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智慧家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智慧家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智慧家長教育心得體會 篇1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邊汲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開展教育。兒子上幼兒園後,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他的每一個進步都令我們為人父母者深感驕傲和自豪。首先要求孩子的同時,我們自己就要做榜樣。主動去了解孩子,尊重他們的愛好。

  孩子喜歡什麼或不喜歡什麼都是孩子的權利,父母應順其天性,順其自然,在溝通中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並對孩子的興趣進行正確的保護和培養,讓興趣成為孩子走向成注意聆聽,鼓勵孩子多談關於他自己的事。家長關心孩子,不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耳朵“聽”。這個“聽”,就是要鼓勵孩子多談談自己的事情。尊重孩子的發言權,讓他覺得自己很重要。

  人際交往中,我們知道這樣的一條原則:尊重他人發言權。但在親子交流中,家長們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很多家長習慣以自己的意識領導孩子的行為當孩子發表言論的時候,或者駁斥說“不懂就不要亂說”,或者毫不在乎地敷衍這樣做會減低孩子的存在感,讓孩子產生“我的觀點一點也不重要”“我不值得尊重”的想法。很多時候我們家長忽略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是一個有自己需要和情感需求的獨立個體,對於孩子的要求,一些父母都是對孩子有求必應,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完全滿足,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也一概應允在這方面是這樣做的:當孩子想擁有一個特別喜歡的玩具或其他方面的請求時,我們會和孩子約定好,如果每天能好好吃飯,在幼兒園能好好睡午覺,上課時能儘量認真聽講,需要時能幫媽媽收拾整理。或者約定只能買一樣。

  那末到時候我們就會給買;而呢,也會很樂意並很努力地表現自己。我覺得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耐心地等待,增強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學到了一些做事的技能;而且還懂得了要想得到什麼東西,需要自己去努力,並付出相應的勞動或一定的代價;也在無形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不僅是孩子,我們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說到做到。給孩子做榜樣。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智慧家長教育心得體會 篇2

  說到孩子的教育,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有話要說,雖然家庭狀況不一樣,教育方式也不一樣,但目的都是期望自我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作為父母,我們究竟就應怎樣教育孩子?我以前為此買了很多的書,買了很多的光碟,請教了許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長大,成績也漸趨穩定,但是我心裡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從孩子上學起,我就注意培養他學習習慣,每一天回家後先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學新課之前,先預習一下後面的資料。及時同他的老師溝通,幫忙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家庭生活中,時時處處注意習慣的養成,玩過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臉刷牙等等,有時候,孩子想偷懶,就給他講講道理,並且告訴他,那樣是不能夠的。慢慢他就認可了這種行為,習慣也就自然而然的養成了。

  其實,學習不僅僅僅指學文化知識,學習的涵義很廣,還包括學勞動、學做人、學辨別是非、學保護自我等等,總之,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綜合素質高,孩子就會自覺主動的學習;學習成績好,會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我們不會讓孩子整天埋頭於書山題海中,在他學習之餘我們儘量抽時光陪她玩,和他聊天,給她安排少量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陪他一齊看書等等。

  不要給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給他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在其中觀察孩子的長處和不足,再施加引導。我想我們都是做過孩子的,就應明白孩子喜歡什麼,過多的說教,都不如用自我的行為來引導孩子的效果來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我首先要做到。比如我兒子看電視的時候,一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不自覺地走到了電視機前,我就糾正他,他立刻就指斥說:“你也老是天天上網,一玩就老長時光,眼睛也要看壞的。”應對孩子的質問,我只有自我先改正,用自我的行為來影響孩子,我告訴孩子:“你看媽媽改正了,只上一會兒網了,你也就應改正吧!”這時,孩子會欣然的理解你的推薦。

  此外,我們還喜歡讓孩子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孩子本來就愛跑愛跳,讓他多鍛鍊,既強身健體,又愉悅情緒,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我們期望孩子不光是埋頭學習的孩子,我們更期望他好好學習的同時還能有自我的樂趣,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學習過程中也曾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有時候苦口婆心卻適得其反的現象並不少見,也曾為此苦惱過,過後細細思索:做父母的不就應只怪孩子,也就應反思反思,看看問題出在哪裡,能不能換種方式使孩子能夠更容易理解一些。其實,只要有心、有創意,家庭教育同樣也能夠富有情趣。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樣做才是對的,怎樣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說不好,但對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東西又要應孩子的個性、特點而不一樣,在教育中既要順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誘,在管與不管中尋找平衡點。

  我們經常會給孩子這樣的鼓勵,孩子將會在我們的鼓勵聲中快步前進。孩子需要鼓勵,我們經常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群眾活動,回來後聽他講一講參加活動時發生的事情,還進一步問他一些問題:這天搞的什麼活動?參加這項活動有什麼收穫和體會?為什麼?以引起孩子的興趣,發現問題並及時排除解決。所以說我們的每一次鼓勵都是他進步的催化劑。

  雖然讚揚和鼓勵是主要的,但有些時候,批評也是不可少的。在孩子的學習上,有時候他考試的分數少了,他會覺得不開心,但是,我們不會因此去嚴厲的批評他,有時候幫他找找原因,有時候提醒他就應怎樣去做。所以,他從來不會因為考試分數少不敢告訴家長。

  為人父母者往往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孩子越大,就越不瞭解他。是呀,孩子小的時候,你處處以一個長者的身份指揮著孩子的一言一行,並不曾真正體會孩子的感受。當孩子漸漸長大,你將會和孩子越走越遠,代溝也隨之產生,從而難以把正確的思想和經驗傳遞給孩子,導致教育的失敗。但如果父母從一開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齊成長,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時刻持續一顆童心,那麼,隨著孩子的成長,你會發現,在孩子慢慢讀懂這個世界的同時,你也慢慢地讀懂了孩子這本書,走進了孩子的心靈世界。這時,你距離成功的父母也就越來越近了。

  望我們做父母的都能夠在孩子身上多花點精力、多動點腦筋。最起碼就應把我們的下一代教育成一個自食其力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智慧家長教育心得體會 篇3

  說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小小兒童,他們的變化帶給我們一個個的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學堂裡也在不停地學習和進步,真不知道是我們教會了孩子還是孩子教會了我們?

  要說起教育孩子,我覺得談不上有什麼成功之處。但是,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一個了略懂人事的少年,這過程也的確是凝聚著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一切時,一切事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多為公著想,儘量斷除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必須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

  孩子一天天長大,但無論怎樣長他們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孩子。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行,處處都需要我們的幫助。其實孩子的能力經常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們會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大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好像一夜之間孩子就會做些我們從沒特意叫過他的事情,我們會驚訝:他怎麼學會的?這就是孩子,只要我們肯放手讓他邁出第一步,他們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可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讓他們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得輕鬆,但孩子一次做不好會有兩次、三次,總有一天會做好!如果不讓他去做,恐怕將永遠做不好。我們在家儘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大人盛飯、倒茶水、掃地等,現代社會交際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視培養。我們一是鼓勵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智慧家長教育心得體會 篇4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在如今社會人口和家庭結構的現實情況下,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小孩和一個小孩有二個以上長輩(有的小孩有六個以上的長輩),而且這種小孩成長的環境結構將逐漸成為今後社會發展的主導。所以每一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寄託著太多長輩的厚望,從家庭的角度來說這一下子也感覺給了孩子更多的關心和壓力。作為一個活潑的孩子來說,貪玩好動好奇是天性,這也是最純真的童年特質,但作為一個人來說每一個人都

  第三,自身素質的提高。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就時刻充當著“老師”的角色,因此必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透過第一醫院徐繼梅醫生的講座,讓我掌握了一些親子溝通方面的知識。知道了如何給孩子佈置任務,如何處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絕,如何處理孩子的憤怒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從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入手,與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同樣要為人師表,這就要求我們家長必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第四,關於孩子成才的看法。透過學習,明確了要將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時代要求社會造就複合型的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們就要把孩子培養成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單純追求高分、高學歷,而忽視孩子個性、意志、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要教會孩子與不同的人共同相處,培養孩子的交往、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及與人合作精神,讓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健康發展的人。

  總之,孩子畢竟還小,他分辨是非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的養成,要來自平時生活中看到的,所接觸的環境和接觸的教育,對孩子要選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現在我已經深深地體會到做家長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藝術,在關心孩子的吃穿和身體健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對他能正確引導,耐心的教育,讓孩子將來成為有用之人。

  希望學校今後多辦家長學校,讓我們家長也不斷豐富、充實自己,一起努力學習知識,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對社會有益的優秀人才,也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

  智慧家長教育心得體會 篇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家長工作更需要家長的信任和支援。在教育過程中若能取得家長們積極配合,對學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麼如何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援呢?下面我就結合一年來的家長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作為家長應有效地進行家訪或電訪(電話訪問)。

  對學生進行家訪或電訪是家長工作的一部分,一般開學初家長就要開展這—項工作。這項工作開展得好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家長對家長工作的信任與配合,也是家長與家長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學生的一個好機會,更是家長與家長相互瞭解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利於增強家長對家長工作的信任。

  這學期開學初我對班內35個同學進行了家訪或電訪。在家訪或電訪過戲中,著重在學生面前樹立家長的威信,力求在家長心目中產生“若沒有家長的配合,對子女的教育將會更困難”的感受。從而讓家長有一種被重視的心理反應,鍛長自覺地配合家長開展工作。同時,在家長面前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在工作中,這35個同學若發生紀律問題,卻能很好地取得家長的配合,對學生的教育效果也較明顯。而沒有進行過家訪或電訪的學生,若產生紀律問題,想取得家長的配合,卻要另花一番功夫。

  當然,對學生進行家訪亦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去家訪。在這學期的家訪中,其中有十多個家長在我一踏入其家門就問我“是否其子女在學校犯了什麼錯誤”。長期以來,家長的家訪工作有所失誤——要不就是不進行家訪,要不就是等學生犯錯誤時才匆匆忙忙向家長“彙報”。這樣在家長心目中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小孩犯了錯誤時才來家訪。我認為,家訪是家長工作的一部分,應該貫徹在每個學期的教育過程中。在家訪時宜採取閒聊的方式進行,在日常交談中取得應有的效果。不宜過於嚴肅,更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去家訪。

  2、家長宜個人進行家訪,不宜多人集體家訪。家長在家訪時,目的就為了瞭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和取得家長的支援,若家長個人單獨去進行家訪的話更能取得家長的信任,若集體家訪會給家長一定的心理壓力,並且會給家長不良的感覺——這只不過是學校工作的一種形式。因此,得不到應有的效果。透過家長單獨的家訪,能夠與家長建立私人感情,從而取得家長的支援和理解。

  3、家訪時宜樹立家長對孩子的信心。在家訪中家長宜與家長共同商洽教育學生的方法,樹立家長對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過多地指出學生的錯誤,而削弱家長對子女的信。

  二、認真籌備好家長會,充分發揮家長會的教育作用。

  一般來說,每學期將會召開一次家長會。好好利用家長會的時間,可以大面積地爭取家長對家長工作的信任和支援。家長會是一次集中學生家長到校進行的一次會議,利用得好,可使家長在短時間內瞭解學校的各種教育意圖和家長應配合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同時也可對學生進行一次較全面的教育。當然,若組織不好,會提供讓家長們集體發牢騷的機會。所以,在組織召開家長會時,家長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l、作為家長,在召開家長會之前一定要準備好發言稿,將其當作一節“公開課”積極備課,嚴格確定主題內容。在這學期的家長會上,我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環節,選取了“家長應如何教育於女”的主題,同家長們共同探討了有關教育子女的方法、經驗,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

  2、家長應該在家長會進行當中,控制好整個會議程序,不要讓家長過多去發洩平時的不滿,從而造成負面的影響,而對家長工作產生不良的效應。這就要求家長在控制議程中,多舉些與主題有關的正面事例來引起家長的思考、講座從而讓家長達成必須想辦法教育子女的共識。在這學期的家長會上,我針對本班某些家長如何教育子女而取得較好效果的典型事例加以介紹,使家長們有圈套的收穫。

  3、有必要的話,應該讓學生與家長同時出席家長會。

  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透過家庭與學校相互協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當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還有其他方式方法可以取得家長對家長工作的信任和支援。

  智慧家長教育心得體會 篇6

  如今社會每個家庭都以孩子為重,從孩子上幼兒園到小學,甚至是初中、高中,乃至大學,孩子的成長始終貫穿整個家庭成為家庭生活的中心。所以圍繞孩子的培養教育我們家長都會竭盡所能,可對於我們年輕的家長們在教育和培養自己的孩子時往往會因為缺乏經驗而力不從心。下面談一下我這一年來對孩子教育的一點心得體會。

  1、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在日常教育中,我們不僅僅要向孩子灌輸要講文明禮貌,遵守社會公德,團結互助同學等思想,我們更多的應該在生活中處處點點以身作則,從正面去感動,去影響孩子。譬如在交通安全方面我們告訴孩子要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的同時,我們自己在接送孩子時必務要先行遵守交通規則,給孩子做表率。又如在教育孩子同學間互助互愛的同時,我們自己亦需做到鄰里間的和睦相處。還如家長在教育孩子公共場所不亂扔垃圾時,需要先檢討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等等。家長的行為舉止在孩子的成長經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示範作用,家長的思想觀念以及行為方式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所謂“言傳不如身教”,孩子的道德教育不是動動嘴皮子就可以做好的,更要落實到行動中,只有家長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才能讓孩子受到正確的教育。

  2、培養孩子學習、生活習慣。

  習慣實際上一種動作定型,是一種自動化的、穩定的、不容易改變的動作。習慣動作已經進入潛意識,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不需要刻意用意志去控制。所以從小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對其一生的生活成長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培養孩子學習、生活習慣還是需要引用一句“言傳不如身教”來解釋,行為的教育往往會比語言教育更直接,且更具說服力。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家長自己也需要注意自身的行為,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要做到。孩子小的時候模仿能力很強,特別是父母平時的一些行為習慣,包括做事風格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內

  容,他們往往會首先把父母當成自己的榜樣,所以我們家長平時需要特別注意自身行為習慣。除此之外,尤其在學習習慣的培養上,還可透過約束孩子的行為來培養其習慣。處在一年級的孩子往往自制能力相對較差,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長期保持,需透過制定規矩制度來監督和約束孩子。使其先透過制度來約束,然後再慢慢過渡到自覺行為。比如規定孩子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先把作業完成,做完作業後需要再檢查、絕不允許在寫作業的時候看電視等,如果孩子沒有遵守這些規矩就有一個相應的懲罰機制,比如不能獲得零用錢、不能獲得遊戲時間等,以“契約”的形式嚴格執行。由於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制能力差,靠自己很難養成好的習慣,需要我們家長長期的監督與執行,只有反覆訓練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貫的和穩定的學習習慣。

  3、營造良好氛圍,建立學習型家庭。

  學習型家庭是一種家庭文化,它是一種新的家庭形態和新的家庭生活方式。同樣“言傳不如身教”,建立學習型家庭,父母必須給孩子做出榜樣來,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一個新型的學習型家庭不僅孩子要學習,家長也要學習。家長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精神不僅決定著能否成為字習型的家長,而且還影響孩子是否好學。所以家長要帶頭學習,養成好學習慣,以助家庭好學之風的形成。與此同時,父母還必須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有積極向上的生活追求,對孩子多加鼓勵,多加引導,家庭民主氛圍濃厚,能尊重孩子的意見,和孩子一起成長。所以我覺得建立學習型家庭需要首先創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倡導家庭成員都成為學習的主體,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並且具有一定的學習互動。隨著學習的深入不斷豐富學習載體,例如讀一本好書,寫一篇好文章,寫一手好字等。其次家庭成員間建立暢通無阻的溝通渠道,使兩代人心靈上產生雙向互動,避免和孩子出現代溝,為此我們經常需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遊戲,甚至是一起討論。

  智慧家長教育心得體會 篇7

  我是初三xxxx老師所帶的11班孫夢同學的家長,針對我家情況、我所掌握的知識及見解,列出了幾點,和家長們一起共勉,不妥之處,還請各位老師、家長們批評指正。

  一、父母者應先受教育

  這個話題有點另類,有點“語不驚人死不休”之感,但確實是我開篇之講重要部分。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夢想。為人父母,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成長成才,人之常情,但成龍成鳳不是一蹴而就、一廂情願容易做到的事情,因為孩子的成長是多重因素累加的結果,要經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共同的作用。可是在這些所有因素之中,家庭教育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起著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作用。我們知道:言傳和身教,都是教育手段,傳是傳承、傳授;教是教育、教導。二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單點地說,沒有言傳身教,就無法實施教育。

  因為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師,言傳身教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從襁褓中嬰兒的一顰一笑到成年後說話做事的一章一法,身上都有著深深的父母的烙印,口口相傳和耳濡目染的力量真的很強大。但在當今社會中,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受物質因素等影響,再加上信仰缺失,道德水平的下降,一些家長對如何教育孩子或怎樣教育孩子確實感到很茫然。有的家長容易被人裹挾著、熱衷於跟風,盲目地對孩子進行培養,人家孩子學什麼,他就讓自己的孩子學什麼;有的家長捨得給孩子花錢,卻捨不得給孩子花時間,陪在孩子的身邊見證孩子的成長;有的'家長表裡不如一、言行不一致:一邊給孩子講“孔融讓梨”,一邊爭先恐後地排隊加塞;一邊講要聽老師的話,一邊對老師妄加評論,甚至侮辱謾罵。

  想,都是問題;做,才是關鍵。其實很多家長對孩子教育無從下手,或抱著“管不了”、“沒辦法”的時候,沒有靜下心來考慮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真正起到了言傳身教的作用,是否願意為了孩子的教育心甘情願地去學習、去改變。簡單地說,你希望孩子閱讀,你就閱讀給孩子看,你希望孩子勤奮,你就勤奮給孩子看,你希望孩子少看手機,你就把手機收起來。

  古人云:“天地者無形之父母,父母者有形之天地。”對於孩子們來說,父母是他們的人生楷模,不倒的豐碑。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為了使孩子健康成長,想要豐碑不倒,作為家長的,需要反思、反省,最應該接受教育,讓學習成為一種自覺,最應該樹立榜樣,成為孩子學習借鑑的楷模。

  二、民主平等地對待孩子

  相互平等及尊重中的關係不只存在於成人之間,也存在於成人與孩子之間。從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伴隨著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做父母的就應該意識到孩子是一個有自己權力的個體,同家庭其他成員一樣都是平等的,家長應當給予尊重。可實際上,成人主義的家長總是對孩子挑剔指責過多,要求過高,總是認為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更談不上針對家庭中的重大事情去徵求孩子的意見,去傾聽孩子的心聲。長此以往,漸漸地孩子們失去了獨立性和積極性,也就失去了運用自己的思考去探索社會的興趣。因為在家中,孩子們容易從父母那裡產生關於社會的印象,感受到人們對他的期望和關懷,體驗到社會、他人與本人的關係,形成基本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

  有人把人生比作長河,家庭則是長河中航行的小船。長河時而平靜,時而波濤洶湧,孩子們則是憑藉父母之船遮風擋雨。小船之外的事情,家庭無法把握,但小船自身情況,需要父母共同經營。那麼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自信、自律、有道德、人格健全的人呢?首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和諧、民主和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一定要記住:“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次把孩子視為家庭平等的一員,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讓其獨立思考、自由選擇。再次爭做孩子的朋友,讓其信任家長、理解家長、體諒家長。

  三、用溝通架起家長和孩子心靈之橋

  人是社會動物,有人存在,即有溝通存在。學生與學生需要溝通,學生與老師需要溝通,老師與家長需要溝通,同樣家長與孩子也需要溝通。可是遺憾地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有相當多的家長寧願花較多地時間去同朋友聊天、去喝酒、去玩手機、去打麻將,也不願意抽出點時間同孩子溝通交流,即使有溝通也是僅僅限於關心孩子的學習或分數上。有一項研究表明,許多父母在一週之中,其聽孩子說話的時間不到30分鐘,這是不夠的。所以說,現在缺少的不是對孩子的教育,而是缺乏溝通,因為有的家長沒有意識到溝通的重要作用。實際上,孩子們在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有喜悅,有挫折,有煩惱也有憂愁,這時他們非常希望家長傾聽他們的訴說,並能提供支援和安慰。如果家長們忽略同孩子的溝通,時間長了孩子們也不願意表達自己的心聲了,而且家長會失去把握孩子成長的脈絡,也會失去用內心真正去感受孩子感受的機會,所以不要以忙為藉口了,擠出點時間與孩子交流,在茶餘飯後拉著孩子去散散步,互相談一談白天的所做所想及所聞,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嘮叨和指責,用無限的溝通架起家長和孩子心靈之橋。

  四、鼓勵孩子多讀書,讀好書

  書是孩子進步的階梯,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可以使孩子終生受益。如果說教育孩子有捷徑的話,那就讓孩子讀書,讓孩子們儘量地去接觸可以使他們深受感染和鼓勵的書,給孩子渴望知識的心田澆灌及時的雨露。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從小就喜歡讀書。尤其在當今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再加上學習功課緊也使孩子們無暇靜下心來去讀書。當孩子們聚會時,大談的是影視明星、遊戲、高檔品牌,而很少去談一部好的作品或一本暢銷書。因此,家長肩負著一種義務和責任,竭盡全力地去鼓勵孩子多讀書。好的辦法就是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家長們要身體力行,首先要讀書,然後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當然有的家長文化層次不是很高,很難把讀書作為一種習慣,那就更應該自律。

  五、用賞識啟用孩子的天賦與潛能

  “沒有激勵就沒有教育。”這是美國一位著名教育家富有哲理的論斷。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這是人類之所以有別於動物的地方。”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從而達到自我實現。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彷彿都是為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的。但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家長們往往不重視鼓勵,他們更關心的是怎樣“對付”孩子的不規範行為,根本不考慮孩子的行為究竟是表現了怎樣的心態;對有的老師而言,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較好的孩子身上,很少去關注學習一般或較差的孩子,更談不上去發現分數背後後面的進步。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孩子的潛能需要父母、老師賞識的星星之火來點燃,所以需要家長和老師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相信我們的孩子,仔細觀察孩子們閃光的一面,學會賞識、鼓勵、表揚孩子,給予他們讚美及掌聲,幫助孩子們樹立自信。當家長和老師們都成為表揚孩子的藝術家的時候,就會發現孩子們魅力四射,當然,家長和老師們的賞識是客觀的、公正的、及時的、多樣的、與必要的懲罰相結合的。

  以上是本人在教育孩子或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粗淺的認識,更談不上方法,因為家庭教育是一個綜合性很高的藝術,是一項非常複雜、龐大的工程,需要因人而異、因勢利導,不能一概而論。希望家長們在孩子身上多花點時間,多投入點精力,最起碼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心地善良、自食其力、不被社會所累的人。

最近訪問