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心得體會
初中數學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數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行“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這不禁讓我重新對這一理念加以剖析。
19世紀恩格斯說:“數學是關於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學科。
”而作為數學學科三大部分(數與代數、幾何和統計)之一的數與代數部分,它是中小學數學課程中的經典內容,它在義務教育的階段的數學課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有著重要的教育價值。
在新的課程標準下,這一學習領域的目標、內容、結構以及教學活動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下面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標準》在總體目標中提出要使學生“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
可見,理解數感、符號感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建立數感和符號感是非常重要的,是進入數學學習的基礎。
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要學習整數、小數、分數、有理數、實數等數的概念,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透過數學的學習,使學生能將這些數的概念與它們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建立起聯絡,例如,一百萬有多大,一把黃豆大約有多少粒等等。
在課程標準中,重視對數的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淡化過分“形式化”和記憶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自主活動,不僅提高了自身的數學素養,還有助於他們利用數學頭腦來理解和解釋現實問題。
數學與現實生活是密切相關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應作為學校數學教育的'中心”。
因此,有價值的數學更多地體現在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去觀察、認識日常生活現象,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獲得或提高適應生活的能力。
過去教師一直非常重視學生筆算的正確率和熟練度,學生缺乏估算意識與估算方法。
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較筆算用得更為廣泛。
我們常常需要估計上學、上班所用的時間,估計完成某一任務(燒飯、買菜、做作業等)所需的時間,估計寫一篇文章所需的紙量,放置冰箱所需地方的大小,估計一次旅遊所需的費用等等。
因此,加強估算,培養學生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
新課程標準也反覆強調要加強估算,淡化筆算。
(二)“數與代數”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數學情感的數學。
在提倡“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今天,將這一理念落實到中學階段,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掌握如何,更要關注到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思維能力、思想方法、習慣、情感和態度對於學生今後去創造生活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因此,“數與代數”作為基礎部分,它的主要內容是研究現實世界數量關係和運動、變化規律中的數學模型,它可以幫助人們從數量關係的角度更準確、清晰的認識、描述和把握現實世界和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能有效發展學生思維、培養數學情感的,就是有價值的數學。
從古時用結繩記數、刻痕記數開始,到算盤的使用,到計算器的使用,到現代大型計算機的問世,直至今天微機的廣泛使用。
無不說明了創新的價值。
所以,只有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能不斷創造出更加精彩的世界。
因此,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數學就是有價值的數學。
這主要體現在解題策略多樣化上。
對一個問題能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思考,對一個事物能做多方面的解釋,對一個物件能用多種方式去表達,對一個問題能想出多種不同的解法,那麼就不但可以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還會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更全面、更深刻,有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