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通用13篇)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通用13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通用1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篇1

  “教育扶貧”是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方式,其根本在於“精神扶貧”。它不是簡單的對扶助物件“授之以魚”,更多的則是“授之以漁”,引導受助者尋找造成貧困的根源,鼓勵他們樹立改變落後面貌的思想,提高教育文化素養,變被動脫貧為主動致富。在這個過程中,教育的“輔助”作用大於了脫貧的“扶助”效果。

  但實際工作中,一些人對“教育扶貧”的理解失之偏頗,將“教育扶貧”形式化、表面化。為了追求短期政績,給自己臉上貼金,往往採取“過節送禮、寒冬送衣、捐書捐物”的方式,讓受贈者感恩,表面上能解燃眉之急,“立竿見影”,實則忽略了扶貧的根本在於激發貧困群眾的內在動力。

  為貫徹落實對小學生的“教育扶貧”,開學初,也農村貧困戶按國家政策實行了免費,享受免書本和學費政策,“教育扶貧工程”的另一表現是對農村村建遠端教育裝置的投入和村建圖書室的捐贈。遠端教育裝置的有效使用。但是,如果對投入的裝置和捐贈的圖書不能有效利用,而只在上級檢查時拿出來做做樣子,這樣的投入不只造成物質上的浪費,還給學生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還有一些地方,對貧困地區學校投入大量實驗器材、圖書資料,但由於學校教學人員的不足或學校硬體設施的缺乏,只能造成器材和資料的閒置。有的村小教學點專業教師缺乏,便由中心校指派教師“走教”;一些學校對不能正常入學的“三殘兒童”實行“送教上門”,但對“走教”和“送教”的老師沒有建立激勵機制,教學人員只圖完成

  任務,“走教”“送教”流於形式,校長在上級檢查的時候“面子”有了,還可能被上級表揚“有創新”,但這樣的“扶貧”沒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邊遠地區教育的貧困,這樣的“扶”不能很好的將“輔”貫穿於扶貧過程,所起作用是很小的。

  “扶貧先扶志”,“扶志”就是要讓專業人員對他們悉心輔導,讓貧困者樹立脫貧致富的意識,掌握脫貧致富的本領。它更不是面子工程,而要求我們真抓實幹,只有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才能使貧“脫貧攻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篇2

  山高路陡的天良村是雙勝鎮有名的貧困村,目前還有23戶96人未脫貧。脫貧攻堅是鍛鍊幹部的“新戰場”,也是考驗幹勁的試金石。

  “簽了責任書,立了軍令狀,不下點苦功夫完不成任務。”雙勝鎮幹部陳朝容告訴記者,前些年個別村幹部工作不在狀態,幫扶貧困戶往往走形式,看望慰問後就不理不問,沒有真正把貧困群眾當自家人。

  3月16日,恩陽區召開“五個一”幫扶力量工作會,對一些存在問題的一線脫貧幹部進行了批評。會後,區裡明確:幫扶單位選派的第一書記不盡職的及時召回,由幫扶單位分管領導擔任,脫貧工作仍抓不上去的直接由幫扶單位主要負責領導擔任。實行結對幫扶掛鉤考核機制,群眾不脫貧、幫扶不脫鉤。目前該區已分兩次召回脫貧工作開展不力的第一書記13人。

  “看天氣預報,4月份多雨,一定要注意防澇。”從田裡回村的路上,李小平拉著屈俊德的手再三叮囑。說話間,陳仕明接到了雙勝鎮黨委書記向榮的電話。原來,鎮上將在4月初開辦種養技術培訓班,正組織各村報名。“我要去!”“也給我報上一個。”聞訊的鄉親們熱情高漲,期待能從培訓班上取來致富“真經”。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篇3

  4月8日,新化縣桑梓鎮黨委書記歐德元、新化縣委督查室駐桑梓鎮塘衝村扶貧工作隊長劉寄友帶領由桑梓鎮扶貧工作分、主管領導及群工辦書記等9人組成的考察學習組,到懷化市中方縣參觀學習精準扶貧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取經充電。

  學習組首先來到中方鎮政府,參觀了便民服務中心和黨建辦公室等,聽該鎮黨委書記介紹了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工作開展的情況以及在扶貧工作方面的優秀經驗。實地考察了牌樓鎮板山場村產業扶貧專案之一的香菇(黑木耳)種植合作社,詳細瞭解了中方縣“四跟四走”產業扶貧的五種方式(大戶帶動型、股份合作型、委託幫扶型、訂單服務型、滴灌造血型)在板山場村實施的情況和取得的成效,並現場查看了板山場村駐村幫扶隊對每個貧困戶制定的脫貧計劃臺帳,學習組對中方縣在貧困戶識別精準、臺賬資料細緻完善、產業扶貧模式多樣、成效顯著、以及幫扶責任人利用自身資源幫扶貧困戶解決現實困難的做法,讚不絕口。隨後,學習組一行前往桐木鎮,參觀了產業幫扶和旅遊扶貧相結合的優秀典型大松坡村集體經濟葡萄基地和桐木村華漢茶業公司。下午學習組在中方縣縣委副書記張喜松的帶領下來到了中方鎮G坪古村,學習旅遊扶貧方面的經驗做法。

  在結束考察後的座談會上,歐德元表示,雖然此次考察時間短、行程緊,但效果很好,不僅開闊了眼界,學習了經驗,更讓大家對扶貧工作的思路更清晰,進一步落實結對幫扶、產業幫扶,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更有信心。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篇4

  近期,我園支部發起了“學習鍾揚同志先進事蹟”的學習會。透過自學的形式讓我瞭解了一位支援西藏的大學教授。為了祖國西部的發展,為了西部百姓有更幸福的生活,依然默默奉獻培養種子造福西部,看了鍾揚同志的先進事蹟後,讓我感觸頗深,我明白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始終懷有一顆服務人民的心,無論成就多大,貴在堅持很重要。

  一、做好自己,服務幼兒

  鍾揚的事蹟,讓我聯想到作為一名普通幼兒教師的我。雖然每天過的都是平凡的生活,每天面對的都是一群樸實的孩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服務幼兒。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悉心做好每日帶班工作。如:關心孩子在園的情緒、重視孩子生活中習慣的培養、引導幼兒習得一些生活經驗等等。要培養出一個“健康文明,好奇好問,表達表現,勇敢自信”的孩子,實屬不易。因此,貴在堅持、點滴積累很重要。

  二、踏實工作,端正心態

  幼兒園每日的工作平凡而又瑣碎,有時候會因為緊張的高節奏生活,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情緒,影響工作狀態。鍾揚同志的事蹟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必須只爭朝夕,從點滴做起,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勤勉敬業。是的,每天我們要帶著熱情、激情、親情去面對接待每一位孩子和家長,和同事的合作也需要積極的態度。因為,我們都是幼兒園的一份子,因為我們服務的物件都是幼兒都是家長,我們的努力付出都為了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為為了孩子發展而努力而奮鬥。一旦工作情緒有波動了,可以這樣做:深呼吸、放鬆心態聽首好歌、或是到校園裡走上一圈,我想這樣我們可以用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每日的工作,即便有壓力也會將壓力變動力,迎難而上、勇往直前。因此,調整心態,積極工作,貴在堅持很重要。

  三、家園溝通,家園合作

  培養幼兒光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還需要家庭的配合。因此,為了更好地引導孩子、培養孩子,家園的合作必不可少。在家園溝通的技巧上,需要多多琢磨、多多嘗試、多多練習。贏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援,家長也更容易接受。我想,只要我們能做到不畏“熱臉貼冷屁股”主動迎上去,先從關心幼兒的生活開始,逐步到指導家長家教經驗,一步一步慢慢積累,長久堅持,一定能夠贏得家長的信任。因此,家園溝通、家園合作,主動出擊,貴在堅持很重要。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也將以鍾揚同志的精神鞭策自己,約束自己,向鍾揚同志學習,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工作,創新求效,爭做實幼優秀教師,為幼兒園工作做貢獻,謀發展。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篇5

  在學習了鍾揚同志先進事蹟後,我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是一名科學家,堅持親自採集植物種子,全程自行把控,在科研上精益求精;他是一名老師,在學生身上傾注大量的心血,建立了科研隊伍;他更是一名黨員,把國家和人類的需要變成自己的追求,為人類事業的建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品質。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認為在今後的工作中應該以鍾揚同志為榜樣,學習他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學習他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職業道德。他曾說:“每個學生都是獨特而寶貴的種子,只要用心澆灌,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他始終堅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培養。他把一生都獻給了自己熱愛的事業,併為之奮鬥終生,他培育的每一粒“種子”,在他的用心澆灌下,早已經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有時,我們時常會抱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家長越來越難弄,其實並不是孩子難教,家長難弄,而是面對當前複雜的學情,我們轉變得不夠快,思考太侷限,投入不夠。作為一名老師,只有自己心中充滿愛的陽光,把愛的種子播種在泥土裡,才能讓嬌嫩的幼苗在陽光的沐浴下健康成長。

  霍姆林斯基說過:“好的孩子人人愛,愛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學生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我們當教師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終想著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體驗就能使我們對學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尊重,學生心中那顆愛的種子便會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下生根、發芽。師愛可以是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細微的動作、一句鼓勵的話語……更可貴的是讀懂孩子的心。

  孩子的心靈是一個秘密花園,我是手執著這個花園鑰匙的人,這鑰匙是沉甸甸的責任和愛,我改如何讓這花園鳥語花香?的答案就是,我要去傾聽每一種聲音,尊重每一個學生,讀懂每一個孩子的心,把我的愛融入到這責任中去。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篇6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標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式對扶貧物件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精準扶貧,通俗地說,誰貧困就扶持誰。精準到人,精準到物,可精準扶貧竟然出現了極其荒唐的事,拍完照片再沒來過。如果這樣也算是精準扶貧,實在是對這個詞的褻瀆。

  荒唐“精準扶貧”不只是表現在拍個照就走了,有的扶貧幹部是“走讀”,根本沒有駐村幫扶,有的長達10個月都沒露面。有的是亂扶貧,比如武漢江夏區舒安鄉何橋村的易學火老人今年82歲,目前只有每月180元的農村養老保險且患有嚴重風溼病。被列入精準扶貧戶以後,扶貧工作隊給他安排養雞專案,並送來了100只雞。4個月後,由於老人缺乏養殖技術,送來的雞苗全部死亡,老人為此還倒貼了幾百元。老人連自己吃飯都有問題,還讓老人去養雞,這樣的扶貧完全是瞎胡鬧,怎麼能說是“精準扶貧”?

  要做到“精準扶貧”,一方面需要扶貧幹部將工作做到家,將扶貧工作當作頭等大事來做,在事先調查瞭解情況的基礎之上,找準病根,才能對症下藥,才能將扶貧工作做好,因為貧窮的原因各不同,亂扶貧只能適得其反,甚至使受助群眾成為受害者;另一方面則是需要“精準監管”和“精準懲罰”相結合。對於扶貧幹部的亂作為現象,需要監管到位,及時糾正,對於屢教不改的幹部,要果斷摘掉其烏紗帽,決不能讓被扶貧的群眾受到傷害。

  不是所有的扶貧都叫“精準扶貧”,不是什麼樣的扶貧都能夠幫助讓群眾脫貧。唯有紮實的“精準扶貧”,才能讓貧困群眾受益,才避受騷擾。

  “精準扶貧”是個好詞,對於困難群眾來說,是希望,是期待,可有“精準扶貧”這個好制度,還需要好乾部去實施。如果是不將群眾利益當回事的幹部,再好的“精準扶貧”也無濟於事,也會被“毀”掉。顯然,真正實施“精準扶貧”,就先要管好扶貧幹部。法寶離不開“精準監管”和“精準懲罰”。武漢曝光荒唐的“精準扶貧”讓人點贊,但顯然不能止於此。舉一反三,堵住漏洞,才能讓“精準扶貧”造福於民。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篇7

  按照xx省委、省政府關於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部署和我所《關於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實施計劃》,20xx年xx月xx-xx日,在所長張偲、黨委書記黃良民帶領下,我們來到了xx韶關樂昌市雲巖鎮白蠶村開展“扶貧幫困”社會實踐活動。

  白蠶村是我所定點扶貧村,自然條件惡劣。該村有農戶xxx戶、總人口xx人,其中家庭年人均純收入xx元以下的貧困戶xx戶、貧困人口xxx人。到達白蠶村後,我們分成四組逐戶進行慰問67戶貧困農戶,我被分在貧困戶最多的大白蠶村。我們冒著稀瀝瀝的冬雨,手提著我們的慰問品,滿懷激情地開始了我們的慰問。

  第一戶只有2位老人在家,兒子媳婦都去外地打工了,孫子在小學讀書。老二口幾乎沒有收入來源,住的是破舊的老房子,由於下雨,地上的幾處水漬清晰可見,屋內的溫度和屋外沒有差別,一樣的寒冷。因為提前接到通知,知道我們的到來,但看到我們的時候還是有點手足無措,對我們非常熱情,邀請我們去屋裡坐著,給我們倒上了熱開水,就這樣,我們的扶貧幫困社會實踐活動真正開始了。在接下來的4個多小時裡,我們帶上所裡的問候與祝福,深入到每個貧困戶中問寒問暖,瞭解生產生活情況,為白蠶村農戶舉辦了農業技術講座,向他們傳授蔬菜種植、畜牧家禽養殖等科技知識。透過這二天的活動,每位同學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觸動,特別是像我這樣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更感受到祖國還有這麼多貧困的父老鄉親,我不能有一刻的懈怠,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加倍珍惜現有的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加倍努力學習,爭取在科研上取得更好的成績。以下是我個人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科學合理規劃,做到規劃先行

  在我們這次“扶貧幫困”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之前,所領導已多次對白蠶村進行了扶貧調研,與村鎮市幹部共同研究,確定了綜合扶貧方案和措施:一是在村公益事業方面,擬修建連線村的水泥公路2公里,解決3個自然村生活飲用水問題;二是在近期發展生產方面,解決蔬菜基地的排澇問題,儘快實現增產與農民收入的增加;三是在長遠發展方面,根據當地土質、氣候等自然條件,扶持村民種植金銀花、油茶等收入較高的植物,確保農戶以後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實現穩定脫貧。這樣分三步走的方針策略是符合白蠶村的具體情況的,雖然這次扶貧幫困活動是在雨中進行的,但由於我所出資資助了村水泥公路的建設,我們並沒有感到任何困難。俗話說的好“要致富,先修路”,我們已經做到了第一點,相信後面的路會更好走。

  二、科學知識是第一生產力

  在與農民伯伯交談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大白蠶村種植的都是一些經濟價值很低的作物,主要用於自己解決日常的溫飽問題。由於地處山區,可耕作的土地非常少,這就直接導致收入的低下,可以說,除了去外地打工掙錢之外,這裡的村民幾乎沒有額外的收入。從白蠶村的自然環境條件來看,這裡雨量充沛,年光照時間較長,非常適合金銀花、油茶、桉樹的種植。而且這裡的年青村民大都出去務工,僅剩的勞動力以老弱病殘為主。結合以上二點,我覺得在白蠶村種植桉樹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這需要科技工作者對各種經濟作物的種植進行適當的培訓。

  在此期間,我們還與白蠶村小學的孩子們展開了海洋知識科普教育遊戲活動,並向小學圖書館轉交了所圖書館捐贈的近xxx冊圖書。看到這些可愛的孩子這麼的好學,我感到這裡的村民很快就能脫貧致富,對省委、省政府的‘雙到’工作充滿了信心。

  三、重在行動,貴在落實

  中華民族有著優秀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但是,這種支援必須建立在幹實事、幹正事、幹好事的基礎之上,只要我們乾的是功在當代、利在於民、造福子孫的大事,就一定會得到社會各方面的援助。在白蠶村作為我所定點扶貧物件以來,我所多次對白蠶村進行扶貧活動。出資資助修建了連線自然村的公路,多次帶去慰問品。在這次扶貧幫困期間,看到小學教室的燈光太暗的不利學習環境後,我們學生黨支部積極動員各方力量,展開了2天的捐款活動,同學們反應強烈,使得小學的孩子們終於可以不用在昏暗的地方學習了。等等的這一系列活動充分說明了我所對白蠶村扶貧的決心與具體行動。

  透過這次扶貧幫困實踐活動,作為年輕的黨員同志的我覺得肩上的擔子很重,要想為社會多做點貢獻、去幫助那些在困難中掙扎的人們,我認為首先要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認真學習環境遙感等方面的知識,努力改善知識結構,增強專業素質,不斷學習,時刻不忘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但一個人僅僅學習而不思考,那將等於什麼也沒有學到,因此要牢固樹立“重在行動,貴在落實”的理念。在任何學習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困難,面臨各種難以預料的考驗,因此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原則性,又要靈活多變,同時又能夠破除舊觀念,用知識去幫助那些貧困落後的人多學技能,多跟他們交流,讓他們走向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雖然我從農村走到了城市,對農村自認為有很多認識,但這次的扶貧幫困卻是真正讓我思考最多的一次,正是這些激勵著我不斷進步、不斷創新、不斷髮奮圖強。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篇8

  生活中處處需要愛。愛,無處不在。它也許是沙漠裡的一泓清泉;是枯樹的一片新綠;是生病時的一聲問候;是夜空中一顆顆閃耀點綴的星星……教育扶貧便是這愛的種子。

  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也是一名班主任。根據教育局和學校的統一安排,我參與了精準扶貧工作。涵涵便是我幫扶的一名學生。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非常時期,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共克難關。各個崗位的人們都竭盡全力努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是積極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和學校線上教學的要求,一起開啟了自己的網路線上教學之路。

  初次嘗試透過網路途徑進行線上授課,我覺得首先得做好充分的準備。因此,我電話聯絡了涵涵及她的家長,瞭解她家網路是否通暢,上課所用裝置是否備齊,家裡是否有人監管。在瞭解情況後,我對她提出了幾點上課的要求。在開課之前,藉助微信和直播平臺,我將課程的介紹、學習方法、需要安裝配置的軟體等內容提前介紹給她和家長,並且透過遠端的方式手把手地指導她及家人安裝慕課和釘釘軟體。涵涵也很聰明,很快就熟練掌握了線上上課的操作方法。開學的第一節課,上課效率和效果都很好。

  第一次直播課程結束後,我透過微信諮詢了涵涵學習中的問題,並且理解進行了答疑解惑,幫助她有效地解決了問題,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透過幫扶,我瞭解到了涵涵的家庭情況和學習困難。在接下來的時間,我一有時間就會找涵涵談心,瞭解她生活、學習中的困難,利用課間及閒餘時間幫她複習語文學習中的知識,同時我也打算在班裡確定兩名學優生對她進行學習上的幫扶。希望透過我不懈地努力,幫助其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習、生活的自信心。

  在短短几個月的扶貧路上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扶貧不僅僅是任務,也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愛的傳遞。透過互相認識,互相瞭解,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透過無微不至的關愛幫助,使一個個孩子、一個個家庭看到希望,這何嘗不是一種教育的成功。扶貧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只有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才能真正迎來教育燦爛的明天。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篇9

  教育扶貧是國家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教。承擔教育扶貧重擔的教育系統應該在其間做好哪些工作,以確保教育扶貧工作能見到實效呢?

  一、要切實履行好國家對貧困學生的資助政策和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保證每個貧困學生不能因為家境困難而出現輟學情況。近年來,教育局在縣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對全縣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及經核查相對貧困的在校生進行了資助,充分體現了政府對這些學生的關懷。但在今年對全縣貧困學生的調查統計中,發現一些隨父母在縣域外出打工上學的貧困學生並未享受到相關的政策。透過電話詢問,得知有的是不瞭解情況;有的是沒有時間回來辦理;還有的是嫌麻煩最終不了了之。貧困生的個人資訊還沒有進入大資料管理範疇,這給相關的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困難和麻煩。

  二、是學校在對貧困生幫扶過程中工作要細、實、做出成效。

  1、工作安排細緻、到位。

  根據教育局要求,學校確認的貧困生必須有專任教師進行幫扶,做好“教育三扶工作”,學校將貧困學生進行細緻歸檔,做到“一生一袋”,每個學生的個人資料要詳實準確,教師的幫扶過程性資料要完善,所取得成效要體現出來。要求教師具體做好“四個一”工作,即“每天輔導一次作業,每週進行一次勵志教育,每月進行一次興趣培養和家訪活動,每學期進行一次生活資助。”這些具體的安排充分體現了縣局對扶貧工作的重視,對貧困學生的關愛。

  2、檢查督促,促進落實

  為了更好督促教師按照縣局要求紮實做好教育三扶工作,我校按幫扶內容設計了“教育三扶記錄單”,內容包括“學業幫扶、勵志教育、興趣培養、家訪記錄、幫扶感悟、幫扶成效”等內容,要求教師將幫扶情況進行認真填寫,一週一彙總,及時入檔。在教師們的努力下,所幫扶的孩子,要麼在性格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受礦區孩子活潑外向性格的影響,他們不再封閉自己,互相成了好夥伴;要麼在學習態度上有了很大的轉變,作業書寫認真了,準確率提高了,成績進步了;要麼在衛生文明習慣上改善了,不再亂丟東西,不說髒話,用普通話和大家交流……一點一滴的變化,浸透著教師的努力和付出。

  但由於所幫扶的孩子家中絕大多數只剩下老人,父母不在身邊,對孩子的教育根本談不上,所以教師要承擔的責任非常艱鉅和重要。這也考驗著教師的責任心和耐心。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更要有好的政策去指導,更合理的教育環境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不要讓一代又一代農村的孩子,像他們的父輩一樣,離開故土,背井離鄉,靠苦力、手藝生存,而不是用他們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讓自己的家鄉真正走向小康。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篇10

  孩子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園丁的呵護和培養,需要教師用愛去滋潤。為了更好的落實教育精準扶貧的幫扶計劃,讓我們班建檔立卡幼兒x在學習及生活中得到更多的關愛與幫助。

  一、教育教學幫扶

  一直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一週課程幫扶,兩週興趣幫扶,一月勵志教育幫扶。在幫扶過程中,我們首先把安全教育放在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透過開展豐富的安全教育活動,培養嘉豪小朋友的安全意識和能力,同時,我們向家長宣傳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對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豐富家長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知識,提醒家長時刻把幼兒的安全放在首位。

  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週四,我們帶領孩子去參觀“高新小學”,在參觀過程中,讓孩子對小學生活有了基本的瞭解,知道小學和幼兒園的區別,將來能夠儘快的適應小學生活。回到幼兒園,我們還讓孩子畫出了“我心中的小學”,讓孩子把自己在小學看到的所有東西畫出來,活動很成功,孩子非常喜歡。

  二、生活幫扶

  生活方面,我們讓家長配合老師,給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衛生習慣,從而加強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每天早晨要求幼兒做到早睡早起,有規律的生活。我們創設了生活牆、我的好習慣,讓孩子逐漸養成晚上早睡覺,按時來園,不遲到、不早退。培養幼兒遵守作息制度,有規律的生活,升入小學後就能很快適應小學生活。還創設了我能幹的主題牆,內容有穿脫衣服比賽、自己繫鞋帶等。

  三、關注幼兒的任務意識、規則意識和獨立意識的養成

  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力所能及的事,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性的動力。幼兒做事很隨便沒有計劃想要做什麼就去做,要他們有條不紊地做事很難,於是在各種活動中,採用故事、兒歌、歌曲等方式讓幼兒產生強烈的興趣,從而做到按時完成不拖拉。給幼兒佈置小任務:今天我來播新聞。回家準備幾段新聞,讓孩子輪流學當播音員。每個班級都有小小值日生,他們每天為大家服務,在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中逐漸建立起的任務意識。

  四、孩子的變化

  透過一年的。幫扶活動,孩子進步非常明顯,從一個膽小內向、不善於表現的小男孩,變成了一個勇敢自信、積極向上的小帥哥啦!以前每次去幫扶時,孩子總有說不完的話,他把在幼兒園不敢說、不想說的話,等老師去幫扶時,全部告訴老師啦!經過老師一年的幫扶活動,孩子現在和小朋友們主動聊天、主動去玩,還主動告訴老師他的小秘密,進步非常大。

  總之,實施幫扶以來,這些貧困生都有了較大的改變,他們表現得很陽光,很樂觀,又很自信,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還將盡己所能,限度的幫助更多的幼兒!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篇11

  赴對口幫扶村開展學習交流實活動後,支部及時召開了小結會,會上,大家聯絡實際,暢談了自己的體會和感想,其主要收穫有以下幾點:

  一是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保持黨員先進性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透過到農村基層的參觀學習實踐活動,使大家受到深刻的觸動,充分認識到黨員教師肩上擔子沉重。有的黨員教師談到:到貧困農村看一看,深深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由於經濟的落後阻礙了教育的發展,反過來,教育的滯後又制約著經濟的發展,農民不具備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很難擺脫貧困,更談不上科學發展。作為高校黨員教師,要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做好本職工作,多為農村為基層培養和輸送合格人才,要透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導學生到基層、到農村去就業,把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緊密結合起來,與建設家鄉、服務基層緊密結合起來,與振興貴州基礎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鼓勵學生腳踏實地到基層去開創自己的事業,為貧困山區的早日脫貧做出自己的積極貢獻。

  二是增強了對貧困山村的感情,提高了認識,轉變了作風。有的黨員教師談到:我們的普高生大多數都來自農村,多數都是貧困生,他們的家境與聯合村一般村民家庭經濟狀況都差不多,我們應該對貧困生給予特別的關愛。例如,各位班主任在落實助學貸款、助學金、獎學金等項工作的時候,工作責任心應更加強一點,心應更細一點,工作效果更公平一點,力爭把國家資金用在刀刃上,把國家對貧困生的好事做實,把實事做好。要透過對口幫扶活動,提高認識,加強自身的教風學風建設,只有把我們的各項工作都做好了,才能爭創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五好”黨支部。

  三是增強了工作的主動性和敬業精神。大家一致認為,要改變貴州農村的貧困面貌,我們必須努力擔當好為貴州基礎教育服務的職責,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好改制迎評的攻堅戰。有的黨員教師談到:聯合村地處黔南州東北部,屬此次全國凌凍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現在村前村後仍可以看到被雪凝壓倒堆放的樹木。村幹部介紹,兩個月的雪凝天氣造成停電停水,交通中斷,給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災難。但面臨嚴重災害,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在最困難的時刻,人民解放軍來了,武警部隊來了,全國各路電力搶修大軍來了,自願者隊伍來了,政府的救災物資資金到了,原計劃三個月完成的救災重建任務一個月就完成了,村民們轉憂為喜,稱讚只有社會主義社會才有可能辦到。有的黨員說:這種抗凌凍精神是我們民族復興的偉大精神,我們深受這種精神激勵和鼓舞,作為共產黨員,在學院發展的最艱難時期,更應該發揚這種精神,這種精神體現在當前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就應該理解為院黨委霍書記提出的“八論”要求,即:論精神、論觀念、論時間、論學習、論正氣、論責任、論實幹、論細節。

  我們一定要落實“八論”要求,一定要堅定迎難而上的決心,一定要堅持求真務實的態度,為學院的跨越式發展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把工作做好。黨支部透過對口幫扶交流學習的實踐活動,有效提高了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進一步增強了黨組織和黨員保持先進性的自覺性,是新時期高校基層黨組織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的積極探索。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篇12

  近期來,赫章積極踐行“兩學一做”、借力“兩學一做”,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

  規劃願景,讓廣大黨員“學”有方向、“幹”有精神、“做”有動力。在學習教育中,赫章縣廣大黨員幹部積極行動起來,發揮各自特長,主動作為,認真研究,科學規劃,明確方向,把“兩學一做”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環境整治、脫貧攻堅、黨建扶貧、農業板塊經濟、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縣鄉村換屆、基層組織建設、黨建示範點打造等結合,在辦急事幹實活解決實際問題上著力,技術好的黨員指導農業產業發展,經濟實力強的黨員為貧困群眾創業貸款提供擔保,助力農牧業、種養殖業、工業等,讓農村黨員爭當脫貧致富先鋒,社群黨員爭當文明和諧先鋒,機關、事業單位黨員爭當敬業服務先鋒,學校教師黨員爭當修德育人先鋒,國有企業、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員爭當攻堅克難先鋒,離退休幹部黨員爭當獻計出力先鋒……讓“一個黨員能影響一戶,一戶能帶動一個巷道,一個巷道能帶動全村”,切實解決發展致富奔小康的問題。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熊偉說,我們的目標就是按照中央定下的方向,借力“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促進發展,借力“兩學一做”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用發展成果檢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效。

  找準“病根”,堅持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針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重點關注解決的重大問題和當前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赫章沒少下功夫,堅信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當前,面對脫貧攻堅嚴峻形勢,廣大幹部職工緊緊圍繞縣委政府中心工作,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時時完善工作舉措,探索黨建扶貧新路子,加強和改善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領導,科學分析,認真研究,重點在“扶”字上做文章,把黨建扶貧工作的重心放到扶關鍵、扶根本、扶長遠上,進一步健全黨政機關定點扶貧機制,鼓勵支援各類企業、社會組織等人人參與脫貧攻堅,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找準“病根”辯證施治藥方、對症下藥、精準澆灌、靶向治療,做到物件精準確定、專案精準安排、資金精準使用、措施精準到戶、因村精準派人、成效精準顯現,確保脫貧攻堅路徑更科學、方法更有效、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堅定信心,崇尚實幹把學習教育落實在具體行動上。打贏脫貧攻堅硬仗,除了需要有中央、省市的堅強領導、配套政策,還需要全縣上下同心協力,把所有工作向脫貧攻堅這個最終目標聚焦、把精準脫貧主責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充分發揮黨員幹部主心骨作用。目前,赫章已精選有思路、能力強、懂技術的293名幹部下派駐村開展幫扶,把貧困群眾的事當家事,積極幫助貧困群眾出思路、想辦法,盡心盡力解決貧困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到貧困群眾不脫貧、幫扶責任不脫鉤,切實帶領群眾脫貧,努力為貧困群眾搭建發展平臺,切實加大土地流轉和招商引資力度,努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著力打造農業板塊經濟、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動農業從小農經濟向現代高效山地休閒觀光農業轉變,廣泛動員引導社會各界關心、支援、參與扶貧事業,充分發揮農村致富帶頭人等“土專家”“田秀才”的示範帶動作用。

  開啟局面,把學習教育落實在解決實際問題上。赫章緊緊抓住如何解決實際問題這個關健,抓住好支部這個關健,注重把黨內政治生活規範起來,密切組織和組織、黨員和組織的聯絡,定期開展“三會一課”,吹響黨員集結號,把黨員集結起來、組織起來,齊心協力推動脫貧攻堅。注重把黨章黨紀黨規意識、黨員意識樹立起來,引導黨員戴黨徽、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鼓勵黨員在脫貧攻堅一線衝得上去、拿得下來,在落實脫貧攻堅急、難、險、重任務上真正解決問題,發揮作用,推進黨的工作全覆蓋,保障脫貧攻堅見成效。

  教師個人脫貧攻堅心得體會 篇13

  西安交通大學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及教育部的號召,積極參與滇西扶貧攻堅,並定點扶貧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透過教育扶貧、人才扶貧、智力扶貧、科技扶貧、資訊扶貧和專業扶貧,為雲南省施甸縣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各項扶貧工作取得明顯實效。

  一、提高認識,實地調研,科學制定工作方案

  為了紮實做好掛鉤幫扶工作,學校20xx年組織7批次,20xx年已組織6批次各方面力量赴施甸縣調研考察和實施專案。調研涉及整體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基礎教育、施甸縣城鄉規劃、姚關鎮文化旅遊開發、雷打樹村人畜飲水蓄水安全、生豬養殖和火腿加工、野鴨湖產業發展、水蛭養殖和藥品生產,高山特色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等諸多方面。嚴格按照《西安交通大學定點聯絡滇西邊境山區扶貧工作實施方案》逐項落實。學校黨委明確要求,全校上下必須始終堅持突出高校特色、以智力扶貧為主的工作方針,高度重視,形成合力,紮實推進,力求實效。

  二、發揮智力優勢,重點實施教育、醫療、文化扶貧

  學校始終堅持突出高校特色、以智力扶貧為主的工作方針。具體針對當地人力資源缺乏、水平不高的問題,制定了幹部培訓、基礎教育培訓和醫療培訓三個主攻方向,開展各類培訓12期,供培訓2600人次。

  一是扶貧幹部培訓。依託中組部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西安交通大學基地,面向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和隴川縣在20xx年先後舉辦了4期幹部培訓,近期又將開展2期,共有200餘名來自基層的幹部接受了關於城鎮化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等專題的培訓。課程內容涵蓋了城市化發展趨勢和小城鎮建設、縣域經濟建設專案策劃、包裝與申報、歷史文化追思、空間集聚機制與城市發展的資訊動力學、突發事件中的媒體應對與領導幹部的新聞傳播素養、領導幹部群眾路線教育實地教學等。

  二是教師培訓。20xx年6月,來自施甸縣教育局的幹部、中小學校長、年級組長、學科組長等,在學校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考察學習和聽課培訓;20xx年12月、20xx年3月,西安交大附中、附小及幼兒園的20餘名骨幹教師分兩批,赴施甸縣開展了高效課堂與課題研究、特色班級建設與管理、學生心理健康與教育、備戰高考與重點難點突破等四個專題的教學報告,並透過上公開示範課,聽課,評課等具體的形式進行教師教學培訓。

  三是智力幫扶。20xx年,人居學院專家教授經過實地考察,向施甸縣縣委和政府提交了城鄉規劃及旅遊開發幫扶專案的建議,與當地政府共同推進“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等專案的規劃和實施。生命學院書記、院長帶隊赴施甸就可能進行科技合作的專案進行實地調研,併為施甸一中師生做科普知識講座;實地考察了施甸縣太平鎮石瓢溫泉地熱資源,與縣國土局和太平鎮就開發石瓢溫泉飲用富氫水相互交流了意見和看法,研討了施甸健康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案的可行性,為以後進一步合作打下了基礎。20xx年6月5日,學校副校長李偉一行5人在保山市委常委、副市長劉朋建,施甸縣縣長張雲怡及其他市縣有關領導的陪同下,前往姚關鎮雷打樹村、施甸三中、姚關小學和雲南海瑞迪生物藥業有限公司開展了調研工作,並在施甸縣召開了20xx年扶貧幫扶工作聯席會議,總結20xx年幫扶工作,明確20xx年的幫扶工作計劃,學校有關部門與施甸縣四大班子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共同商議20xx年幫扶工作。同時,學校組織學生創業企業與施甸縣當地的青年創業企業進行經驗交流,組織優秀博士生、碩士生為縣農業局開發農產品網上交易的電子交易平臺,解決高山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推廣問題。

  四是教育掛鉤幫扶。針對當地基礎教育師資水平非常落後的局面,學校把當年扶貧經費的大部分投入到了基礎教育幫扶上。同時加大對基礎教育師資的培訓力度。學校20xx年一期投入60餘萬元幫扶援建施甸中小學校園網路專案由西安交大網路中心承擔,順利建成並開通了施甸一中有線無線一體化校園網路,新建了一個計算機教學機房和兩個多媒體教室,搭建了施甸一中主頁伺服器;20xx年,學校二期投入近50萬元,為姚關鎮雷打樹小學、施甸三中、仁和鎮中學各建設了一個計算機教學機房;為相關技術人員提供了初步的網路技術培訓。學校工會與施甸縣總工會開展針對貧困生的共同圓大學夢活動,每年投入2萬元資助10名施甸籍貧困大學生。校團委、仲英書院組織了兩次赴雲南施甸幫扶實踐活動,40餘名師生分別在施甸縣一中、三中開展公益支教活動;博士生協會對施甸縣域經濟中的特色農業產業、產業結構最佳化、主要民生問題進行了調研,並形成了一系列的調研報告。

  五是文化交流。文學院楊琳教授課題組,針對施甸縣抗戰文化、契丹文化、布朗民族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資源的保護及開發進行了實地調研;學生藝術團深入具有布朗族和彝族音樂魅力的白龍水村、擺榔鄉、由旺鎮等地尋訪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並同他們同臺演出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學校舞蹈團,赴施甸縣進行“跳舞吧 交大”的採點拍攝,並形成了“醉美施甸”專題系列,宣傳推廣施甸旅遊產業發展工作。

  六是衛生醫療幫扶。學校三所附屬醫院採取多種形式對施甸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進行對口支援,第一附屬醫院派出醫療隊赴施甸縣為近200名基層醫務人員進行了醫學臨床“三基三嚴”專業培訓;第二附屬醫院先後對保山市人民醫院、施甸縣中醫院、施甸縣婦幼保健院、姚關鎮醫院進行了學科對接和指導,重點對施甸縣人民醫院等級評審進行了模擬測評,同時制定了三年的醫師、護理管理等方面培訓進修學習計劃和保山市醫專的教師培訓計劃。目前,已累計接受33名醫務人員到學校三所附屬醫院進行為期半年到一年的進修、學習和培訓。

  三、發揮掛職幹部作用,做好掛鉤扶貧工作

  學校組織部根據教育部人事司要求,結合崗位要求,認真做好優秀年輕幹部的選派工作。經基層黨委推薦、組織部門遴選、學校幹部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分兩批選派了2名幹部赴滇西掛職。掛職幹部深入基層考察了全縣鄉鎮、農場、全縣中小學,直接與群眾溝通交流。主動登門與縣四套班子領導和相關黨政部門負責同志進行交流座談,主動了解縣情、民情,學習地方工作特點,積極主動開展工作。同時,作為學校與當地扶貧工作聯席會議的聯絡人,切實承擔起了學校與滇西邊境山區的橋樑紐帶作用。

  四、找準著力點,進一步提升扶貧工作的成效

  20xx年4月21日,學校舉行社會扶貧工作會議,總結20xx年定點聯絡滇西邊境山區扶貧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學校社會扶貧工作。要求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整合資源,認真歸納和總結,找準著力點,影響和帶動當地的發展,提升扶貧工作的成效和意義。一是突出掛鉤幫扶的重點區域和專案,促進幫扶專案取得階段性成效和可持續發展。

  二是針對具體專案進一步細化,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專案監督評價推進機制,確保有效落實。三是統籌校內外資源、發揮優勢,將自身的優勢與幫扶地區的需求結合起來,加強重大問題研究,做好幫聯共建、產業培育、吸引人才與資金等工作,激發幫扶地區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四是藉助社會媒體的力量加強對幫扶地區的宣傳,增強社會影響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