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如何有效佈置作業心得體會
雙減背景下如何有效佈置作業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雙減背景下如何有效佈置作業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續,可以檢測教學效果,有助於教師及時把握學情,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鞏固知識,提升應用能力,培養學科素養。然而,在過去相當長時間裡,過多過重過難的作業負擔,不僅打擊了許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令大多數孩子身體素質下降,甚至身心受到傷害。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由於“雙減”政策直擊應試教育的功利、短視要害,因而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反應,學校、家長、老師對國家的.這一重大決策普遍表示了熱烈歡迎和支援。
“雙減”政策明確要求,學校、教師、家長必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得佈置超過國家課標難度的作業;不得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教師不得參加校外有償補課等等,特別是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得安排紙筆考試,不佈置書面作業。對於國家規定的明令禁止的紅線,每個教師都必須瞭然於心,時刻自警、自省、自勉、自勵,要把國家的政策精神切實落實到行動上、工作中。
有人認為,學生的作業少了,教師的負擔也減輕了,教師可以輕鬆一些了。這種對“雙減”政策的認識其實是一種嚴重誤解,雖然不排除有個別教師以“雙減”政策為藉口放鬆自己,但所有學校和絕大多數教師其實都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雙減”政策背景之下,教師的責任不是變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變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師的著眼點和教學重點必須從以往只做好課本知識的傳授,更多地轉移到對人的培育上來,而且必須透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為此,每一個教師都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作出相應調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好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關鍵角色。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再也不能夠為了追求學生的考試分數而不斷給學生加壓,讓學生成為刷題機器。對於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來說,教師必須控制好紙筆作業的總量,要做到少而精,精而有趣;對於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雖然不能夠安排紙筆作業和書面考試,但並不意味著可以讓學生放任自流,教師必須以更生動更活潑的形式,譬如以問答的形式來安排“口頭”作業,這樣既能夠達到紙筆考試相同的效果,更為重要的在於,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然而,要做到作業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動活潑的“口頭”作業,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教師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費更多的時間,做更深入的教學研究,課前準備要更加充分,教材研習要更加透徹,知識要點要更加突出,學生的情況要全面瞭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作業安排。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儘量避免出現機械、單調、重複性無效作業或懲罰性作業,儘量縮減一些死記硬背、反覆抄寫的練習;作業設計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作業的形式必須多樣化,切忌只有單調的書面作業,應該增加更多的實踐性、操作性等體驗類作業。各種體驗類作業形式不僅是學生所喜愛的,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習困難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業設計;教師還要認真批改作業,加強面批面改,做好學生的答疑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