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3篇
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3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3篇1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課堂教學是改革的重要途徑。新課改將學生推上課堂主人的位置,還學生以充分的自主權,是一種創新變革。但教師並不能退居一旁,正如於漪老師說的教師應是“平等中的首席”,那現在我們有義務好好的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新形式中獲得更多樂趣。以下是我們需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做的:
課堂活動應該是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的過程。組別的劃分,組員的搭配也是一個需要精心設計的步驟。當然我們可以說一句,讓學生自由組合,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長此以往,或許我們可以更加了解學生,知道他們誰更喜歡和誰玩,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卻不一定理想。所以小組應該是全班學生學習時效果最佳的一個最最佳化整合。針對每個學生之間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語文素質的差異,課採用“好+中+差”的搭配模式。這樣做到優勢互補,三類學生會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與反作用。當然老師們也可以結合自己班級的具體的情況,靈活的安排。這種編排法定主旨就是:將學生的優勢最大化,劣勢最小化。
1、靈活安排發言人。
在具體的“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常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經過一番熱列的討論之後,真正願意或敢於站起來發言時,相對於討論時代激烈,則更顯冷清。一個學習小組中,發言人往往集中表現為某一個人或某兩三個,剩餘的兩三名便漸漸的變為小組中的聽眾,一不小心,還有變為小組活動發言時的隱形人的可能。即使被老師強行要求發言了,效果也不盡如人意,不是三言兩語草草了事,算作應付,便是站著一言不發,呆若木雞,當然,這是有違“小組合作學習”的本意的。學生不願發言,除了前面提到的社會地區觀念差異,更多的是學習習慣的強化不夠。對此,我覺得一旦出現這種情形,教師要提前儘快實施“首席”的權利,靈活發言人機制。按時間劃分(每週、次或者每天輪換髮言人);按性別來劃分(男女輪換);按學號劃分(單雙輪換)等等。總之,在靈活的變換中,督促指揮,養成學生髮言的吸乾,漸漸化被動為主動,使每個學生都保持一種學習上的適度緊張感:說不定下一個發言人就是我!老師們,充分發揮你們精彩的點子,和學生身上的“惰性”因子鬥爭到底,努力使“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在你的課堂上大放光彩。
2、創設場景,變平板為生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語文教師,更應利用好語文學科本身的特色,想辦法使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逐漸濃厚,激發他們主動探索的慾望。提問文字語言的魅力,學生離不開教師的指引,那引導之後,教師不妨放手讓學生自由的呼吸。筆者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來略談一二,蘇教七年級《皇帝的新裝》是一篇童話,內容和主題對學生而言不難把握,對於整個故事中幾個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嘗試著讓學生們按小組分配分角色演繹的方法。畢竟想要把人物演好,首先必須要去了解人物的行為,然後還要揣摩這個人物形象當時的內心以及神情,動作等等。任務佈置下去後,各個小組都忙的熱火朝天,連平時被提問到後站起來一言不發的學生也全力以赴,結果當然出人意料到精彩。學生們透過自己的演繹,對人物的理解更加的具體深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大增,組員之間增進了友情。當然,透過這次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習小組的形式也進一步的鞏固了。愛玩是每個學生,或者說每個孩子的天性,“小組合作學習”使玩有趣的同時又有了意義,做到了兩全其美。
3、為小組合作學習引入競爭機制。
將時尚的因素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更體現了教學的創新意識。在這裡,不妨將這種理念二次利用,將PK引入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新的教學形式,賦予“小組合作學習”以競爭機制,激發學生力爭上游的進取心,形成良好的課堂問答氛圍。蘇教版教材,每個單元的誦讀欣賞,我一直堅持用小組PK的形式去教學。誦讀欣賞旨在鍛鍊學生朗讀欣賞的本領,透過反覆誦讀,加深對詩歌主題的體會。具體操作過程如下:每組組內互相誦讀,選出一名代表和其他小組兩兩PK,得分記為A、B、兩等級。然後相同等級的再比賽,最終得A的組別獲勝,組內成員都有獎品。由於帶有競爭,獎勵等因素,所以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一人誦讀,其他人都聚精會神的默默關注,內心打分,這種適度的競賽緊張也給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語文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新形式更加立體豐滿。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新形式,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但結合具體地區、學校,或者具體到某一個班級之後,這種已經漸漸普及的新教學方法,依然閃耀著它獨特而璀璨的光芒。希望我們共同努力使它燦爛永久。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了幾點我在實行“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心得體會,不能說全面,只是我漫長教學求索路上的一小步,前面的路途還很長,語文這門學科,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熱情去詮釋和豐富,我們一起努力吧,為了中國人的語文,為了可愛的學生們,還有讓人期待的明天。
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3篇2
轉眼間,一學期即將過去,時間的流逝見證著我們每個人,每個集體的變化,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我校的全體教師,繼續紮實工作,繼續深入學習新課改的先進理念。並在學習中研究、實踐、再研究、再實踐。進而不斷提高每位教師的業務能力。我們的課題研究計劃分為三個階段:起始準備階段,蒐集、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確定研究方向,開展廣泛的調查;課題實施階段,擬定研究方案,進行課題探索研究,開展課題研究的研討活動,進行階段總結,適當調控;課題總結階段,有關教師寫出總結、研究報告。下面把我們課題研究的前期工作做一簡單彙報。
1、理論學習
本階段按照課題實施方案,有計劃、有組織、全方位地開展研究,進一步進行理論學習,為了對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指導,瞭解合作學習現狀的已有的研究成果,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閱讀大量有關理論專著和有關文獻。主要閱讀文獻有《論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王坦《如何避免小組合作學習走入誤區》——吳幼穎等,理論的武裝使我們能更加準確明確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2、不斷完善方案措施,邊學習、邊實施、邊研究、邊反思。注意積累實驗材料,及時做好階段總結,新學期以來,我們學校大規模的`進行了全員性的達標課、骨幹教師的示範課活動。以這次活動為契機,我們課題組成員認真地參加了講課、聽課、評課,結合自己的教學,認真觀察分析教師們的課堂調控方法,根據課堂反饋情況,總結了經驗教訓,及時調整、完善學案教學,並對研究成果進行彙總、修改、完善。
3、撰寫論文和小結
結合研究過程撰寫論文是我們對課題研究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撰寫論文還可以促進理論思維,提升對課題的認識,進行調整我們的思路,併為下階段的行動提供正確的指導。在研究過程中撰寫論文還可以促進我們及時整理階段性的成果,積小勝為大勝,從而順利地達成課題研究的總目標。我們所撰寫的論文和小結都在組內成員之間進行交流,接受組員的評價和檢驗。
4、研討和交流
(1)課題組成員的研討和交流。我們根據本課題的階段性和課題的有關環節定期召開研討會,以交流和會談,相互流在課題研究中形成的新認識和新的體會。
(2)與其他研究小組的交流。我們和其他研究小組不定期交流研究的心得,互相交流研究心得體會,互相借鑑。
1、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係
傳統的教育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主講,學生聽練,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容易產生師道尊嚴。在合作學習中,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再是教師一味傳授,學生只管傾聽的傳統模式,而是師生間平等交流與互動的新模式。教師更多的是一個顧問和指導者,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及學生之間的活動有機地融合為一體,提供了一種師生互動的新形式。使優等生的才能得以發展,中等生得到鍛鍊,後進生得到幫助,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體現了教學的民主。而只有在這樣和諧、民主的氛圍中才能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學生觀,培養出學生的現代人格。
2、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合作學習營造了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的機會。每位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各自的小組中討論並解答問題,變原來的單純旁觀者為積極參與者。學生們在研討中自由發言,當一個同學對問題的理解遇到困難時可以請求其他同學幫助,學習別人的優點,開展互學、互練、互查、互評活動,使學生在檢查對方的過程中學會檢查自己,在評價對方的過程中學會評價自己。這種方式把學生從單一的不平衡的師生交往和狹小的生生交流中解放出來,給學生均衡、平等的學習鍛鍊機會,真正體現了面向全體,使全體學生獲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現和認識的機會,使思維真正活躍起來,使課堂不再出現被遺忘和冷落的角落,其自主學習能力在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培養和鍛鍊,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使其全面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格拉塞透過調查指出,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來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這種場所和機會,使之在小組內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真正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尊嚴,使之產生“我要學”的強烈願望。
3、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合作學習最大的特點是變“教”的課堂為“學”的課堂,每個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都必須運用已有的知識去尋求新的問題的答案,有時沒有絕勝的把握就需要大膽的設想,這時,學生的思維受環境的影響,常常會冒出絢麗的火花,然而他們的思維又常常是稍縱即逝的,但這往往能給別人以頓悟。或許一個富有創意的設想,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便由此而產生。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融洽、自由的環境,為學生積極的思維創造了條件。
4、增強了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
合作意識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合作將是未來社會的主流,而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重要方式。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必須得做到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其中的每個成員都要對其他成員的學習負責,體現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識要求。透過小組討論、互相評價、互相反饋、互相激勵、互幫互學、互為師生等合作互動的活動,最終達成思想上的共識。他們的合作意識潛移默化地得到了培養。
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心得體會3篇3
在《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經過幾年來的實驗研究,我覺得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握時機,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同時教師要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是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學習方式。因而,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儘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現在廣大的教師都在嘗試運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怎樣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現就結合平時的聽課情況和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最佳化組合,準備合作
我們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徵是: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學生在討論中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作(用不同形式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小組合作學習一般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最佳化的合作學習小組。分好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應根據學生的認識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進行綜合評定,然後搭配成若干不同的異質學習小組,通常為三~六人一小組。這樣,縮小了組際差別,便於小組之間的競爭,從而真正體驗在合作的基礎上的競爭。同時小組長採用輪換制,讓每一位小組成員都有鍛鍊和展示的機會。
在實踐教學中,我在尊重學生自願的原則下,儘量使各組的成員在性別、性格、個性特徵、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一般由6人組成,每個小組中都有優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學困生2名組成,讓他們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學習小組經過合理、最佳化地重新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另外,各組內還設有不同的角色,如記錄員、資料員、稽核員、彙報員等。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組間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無明顯差異,便於公平競爭。並要求各小組的成員相互友愛,坦誠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透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二、明瞭合作,奠定基石
要讓學生對所需要解決處理的問題有所準備,在已知的基礎上,謀劃分工、確定職責。分工不明、職責不清是我們實施合作教學中常見的通病。分工、職責從更高層面上講可以解釋為規則。規則是我們行事的指南,再進一點講,是培養現代公民的一種規範意識。我們的日常行為規範、守則、公約以至法律規章都是規則。學會建立規則、遵守規則以至創新規則是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的特點和優點。
三、把握時機,適當引放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是以學生自學,小組合作最終獲得知識為主要形式。而整個學習過程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學習中教師不僅只是出示帶有啟發性的自學思考就完事,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了“漁之技”“學之法”,一句話,就是使學生能學。這就要求老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透過“讀、畫、動手操作,聯想”等去理解所學的內容,要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知識獲取新知的能力,要引導學生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絡與區別,把新知轉化為舊知,從而掌握了新知。總之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四、評價激勵,延伸合作
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也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合理運用小組成員互評與自評,對於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尤為有效。同時,正確的評價與被評也正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之一評價可以是個人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為表現、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度、能力的變化。獎勵,有利於激勵學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獎勵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採用口頭表揚、鼓掌祝賀、授予小組榮譽稱號等。透過獎勵使學生知道什麼行為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學生儘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他們的潛能,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
但是,小組合作學習不是萬能的鑰匙,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不斷探索有效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以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不斷髮展。
小組合作學習在實施過程中有其優點:從形式上看,小組學習採用幾人圍在一起的圓桌形態,打破了傳統的同向座位結構,平等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利於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從學習過程看,在小組學習中,學生根據學習目標,有具體的討論、操作、交流的內容,每一個達到學習目標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學習的樂趣,進一步呼喚起了學生參與學習的願望。小組合作學習,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形成積極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智慧和良好品德的發展。為了解決新的複雜問題需要提出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案時,學生間的合作往往勝過個人的努力;在決定任務和評價作業時,學生間合作討論所形成的一致意見往往更有效。小組合作學習,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彼此之間的互補性,學會取長補短,啟發學生學會如何學習,自覺地改進學習的態度與方法。
合作學習的方式,確實對我們的教學有幫助,但是在實際的運用和操作中,又出現了些許令人擔憂的問題。
1.為了合作而“合坐”。小組合作學習本來是透過小組內的幾個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努力來完成一個學習任務的。但是在合作學習中,有些教師認識不到位,小組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為了合作而“合坐”。比如教師讓學生思考劃出每一段的中心句這個問題後,小組間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沒有真正的討論和合作,沒有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其學習結果也不能完全代表小組的水平。究其原因,教師沒有及時提醒和指導每個組的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和交流,或者說這樣的內容需要小組合作嗎?其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關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並不是同學們圍在一起坐著,就是小組合作學習了。
2.教師充當旁觀者,缺乏有效的指導。傳統的教學是學生圍著老師轉,老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可是,如果合作學習組織得不好,也會出現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活動,而某些小組成員卻無所事事,形成“優生”挑大樑,“學困生”跑龍套的“假合作”學習。有的學生思維敏捷,語言表達能力強,常樂於表達不疲;有的學生反應較慢,又羞於開口,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收音機”,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是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資訊,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曾看到一位老師上課時,為了體現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小組合作測量書封面的長、寬各是多少,在釘字板上圍長方形、正方形等一些簡單的操作,結果一人在做,其他人在看。在這樣的課中後進生只是看著、聽著。想要達到生生互動、共同合作的目的那就更談不上了!良好的合作學習小組必須有老師良好的指導。由於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薄弱,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合作小組的學習必將是放任自流,流於形式的。
3.班級人數過多,不利於分組活動。我校班級人數一般都在50人左右,多者甚至達到60人,這給小組合作學習帶來一定困難。一般來講,班級人數在40人以下,比較容易分組且易於管理;人數過多,不好分組也不好管理。另外,大部分學校是按班級固定教室,這就給小組合作學習帶來很多不便。
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使實驗教師置於學生之中,在與學生討論、交流中,在師生易位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交流。“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教師親近引發學生對教師所教的學科的興趣和愛好,促使學生自動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達到肯學、愛學。同時,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學生學會交際,在活動中學習其它同學的學習方法和品質意志,在幫助別人共同進步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社會活動能力。新課程理念下,合作學習這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正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響著教師教學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的轉變。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合作學習在形式上已經成為有別於傳統教學的一個明顯特徵,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貼近新課標的要求。
伴隨著新課程的推進,合作學習的意義愈顯重要。全班教學小組學習、個人獨立學習都是基本的課堂教學方式,其作用難以互相取代。我們要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合理選擇,要因學習程序與內容需要靈活安排,沒有必要每節課都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使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