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反思講座心得體會

教師教學反思講座心得體會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教學反思講座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教學反思講座心得體會1

  教學反思活動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內容,即教學實踐活動、個人經驗、教學關係與教學理論,這四個方面的問題構成了教學反思的基本向度。

  (一)對教學實踐活動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實踐歷程中,要及時捕捉能夠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現象,透過理性檢查與加工,逐漸形成系統的認識,形成更為合理的實踐方案。對教學實踐活動的反思包括實踐內容、實踐技術與實踐效果的反思三個方面。實踐內容的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展開前,需要對活動所關涉的內容本身進行反省,因為任何內容都是在抽象了具體現象和物件的基礎上編制的,在不同時間、物件、場景面前,或多或少都需要進行重組、改造、增添或刪減,這是教師課程能力的體現,也是教師的責任和權利。實踐技術的反思是指教師對活動展開過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方法、時機等的適切程度的總結檢討,其目的在於對自己的行動軌跡進行回溯,發現問題和不足,探尋更佳的方案。實踐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對整個實踐所取得的成效的價值判斷,包括學生角度的需要滿足程度與教師自己角度的價值感受兩個方面。前者主要考查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受益狀況,後者要考察教師在確定價值取向、實施教學活動、進行價值判斷過程中自己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影響狀況、對個人經驗的提升狀況、對教學理念和理論的促進狀況。

  (二)對個人經驗的反思

  教師對個人經驗的反思有兩個層面,一是對個人日常教學經歷進行反思使之沉澱成為真正的經驗,二是對經驗進行解釋從而獲得提升。如果教師不去挖掘和使用教學反思的判斷、反省與批判的許可權,教師的教齡再長,教學經歷再豐富,也不一定與教師個人的獨特經驗成正比。如果不對其進行反思,那麼這些經歷將一直是懵懵懂懂的,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不斷地經歷著,又不斷地忘卻這些經歷,致使教師的經驗系統中缺乏由自己反思所形成的、歸屬於自己個人所有的獨特經驗,從而使得教師那些具有極大潛在意義的經歷失去了應有意義。可見,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把他的經歷昇華為真正的、富於個人氣息的經驗,並且不斷使自己的經驗體系得到拓展。“每一個對藝術作品有經驗的人無疑都把這種經驗整個地納入到他自身中,也就是說,納入到他的整個自我理解中,只有在這種自我理解中,這種經驗才對他有某種意義。”如果教師只對個人經驗作出描述性的記錄而不進行解釋,那麼這些經驗就無法得到深層次的解讀,只有對經驗作出解釋後,對經驗的閱讀才是有意義的。也就是說,經驗形成過程的同時應該是解釋和理解的過程,重新閱讀經驗的過程也仍然是解釋和理解的過程,這樣才能常讀常新,每一次的閱讀過程就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創造的過程。在教學反思實踐中,人們經常使用的“反思檔案”就應該有這樣兩種用途,一是描述記錄並分析所發生的種種情況,使之成為文字形式的經驗,二是對文字經驗本身不斷加工和再創造,使經驗得到昇華,改善教師的理念與操作體系,甚至可以自下而上地形成新的教學理論。目前看來這第二步的功夫尚顯不足。

  (三)對教學關係的反思

  通常在教學反思實踐中,人們往往把注意力放到對具體事務的反思上,而不可見的關係在反思活動中經常被忽視。從關涉的人的角度,需要反思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教師當前的自我與過去的自我的關係、教師本人與其他教師的關係、教師與家長的關係等;從關涉的教學要素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師與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的關係;從關涉的教學支援系統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師與社會文化、價值體系、課程與教學改革、時代精神與理念等的關係;等等。對教學關係的反思在教學反思活動中是相當重要的。它向上可以為教學理論反思提供基礎,向下可以使實踐與經驗反思得到昇華。對於每種關係,都應該從認識、實踐和價值三個角度進行反省。認識角度是對關係的客觀描述,即現在關係的狀態如何,為什麼會這樣;實踐角度是對關係改善與發揮作用的思考,即如何改善現在的關係狀態和怎樣使關係發生作用;價值角度是對關係改變或發生作用的結果的思考,即這樣的關係狀態該朝什麼方向改變,改變的效果如何。

  (四)對教學理論的反思

  任何教學理論都不是完美無缺、持續高效的,在不同的時代、價值取向、技術條件、人員素質面前,理論都需要重新認識和把握。同時,教學實踐是教學理論的源泉,實踐活動本身就是理論的前兆,蘊涵著豐富的可能性理論。對教學理論進行反思有三種基本的樣式。第一是對實踐的理論反思。對於教師個人經歷與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經驗體系,應不斷地從理論層面進行解釋和建構,透過對教學實踐與教學理論之間的不斷觀照、反省、聯結,既可以完成對實踐的理論提升,又有機會對先有理論進行審視、訂正。第二是對教學理論的實踐反思。教師在學習和掌握某一教學理論後,透過在教學實踐中的還原,該理論的各種元素得到實踐的考驗,使得教師能夠進一步理解教學理論中的道理、價值、方案與技術,在此基礎上進行原有理論的判斷與選擇。第三是對教學理論的理論反思。在理解和學習教學理論時,教師是主人而不是理論的奴僕,教師有權利依據自己的知識背景與學術專長對教學理論進行反省,對理論進行修正與再創造,透過比較不同的教學理論發現某一理論的缺憾,從先有理論推演新理論,從其他學科不斷更新的概念範疇中建構新理論,這種針對原有理論的修正、推演概括與建構就是對教學理論的理論反思。

  在對教學事務進行反思時,應力求從實踐活動、個人經驗、教學關係、教學理論四個向度進行。這也是對教學現象或事件進行反思時的四個層次。如果一個反思物件能夠在這樣四個層面得到重新認識和理解、解釋,那麼這樣的教學反思應該是深刻而周詳的,也會獲得豐碩而長久的反思效益。

  在教學反思實踐中,人們探索了多種反思方式。例如,在時間序列上,有日反思、周反思、月反思、期中反思、期末反思,就一堂課而言,有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後反思;在主體序列上,有個人反思、教師集體反思、教師與學生共同反思、教師與專家共同反思、教師與家長共同反思;在內容序列上,有個案反思、主題反思、學科反思、跨學科反思,具體到教師的日常工作內容,有講課反思、作業反思、評價反思、活動組織反思;在教學發展序列上,有學生成長反思、教師成長反思、教學理念反思、教學改革反思;在表現形式序列上,有反思日記、反思檔案、反思報告、反思競賽、反思作業①等。在進行教學反思時,除了可以採用上述方式外,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實踐智慧,針對具體的條件與問題,創造更為適合的方式方法。因為沒有哪一種方式方法是適合每個人、每件事的,創造本身就是教學反思所追求的境界。

  無論採取或創造怎樣的反思方式,教師在教學反思行動中都需要堅持這樣兩個策略。

  第一,教師要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靈,教師經常面對紛繁複雜的教學現象和事件不知道該對哪一個進行反思,對於自己的心靈活動不知道哪些可以成為反思的話題。雖然在邏輯上可以編制出反思物件選擇的理論框架,但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究竟哪一個現象、哪個事件、哪種行為、哪種感受可以反思、應該反思,這是無法預先確定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保持開放、敏感而好奇的心靈,時刻捕捉可能的反思物件。“好奇心‘喚起關心’,喚起對現在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東西的關心,喚起對我們周圍奇怪和古怪之物的關心。正是好奇心使人們擯棄熟悉的思維方式,用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看待同一件事物。”

  第二,要經常、反覆地進行反思,不僅對不同事件或現象經常進行反思,對於同一個事件或現象,也要不斷地持續地進行反思。反思物件“總是對向它詢問的人給出新的答案,並向回答它問題的人提出新的問題。理解一個文字就是使自己在某種對話中理解自己”。反思的過程就是不斷解讀,不斷獲得新答案,產生新感覺,提出新問題的過程,對於教學活動的日常反思絕不能一蹴而就,對於不同的或者同一個反思物件,不同的人進行反思,就會得出不同的答案,產生新的疑問。在不同的時間、環境、心境下,反思也會有不同的結果。與不同的主體共同反思,認識也會有所不同。從不同的視角出發,也會提示出新的答案、新的問題。反思的實質,是教師在不斷的反思活動中,透過反思來理解物件、理解自己,讓自己與物件對話、與自己對話。

教師教學反思講座心得體會2

  這段時間,我們都在學習關於教育教學改革的相關內容,透過學習,收穫頗豐,為我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指導,下面來說說我的感受。我的一個很深的感受就從中體會到了一種寬容的理念。

  一、教師角色的改變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寬容。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幾乎每一個學校都舉起教育改革的大旗,政府將教育改革和學校改進納入政府優先考慮的議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作為參與者必須打破“教師中心”,構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態”,教師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學生一道去尋找真理,分享他們成功的快樂。教學過程中不再是教師獨白,而是教師和學生不斷地進行對話。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個體不斷探究。

  其中,教師主要是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並獲取積極的體驗,主動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學生主體性的展現需要自由,寬容則是自由的保障,沒有寬容也就沒有自由可言。而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我們主動和積極營造寬容氛圍的表現。

  對學生而言,教師對學生內心深處的寬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啟頓悟,進行更有效的教育,並培養他們判斷是非的能力。對教師而言,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網路通訊技術使得教師不再擁有絕對的權威優勢,這種角色的轉變也是對教師個體能力有限性的寬容。

  二、課程結構的選擇性體現了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寬容

  課程結構具有選擇性,課程設定出現了多樣性,教學組織制度具有靈活性,加大了選修課的比例,以適應學生多樣化的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形成一種寬容的文化創造了條件。從短期看,課程結構的選擇性為學生學業的自由發展和創造性的培養提供了一定的條件,而從長遠看,這能使學生在邁向社會前,儘早地學會認識自己、尊重自己和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給學生選擇的自由也就是承認了學生的差異,並寬容於學生之間的差異。

  三、課程結構的綜合性體現了學科間的寬容

  新課程強調綜合性,克服了學科門類過多、相互獨立的傾向。因此課程中所體現的這種融合,能使學生間接地從綜合學科中學到寬容,也能在經歷綜合的學科教育後,以全面的觀點和多元的視角來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

  教育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學校、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相互寬容、共同努力。基礎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前行。

  由此更深刻理解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孩子有能力在體驗後思考和決定,在犯錯誤和改正錯誤中有效地學習。孩子由此獲得的學習能力是可持續的,由此獲得的成長動力也是可持續的!因此我們更應該:

  1,解放孩子的頭腦;

  2,解放孩子的雙手;

  3,解放孩子的嘴巴;

  4,解放孩子的空間;

  5,解放孩子的時間。

  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必然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的改革必須適應甚至超前於社會的發展。因此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變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素質教育中我們在探索中前行,在發展中創新,中創新中尋求更高、更快、更強的發展,不斷推進我們的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教師教學反思講座心得體會3

  今年我繼續擔任八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下半年他們將升入九年級。由於初中英語教學經驗頗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二年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英語教學反思與心得。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英語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採用全英教學,同學們不能適應。另一方面,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沒有。因此,課講得如果深,不照顧到整體,教學效果就不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教授Unit3. Lesson9的時候,這課的主題是“如何詢問和回答時間”,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當講到“half”的時候,我拿出準備好的圓卡紙,把它剪成一半,告訴學生這是圓的一半,也就是half。講到”quarter”時,又把半圓剪成一半,那麼剩下來的就是圓的四分之一,也就是”quarter”了。這樣學生就形象地明白了這兩個單詞。而講到如何表達時間時,我用了一個用紅卡紙做的大鐘,同學們一開始就被它吸引住了,顯得頗有積極性。用實物讓學生練習”What’sthetime?It’s……”的句型,學生特別用功,教學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沒有認真備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特別是對英語這門學生不甚熟悉並感到困難的外語來說至關重要。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並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並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衝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採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原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幫助班上的同學改英文名,儘量多講一些關於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瞭解英語,更喜歡學習英語。

  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

  英語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下班瞭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

  期中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學在本學期的學習成果,因此應該予以重視。考試前進行有系統的複習,考試後進行學科總結。另外,還發現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夠強,所以以後的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讓學生輕鬆學,容易掌握。而期考結果證明,適當輔導差生對班的整體發展有很大幫助。

  經過二年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新的一年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班級的英語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經過一年的努力,學生的英語成績明顯提高,期末考試優秀率達到30%。本人也被評為市先進教師。

  以上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反思與心得。由於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在各位領導老師,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教師教學反思講座心得體會4

  短暫而又漫長的高三一學期已經過去了,掩卷之餘,不勝感慨,獲益良多。本人除了潛心研究考試大綱、高考考試說明之外,透過集體備課、聽課等方式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和學習,以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結合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簡單而言,要使學生養成優秀的學習習慣,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做到:

  一、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無規矩無以成方圓。在新學期開學之際,我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制定,一定要把握尺度,高低適中。目標過高會使學生感到高不可及,產生畏難心理;也不可太低,否則又會使學生感到沒壓力,無動力。怎樣的目標才符合實際呢?目標的制定要科學,千萬不可主觀武斷,其依據是教材、考試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在實施的過程中除要依據班級的實際情況不斷微調外,還應分層次對待學生的學習情況。如學習方面要求全班學生“按時完成作業”,這對於學習差、貪玩的學生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怎麼辦呢?可以讓各人發表意見,然後採取折中的辦法,留有一定餘地。如“中午之後”、“一天之後”都可以。這樣對平時完成作業有困難的學生即有一個過渡,又有一定約束,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作業抄襲的現象有所改觀,同時這部分學生的自尊心也得到了維護。

  二、挑選精明能幹的物理課代表

  物理課代表是物理學科的骨幹,也是任課教師搞好教學工作的得力助手。一個好的物理課代表學習狀態可為一個班級起到表率作用,代表一個班的學風,對全班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將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

  一個班級學習物理風氣的好壞, 很大程度上要看物理課代表的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因此,平時我不僅注意使用物理課代表,而且更注意對物理課代表工作能力的培養。我要求物理課代表對各小組長督促到位,小組長及時反映組員的情況,這樣分工明確, 各司其職,責任到人,這樣一方面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使其工作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可減輕物理課代表的壓力,不影響其它功課的學習。

  三、加強對學習的管理

  一輪複習的效果如何,思維發展如何,學習能力培養情況如何,對學生的二輪、三輪影響很大。目前, 相當一部分學生有輕視一輪學習的心理,這將影響他們高三複習的主調, 影響他們的複習效果。對此首要工作就是引導, 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標, 端正學習態度。每次模考後一定召開學習經驗交流會,彼此交流對學習的認識及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在課堂上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競技狀態。同時, 對一些有愛好或特長的同學,則要增加一些與高考有關且有難度的習題,給他們提供發揮特長的機會, 以此體現自我價值。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安排學習好的同學給予幫助。使得整個課堂有一個很好的自學環境, 藉以激發學習自覺性和積極上進的的學習氣氛。

  四、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

  目前的高考明確要求學生要規範答題。學生的模仿性強,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學過程中我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凡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學生書寫規範,板書時我自始至終書寫規範;要求學生分析規範,每每分析時必定和學生認真審題,有理有據,循序漸進,使學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要提高一個普通班的成績, 光靠任課教師是不夠的, 必須調動廣大同學的積極性, 充分發揮物理課代表的模範帶頭作用和其它力量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一個普通班逐步脫穎而出。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將這幾點做好,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師生堅持,堅持,再堅持;努力,努力,再努力。

教師教學反思講座心得體會5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名師是大樹,能改善一方環境,且在枝葉間閃動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師啟發了我們,課堂是個有魅力的地方。_年5月4日下午,學校組織師生聆聽兵團教研室何貴新老師講座,對於我們師生來說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4日晚,何老師在117教室給我校尖子生親自授課,課堂中,我們領略到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他對學生、對教育、對生活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物理教育瞭解之廣、鑽研之深,讓我受益匪淺。現我將在117教室聽課學習的收穫與膚淺的點滴心得體會跟同行老師們進行探討和交流。

  一、用好教學資源,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何老師4日晚僅花了2個半小時,就用物理模型建立了整個高中物理體系。知識視野寬,知識結構新。何教師語言藝術的魅力令人驚歎,讓我們聽課時,不由驚歎,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魅力,他能把學生帶進無限的遐想,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透過這節課,我感到,21世紀網路的迅猛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大量的可學習資源,使我們的備課效率更高了。特別是名校名師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細緻深刻的教材解讀和精巧的教學設計,給我們的備課提供了豐盈的源頭活水,讓我們的頭腦擁有了豐富的教學智慧。然而,任何一種資源,我們都不能採取拿來主義思想。因為任何一種思想,都打上深深的個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師們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教學環境下,面對自己的教學物件所作的個性思考。它的思考也許會喚起你的共鳴,但這種共鳴不可能將我們直接帶上教學實施的成功之路。由於地域、語言習慣、知識底蘊、教學風格,甚至於教學條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來的內容在自己的班級無法實施。從這些意義上來看,再好的課堂也是無法克隆的。

  無論名師大家,還是我們身邊的同事學友,觀摹課堂或多或少給予我們教益。然而,你想克隆獲得好評的課堂,結果只能是東施效顰,徒增自己的茫然和難堪。究其因,不是自己的學生沒有別的班級出色,而是自己沒有對別人的經驗總結消化。一旦讓別人的經驗成為自己的營養了,那麼你必然能獲得豐收的喜悅。教師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為社會做出一個表率,為學生做出一個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從當初的“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到現在的“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長流水。”這種觀念的轉變和進步無時不刻的在提醒著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提升個人素質對學生髮展的重要,但提升個人素質並不是一句空話,它要以“終身學習”為基礎、為途徑!我們一定要學會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由何老師的課可以看出,何老師深入鑽研教材、教法,學習業務和理論,捕捉最新教學動態和科技動態,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的功夫。他在教學實踐中勇於探索,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使學生喜歡聽他講課,亦愛學他所教的科目。何老師在教學研究上的表現,是他不斷學習和研究的結果。他的這種學習探究精神給學生定會帶來極大的影響。

  二、崇尚科學精神,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

  何老師對教材的把握有其獨到之處,讓學生用心靈去傾聽來把握教材,讓學生體會感情,最後讓學生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情,真正做到了知識的遷移。何老師課堂能把自己和學生的智慧充分地挖掘,放大,施展,從而使他們的課生機勃勃。何老師能用非常具有啟發性的活引導孩子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何老師能帶著孩子在相互探索過程中思維會有不斷的碰撞,再用循循善誘的話,引導孩子越過這些思維障礙,獲取真知。教師要在教書育人中獲得成功,取得驕人的成績,離不開求真務實的作風,就是說,教師必須擁有科學精神,才能不斷鑽研業務,不斷探索教學、教育規律,才能成為教書育人的行家裡手。

  三、拓寬知識視野,不斷更新知識結構。

  現在的學生大多出生在90年後,思想前衛,與教師的成長環境截然不同,要走進他們的心靈,關愛他們,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拓寬知識領域,關注各種熱點問題,這樣就容易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這一點,何老師是我們的榜樣。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將知識領域拓寬,面對學生才會有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會使學生在成長的路上走得更平坦更順利。現代教師的角色已不單是傳道、授業、解惑。現代教師應成為一個學習者、研究者,因此要拓寬知識視野就需要教師們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作為教師要向書本學習,向生活學習,向大自然學習,向同行學習,向內行的人學習,還要向學生學習。尤其要善於以案例為支撐的情境學習、以問題為驅動的行動學習、以群體為基礎的合作學習、以理論建構為追求的研究學習。

  教師的職業需要睿智、機智、理智、明智、大智、德智。古希臘時期,人們把教師稱為“智者”,言外之意,只有那些有智慧的人才能為人師。一個睿智的教師,時刻需要透過不斷學習成為一個具有良好思維習慣、思維品質的人,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一方面,我們要按照教師培訓工作要求,認真參加多種形式的業務學習和崗位培訓,另一方面要全面深入地理解課程標準的內容與要求,把握新教材的結構體系、教學要求、教學方法與手段等,要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以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

  總之,透過觀摩學習何老師的絕活,體會頗多。“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她當初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毋需多言,倘若用心品味何老師的課,我們不難發現這個有心人在提高自己專業化水平上做出的努力,對自己專業的精雕細琢,反覆推敲,使他課堂教學的水平達到了較高的境界。這一切,緣於他的勤奮,緣於他的不懈追求,可謂十年磨一劍。何老師有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老師擁有了豐富的教學理論和專業知識也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不斷地研究訓練,不斷地推陳出新,使自己擁有一套符合素質教育、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技巧。許多教師都是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何老師用短短的兩個小時給我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至今歷歷在目。究其原因,他們的課堂教學,與其睿智、靈氣、個性、風格有關。這種教學風格是應付自如的自信,是胸有成竹的老成,是爐火純青的熟稔,是揮之不去的美麗和不可抗拒的穿透力。

  人的個性是千姿百態,所以教師的教育風格應是異彩紛呈,可以豪放,揮灑自如;可以嚴謹,一絲不苟;可以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可以機智,妙語連珠;可以善誘,絲絲入扣;可以善啟,親切和藹,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大膽直率,新想法不斷產生,新火花不斷閃爍;學生個性才可以得到充分張揚,才有利於培養創造性人才。短短的學習,使我深切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教育素養,更要有不斷學習、多思多想的意識,這才是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關鍵。

  透過這次聽其他老師的課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們一生的事業,三尺講臺是我們的舞臺,學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想真正擁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須勤奮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識的甘露,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同時,使我在深受啟發的同時,也有新反思,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鉅。在新的課改理念下,如何使教育教學工作煥發出新的光彩,是我們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後的教學中,針對自己的教學的薄弱環節,以名師為榜樣,研究她們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為己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努力提升我的教學的品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