力度,推進造林綠化體制機制制度創新,建立責權明確、利益清楚、充滿活力的造林綠化新機制。

  基層林業工作心得體會 篇6

  上個星期,林業局大張旗鼓的召開了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動員大會,要求每個職工寫出心得體會,林業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標就是為國家保護森林,在保護的基礎上發展林產業,讓森林能夠可持續的發展,總結起來也就是三件事:一、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二、加快林業產業的發展,三、加大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所有的林業工作都是圍繞這三項工作開展,這三件事看起來容易,其實做起來很難,就我做林業工作的心得來看,目前林業系統存在著很多困難,首先,雖然國家重視,但具體政策到基層執行起來就較困難,

  一,加強森林資源保護,林業局內有很多科室都是屬於作這一類工作的,如防火辦、自然保護區管理所、野生動植物保護所、天保辦、退耕還林辦,病蟲害防治防疫站等,還有森林公安也是為保護森林資源而設定,但這些科室大都各自為政,缺乏配合,也缺乏競爭機制,很多人以混過日子,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匱乏,有的甚至連一個專業技術人員都沒有,可是鑑於大多數人都是有關係的,多數人已習以為常,誰也不敢提出這種問題,科室之間除了會自己的工作外,別的林業工作都不會,建議加強各科室之間聯絡,每年讓一部分人調換崗位,讓大家都能真正瞭解自已林業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強競爭機制,讓人才資源發揮出來優勢。

  二、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在林業局內也有幾個科室是屬於這項工作範疇內的,如營林股、苗圃基地、農村能源和林業技術推廣站,但在林業局內卻弱化了林業技術推廣的職能,應加強林業技術推廣的功能,多培訓一些專業人才,就林業工程專案的立項、申請及推廣實施做一些工作。

  三、加大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這項工作是目前重中之重,理順林權,透過確權發證,依法維護林農的合法權益,明晰和落實集體林木林地所有權、放活經營權、搞活處置權、確保收益權,還山還林還利於民。理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建立完善的林木林地流轉機制和服務平臺。但完成林改之後,後續性工作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以上觀點,僅為本人一人觀點,事實上解放思想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來,就我自已來說,也是忽略了學習,在學習上缺乏自覺性和積極性,很少主動要求去學習除自已工作以外的知識,透過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後,也要深刻體會到“學海無涯,不進則退”的道理,加強學習,積極主動的去爭取更多的學習機會。

  基層林業工作心得體會 篇7

  為期兩天半的入職培訓雖然很快就結束了,但我內心的激動卻久久不能平息。回顧培訓過程中領導們親切的談話以及拓展訓練中受到的挑戰和磨練,感受頗深。這次培訓是一次身心的大洗禮,是進一步推動我全力以赴作好各項工作的動力。它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培訓,也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理念的傳遞;同時也是一種思維、一種考驗、一種氣概的訓練。

  培訓的第一天院領導詳細的介紹了單位的組織結構和各部門職能,使我們儘快地瞭解了單位的基本狀況。下午唐院長帶領大家回顧了單位的發展歷程,建院的幾十年來經歷了起起落落,使我們感受到我們院前輩創業的艱辛,也使我們認識到肩上責任的重大,同時也感受到我們院深厚的傳統以及“五個特別”精神的具體含義。

  在第二天的拓展訓練中,我們忘記了年齡的差距,忘記了工作的身份,忘記了生活的環境,我們拋開一切,全身心的投入到訓練中。我們的團隊有著一個陽光而響亮的名字——鷹之隊,在隊長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了一天極具挑戰的訓練。整個訓練主要包括五大專案:信任背摔、電網逃生、極速60秒以及攀登“畢業牆”。每每遇到困難和挑戰,我們沒有責備、沒有抱怨、沒有放棄、沒有拋棄。最終,我們團隊的每一名成員都順利地通過了重重考驗。

  第一個訓練專案是信任背摔,在教練的指導下,每一位隊友都依次捆住手臂,背對著向隊友們用手臂搭建的“保護網”平倒。在一聲聲的“你們準備好了嗎?”、“我要倒了!”,不僅能夠感受到隊友們的自信心,也能夠感受到隊友們對整個團隊的信任。這個專案很好地揭示了團隊的力量及一個人在團隊中的作用,以及信任和被信任是來之不易的、是幸福的。每個隊友能夠順利的完成此專案,與其他隊友的全心保護和自己對團隊的高度信任分不開的。

  經過午餐時間的休整,下午訓練的第一項是“電網逃生”,任務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每一位隊員都穿越由不同面積空擋組成的“電網”,全隊任一隊友觸網都會導致任務的失敗。專案開始後,我有點發蒙,覺得這簡直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透過反覆的嘗試,隊友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終以微弱的劣勢負於紅隊。專案結束後,大家都談了自己的看法和體會,這個專案體現團隊合作精神,互相信任,在自己透過電網的時候,要完全放鬆,相信同伴,相信自己能克服心理困難,最後都能安全透過,充分體現了團隊的力量;同時組織策略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由於策略上的不足,導致我們的失敗,也使我認識到,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個好的策略對於整項工作的重要性。

  在接下來的“極速60秒”專案中,組織策略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出來,我們藍隊在前一個專案的失敗中吸取教訓,認真討論,制定了合理的計劃,最終我們成功的戰勝了紅隊。在這個專案中,我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有些隊友認識到自己缺乏自信、有些隊友認識到“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共同的利益”這一哲理、還有合理利用資源的重要性等等,都對我們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啟發。

  本次拓展訓練最感動人的專案莫過於最後的攀爬“畢業牆”。看到四米二高的牆壁,我已經兩腿發軟,但是當我們開始進行策劃,並且認真挑戰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任務並不是那麼困難。當其他夥伴都順利攀爬後,剩下的一個人更是讓我們驚心動魄,透過足智多謀、勇氣信心以及團隊的鼓勵和吶喊聲,使得所有同事都順利“畢業”了。當時很多女同事已經感動的流淚,但我為同事們的努力感到驕傲、自豪!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透過此次拓展訓練,讓我很好的感悟到很多道理。一個團隊想要發展壯大,只有緊密團結,成為一個整體,才可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而團隊要想做到緊密團結,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心無旁騖,勁往一處使;經過一天的訓練,讓我覺得陌生的同事變得親切,大家成為了兄弟姐妹,相親相愛,不離不棄,互相扶持,希望在大家能把這種狀態帶入到將來的工作中去,把昆明院當成一個大家庭,大家努力讓這個家庭變得更加美好!

  基層林業工作心得體會 篇8

  參加此次繼續教育資訊科技培訓我很高興,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工作者,我沒有什麼理由不與時俱進;接受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這次現代資訊科技教師培訓,為提高教師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我都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加強基本功的新修煉,才能不斷的開拓進取,勇於創新,才不至於被社會淘汰。所以,我對這次培訓很滿意。

  透過這次培訓,使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在第二天的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1、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透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2、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3、觀念上的更新

  本次資訊科技培訓雖然只有短短二天的時間,但是每一天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計算機的使用在往常對我而言就是一個進行文字操作的工具而已,本來我平時也不太注意對計算機技能的學習,總是有了問題就打電話求助,從沒有想過要自己去掌握這樣的技術。

  4、細節上的滲透

  本次培訓中,授課教師注重細節上的教學滲透,他們不僅教給我技巧,更在無形中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大家,在一些細節的講解上十分細緻,恰當地滲透一些舊知識,使不同程度的老師都能得到提高。

  透過二天的培訓雖然短暫,但使我的受益不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荊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最後,我想說,在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之餘再培訓會收穫些須的欣慰吧!我仍會繼續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知識、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最佳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資訊技能的新興人才。這將是我以後的最終目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